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述评

合集下载

中国骨肉瘤治疗进展

中国骨肉瘤治疗进展

中国骨肉瘤治疗进展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牛晓辉张清中国骨肉瘤诊治现状在2008年7月中国抗癌协会骨肉瘤专业委员会化疗学组组织的骨肉瘤化疗研讨会上,共有17家国内医院提供了2002-2007年2015例骨肉瘤患者的资料,现将这些资料的分析结果简述如下。

临床诊断与外科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三者相结合作出临床诊断的病例占各自病例资料的85%~100%(平均97.2%),其中Ⅱa期病例占1.5%~39%(平均10.8%),Ⅱb期病例占54%~100%(平均83%),Ⅲ期病例占2%~15%(平均8%)。

化疗新辅助化疗病例占64.7%~100%(平均77%),辅助化疗病例占8%~35.3%(平均18%)。

17家医院选用甲氨蝶呤8~12 g/m2、顺铂100~120 mg/m2、多柔比星60~90 mg/m2、异环磷酰胺10~15 g/m2为一线化疗药物,其中3家医院以表柔比星替代多柔比星,给药方式以静脉为主。

选用的二线药物主要包括紫杉醇、三氧化二砷、依托泊苷、博来霉素、环磷酰胺、放线菌素D、奥沙利铂、卡铂、长春地辛、表柔比星及培美曲塞等。

疗效评价全部医院均以总生存(OS)率、总缓解(OR)率、无疾病生存(DFS)率、无复发生存(RFS)率和肺转移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

随访2年以上的结果显示,患者5年OS为 37.5%~77.6%(平均64%),OR为80%~94.46%(平均86%),DFS为34.81%~69.73%(平均56%),RFS为 32.2%~81.5%(平均60%),肺转移率为9%~42.5%(平均24.8%)。

骨肉瘤患者的截肢率为3%~50%,保肢率为50%~100%(平均79%),其中11家医院保肢率超过70%,复发率为0.8%~22%(平均 9.1%)。

中国骨肉瘤诊治中存在的问题诊断程序及外科分期尚存差异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三者相结合诊断骨肉瘤已成为各肿瘤中心的共识。

骨肉瘤化疗研究进展

骨肉瘤化疗研究进展

化 疗 的研 究主 要 集 中于如 何 克服 肿 瘤 细胞 耐 药性 、 少化 疗 毒 性 作 用等 方 面 , 望 能 在 争 取 理 想 的 肿 瘤 减 希 坏 死 率 情 况 下 , 合 患 者 临床 预 后 因素 , 定 个体 化 化 疗 方 案 , 通 过 给 予 新 型 治 疗 药 物 、 进 药 物 组 合 、 结 制 并 改
的 高低 决 定 术 后 化 疔 方 案 : 坏 死 率 在 9 以 上 者 继 续 对 ( )
岁、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 、 肿瘤体积>2Oml 0 、 对治疗 的组 织学反应等均可影 响骨 肉瘤化 疗疗 , 之患者身体 加 素质 、 心理及 经济承受能力 、 肿瘤细胞恶性 程度及其耐药
外科技 术 、 射学 分 期 的进 一步 发 展 , 今骨 肉瘤患 者 放 如 9 ~9 %可 接受 保 肢术 及 功 能重 建 。局 部 肿 瘤 患者 长 期 ( ) 5 生存率及治愈率已达 6 ~8 l。 0 0 1 ]
1 新 辅助 化疗
中的作用 , 尚待进 一步研究 证实 。Ta 等 报道采用 沙 si 利度胺 和塞来昔 布治疗 1例骨 肉瘤 患者 , 临床 及影像 经 学证实 有效 。这可能表示抗血 管生 成药对有些骨 肉瘤患
给 药剂 量 、 药顺 序 和 途径 等 方 法 , 给 改善 骨 肉瘤 患者 的 结局 。该 文 就 骨 肉瘤 新 辅 助 化 疗 药 物 及 方 案 的 近
期 研 究 进展 作 一 简要 综述 。
关 键词
骨 肉瘤 ; 辅 助 化 疗 ; 体 化 治 疗 新 个
D【l1 . 9 9 is . 6 3 7 8 . 0 0 0 . 1 ):0 3 6 /.sn 1 7 —0 3 2 1. 3 0 0

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进展骨肉瘤是一种生长迅速且具有高度恶性转移和复发风险的骨骼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

目前,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但是,这些方法的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和转移,并且常常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生理副作用。

因此,中医药治疗骨肉瘤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现代治疗手段的重要补充。

一、中医药治疗原理中医药认为,骨肉瘤是由肝火、湿热、血瘀和肺胃蕴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治疗骨肉瘤的中药,主要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节气血平衡等作用,达到消肿止痛、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等效果。

二、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1、益气扶正药物:人参、黄芪、参、当归、白术、炮姜、枸杞子等。

作用:益气扶正,改善机体免疫系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化疗的耐受性和抵抗力。

2、清热解毒药物: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蜜炙地黄等。

作用:清热解毒,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减轻肿瘤对机体的伤害。

3、活血化瘀药物:三七、川芎、红花、桃仁、延胡索等。

作用: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肿瘤组织的吸收和排出。

4、固肾壮骨药物:淫羊藿、巴戟天、海马、龟板、桑葚、枸杞子等。

作用:固肾壮骨,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和预防骨转移。

5、调理脾胃药物:山楂、陈皮、白术、茯苓、甘草等。

作用: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预防并发症。

三、中草药治疗骨肉瘤的实验研究1、银杏叶抗骨肉瘤作用的实验研究银杏叶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可以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这可能与银杏叶提取物的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有关。

2、黑种草抗骨肉瘤作用的实验研究黑种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实验研究表明,黑种草提取物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减轻其对机体的伤害。

这可能与黑种草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萜类等成分有关。

3、初榆皮抗骨肉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初榆皮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可用于治疗风湿病、肿瘤等疾病。

骨肉瘤的诊疗和研究进展

骨肉瘤的诊疗和研究进展

骨肉瘤的诊疗和研究进展2012-08-27 13:32阅读:494 来源:爱爱医责任编辑:潘乐乐[导读]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又称成骨肉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70%~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0~25岁,年发病率约为(1~3)/100万人。

骨肉瘤的好发部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又称成骨肉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70%~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0~25岁,年发病率约为(1~3)/100万人。

骨肉瘤的好发部位为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发生在脊柱、骨盆和骶骨的骨肉瘤少见。

绝大多数患者为单发病灶。

患者起病时无典型临床症状,仅为局部疼痛和肿胀,有时伴关节功能障碍,极少数以病理性骨折就诊,容易与外伤或生长痛混淆,恶性程度高,早期极有可能发生肺转移。

骨肉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严重威胁他们的健康和生命,是家庭和社会的灾难。

因此尽快提高骨肉瘤诊疗水平,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在20世纪70年代化疗出现之前,肢体骨肉瘤以截肢为主,患者不但承受肢体的残缺和巨大的心理创伤,80%的患者仍不可避免的死于肺转移。

当新辅助化疗出现,采用术前化疗、手术和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由低于20%升高到50%~60%,并且90%以上的肢体骨肉瘤患者可行保肢治疗,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使保留的肢体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

一、新辅助化疗骨肉瘤治疗水平的提高首先归功于新辅助化疗,Rosen于1979年提出了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的概念,即在既往术后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术前化疗。

术前化疗有利于杀灭全身微小转移瘤,减小原发肿瘤的体积,使保肢手术易于实施;根据术后肿瘤坏死率指导术后化疗,从此保肢代替了大部分截肢,就诊时无肺转移的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到60%左右,因此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成为了骨肉瘤治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骨肉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肉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淋 巴因子 激活 杀伤 细胞 是将 患 者 自体 免 疫 细胞 经 过 I 一 外 培养 激 活外 周 淋 巴细 胞 ,而获 得 的具 L 2体
有 杀伤 肿瘤 细胞 的新 型杀 伤 细胞 ,体 外 实 验 证 实 其 具 有广 谱 的抗 异 体 和 自体 肿 瘤 活 性 。既 往研 究 显 示 L AK 对 肾癌 、黑色 素瘤 、胶 质 细胞瘤 等疗 效较 好 ,对 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肉瘤 的疗 效 研 究较 差 。多 数 学 者认 为 可 能是 由 于 骨 肉瘤细 胞表 面表 达 的肿瘤 抗原 性较 低所 致 。随着 骨 肉瘤 特 异 抗 原 的发 现 ,L AK 将 在骨 肉瘤 的治 疗
生长 。Kaois a rl k [ n 医院将 干扰 素用 于骨 肉瘤 的临床研 究 ,证 实 干扰 素 用作 骨 肉瘤 的辅 助 治 疗 ,既 可 减 少截 肢几 率 ,又可 免 去放 、放疗 引起 的不 良反应 。 近 年来 ,微脂 粒 包 裹 的戊 基 壁 三 肽 磷 脂 酰 乙 胺 醇 ( _ P P L MT — E) 和 结 氨 酸一 壁 酰 二 肽 ( P 胞 MD -
免 疫水 平 ,使对 肿瘤 细胞 生 长抑 制或杀 伤 的细胞 因子表 达增 加 ,大大 提高抗 肿瘤 效果 。而将 细 胞 因子 基
因 导入抗 肿 瘤免 疫细 胞 中 ,可提 高细胞 因子局部 浓度 ,更 有 效激 活肿瘤 周 围及局 部 的抗肿瘤 能力 。
目前 比较常 用 的免疫 基 因载体 分为 非病 毒 载体 和病毒 载体 两种 ,非 病毒 载体 安全 ,制备 简单 且能 携
长 江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 医 学 21 年 8 第 9 第 8 自 02 月 卷 期 J u n l f a gz nvri ( a d E i o r a o n teU ies y N t dt Y t S )Me i n Au . 0 2 dc e i g 2 1 ,Vo. . 19No 8

骨肉瘤的临床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骨肉瘤的临床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论文题目:骨肉瘤的临床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摘要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原发性骨肿瘤,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尽管标准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治疗效果仍然有限,特别是在转移性和复发性病例中。

近年来,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新型治疗方法,特别是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成为骨肉瘤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详细探讨骨肉瘤临床试验的设计与结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引言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主要影响青少年和年轻成人。

尽管手术和化疗显著提高了骨肉瘤的总体生存率,但转移性和复发性骨肉瘤的预后仍然较差。

临床试验作为评估新型治疗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手段,在骨肉瘤的治疗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系统回顾和分析骨肉瘤的临床试验设计与结果,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前景。

一、临床试验的设计1.1 临床试验的阶段临床试验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目标和设计特点。

1.1.1 第一阶段(Phase I)主要评估新药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通常在少数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中进行。

1.1.2 第二阶段(Phase II)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治疗剂量和疗效指标,通常在较小规模的患者群体中进行。

1.1.3 第三阶段(Phase III)在大规模患者群体中验证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新药与标准治疗的疗效,最终确定药物是否可以上市。

1.1.4 第四阶段(Phase IV)新药上市后进行的进一步研究,监测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药物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1.2 试验设计类型1.2.1 随机对照试验(RCT)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估新药或治疗方法有效性的金标准,通过随机分组和对照组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倚。

1.2.2 开放标签试验在开放标签试验中,研究者和参与者都知道所使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难以进行盲法的治疗研究。

1.2.3 单盲和双盲试验单盲试验中只有参与者不知道所接受的治疗方法,而双盲试验中研究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这有助于减少观察者偏倚和参与者的心理影响。

骨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骨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骨科肿瘤的研究进展骨科肿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它通常发生在骨骼系统中。

骨科肿瘤的治疗十分复杂,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一、肿瘤生物学的重大进展肿瘤生物学的发展使骨肉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目前,一些最新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批与骨肉瘤发生相关的基因与调节子的异常表达信息,包括RB1、MDM2、p53、P16、P21、EZH2、MYC、GADD45等。

这些基因的变化对于骨肉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手术治疗的进步骨肉瘤的治疗除了化疗外,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骨肉瘤患者,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目前,新的手术技术及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得骨肉瘤的手术治疗进一步提高了精度和成功率。

特别是,灭菌和再手术制度的实行,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三、化疗的进展对于骨肉瘤患者,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骨肉瘤的化疗治疗方案不断地升级和改进。

现在已经应用了一些新型化疗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同时,化疗的副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放疗的进步放疗是治疗骨肉瘤的另一种常用方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放疗的精准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新的放疗技术具有更好的策略和方法,可以避免各种副作用,减少放疗的风险。

五、免疫治疗的进展免疫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具有较好的作用。

针对骨肉瘤,免疫治疗已经被广泛研究,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

免疫治疗采用的是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来预防因治疗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六、中医治疗的进展中医治疗骨肉瘤属于中医针灸和中药两个方面。

中医治疗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帮助骨肉瘤患者减轻痛苦和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中医治疗已成为骨肉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肿瘤的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MRI评价的现况与进展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MRI评价的现况与进展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MRI评价的现况与进展
孙美丽
【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卷),期】2012(021)003
【摘要】@@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高达8~11/100万),自然预后极差,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1].新辅助化疗的引入[2]使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由上世纪70年代前不足20%提高到50%~75%[1,3].手术方式由之前截肢发展到80%以上的保肢率,大大改善了患者存活期和生存质量[4].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手术外最关键的预后影响因素[1,5],临床、影像和病理学检查在评价新辅助化疗效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影像学检查,尤其MRI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望成为一种无创、早期且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活体评价手段.本文将对MRI评价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234-237)
【作者】孙美丽
【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DCE-MRI联合MSCT 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J], 程雪;徐民;杨宏远;纪建松;陈述政;王祖飞;卢陈英;王海林
2.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黎承军;吴苏稼;施鑫
3.MR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J], 左敏;杨先春;杨克勤
4.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MRI评价研究进展 [J], 彭舒怡;杨帆;韩萍
5.MRI-DWI对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 [J], 刘良忠;李小红;常世川;张军;张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肉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述评
发表时间:2019-07-15T11:35:47.07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作者:岑利民1,王剑2△
[导读] 化疗的作用是消灭患者体内微小病灶,使手术治疗更加彻底,避免出现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新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促进了骨肉瘤患者的康复。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创伤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
[摘要]本文总结了骨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目前,骨肉瘤临床普遍选择手术配合辅助化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化疗的作用是消灭患者体内微小病灶,使手术治疗更加彻底,避免出现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新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促进了骨肉瘤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骨肉瘤;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手术治疗
骨肉瘤一种恶性骨肿瘤,早期治疗主要选择进行截肢,患者生存率非常低,而且截肢影响患者身体功能,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骨肉瘤逐渐采取保留肢体治疗,5年生存率获得显著提升,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生物治疗等,为骨肉瘤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2]。

本文总结了治疗骨肉瘤的各种方法,希望起到参考作用。

1 化疗治疗
1.1 骨肉瘤化疗的发展
化疗用于骨肉瘤开始在上世纪60年代,有报道指出骨肉瘤使用苯丙氨酸氮芥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到了1972年临床中使用阿霉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是骨肉瘤化疗的开始阶段。

1.2骨肉瘤化疗现状
1.2.1 化疗药物选择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临床中广泛应用新辅助化疗,根据药物不同剂量、配伍方案等,出现了不同的化疗方案。

主要方案包括:(1)T方案,主要为T4/T5、T7、T10、T12、T19。

化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手术前化疗敏感度和化疗后各项指标变化进行调整;(2)Bacci方案,手术前静脉滴注甲氨蝶呤,48小时后滴注阿霉素,联合动静脉用药能够使病人5年生存率提高[3];(3)COSS方案,静脉滴注顺铂,对肿瘤局部用药,提升患者的生存率;(4)TIOS方案,手术前静脉滴注顺铂,手术后静脉滴注大剂量甲氨蝶呤,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1.2.2 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化疗药物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抑制骨髓,出现胃肠道反应等。

当使用大剂量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后,可以选择自体骨髓移植,但仍然会对肝肾造成很大的毒性。

2放疗分析
骨肉瘤细胞对放疗具有一定耐受性,临床中如果患者不能采取手术切除,可以选择高剂量放射治疗,手术前后进行辅助放疗,才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

放疗主要适合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4]。

3基因治疗
在个体细胞中插入具有某种目的的基因,起到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就是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具有广泛的前景,但仍在研究阶段,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少。

目前,基因治疗方法主要有:(1)反义基因治疗:采用反义核酸技术阻断骨肉瘤基因,抑制肿瘤生长,包括反义DNA和RNA。

反义基因既可以对癌症基因表达进行抑制,还能控制癌细胞转移;(2)抑癌基因治疗:在肿瘤细胞中导入抑制癌细胞的基因,从而抑制癌细胞繁殖,时期凋亡起到治疗效果[5]。

(3)自杀基因治疗:在肿瘤细胞中插入自杀基因,这样可以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4)联合基因治疗:使用不同目的基因,对恶性肿瘤不同基因靶位采取攻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肿瘤方法[6]。

目前广泛使用自杀基因配合细胞因子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4免疫治疗
骨肉瘤免疫治疗方法主要有非特异免疫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导向治疗等,主要原理为: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识别能力以及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只要增强了身体对肿瘤免疫能力,就可以控制肿瘤继续增长、转移和复发,还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7]。

通过提高自然杀伤细胞以及T细胞活性,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避免手术后的复发。

5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指的是使用高选择和亲和性的小分子药物,对骨肉瘤细胞实施特异性治疗,对肿瘤细胞生长所需分子进行干扰,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不是对全部快速分裂细胞进行干扰,是一种精准治疗。

当前,靶向治疗集中在HER2研究上,研究发现提高HER2表达可以明显降低骨肉瘤生存率。

国外报道指出,使用放射免疫进行动物靶点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靶向治疗的前景非常好[8]。

6 手术治疗
目前,化疗、免疫疗法等治疗效果日益显著,手术治疗和影像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因此骨肉瘤治疗方法不断成熟,主要手术方法为骨肉瘤保肢手术。

选择保肢手术的条件是:患者全身和软组织情况良好,手术可以进行根治;能够重建,肢体重建后功能恢复比较好,没有转移病灶;患者要求保留肢体,治疗依从性比较好[9]。

手术的效果为,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肢体进行保留,需要配合熟练的外科团队,并做好重症监护。

6.1 原发病灶的切除
将骨肉瘤原发病灶彻底切除,能够避免肿瘤细胞发生转移。

手术过程中,要把肿瘤骨和病变组织完全切除,手术前要通过X线、MRI等确定手术切除范围。

骨肉瘤手术治疗重点是选择手术切除边界,是保肢手术的重点,如果不能彻底清除病灶,患者的复发率非常高。

6.2肢体重建技术
当手术切除骨肉瘤病灶后,还会有骨和软组织缺损残留,因此要做好修复重建,主要方法包括:(1)关节融合术:作用是环节手术部位疼痛,稳定肢体关节,但关节功能丧失,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很少选择这种方法;(2)骨移植方法:包括自体骨和异体骨两种移植方法。

自体骨移植包括自体腓骨和锁骨等,还可以使用血管和其他组织修复缺损部位;异体骨移植要选择同种异体结构骨移植。

临床
中普遍选择自体骨配合异体骨移植,具有很好的效果。

(3)瘤段骨灭活:切除瘤段骨后,使用酒精、微波、蒸馏水等方法灭活,然后重建骨缺损,操作非常简单,骨组织匹配度很好,但因为骨骼不能很好愈合因此受到限制;(4)Masquelet膜诱导技术:针对骨感染和慢性骨髓炎患者普遍选择膜诱导成骨的方法,配合人工假体结合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5)肿瘤假体:人工假体材质非常好,能够进行个性化设计,并使用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应用普遍[10]。

7 骨肉瘤治疗的进展
由于骨肉瘤筛查率非常低,很多患者一旦确诊后已经发生肺部转移,治疗面临很大困难,患者死亡率非常高,目前对于恶性肿瘤筛查没有足够的研究。

随意骨肉瘤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治疗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骨肉瘤容易复发,当骨肉瘤发生转移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于肿瘤基因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新型方法推出,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通过对不同方法进行组合,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相信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骨肉瘤治疗效果一定会更加明显,更好的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永昆,牛晓辉. 骨肉瘤诊断、治疗、随访的 ESMO 临床指南[J].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0, 9(2):110-111.
[2]仇志强, 廖琦. 骨肉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0, 24(12):1469-1475.
[3] Bishop MW, Janeway KA, Gorlick R. Future directions inthe treatment of osteosarcoma[J]. Curr Opin Pediatr, 2016,28(1):26-33.
[4] 李晓,季彤.颌面头颈部骨肉瘤化学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44(1):83-6.
[5] 王汀.骨肉瘤治疗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6.
[6] 李啸然.CDK抑制剂夫拉平度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和分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
[7] 熊桑.吡柔比星对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系MG63/DOX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8] 王建军,潘佳,李艳华,等.热疗在骨肉瘤治疗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4):229-31.
[9] 吴宏增,王进,冯和林.自噬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7,44(2):153-6.
[10] PAPARELLA M L, OLVI L G, BRANDIZZI D, et al.Osteosarcoma of the jaw: an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74 cases[J]. Histopathology, 2013, 63(4): 5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