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国药典》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

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

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
《中国药典》规定的水分测定法包括以下五种:
1.第一法(费休氏法)包括容量滴定法和库仑滴定法。

2.第二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和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如三七、广枣等。

3.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如厚朴花、蜂胶等。

4.第四法(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如肉桂、肉豆蔻、砂仁等。

5.第五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辛夷等药材。

具体操作步骤因方法不同而异,可以参考《中国药典》中的方法进行操作。

在应用这些水分测定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的前处理: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种类,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如粉碎、研磨、干燥等。

2.实验条件的控制:水分测定过程中,温度、湿度、压力等条件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

3.方法的适用性:不同的水分测定法适用于不同的药品和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4.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水分测定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天平、烘箱、滴定管等,需要正确使用和维护。

5.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各种数据,如样品质量、时间、温度等,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6.结果的判定:根据实验结果,判定药品的水分含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需要对判定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水分测定是药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需要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9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

2019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
麦冬
6-12g
灵芝
6-12g
鱼腥草
15-25g
麦芽
10-15g
忍冬藤
9-30g
狗脊
6-12g
远志
3-10g
鸡内金
3-10g
泽兰
6-12g
赤石脂
9-12g
鸡血藤
9-15g
泽泻
6-10g
赤芍
6-12g
鸡冠花
6-12g
降香
9-15g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细辛
1-3g
香橼
3-10g
地骨皮
9-15g
木瓜
6-9g
石斛
6-12g
地黄
10-15g
木香
3-6g
石榴皮
3-9g
熟地黄
9-15g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地榆
9-15g
花椒
3-6g
青风藤
6-12g
芒硝
6-12g
芥子
3-9g
青葙子
9-15g
地锦草
9-20g
苍术
3-9g
青蒿
6-12g
西红花
9-15g
马鞭草
5-10g
玉竹
6-12g
半边莲
9-15g
王不留行
5-10g
甘松
3-6g
半枝莲
15-30g
天冬
6-12g
甘草
2-10g
丝瓜络
5-12g
天花粉
10-15g

《中国药典》收录的植物类中药中含有的寡肽类成分

《中国药典》收录的植物类中药中含有的寡肽类成分

《中国药典》收录的植物类中药中含有的寡肽类成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茜草、亚麻子、紫菀、金铁锁、太子参、银柴胡、王不留行、瞿麦、青葙子、地骨皮、佛手、枳壳、人参、三七、北五味子、三棱、芡实、麦冬、半夏、牛膝、锦灯笼、玉竹和茺蔚子等23种中药中,已报道的寡肽类成分共187个。

寡肽类成分主要为直链肽(二肽、三肽、五肽等)和环状肽(单环肽、双环肽、三环肽等),且以环状肽为主。

单环肽有环二肽、环四环十二肽等。

双环肽主要从茜草和青葙子中分离得到。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寡肽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凝、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标签:中国药典;中药;寡肽;环肽;结构;药理作用肽类成分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潜在的药用价值。

目前报道的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植物类中药中的寡肽类成分共187个,分布于23种中药中:茜草(27个)、亚麻子(25个)、紫菀(24个)、金铁锁(21个)、太子参(14个)、银柴胡(11个)、王不留行(11个)、瞿麦(Dianthus superbus 中10个,D chinensis中2个)、青葙子(11个)、地骨皮(5个)、佛手(2个)、枳壳(4个)、人参(2个)、三七(14个)、北五味子(6个)、三棱(3个)、芡实(3个)、麦冬(2个)、半夏(2个)、牛膝(2个)、锦灯笼(1个)、玉竹(1个)、茺蔚子(1个)。

根据成环与否可将寡肽类分为直链肽和环状肽,且主要为环状肽(共177个)。

环状肽可根据环的数目分为单环肽(139个)、双环肽(37个)和三环肽(1个)。

其中双环肽主要在青葙子和茜草中发现,而单环肽在其他中药中均有发现,三环肽从金铁锁中分离得到。

单环肽根据氨基酸残基数目分为二肽、四肽九肽,至环十二肽。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寡肽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凝、抗菌、免疫抑制、舒张血管等作用多种活性,且毒副作用不明显,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综述《中国药典》中收录的植物类中药中含有的寡肽类成分,以期为《中国药典》中的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中国药典2020版212个中药材及饮片品种变化数据汇总

中国药典2020版212个中药材及饮片品种变化数据汇总

修订性状、鉴别、检查、浸出 直径由1~1.5cm改为
物,删除含量测定
0.7-1.6cm
增加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 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浸出物
修订鉴别3、增加薄荷脑含量
删除炒苍耳子苍术苷含量测 定,苍耳子、炒苍耳子含量同 药材
增加饮片性状
修订饮片性状
增加蟾酥粉性状、水分、鉴别 234、特征图谱、含量测定
200 芫花 修订鉴别2
201 远志 修订来源、性状、鉴别12
202 皂矾 修订药材来源
203 泽泻
修订来源、鉴别2、含量测 定
204 浙贝母 修订性状
205 栀子 增加重金属项
206 枳实
207 炙黄芪
208 重楼 修订薄层鉴别、含量测定
209 朱砂 增加二价汞检查
210 竹节参
修订鉴别2、增加酸不溶性 灰分、含量测定
128 青蒿
129 青礞石
130 青葙子
增加薄层鉴别、水分、总灰 分、酸不溶性灰分,删去杂 质
131 青叶胆 修订薄层鉴别
132 清半夏
133 全蝎
增加水分、总灰分、酸不溶 性灰分,修订浸出物
134 人参 增加重金属项
135 肉桂
136 三颗针
137 三七 增加重金属
138 桑白皮 139 桑螵蛸 140 桑叶 141 山豆根 修订薄层鉴别2 142 山柰 修订水分、增加含量测定 143 山香圆叶 144 山药 修订鉴别2 145 山楂 修订重金属项 146 山茱萸 增加重金属项 147 蛇蜕
增加饮片性状 增加青礞石和煅青礞石性状 修订饮片性状、检查、鉴别 修订工艺
修订性状、鉴别12、总灰分 修订工艺 增加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 灰分,修订浸出物

三七质量标准

三七质量标准
【炮制】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鉴别】(1)本品粉末灰黄色。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4~30µ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梯纹、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µm。草酸钙簇晶少见,50~80µ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温浸30分钟(或冷浸振摇1小时),滤过。取滤液1ml,蒸干,国醋酐1ml一硫酸1~2滴,显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另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与10%枸橼酸溶液各1滴,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文件名:三七质量标准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分发份数:7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GMP办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生产部、仓管部
[品名]三七
[拼音]Sanqi
[拉丁文]RADIX NOTOGINSENG
[代号]Y36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痕,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性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若回甜。
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中药三七是一珍贵中药材

中药三七是一珍贵中药材

中药三七是一珍贵中药材,具有止血、活血、补血、保护心肌、抗冠心病、保护脑组织、扩血管和降压、提高记忆力、消炎镇痛、镇静、保肝、抗衰老、滋补、强壮、免疫调节等诸多种药理作用中药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

又名山膝,金不换、田三七、田漆、田七、参七、血参、人参三七、滇二七。

三七用于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本草纲目以前的《医门秘旨》、《跌损妙方》已有记载。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野生或栽培。

《中国药典》I部2005版收载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可以用治外伤H{血、咳血、衄血、下血、血痢等各种内外血症。

《中药大辞典)2005版记载:"生品能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熟品能补血活血,为常用名贵药材之一。

"中药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三七总皂苷、三七素、三七多糖类、黄酮苷、挥发油、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等。

《中围药典》I部2005版规定三七药材人参皂苷Rgl(C42H72014),人参皂苷RblfC54H92023)和三七皂苷Rl(C47H80018)~者的总量不得少于5.0%。

有报道"测定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含量可达8·19%一29-4%,其中有人参皂甙Rbl、Rb2、Rc、Rdl、Rd2、Re、Rf、Rgl、Rg2、Rhl,三七皂甙A、B、C、D、E、F等。

"三七的药理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止血作用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美名,素有"止血之神药"、"止血金不换"之说,为伤科要药。

三七的止血有效成分是三七素Dencichn,可溶于水,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类物质,著名的"云南白药",即以之为主药。

复方中三七的薄层鉴别

复方中三七的薄层鉴别

4.1 复方中三七的薄层鉴别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三七鉴别项下方法。

4.1.1 供试溶液的制备称取20100112,20100118;两个批次本品颗粒各2.0g,置25ml具塞试管中,加水2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15ml,密塞,振摇10min,放置于冰箱中使分层,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4.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并将这些对照品溶液混合制成对照品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4.1.3 阴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缺三七阴性复方颗粒2.0g,按供试品溶液的备方法,制得阴性供试品溶液。

4.1.4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称取三七对照药材0.5g,用滴管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摇10min,放置于冰箱中使分层,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4.1.5 TLC色谱条件薄层板:自制硅胶G板(硅胶:0.7%CMC-Na为1:3)展开剂系统:氯仿-甲醇-水-冰乙酸(14:11:2:0.5)于冰箱放置的下层溶液。

显色剂:10%的硫酸乙醇溶液。

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几种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饱和30min,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在烘箱中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见图3-1。

图3-1 复方中三七的薄层鉴定色谱图1复方颗粒样品 6 人参皂苷Rg1对照品2复方颗粒样品7 三七皂苷R1对照品3三七对照药材8 人参皂苷Re对照品4三种对照品混合溶液9 三七阴性样品5人参皂苷Rb1对照品在颗粒样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特征斑点清晰、圆整、分离效果较好、Rf值适中。

缺三七的阴性样品无干扰。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三七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三七

三七 Radix Notoginseng
(英)Sanchi
别名 ⼈参三七、⽥七、盘龙七、⾦不换。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草本,⾼达60cm。

根茎短,茎直⽴,光滑⽆⽑。

掌状复叶,具长柄,3~4⽚轮⽣于茎顶;⼩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

伞形花序顶⽣,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

花⼩,黄绿⾊;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

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

种⼦1~3,扁球形。

花期6~8⽉,果期8~10⽉。

⽣于⼭坡丛林下。

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脚斜坡或⼟丘缓坡上。

主产云南、⼴西、四川。

采制 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

去须根,曝晒⾄半⼲,⽤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 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

表⾯灰黄⾊或棕⿊⾊,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孔;上部有数瘤状隆起的⽀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

质坚实,击碎后⽪部与⽊部常分离;横切⾯灰⽩⾊或黄棕⾊,⽪部有棕⾊⼩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化学成分 含皂甙,主要为⼈参皂甙Rb1、Rg1 、Rg2和少量⼈参皂甙Ra、Rb2、Rb和Re。

此外,尚含黄酮甙、淀粉、蛋⽩质、油脂等。

性味 性温,味⽢、微苦。

功能主治 散瘀⽌⾎,消肿定痛。

⽤于各种内、外出⾎,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二叔丁酯(ditertbut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caplate),已酸(acetic acid),庚酸(heptanoic acid),辛酸(octanoic acid),壬-3-烯-2酮(non-3-en-2-one),环十二碳酮(cyclodecanone),反式-2-壬烯醛(2-nonenal),十三烯(TCMLIBidecene),1-甲基-4-过氧甲硫基双环[2,2,2]辛烷[1-methyl-4-dioximethylthino-bicycol(2,2,2)octane],十四烷(teTCMLIBadecane),十五烷(pentadecane),十六烷(hexadecane),十七烷(hexadecane),十七烷(heptadecane),十八烷(octadecane),十九烷(nonadecane),二十烷(eicosane),二十一烷(heneicosane),二十二烷(docosane),二十三烷(TCMLIBicosane),α,α-二甲基苯甲醇(α,α-dimethylbenzenemethanol),2,2,2-三已氧基已醇(2,2,2-TCMLIBiethoxyethanol),1-甲基-4-丙烯基环已烷(1-methyl-4isoallyl-cyclohexane),1-甲氧基已基苯(1-methoxyethylbenzene)[11,12]。

从绒根中分得共同酮类成分:槲皮素(quercetin)以及槲皮素和木糖(xylose),葡萄糖(gluc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所成的甙。

还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蔗糖(sucrose)[6]。

从根中还得到具有活性的三七多糖A(sanchian-A),系一种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13]。

又含铁、铜、锰、锌、镍、钒、钼、氟等无机元素[14]。

【药理作用】1.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1.1三七总皂甙(PNS)和单体皂甙(Rb1、Rg1)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1.1 PNS对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 SD封闭群大鼠(210±37g,)40只,随机分5组,麻醉,冠脉结扎和再灌注前10min分别iv生理盐水(NS),维拉帕米(Ver),PNS50、100、200mg/kg。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40min时剪开结。

扎线再灌注后摘取心脏,分离心室梗死心肌与正常心肌,计算梗死心肌占全心室肌湿重的%。

结果表明,PNS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地缩小在体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再通后心肌梗塞范围(r=-0·939,P<0·05)。

PNS100、200mg/kg与Ver1.25mg/kg的作用差异不显着。

1.1.2 PNS、Rb1对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SD大鼠(220±39g)69只,肝素化后取心脏进行Langendorff恒压灌流。

药物加入灌流液,并以Ver为阳性对照,NS为空白对照,测定心肌CPK释放量和心肌钙聚集量。

收集各组心脏再灌注第15分钟冠脉流出液,测定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PK)释放量,结果PNS12·5,25mg/L对心肌缺血60分钟,再灌注15分钟时的CPK释放无显着影响;将心肌缺血时间缩短至40分钟时,NS以及Rb1、R个g1均显着减少再灌注第15分钟时的CPK 释放。

心肌钙聚集测定结果表明,缺血40分钟,再灌注15分钟使心肌钙含量显着升高。

PNS 显着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钙聚集,并呈显着的剂量依赖性(r=-0·995,P<0·01),与Ver2umol/L作用一致。

Rb1、Rg1也有相同作用。

1.1.3 PNS、Rb1、Rg1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的影响 SD大鼠42只(210±26g,)随机分7组,制备Langendorff灌流心脏。

正常对照组恒压灌注80分钟,其余低灌40分钟后再灌注15分钟,给药组分别给药PNS12.5mg/L,Rb110mg/L,Rg110mg/L,Ver2umol/L,别嘌呤醇1mmol/L,并设空白对照组。

灌流结束后,测定心肌SOD活力和MDA生成。

实验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SOD 活力显着低于正常心肌,PNS和Rb1、R个g1都减轻了SOD活力降低的程度,与Ver、别嘌呤醇作用一致。

在缺血再灌注心肌,MDA含量较正常心肌高2倍,PNS、Rb1、Rg1和Ver 及别嘌呤醇都有减少MDA生成的作用。

1.2三七人参三醇甙(PTS)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1.2.1 PTS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大鼠24只(250士25g,),均分4组,麻醉,记录Ⅱ导联心电图,结扎冠状动脉,结扎前5分钟分别给大鼠舌下PTS30、62.5mg/kg,奎尼丁或等体积1%吐温80溶液,连续记录结扎后30分钟内出现的异常心电图。

结果表明,PTS两个剂量组室性早搏数明显减少,与奎尼丁组结果相似,心室纤颤及心律失常总持续时间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1.2.2 PTS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大鼠20只(338±62g,),随机分3组,麻醉开胸,于冠状动脉处放置一塑料软管后结扎冠脉,结扎冠脉前分别给大鼠舌ivpts30mg/kg、沛心达(药名)或等体积1%吐温80溶液。

30分钟后剪开结扎线,取出软管,使血液再灌注10分钟后,再次结扎冠脉,并使其存活2小时后取出心脏,染色处理心肌,计算梗死区占全心室重的百分率。

结果表明,PTS与沛心达一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

1.2.3 PTS对小鼠常压缺氧的影响小鼠40只,分别ipPTS100、300、500mg/kg或等体积1%吐温80,10分钟后将小鼠放入含钠石灰磨口瓶内,每瓶1只,盖紧,记录存活时间,结果PTS各剂量均可使小鼠存活时间显着延长,300mg/kg达最大有效剂量。

1.2.4 PTS对CaCl2一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保护作用小鼠48只(27士3·6g,),随机分4组,分别于尾ivPTS100、200mg/kg,奎尼丁10mg/kg或等体积1%吐温80,5分钟后均ivCaCl2-Ach混合液,记录Ⅱ导联心电图,以心电图出现f或F 波作为房颤或房扑的阳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对照组在1分钟内均出现房颤或房扑,且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3只还出现心室纤颤。

而给予PTS或奎尼丁,则可明显对抗CaCl2一Ach致房颤或房扑的作用,且无室颤发生。

1.2.5 PTS对大鼠心肌释放CK和LDH的影响大鼠(224±36g),制备离体灌流心脏,分为正常组,缺血对照组和两个不同剂量给药组,给药组含药灌流液PTS浓度分别为5、50ug/ml,各组按法灌流后分别留取冠脉流出液测定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结果表明,PTS0ug/ml灌流可明显抑制缺血期ck及再灌注后多个时间点的CK及LDH 的释放。

对再灌注20min内总的CK及LDH的释放量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CK降低仅为缺血对照组的40±16%(P<0.01),PTS也使总LDH释放明显减少,为缺血对照组的50±10%(P<0.05),说明PTS对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1.2.6 PTS对大鼠心肌组织SOD和MDA含量的影响取上述灌流后心脏的心脏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

结果,以PTS与5,50ug/ml 预先灌注,可使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SOD的降低有所减轻,PTS50ug/ml亦可抑制其MDA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

表明PTS可以保护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组织SOD 的降低,从而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

1.3三七总皂甙(PNS)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3.1 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1.3.1.1对小鼠吸入氯仿诱发室颤的预防作用小鼠75只(26±4g),给药组分别ipPNS200、400mg/kg,对照组ip生理盐水(Ns)。

10min后吸入氯仿至呼吸停止,记录Ⅱ导联心电图。

对照组40只小鼠发生率为83%,PNS200mg/kg组(15只小鼠)室颤发生率为20%,PNS400mg/kg (20只小鼠)为15%,给药组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着P<0·01。

1.3.1.2 对大鼠ivBaCl2,引起心律失常的疗效大鼠50只(187±28g),麻醉,以ivBaCl2引起心律失常后1分钟,舌下静脉恒速(30mg/分钟)注射PNS,待心率失常纠正素等a受体激动剂的45Ca一PSS中。

最后把组织移入冰冻的LaCl3溶液中洗脱,称重,加入EGTA液,放置,然后测定组织中45Ca放射活性,并计算45Ca流入组织量。

结果表明,0.6g/l浓度的PNS使苯肾上腺素引起的45Ca内流量增高下降到0.14±0.05mmol/kg (n=7),与不加入PNS的苯肾上腺素组相比,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同样浓度的PNS对KCI引起的45Ca内流无明显影响,而硝苯吡啶几乎完全阻断KCI引起的45Ca内流量。

1.15.2对45Ca外溢的影响0.6g/L浓度PNS对苯肾上腺素明显增加45Ca丢失率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1.16三七总皂甙(PNS)的降压作用1.16.1对麻醉猫的降压作用猫18只(体重2.6-3.2kg),分5组,麻醉,按不同剂量ivPNS,记录给药前后血压。

结果表明,PNS有降低麻醉猫血压的作用,其强度与血压成正比。

1.16.2 对麻醉猫降压作用的快速耐受性猫(2.5-3kg)4只,麻醉,ivPNS60mg/kg,待降压及血压恢复原水平后再给同剂量PNS。

结果第一次给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18.42-18.91%,第二次给药后降压幅度为原水平的47.43-47.06%,第一、二次降压强度比率为:收缩压1:2.5,舒张压1:24,表明PNS对麻醉猫的降压作用无快速耐受性。

1.17三七注射液(每lml相当于1g生药)对兔肺动脉压的降压作用家兔10只(体重3±0.5kg),麻醉,分离左外颈静脉和右颈动脉,插管测定给药前后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和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动脉收缩压(SCAP),颈动脉舒张压(DCAP)和颈动脉平均压(MCAP),并测心率(HR)。

Iv三七注射液0.6或0.3ml/kg,每个动物先后进行两个剂量组的实验,结果见表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