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挂线疗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肛瘘挂线疗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肛瘘挂线疗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肛瘘挂线疗法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历史渊源

此法早在明代就已采用。《古今医统》中说:“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即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简要叙述了本疗法简便、经济,不影响肛门功能,具有瘢痕小,引流通畅等优点。

二、机理

其机理在于利用结扎线的机械作用,以其紧缚所产生的压力或收缩力,缓慢勒开管道,给断端以生长和周围组织产生炎症粘连的机会,从而防止了肛管直肠环突然断裂回缩而引起的肛门失禁。

目前多以橡皮筋代替丝线,可缩短疗程,减轻术后疼痛。三、适应症

1.肛漏(肛瘘):合理选用切割挂线和引流挂线。对于肛瘘多内口者,最多可挂1~3条线。

①一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高位肛瘘涉及到大部分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以上者。

②二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部分高位肛瘘合并有难以处理的残腔,或需二次手术及术后引流。

③长期引流挂线:适用于高位经括约肌克罗恩病肛瘘患者,以预防复发性脓肿的形成和保持肛门功能。

④短期引流挂线:尽管目前临床报导短期挂线引流治疗肛瘘有效,完全保留了括约肌,不会导致肛门失禁,但因其复发率高,临

床应用需慎重。

⑤亦作为复杂性肛漏切开疗法或切除疗法的辅助方法。

2.肛痈(肛周脓肿)

高位脓肿,如由肛隐窝感染而致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及马蹄形脓肿等。

四、禁忌症

肛门周围有皮肤病患者;漏管仍有酿脓现象存在者;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毒等,或极度虚弱者;有癌变者。

五、操作方法

1.麻醉:以腰俞穴麻醉或局部浸润性麻醉,取侧卧位病侧在下或截石位。

2.常规消毒。

3.具体流程

⑴肛痈(肛周脓肿)

①于脓肿波动明显处,或穿刺抽脓,指示部位,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充分排脓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然后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修剪切口扩大成梭形(可切取脓腔壁送病理检查)。

②同肛漏。见下。

⑵肛漏(肛瘘)

①用球头探针,将探针从漏管外口(脓肿切口)轻轻的向内探入,另一食指伸入肛内引导协助探针,沿瘘管(脓腔)底部轻柔地探查,在肛管齿线附近找到内口,探通内口后,将球头探针拉出,以橡皮筋结扎于球头部,通过瘘管(脓腔)拉出外口(切口),将橡皮筋两端收拢,提起橡皮筋,切开漏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及皮

下组织,拉紧橡皮筋,紧贴皮下切口用止血钳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收紧橡皮筋,并双重结扎之。

②然后在结扎线外1.5cm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

③松开止血钳,用红油膏纱布条填塞伤口压迫止血,外垫纱布,宽胶布固定。

④若以药线挂线,将药线收紧,打一、二扣活结,以备以后紧线;也可将药线的一端穿入另一段药线内,由肛门牵出,使线漏管周围成为双股线,然后收紧,打一活结,每隔1~2天紧线1次,直至挂线脱落。

六、术中的注意事项

1.肛痈

⑴定位要准确:一般在脓肿切开引流前应先穿刺,待抽出脓液后,再行切开引流。

⑵切口:浅部脓肿可行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应行弧形切口,避免损伤括约肌。

⑶引流要彻底:切开脓肿后要用手指去探查脓腔,分开脓腔内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

⑷预防肛漏形成:术中应切开原发性肛隐窝炎(即内口),可防止肛漏形成。

2.肛漏

⑴探针由外口探入时,不能用力,以免造成假道。

⑵如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下方通过,可以一次全部切开漏管。如漏管通过肛管直肠环的上方,必须加用挂线疗法,即先切开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及其下方的瘘管,然后用橡皮筋由剩余的管道口通

入,由内口引出,缚在肛管直肠环上,这样可避免由一次切断肛管直肠环,而造成失禁。如肛管直肠环已纤维化者,也可一次全部切开无须挂线。

⑶漏管若在外括约肌深、浅两层之间通过者,该处肌肉未形成纤维化时,不能同时切断两处外括约肌,在切断外括约肌时,要与肌纤维成直角,不能斜角切断。

⑷高位肛漏通过肛尾韧带,可以作纵行切开,不能横行切断肛尾韧带,以免造成肛门向前移位。

七、术后处理

1.常规抗炎:酌情应用清热解毒、托里排脓的中药或抗生素。

2.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润下剂以及缓泻剂。

3.注意肛门清洁:术后每次便后用苦参汤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换药。

4.术后疼痛者可给予止痛剂或采用耳针。

5.一般挂线后,橡皮筋在5天左右可以脱落,可酌情紧线或剪除,此时创面已修复浅平,再经换药后,可迅速愈合,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若10天以后不脱落,可以剪开,若结扎橡皮筋较松,需要再紧线1次。

6.伤口必须从基底部开始生长防止表面过早粘连封口,形成假愈合。

7.管道切开或挂开后,改用生肌散纱条或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至收口。

8.肛漏在切开或挂开后,可有少量脓水流出,四周肿胀逐渐消散,如仍有较多脓水,应检查有无支管或残留的管道。

9.如有局部感染,以及有无高热、寒战等,如有则应及时予以治疗。

八、预防与调护

1.经常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发现肛痈,宜早期治疗,一次手术治疗可以防止后遗肛漏。

3.肛漏患者应及早治疗,避免外口堵塞而引起脓液积聚,排泄不畅,引发新的支管。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57例临床疗效观察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57例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15T12:52:38.01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作者:匡碧艳马辉[导读] 结论: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完成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用于临床。醴陵市中医院株洲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 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疗效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时间(P<0.05);两组患者术前肛门括约肌功能具有一致性(P>0.05),可用在研究对比,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完成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用于临床。【关键词】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肛瘘;疗效 肛瘘为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约占肛肠疾病的四分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针对肛瘘多建议进行手术切除,由于疾病治愈难度高、复发几率高、手术后遗症多等特征,完善手术模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有临床学者研究表示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可有效提高手术治愈几率,利于创面愈合,为此本文笔者特开展此项研究,选取57例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观察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临床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在16岁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32.62±1.42)岁,病程在6个月到13年之间,平均病程(3.52±0.66)年,对照组29例,男15例,女14例;所选患者符合临床对肛瘘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伴有肛周疼痛、流脓、瘙痒等症状,其中8例患者伴有高热寒战,经肛门视诊可见肛周有单个或多个外口,给予患者肛门镜、触诊及照影检查显示:单个内口21例,双内口20例,内口>2个16例;单个外口29例,双外口17例,外口>2个11例;其中高位单纯肛瘘患者1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1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1例;本研究经院伦理会批准开展,患者及家属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好,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排除认知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手术禁忌症等患者[2]。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接受肛门触诊、肛门镜就照影检查,符合手术指征后开展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指导患者俯卧位,给予患者腰麻,对肛周及肛门进行常规消毒铺巾,首先由肛指进行检查,探查内口及外口的位置及大小,探查内口情况,采用电刀切开外口及肛瘘管,针对齿线以下的内口腐败组织进行切除,剥离正常组织;针对齿线以上的内口,借助橡皮筋挂线进行结扎;针对弯型的瘘管借助线管引流,与肛缘间隔2cm处做放射状切口,借助橡皮筋牵引进行切除,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采用切开挂线法,先对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皮下等低位瘘管行放射状切口,进行组织清理,后对高位瘘管进行结扎切除。 1.3评价标准 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分为显著(肛门创面恢复,疼痛及流脓症状消失)、有效(创面恢复,疼痛、流脓及瘙痒等症状缓解)和无效(创面无好转,疼痛、流脓及瘙痒等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等三个指标[3];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临床通用肌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肛门括约肌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项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达,并选用配对样本x2检验,而计量资料用()表达,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差异,将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研究组患者手术疗效没有无效患者,手术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3例无效,手术有效率为86.21%,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观察

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9-02-19T11:56:33.6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作者:伍宏图 [导读] 旨在对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透彻观察。 (贵州省天柱县中医院肛肠科贵州黔东南 556699) 【摘要】目的:旨在对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透彻观察。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肛瘘患者90例作为核心研究目标,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类,观察组应用挂线治疗方法予以操作,对照组应用肛瘘切开术方法予以操作,凭借对患者随访数据熟知,而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88.9%,后者低于前者。结论:针对肛瘘患者进行挂线治疗,效果十分良 好,值得不断推广和沿用。 【关键词】挂线;疗法;肛瘘;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65-02 肛瘘,亦称为肛管直肠瘘,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则被视为痔漏,以常见肛门病症形式出现,肛瘘主要因为肛管、直肠和肛周皮肤相同的一种内芽肿性管道,肛管受到侵犯,肛瘘当前发病率连年提升,仅次于痔疮发病率,在青壮年群体中较为多发,以男性为主,现在分析可能和男性性激素靶器官皮脂腺分泌过程有关。肛瘘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肛周、瘘口长期不愈,或者在治疗时出现溃烂且滋生诸多脓液,这样会刺激患者局部皮肤,常伴痛痒。肛瘘不能自愈,搁置不管便会造成直肠肛管四周脓肿现象,选用挂线疗法进行肛瘘治疗会起到优良的治疗效果,促进肛瘘患者早日康复,正常生活。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肛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男性患者案例数量为60例,女性患者案例数量为3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8~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7.5岁,患者病程区间为4个月~26年。患者中,1外口肛瘘分布患者为27例,2外口肛瘘分布患者为52例,3外口肛瘘分布患者为11例。 观察组中,截石位6时患者案例数量为32例,截石位非6时患者案例数量为13例;对照组中,截石位6时患者案例数量为34例,截石位非6时患者案例数量为1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其他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肛瘘切开术治疗。第一点要做到的就是做好手术前访视工作,还有就是及时跟进常规检查操作和生命体征监测操作,麻醉阶段,骶管麻醉最为适宜,麻醉完成后取截石位,之后在此基础上予以消毒,手术阶段内自外口位置应用混合液标记内口位置,球头探针到内口位置处,在瘘管外口出做好切口,使瘘管暴漏,运用电刀将管腔顺序层次性切开,处理坏死组织和纤维化硬质肛瘘瘘管壁,然后筛选止血钳钝性分离高位瘘管内部坏死组织,直至引流通畅位置,瘘管内留置引流管,数量1,胶管顶端测管端向瘘管方位推送,在肛门切口侧方进行最终缝扎操作,起到优良固定效能。 观察组患者挂线治疗。术前准备务必进行,做好检查工作,涵盖了血尿常规检查内容及心电图检查内容等,除此之外,还要进行骶骨正侧位X线检查和肝胆脾超声检查,特殊情况下还要对患者进行CT检查,提升治疗质量和水平。挂线手术之前做好灌肠处理工作,手术之前半个小时静脉滴注头孢抗菌药物,做好消炎工作,而后跟进骶管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视野所见均消毒,一般都是从外口处选用混合液来标记,探针从外口缓慢进入后,此时沿着瘘管逐一探查到内口,超声影像配合完成辅助治疗。旨在更好更优的防止内口制作假象出现,探查过程中无法穿透齿线粘膜进行探测,所以探查时从直肠走形方向逐步的向高位持续进入。肛瘘外口梭形切口完毕,瘘管暴漏,使用电刀按照探针指引从外口至瘘管管腔按顺序切开,操作中要处理好坏死组织和纤维化硬质肛瘘瘘管壁,肛管直肠环上直肠后间隙查及探针顶部,从之前所标记内口位置,继续向近心端方位加以探寻,通常在齿线水平位置处就会发现内口,切口延长之齿线位置处,有效的切开内口,用探针向上继续探查,直至无法从直肠腔探出方可,探针顶端要做好切口,从探针处引入胶圈,橡皮筋月1/2位置处运用止血钳来夹紧,止血钳下7号线结扎十分关键,等止血过后,修建创面至引流通畅。术后处理阶段,抗生素抗炎操作和抗感染操作不能轻视。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代表患者症状消失,未出现痛痒感觉。显效,代表患者症状消失,痛痒明显改善。有效,代表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痛痒有所改善。无效,代表患者症状并未消失,痛痒未变化且有加重。 2.结果 通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88.9%,后者比率小于前者。见表1。 表1 3.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充分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挂线疗法可以对患者括约肌进行有效且优质的保护,促进瘘管顺利被切开,引流效果十分的优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假设可以与重要熏洗操作加以配合,那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稳步减少患者本体内在疼痛感,中药药物选择上要谨慎[1],按照肛瘘患者病情来进行药物选择,临床上以消肿止痛新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以及清热解毒药物为主,水煎药物热力渗透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劲,损伤组织方面会受到药力渗透,周围组织血液循环效率不断提升,伤口愈合效率提升,创面缩小[2]。 应该了解到,肛瘘治疗方法主要是微创和减小患者机体损伤,最大限度上提升预后质量,防止复发状况出现,医疗及时现今不断发展

肛瘘挂线疗法

肛瘘挂线疗法 一、历史渊源 此法早在明代就已采用。《古今医统》中说:“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即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简要叙述了本疗法简便、经济,不影响肛门功能,具有瘢痕小,引流通畅等优点。 二、机理 其机理在于利用结扎线的机械作用,以其紧缚所产生的压力或收缩力,缓慢勒开管道,给断端以生长和周围组织产生炎症粘连的机会,从而防止了肛管直肠环突然断裂回缩而引起的肛门失禁。 目前多以橡皮筋代替丝线,可缩短疗程,减轻术后疼痛。 三、适应症 1.肛漏(肛瘘):合理选用切割挂线和引流挂线。对于肛瘘多内口者,最多可挂1~3条线。 ①一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高位肛瘘涉及到大部分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以上者。 ②二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部分高位肛瘘合并有难以处理的残腔,或需二次手术及术后引流。 ③长期引流挂线:适用于高位经括约肌克罗恩病肛瘘患者,以预防复发性脓肿的形成和保持肛门功能。 ④短期引流挂线:尽管目前临床报导短期挂线引流治疗肛瘘有效,完全保留了括约肌,不会导致肛门失禁,但因其复发率高,临床应用需慎重。 ⑤亦作为复杂性肛漏切开疗法或切除疗法的辅助方法。 2.肛痈(肛周脓肿) 高位脓肿,如由肛隐窝感染而致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及马蹄形脓肿等。 四、禁忌症 肛门周围有皮肤病患者;漏管仍有酿脓现象存在者;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

毒等,或极度虚弱者;有癌变者。 五、操作方法 1.麻醉:以腰俞穴麻醉或局部浸润性麻醉,取侧卧位病侧在下或截石位。 2.常规消毒。 3.具体流程 ⑴肛痈(肛周脓肿) ①于脓肿波动明显处,或穿刺抽脓,指示部位,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充分排脓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然后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修剪切口扩大成梭形(可切取脓腔壁送病理检查)。 ②同肛漏。见下。 ⑵肛漏(肛瘘) ①用球头探针,将探针从漏管外口(脓肿切口)轻轻的向内探入,另一食指伸入肛内引导协助探针,沿瘘管(脓腔)底部轻柔地探查,在肛管齿线附近找到内口,探通内口后,将球头探针拉出,以橡皮筋结扎于球头部,通过瘘管(脓腔)拉出外口(切口),将橡皮筋两端收拢,提起橡皮筋,切开漏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拉紧橡皮筋,紧贴皮下切口用止血钳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收紧橡皮筋,并双重结扎之。 ②然后在结扎线外1.5cm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 ③松开止血钳,用红油膏纱布条填塞伤口压迫止血,外垫纱布,宽胶布固定。 ④若以药线挂线,将药线收紧,打一、二扣活结,以备以后紧线;也可将药线的一端穿入另一段药线内,由肛门牵出,使线漏管周围成为双股线,然后收紧,打一活结,每隔1~2天紧线1次,直至挂线脱落。 六、术中的注意事项 1.肛痈 ⑴定位要准确:一般在脓肿切开引流前应先穿刺,待抽出脓液后,再行切开引流。

贺向东教授应用隧道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经验

贺向东教授应用隧道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经验 发表时间:2011-10-17T09:01:54.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牟重阳1 张磊2 贺向东(指导)2 [导读] 隧道法是指彻底切除肛瘘感染的原发病灶(感染的肛窦、肛腺导管和肛腺),高位瘘管剥离切除呈隧道状入路。 牟重阳1 张磊2 贺向东(指导)2 (1陕西中医学院2010级中医肛肠研究生陕西西安 712046;2西安市肛肠病院陕西西安 710001)【中图分类号】R65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191-01 【摘要】贺向东教授是我国当代中医肛肠科名家之一,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陕西省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重点专科肛瘘协作组组长。贺向东教授在肛肠病,尤其是肛瘘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隧道法治疗肛瘘2600余例,该术式较肛瘘其他术式手术创面小,患者痛苦小,有效地保护了直肠肛门功能,疗效确切,无后遗症发生,复发率低,是微创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贺向东隧道法肛瘘 贺向东,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市肛肠病医院院长,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陕西省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重点专科肛瘘协作组组长。笔者有幸师从贺向东教授学习,现对导师的临床经验加以归纳总结。 肛瘘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管道,常于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一般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基本原则:去除病灶、引流通畅,尽可能减少括约肌损伤,保护肛门功能。治疗的关键是清除感染的肛腺,将瘘管内感染的组织彻底清除。其他非手术疗法主要通过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症状,但不能彻底治愈。多采用的术式有挂线术、切开(除)术、脱管术、切开旷置术等。本文主要对导师贺向东教授应用隧道法治疗肛瘘临床经验加以介绍。 隧道法是指彻底切除肛瘘感染的原发病灶(感染的肛窦、肛腺导管和肛腺),高位瘘管剥离切除呈隧道状入路。 1 治疗方法 1.1手术方法一般采用鞍麻或局麻,取截石体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先以软质球头探针自瘘管外口经瘘管由内口探出,并将探针留置瘘管内。然后,以外口为中心做一长2~3cm的放射状梭形切口,仔细锐钝性分离与管壁粘连的括约肌组织,完整切除瘘管。如为二条以上瘘管则分别处理。如内口位于直肠环上缘,则将瘘管分离至距内口(肠壁)0.5cm处结扎切除。注意切至内口创面不宜太大,充分结扎止血,所有结扎缝合线均留长线尾至肛外,以便于观察线的脱落。术毕以油纱条填塞肛管内压迫止血。 1.2术后处理术后抗炎治疗,饮食以半流食为主,控制排便24h,在每次排便后,中药熏洗坐浴,创面每日换药1~2次,酌情选用拔毒膏、九华膏、生肌玉红膏等。术后注意膳食,宜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菜花、芹菜、白菜、青菜、香蕉、梨、猕猴桃等,加强营养。忌饮酒、辣椒、生葱、生蒜、韭菜、胡椒等辛辣刺激之品及羊肉、狗肉、荔枝、桂圆等大热之品。 2 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男,38岁,病案号2558,以肛门瘙痒伴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5年为主诉由门诊以“高位单纯肛瘘”收入西安市肛肠病医院。常规体检未见异常。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外6点距肛缘约3cm处可见一外口,挤压时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肛内6点直肠环处可触及条索样的管壁延伸至肛门外瘘管外口,5-7点直肠环变硬,6点肛窦压痛,指套退出未见染血。入院诊断:高位单纯肛瘘。完善各项术前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在鞍麻下行高位单纯肛瘘隧道法切除术。术后安返病房,每日便后对症专科换药治疗。共住院20天痊愈出院。随访5年,肛门功能正常,无复发。 3 讨论 肛瘘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复发率较高,在我国其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国外为8%-25%。本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年龄,以20-40岁的青壮年人多见,婴幼儿发病者亦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手术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在现在临床当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挂线法,适用于肛管直肠环未纤维化的高位肛瘘,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缺点是患者术后的痛苦大,尤其是使用橡皮筋的疼痛往往持续到脱线。②肛瘘切开术,适用于高位肛瘘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部分的辅助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易导致肛门不全失禁。③高位挂线低位缝合术,适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缺点是缝合伤口一旦感染仍须立即拆除缝线,按开放伤口处理。[1]相比较以上三种方法,隧道法有其独有的优点,1)不损伤括约肌。该术式只切除瘘管而保留以括约肌为主的正常组织,对于剥离切除而形成的隧道创面作为向外引流的创面。2) 对于肛瘘的肛管直肠环下方部分,完全切开切除,呈开放式创面,目的是有利于隧道状创面引流通畅,有利于创面的愈合,从而保护了肛门功能。3)防止高位肛瘘术后常见的后遗症。而且由于肛管直肠环上方直肠壁保持完整,防止了术后肛门变形、漏液、漏气。同时有效减轻了术后疼痛。综上所述,本术式较肛瘘其他术式手术创面小,患者痛苦小,有效地保护了直肠肛门功能,疗效确切,无后遗症发生,是微创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张东铭.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肛瘘应用挂线疗法治疗的疗效探讨

肛瘘应用挂线疗法治疗的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16-04-14T11:55:34.8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杨丛家王胜文[导读]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73000 这种疾病不能自愈,只能通过手术起到治愈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出现复发率比较高的结果。杨丛家王胜文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肛瘘应用挂线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的108例肛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外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挂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69,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3.7%)明显少于对照组(14.8%),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结论:对肛瘘患者进行挂线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肛瘘;挂线疗法;临床效果 肛瘘是肛管直肠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肛门短时间阵发性钝痛、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排粪时肛门灼痛、肛旁脓肿等症状[1]。这种疾病不能自愈,只能通过手术起到治愈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出现复发率比较高的结果。但是通过挂线疗法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复发,达到治愈的效果。本研究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108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108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肛瘘的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治疗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1)具有严重的心肾不全以及肝功能障碍患者;(2)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3)对使用的药物有过敏现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54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8.4士14.9岁;病程0.3-5年,平均2.9士0.9年;肛瘘创面I类(小于3 cm)31例,II类(3-5 cm)15例,III类(超过5 cm)8例。对照组患者54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0-66岁,平均年龄38.7士14.2岁;病程0.3-6年,平均3.1士0.8年;肛瘘创面I类(小于3 cm)30例,II类(3-5 cm)17例,III类(超过5 cm)7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洗治疗。外洗的中药配方:芒硝、明矾、苦参、川椒、生地榆、金银花各30 g,五倍子25 g,艾叶15 g,红藤、冰片和生甘草各20 g 混合用水煎好后清洗患处。每天1-2次,每次20 min左右。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挂线疗法治疗[2]。首先在肛缘外进行切口,将探针自外口经瘘管探入,并从内口穿出,在探针的一端系好一根橡皮筋,然后在探针的引导下,将橡皮筋穿过瘘管,然后切开瘘管内、外口间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修剪外口的瘫痕组织和两侧皮瓣,最后拉紧橡皮筋并用丝线结扎,8 -12天胶线脱落。 1.3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 痊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患者的症状减轻,生活基本自理; 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任何改变。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数值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 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69,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分组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 54 45(83.3) 5(9.3) 3(5.6) 1(1.9) 53(98.1)* 对照组 54 35(64.8) 5(9.3) 4(7.4) 10(18.5) 44(81.5)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为3.7%,对照组出现8例,复发率为14.8%,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 3 讨论 挂线疗法分为松弛的挂线法和切割挂线法[4],本研究采用切割挂线法进行治疗,本方法主要利用挂线的弹性以及张力作用,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切割,起到治疗效果。手术后不能进行合理用药就会导致患者复发,因此进行手术后对患处进行中药清洗,可以起到抗菌止痛的作用。大量的研究[3-5]均说明了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研究也说明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挂线疗法和中药外洗对治疗肛瘘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挂线疗法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复发率,而单纯的使用中药外洗方法不能很好的减少患者的症状,而且复发率比较高。由此可见,采用挂线疗法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加快患者的恢复,治愈率高。

肛漏病(肛瘘)中医诊疗方案

漏肛病(肛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要点 1. 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及其行径。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可大体评估肛门括约功能。 3. 辅助检查: (1)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2)肛门直肠镜检查:与双氧水或亚甲蓝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3)瘘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4)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5)CT或磁共振成像:用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能较好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4.肛瘘的分类: (1)低位肛瘘 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 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内口或外口,肛瘘瘘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 (2)高位肛瘘 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通过瘘管与内口相连或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二、中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保持大便规律、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3)保持肛门清洁。 2、内治法:主要用于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辨证分型论治: (1)湿热下注证(肛瘘急性期)

证候: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剂:萆薢渗湿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柏、苍术、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萆薢、茯苓、栀子、车前子、白术、茵陈等。 (2)正虚邪恋证(肛瘘慢性期) 证候: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治法:扶正祛邪。 代表方剂:托里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物:生黄芪、当归、穿山甲、皂刺、川芎、白术、茯苓、白芍、熟地、甘草等。 (3)阴液亏虚证(结核性肛瘘) 证候: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脓水清稀,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养阴托毒。 代表方剂:青蒿鳖甲汤加减。 常用药物: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丹皮等。 3、外治法: (1)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缓解症状,用沸水冲泡药品,先熏后洗,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肛瘘协作分组协定方: 组成:野菊花20g、蒲公英20g、艾叶20g、苦参15g、黄柏15g、花椒10g、大黄10g、冰片1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胜湿止痒。 主治:肛瘘症见红肿疼痛,下坠,湿痒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用1袋,将药袋置于盆中。用沸水1500ml冲泡袋中药品,温度25℃~30℃,时间5~10分钟,先熏后洗(坐浴),便后或睡前使用,每日1~2次。

肛瘘切开术的操作方法

文章来源:郑州肛泰肛肠医院 肛瘘切开术的操作方法 肛瘘切开术适用于全部低位肛瘘,包括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以及部分肛管直肠环已纤维化的高位肛瘘。下面就介绍一下肛瘘切开术的操作方法? 肛瘘切开术的操作方法: 正确探查内口:寻找内口的操作与挂线疗法相同,探得内口后,将探针拉出肛门外,如瘘管弯曲或有分支,探针不能探入内口,则由外口注入1%美蓝色素溶液少许,以确定内口部位,再由外口以有槽探针探查,将管道逐步切开,探查直至探到内口为止。如仔细探查仍不能找到内口,可将疑有病变的肛窦作为内口处理。 切开瘘管并充分切除边缘组织:切开瘘管的全部表浅组织,由外口到内口及相应的肛管括约肌纤维。瘘管切开后应检查有无支管,如发现也应切开。瘘管全部切开后即将腐烂肉芽组织搔刮干净,一般不需要将整个瘘管切除,以免创面过大。最后修剪伤口边缘,使伤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便于伤口深部先行愈合。 肛管括约肌切断:术中应仔细摸清探针位置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如探针在肛管直肠环下方进入,虽全部切开瘘管及大部外括约肌及相应内括约肌,由于保存了耻骨直肠肌,不致引起肛门失禁,如探针在肛管直肠环上方进入直肠(如括约肌上肛瘘括约肌外肛瘘),则不可做瘘管切开术,应做挂线疗法或挂线分期手术。第一期将环下方的瘘管切开或切除,环上方瘘管挂上粗丝浅,并扎紧。第二期手术俟大部分外部伤口愈合后,肛管直肠环已有粘连固定,再沿挂线处切开肛管直肠环。 瘘管切开后其后,壁肉芽组织可用刮匙刮去,一般不必切除,以减少出血和避免损伤后壁的括约肌。切除瘘管组织应送病理检查。 肛瘘切开术的操作方法包括伤口处理:术后伤口的处理往往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关键在于保持伤口由基底部逐渐向表面愈合。每日更换敷料一次,最好在排便后进行,伤口内填充敷料逐渐减少,直到肛管内创口愈合为止。每隔数日做直肠指检可以扩张肛管,更可防止桥形粘连避免假愈合。 文章来源:郑州肛泰肛肠医院

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29T11:01:07.3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期作者:臧玲玲 [导读] 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较高,占据肛门直肠疾病的四分之一,在肛肠外科中属于处理难度较高的疾病。(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的:研究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肛瘘的8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研究对象实施挂线疗法治疗,分析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选取的83例患者中,治愈79例,占95.18%,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未治愈4例,占4.82%,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8%。在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痛感的有73例,10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需要同时服用止痛药物止痛。结论:挂线疗法对肛瘘进行治疗,有着十分突出的临床效果,可使得患者术后复发率降低,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正确找出内口,保持创口清洁等。 【关键词】挂线疗法;肛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061-02 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较高,占据肛门直肠疾病的四分之一,在肛肠外科中属于处理难度较高的疾病。这种疾病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都带来较大影响。肛瘘不能自己痊愈,需要依靠手术治疗[1]。但手术治疗中常伴有出现肛失禁、移位及黏膜外翻等情况,治疗复发率较高,完全根治难度较大。本次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肛瘘的83例患者纳入,发现挂线疗法对肛瘘进行治疗,有着十分突出的临床效果,可使得患者术后复发率降低,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现将本次研究的实际情况报告至下文,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肛瘘的8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女性别比为47:36,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3.98±6.87)岁,病程1个月~13年,平均病程(4.21±2.14)年。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肛周疼痛、肛周瘙痒等。 1.2 方法 对本次研究患者实施挂线疗法,具体如下:(1)设计肛瘘挂线疗法手术方案。为了对切除瘘管及保持肛门功能间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利用橡皮筋、药线等作用。在对瘘管缓慢切开时,创口会从底部向外愈合。而切开的肛门括约肌不会出现移位,因此,在对肛瘘治疗时,不会导致肛门出现失禁[2]。正确找到内口,切开主管道外括约肌深部瘘管,从切口探入探针,并从内口穿出,引一个橡皮筋从其中穿过,对其探查后,对支管切开。清除其中腐肉后,将橡皮筋拉至适当松紧位置后结扎[3]。(2)注意事项。若可以摸到通向肛内的条索,一般是低位肛瘘,利用直肠指检就可以在同方位附近摸到原发内口。若外口有硬结,一般提示瘘口位置较深,或是瘘口管道复杂,多为复杂肛瘘或是高位肛瘘。可利用钩探对原发内口进行探查,或是利用肛管B超及瘘管造影对其进行确诊。(3)挂线。先利用粗线对球头探针一端进行固定[4]。一手插入肛门中,抵在内口处,另一手持探针从外口探入瘘管,沿瘘管逐渐进入,探针从原发内口中探出,在肛管直肠腔中暴露,之后将探针牵出肛门,连同药线或橡皮筋穿过瘘管,固定后将探针去除。(4)紧线。划分瘘管内外口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切开,将橡皮筋及药线牵紧后合并,用血管钳紧贴切口将其加紧,对粗丝线进行双重结扎。(5)围手术期处理[5]。对患者换药时,需要将纱布条放置在创口底部,使其直接从底部愈合,防止皮肤出现过早粘连。术后1周开展直肠指检,对结扎组织坏死程度及挂线松紧度、肛门功能等进行检查。10d后对挂线不会脱落,需对其紧线,或将挂线组织剪开。 2.结果 在本次研究选取的83例患者中,治愈79例,占95.18%,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未治愈4例,占4.82%,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8%。在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痛感的有73例,10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需要同时服用止痛药物止痛。 3.讨论 肛瘘是出现在肛腺的一种化脓性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在男性青壮年中较为多发,波及患者肛门周围器官及组织。在患者肛管及直肠部位会形成一个病理性通道,肛瘘多为肛门直肠脓肿残存的后遗症,组成部分有原发性内口、瘘管及继发性外口等。原发性内口多在肛管齿状线处的肛窦中,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时会形成外口,外口多在肛管周围皮肤上存在,且多不止一个。肛瘘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以久治不愈、反复流脓、瘙痒、疼痛为主,并可触及管道后通向直肠。因此,当患者形成脓肿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有时还会伴随寒战、乏力及发热等症状。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挂线疗法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挂线产生的压力及收缩力,缓慢离断瘘道的肛门括约肌组织,从而产生一种慢性切开效应。同时,挂线部位下方及两侧组织需要进行不断的纤维化,并粘连,使得肛门括约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完整性,在其愈合后不对肛门的功能产生影响,有利于防止肛门出现失禁情况。本次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肛瘘的8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研究对象实施挂线疗法治疗,分析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发现在本次研究选取的83例患者中,治愈79例,占95.18%,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未治愈4例,占4.82%,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8%。在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痛感的有73例,10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需要同时服用止痛药物止痛。综上所述,挂线疗法对肛瘘进行治疗,有着十分突出的临床效果,可使得患者术后复发率降低,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正确找出内口,保持创口清洁等。 【参考文献】 [1]杜媛,王业皇,章阳,步琪,陈茜.内镜下潜行切除加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64-2266. [2]何春梅,陆金根,曹永清,姚一博.从拖线术治疗肛瘘方案设计探讨外科手术临床试验特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12:1113-1118. [3]袁和学,曾宪东,殷志韬,邵万金.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02:17-20. [4]韦雪柔,王建民,唐冉.肛瘘栓治疗单纯性肛瘘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12:2104-2107. [5]占煜,贺小婉,徐红.复杂性肛瘘治疗的回顾、进展与思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2401:124-128.

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挂线疗法是祖国医学治疗肛瘘的一种方法。首载于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他在书中描述了其使用挂线疗法的亲身感受:“予患此疾一十七年,遍览群书,悉遵古法,治疗无功,几中砒毒,寝食忧惧。后遇江右李春山,只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七十余日,方获全功。”通过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他详细的总结了该疗法的操作方法、挂线时间和机理。“不拘数疮,上用草探一孔,引线系肠外,坠铅锤,取速效。”并且明确了挂线时间:”线落日期,在疮远近,或旬日半月,不出二旬。”对该疗法的疗效进行观察:”线既过肛,如锤脱落,百治百中。”,”未穿疮孔,鹅管内消,七日间肤如旧。”还对挂线疗法的治疗机理作了初步的阐释:如”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既补,水逐线流”。挂线疗法自古人发明以来,沿用至今,一直都是国内治疗高位肛瘘的经典术式。 欧美外科挂线的确切起源尚不清楚。公元前600 年印度外科医Sushruta[1]第一个应用药线疗法,将药线插入瘘管。到公元前460~377年Hippocrates[1]倡导挂线切割法(Cutting seton method)。1376 年Arderne提出治療肛瘘的改良二期挂线术。1873 年越南Dittel第一个报告应用印度橡胶结扎治疗肛瘘的优点,18个月后StMark 医院William Allingham受Dittel工作的启发,在伦敦医学会发表了应用弹性结扎法治疗肛痿60 例的经验,并在1875 年正式发表。20世纪,挂线疗法得到很大发展,不仅应用于于肛肠科,还可以广泛用于其它领域的治疗,如;泪道挂线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挂线疗法治疗腱鞘囊肿等。 1挂线疗法的原理 挂线疗法挂线疗法的最大优点是既能治愈高位肛瘘又不致完全性肛门失禁。该疗法能获这种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以下四种作用取得的。 1.1慢性勒割作用是指通过紧线或弹力收缩,可以局部产生压迫性缺血性坏死而缓慢分离,在逐渐分离过程中,括约肌分离和组织的纤维化修复可同时进行,使分离后的肌端有附着支点,就可缩小分离后距离,减少功能障碍。 1.2引流作用则将挂线作为固定在病灶深部的导线,其牢固而持续的引流作用,以使直肠内的分泌物、残留的粪便、瘘管壁上脱落的碎屑有路可排,保证了创口的充分引流,可减轻感染。 1.3异物刺激作用是通过线或橡皮筋的一种异物刺激在局部产生炎性反应,进而引起引起纤维化而使括约肌断端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1.4标志作用通过挂线标明外口与内口关系,为分期处理瘘管,切开已纤维化的括约肌提供准确的位置。 2挂线的术式

肛瘘挂线疗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肛瘘挂线疗法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历史渊源 此法早在明代就已采用。《古今医统》中说:“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即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简要叙述了本疗法简便、经济,不影响肛门功能,具有瘢痕小,引流通畅等优点。 二、机理 其机理在于利用结扎线的机械作用,以其紧缚所产生的压力或收缩力,缓慢勒开管道,给断端以生长和周围组织产生炎症粘连的机会,从而防止了肛管直肠环突然断裂回缩而引起的肛门失禁。 目前多以橡皮筋代替丝线,可缩短疗程,减轻术后疼痛。三、适应症 1.肛漏(肛瘘):合理选用切割挂线和引流挂线。对于肛瘘多内口者,最多可挂1~3条线。 ①一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高位肛瘘涉及到大部分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以上者。 ②二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部分高位肛瘘合并有难以处理的残腔,或需二次手术及术后引流。 ③长期引流挂线:适用于高位经括约肌克罗恩病肛瘘患者,以预防复发性脓肿的形成和保持肛门功能。 ④短期引流挂线:尽管目前临床报导短期挂线引流治疗肛瘘有效,完全保留了括约肌,不会导致肛门失禁,但因其复发率高,临

床应用需慎重。 ⑤亦作为复杂性肛漏切开疗法或切除疗法的辅助方法。 2.肛痈(肛周脓肿) 高位脓肿,如由肛隐窝感染而致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及马蹄形脓肿等。 四、禁忌症 肛门周围有皮肤病患者;漏管仍有酿脓现象存在者;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毒等,或极度虚弱者;有癌变者。 五、操作方法 1.麻醉:以腰俞穴麻醉或局部浸润性麻醉,取侧卧位病侧在下或截石位。 2.常规消毒。 3.具体流程 ⑴肛痈(肛周脓肿) ①于脓肿波动明显处,或穿刺抽脓,指示部位,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充分排脓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然后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修剪切口扩大成梭形(可切取脓腔壁送病理检查)。 ②同肛漏。见下。 ⑵肛漏(肛瘘) ①用球头探针,将探针从漏管外口(脓肿切口)轻轻的向内探入,另一食指伸入肛内引导协助探针,沿瘘管(脓腔)底部轻柔地探查,在肛管齿线附近找到内口,探通内口后,将球头探针拉出,以橡皮筋结扎于球头部,通过瘘管(脓腔)拉出外口(切口),将橡皮筋两端收拢,提起橡皮筋,切开漏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及皮

肛瘘不开刀四种方法

肛瘘不开刀四种方法 肛瘘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它不仅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找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并不是只有手术的方法可以治疗肛瘘,湿热蕴结、挂线疗法、阴虚热蒸以及双向等压引流术在这种病症的治疗方面有显著的功效。 ★一、肛瘘的检查方法 局部触诊:触诊包括肛外触诊和肛内触诊。肛外触诊对于表浅的肛瘘常可触及瘘管的走向,直瘘还是弯曲瘘等,如果有两个外口以上还可触及瘘口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多个单纯瘘(每个外口均有一个内口)还是复杂性肛瘘(外口多而内口仅有一个)。肛内触诊主要是确定内口位置以及了解肛管直肠环的硬化程度。一般肛瘘内口会出现凹陷、突起、压痛、硬结等,与其它部位具有较明显差别。如果是黏膜下瘘管通过触诊能感觉瘘管的长度、走行、是否存在肠腔狭窄等,一旦肠腔出现狭窄,还应注意与直肠占位的区别。对于深部瘘管有时手指难以摸清其走行,尤其是耻骨直肠肌上括约肌间瘘,触诊更加困难重重,常需要结合其它

检查方法作出诊断。 ★二、肛瘘不开刀四种治疗方法 1、湿热蕴结: 症见:肛门肿痛、下坠,漏出黄白稠厚的脓液,脓量多而且臭,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洪大滑数。甚则身热恶寒,口渴不欲饮。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三黄泻心汤或黄连除湿汤加减。 2、阴虚热蒸: 症见:肛门肿痛,下坠,下漏脓液清稀,色白如豆渣,淋漓不尽,大便秘结或溏泻,午后潮热,食少乏味,盗汗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也兼有贫血。

3、挂线疗法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此法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换药方便,在橡皮筋脱落前不会发生皮肤切口黏合等优点。 4、双向等压引流术 适用于高位肛瘘和复杂性肛瘘。采取半切割挂线,可有效保护肛管的核心结构“肛直环”术中不被完全切断,在保证疗效的

医院临床肛瘘手术手术方案及手术图谱

文档序号:XXYY-SSTP-001 文档编号:SSTP-20XX-001 XXX医院 肛瘘手术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肛瘘手术 Fistulectomy of Anus ■肛瘘挂线术Ligation Therapy for Anal Fistula 【适应症】 1.有内口和外口的肛瘘限于外口距肛门3cm以内的高位直瘘。 2.外口距肛门较远的低位肛瘘。 【体位】 截石位或侧卧位。 【麻醉】 局麻或骶管麻醉。 【手术步骤】 1.采用软质探针从肛瘘的外口轻轻地经肛瘘插入肛瘘的内口,一般可在肛门齿状线附近寻到肛瘘的内口。可采用术者右示指伸入肛门内作引导(图1)。 2.然后将探针头引出内口后2~3cm后处折弯,拉出肛门外。在探针尾端缚一丝线,在其后面再缚一橡皮筋(图2)。 3.将探针从肛门拉出,并引出丝线和橡皮筋(图3)。 4.在肛瘘内、外口之间皮肤的表面处将皮肤切一小口,拉紧橡皮筋,以嵌入皮肤切口内(图4)。 5.紧贴肛门皮肤处,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筋,并拉紧,于

其下方,用粗丝线将拉紧的橡皮筋结扎2次(图5)。除去止血钳,剪断多余的橡皮筋,注意留置1~2cm橡皮筋,以防滑脱。创口外敷油纱布条和外敷敷料,采用“丁”字形绷带固定。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肛瘘切开术Anal Fistulotomy 【适应证】 适于皮下肛瘘和低位直形肛瘘,其壁纤维组织较少者。 【麻醉】 局麻。 【体位】 截石位或俯卧臀部抬高位。 【手术步骤】 1.采用软质探针确定肛瘘深浅与走行方向,再由外口插入有槽探针。术者用示指从肛门内将探针拉出肛门外(图1)。 2.沿有槽探针将内、外口间的皮肤及瘘管全部切开(图2),再用刮匙清除,后用油纱及敷料包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