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合集下载

(ppt版)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课件

(ppt版)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课件
宋代是我国瓷业开展史上的一个繁荣(fánróng)时期,瓷窑遍布全国 各地。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 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 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 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奉献。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 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 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北方(běifāng)
第十八页,共六十六页。
东南(dōngnán)
第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西南(xīnán)
第二十页,共六十六页。Fra bibliotek唐三彩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六页。
五、古玉器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六页。
常见 的重要纹饰 (chánɡ jiàn)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六页。
1、谷纹: 整齐排列(páiliè)的蝌蚪状纹饰, 象谷牙。流行于战国秦汉。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六页。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排列整齐、 清晰 的谷 (qīngxī) 纹
谷纹璧 战国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是最简单的 纹饰(wén shì)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
玉璧 龙凤纹 乳钉纹 西汉(XīHàn)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六页。
第六页,共六十六页。
粤绣,又称广绣,是以广州 一带地区(dìqū)为中心产地的绣品。 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它以布局 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 华美、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 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 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 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 。所用题材比较固定,多为杂花 百鸟。
第五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中国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

中国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

中国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
中国民族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包括了陶瓷、织锦、漆器、玉器、雕塑、木工、金属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1. 陶瓷: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源远流长,著名的有青花瓷、白瓷、大明五彩等。

其中青花瓷以其特殊的工艺和美丽的纹饰而著名,被誉为中国陶瓷的瑰宝。

2. 织锦:中国的织锦技艺历史悠久,以织造工艺精湛、色彩丰富著称。

其中苏绣、湘绣、蜀锦等地方绣种是中国传统织锦艺术的代表。

3. 漆器:中国的漆器制作源于古代,中国人在自然树脂的基础上研制出特殊的漆器工艺。

漆器具有防潮、防腐、装饰效果持久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餐具、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4. 玉器:中国古代被誉为“玉石”的材质,在中国民间有着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

玉器制作工艺繁复,如玉雕、玉绳编织、玉镂空等,以其精致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而著称。

5. 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工艺丰富多样,包括木雕、石雕、泥塑等。

木雕以其立体感和细腻的手感深受爱好者的追捧。

6. 木工:中国的木工工艺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代表有红木家具、楠竹编织等。

红木家具以其质地坚硬、纹理美丽、雕刻精细而著名,被视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绝佳代表。

7. 金属工艺:中国的金属工艺有镂金、铜器等。

其中镂金工艺是一种将金箔或金丝加工粘贴到器物表面的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和装饰品制作中。

这些传统的工艺美术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独特之处,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

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历史上的许多文明古国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

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艺术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古代,工艺美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器皿、装饰、建筑材料等都蕴含着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陶瓷、铜器、玉器、漆器等。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古代中国各种类型的工艺美术。

陶瓷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工艺之一。

中国陶瓷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

在以后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瓷器逐渐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

汉代、唐代的陶瓷器制作技艺十分高超,其制作技术较为精细,品质非常出众。

唐代所制作出来的青花瓷器,至今仍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作。

明代之后,瓷器制作进一步发展成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创新。

如元代的饰刻工艺、清代的釉上彩等,使瓷器产生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铜器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工艺美术,而且铜器是当时货币、礼品、典章等场合中常用的物品。

铜器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以其精湛的制作技巧和华丽的造型,展示出强烈的民族魂和文化底蕴。

古铜器多以青铜为材料,通过冶炼、铸造、鎏金、刻画等工艺流程,完成了出类拔萃的外形和造型。

像宋代铜鉴、金代铜镜等铜器,都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被历代人们所喜爱。

玉器是中国古代最为特别的工艺之一,受到了古代人们的特别喜爱。

玉器的原则非常明显,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玉器产出,如六朝的雕刻玉、南北朝时期的烤妇玉等。

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代表着长寿、美德、高尚的精神品质。

在所有的玉中,翡翠是最具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修改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像汉代的勾玉、唐代的饰品、明代的品号、清代的千屈菜等,都是非常出名的玉器。

漆器则是中国古代的又一绚丽篇章,它几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漆工在器具的表面上施加厚重的9层漆面,再通过巧妙地雕刻和装饰,使其不但具有了实用功能,而且美观程度也更高。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
材料的制约——
材料与造型 金属、漆木:可方可圆,大小皆宜 陶瓷:圆,尺度适中——粘土特性
材料与装饰——
主料: 青花图案发色 ——氧化钴成分
辅料: 明清彩绘瓷——调胶、调油
技术的制约
材料借助技术,技术引出差异
陶瓷胎体薄 ——轮制
青铜器玲珑剔透 ——失蜡法
唐以后,锦纹可色彩繁丽、 形象写实——纬线起花
酒注配注碗以加温
装饰与适用:联系稍弱,仍常表现明确 日用器皿装饰:立体→平面
元以来的陶瓷装饰基本为彩绘,器表平齐,不易藏垢,更利清洗。
造型装饰评价标准——美观适用统一
一般尺度:不妨于用;更高标准:有助于用
釭灯:将烟烬吸入灯腹水中,降低空气污染
香囊:无论如何转动,香灰、香火不外漏
三、材料与技术的制约
原始绘画附丽于工艺美术
原始雕塑附丽于工艺美术
分类和主体—— 分类(按材质):织物(丝棉毛麻)、陶瓷、玉石、金属 (金银铜)、漆木、杂(竹牙角玻璃)
主体:日用品为主,也含欣赏品。日用和欣赏无断然界线
二、适用的原则
造型、装饰体现适用(功能)
造型与适用:联系密切
辽代皮囊壶造型及演变与游牧生活变迁适应
八、讨论的核心与断代的利弊
讨论核心——
出土物
来源 年代
价值
应用
出 明确
土 考古 可靠

科学价值高

累世 难以

艺术价值高,科学价值低
相传 确信

核心
时代越晚,援引越多 选相对可靠 无理想替代资料
断代利弊——
缺憾:艺术变化与朝代更迭总不同步
坚持断代缘由: 王朝更迭总导引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 工艺美术风貌演进受上述因素影响 变化由微而著,根由是新王朝建立 工艺美术史理当做出充分的文化解说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联 珠 骑 士 猎 狮 纹 锦 ( 唐 )
卷 草 凤 文 锦 ( 唐
)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 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 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 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可见中国瓷器的巨大影响。但是,瓷器是在制 陶工艺的基础上发明的。要想了解瓷器,首先 要从陶器谈起,何况,中国古代的制陶工艺也 有着灿烂的成就。
彩 陶 仰 韶 文 化 半 坡 类 型 新 石 器 时 代
(彩陶,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 名称:鸟鱼纹彩陶葫芦 瓶 时期:新石器时代 规格:高29厘米 口径 3.5厘米 底径6.5厘米 存藏处:陕西省西安市 半坡博物馆 1976年陕西监潼姜寨出 土,属于新石器时代仰 韶文化类型。
瓦欧胜金瓯——中国陶瓷艺术
宋代五大名窑 钧、汝、官、哥、定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
属 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 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 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 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 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 属定州,故称“定窑”。
民族文化的瑰宝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 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 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 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 称,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古代丝绸 古代据质地不同分为: 锦、绫、纱、绢、罗、绸、缎 其中锦的档次最高
汉、剑具
汉、剑饰
明清如意瓦子
返回 主页 清、白玉蝉

第15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第15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以下问 题。
1、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2、陶瓷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3、玉器
• 有关玉器的成语:冰清玉洁、金玉良言、 冰肌玉骨、堆金积玉、粉妆玉琢、金童玉 女、怜香惜玉、珠圆玉润、小家碧玉、玉 树琼枝、温润如玉、完璧归赵等 ;
• 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还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说法;
蓝田玉 岫岩玉
南阳玉
小结
1、陶瓷艺术 (彩陶;瓷器的发展线索;陶与瓷的区别;陶瓷对现
代生活的影响) 2、玉器 (玉的内涵;玉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四大玉都; )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为整个人类的文化 的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篇章。
其中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文明世界。
古代的彩陶具有什么 功能?
2、瓷器
线索
原始社会——彩陶 商——原始瓷器(炻器) 东汉——瓷器(青瓷出现) 魏晋南北朝——青瓷(白瓷出现)
隋——白瓷
唐——南青(越窑)北白(邢窑) 唐三彩 宋——青瓷、白瓷、黑瓷(汝、官、哥、钧、定) 元、明——青花、釉里红 (明)斗彩、五彩
清——粉彩、珐琅彩
白瓷
青瓷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彩釉陶 器的总称,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 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 彩”。 “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 指三种颜色。
在同一器物上黄、绿、褐或黄、绿、蓝、赭、 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 的艺术效果。唐三彩的制作要经过二次烧制, 第一次是素烧,第二次是挂釉低温烧制在 900摄氏度。唐三彩多为明器,即陪葬用品。
高中美术鉴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 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 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 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PPT课件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PPT课件
使用说明 :
1、自主学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2、合作探究 讨论问题 总结方法规律 3、知识拓展 能力提升 4、加强 巩固 落实。
3
h
一、自主学习
要求: 1、认真学习学案基础知识部分 2、掌握工艺美术代表性品种及它们的发展历史文 化 3、用红笔划出疑点 4、时间为5分钟
4
h
中国工艺美术分类:
丝绸、 青铜器、 陶瓷、 景泰蓝 、 漆器
12
西汉《 长信宫灯》
灯盘,灯座及执灯宫女 的右臂处可拆卸,灯罩与 灯盘可转动开合,便于调 节灯光亮度和角度.
右臂为烟道,烟经底 层水盘过滤,可减少室内 的烟烬以保持清洁。
这件铜灯通过鎏金,
制作精美,既具有良好 的实用功能,又不失为 优秀的陈设艺术品。
h
13
东汉《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一 匹千里马正在疾驰飞奔,它体态健美,昂 首扬尾,张口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下 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欲飞、惊愕回首。
B、 思考题:铸造大量的青铜器有什么特殊意义?
1 时代背景 技术高超 种类繁多 工艺精湛 5 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文明。
h
陶瓷之路
h
16
欣赏彩陶作品的纹饰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盆》 马家窑文化《涡旋纹尖底瓶》
h
17


唐 白























h
20
h
21
商代《玉凤》 这支玉凤是个
装饰品。是迄今为 止发现的最早的玉 凤造型。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观念和审美方法,更是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的一扇窗口。

本文将从工艺美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一、工艺美术的定义与分类工艺美术是指通过手工艺术技法制作出具有美感和实用功能的各种物品。

它与视觉艺术不同,更注重物品的使用和实用性,但同时也兼顾了审美的需求。

根据物品的用途和材质的不同,工艺美术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如陶瓷、木器、金银器、丝绸等。

在这些分类中,又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体系。

二、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在早期的杂交文化时期,中国的陶器艺术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艺术技法被应用于制作各种物品,如器物、工具和建筑等。

而在各朝各代的文化氛围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1.古代工艺美术的先驱时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先驱时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精美的器物被制作出来。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以及玉器等都是当时较为显著的代表。

2.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熟时期,此时的工艺美术以制作实用性强的器物为主。

这个时期艺术家们逐渐将观念和技术相结合,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工艺品。

其中,以陶瓷器和玉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3.唐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如唐三彩、青花瓷等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

在木器和金银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如唐代的楹联画、宋代的紫砂陶和元代的宣德瓷等。

4.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依然保持着高水平,不仅在器物的装饰和造型上有所创新,而且在绘画和雕塑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周村实验中学张颖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大致的了解,让学生了解
欣赏工艺美术的方法,了解基本的有关知识,激发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对工艺美术的认识,欣赏方法的培养。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内容繁多,知识陌生。

教具:课件
授课过程:
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列举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性的品种?
学生回答:工艺美术品就是家里的摆设,比如壁挂,我们生活中的工艺美术品有:青铜器、丝绸、陶瓷、漆器、玉器、金银器、景泰蓝
老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工艺美术品,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文化,我们这节课就是让大家来欣赏和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教会大家如何欣赏,并欣赏优美的作品,接着展示课件。

老师: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我们今天这节课的老师不是我,而是你们的同学,他们准备了精致的课件及丰富的知识,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同学为我先讲述陶瓷部分学生:请同学告诉我陶瓷的区别有哪些?
学生1:质地不同,色彩不同,一个白另一个是土色。

学生2:1、材料不同,陶器用的是陶土,瓷器用的是瓷土;2、烧制温度不同:陶器在1000度以下烧制,瓷器在1200度以上温度烧制;3、质地不同,陶器、粗糙,而瓷器细腻;
4、用釉不同:陶器用低温釉,瓷器用高温琉璃釉。

展示课件。

学生:欣赏这些彩陶作品时,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它们在造型和纹饰上各有什么区别?
学生1:这些作品在造型上各有特点,可能是分工不同,纹饰上也很抽象。

学生:请大家仔细欣赏这些纹饰,虽然很抽象,但大家是否可以判断出它们是来自哪里的呢?
学生1:有的像水的漩涡,有的像动物的皮毛,有的像天空的星星。

学生: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大家是否可以想象出当时的人们是多么充满智慧啊!他们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然后在抽象变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图案。

造型:以生活中常用器皿为主,实用,多样。

纹饰:以表现渔猎生活及常见事物的抽象几何纹为主,简洁,流畅。

色彩:采用取自天然的红黑白三色,搭配陶土本色,,朴素,和谐而不乏明度对比。

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的美感,。

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样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高度概扩。

学生:接下来我们开始欣赏瓷器, 瓷器则是用瓷土加水,经比烧陶器更高温度的火力烧成的。

创造瓷器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又一伟大贡献,所以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
单词China。

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祖先,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都独立地发明创造了陶器,唯有瓷器是由中国人发明,在公元五、六世纪以后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为了扫清障碍,现在将一些专用名词给大家解释一下:
青花瓷:用钴料在坯胎上装饰,施透明釉,在高温( 1280~1350℃)中一次烧成,呈青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又称釉下青花瓷、釉里青、青花白瓷、青花白地。

中国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

斗彩也称豆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结合而成的。

制作过程是先用青花釉料在白色瓷胎上打出花纹的轮廓线,入窑烧制后再用彩料绘出花纹,然后再用低温烧一次,形成又一道釉上彩。

珐琅:搪瓷的旧称。

现多指艺术搪瓷。

珐琅一词源于音译。

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琺瑯。

1918 ~1956年,琺瑯与搪瓷同义并用。

1956 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琺瑯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红花的釉里红产品,其烧制工艺与青花瓷相似,但由于铜需要在还原气氛中才能烧成红色,这比青花瓷的生产又增加了难度,明清景德镇工匠成功地掌握了这一项烧制技术,生产出多种釉里红产品。

接下来开始欣赏精美的古代瓷器,看课件。

老师:感谢这位同学的讲解,下面我们开始青铜器的讲解,青铜器是一种合金,因为铜的硬度很低,而熔点很高,如果加上一定比例的其它金属就变得熔点低而硬度极高,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当初的青铜器是一种稀有金属,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拥有,当时是用来进行祭祀时候的一种礼器,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的了解青铜器,下面请同学为大家作精彩的讲解。

学生:青铜器作为一种礼器,其实还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有一句成语叫做一言九鼎,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啊?
学生1:就是说说出来的话像九只鼎一样的分量。

学生2:其实一言九鼎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要像古代的君王那样算数,因为只有皇帝才可以拥有九只鼎,鼎的数量随着官阶的变化而变化。

这说明青铜器在远古时代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青铜器最兴旺的时期是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演变,秦汉时期就变成了日常的生活用品,直到后来渐渐的被铁器所取代。

下面我们通过课件来欣赏一下古代青铜器。

青铜器可以分为礼器、乐器、酒器、兵器、食器等。

古代的青铜器有很多的纹饰,这些纹饰在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下面请大家欣赏这些精美的纹饰。

不同时期的青铜器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

请同学分组对商、西周、春秋和秦汉的青铜器加以欣赏和分析,并举例说明其特点。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感强,神秘﹑厚重由权威。

商代的青铜器装饰感强,神秘﹑厚重由权威。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奇巧,手法趋向写实,纹饰易于理解。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加轻便,精巧,实用。

欣赏几件代表性的作品老师:很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讲解,青铜器的演变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都凝结着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创造力,我们要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认真体会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下面我们请同学给大家讲解古代玉器。

学生: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制作玉器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古代社会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标志,又是统治者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法物。

玉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道德化。

孔子说:“君子比德如玉焉”,说明玉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呢?古代中国以玉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和高尚人格,所以古人以佩玉为尚。

对于玉我们中国人都不陌生,很多人都喜欢佩戴玉的饰物,关于玉的传说也很多,穿插关于玉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足以了解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下面请大家随着我的课件走入玉的世界,将天然的玉石加工成无暇的美玉就需要“剜脏去绺”、“因材施艺”,而“巧色”
与“俏色”是指合理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展现玉材之美。

玉在古代分为礼器、依仗器、实用器、装饰器等。

课堂小结:感谢这几个同学的精彩讲解,通过这节课我们除了欣赏到这些精美的古
该工艺品外还了解了很多关于古代文化的一些知识,使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而且我们掌握了一些关于欣赏工艺品的一些知识,实用和审美是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

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还很有限,希望大家在课后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多了解一些关于我国古代工艺品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这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