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教案(2)

合集下载

《扇形统计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扇形统计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扇形统计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教材的章节为第六章“统计与概率”中的第二节“统计图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扇形统计图的概念、作用、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解读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难点是对于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扇形统计图模板、彩笔、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以一次学校的体育活动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活动中各项运动参与人数的比例。

2. 概念讲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扇形统计图的概念,解释扇形统计图是如何反映数据比例的。

3. 绘制方法讲解: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绘制。

4. 解读技巧讲解:我通过示例,讲解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5. 例题讲解:我选择几个典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解读扇形统计图,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步骤。

6. 随堂练习:我设计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7. 作业布置:我布置几个有关扇形统计图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扇形统计图模板,并在模板上标注了重要的知识点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数据,绘制出相应的扇形统计图,其中篮球部分占整个圆的30%,足球部分占20%,乒乓球部分占15%,田径部分占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对于未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会拓展延伸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小学数学新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第二课时.docx

小学数学新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第二课时.docx

小学数学北师版六年级上册《5.1 扇形统计图》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扇形统计图,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2.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2.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并作出决策。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自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案例,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谈话引入师:我们前面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你还记得我们学习了那些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生: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说的不错。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会不会用。

如果我想绘制一幅统计图来表示今天每一整点气温的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呢?生:折线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出示主题图)师:嗯,不错!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绘制一幅统计图,要能清楚的反映同学们喜欢各项体育运动的人数,你们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呢?生: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师:嗯,老师也同意。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但是同学们,如果我想清楚的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生:不能。

师: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的反映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统计图吗?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统计学中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师板书:统计——扇形统计图师:从这个题目中,你想学到哪些知识?生可能回答:(1)扇型统计图有哪些特点?(2)什么叫扇型统计图?(3)怎样作扇型统计图?(4)扇型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师:同学们真好学,想知道的可真多啊!根据学习的内容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边说一边课件展示学习目标):2.出示目标师:请金笑语同学大声把我们的学习目标朗读一遍,同学们认真听哦?( 1)认识扇形统计图,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2)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 统计(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 统计(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统计(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读懂扇形统计图,按要求填写统计表格并进行简单分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掌握统计图的读取和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含义。

2.能够用扇形统计图表达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分析。

难点1.对于扇形统计图的分析和解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具准备1.教科书2.扇形统计图实例图3.统计表格4.计算器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一张扇形统计图实例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学习1.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含义,如何读取扇形统计图上的信息。

2.指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格填写扇形统计图,让学生动手实践填写统计表格并将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3. 操练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填写统计表格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4. 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统计问题并用扇形统计图进行表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扇形统计图为主题,从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都有所涉及,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扇形统计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下节课需要加强相关练习来巩固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朇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的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的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法联系实际法比较法学法:自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它和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不同点?条形统计图记录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记录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

扇形统计图表示每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独立自学例2思考题中的4个问题(1)说一说靠山村近几年土地的变化情况。

(2)2006年底,这个村的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3)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2、小组交流独立思考的内容3、全班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三、自学检测1、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2、第69页第3题(先独立计算,板演,再说一说,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四、课堂检测1、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二年级作息时间安排五年级作息时间安排(1)二年级与五年级学生作息时间分配有哪些不同?(2)你能根据统计图计算出两个年级学生每天上课、自习、校内外活动、三餐洗簌和睡眠的时间吗?2、某市2009年城区用地情况统计图已知工业用地面积比绿地面积少42平方千米,这个城区的居住用地面积是多少?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

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教案

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教案

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教案人教版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教案(通用14篇)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对相关素材的理解和分析,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1、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在学习中,要体会到各种统计图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师提问:1、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几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2、出示扇形。

提问:什么叫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圆周角多少度?(360度)3、口答:(1)360度的50%是多少?(2)360度的30%是多少?(3)360度的12.5%是多少?(4)360度的20%是多少?4、画一个圆心角是45度的扇形。

(交流画法后再动手画图)5、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面积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的面积就越大)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课本第106页的主题图。

(1)观察主题图的内容。

提问:主题图上都画了哪些运动项目?如果要统计各种运动项目参加的人数,你想采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2)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提问: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同学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3)请同学们计算出喜欢各种体育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可用计算器计算)提问:刚才我们根据条形统计图给出的信息,计算出了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这样的信息你能从条形统计图直接看出来吗?师指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课《扇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课《扇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课《扇形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够使用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圆规和直尺制作扇形统计图;–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扇形统计图;–学会按照给定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作用;–独立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解读数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最近学习的数据统计知识,导入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数据可视化图表。

2. 学习扇形统计图1.请学生观察给定的扇形统计图,并让他们描述图表内容和结论。

2.教师解释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及制作过程,并指导学生注意事项。

3. 练习扇形统计图1.让学生按照提供的数据,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扇形统计图。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各自绘制的扇形统计图,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价,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制作过程,以及如何分析和比较数据。

通过绘制扇形统计图,我们能更直观地展现数据,对数据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一组数据,使用扇形统计图展示这组数据。

2.复习本课内容,准备与同学分享你的扇形统计图及数据解读。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对扇形统计图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数据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 合理选择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  合理选择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合理选择统计图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于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共同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关于扇形统计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扇形统计图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扇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第2课时 扇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第2课时 扇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2)》。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难点: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扇形图模板。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学校各部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部门人数的分布情况。

2. 概念讲解:讲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解释扇形图中的各个要素,如总数、部分数量、百分比等。

3. 绘制方法讲解:讲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如何确定各部分的角度、如何标注百分比等。

4. 实例分析:分析学校各部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并选出代表进行分享。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作业中绘制扇形统计图并给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应突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学校举行了一次运动会,共有800名学生参加。

其中,参加跑步的有300人,参加跳高的有150人,参加跳远的有100人,参加铅球的有50人。

请绘制一幅扇形统计图,展示参加各项比赛的学生人数比例。

作业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应包括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和相应的解题过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小黑板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

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小黑板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小黑板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