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和模式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和模式

浅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和模式摘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改变原有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旅游教学的效率,是旅游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赢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也相应的发展起来,为旅游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在此背景下,对旅游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

文章从实践导向模式的意涵和行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分析,明确提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应建立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并从实践过程论述了实践导向课程模式构建过程。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由于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发展比较晚,因此与其他专业的教育来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加以处理,必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绊脚石。

就中职旅游教学而言,应该将旅游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旅游专业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但在教学观念上,部分学校缺乏对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沿袭本科院校以学问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出现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其课程体系还存在着问题。

因此,正确认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是当前中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十分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的内涵意义在课程论中,根据以理论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可以把课程分为两种基本的模式,即学问导向模式和实践导向模式。

这里所说的“学问导向”和“实践导向”,不仅仅意味着课程中要包含更多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而是说整个课程框架应当以“学问”为主线,还是应当以“实践”为主线,这就是“导向”一词的内涵。

应当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1.以学科分类还是以工作任务划分为依据来确定课程门类;2.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是理论知识为认识过程,还是实践知识为认识过程;3.课程内容以普通文化知识、理论知识为主体还是以实践知识为主体;4.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中心还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5.以认识过程还是实践过程为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方式;6.以书面形式还是产品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发展趋势及 典型教学模式示例 。


中职旅游 专业教 学模式 改革的必要性
实行行业指导 , 构建灵 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 提高专业教 学效果和质量 ,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 顺应 二、 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
1由注重“ . 知识” 向注重 “ 能力 ” 转变 。 现代化旅游产 业结构 的调整与升级 ,要求 专业教师在旅 游实践教学 中既要注重旅游专业技 能和 岗位技 能的培养 ,又要注 重知识面 的拓展 , 同时还应 加强思想道德 素质 、 心理素 质 、 往能力 、 交 协作 能力 等培养 , 提升学 生较强 的综合
人才难以适应 市场需求 和发展 。因此 , 调整旅游专业人
职业能力。目前 , 许多 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改变传统 以专 业理论教学为 主的单 一模式 ,经过多年 实践探索形成 多样化 的教学模式 , 两结 合一延伸 ” 如“ 模式 、 四合 ” “ 模 式 、研本专 一体化 ” “ 教学模式等 。这些 教学模式转变传 统教学 思想 , 强调校 企 、 学结合 , 工 侧重 与市场 和行业 密切联系 , 化学生 岗位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强
人才培养 目标特色性不强 ,与旅 游行业和企业 需求有 定脱节 , 映在教学 模式 、 学环节 等方 面 , 以传 反 教 仍 统的讲授为主 , 专业理论知识 学习偏多 , 以保证 培养 难 质量 。因此 , 坚持以就业 为导 向 , 以能力提升为根本 , 与

践教学 , 是旅游专业教学 改革 的发展趋 向。当前 , 中 各 职旅游学校虽 已经具备 实训 操作室 , 实训 时间不足 、 但 实训 内容偏少 、 实训要 求不够规范等 , 阻碍了学生 岗位 职业能力 的锻炼 。“ 校企结 合” 的校外 实训基地为学 等 生提供真实 的实训场 所 ,让学生提前进入 旅游行业 和 企业 , 深化学生专业 知识 和技能掌握 , 促进 学生 岗位 职

浅谈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
知识面极广的课程难以接受 , 甚至极易产生排斥心理 。而教 中等职业学校 的旅 游专业教学 改革 , 一 方面适应旅游 行业 的 极强 , 忽略了学生的主动与 自主性 , 显然难 以 整体发展需要 。 另一方面将 进一 步培养 中职生 的专业技能 、 实践精 师的满堂罐式的教学方式 ,
神、 创新精 神和创业 能力 , 深 化素质教育 , 带动教育改 革的整体进 调 动 学 生 兴趣 。 三、 对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 学改革的建议与看法 程 。更重要 的是 , 进一 步深化教学改革 ,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专
学生 的学 习效果 是新 课程 改革 中教师应 该关 注的热点 和焦 施、 实验基地的短缺 , 实践教学难 以有效开展 。大多数学校 的实践 点 。教师的主要任 务不是教学生理论知识 , 而是启 发学生去思考 ,
教学仅 局限 于学 生临毕业时 的工 作实习 , 而没有将课 堂教学与实 去 自主学习知识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 才是 最好 的老师 , 才 践教学结合 , 导致两者的严重脱节 。 是鼓励学 生不 断学 习的动力 。 2 . 考试评价体系固化
自如发 挥。
积极突 出其社会联系 ,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课堂学习之余 , 组织 而调查结果 表明 , 很多 中职学校对 实践教学 的重 视程度是 较 学 生 去 企 业 及 时 实 践 。
2 . 以学 生践教学与生活教学模式 。 这样使 学生对 理论知识 的掌握不够透彻 , 甚 至难 以理解 。部分学校 由于资金 、 设
在 这样 的背景下 , 我 国旅游业需要一 些高素质 、 具备现代理 念和先 的教学观念依然保守陈旧。由于学生是从初 中过渡 到了中职 的大 进技术 的创新 型旅游 专业人才尽快在这一产业 中施展才 能 ,引领 门, 对 包括旅游学概 论 、 导 游基础知识 、 导游业务 、 旅游法规 、 旅游 和促进这一产业走 向更大 的发展领域和发展平台 。 心理学 、 旅行社经 营管理 、 旅 游文化 、 现代饭店管理 等众多专业性

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是中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它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改善当前教学方法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产业发展和管理的规律。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它的操作和实践环节较多,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实用的技能。

3.优化课程设置,挖掘学生潜力。

旅游管理专业需求多方面的知识,中职院校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也需要优秀的师资,中职院校应该大力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

5.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涵盖更多的类型和领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全面考虑,综合改善,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2 0 1 3 — 0 5
热 点 聚 焦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实 f 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改革研究 文摩 玉梅

要: 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 生活的重视 , 旅游产业得 到快速发展 。 现代旅 游产 业 已成 为经济发展 的强大后劲。 旅游
产 业的发展 必然需要高素质 的旅游产业从业人 员。但 当前旅游专业学生就 业局势 并不像预料得那样 一片大好 。将 对这 一问题作 出分 析, 并提 出相应改革措施。 同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应 以就业为导 向, 以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为深层 目标 , 抓好 实践性教 学方 式, 促进新形势下 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 以就业为导 向; 实践性教学 ; 改革措 施; 就业 问题分析
杨栽田 , 钟顺 清. 试论新世 纪高校 中国旅 游地 理课 程的 改革创 新[ J ] . 嘉应 学院学报 , 2 0 1 2 ( 0 6 ) .
职业教育战线 的教育改革必须面向 2 1 世纪 , 研究 经济发展 和社会
现在 大多数 中职学校给学生提供 了实践的机会与时 间。但工
一般是学 生临毕业 的前几个月 。 岗位配 进步对 劳动者素质 的要求 , 摆脱传统 的职业 教育思想教育 模式 的 作的岗位 和时间是 固化 的,
束缚 , 建立符 合时代特征 和具有 中国特色 的新 的 中等 职业教育思 置是 固定 的 , 一般是定厂定 岗。在这样 的模式下 , 学生的经验值是 想、 职业教育模 式。 努力跟上创新 教育和实践教 育的发展 步伐 , 推 很难得到提升的 , 其有效的实践往往是薄弱的 , 理论 的应用与体会 进新形 势下 的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 是适应 时代要求和 教育改革要 也达不到最好 的状态 。 在面对真正的就业竞争 时, 往往 因为实践 的

探究“智慧旅游”下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探究“智慧旅游”下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探究“智慧旅游”下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作为旅游业的主力军,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旅游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多种语言能力。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学生应具备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了解各种旅游信息平台和旅游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学生掌握多种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开设多门语言课程,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和增强实境技术,构建虚拟旅游环境,让学生通过虚拟旅游体验真实的旅游场景和情景,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旅游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资源上,应引入智慧旅游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机会。

可以与旅游企业和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将校内的虚拟旅游环境和实际旅游场景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旅游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实习实践,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将旅游企业的优秀人才请到学校进行讲座和讲解,分享行业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在教学评估上,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外,还应引入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等评估方法。

可以设置一些与智慧旅游相关的实际操作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旅游场景中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通过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引入同行评议和专家评估等方法,让学生接受行业内外的专业评价,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智慧旅游为旅游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基础。

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信息技术和旅游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应智慧旅游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浅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

浅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
作 的专业 型人才 。 因此 , 学校在教学方面就要设立专 门的实践课程 基地 , 创新教学模式 , 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和实际的工作技能联
来培 养学生在 这方面 的能力 , 比如 , 经营管理 的能力 、 开拓市场 的 系 在 一 起 。
能力 以及有关旅游服务 的能力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实践课程设
2 0 1 3 - 0 5
百 花 园地
浅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
文/ 刘 燕

要: 随着 我国教育事业 的快速发展 , 一些教育方 式要适应新 时期 的要求 以培养 出适 应社会 要求 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教 育
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但 它在发展过程 中, 存在着很 多问题 , 新的时期 需要 新的教 学理念 , 有 些学校 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在 培养 人才方面的 目标 。没有其专 门的培养模 式 以及课程体 系, 这就导致 了高等职业教 育与社会 需求之 间的矛盾。不能培养 出满足社会 要求的学生。就中职学校旅游专业, 探讨其在教学过程 中的一些改革。 关键词 : 中职 学校 ; 旅 游专业 ; 实践课 程
三、 关 于导 游 业 务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立具 有很 大 的必要性 , 对于 中职学校 旅游专 业的 实践课程 , 我们 也有几个方面 的要求 : ( 1 ) 一定要 明确旅游管理课程所面对 的职业
1 . 教 学通 过课程模块 的方式来实现 对于导 游课 程来讲 , 更加注重培 养学生 的实 际能力 , 因此 , 在
方向, 也就是 按照职业 的一系列要求来设 立旅游管理课程 。 ( 2 ) 要 课程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技 能的培养 。可 以通过设 置一些 专 明确这些岗位对学生能力 的要求 , 根据这些要求来配置课程 。 ( 3 ) 这 门的课 程模块来 实现这 一教学 目标 , 设 置如导 游接 团服务 、 景 点 些旅游 管理课程能 够在知识 和能 力方面培养学生 , 使 学生将来更 导游讲 解 、 导餐 导购等一些 实 际的锻炼 机会 , 来培 养学 生的实 际 好地 适应 职业 岗位 的要求 , 把知 识 的学 习和 能力 的培 养结 合在 能 力 。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中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俨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旅游专业教学课程改革也就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中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结合实际的调整培养目标,通过科学合理地教学课程设置和实践性教学的不断强化等具体措施,提出了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伴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军,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的旅游管理人才。

目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的整体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鉴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我们更应当严格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去定位市场,深入认识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严格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生源匮乏,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在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无论是从设备、资金、师资、待遇和生源等方面,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明显偏重普通教育,不仅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严重打击和压抑了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致使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到职业学校去上学,不愿选择职业学校的课程。

在学校资源设置中,由于资金短缺,教学设备落后,无法及时地更新和修补,更无法筹建新的教学和实习场地。

这就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大部分课程仍以教师课堂讲授灌输为主,所以导致旅游职业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常规教学缺乏市场需求意识,只是照本宣科,更加无法突出自身的特色。

2.师资质量不高,影响教学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大都办学历史不长,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是在师资和实训设施等均不具备的条件下匆忙开设,使旅游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不得不让一些教师临时改行,或直接让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充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文章从目前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出发,阐述了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具体的教改措施,以实现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4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的需求,相关的职业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这种反差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仍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难以达到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因而需全方位地、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

社会对旅游业人才的要求及目前职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决定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程教育教改应树立能力本位观,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的能力。

1 职业素质
旅游业是服务性的行业,从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两方面来看,更重要的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对客服务的意识、服务态度等。

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科学技能发展再快、再先进,我们的行业、企
业运用的再彻底、再全面,服务性行业永远只可能以服务取胜。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酒店、旅行社、景点等70%的顾客是因服务质量差而与企业分手,因产品质量和价格放弃再次购买的顾客只各占15%。

旅游职校的学生是旅游业未来的从业人员,他们的职业素质决定了企业服务的优劣。

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习惯须在校学习期间培养。

因此,学校及老师的教学应营造一个企业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服务态度、工作热情、接待礼仪、健康的身心,以及勇敢面对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一直以来,旅游职业教育都是以系统的理论、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主的传统教学思路来制定课程的。

理论性内容偏多、偏重,专业化不是很突出,技能训练不足,特别是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课教学仍是两张皮,不能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行业实操脱轨,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的需要,更难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有一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切配不熟练、上灶烧不好、餐饮摆台不到位,清扫不干净等现象,这样的学生企业接纳后,还需对其再加工。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技能与理论分开学习,学一段、放一段,学一样、放一样的课程结构,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设计为主。

3 原创思维和创新能力
目前职校的学生是文化素养较低的学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文化素养低,不等于智商低、能力差、无创新。

这些学生都有
他们闪光的一面,他们好行动、求新异、敢冒险;好表现、求思变、敢尝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设计中要从学生出发,激发他们思变、挖掘他们的潜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学生一起尝试探索、实践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的创新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是中职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主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这种教学就是一体化教学。

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让教师从单一的理论传授向行为指导转变,教学场所由教室走向模拟实训室、景区景点等,教学方式也由单一的口授向多媒体、课件、景区景点、网络等多样化发展,从而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实用性和社会的需求性。

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出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否则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在旅游专业课程上我基本采取模拟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学生、备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因专业理论知识简单而实践性强,所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准备素材,同时课后布置实践性的作业。

一般是花5分钟复习和导入新课,接下来10分钟由教师讲解新课内容,余下的35分钟交给学生,通过填写工作页巩固相应知识,
或小组竞赛加深印象、或通过相互提问提高实践经验。

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让教材、课件、网络等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例如,讲解到《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导游讲解技巧”这部分内容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先让学生查找相关的案例和影像资料,对教材的内容有所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填写工作页。

之后,带学生到当地景点请景区导游现场讲解,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注意导游的言谈举止,并想办法拍摄成录像,回来后要求学生分析、讨论和学习。

这样亲临现场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便于学生的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课后留一些实践性强的、开动脑筋的作业给学生。

如讲解欢迎辞时,让学生自创一段有特色的欢迎辞、欢送辞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讲解逐一点评;再如:如果你是一名旅行社的经理,想招聘导游人员,请根据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来设计一道考题。

此时可以让学生模仿以下小故事来引出考题:一家公司准备招聘一名司机,有三人前来应聘,主考官的问题是:“前方是悬崖,你们最近能在离悬崖多远的距离停住车?”第一个人考虑了一下说:“2米”。

第二个人回答说:“1米”。

最后一个人说:“我是不会把车开到悬崖边上去的。

”最后他被公司录用了。

我们都知道,公司在招聘中设了一个小陷阱,考察了司机的安全意识如何。

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思考讨论:导游人员有哪些素质要求?
在为旅游业提供人才保障的教学中,也是我们用心去感受教育教
学意义的过程。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

创新教学模式,把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的培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从而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培.模拟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z].
[2] 黄丽娜.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3] 周伟光,李强.导游实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许立新.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 田玉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模式初探[j].职业圈,2007(25):77,97
[6] 卢金满.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效果[j].新校园:理论版,2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