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物联网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物联网实习报告7篇

物联网实习报告7篇

物联网实习报告7篇物联网实习报告1一、实习公司某某教育科技是国内物联网领军企业——某某科技集团〔深市X股上市公司:某某〕下属子公司,成立于20某某年,致力于面向全国高校进行产、学、研的校企深度合作,是某某科技集团回报社会、回报教育的直接执行者。

时代教育科技依托某某科技集团深厚的物联网产业背景,与高校合作成立校企联盟,形成全新的物联网教育体系和研发体系。

该体系致力于打通人才供给端和人才需求端两个系统,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无缝链接,助力高校培养出一系列物联网高端人才、创新型人才及实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对科研、生产、建设、管理、效劳的各种类型人才需求。

二、实习岗位PC端开发,开发一套PC端温湿度变送器数据采集系统三、实习工程要求PC端温湿度变送器数据采集系统。

本系统通过某某和某某模拟量采集模块提供电源输入。

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和湿度输出线分别接到485模拟量采集模块的通道1和通道2〔通道具体接线可以更换〕。

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为模拟量的4—20mA通过输入至485模拟量采集器后转换为数字量。

某某采集模块与PC 之间通过485转232模块进行连接。

PC端应用程序以某某协议标准通过向485模拟采集模块上温湿度传感器对应的地址和通道发送数据读取命令后,某某采集模块读取相应的数值后返回给PC端应用程序。

四、任务完成情况本系统旨在PC的某某平台下通过某某串口实现远程环境温湿度的实时监控。

整个工程所有要求圆满完成,完成了winform版的开发,并在此根底上增加了wpf版的开发,实现了在PC平台上通过485模拟采集器获取远程温湿度信息。

整个工程包含设计文档及使用文档、源代码,设计文档记录了一整套工程设计概要、流程和标准,使用文档详细描述了用户如何使用的一本说明书,源代码是整个工程的编码实现。

五、自我鉴定,成果描述本人性格开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进步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Introduction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旨在提供简便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

本篇文章总结了我们参加的Zigbee实训的经验和成果。

1.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了解Zigbee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我们在物联网领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Zigbee协议栈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实训内容2.1 硬件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其中包括Zigbee通信模块、开发板以及相应的传感器。

这些硬件设备使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2.2 Zigbee协议栈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Zigbee协议栈的结构和功能。

它包括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TI的Z-Stack软件包进行协议栈的开发和调试。

2.3 网络拓扑建立我们学习了如何建立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树型拓扑和网状拓扑。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路由协议和网络子树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网络层的路由表实现数据包的路由。

2.4 数据传输与处理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Zigbee传输数据。

通过配置和使用Zigbee的数据帧,我们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并在接收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

3. 实训成果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际的操作。

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实验任务,我们熟悉了Zigbee技术的应用,掌握了Zigbee协议栈的开发和调试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使用Zigbee通信模块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后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4. 总结与展望通过参加这次Zigbee实训,我们对物联网领域的Zigbee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Zigbee协议栈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本次zigbee实训报告总结本次实训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小组在zigbee实训项目中的经验和收获。

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方案,提升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实训背景与意义实训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低功耗、低成本、自组网特性的无线通信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意义: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zigbee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与目标实训内容:我们小组在实训期间主要进行了zigbee协议的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立与调试、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环节。

实训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掌握zigbee协议的相关知识,能够熟练使用zigbee技术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立和数据采集,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实训过程与方法实训过程:我们小组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实训。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学习了zigbee协议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实验演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过购买zigbee模块和传感器设备,并使用相应的软件和工具,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处理。

实训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深入了解了zigbee协议的原理和应用,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并且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升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zigbee组网实验报告

zigbee组网实验报告

zigbee组网实验报告ZigBee组网实验报告引言: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ZigBee网络,探索其组网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背景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智能设备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而ZigBee作为一种独特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可靠性强的特点,成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验目的1.了解ZigBee组网的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2.搭建ZigBee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3.探索ZigBee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准备一些硬件设备,包括ZigBee模块、开发板、传感器等。

同时,还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开发环境。

2.搭建ZigBee网络首先,将ZigBee模块插入开发板,连接电源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然后,通过软件开发环境,配置网络参数,包括网络ID、信道等。

接下来,将各个设备逐一加入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ZigBee网络。

3.通信测试完成网络搭建后,进行通信测试。

通过发送指令或传感器数据,验证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速率测试,评估网络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ZigBee网络,并实现了设备之间的通信。

通过测试发现,ZigBee网络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物联网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

五、实验总结ZigBee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ZigBee组网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搭建ZigBee网络的方法。

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六、展望在未来,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ZigBee网络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ZigBee技术将为这些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ZigBee组网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体验了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大实验报告(3篇)

物联网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连接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2. 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3. 熟悉物联网系统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感知层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传感器网络,实现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和传输。

(1)实验原理: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单总线通信协议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

(2)实验步骤:1)搭建传感器网络,包括DS18B20传感器、单总线通信模块、单片机等;2)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和通信;3)使用上位机软件(如LabVIEW)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实时显示。

2. 物联网网络层实验: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1)实验原理: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

(2)实验步骤:1)搭建ZigBee网络,包括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2)编写节点程序,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接收;3)测试网络性能,如传输速率、通信距离等。

3. 物联网应用层实验:开发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1)实验原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等功能。

(2)实验步骤:1)选择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插座等;2)搭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3)编写控制器程序,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等功能;4)测试系统性能,如设备响应速度、数据准确性等。

物联网技术实训报告

物联网技术实训报告

物联网技术实训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前沿技术,我参加了一次物联网技术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实训的开始,我们首先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架构有了清晰的认识。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网络技术将世间万物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

它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

感知层负责收集数据,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应用层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众多的传感器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就像是物联网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编程和调试,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为了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我们学习了多种通信技术,其中 Zigbee 和 WiFi 技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Zigbee 技术具有低功耗、自组网等优点,适用于一些对功耗要求较高、数据传输量不大的场景;而WiFi 技术则以其高速、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搭建了 Zigbee 和 WiFi 的通信网络,让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能够稳定、快速地传输到服务器端。

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后,如何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就成了关键。

我们学习了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应用层的开发中,我们结合实际需求,开发了一些简单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比如,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遮阳、灌溉等设备,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化管理;还有智能安防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的配合,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在过去的几周中,我们团队一起参加了一项关于ZigBee技术的实训项目。

通过这个实训,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ZigBee网络的知识和技能,也获得了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本文将对我们的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并分享我们的收获和思考。

一、实训背景在本次实训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搭建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该网络由多个终端设备和一个协调器组成,通过无线信号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我们需要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利用ZigBee协议进行网络布线和通信。

二、实训步骤1. ZigBee网络规划与拓扑结构设计在项目开始时,我们对实训环境进行了调研和布局规划。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并规划了每个终端设备的位置。

我们考虑到信号覆盖范围和设备之间的距离,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ZigBee协议配置与网络配置在网络规划完成后,我们进行了ZigBee协议配置和网络配置。

通过配置协调器和终端设备的参数,我们确保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并建立稳定的连接。

我们调整了数据传输速率和功率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并设置了安全功能以保护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

3. ZigBee终端设备开发与编程为了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我们需要为每个终端设备进行开发和编程。

我们使用ZigBee开发工具包进行开发,并编写了适应项目需求的程序代码。

通过编程,我们实现了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 ZigBee网络测试与故障排除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我们对ZigBee网络进行了多次测试和调试。

我们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对网络的连通性、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

当遇到故障或问题时,我们采取了适当的排除措施,以确保网络运行正常。

三、实训收获与思考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收获和成果。

首先,我们对ZigBee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协议配置、设备开发和编程等方面。

其次,我们熟悉了实际操作过程,提高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

zigbee实训报告总结1. 引言ZigBee是一种低功耗、近距离无线网络通信协议,该协议在物联网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ZigBee技术,本次实训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操作和学习,以提升对ZigBee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掌握能力。

本文将对实训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实践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ZigBee网络环境的搭建和设备的连接。

通过学习相关的ZigBee协议和通信原理,我们了解了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基本的ZigBee网络。

接着,我们进行了传感器节点的配置和数据采集,通过编程和调试,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采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ZigBee协议栈的相应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软件开发和调试。

3. 学习成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实践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和调试,我们深入学习了ZigBee的原理和通信机制。

我们熟悉了ZigBee协议栈的各个层次,了解了其在物联网应用中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不仅掌握了ZigBee网络的搭建和配置技巧,还学习了相关的软件开发和调试方法。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感悟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ZigBee在物联网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ZigBee作为一种低功耗、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ZigBee技术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空间。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ZigBee技术,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5. 结论通过本次ZigBee实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我们通过实验操作和学习,深入了解了ZigBee的通信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了对ZigBee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级:院(部):2016年12月31日填写说明1.该实习报告适用于本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各类实习教学活动。

2.实习类型应严格按照教学任务规定的名称填写。

3.实习报告装订顺序为:封面、填写说明、实习成绩评定表、实习报告正文。

4.实习报告正文应包含以下内容:①实习目的②实习单位概况③实习内容及过程④实习总结及体会要求实习报告内容详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分析与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对照。

实习成绩评定表实训报告正文一、实训目的: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应用;2.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概念及应用;3.掌握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设计;4.学习并使用CC2530核心板;5.通过进一步学习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二、实训原理简述:1.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概念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其在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

构成物联网产业五个层级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 2.7%、22.0%、33.1%、37.5%和 4.7%。

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2530简介:CC2530 是用于2.4-GHz IEEE 802.15.4、ZigBee 和RF4CE 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

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

CC2530 结合了领先的RF 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 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 和许多其它强大的功能。

CC2530 有四种不同的闪存版本:CC2530F32/64/128/256,分别具有32/64/128/256KB 的闪存。

CC2530 具有不同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尤其适应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

运行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短进一步确保了低能源消耗。

CC2530F256 结合了德州仪器的业界领先的黄金单元ZigBee 协议栈(Z-S tack™),提供了一个强大和完整的ZigBee 解决方案。

CC2530F64 结合了德州仪器的黄金单元RemoTI,更好地提供了一个强大和完整的ZigBee RF4CE 远程控制解决方案。

3.传感器介绍: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接线方便,封装成后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管道式,螺纹式,磁铁吸附式,不锈钢封装式,主要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而改变其外观。

封装后的DS18B20 可用于电缆沟测温,高炉水循环测温,锅炉测温,机房测温,农业大棚测温,洁净室测温,弹药库测温等各种非极限温度场合。

耐磨耐碰,体积小,使用方便,封装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狭小空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

三、实训内容:1. CC2530 按键控制流水灯: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CC2530芯片GPIO的配置方法2)、握Led驱动电路及开关Led的原理3)、掌握检测按键的方法2.实验设备硬件:PC 机一台ZB2530(底板、核心板、仿真器、USB 线)一套软件:2000/XP/win7 系统,IAR 8.10 集成开发环境3.实验相关电路图发光二极管是属于二极管的一种,具有二级管单向导电特性,即只有在正向电压(二极管的正极接正,负极接负)下才能导通发光。

P1.0引脚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所以P1.0引脚输出低电平D1亮,P1.0引脚输出高电平D1熄灭,D2,D3同理。

按键S1接在P0_1上,当按键松开时,p0_1通过电阻上拉为高电平,当按键S1按下时,p0_1 为低电平。

2.温度传感器DS18B20实验目的:1. 掌握温度传感器使用2. 掌握点对点通讯3. 掌握DS18B20 移植方法实现现象:终端获得DS18B20 传感器的数据,无线传输给协调器;协调器再通过串口发给电脑串口调试助手显示。

协调器、终端通过串口输出,LCD 也同步刷新。

实验详解:我们在基础实验已能驱动DS18B20,现在的工作就是把DS18B20 移植到协议栈Zstack 上。

我们加在点播例子中,实现无线温度采集。

使用点播进终端设备有针对性地发送数据给指定设备,不像广播和组播可能会造成数据冗余。

3.串口通讯-发送字符串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CC2530 芯片串口配置与使用2)、观察D2 串口发送指示灯的变化,每发送一串字符闪一次注:嵌入式开发中,当程序能跑起来后,串口是第一个要跑起来的设备,所有的工作状态,交互信息都会从串口输出。

我们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串口芯片FT232,高级USB串口线都用该芯片。

2.实验设备硬件:PC 机一台ZB2530(底板、核心板、仿真器、USB 线)一套软件:2000/XP/win7 系统,IAR 8.10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助手3.实验相关电路P0_2、P0_3 配置为外设功能时:P0_2 为RX,P0_3 为TX. USART0 和USART1 是串行通信接口,它们能够分别运行于异步UART 模式或者同步SPI 模式。

两个USART 具有同样的功能,可以设置在单独的I/O 引脚。

此种串口设计是没有流控功能的。

CC2530 配置串口的一般步骤:1、配置IO,使用外部设备功能。

此处配置P0_2 和P0_3 用作串口UART02、配置相应串口的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3、配置串口工作的波特率。

4.光敏和热敏传感器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CC2530 芯片GPIO 的配置方法2)掌握光敏和热敏传感器在协议栈的用法2.实验设备硬件:PC 机一台ZB2530(底板、核心板、USB 线)两套仿真器一个光敏传感器一个软件:2000/XP/win7 系统,IAR 8.10 集成开发环境3.接线方法:1)、VCC:接电源正极(3V3)2)、GND:接电源负极3)、DO:TTL 开关信号输出4)、AO:模拟信号输出(悬空没有使用) 4.实验相关寄存器仔细核对引脚后将传感器插到J8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酒精传感器等共用P0.5 引脚,不过配置不同,使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酒精传感器时配置成输入引脚。

5.无线传输质量检测1.实验目的1).误包率检测2).掌握实验下载、测试的方法3).串口发送函数此实验不带zigbee 协议栈,只是感觉一下无线点对点传输过程2. 实验设备硬件:PC 机一台、ZIGBEE网关、ZIGBEE节点、仿真器一个软件:2000/XP/win7 系统,IAR 8.10 集成开发环境3.实验现象和无线点灯一样,一个ZIGBEE网关A定义为发射模块,另一个ZIGBEE终端B定义为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通过串口不断发数据到PC 机上显示当前的误包率、RSSI 值和接收到数据包的个数。

6.广播组网-无线数据传输实验内容:1. 掌握串口的使用2. 掌握协调器和终端通讯过程实现现象:终端发“0123456789”协调器收到后通过串口发给电脑,串口调试助手显示接收到的字符串7.组播组网-多终端控制协调器LED实验内容:1.实验多终端通讯2.实现组播组网通讯,协调器不响应其它组发过来的数据3.掌握Led 开关提示:由于组播组网需要三个节点才能真正完成此实验,一个协调器,两个终端。

如果只有两个节点就只能完成部分内容了,但是没关系多一个节点也就是多一个终端而已。

其实代码并不复杂,看看代码也就清楚组播组网是怎么回事了。

实现现象:三个节点,一个节点做协调器,另外两个节点做终端。

按终端S1 键时,协调器Led2 状态改变同时终端自身的Led2 状态也改变,提示发送成功。

修改其中一个终端的组编号,编译下载后,按此终端S1 键时,此时看协调器Led2 状态是否会改变。

四、实训总结:时光飞逝,为期十天的物联网实训结束了。

通过这次实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是书本之外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次实训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学会了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在这次实训中,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恍然大悟,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对一个新事物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艰辛的,道路是迂回上升的,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我们最终会体会其中的真谛。

实训中可能会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不小心而导致,也可能是自己不会,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不小心而导致的错误,最好是杜绝。

有些问题可能真的是我们不会,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我都会去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而不是直接去问怎么做,当实在不知道才要别人说。

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才会有收获。

无论是平时的上课,还是从这一次的实训,每一次自己都觉得有一个进步,虽然有些方面自己做不出,但可以从老师和其他同学那里学到更好更多的东西,他们从另一个方面透析了自己的困难,这是很重要的,它让我学会了怎样学习别人的长处并把它变成自己的长处。

总之,这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