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_孙小东

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_孙小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5% 高于对照组的 61. 9%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见表 1。 3讨论
眩晕症的发生与颈椎病、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前庭神经细胞炎等疾病有关,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定论,但均与 大脑 局 部 微 循 环 障 碍 、缺 血 、缺 氧 有 关[1] 。眩 晕 症 的 病 理 改 变
3 訾海燕. 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 21 例临床观察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 6) : 663 - 664.
4 杨洪云.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 127 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 生,2008,46( 14) : 87. ( 收稿日期: 2013 - 01 - 28)
·54·
临床合理用药 2013 年 6 月第 6 卷第 6 期上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une 2013,Vol. 6 No. 6A
·用药研究·
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孙小东
【摘 要】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 例眩晕症患者随机 分治疗组 44 例和对照组 42 例。治疗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观察 2 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5% 高于对照组的 61. 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较好,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复方丹参注射液; 联合治疗; 眩晕症 【中图分类号】 R 25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96( 2013) 06A - 0054 - 01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效果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 2 9 例, 内耳 眩晕症 l 2 例, 颈性眩晕 9例 。
1 . 2 纳入标 准 就诊时临床资料 、 治疗经过完整 ; 眩晕症 的诊 断符合 中华 医学会 神经 内科 学分会 关于 眩晕症 的诊断 与鉴别 诊断 ; 能配合 护理人员 , 自愿 参与本次研究 ;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量表 ( MM S E ) 总分 I >2 7分 。 1 . 3 排 除指标 人 院时生命 体征不平 稳 的患 者 ; 入 院有各种
核属于脑干 中最大 的核 团 , 其对氧供和血供非常敏感 。同时其 也和脑于 网状结构 中的迷走 神经 核和血 管运 动 中枢相 连接 , 所
有面 色苍 白、 恶心 、 呕吐 以及血压 和脉 搏改变等症状 , 严重威 胁
着人们 的健康 。l 临 床多见于 内耳 眩晕 症、 椎一基底动 脉供 血不

用 药 经 验

利 多 卡 因治疗 眩晕 效果 观察
樊晓 霞 , 程朝 军
【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眩晕症 ; 疗效
【 中图分类号 】 R 4 4 1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3 2 9 6 ( 2 0 1 5 ) 0 3 A一 0 1 2 9—0 2
d o i : 1 0 . 1 5 8 8 7 / j . c n k i . 1 3 - 1 3 8 9 / r . 2 0 1 5 . 0 7 . 0 7 8
眩晕 ( v e r t i g o ) 的产 生主要 是 由耳科 前庭 和其 他相 关疾病
2 . 3 不 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有 1例 ( 2 %) 患者治 疗过程 中心
足及 颈椎 疾病 。多年来 临床 常规采用 地西泮 、 扩 血管药 物 、 肾 上腺 皮质激素 、 甘露醇等药物 治疗 。2 0 1 1— 2 0 1 3年 , 我科 采用

利多卡因与654-2联合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与654-2联合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与654-2联合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654-2联用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98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9例用利多卡因50mg、654-2 10mg分别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49例用654-2 10mg、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3天。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利多卡因联合654-2治疗眩晕症效果优于654-2联合丹参。

【关键词】眩晕;利多卡因;丹参;654-2【中图分类号】R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69-01 眩晕症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症候群之一,且复发率高,及时解除症状是当务之急。

我科自2008~2010年共收住眩晕98例,用利多卡因联合654-2治疗眩晕症4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眩晕症病人49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4例,女35例,年龄35~80岁,平均56岁。

对照组49例,其中男12例,女37例,年龄36~78岁,平均55岁。

病程1~3天不等,均不同程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感。

均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均除外脑卒中,心电图排除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良性位置性眩晕3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7例,,美尼尔综合征18例,颈性眩晕16例。

两组发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利多卡因5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654-2 10mg ,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654-2 1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共用3天。

1.3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眩晕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眩晕主要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利多卡因合并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50例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合并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50例临床观察
临床报道
21年in 第2卷 第1N 0o o 3 o
医学 信 息
非 典型 急 性心 肌 梗死 的 临床 分析
王 志 兴
【 要】 摘 目的 : 讨非 典 型急性 肌 梗 死的 临床特 点和 近期 预后 的相 关 因素。方 法 : 1 2 急 性 心肌 梗 死 患者 进行 临 床 分析 。结 果 : 探 择 0例 典型 惠 性 心 肌 梗 死 2 例 , 中疼 痛部 位不 典型 者 1 例 , 7 其 1 无痛 而 以其它表 现 为首发 症状 者 1 z例 , 电 图表现 不 典型者 1 心 z例 ; 院期 间病 死 率 3 . 。结 论 : 型 住 04 典 急性 心肌梗 死 多见 于老年 人 , 高血 压 、 有 糖尿 病 、 陈旧性 心肌梗 死病 史者 较 多。高龄 、 诊 时 间晚 、 确 l 症 状和 心 电 图不 典 型型 者 , 临床 误诊 病 例 多 , 院 死 住
1 临床 因素
1 1 一 般资 料 : . AMI 诊 断根 据 典 型 的I 表 现 和( ) 定 的 心 的 临床 或 肯 电 图动态 改变 , 肌 酶 学 的动 态 变 化 。 本 组 1 2例 AMI 者 中 , 7 心 0 患 男 2 例, 3 例 ; 女 O 非典 型 性 AMI A 组 ) 6 , 龄 4 ~8 ( 3例 年 8 4岁 , 均 ( 8 7 平 6. 士 8 9 岁 。典型性 A ( .) MI B组 ) 6例 , 龄 2 ~7 岁 . 6 年 3 9 平均 ( 6 3 . ) 。 5 . ±9 2 岁 发病 至确 诊时 间 , A组 平均 为 2 . h B组 平均 为 9 8 , 45 , h 2组 间差异 有显 著
王 凤
【 图分类号 ] 4 中 R7 5 【 文献标 识码】 c 【 文章 编号1 0 6 9 9 2 1 ) O 1 2 1 1 0 —1 5 【0 0 1 一0 4 —0 大类 : 前庭 系统 性眩 晕 ( 性眩 晕) 此 类 可再 分 为前 庭 周 围性 眩晕 ( ① 真 , 耳 源性 眩晕 , 美尼 尔 氏病 、 如 内耳 药 物 中毒 、 耳损 伤 、 庭 神经 元 炎 ) 内 前 和前 庭 中枢性 眩晕 ( 血管 性眩 晕 、 颈外伤 性 眩晕 、 脑 头 脑肿 瘤性 眩晕 、 癫痫 性 眩 晕 、 内压增 高所 致眩 晕等 ) 颅 。② 非前 庭 系 统性 眩 晕 , 称假 性 眩 晕或 非 亦 典型 眩晕 。这 类包 括全 身疾 病 性 眩 晕 等 。有 专 家认 为 8 的 眩晕 可 能 O 是周 围性耳 源 性 , 在临 床 上该类 眩晕 最为 多见 。现代 医学 认为 : 尼尔 氏 美 病发作 性 眩晕 伴耳 鸣 、 听力 减退 、 眼球震 颤 为主要 特点 , 重时可 伴 恶心 、 严 呕吐 、 色苍 白和 出汗 等 。中枢 性眩 晕 , 面 迷走 神经 反射性 刺激 前庭 神经 核 所引 起的 眩晕 , 神经 核在 脑干 与 其 他神 经 核发 生 错综 复 杂 的联 系 。本 此 组病 例临 床证 明应 用利 多卡 因合 用 山莨 菪 碱治 疗 眩晕 确 有满 意 的疗 效 , 利多 卡因 为局 麻药 和抗 心律失 常 药 , 该药 麻醉 作用强 , 用广 泛 , 效快 , 应 起 组织 穿透力 强 , 不需 要皮 试 , 运动神 经 、 也 对 内耳前庭 神经 阻滞作 用 大 , 可 快速 到达 病 灶部 位 ,O 2 1 一 O分钟 症 状 消 失 , 到见 效 快 的 目的 ; 达 山莨 菪 碱, 改善 内耳 的血 液循 环 , 对抗 迷 走神 经 的 张力 , 床单 纯应 用 对 改善 耳 临 鸣、 止晕 、 吐也有 效果 。经 治疗 证 明 , 药合 用 对美 尼 尔 氏病 所 致 的眩 止 两 晕确 有 良好 的疗效 , 能与 通过 调节 自主 神经 系统 、 张脑微 血管 及 改善 可 扩 内耳 微循 环有 关 。利多 卡因 、 山莨菪 碱不 良反 应小 、 安全 稳定 、 格 低廉 , 价 合用 治疗 眩晕 症疗 效满 意且 安全 。 参考 文献 E 3 韩全 甫 , 1 郑德 玉 , 芬. 多卡 因治 疗 眩晕 症 8 张 利 O倒 临床 观察 E ] 中 J. 国 临床 医生杂 志 ,0 8 3 ( ) 1 9 2 0 , 6 2 : 2 眩晕症 在 l 临床上 比较 多见 , 发生 原 因有多 种 笔者 自 2 0 0 2年 1月 至 20 0 8年 1 O月 共 诊治 5 0例 眩 晕 症病 人 , 应 用 利 多卡 因及 山 莨菪 碱 治 均 疗, 疗效 满 意 , 现报告 如 下 :

眩晕症论文利多卡因论文: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眩晕症论文利多卡因论文: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眩晕症论文利多卡因论文: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46例眩晕症疗效。

方法利多卡因2-4mg/kg稀释静滴,每日1 次,5-7天为一个疗程。

结果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总有效率为91.30%;起效时间大多在治疗开始后 1-3天;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眼发黑,其他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利多卡因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均可获得肯定疗效,且毒性小、安全性大。

[关键词] 眩晕症;利多卡因;治疗前庭系统性眩晕,临床多见于内耳性眩晕症,多年来临床常规采用地西泮、舒张血管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甘露醇等药物治疗。

2006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患者共46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眩晕患者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7.3岁;病程2小时-12年。

全部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视物旋转或摇晃感、眼震阳性等。

同时经头颅ct或mri、颈椎x线片等相关检查并排除颅内肿瘤、脑出血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所致的眩晕而确诊。

在46例眩晕症患者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2例,美尼尔氏综合症7例,颈性眩晕14例,位置性眩晕1例,前庭神经元炎2例。

1.2 治疗方法利多卡因2-4mg/kg加入10%葡萄糖液200-300ml内,以40-60滴/min静滴,每日1次, 5-7天为一个疗程。

连用2个疗程,伴有其他症状酌情处理。

1.3 疗效观察每天询问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记录心率、心律,用药前后进行心电图及肝功能检查。

1.4 疗效评定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显效:眩晕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感觉良好。

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减轻,起床活动后仍有轻微的头晕。

无效:症状用药前后无变化、加重或稍有减轻。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

2 结果2.1 抗眩晕症疗效 46例患者中,显效27例(58.70%);有效15例(32.61%);无效4例(8.70%);总有效42(91.30%)。

安定、654-2、利多卡因在产程中联合应用效果观察

安定、654-2、利多卡因在产程中联合应用效果观察

窒息发生率 。
观察两组 的分娩方 式、 剖宫产率、 产后出血、
23 两组孕妇产程 中尿潴留、粪便污染发生率及新生儿 窒息 . 发 生率 比较 对照组 发生尿潴 留机会高于试验 组,两组 间比 较 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 .5。两组 间导尿次 数、分娩 粪便 尸 00 )
“< . ) 有 可 比性 。 )0 5,具 0
1 方 法 试 验 组 产 妇 宫 口开 至 近 3 e 时 ( 跃 期 . 2 m 活 前) ,宫 缩 规 律 ,胎 先 露 部 S±2 ,首先 将 安 定 1 0 mg缓 慢静 注 (~ i ,随后 2 m n 3 5 mn ) i 继续 静脉推注 6 421 g 5- m , 0 同时宫颈外敷浸有 2 %利多卡因 l 的纱布块,对照组不采 Om1
垒 验体会 Jn y niu 《 国 学 新》 卷第1期( 第2 期)0 年5 芑 ig a t i 中 医 创 第9 h 5 总 2 2l 月 5 2
安定 、64 2 5 — 、利 多卡 因在产程 中联合 应用效果 观察
张莉①
【 摘要 】 目的 : 在产程中应用安定、642 探讨 5_ 、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 方法 :0 20例孕妇 随机分为试验 组与对照组各 10例,实验组于宫 0
【 关键词 】 安定 ; 64 2 利多卡 因 ; 分娩 ; 产程进展 5- ;
d iO36 6i n17 — 9 52 1 . .8 o: .9 9 .s . 4 4 8 .0 21 0 0 l s 6 5
近年来 ,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在产妇宫 口开至近 3e m时 静 脉推 注安 定 1 g 5 — 0 g 0m 、6 4 21m 、宫颈 湿敷 2 利多卡 因 %
宫缩条件下进行观察 。除各种原 因剖宫产外,对照组 阴道分娩

利多卡因、654-2联合血塞通治疗眩晕症42例临床分析

利多卡因、654-2联合血塞通治疗眩晕症42例临床分析

利多卡因、654-2联合血塞通治疗眩晕症42例临床分析
陈鹏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21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654-2联合血塞通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利多卡因每次1 mg/kg,654-2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0.9%250 ml,1次/日静点,连续3~5天.血塞通40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0.9%250 ml,1次/日静点,连续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结论利多卡因、654-2联合血塞通治疗眩晕症,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满意,适合基层医院或社区门诊治疗.
【总页数】1页(P3436)
【作者】陈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利多卡因与红花联合654-2治疗眩晕症100例临床观察 [J], 肖光华
2.复方丹参合利多卡因与654-2治疗眩晕症23例 [J], 邵成泉;赵梦泉
3.利多卡因、654-2与丹参联用治疗眩晕症128例对比观察 [J], 蓝荣叁;吴江;刘桂胜
4.654-2、利多卡因联合治疗高原地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J],
刘德远;李晓林;胡国柱
5.654-2联合血塞通治疗眩晕症40例 [J], 杭兴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研究

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研究

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在眩晕症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收治的眩晕患者44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

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654-Ⅱ治疗,对比分析经过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洛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眩晕取得良好的疗效, 临床症状缓解迅速, 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纳洛酮;利多卡因;眩晕症【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眩晕症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是临床急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有研究表明: 当眩晕发作与脑内β-内啡肽浓度增多有关【1】。

该疾病临床缓解慢、复发率高、生活质量差,治疗有一定难度。

以往的任何一种药物和疗法对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2015年2月用纳洛酮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治疗眩晕4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眩晕患者44例,其中男19例, 女25例。

病程在30min一6d,年龄在17一84岁之间, 平均50.2士3.7岁。

所有病例临床表现均为头痛头晕、视物旋转、身体晃动感, 伴有恶心、呕吐、多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均完善血、尿、粪常规, 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化验, 头颅、颈椎CT,颈颅多普勒检查及颈动脉彩超。

其中37例患者经颈颅多普勒检查提示: 有不同程度的脑血流异常,24例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有颈动脉不同程度粥样斑块,18例为腔隙性脑梗死, 1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患者颈椎病,8例患者前庭神经元炎,14例患者各项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 治疗组平均年龄(48.9士4.8)岁, 病程平均: (2.0士2.2)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

方法将34例突发性眩晕患者排除创伤性、中毒性、及肿瘤性疾病,实用利多卡因加645-2注射液静脉滴注。

结果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静滴,对突发性眩晕治疗效果好,同时对脑、心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654-2注射液;突发性眩晕
突发性眩晕是临床较为常见病,笔者用盐酸利多卡因加654-2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眩晕患者34例,临床症状改善
明显,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突发性眩晕患者34例,符合《常见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并排除体位性、创伤性、中毒性及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突发病眩晕,其中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 d,外周性眩晕的梅尼埃病及梅尼埃症候群的20例,梅尼埃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内耳淋巴腔积水,蜗管和球囊显著膨大致高压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病变,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眩晕主要呈旋转性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犹如大病临头,继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畏光等自主神经反应,常伴耳鸣、头痛、头胀或暂时性耳聋等,查体有时可出现自发性眼震快相多向健侧。

电测听力检查显示神经性耳鸣、耳聋。

在中枢性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列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当头部转动时诱发突法性眩晕加重,主要表现为枕顶部头痛,也有的放射到颞部,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悸及四肢异常出汗耳鸣等,颈部X线检查显示颈椎骨质增生,小关节移位椎间隙狭窄等。

1.2 治疗方法接诊首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每公斤1~1.5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40~60 ml缓慢静脉推注(10~20 min)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1次/d,5 d为1个疗程。

对血压偏高者可适当加钙离子拮抗剂,恶心、呕吐厉害者可适当加维
生素B6、吗丁林。

对耳鸣较重者可加维生素B1。

本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一路例
出现并发症。

2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24 h后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48 h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第1天输液完后,显效25列(78.12%),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眩晕、耳鸣、等症状明显改善,恶心呕吐停止,心跳平稳、心悸、乏力症状改善血压开始恢复正常,第2天可以下地行走有效7例,在第2天输液后症状也开始改善,当第1疗程结束后29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其余2例头部活动还有轻微眩晕感觉及耳部不适,
无恶心及呕吐及其他症状,休息2 d后再行第2疗程,结果34例患者全部治愈。

3 讨论
利多卡因亦称昔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同时具有迅速有效而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可通过阻断钠(Na+)钾(K+)钙(Ca2+)降低细胞内钠、钙浓度,减少钾外流,提高脑血管的张力,能抑制颅内压升高和降低颅脑损伤及脑内占位病变患者术中的颅内压,防止脑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缺血缺氧的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654-2为抗胆碱药,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和扩血管作用,加速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和红细胞压积,而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明显改善未循环。

基于上述药理作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及缺血缺氧时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提高血管张力防止细胞水肿,654-2注射液能解除平滑肌和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加速微循环血流速度,淋巴液回流增加消除积液细胞水肿,提高组织摄取氧的能力或在微循环水平上促进机体对氧的利用。

无论对梅尼埃症侯群耳糜路水肿,还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使用利多卡因和654-2注射液静脉滴注,都可是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降低,血管扩张血流加速,防止水肿等变化,提高机体缺血缺氧保护细胞的能力,从而明显改善突发性眩晕症状和消除恐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利多卡因和654-2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从而保护脑血管防止水肿维持正常心功能,快速缓解眩晕带来的一系列症状。

但应注意利多卡因注射液静滴过快过量可引起低血压、抑制心室传导,因此应严格控制计量2 mg/kg以下,药液浓度0.5 mg/ml 以下,控制输液速度应小于40滴/min。

参考文献
[1]杜敏逸,周源.利多卡因对乳酸损害脑细胞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脑细胞的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9):406-408.
[2]周源.利多卡因对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1985,4:193.
[3]张自强.药理学.燕京医学院教材,1998: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