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ICT行业简介及产品种类

ICT行业简介及产品种类
基础设施
集成
楼宇弱电系统集成
机房环境建设
通信设施工程
网络通信
集成
网络系统集成
网络应用
集成
呼叫中心集成
视频会议集成
行业应用
集成
宽视界应用等视频监控类业务集成服务
软件
服务
依据用户需求,利用基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开发出一些应用软件达到既定的功能和使用,软件开发服务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业务系统、网络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和其他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
服务
软件产品
定制开发
软件外包
外包
服务
通过整合内外部专业资源,为客户承担网络及IT软硬件系统的租赁和日常运行维护、故障处理以及运行管理服务
网络通信
外包
通信系统
维护外包
IT基础
设施外包
Mamaged CPE
机房巡检
通信设备租用
网络应用外包
呼叫中心外包
网络平台租用
行业应用
外包
IT应用系统
外包
专业
服务
冗灾备份服务冗灾备份服务网络延伸服务等级化sla重保服务安全集成服务ict网络备份服务应用平台业务大客户网管其他应用平台知识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通过组卜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ct及it业务规口咨询以及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网络规划网络优化机房建设及搬迁咨询培训服务it业务集成设备服务it业务集成设备服务指向客户销售卜类硬件设备产品等it项目设备销售第三方设备销售设备代理其他服务不包括在上述服务中的其他ict服务业务3欢立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ICT简介及类型
ICT是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的结合,即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它涵盖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和传媒业,可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的多种业务,是信息的传递、共享和应用。中国联通ICT业务依托基础通信业务优势,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软件开发、IT外包、咨询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中国联通ICT业务为客户提供7大类16个子项29个细分业务,包括以下服务内容:

ICT概述

ICT概述

ICT概述1. 什么是ICT:ICT的全称是(In-Circuit Test)在线测试,确切的说ICT是一项测试技术。

2. ICT的用途:在线测试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电子制造企业,它的主要用途是对PCBA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电气测试.包括对模拟器件(resistor,capacitor,diode,Fet ect),数字器件(BUFFER,INVERTER,Memory,MCU,ROM/EEPROM/FLASH ect),混合元器件(ADC,DAC ect).在线测试还其它高级测试,例如:对串行/并行EEPROM,Flash的(ISP/OBP)在线编程,边界扫描链(Boundary Scan Chain Test),通过JTAG PORT(边界扫描端口)对CPLD/FPGA or On-Chip EEPROM/FALSH在线编程.3. ICT的优点:在线测试是基于物理接触及加电测试的,在连接性及电气性进行测试.通过对PCBA的在线测试,可以保证PCBA上的元器件是良好的,快速地帮你发现不良元器件,制造缺陷,同时提供诊断维修报告.优点:1)消除对下一测试工位存在的潜在危险(例如:短路).2)提高出货成品的良率.3)发现制程缺陷,持续改善提高制程.4)提供维修报告,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维修,避免重复维修,降低维修成本.5)可以对EEPROM,FLASH,CPLD/FPGA进行在线编程,不需另购烧录器.4. ICT测试机的种类:1)高端测试机:ATE(Automantic Test Equipment)Agilent(安捷伦AGILENT3x7x),TERADYNE(泰瑞达TERADYNE88xx),GENRAD(GR228x)测试机。

2)低端测试机:JET(捷智),TRI(德律) ,OKANO(冈野),……高端测试机与低端测试的主要区别在于:高端测试机不但可以进行非加电测试,还可以进行加电测试,边界扫描,混合测试,在线烧录,低端测试机提供非加电测试及简单的加电测试。

ICT系统集成业务介绍汇总

ICT系统集成业务介绍汇总
电子政务实现政府高质工作、高效工作、提高政务职能,降低成本。包括:
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政府网站
涵盖一个网络基础平台 两个支撑平台 三个功能中心 四个基础性数据库。 三个协同办公系统,包括网 上行政审批系统、应急指挥 系统、政府
……
•网站统一管理系统。
九个重点业务系统
•政府呼叫中心系统 •数字档案馆系统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财政资金结算系统 •统计协同工作系统 •商务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完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系统 •民政服务综合系统 •网上审计系统。
文件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谢 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企业信息化给用户带来的好处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提高企业办公效率 3、节约成本 4、对外宣传企业,提升企 业知名度
➢节省会议开支,提高沟通效率。 ➢帮助企业快速、准确获取信息,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市场反应能力
CONTENTS 五个一工程
➢ 电子政务 ➢ 平安城市 ➢ 企业信息化 ➢ 学校信息化 ➢ 会议文件电子化系统
益海粮油计划建设一套高标准、现代化 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业务发展提供优异 的基础设施。
此次网络改造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机房 改造、网络系统、安全系统、无线系统建 设
项目收益:
客户总投资: xx万元;监控xx万元; 视频会议xx万元;1条10M,3条2M长途, 合计xx万元。利润空间xx万元左右,线 路长期租费。 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厂区的远程 监控,实时掌控

ICT技术概述

ICT技术概述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UNIX
Linux
Mac OS X
Windows 精品PPT交流
11
简介
特性
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
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属于分时操作系 统
丰富的系统调用,命令功能非常强大
采用树状目录结构,保密性、安全性良好
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 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与终端 存储备份服务器 客户端PC
外设
安全管理 应用安 全 系统服 务安全
操作系 统安全
主机/存储 备份安全
网络管 理
广域网
网络 局域网
Internet接入
网络安 全
传统网络结构 ISP
防火墙/安全网关
VPN/SSL 核心交换
IDS 汇聚层交换 接入层交换
ISP
DMZ
IPS/ 应 用层防 火墙
精品PPT交流
12
特性
• 支持多用户、多任务的运行环境 • 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 • 丰富的系统调用,命令功能非常强大 • 采用树状目录结构,保密性、安全性良好 • 提供多种通信机制
操作系统——Linux
13
简介
•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
系统
• 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
1
ICT 技术概述
精品PPT交流
要点
Points
1
基本概念介绍
IT、ICT技术和产业的定义、概念与涵盖范围
2
传统IT技术
操作系统、传统数据库等技术
3
新兴ICT技术介绍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SDN等技术

ict的原理

ict的原理

ict的原理ICT的原理。

ICT,即信息与通信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在当今信息时代,ICT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支撑,对社会生产、生活和管理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ICT的原理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两个方面。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输出等过程。

而通信技术则是指利用各种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ICT的基本原理。

在信息技术方面,ICT的原理主要涉及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等内容。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仪器和设备,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

数据库技术则是指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

而信息安全则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篡改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在通信技术方面,ICT的原理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传输技术、协议与标准等内容。

通信网络是指利用各种通信设备和技术,将信息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系统。

传输技术则是指利用各种传输介质和传输设备,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而协议与标准则是指规范和约束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和规则,以确保信息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总的来说,ICT的原理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综合性原理,它涉及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当今信息社会,ICT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总之,ICT的原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理,它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ICT的原理,才能更好地应用和推广ICT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ICT的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和推广ICT技术,促进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中国电信ICT综合管理系统产品介绍

中国电信ICT综合管理系统产品介绍
价值四
一、系统概述 二、系统介绍
二、系统介绍—业务流程
二、系统介绍—系统架构
公司领导 政企领导 客户经理 项目经理 支撑经理 技术经理 商务经理 财务经理
省 公
信息管理
司 项目管理
商机管理 协议管理

商务管理


欠费管理

知识库管理
收入成本管理 基础资料管理 统计报表

ICT综合管理平台


CRM
同时ICT系统兼容其他业务,比如互联网业务、号百业务、资产运营业务、综合传媒业务 等,主要实现合同签订、合同送CRM受理、收入成本、财务到帐管理等,给游离于CRM和计费 之外的业务产品提供合同、收入、到帐等业务管理平台。
ICT综合管理系统面向的主要用户对象为公司领导、政企部门、客网中心、网络发展部门、 财务部门、信产公司、集成公司、互联网公司、号百公司、资产运营公司等。
知识库平台实现ICT业务知识的积累、项目经验的交流及资料文档、案例的发布。 可以对电信ICT管理部门纷杂的知识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管理, 按照不同介质进行存放 管理。通过知识库平台挖掘员工、管理者智慧和经验, 分享成功项目案例经验, 给 ICT项目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知识库平台主要包括知识库管理、产品管理、方案 库管理、典型案例库管理、知识库审核等功能。
合同业务
满足所有业务产品的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管理, 建立CRM业务受理前的合同登记, 实 现合同审批和会签流程管控, 对合同所处阶段进行管控和跟踪, 实现合同信息传送CRM 进行业务受理。以项目为主线, 对项目成本、收入、利润进行统计和分析。
收入业务
根据收入确认业务规则, 对项目或合同产生的收入按帐期进行收入列帐, 支持收入按 地区和费用项科目分解, 通过收入调整功能实现对收入多收少列的调整, 保证财务数据 真实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原则, 与ODS建立收入接口, 实时向ODS送收入列帐信息, 满 足财务部门对收入到帐的财务管理。根据项目/帐期/区域统计收入列帐汇总信息。

ICT技术与互联网应用

ICT技术与互联网应用

ICT技术与互联网应用ICT,即信息与通信技术,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运用计算机、软件和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集成处理信息和实现通信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系统。

互联网应用,顾名思义,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各种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ICT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ICT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和优势、ICT技术与互联网应用的未来发展。

一、ICT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ICT技术领域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ICT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一项集计算、存储、传输、安全等诸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云计算将传统的客户端计算方式变为服务端计算方式,用户只需浏览器或移动设备等终端即可享受海量计算、存储、应用等资源,随时随地访问各种云端服务。

云计算技术也是ICT技术中的一个重要趋向之一。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以物品的识别技术和物品信息传递技术为核心,将人、物、环境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物流、城市管理、医疗、工业控制等。

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可以收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是指让机器具有学习、推理、自主决策等类似于人类的智能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服务,也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来获取更有用的信息和洞察力。

二、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和优势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是多方面的,以下罗列一下:1. 信息资源共享互联网应用可以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集中起来,实现共享,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

2. 便捷的交流沟通通过互联网应用,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扩大社交圈子,增强社会联系。

3. 方便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应用使得电子商务更加便利,可以实现电子支付、线上下单等功能,避免排队和浪费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

ICT简介演示

ICT简介演示

路由器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 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 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 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
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 的硬件设备,包括磁盘阵列、磁带库 、光盘库等。
基础软件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设备与 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
行业融合与跨界合作
ICT行业促进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与跨界合作,为传统产业注入了 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ICT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5G与物联网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区块链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ICT行业将更加注重智 能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为人们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5G技术的商用推广将进一步推动ICT行业的发展,物联网的普及 将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域的热 点技术,正引领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
VS
•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模拟人类的智能 行为,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功能,为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机器 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通 过训练模型实现数据的预测和决策 。然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也面 临着算法透明度、公平性等技术挑 战。
智慧民生服务
通过ICT技术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 服务,如在线教育、医疗、养老等,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CHAPTER 04
ICT技术前沿与挑战
云计算与大数据
云计算与大数据已成为ICT领域的重要支柱,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b1_3 System Intro- 1 7/24/2012
System Introduct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entium PC
Windows NT
LabWindows/CVI
FIXTURE
High Density Interface
ANALOG INSTRUMENT
DIGITAL CONTROL
MXI Bus

Advanced test functions
• • • • VP hold & homing loops for synchronization to DUT Programs Flash, NVM, ISP FPGAs, and PLDs True synchronous analog/digital mixed mode testing 64 Kbytes Logic Analyzer Memory expandable to 1 Mbyte

Digital measurement sampling
•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design • DSP algorithms
– Auto-settling –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s

Low noise system environment
Software Environments
CAD/CAE input files Spectru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put data (IPL) & Channel map
Analyze/ Generate
ASCII language program Wire list Drill file Inducer file Completed Fixture
Program database
Completed Program
Tab1_3 System Intro- 8 7/24/2012
Development Process

PC/ Windows NT operating system: True multitasking, Wide range of third party tools, standard platform for functional test. Supports Windows DLL, DDE, OLE standards (Dynamically Linked Libraries, Dynamic Data Exchang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Allow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windows programs. High level hardware APIs (analog, digital, system functions): User control of tester functions. C++ test algorithms: Users create their own worksheets for specialized functions. National Instruments LabWindows/CVI: Industry standard graphical programming, driver support for a wide range of third party VXI and IEEE instruments.




Tab1_3 System Intro- 9 7/24/2012
Integrated Software
Adaptive Toolbar
Program sections
Graphical flow-of-control display
Test section selection
Status bar
Tab1_3 System Intro- 13 7/24/2012
VP/VXI functions

4 User Serial Ports VP HOLD 16 bit User Utility I/O Interface
• Direct connect, +24V OC, 250 ma drivers
MXI / VXI
PCI / MXI bus
Worksheet-based GUI programming
Tab1_3 System Intro- 4 7/24/2012
VXI Cage
Functional Interface Board
Fixture receiver
Shielded Fixture interconnection Controlled impedance Analog backplane
Fixture Interlock
• 1 pin closed contact high voltage protection
Fixture ID - Dedicated 8 bits
Tab1_3 System Intro- 14 7/24/2012
Additional VP Functions

• -110dB to 100kHz
Tab1_3 System Intro- 15 7/24/2012
PRISM Concepts

DSP-based analog measurement system 250 analog test per second throughput High performance A to D conversion (16 bit A/D) R, C, L, RC, RL, diode, zener, transistor ß tests standard High speed, high accuracy proprietary “DSP Bridge mode” for small capacitor, RC tests High speed Hi-Cap test using DSP stabilization techniques On-board temperature-stabilized reference with a simple, one-year calibration cycle (15 minutes typical cal time) Test verification capacitors and resistors to parallel with the DUT component High power resistors available for fast capacitor discharge up to 100V Wide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15oC – 35oC, < 80% humidity non-condensing.
VXI Instrument Teradyne Channel Card
VXI bus P1 VXI bus P2
Tab1_3 System Intro- 5 7/24/2012
Backplanes


Smaller, lighter fixtures for dense boards: • 1280 node interface 18” x 9” • 2560 node interface 18”x 16” • 5120 node interface 33” x 16” Simpler integration with board handlers Users customize interface via removable PFT pin modules Wireless Fixture Compatible No External Vacuum Hoses
Tab1_3 System Intro- 10 7/24/2012
Tes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Validate Channel Finder AutoProbeCheck (APC) Auto-Ignore Learn Interconnects Fault Inject Vector Editor
Channel card
VP / VXI
VXI Instrument
Customize the Spectrum platform with almost any industry standard VXI instrumentation
MXI / VXI
PCI / MXI bus
Worksheet-based GUI programming
Tab1_3 System Intro- 12 7/24/2012
VXI Cage

DSP-based Digital Test Instrument
• 40 MHz TMS320C31 • Fully VXI compliant device • 4(-00),32(-01) or 64(-02) Mbyte DRAM Pattern Memory, expandable to 64Mbyte • 5 MHz pattern rate at DUT • 32 Bit high throughput VXI Device • Full VXI bus support
VXI CONTROL
CHANNEL CARD
“C”-sized VXI and custom analog backplanes
Tab1_3 System Intro- 2 7/24/2012
Industry Standar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