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设计的7个基本规则综述

合集下载

车辆外观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车辆外观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车辆外观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汽车外观设计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要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还要具备美感和吸引力。

在车辆外观设计中,美学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学原则旨在创造出令人愉悦、协调和吸引人的车辆外观。

本文将探讨几个在车辆外观设计中常用的美学原则,包括比例、平衡、流线以及细节。

比例是车辆外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美学原则之一。

在设计车辆外观时,要考虑车身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以确保车辆整体看起来和谐、流畅。

比例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车辆外观设计达到完美的平衡。

例如,车头、车身和车尾的比例要协调一致,车身的宽度和高度也需要和车轮、车窗的尺寸相匹配。

通过合理的比例设计,可以让车辆展现出稳重、大气的外观。

平衡是车辆外观设计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美学原则。

平衡即指车辆外观各个部分的视觉分布均衡,不会让人感到过于倾斜或偏重。

对于前后左右、上下和各个侧面的平衡都需要考虑。

例如,前后灯光的设计应该相互对称、左右侧车门的设计、车载饰条等都需要达到平衡的效果。

平衡设计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同时也能提升车辆的整体品质。

流线是车辆外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美学原则之一。

流线设计可以使汽车外观更加动感、流畅,并提升车辆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性能。

流线设计通常通过曲线和圆滑的外形来实现,可以使车身在行驶时减少风阻并提高操控性。

同时,流线设计也能给人一种动感、速度感。

在流线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借鉴自然界的曲线,如水滴的形状、风的轨迹等。

通过流线设计,车辆外观能够呈现出动感与力量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细节是车辆外观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美学原则。

细节设计不仅包括车身的线条、曲线、灯光等方面,还包括车标、车窗装饰、轮毂等细节的设计。

细节设计可以提升整体的品质感,为车辆赋予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例如,车辆的前脸设计可以通过细节来展现品牌的特色,车辆的内饰装饰也能通过细节展示豪华与实用性。

细节设计所展现的精致和高雅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增加购买的决策倾向。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介绍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汽车的外观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汽车造型设计的流程,并深入介绍每个流程环节的具体内容。

概述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可分为七个主要环节,分别是设计需求调研、草图和模型制作、丰满度和线条、比例和尺寸、表面细节设计、色彩和材料选择、最终设计评审。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内容。

设计需求调研1.收集市场需求和趋势:调研市场上类似车型的销售情况,了解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汽车的喜好和需求。

2.分析竞争对手:研究同类型竞争车型的外观特点,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为设计提供参考。

草图和模型制作1.制作草图:设计师使用纸笔或计算机软件绘制草图,探索不同的形状和线条组合,寻找最有潜力的设计方案。

2.制作精细模型:将选定的草图制作成精细模型,模型可以是实物模型或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丰满度和线条1.设计丰满度:在汽车造型中,丰满度指的是车身的曲面透视效果,通过调整曲线的弯曲度和切线角度来改善车身的线条美感。

2.控制线条流畅度:流畅的线条可以提升汽车的动感和稳定感,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线条的连接和过渡,使其自然流畅。

比例和尺寸1.设计整体比例:汽车的比例决定了其外观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要根据车辆类型和市场定位确定整体比例。

2.考虑乘客空间和货物空间:根据车型的用途和定位,合理安排乘客和货物空间的尺寸和布局。

表面细节设计1.设计车头和尾部:车头和尾部是汽车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重细节设计,如前格栅、大灯、保险杠、后尾灯等。

2.优化侧面视觉效果:通过设计车窗、车轮轮廓、车身线条等细节来增强车辆的整体美感和运动感。

色彩和材料选择1.色彩搭配:选择适合车型的颜色和配色方案,考虑消费者喜好和市场趋势。

2.材料选择:选择车身材料,并考虑材料的强度、重量、成本和可塑性,以满足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

最终设计评审1.评估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分析,综合考虑功能性、美观性、实用性等方面,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

汽车造型设计1_第六章 汽车造型的艺术性

汽车造型设计1_第六章 汽车造型的艺术性

③ 光滑与粗糙。光滑与粗糙的质感视觉效果强烈,可通过视觉
与触觉来感受。光滑与粗糙可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光滑的材 料给人精细、高档、珍贵感,粗糙的材料给人自然、朴素、平 和感。光滑与粗糙的质感之间易产生强烈的对比关系。往往在 突出产品的某一部分或产品与包装之间的关系时常常利用此对
比。
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4)对比与调和的具体形式
② 纯度。即色彩的鲜灰度,不同鲜灰度的色彩会对造型产生不 同的影响,一般高纯度的基调会产生对比效果,低纯度的基调 易产生调和效果。在产品设计中纯度的高低一般与产品的体积 有很大关系,体积较大的工业产品如飞机、轮船、大型机械等 纯度不宜过高,体积较小的产品如小型电器、生活器具等纯度 可适当提高,以增强产品的视觉感受。 ③ 冷暖。即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不同波长的色彩搭配会产生 不同的冷暖效果。冷暖的搭配往往效果强烈,在大面积运用时 要注意对比的“度”,特别是冷暖中补色的对比一定要注意在 纯度、面积、距离、位置、聚散等方面的关系。
1.统一与变化
图6-2 统一与变化
(1)统一 统一是指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具有呼应、 关联、秩序和规律性,形成一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规律。
(2)变化 变化即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关系, 使事物内部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产生活跃、运动、新异的感觉。
(3)统一与变化的相互关系 统一与变化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存 在于同一事物中。
的材料运用不同的色彩、图案则会产生不同的软硬效果。
② 刚与柔。这主要指造型形态给人的一种心理感觉,基本三原
形就有不同刚柔效果,三角形、方形给人稳重向上感,让人联 想到刚强、力量、庄重;而圆形、弧形、波浪形给人运动、变 化感,让人联想到柔和、体贴等。一般地,如果产品形态差异

2.3 汽车造型设计技术与方法

2.3 汽车造型设计技术与方法

2.3、汽车造型技术与方法2.3.1 汽车造型必需遵循的法则1、汽车用户需求用户就是上帝一直是各行各业服务的宗旨。

同时不同民族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

英国人比较保守、怀旧,法国人浪漫、幽雅,德国人稳重、敬业,意大利人热情、奔放。

中国人喜欢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因此不同国家的汽车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

此外,汽车车身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

从粗糙的“马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还有船型、鱼型、楔型,汽车的身材越来越好看,线条越来越优美。

这就说明汽车造型和汽车设计必需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民族文化。

2、法规需求为保证汽车的安全形式和实用,各国汽车组织和政府颁布相关法规规定汽车的设计强制性标准、实用功能,确保汽车能满足各种形势下的需要。

通常相关法规有汽车安全法规、汽车排放、汽车报废、质量认证和强制性检验法规等。

与造型有关的是视野,前后保险杠,灯具,牌照尺寸和碰撞安全性等3、技术进步过去(1990年前),新型轿车从构思到试产一般要经历四至五年,1995年后,尤其现在运用了计算机,仅需要二年或更少的时间。

这就说明了现代新技术的进步是汽车设计的有力支持和强劲的手段。

CAD/CAE/CAM/PDM软件的出现和使用使汽车的造型和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汽车设计手段不仅更加快捷和方便,也使原来不可能的设计方法成为可能。

虚拟现实的设计技术,模拟汽车的视觉效果以及汽车的操纵环境,大大降低了汽车设计过程中试制的费用,同时提高了汽车的设计质量和水平。

CAD曲面光顺软件使汽车曲面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达到了A级曲面水平。

由于技术进步,造型设计可以通过数字化曲面构造,然后数控加工模型,在数控模型上少量修改便定型是未来汽车开发的主要形式,因为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和提高开发质量。

2.3.2 汽车造型设计方法与步骤1、造型设计内容与流程造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如表2.3.1所示表轿车的车身造型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作为现代化的大批量流水生产的产品,汽车设计的内容要求更严密,要经过一步步可靠的技术验证,否则设计中的错误或缺陷将会在批量生产中造成严重的后果。

汽车设计讲究哪些知识点

汽车设计讲究哪些知识点

汽车设计讲究哪些知识点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过程需要掌握多项知识点。

本文将从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和人机工程学三个方面,探讨汽车设计所需的关键知识。

一、外观设计汽车的外观设计直接影响了其美观度和流线型性能。

以下是几个外观设计的重要知识点:1.比例和平衡:汽车外观设计要求各部分的比例和谐,车身整体视觉上要保持平衡,而不是过于倾斜或沉重。

2.流线型:车辆的气动性能与外形流线型直接相关。

设计师需要在确保美观的基础上,考虑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和稳定性。

3.节奏感和曲线:外观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线条的流畅感和动感,通过曲线的运用来增加车辆的活力和吸引力。

二、结构设计汽车的结构设计关系着其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个结构设计的关键知识点:1.材料选择:汽车结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等,以提高车身刚度和减轻车重,同时确保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

2.车身强度:车身结构应具备足够的抗压、抗扭和抗疲劳能力,以承受各种路况和外界力量的作用。

3.悬挂系统设计:悬挂系统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悬挂系统的强度、减震效果以及对车辆操控的影响。

三、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涉及到汽车设计中的人与汽车之间的交互。

以下是几个人机工程学的重要知识点:1.人体工学:设计师需要研究人体工学数据,确保车厢内控制按钮、座椅和操纵装置等与人体工程学相匹配,让驾乘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感。

2.人机界面:汽车内部的显示屏、操纵杆、按键布局等都是人机界面的一部分。

设计师需要考虑可用性和易用性,使驾乘者能够方便地操作和获取信息。

3.安全性:人机工程学还涉及到车内安全设备的设计,如安全气囊、安全带等。

这些设计需要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驾乘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汽车设计需要掌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等多个知识点。

设计师应该在追求美观的同时,注重流线型性能和车辆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关注人机交互的舒适性和易用性。

alias 汽车外观基本标准

alias 汽车外观基本标准

汽车外观设计对于汽车的品牌形象、销售和用户体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汽车外观的设计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了外观的整体造型、细节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汽车外观设计的基本标准。

一、整体造型汽车的整体造型是外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用户对汽车的第一印象和喜好程度。

汽车的整体造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标准:1. 流线型:汽车的外形应该是流线型的,有起伏有致的线条,能够凸显汽车的动感和运动性。

2. 比例协调:汽车的车身各个部分,包括车头、车身、车尾等,在比例上应该协调统一,不应该出现任何部分过于突出或不协调的情况。

3. 独特性:汽车的整体造型应该具有独特性,能够让用户一眼就能够辨认出这是哪个品牌的汽车,而不是和其他品牌的汽车混淆。

二、细节设计除了整体造型外,汽车的细节设计也非常重要。

好的细节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汽车的附加值。

汽车的细节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标准:1. 外观构件:汽车的外观构件,如大灯、尾灯、镀铬饰条等,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操作方便,易于使用。

2. 轮毂设计:轮毂是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到汽车的整体造型,还关系到汽车的行驶性能。

轮毂的设计应该符合科学原理,既美观又实用。

3. 玻璃设计:汽车的玻璃设计不仅关系到车内的通透性和舒适性,还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汽车的玻璃设计应该符合安全标准,同时要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

三、颜色搭配汽车的颜色搭配是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整体协调性和美观度。

汽车的颜色搭配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标准:1. 主色调搭配:汽车的主色调应该搭配得当,既能凸显汽车的整体气质,又不会显得过于张扬或低调。

2. 配色比例:汽车的配色比例应该适宜,不宜过于花哨或单调,要符合用户的审美观。

3. 色彩稳定性:汽车的颜色搭配要求颜色稳定性良好,不易褪色,能够保持长久的美观度。

汽车的外观设计标准包括整体造型、细节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

第一章 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第一章 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第一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一、汽车造型设计1、汽车造型设计的概念汽车造型设计并不是指单纯的外形设计,它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车身形状,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而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

一般来说,汽车造型设计是指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但是在本课中,我们只涉及外部设计的内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其形态去吸引和打动人们,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2、汽车造型设计需要掌握的知识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及艺术两大方面。

设计师需要懂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

同时,设计师更要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平面和立体构成、图案学、色彩学等。

另外,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成本和顾客的心理需求。

设计师在精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这是最重要的),创造更富魅力的汽车形体。

3、传统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过去,新型轿车从构思到试产一般要经历四至五年,现在运用了计算机,仅需要二年或更少的时间。

其中,轿车的车身造型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内容,越是现代化的大批量流水生产的产品,对其设计的内容要求更严密,要经过一步步可靠的技术验证,否则设计中的错误或缺陷将会在批量生产中造成严重的后果。

那么,轿车的外貌是怎样诞生出来呢?下面首先将传统的设计过程展示出来,它包括这么一些主要步骤:[1]收集资料信息[2]造型构思效果图[3]模型制作[4]胶带图[5]全尺寸油泥模型[6]试制用图[7]样车(1)、收集资料信息,形成造型设计概念任何新型轿车的构思,都是建立在旧款车或者其它车辆的基础上借鉴、继承和改进而形成的,这里面包括消费者对汽车的意见和期望。

印度2001年外观设计规则

印度2001年外观设计规则

印度2001年外观设计规则
2001年,印度实施了一系列的外观设计规则,旨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减少交通事故。

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1. 前部设计规则:车辆前部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以减少与行人碰撞时的伤害。

前部保险杠必须符合一定的高度和强度标准,以保护车辆和乘客。

2. 后部设计规则:车辆后部也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以减少与其他车辆碰撞时的伤害。

后部保险杠必须符合一定的高度和强度标准,以保护车辆和乘客。

3. 灯光和指示器规则:车辆必须配备明亮、可见的前后灯光和指示器,以提高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可见性。

4. 后视镜规则:车辆必须安装适当的后视镜,以提供足够的视野和减少盲点。

5. 玻璃规则:车辆的前、后和侧窗必须符合一定的透明度和耐冲击性标准,以保护乘客免受碎裂玻璃引起的伤害。

6. 安全带规则:车辆必须配备前排和后排安全带,并且乘客必须在行驶过程中系好安全带。

7. 轮胎规则:车辆的轮胎必须具有一定的胎纹深度和耐磨性,以提供良好的抓地力和操控性能。

这些规则的实施旨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道路交通的整体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保护乘客和行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则7:最后,车身总高应该是在车轮直径的2.25倍至2.5倍之间。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法则都被如此普遍的接受,以至于成为汽车工业的标准, 新车的设计必须匹配这个标准平台才能装配出来。
法则3:如果我们从C柱较低处引垂线,该垂线经过后轮中心。不过同上一法则 一样,前驱和后驱的车可能会有不同。 图中的车是后驱的。正如上一条法则讲的那样,这种车的前悬比前驱车更短。 换句话说,驾驶仓必须后移,给纵列引擎腾出足够空间。所以位于驾驶舱末尾 的C柱始于后轮轴线附近。 对于前驱车来说,驾驶舱的位置更靠前一些。所以C柱通常在后轮轴的上面。
汽车造型设计的7个基本规则
当我们开始画车的时候,第一次画车是因为喜欢车。可能我们会对着自己喜欢的 车子看上几个小时,然后想“我也要做一辆这样的车”。即使不想,我们画的第 一辆车身上也会有它的影子。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车的姿势或样子 (gestures or graphics)上,但是忽略了很多隐藏着的东西。 如果我们问别人喜欢一辆车的原因,他们可能给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他们只是 喜欢,却经常说不出喜欢的原因。而世界上很多车依然是在卖外观。 在建筑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谐的比例。正如达芬奇对人体比例的研究一样,很 多好学的人也在为汽车寻找恰当的比例。 谈到车,线条和体量的和谐一定会被忽略,只有当比例法则被破坏时我们才会发 现不对劲。显然,完美比例的概念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当然也有必要澄清,在设计中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你可以在街上看到一些不 完全遵守我们所要揭示的比例法则的车子,不过如果你违背一条法则,你当然要 清楚你在违背它。你可以决定不去遵守某些法则,但是你必须下功夫去平衡你的 效果。 有时候车的技术特征限定了设计结果,例如引擎的前置和后置,横列和纵列都是 不同的,设计师经常需要通过设计去为一些技术上需要的元件和布置进行遮丑。
法则1:当我们开始画车的时候,起初的参考点就是轮子。一旦轮子被定位,我们就可 以一条线一条线地构造出车的其他部分。你通常会看到专业设计师画的车都拥有很大的 轮子,看起来很棒。但是你必须知道,在车的同侧,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大约等于轮子 直径的3倍。在我们的例子中,这个倍数大概是三个半。 大轮子让任何车子都更漂亮,这是真的,但是除了轮子大小,轴距对于汽车动力性能和 内部空间也是很重要的。例如,我们即使能使用21’’或22’’的轮圈,一般也很少能越过19’’ 轮圈能越过的障碍(除非你的车子真的很大,或者是一辆超级越野车)。设计师把街上 的汽车画得象展车一样,目的是强调出轮拱。你可以画一辆比真车轮子大的车子,这样 车子就会显得快速而有力。但是你不能把轮子放的太近,那会让车象一个玩具,以至于 当你建模的时候不得不把轮子改小,从而失去你想要的戏剧性效果。 轴距也应该有适当的长度,因为该参量可以影响底盘强度。轴距越长,就需要越多的重 量去加固底盘。(也需要越多的钱购买材料,需要更多的动力去拉动汽车)。
法则4:如果我们用一条直线连接同侧前后轮中心,这条线将和车门下边缘线 (the bottom opening line)重合。
法则5:通常有一条线定义了前灯和保险杠的高度,这条线跟前轮上缘高度一致。现 在有些车的这条线比几年前的要低。你可以看到一些概念车的前灯比量产车的还要 低(例如雷克萨斯LF-C概念车)。那不仅是因为参展车轮子大,更是因为设计师需 要通过前灯不同位置的摆放探索更具攻击性的前脸。更极端的例子是劳施莱斯幻影 VII,它的前灯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我们需要在它原先车灯的下面再添一对圆灯以保 持审美平衡。
既然我们能找到这么多车身样式,就可以它们进行不同的分析,或许这个 工作将在不远的将来进行。不过现在让我们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车:四门轿 车。
我们可以从分析当今被认为和谐的比例入手,理解它未来的变化。让我们 看下面这辆车,它是市场上比例最和谐的汽车之一。 从线条来看,奔驰E系、宝马5系属于经典三厢车。或者说,它们的设计避 免了过于过于激进的美学创新和炫耀(the radical aesthetic innovations and the showiness)。如果我们看不出它的线条和体量有什么奇怪的话, 就拿它们拿来做比例的研究吧。
法则6:车窗和车体之间的比例也是汽车比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车窗通常占 据整车高度的1/3。记住这个比例,让我们看看改变玻璃面积之后会发生什么。 更小的玻璃面积意味着更有运动性和攻击性的外表,但是上车比较困难,而且 车内乘客(特别是后排乘客)会有封闭感。试想,比起我们的奔驰E系来,CLS 显得如此运动,正因为它拥有这种比例。这两款车的潜在客户是不同的,所以 同一个品牌需要这两种车型。如果我们增大玻璃面积,就会获得一辆更象出租 车的轿车。玻璃面积越大,轿车的实用性越强。如果你要这么做,总是要考虑 车窗打开的方式,因为如果玻璃比车门面积大的话,就不能完全的收回到车门 里。
法则2:A柱的位置和走势很重要, 源自果我们把A柱从底部延长,延长 线会经过前轮的圆心。因为技术 原因,这条法则对于前驱和后驱 的车子有所不同。前驱的车通常 前置横列引擎(除非它们采用四 驱系统,比如奥迪)。前轮必须 被安置在引擎后面,因为变速箱 安装在引擎后面。你可以在像标 致407这种新车上发现这个细节, 它前轮靠后,跟前门是如此接近, 以至A柱的延长线应该往后拉(才 能经过前轮中心)。标致的设计 师很好的伪装了这样一个细节。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 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车体悬挂在前 轮之前。 后驱的车通常纵列引擎,轮子被 安放在角落处(即前悬短,参考 宝马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