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57例临床疗效观察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治疗中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开展试验研究,将其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切开挂线疗法,试验组30例,予以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值得统计探析(P<0.05)。
结论:将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运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可以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其临床治疗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维护患者人身健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临床疗效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较为常见病症之一,该病是由脓肿溃破以及溃疡性大肠所致,临床表现为肛周瘙痒、肛门流脓等,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感染风险小等优势特点,将其运用到患者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
基于此,为明确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在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本文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试验择取2021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并将其用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女=17:13,年龄25-48岁,均龄(36.24±3.79);试验组男:女=16:14,年龄26-50岁,均龄(36.82±4.25)。
两组一般资料不值得统计分析(P>0.05),可比。
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常规切开挂线疗法:取俯卧位,行局麻,对手术区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了解肛瘘内外口主管、支管数量及位置等,沿瘘道方向将探针置入肛内,在肛门后正中处行2.5cm切口,切开支管与空腔,清除潜藏腐肉;在括约肌深处、肛门内口、耻骨直肠等瘘管部位挂线,以标志探针、球头探针从肛瘘低位处呈放射状切开创面;查找到瘘管位置后将其自内口置出,用皮筋固定在探针一侧,缓慢拔出探针,橡皮筋通过瘘管,用钳夹夹紧两端,丝线结扎,肛门内塞入凡士林纱布,清洗消毒、止血包扎切口。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分析

及遗 留 肛 门缺 损 及 肛 门 失 禁 等 并 发 症 的 机 会 少 。 因
此 是 治 疗 肛 瘘 的 理 想 术 式 。 但 对 肛 瘘 脓 肿 新 破 溃 或
治 愈 率 、愈 合 时 间 、 术 后 并 发 症 ,手 术 对 肛 管 肛 缘
皮 肤 等 正 常 结 构 的 损 伤 度 , 术 后 痛 苦 , 术 后 护 理 及
维普资讯
・
1 6・ 8
大肠 肛 门病 外科 杂 志 2 0 0 2年 第 8卷 第 3期
完 全 缝 合 对 齐 , 留 空 隙 。( )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 不 5 按 防
止 污 染 , 避 免 切 破 瘘 管 。 对 肛 瘘 手 术 的 评 价 , 应 从
生 长 不 同 ,在 肛 管 内 形 成 一 个 引 流 欠 畅 的 创 口而 延 长 治疗 时 间 ,对 支 管 的 “ 流 线 ” 不 能 扎 紧 .使 之 引 呈 松 弛 状 态 留 置 于 支 管 的 管 腔 内 ,换 药 时 要 进 行 冲
年 全 国肛 肠 学 术 会 议 制 定 的肛 瘘 统 一 标 准 分 类 法 进 行 诊断 , 位复杂性肛瘘 2 低 2例 , 位 复 杂 性 肛 瘘 5 高 6 例 。 外 口 2个 8例 , 3个 4 2例 , 4 7 2 ~ 个 8例 。
2 1 主 管 道 的 处 理 : 探 针 自通 向 主 管 道 的 外 口探 . 用 入 .从 内 口穿 出 并 以探 针 为标 志做 一 与 肛 门呈 放 射 状 的 切 口. 以 对 低 位 肛 瘘 给 予 一 次性 彻 底 切 开 引 流 ( 切 口称 为 低 位 复 杂 性 肛 瘘 的 主 引 流 切 口) 此 。对 高 位 肛 瘘 者 ,则 先 将 高 位 肛 瘘 的 低 位 部 分 ( 内括 约 即 肌) ,外 括 约 肌 皮 下 层 或 浅 层 )予 以切 开 ,对 累及 外 括 约 肌 深 层 和 耻 骨 直 肠 肌 的 管 道 ,用 橡 皮 筋 挂 线 ( 切 口称 为高 位 复 杂 性 肛 瘘 的 主 引 流 切 口 , 此 此线 称 为挂 线 ) 用 丝线 结 扎 橡 皮 筋 时 , 根 据 具 体 病情 决 。 应 定 拉 紧橡 皮 筋 的程 度 。彻 底 清 除 内 口 ,瘘 道 内坏 死 组 织 及 感 染 的肛 门 腺 。 延 长 和修 剪 创 口呈 “ 并 v”字 形 ,以 保 证 引 流 通 畅 。 2 2 支 管 道 的 处 理 将 支 管 瘘 道 与 主 引 流 切 口做 对 . 口引 流 ,即 将 支 管 的结 缔 组 织 外 口予 以 切 除 ,并 适
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5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疗体会

要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术后每次 大便后用 自制中药熏洗剂坐 浴。严 格无 菌操作 , 每次换药前 , 宜先用 甲硝 唑液冲洗切 口或创 腔, 可减轻患者 的痛苦 。②换药时需经 常转动橡皮筋以利创面分 泌物顺 利排 出 , 保持引流通畅 ; 引流物 的放置应平整的嵌入创面 基底部 , 不要过多 、 过紧 , 以保证 肉芽组织从基底部生长 , 以防厌 氧菌感染 或假 性愈合 ; 纳入支管 内引流物不宜 过多 、 深 , 过 每个 支管从外 口插入 , 其深度逐 日递减 。③换药 时只要把创伤 面上分
E愈合快 , l 彻底治愈肛瘘的原则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切开挂线; 【引流 ; 对j 高位复杂性肛瘘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 内口位置高 , 主支管道有两条 以上 , 纵
横交错 , 弯曲通连 , 围绕肛 门半周或全周 , 呈潜行蜂窝状管道。是 肛肠外科领域中的难 治性疾病之一 , 治疗不当 , 若 将会 引起如肛 门畸形 、 狭窄 、 迁延不愈 、 反复发作 、 甚至肛 门失禁 等严 重并发症 近几年来我院采用切开挂线加对 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 瘘患者 5 8例取得 满意 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1 00年 1 1月中 第 2卷 第 3 2期
0c o e 2 0 t b r 01
VO12 . No 3 _2
6 ・ 6
J un lo iaT a iin lC ie eMe ii eIfr t n o ra fChn ld t a h n s dcn nomai r o o
耻线 以上 的高位肌 间管道则于球头探针尾部系一橡皮筋 ,于 内 口拉 出肛外 , 松紧适宜后结扎 。以支管外 口为 中心 , 作一与肛 门 呈放射状切 口 , 用止血钳 将支管道破坏 , 主支管间引流通 畅 , 使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评价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评价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对该手术的效果评价,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优点。
在患者手术前需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肛门直肠检查、尿常规、血常规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适应症。
手术开始前,需麻醉患者,选择合适的侧卧位或仰卧位进行手术。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通过对肛门周围的皮肤和肛管周围的肛瘘管进行切开,形成引流道,将肛瘘引流出来,并通过线结扎方法将瘘管关闭。
该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该手术的主要治疗原理是切开和引流,通过开放肛瘘管的通道,让伤口愈合、引流,减少感染和疼痛,达到治疗肛瘘的效果。
术后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情改善:手术后,患者的肛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排便困难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这是因为该手术能够有效引流瘘管,减轻瘘管压力,促进瘘管口愈合。
2. 术后并发症: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方法,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伤口感染、排便障碍等。
但这些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生率较低,并且术后处理简便,使得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3. 长期效果: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长期效果较好。
患者在手术后的随访中,瘘管通畅率较高,瘘管排脓情况减少,同时伴随的症状也明显缓解。
这表明该手术能够有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排脓。
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来说,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仍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操作要求进行细致、规范的操作,以保证手术的质量和术后效果的稳定。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评价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评价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肛瘘类型,常由炎症引起,导致肛门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性肛门切口引流术和内拆筋肉成形术,但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切口感染、结肠膨出等。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治疗方法,其通过保留括约肌结构和应用线缝合技术将肛瘘引流到肛门正中,减少了对括约肌的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首先评价该方法的效果要从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来考虑。
研究表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肛门疼痛、排便异常等症状,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排便顺畅。
这说明该方法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较好。
评价该方法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以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减少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该方法的安全性也是评价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数据显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的术后并发症率较低,如感染、结肠膨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说明该方法的安全性较高。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能够有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但由于研究数据相对有限,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效果。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4-08-13T09:07:31.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黄厦鸣[导读]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颇为棘手的肛肠科疾病,患者病史长、反复排便疼痛以及感染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1]。
黄厦鸣(厦门市同安中医院 3611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7月间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予以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而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间短期总有效率差异;同时观察随访一年,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差异。
结果:从短期疗效看,实验组总有效率94.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远期效果对比显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8.33%和5.5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9.44%和16.67%,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治疗办法。
【关键词】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对比【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261-02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颇为棘手的肛肠科疾病,患者病史长、反复排便疼痛以及感染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1]。
虽然近年来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个治疗手法的临床疗效孰优孰劣仍存在较大争议。
本组研究通过对比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差异,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的临床价值,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自我院2009年2月~2012年7月间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6±6.2岁。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评价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评价引言:复杂性肛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由于其疾病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临床上一度难以完全有效治疗疾病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简单,有效率高,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广受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本文旨在评价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均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进行治疗。
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便秘情况等病情进行观察,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对引流管的拔除时间以及对肛周感染和复发情况等进行监测。
结果:本次实验共治疗了3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其中23例手术成功,占总数的76.67%;术后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估,在术后1天、5天、10天及15天分别为(4.5±2.4)分,(2.4±1.8)分,(1.3±0.7)分,(1.1±0.6)分,且术后便秘情况有明显改善,未出现术后肛裂等并发症。
对于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均采用水平口合并采用吸收线缝合,均有良好的愈合情况。
对于引流管拔除时间,一般在术后3~7天可以安全拔除,无需继续引流,在术后均未复发。
讨论: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显著。
切口愈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受到有效控制。
创伤小,操作简单快捷,术后恢复期短,患者均能够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同时,也能保证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彻底,疗效稳定,不易出现复发情况。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疗效显著、治疗后疼痛小、恢复快和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
所以可以推广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促进。
探讨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对比分析

探讨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对象。
以患者入院先后,对其进行分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于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对口引流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上比较,观察组相对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上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对口引流术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临床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患者康复速度较快,医疗成本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对口引流术;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安全性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肛肠外科收治的患者数量相对增加。
这类疾病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且由于其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在就医即时性上存在缺失,且在临床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度也相对较差。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瘘管处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且存在多个瘘口、瘘臂的一类肛肠外科疾病[1]。
对于这类疾病,临床多选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来进行治疗,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部分临床工作者提出以对口引流术来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笔者结合我院继两年来所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加以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57例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15T12:52:38.01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作者:匡碧艳马辉[导读] 结论: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完成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用于临床。
醴陵市中医院株洲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
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疗效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时间(P<0.05);两组患者术前肛门括约肌功能具有一致性(P>0.05),可用在研究对比,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
结论: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完成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用于临床。
【关键词】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肛瘘;疗效
肛瘘为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约占肛肠疾病的四分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针对肛瘘多建议进行手术切除,由于疾病治愈难度高、复发几率高、手术后遗症多等特征,完善手术模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有临床学者研究表示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可有效提高手术治愈几率,利于创面愈合,为此本文笔者特开展此项研究,选取57例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观察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临床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肛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在16岁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32.62±1.42)岁,病程在6个月到13年之间,平均病程(3.52±0.66)年,对照组29例,男15例,女14例;所选患者符合临床对肛瘘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伴有肛周疼痛、流脓、瘙痒等症状,其中8例患者伴有高热寒战,经肛门视诊可见肛周有单个或多个外口,给予患者肛门镜、触诊及照影检查显示:单个内口21例,双内口20例,内口>2个16例;单个外口29例,双外口17例,外口>2个11例;其中高位单纯肛瘘患者1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1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1例;本研究经院伦理会批准开展,患者及家属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好,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排除认知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手术禁忌症等患者[2]。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接受肛门触诊、肛门镜就照影检查,符合手术指征后开展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指导患者俯卧位,给予患者腰麻,对肛周及肛门进行常规消毒铺巾,首先由肛指进行检查,探查内口及外口的位置及大小,探查内口情况,采用电刀切开外口及肛瘘管,针对齿线以下的内口腐败组织进行切除,剥离正常组织;针对齿线以上的内口,借助橡皮筋挂线进行结扎;针对弯型的瘘管借助线管引流,与肛缘间隔2cm处做放射状切口,借助橡皮筋牵引进行切除,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采用切开挂线法,先对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皮下等低位瘘管行放射状切口,进行组织清理,后对高位瘘管进行结扎切除。
1.3评价标准
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分为显著(肛门创面恢复,疼痛及流脓症状消失)、有效(创面恢复,疼痛、流脓及瘙痒等症状缓解)和无效(创面无好转,疼痛、流脓及瘙痒等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等三个指标[3];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临床通用肌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肛门括约肌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项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达,并选用配对样本x2检验,而计量资料用()表达,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差异,将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研究组患者手术疗效没有无效患者,手术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3例无效,手术有效率为86.21%,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3.讨论
肛瘘为化脓性感染,好见于男性,且炎症会蔓延至周围组织,导致肛肠系统病理性改变,多分原发性内口、瘘管及继发性外口等三部组成,疾病较难治愈,伴有极高的复发几率,肛周疼痛、流脓、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可能继发乏力、高热、寒战等全身性感染,危害患者身体健康[4]。
既往传统的切开挂线法病灶组织切除不到位,加之肛肠内的分泌物较多,影响手术愈合,患者术后痛苦,极易导致创口感染等不良愈合,复发几率高。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叠加给予患者引流操作,最大程度降低分泌物对创面的影响,促进创面恢复,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利于患者预后[5-6]。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的研究组患者手术疗效显著,均在一次性手术期间症状缓解,同时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无形中缓解患者治疗负担;术后1个月肌功能评分显示,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有效提高,较比传统切开挂线手术疗效显著。
综上,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在肛瘘治疗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完成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红梅,王秦川,吴贝贝等.主灶切开对口引流高位胶管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0):7789.
[2]李扬轶,彭达悦,周祥春等.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122-123.
[3]闫涛.中医拖挂线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合并糖尿病性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158.
[4]刘大鹏.顶端清创、内口切除联合开窗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痿的初步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38-740.
[5]周伟友,陆廷伟,黎石辉等.穴位按压(耳穴)配合部分切开引流联合挂线疗法治疗不同类型肛周脓肿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9):27-29.
[6]冶富英.同期多侧挂线疗法与内口切除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J].心理医生,2017,23(3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