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风化程度判断

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 岩石受风化作用,改变了物理化学性质,其变化情况随风化程度轻重而不同。如岩石的裂隙度、孔隙度、透水性、亲水性、胀缩性等都随风化程度加深而增加,抗压、抗剪强度随风化程度加深而降低。所以岩石风化程度愈深的地区,工程建筑地基承载力愈低,岩石边坡愈不稳定,所以,为达到对其防治的作用,要对岩石的风化程度有所判断,以下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方法。(一)颜色的改变 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则其颜色也表现出差异。从整体来性来看,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经风化后,其剖面上颜色由上往下为:黄绿、黄褐、棕红、红。从局部来看,颜色的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仅沿岩石裂隙面发生变化,有的仅部分岩体发生变化,有的则全部岩体发生变化。总的来说,随风化程度加深,岩石的颜色光泽与新鲜原岩相比会变得暗淡。 (二)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 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是原岩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在风化壳剖面上,有上到下的趋势是:①孔隙性和压缩性由大到小②吸水性有强到弱③声波速度由小到大④强度由低到高 (三)次生矿物的产生 由于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不同,岩石中中那些不稳定的矿物总是首先风化变异,当风化进一步发生时,那些稍稳定的矿物才会依次发生风化。此外,化学风化在不同时期主要作用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在风化壳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一般而言,同一种岩石,越疏松,次生矿物越多,风化程度越深。 (四)节理裂隙的情况 当岩石中节理裂隙不发育时,表明岩石较为新鲜。节理裂隙不太发育时,岩石微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时,岩石弱风化。简而言之,随风化程度加深,节理裂

隙越发育,(某些岩石风化后表现为粘土或次生矿物较多,则节理裂隙表现不明显)。 (五)机械破碎程度 岩石越破碎,机械风化作用越严重,但构造作用也会造成岩石破碎,但是构造作用与机械分风化作用区别在于:构造成因的,岩石破碎有规律,或附近有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还有构造作用与气候的关系不大,而机械作用恰恰相反。(六)风化深度 随风化程度加深,风化深度也随之加深,其判别方法可用钻探、物探等,物探即就是通过测量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来确定风化深度,相比之下,钻探更为准确。

岩石硬度分级标准

岩石硬度分级标准 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 Ⅰ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 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 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 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 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 石。(f=4) Ⅴa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 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 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0.6)

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 (f=0.5) 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 A 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 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及法就是根据坚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 如: ① 极坚固岩石 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 ② 坚硬岩石 f=8 ~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 ③ 中等坚固岩石 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 ④ 不坚固岩石 f=0.8~3 (如黄土、仅为0.3) 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强度是指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而坚固性所抵抗的外力却是一种综合的外力。(如抵抗锹,稿,机械碎破,炸药的综合作用力)。

风化程度划分教学内容

风化程度划分

岩石风化程度 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岩石风化程度 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 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 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 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 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 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 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5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 颜色光泽 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一、人工土石方 1、1、土壤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Ⅰ、Ⅱ类为定额中一、二类土壤(普 通土);Ⅲ类为定额中三类土壤(坚土);Ⅳ类为定额中四类土壤(砂砾坚土)。人工挖土方、地槽、地坑定额深度最深为6M,超过6M时,可另作补充定额。 2、2、人工土方定额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1.18。干湿土的划分, 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 人工土方定额,深度在8M以内时,按6M 以内的相应项目基价乘系数1.15;深度在10M 以内时,乘系数1.30。 3、3、本定额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发生时另行计算。 4、4、本定额未包括工作以外运输路面维修、养护、城区环保清洁费、挖方、填方区的障 碍清理,铲草皮、挖淤泥、堰塘排水等内容,发生时应另行计算。 5、5、在有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方时,按实挖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43。 6、6、挖桩间土方时,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占用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50。 7、7、场地按竖向布置挖填土方时,不再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 8、8、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炮眼法松动爆破编制的,不分明炮、闷炮。但闷炮的履盖材料应 另行计算。 9、9、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电雷管导电起爆编制的,如采用火雷管爆破时,雷管应换算,数 量不变。 扣除定额中的胶质导线,换为导火索,导火索的长度按每个雷管2.12M计算。 二、机械土石方 1、1、岩石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Ⅴ类为定额中松石;Ⅵ—Ⅷ类为定额 中次坚石;Ⅸ、Ⅹ、类为定额中普坚石;Ⅺ、Ⅻ类为物坚石。 2、2、推土机推土、推石碴,铲运机铲运土重车上坡时,如果坡度大于5%时,其运距按坡 算。 4、4、机械挖土石方工程量,按施工组织设计分别计算机械和人工挖土工程量。无施工组 织设计时可按机械挖土方90%,人工挖土方10%计算,(人工挖土部分按相应定额项目人工乘系数2.0)。 5、5、土壤含水率定额是按天然含水率为准确定:含水率大于25%时,定额人工、机械乘 以系数1.15,若含水率大于40%时另行计算。 6、6、推土机推土或铲运机铲土土层平均厚度小于300MM时,推土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 1.25;铲运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17。 7、7、挖掘机在垫板上进行作业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定额内不包括垫板铺设所 需的工料、机械消耗。 8、推土机、铲运机,推、铲未经压实的积土时,按定额项目乘以系数0.73。 9、机械土方定额是按三类土编制的,如实际土壤类别不同,定额中机械台班量乘以下列

岩石级别 分类

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 Ⅰ 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 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石。(f=4) 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0.6) 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f=0.5) 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 A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 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

岩石强度分类

第二章天然石料 天然石料:天然岩石经机械或人工开采、加工(或不经加工)获得的各种块料或散粒状石材。 第一节岩石的形成与分类 岩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 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 变质岩 一、岩浆岩 (一)岩浆岩的形成与分类 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岩浆上升冷却而成的。 (1)深成岩:岩浆在地壳深处,在上部覆盖层的巨大压力下,缓慢且比较均匀地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矿物全部结晶,多呈等粒结构和块状构造,质地密实,表观密度大、强度高、吸水性小、抗冻性高。 建筑上常用的深成岩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2)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时,在压力急剧降低和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岩浆不能全部结晶,或结晶成细小颗粒,常呈非结晶的玻璃质结构、细小结晶的隐晶质结构及个别较大晶体嵌在上述结构中的斑状结构。 建筑上常用的喷出岩主要有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等。 (3)火山岩:火山岩也称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经急速冷却后形成的。 常见的有火山灰、火山砂、浮石及火山凝灰岩等。 (二)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1)石英:结晶状态的SiO2 强度高、硬度大、耐久性好。 常温下基本不与酸、碱作用。 温度达575℃以上时,石英体积急剧膨胀,使含石英的岩石,在高温下易产生裂缝岩浆岩分为:

酸性岩石(SiO2>65%) 中性岩石(65%≥SiO2≥55%) 碱性岩石(SiO2<55%) (2)长石:强度、硬度及耐久性均较低(与石英相比) 正长石(K2O·Al2O3·6SiO2) 斜长石钠长石(Na2O·Al2O3·6SiO2) 钙长石(CaO·Al2O3·2SiO2) 干燥条件下耐久性高, 温暖潮湿的条件下较易风化,特别遇CO2,更易于被破坏。风化后主要生成物是高岭石(Al2O3·2SiO2·2H2O)。 (3)云母:含水的铝硅酸盐,柔软而有弹性的成层薄片。 白云母 黑云母 云母含量较多时,易于劈开,降低岩石的强度和耐久性,且使表面不易磨光。 (4)暗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着色深暗的铁镁硅酸盐类矿物,统称为暗色矿物。 特点:密度特别大(3~4)g/cm3。 与长石相比,强度高,冲击韧性好,耐久性也较高。 在岩石中含量多时,能形成坚固的骨架。 其它:黄铁矿(FeS2), 特征:岩石表面具有锈斑。 黄铁矿遇水,易氧化成硫酸,腐蚀其它矿物,加速岩石风化。 二、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形成与分类 位于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风化作用,逐渐被破坏成大小不同的碎屑颗粒和一些可溶解物质。这些风化产物经水流、风力的搬运,并按不同质量、不同粒径或不同成分沉积而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特点:有明显的层理,较多的孔隙,不如深成岩密实。 (1)化学沉积岩:原岩石中的矿物溶于水,经聚集沉积而成的岩石。 常见:石膏、白云岩、菱镁矿及某些石灰岩。 (2)机械沉积岩:原岩石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破碎,经流水、冰川或风力的搬运,逐渐沉积而成。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断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别 1.岩体风化的基本特征 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称为岩石风化。其中影响岩石风化的风化营力主要是太阳热能、水溶液(地表、地下及空气中的水)、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及生物有机体等。同时按照风化营力的类型及引起岩石变化的方式,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与原岩相比,风化使岩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出发,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岩体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风化后的岩石在工程建筑上的优良性质削弱了,不良性质则增加了,使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 2.岩石风化的判别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土壤及岩石分类表

说明 一、人工土石方 1、1、土壤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Ⅰ、Ⅱ类为定额中一、 二类土壤(普通土);Ⅲ类为定额中三类土壤(坚土);Ⅳ类为定额中四类土壤(砂砾坚土)。人工挖土方、地槽、地坑定额深度最深为6M,超过6M时,可另作补充定额。 2、2、人工土方定额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干湿土 的划分,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人工土方定额,深度在8M以内时,按6M 以内的相应项目基价乘系数;深度在10M以内时,乘系数。 3、3、本定额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发生时另行计算。 4、4、本定额未包括工作以外运输路面维修、养护、城区环保清洁费、挖方、 填方区的障碍清理,铲草皮、挖淤泥、堰塘排水等内容,发生时应另行计算。 5、5、在有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方时,按实挖体积,人工乘以系数。 6、6、挖桩间土方时,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占用体积),人工乘以系数。 7、7、场地按竖向布置挖填土方时,不再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 8、8、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炮眼法松动爆破编制的,不分明炮、闷炮。但闷炮 的履盖材料应另行计算。 9、9、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电雷管导电起爆编制的,如采用火雷管爆破时,雷 管应换算,数量不变。 扣除定额中的胶质导线,换为导火索,导火索的长度按每个雷管计算。 二、机械土石方 1、1、岩石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Ⅴ类为定额中松石;Ⅵ —Ⅷ类为定额中次坚石;Ⅸ、Ⅹ、类为定额中普坚石;Ⅺ、Ⅻ类为物坚石。 2、2、推土机推土、推石碴,铲运机铲运土重车上坡时,如果坡度大于5% 不再另行计算。 4、4、机械挖土石方工程量,按施工组织设计分别计算机械和人工挖土工程 量。无施工组织设计时可按机械挖土方90%,人工挖土方10%计算,(人工挖土部分按相应定额项目人工乘系数)。 5、5、土壤含水率定额是按天然含水率为准确定:含水率大于25%时,定额 人工、机械乘以系数,若含水率大于40%时另行计算。 6、6、推土机推土或铲运机铲土土层平均厚度小于300MM时,推土机台班用 量乘以系数;铲运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 7、7、挖掘机在垫板上进行作业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定额内不包括垫 板铺设所需的工料、机械消耗。 8、推土机、铲运机,推、铲未经压实的积土时,按定额项目乘以系数。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 1.岩石风化 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岩石风化是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 常用分带标志主要有:颜色、岩体破碎程度、矿物成分的变化、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钻探掘进及开挖中的技术特性。 具体原则包括: (1)要充分反映各风化带岩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各带岩石因风化程度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性; (2)分带标志视具体条件选择,应既有代表性,又明确,便于掌握,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3)将定性与定量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各种标志进行分带; (4)分带数目要考虑工程建筑的实际需要,既不要过于繁琐,分级过多;也不要过于简略,致使同一带内的岩石特性差异过大。 2.岩石风化程度和各种性质变化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2.1颜色的改变 风化前岩石断面颜色鲜艳,有光泽。而经过风化后的岩石。微风化,仅沿裂隙面颜色略

【精品】标贯试验在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中的应用1

标贯试验在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中的应用 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用实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进行花岗岩类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已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风化壳顶部有沉积覆盖层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偏差,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标准贯入试验;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程度划分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l5—31-2003)对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中提到: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实测标准贯人试验击数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用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进行花岗岩类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已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风化壳顶部无沉积覆盖层的情况下,应用效果较好,但在风化壳顶部有沉积覆盖层的情况下,会出现风化壳层位缺失的假象,建议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正。 1、工程实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汕头市支队宿舍楼场地位于汕头市龙湖区珠江北路,地貌

属韩江三角洲平原前缘,场地岩土层的划分及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黄一灰褐色,饱和,松散,由建筑废料 及中细砂组成,层厚1.20~1.60m.(2)粉砂:灰黄色,饱和,松散一稍密,以粉砂为主,层厚4.10一.-6.00m,实测标准贯入击数8.o~19.0击,杆长校正后7.6~18.8击,平均10.4击,fak=90kPa。(3)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有机质,上部含贝壳碎片,厚度1.55~12.40m,fak=40—50kPa.(4)粘土:浅黄一浅青灰色,湿,可塑,由粉、粘粒组成,粘性好,层厚0.00~5.35m,实测标准贯人击数7.o~9.0击,杆长修正5.5~7.1击,平均6.2击,fak=120kPa。(5)中砂、细砂:灰白一灰黄色,饱和,中密一密实,以中砂为主,细砂次之,层厚3.70~13.19m,实测标准贯人击数19.0-42.0击,杆长修正后14.2~29.9击,平均22.1击,fak=160~200kPa。(6)粘土:灰黄色,湿,可塑,含少量粉砂,层厚0.00--—.5.30m,实测7.o~9.0击,杆长修正后4.6~6.1击,平均5.3击,k一140kPa.(7)淤泥质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有机质,夹微薄层粉、细砂,层厚7.5一18.20m,实测标准贯人击数3.o~5.0击,杆长修正后1.9~2.9击,平均2.4击,fak=65kPa.(8)粉质粘土:青灰一灰白色,湿,可塑一硬塑,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细砂,层厚2.45~10.90m,实测标准贯入击数8.o~12.0击,杆长修正后4.70~6.80击,平均5.5击,fak一160kPa。(9)中砂:灰白色,饱和,密实,以中砂为主,含少量泥质,局部含少量砾石,层厚4.85——10.20m

风化程度划分

岩石风化程度 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岩石风化程度 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 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 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 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 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 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

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5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 颜色光泽 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 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 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 锤击声 全风化 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 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 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 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 哑声 强风化 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 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 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其他矿物仍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具有莱些半坚硬岩石的特性,变形模量小,承载强度低哑声 弱风化 表面和沿节理面大部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特点 组织结构大部完好,但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风化剧烈 沿节理裂隙面出现次生风化矿物 物理力学性质减弱,岩体的软化系数与承载强度变小

岩石的分类

岩石的分类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岩 岩浆岩的形成: 地壳下部,由于放射性元素的集中,不断地蜕变而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物质处于高温(1000"C 以上)、高压(上部岩石的重量产生的巨大压力)的过热可塑状态。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当地壳变动时,上部岩层压力一旦减低,过热可塑性状态的物质就立即转变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岩浆内部压力很大,不断向地壳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致冲破地壳深部的岩层,沿着裂缝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温度、压力都要减低。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岩浆的成分: 主要有SiO2、TiO2、A1203、Fe203、FeO、MgO、MnO、CaO、K2O、Na2O等。 依其含SiO2量的多少,分为: 基性岩浆:特点是富含钙、镁和铁,而贫钾和钠,粘度较小,流动性较大。 酸性岩浆:富含钾、钠和硅,而贫镁、铁、钙,粘度大,流动性较小。 岩浆岩的分类:(成岩的地质环境) (1)深成岩: 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约距地表3km)冷凝而成的岩石。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

慢,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 (2)浅成岩: 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距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较细小。 (3)喷出岩: 岩浆沿地表裂缝一直上升喷出地表,这种活动叫火山喷发,对地表产生的一切影响叫火山 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降低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岩浆岩的产状: 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由于岩浆本身成分的不同,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岩浆岩的产状大致有下列几种: 岩基: 深成巨大的侵入岩体,范围很大,常与硅铝层连在 一起。形状不规则,表面起伏不平。与围岩成不谐和接 触,露出地面大小决定当地的剥蚀深度。 岩株: 与围岩接触较陡,面积达几平方公里或几十平方公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 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 Ⅰ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 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 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 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 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 石。(f=4) 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 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 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0.6) 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 (f=0.5) 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 A

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及法就是根据坚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 如: ①极坚固岩石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 ②坚硬岩石f=8 ~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 ③中等坚固岩石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 ④不坚固岩石f=0.8~3 (如黄土、仅为0.3) 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强度是指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而坚固性所抵抗的外力却是一种综合的外力。(如抵抗锹,稿,机械碎破,炸药的综合作用力)。

土壤、岩石级别分类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摘自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网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的(《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岩体类别 在编写原则中,关于岩土爆破工程的土壤及岩石分类仍按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中的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执行。 在露天、地下、硐室、水下等石方爆破工程中,都有岩体分类问题。在过去的爆破定额中,均采用前苏联的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普氏岩石强度系数)把土壤和岩石共划分为五级:Ⅰ-Ⅳ为土壤类;Ⅴ为松石(软石);Ⅵ-Ⅷ为次坚石;Ⅸ- X为普坚石;Ⅺ-ⅩⅥ为特坚石,每一级都有土壤岩石名称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爆破工程的预算定额中过去均采用后四段,即松石、次坚石、普坚石和特坚石,而且已往已有较多的定额参考资料。2003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规定采用的就是上述《土壤及岩石分类表》,1988年《全国统一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硐宝大爆破工程预算定额》也是采用此分类表。因此,编制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也决定采用该分类表。该表已为国内建筑工程与爆破界所公认,不仅可以确定工程所在岩石的开挖方法、判断岩石爆破的难易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计算承包工程单价、编制招投标的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岩石在分类分级进行过大量工作。如东北工学院,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等。东北大学进行了岩石可爆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分级方法。其中岩石的可爆性分级是以能量平衡为准则,根据标准条件下爆破漏中体积、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试验数据以及岩石波阻抗,计算出岩石可爆性指数,提出分级表。共分为:易爆、中等可爆、难爆、很难爆、极端难爆五个等级。虽经过冶金部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但未成为全国公认的分级表,未能推广纳入爆破定额。但可供研究参考。 我国工程地质科学工作者(科学院地质所等)为了建立统一评价工程岩爆稳定性的分级标准,为岩土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经过多年研究并制定颁布了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不仅可以确定爆破岩体的

岩石的形成与分类

天然石料:天然岩石经机械或人工开采、加工(或不经加工)获得的各种块料或散粒状石材。 岩石的形成与分类 岩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 变质岩 一、岩浆岩 1. 岩浆岩的形成与分类 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岩浆上升冷却而成的。 1)深成岩:岩浆在地壳深处,在上部覆盖层的巨大压力下,缓慢且比较均匀地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矿物全部结晶,多呈等粒结构和块状构造,质地密实,表观密度大、强度高、吸水性小、抗冻性高。 建筑上常用的深成岩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2)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时,在压力急剧降低和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岩浆不能全部结晶,或结晶成细小颗粒,常呈非结晶的玻璃质结构、细小结晶的隐晶质结构及个别较大晶体嵌在上述结构中的斑状结构。 建筑上常用的喷出岩主要有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等。 3)火山岩:火山岩也称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经急速冷却后形成的。 常见的有火山灰、火山砂、浮石及火山凝灰岩等。 2.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1)石英:结晶状态的SiO2 强度高、硬度大、耐久性好。 常温下基本不与酸、碱作用。 温度达575℃以上时,石英体积急剧膨胀,使含石英的岩石,在高温下易产生裂缝 岩浆岩分为:酸性岩石(SiO2>65%) 中性岩石(65%≥SiO2≥55%) 碱性岩石(SiO2<55%) 2)长石:强度、硬度及耐久性均较低(与石英相比) 正长石(K2O·Al2O3·6SiO2) 斜长石钠长石(Na2O·Al2O3·6SiO2)

钙长石(CaO·Al2O3·2SiO2) 干燥条件下耐久性高, 温暖潮湿的条件下较易风化,特别遇CO2,更易于被破坏。风化后主要生成物是高岭石(Al2O3·2SiO2·2H2O)。 3)云母:含水的铝硅酸盐,柔软而有弹性的成层薄片。 白云母 黑云母 云母含量较多时,易于劈开,降低岩石的强度和耐久性,且使表面不易磨光。 4)暗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着色深暗的铁镁硅酸盐类矿物,统称为暗色矿物。 特点:密度特别大(3~4)g/cm3。 与长石相比,强度高,冲击韧性好,耐久性也较高。 在岩石中含量多时,能形成坚固的骨架。 其它:黄铁矿(FeS2), 特征:岩石表面具有锈斑。 黄铁矿遇水,易氧化成硫酸,腐蚀其它矿物,加速岩石风化。 二、沉积岩 1. 沉积岩的形成与分类 位于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风化作用,逐渐被破坏成大小不同的碎屑颗粒和一些可溶解物质。这些风化产物经水流、风力的搬运,并按不同质量、不同粒径或不同成分沉积而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特点:有明显的层理,较多的孔隙,不如深成岩密实。 1)化学沉积岩:原岩石中的矿物溶于水,经聚集沉积而成的岩石。 常见:石膏、白云岩、菱镁矿及某些石灰岩。 2)机械沉积岩:原岩石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破碎,经流水、冰川或风力的搬运,逐渐沉积而成。 常见:页岩、砂岩、砾岩。 3)有机沉积岩:由海水或淡水中的生物残骸沉积而成。 常见:石灰岩、贝壳岩、白垩、硅藻土等。 2. 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1)方解石:结晶的CaCO3, 强度中等,硬度较低,微溶于水,在含有CO2的水中,易于形成Ca(HCO3)2,而使溶解度急剧增大,遇稀盐酸会立即分解出CO2。

土壤定额运用及岩石分类表

一、人工土石方 1、1、土壤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Ⅰ、Ⅱ类为定额中一、二类土 壤(普通土);Ⅲ类为定额中三类土壤(坚土);Ⅳ类为定额中四类土壤(砂砾坚土)。人工挖土方、地槽、地坑定额深度最深为6M,超过6M时,可另作补充定额。 2、2、人工土方定额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干湿土的划分, 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人工土方定额,深度在8M以内时,按6M 以内的相应项目基价乘系数; 深度在10M以内时,乘系数。 3、3、本定额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发生时另行计算。 4、4、本定额未包括工作以外运输路面维修、养护、城区环保清洁费、挖方、填方 区的障碍清理,铲草皮、挖淤泥、堰塘排水等内容,发生时应另行计算。 5、5、在有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方时,按实挖体积,人工乘以系数。 6、6、挖桩间土方时,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占用体积),人工乘以系数。 7、7、场地按竖向布置挖填土方时,不再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 8、8、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炮眼法松动爆破编制的,不分明炮、闷炮。但闷炮的履盖 材料应另行计算。 9、9、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电雷管导电起爆编制的,如采用火雷管爆破时,雷管应换 算,数量不变。 扣除定额中的胶质导线,换为导火索,导火索的长度按每个雷管2.12M计算。 二、机械土石方 1、1、岩石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Ⅴ类为定额中松石;Ⅵ—Ⅷ类 为定额中次坚石;Ⅸ、Ⅹ、类为定额中普坚石;Ⅺ、Ⅻ类为物坚石。 2、2、推土机推土、推石碴,铲运机铲运土重车上坡时,如果坡度大于5%时,其 另行计算。 4、4、机械挖土石方工程量,按施工组织设计分别计算机械和人工挖土工程量。无 施工组织设计时可按机械挖土方90%,人工挖土方10%计算,(人工挖土部分按相应定额项目人工乘系数)。 5、5、土壤含水率定额是按天然含水率为准确定:含水率大于25%时,定额人工、 机械乘以系数,若含水率大于40%时另行计算。 6、6、推土机推土或铲运机铲土土层平均厚度小于300MM时,推土机台班用量乘以 系数;铲运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 7、7、挖掘机在垫板上进行作业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定额内不包括垫板铺设 所需的工料、机械消耗。 8、推土机、铲运机,推、铲未经压实的积土时,按定额项目乘以系数。 9、机械土方定额是按三类土编制的,如实际土壤类别不同,定额中机械台班量乘

(整理)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中国?宜昌 2016年5月4日

目录 1.工民建工程 (3) 2.公路工程 (5) 3.港口工程 (10) 4.铁路工程 (13) 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

1 工民建工程 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 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岩石坚固性和稳定性分级表

岩石坚固性系数分类表 级别坚固性程度岩石坚固性系数f Ⅰ最坚固的岩石最坚固、最致密的石英岩及玄武岩,其他最坚固的岩 石。 20 Ⅱ很坚固的岩石很坚固的花岗岩类,石英斑岩,很坚固的花岗岩,硅 质片岩;坚固程度较Ⅰ级岩石稍差的石英岩,最坚固 的砂岩及石灰岩。 15 Ⅲ坚固的岩石致密的花岗岩及花岗岩类岩石,很坚固的砂岩及石灰 岩,石英质矿脉,竖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 10 Ⅲa 坚固的岩石坚固的石灰岩,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坚固 的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 8 Ⅳ相当坚固的岩石一般的砂岩,铁矿石。 6 Ⅳa 相当坚固的岩石砂质页岩,混质砂岩。 5 Ⅴ坚固性中等的岩 石 坚固的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及石灰岩,软的砾岩。 4 Ⅴa 坚固性中等的岩 石 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 3 Ⅵ相当软的岩石软的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岩盐,石膏,冻土, 无烟媒,普通泥灰岩,破碎的砂岩,胶结的卵石及粗 砂砾,多石块的土。 2 Ⅵa 相当软的岩石碎石土,破碎的页岩,结块的卵石及碎石,坚硬烟煤, 硬化的粘土。 1.5 Ⅶ软岩致密的粘土,软的烟煤,坚固的表土层。 1.0 Ⅶa 软岩微砂质粘土,黄土,细砾石。0.8 Ⅷ土质岩石腐植土,泥煤,微砂质粘土,湿砂。0.6 Ⅸ松散岩石砂,细砾,松土,采下的煤。0.5 Ⅹ流砂状岩石流砂,沼泽土壤,饱含水的黄土及饱含水的土壤。0.3 表2 煤矿锚喷支护巷道围岩分类 围岩分类 岩层描述 巷道开掘后围岩的稳 定状态(3~5米跨度) 岩种举例 类别名称 Ⅰ稳定岩 层 1.完整坚硬岩层,R b>600公斤/厘米2,不 易风化; 2.层状岩层层间胶结好,无软弱夹层。 围岩稳定,长期不支护 无碎块掉落现象。 完整的玄武岩,石英质 砂岩,奥陶纪灰岩、茅 口灰岩,大冶厚层灰 岩。 Ⅱ稳定性 较好 岩层 1.完整比较坚硬岩层,R b=400~600公斤/ 厘米2; 2.层状岩层,胶结较好; 3.坚硬块状岩层,裂隙面闭合,无泥质充 填物, R b>600公斤/厘米2。 围岩基本稳定,较长时 间不支护会出现小块 掉落。 胶结好的砂岩、砾岩, 大冶薄层灰岩。

关于如何正确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探讨

关于如何正确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本地区岩石的风化特点和多年从事现场岩土勘察工作实践,分析了如何正确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等级及其重要性,对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和土建工程施工经验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化 一、前言 随着建设工程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与岩土工程分不开,如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其现场代表、设计人员、现场监理员、施工人员、质量监督员、桩基检测员以及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及相关课题研究的人员等等,都有着与岩土工作接触的经历,但如何去正确区分岩石处在何种风化程度等级呢?这个问题恐怕是最令他们头痛的事情,亦是争议性最大的话题。虽然有关规范都有相关定性的定义,但不同的岩性都有不同的风化特点,这是造成了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划分意见分岐的因素,这在专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中亦没有统一的说法,往往是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本人也从从事桩基检测部门收集过多家勘察单位的地质资料,结果发现没有一家勘察单位对同一地层风化程度等级有相同的标准,在划分同一风化程度等级的岩石力学数据离散性很大,这对设计人员对岩石力学数据的采用及现场施工人员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判断都造成了很大误导。有些工地就因各单位对所挖岩石是什么风化程度等级出现争议不休的现象。本人曾对同一工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岩样、桩位超前钻探岩样及开挖基桩过程中的岩样作过对比分析,发现三者都有所区别,这引起本人对岩石风化程度等级探讨的极大兴趣,由于水平有限,文中有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二、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 在探讨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这个问题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本地区地层由哪些岩性来组成。分布范围最广的要数白垩系红层,该岩系主要分布于市区的东部和西南部,为中生代白垩纪内陆湖盆沉积之红岩系地层(简称红层),普通称为红砂岩,它很少以单一的岩性组成的,一般由多种岩石组成的岩组产出,这些岩石在岩组中也往往是呈互层或夹层状产出的。从组成岩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岩、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岩屑成分以长石、石英或灰岩、砂岩或花岗岩碎屑为主,多为泥质、铁钙质胶结。分布于市区的西北部的煤系地层为中生代二叠系和石炭系海相沉积岩层,其岩性一般较单一,以灰岩为主,局部地段与煤层呈互层或夹层状产出,由于受断裂等构造的影响,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形成溶隙或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于市区的北部地层为燕山期侵入花岗岩体。 本文着重讨论红层的风化程度等级的划分,花岗岩在垂直剖面上遵循标准风化规律(从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全风化→风化土,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规范(2009年版)表A.0.3划分,在此不作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