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文阅读顺序

起因
经过
结果
结果 高潮
起因
高潮 经过
结果
由景物 陷入回 忆
起因
经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果
最后又 以现实 中的景 物结尾
倒叙的作用: (1)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使文章一波三 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 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放到前面,加以强调突出
三、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 而插入另一段叙述。这段叙述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记叙文阅读
记叙顺序要理清
常见的记叙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一、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 来写。
起因 先
经过
结果 后
举例: 《最后一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 印象深刻。
二、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
提在前面进行的叙述。
起因
经过1
插入
插入
经过2
结果
注意:不可以打乱总体的时间顺序 举例:《羚羊木雕》
插叙的作用: (1)补充了____________的情节,丰富情节 (2)为下文_________作铺垫。 (3)帮助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
四、补叙: 对情况和事件作某些补充,一般并不发生 于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 足,丰富叙述的内容。
起因
缺
经
过
结果 补
作用:通过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写作基础知识之记叙的顺序2021

写作基础知识之记叙的顺序2021记叙文是通过对事件、事物或人物进行描述来叙述一个故事的一种文体,它要求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将事件逐一叙述。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简单顺序、交互顺序、倒叙顺序和心理顺序等。
简单顺序即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顺序是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记叙文写作方式。
写作时,要先确定好整个故事的起始点和终点,然后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描述。
如果要写一篇关于去海滩度假的记叙文,可以按照旅行的前期准备、出发、到达、度假、返回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交互顺序则是将故事中的多个事件或情节交替进行叙述。
这种顺序常用来描写两个或多个互相影响或相关的事件。
如果要写一篇关于两个孩子一起度假的记叙文,可以先叙述一个孩子的行程,然后再叙述另一个孩子的行程,通过交替叙述来展现两个孩子度假的过程。
倒叙顺序是指将故事按照时间先后的相反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顺序常用来创造悬念或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果要写一篇关于调查犯罪的记叙文,可以先叙述破案的结果,然后再回溯犯罪的发生和调查的过程,通过倒叙叙述来使读者产生一种“为什么”和“怎样”的好奇心。
心理顺序则是按照人物的内心变化或情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顺序常用来描写人物的成长、感情变化或内心的挣扎。
如果要写一篇关于一个人从困惑到坚定的记叙文,可以按照他的内心变化的先后进行叙述,通过描写他的思考、犹豫和最终决定的过程来展示他从迷茫到明确的成长历程。
在写作记叙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好故事的主题和目的。
写作前要明确好自己要讲述的故事是什么,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情感或寓意。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写作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和逻辑。
2.选择合适的叙述顺序。
根据所要叙述的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叙述顺序。
简单顺序、交互顺序、倒叙顺序和心理顺序都有各自的适用场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3.保持叙述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事件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使整篇文章流畅而连贯。
可以使用过渡词或短语(如“接着”、“然后”、“然而”)来引导读者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
高考语文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

⾼考语⽂记叙⽂的顺序有哪些做过那么多的阅读理解题,你知道记叙⽂都有哪些顺序吗?下⾯和⼩编⼀起看看记叙⽂都有哪些顺序吧。
记叙的顺序⼀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补叙,也叫追叙,是⾏⽂中⽤两三句话或⼀⼩段话对前边说的⼈或事作⼀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分叙,分叙的作⽤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清楚,有条不紊。
⾼考语⽂记叙⽂的顺序之顺叙采⽤顺叙,能使⽂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法可分为以下⼏种:(1)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界》⼀⽂,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当天夜⾥——第⼆天黎明——第⼆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界的过程;如《记忆深处的冰棍》也是的;(2)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相处中的⼏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的怀念与崇敬;(3)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中,作者⽤三个事例,从三个⽅⾯歌颂了志愿军的⾼贵品质。
第⼀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对敌⼈的⽆⽐仇恨,第⼆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了志愿军崇⾼的精神境界。
这三个事例由表及⾥、由浅⼊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
在叙述⼀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致的,所以在⼀篇⽂章中常常是⼏种顺叙的⽅法兼⽽有之。
⾼考语⽂记叙⽂的顺序之倒叙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章的吸引⼒,使⽂章引⼈⼊胜。
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章,如《⼀件珍贵的衬衫》、《⼀件⼩事》、《回忆我的母亲》、《记⼀辆纺车》等。
(完整word版)记叙文阅读专题版块——记叙顺序及作用【经典例题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二)授课教师:史老师授课时间:2012.07.06课时:第二课重难点:1、记叙文的顺序2、常考题型及答题格式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的需要,把已经确定好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
即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有时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来写。
顺序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优势:文章条理清楚,容易明白。
劣势:平铺直叙的手法使得文章的语言太过平实,不大入味儿。
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优势: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待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序难以交待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更紧凑。
优势:使叙述更加的充分,逻辑更加的严密。
劣势:插叙过多,会抢其他叙述方式风格的嫌疑。
顺叙:从抓关键词,顺叙一般从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程序的推进判定。
②:开始叙述时,一般会有一两个句子来提示。
③:追述部分仍然按照时间或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插叙:它一定不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是结尾,一般是在对上面两种叙述方式的一个补充说明。
以过渡句为特征,又以过渡句回到之前的叙述方法。
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我是个乡下孩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
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给我带来一盒营养液。
母亲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
”我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记叙文是一种以文字来表达自己经历的事情,或者描述自己对某事物的看法的文体。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是文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使文章表达的更有条理,更具吸引力,这样才能让读者根据你的文章,从中感受到一种美丽的情绪,使之更加值得一读。
如何恰当地组织记叙文,使其具有更好的结构和叙述逻辑是一个有趣且受欢迎的话题。
下面谈谈记叙文写作的步骤和顺序。
首先,要写出一个紧贴故事背景的简洁而有力的叙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
叙事是一个短小而广泛的文字,其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有故事背景,时间和地点,人物的介绍,以及简要的故事情节的描述。
这其中也不乏有些让人想念的细节,使其有更多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记叙文的氛围。
其次,在叙述的同时要立意突出,不要把叙述的细节拼凑在一起,使文章显得很累。
要把故事中的不同景象,各种形象排列到一起,从而勾勒出一个更为丰富的意象,使文章充满真实感。
第三,记叙文要多用比喻和形容词,让读者感受到你情感的变化,使文章具有更强烈的动态特征,显示出更多的情绪变化。
最后,写记叙文要有语言上的巧妙,用灵活的语句及具有连贯性的句式,使文章中心清晰,表达的情感也显得更加得体。
用正确的语言,有条理的句子,给读者一种自然的感受,使文章流畅且感人,引起读者的共鸣。
综上所述,记叙文写作的步骤及顺序是:首先写出一个紧贴故事背景的简洁而有力的叙事;其次在叙述的同时要立意突出,使文章显示出更多的情绪变化;第三,多用比喻和形容词,让读者感受到你情感的变化;最后,用正确的语言,有条理的句子,给读者一种自然的感受,使文章流畅且感人,引起读者的共鸣。
只有有组织的写作,才能把记叙文写出细腻且有共鸣的文字,这才能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魅力。
记叙文顺序安排ppt课件

顺叙的方法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 (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 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 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 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一、顺叙
弄清概念
顺叙: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 次序来叙述,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 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 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 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
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
了?”
⒂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⒃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 文 /高 军 , 有 删 改 ) ( 2010年 岳 阳 市 中 考 题 )
24、 从 全 文 看 , ③ — ⑾ 段 记 叙 的 顺 序 是
5、追溯式。先写重大事件的结果,或叙述非凡的业绩,再 记叙事件的历程,给人异峰突起之感 。
例如:一座举世瞩目的金杯,在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午 夜——我们的共和国三十三岁生日的时候,被中国女排的姑 娘们捧回了北京。然而,金杯的得来,是多么不容易啊!为 了让中华之光在杯身上闪耀,姑娘们付出了多少心血,走过 了一条多么艰苦曲折的奋斗道路。
倒叙法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引发思考,形成悬念,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 胜;二是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记叙文写作,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及作用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1、顺叙法【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倒叙法【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3、插叙法【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丰富内容,深化主旨,曲折有致。
4、补叙法【特点】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记叙文常见的五种写作顺序

记叙文常见的五种写作顺序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常见顺序有五种: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高中记叙文的记叙顺序非常多,如果要分门别类地讲出来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我认为,写记叙文必须做到详略得当、首尾呼应。
我们看下面的例子,一起来感受一下记叙顺序的魅力。
倒叙,即将后发生的事提前说出来。
倒叙包括:( 1)把结局先写出来。
好处: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增加趣味性。
( 2)把开头写出来。
好处:突出重点,吸引读者。
( 3)把中间部分写出来。
好处:可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子:小花的妈妈因患病去世了,她伤心欲绝。
为了不让自己难过,每次有人提起“妈妈”两个字,她总是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
直到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对大家说:“我已经没有妈妈了。
”说完,小花哭了起来。
父亲走了进来,安慰她:“孩子,你还有爸爸呀!”“爸爸?”小花抬起泪眼问道,“您有妈妈吗?”“我有啊!”父亲微笑着答道,“小花,等你长大了,爸爸给你找个妈妈。
”听了父亲的话,小花终于破涕为笑。
( 4)把最先发生的事情写出来。
好处:可以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例子:晚饭后,李老师留下了张伟同学。
那么什么是插叙呢?所谓插叙,就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丰满。
这种手法的特点是,叙述的时候对原来的叙述不作全面交待,只对原来叙述起作用的某些情节或片段加以必要的补充,照应,交代。
运用插叙要注意:插入的内容不能与主要情节形成矛盾;时间上不能干扰主线;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补叙就是对于主要情节的回忆,是指对主要情节、事件的补充交待。
例子:在美国西北部荒漠的边缘,有一块绿洲,那里的人以农业为主,男耕女织,生活很富裕。
但那里人丁不旺,一些年轻人背井离乡去了城市,抛弃了他们的妻儿老小。
这里,作者插入了一段话:“……十几年后,那块绿洲已成为一座拥有几千人的小城市,城里的人很少谈及过去,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那里曾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清记叙文的顺序记叙文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类型。
1、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例如《最后一课》就是按照小弗朗士上学路上——到学校所见——上课情景——下课后的顺序依次安排材料。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同一件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例如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背影》3、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叔叔年轻时放荡的生活及后来被送去病态美洲的内容就是采用的插叙的方法介绍的。
考题形式:1、本文采用什么记叙顺序2、本文采用这一写作顺序有什么作用答题方法:1、分辨三种顺序的方法——读文章,看其中有无时间的先后错落现象,或事件开端的——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
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是倒叙或插叙。
2、三种顺序的作用——参照上面的讲解,再结合课文内容。
两条珍贵的白鱼这件事发生在我刚刚走出校门不久,那是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的工作。
老板出差,临走除了交待日常必要的工作以外,特别叮嘱我照顾好地的两条白鱼。
老板是香港人,来内地投资办公司的时候,这座有29英寸电视大小的鱼缸放在大厅里最显眼的地方,里面水草丰茂,奇石鳞峋,一对白鱼浑身雪白,两只眼睛漆黑晶莹,游动的姿态极其傲慢但又极其优雅。
老板对人们说:这对白色是公司的吉祥物,曾给他频频带来好运。
我精心护理着白鱼,心想,自己初出道,一定要做好老板交待的事情。
可是,一次换水时,我想把假山投出来洗一洗,谁知假山被水浸过以后长了一层滑滑的东西,就在快搬出鱼缸的一瞬间,假山从我手中滑脱,随着“哗啦”一声巨响,玻璃碎片同水和鱼一起落地。
两条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白鱼在地上拼命跳跃……同事小晴从电脑室里跑出来,帮我取来塑料桶。
待打上水救起白鱼,我发现地上有雪白的鳞片。
小晴说,白鱼恐怕活不成了。
我的眼泪立刻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那一夜,我彻夜未眠,眼前一会儿是老板盛怒的脸,一会儿是同事们嘲笑的面孔,好像他们在说:这个人一点能力都没有!第二天中午,我饭没吃,觉没睡,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鱼缸,把白鱼放进去,希望它们能活下来。
然而,白鱼太娇嫩了,第三天一早,便把平时很贵族气的肚皮翻了上来。
怎么办?怎么办?跑吧!我对自己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但是,从小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双休日,我跑遍了全市的宠物市场,我不知道那鱼叫什么名字,但我牢牢记着鱼的模样。
我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市场上巡视着,久久没有发现目标。
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却终于发现了这种鱼。
一问:1100元一条!我吓呆了。
可是,我拼命镇定住自己,叮嘱老板我回去凑钱。
我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还差400多元,离下月发薪水还有十几天,我只好找小晴借了500元并求她保密。
就在我把白鱼放进鱼缸里的当天下午,老板回来了。
带着旅途风尘的老板进得公司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厅的鱼缸前驻足,我的心突突跳着,老板端详了两分钟之后,回办公室去了。
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玄!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发奖金那天,我听到小晴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哭,好像在申诉什么,有几句话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为什么扣我的奖金?有人把鱼缸打碎,白鱼死掉,她都没事,我不就打错几句话吗?……”一会儿,老板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去。
我感到身体发促,悄惴地走了进去。
“你把鱼缸打了,白鱼死了?”“是”“你自己买的鱼缸和白鱼?”“是”“为什么你不一走了之?”我抬头看了看他的神情,他十分平静,我不知道他真正想的是什么,我也来不及多想,我只是说:“做人要有信用,损坏东西赔偿,这是父母和老师从小教给我的准则。
”“好!”老板突然大声说了这个字,几乎吓我一跳,他黝黑的脸上有了光彩,“我非常欣赏你的理由,下个月你到销售部任副经理,协助梁经理工作,怎么样?”猝不及防的结果让我说不出话,好久才说:“谢谢!”正要转身出去,老板又叫住了我,递给我一叠钱:“这是买鱼缸和鱼的钱,你刚参加工作,哪有什么钱呢,你不知道,我也是受苦人出身,找饭吃不易啊!”我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不管曾受了怎样的委屈,毕竟我得到了应有的理解和尊重,我为自己能在涉世之初坚守做人的原则而感到欣慰。
1.本文记叙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分别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
答:(1)起因:(2)发展:(3)高潮:(4)结局:2.揣摩文章最后一句话,结合全文,说说“我”都受到了哪些委屈,“我”所坚守的“做人原则”是什么?答:(1)受到的委屈是:(2)做人原则是:3.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是插叙,请找出来并概括该段的内容,同时说说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1)内容:(不超过10个字)(2)作用:4、结合原文内容和下面的提示概括小晴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小晴的表现是。
当私利受到损害时,小晴的表现是。
1、(1)起因:看护白鱼.(1分)(2)发展:打碎鱼缸;赔偿白鱼.(1分)(3)高潮:老板知情后,把我叫到办公室问话.(1分)(4)结局:老板不仅没有开除我,反而提拔了我.(1分)2,(1)委屈:尽心想做好工作却打碎鱼缸;刚参加工作却又要借钱赔白鱼;同事已经答应保密,却又泄了密.(3分)(2)原则:做人要诚实,损坏东西要赔偿.(2分)4,第三段(1)内容:白鱼是公司的吉祥物.(2分)(2)作用:交代白鱼来历,为下文情节展开做铺垫.(2分)5,(1)愿意助人,或乐于助人;(2分)不守信用,不愿承担责任.(2分)(2)小晴身上既有闪光之处,又有劣根性;在同事有困难时主动助人;在自己利益受到损失时,却想用他人过失掩饰自己的过失.(2分))太阳语我的书房处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二层楼的底层。
这排房子东西走向,阴暗潮湿,尤其是四周的楼房冲天而起之后,这排房子几乎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倒是个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只是大白天浪费电而已。
每天早餐过后,我会走进书房,读一读,写一写,累了困了,就泡杯清茶,在氤氲的茶香中点上一支烟,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
那逼仄的一线天空偶尔也会飞过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那时,我自以为没有比这更快活的事情了。
一天早晨,我正写到妙处,窗纱外忽然穿进一束阳光,如探照灯般绕来绕去,把个宁静的斗室照得一片明亮。
我刚站起来,那束阳光就钉在我的脸上,一动也不动,使我无法睁开眼睛。
我有点气恼,猛地举起拳头,那束阳光一下子不见了。
我睁开眼睛,却是一团黑洞。
过了一阵才隐约发现,那是个孩子,晃着小圆镜,在玩太阳呢。
我也不去计较,坐下来继续写作。
可是刚写了一句,那束阳光又跑进来了,在我的额头上锯过来,锯过去的。
我有点愤怒了,就起身出了门,快步上完几十级台阶。
我想教训教训那个顽童。
然而,一见我来了,那孩子却一脸愉快的表情。
我也不好发作,因为他坐在轮椅上……我从此知道了这个孩子名叫瓦片,今年8岁了,父母都是工人,工作很忙。
他们早晨上班时,就把轮椅推到外面,让孩子晒太阳,自己玩。
我冲他笑了笑,依然回到书房写作,以免灵感走失。
可是,一连几天的早晨,只要我一坐到书桌前,那束阳光便跳跃进来,如小猫捕鼠,东闪西蹦的。
它虽然悄无声息,却扰人心绪。
我想我应该跟那个孩子谈谈,告诉他有意打扰别人的工作是不礼貌的,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瓦片,”我叫他,“你干吗老往我的房间里照太阳呢?”“我跟你说话呀,叔叔。
”我惊讶不已。
“我天天看你,好长好长时间了。
人家都是一伙一伙儿地上班去了,只有你一个人在黑房子里。
我天天看你的头,头低着——你在里面哭吧?可怜的,又没有人和你说话。
我让妈妈给我买个小镜子,可她说:‘男孩子照镜子,多丢人!’爷爷从乡下来了,才给我买了一个……叔叔,你干吗哭呢?你别哭了,只要出太阳,我天天早上都和你说话,你不会急死的。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阳光还有一种语言功能,而告诉我这一知识的,竟是一个这样的孩子!以后,我每天清晨都在小男孩那束时断时续的阳光的陪伴下写作,它激发了我的灵感,我终于写出了一部成功的作品。
又是一个天朗风清的早晨,电视台来了两个人采访我,问我是怎么写出了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的。
“走,到我的书房后,你们就明白了。
”我领着客人下到我那个黑乎乎的房间,然后我坐到书桌前,请他们欣赏那束定时出现的阳光。
可是,十几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一点动静。
我忍不住了,就跑出去找那个可爱的孩子。
只见他手里拿着小圆镜,所不同的是,小圆镜被一块小手帕包得严严实实的。
“瓦片,你今天干吗不跟我‘说话’呢?”“哦,我今天不了,”孩子露出灿烂的微笑,“今天有他们跟你说话,我就用不着照太阳啦。
”后来,电视台播放了对我的专题访谈,题目就叫做“太阳语”……问题:1、谈谈小说标题“太阳语”的含义。
2、通读全文,你绝的文中的“瓦片”是个怎样的孩子?3、请简要梳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4、小说刻画小男孩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起作用是什么?5、这篇小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去安排结构,是否让人觉得有些平铺直叙?1.孩子用一束无声的太阳光作为语言,传达着对我的一种关心一种问候2.是一个天真可爱,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3.愤怒———谅解————惊讶————感动4.语言描写通过孩子的语言来揭示他的内心世界,表明他玩太阳的目的是怕我孤独,想帮助我,表现孩子纯真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5、本文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去写,使故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
其写作风格给人以质朴之感,这与瓦片天真质朴的性格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