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美术中国龙

合集下载

中国龙(课件) 美术四年级下册

中国龙(课件) 美术四年级下册

首先让我们了解龙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
大家动手做条龙
嘴似驴
角似鹿
耳似牛 头似驼
鳞似鱼
腹似蛇
爪似鹰
与龙有关的活动
• 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 艺术形象。它集威武雄健于一身, 深受人民的喜爱。
• 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说说,在我们的 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和龙有关?
与龙有关的活动
舞龙
赛龙舟
龙风筝
大家动手做条龙——欣赏
大家动手做条龙——欣赏
大家动手做条龙——欣赏
大家动手做条龙——欣赏
大家动手做条龙——欣赏
大家动手做条龙——实践篇
龙的基本结构
大家动手做条龙 龙头 龙身 龙脚 龙尾
剪刻 粘贴 穿插 装饰
龙 纸杯 的 制 作 方法
制作一条龙,• 因为一条龙的身上,寄托了中华民族太 多的情感,在龙身上,形态,和动态, 怎样才能体现出龙的精神来呢?
• 龙眼睁开大大的 • 龙头龙尾都是向上抬 • 龙的身躯要弯曲
龙是种意向造型,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我也希望大家进行创造,表现一个具有新 意的龙。
• 哪一组做的最快 • 哪一组做的最漂亮 • 哪一组做的最有创意
大 家 动 手 做 条
我们中华子孙为什么都称龙 的传人?
中 国
• 我们中华民族 被称为炎黄子 孙,龙的传人 就像屏幕上的 这条龙一样, 它是我们民族 的象征。那么 大家仔细想一 想:龙是怎么 演变而来的呢?
彩陶龙纹瓶。
龙形图腾源于蛇, 陶瓶上的图形使 我们感觉它更像 蛇,他就是早期 龙的造型。
龙耳方壶,春秋 战国时期,立体的 龙形除装饰在青铜 器体上还装饰在盖 上,耳上,龙的造 型简练,粗旷并充 满了神秘感。
龙云图,宋, 卷本水墨,宋代是 龙发展演变的一个 里程碑。龙的造型 更加完整,

第10课中国龙(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中国龙(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第10课中国龙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学习龙的造型特点,掌握绘画龙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龙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2. 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3.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龙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绘画工具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副历史文化背景、造型特点、绘画技巧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自己心目中的龙作品。

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创作过程,共同体验绘画的乐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顺利。

2. 学生是否掌握了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是否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详细规划,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国龙的相关知识和绘画技巧。

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关键步骤。

在本教案中,可以通过展示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的PPT,配合生动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湘美版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湘美版秋)

《中国龙》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中国龙》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0课。

本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中国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中国龙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表现中国龙。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示范作品、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中国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学习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展示中国龙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讲解技巧,指导学生练习。

4. 学生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独立创作一幅中国龙的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龙的文化价值。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内容:- 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中国龙的文化内涵-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学生创作要求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中国龙的作品,要求形象生动,色彩丰富。

2. 用手工制作方法制作一个中国龙,要求创意独特,制作精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展示作品、示范讲解、学生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培养了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点,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小学美术《中国龙》教案

小学美术《中国龙》教案
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了解中国龙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弘扬民族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核心素养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中国龙》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我意识到单纯地讲授可能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当更多地结合实物、图片和故事,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深入理解中国龙的象征意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龙的基本概念、形象特点、寓意和文化价值。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中国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中国龙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创作个性化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龙作品。
-举例:提供多样的绘画材料,如水彩、蜡笔、彩铅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和尝试。
2.教学难点
-理解与表达:学生需要将对中国龙的理解转化为绘画语言,通过线条和色彩表达出来。
-突破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龙的形象特征,再进行绘画实践。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技巧上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基础绘画技巧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工具,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十课 中国龙 ︳湘美版 (共19张PPT)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十课 中国龙 ︳湘美版   (共19张PPT)

龙的姿态
龙的姿态
龙的姿态
课堂游戏
艺术实践: 个人根据今天所学,画一条
龙。 突出龙的特点、形象逼真、
动态灵活。
知识拓展 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丰富多彩的龙。


书法
知识拓展
百叶龙
尾(鱼尾)
鳞(鱼鳞)
爪(鹰爪)
“驼头”象征抗旱 请说
一说,“鹿角”象征健康长寿 龙的
各个 “牛耳”象征勤劳善良 部位
都具 “龟眼”象征富有灵气 有哪
些人 “蛇颈”象征灵活多变 们的
美好 “鱼鳞”象征神圣的防卫 寓意?
“鹰爪”象征腾云驾雾,勇敢果断
龙的姿态
跃身上腾者为 升龙
龙的姿态
俯身探海者 为降龙
龙的精神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民间的 传统节日,汉族有,其他 民族也有。龙抬头是每年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 节,让老天保佑丰收,故 “龙头节”流传至今。
龙的精神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 五月节等。纪念屈原以 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 舟,喝雄黄酒等习俗。
龙的历史 不同时期的中国龙
龙的雏形期(原始社会) 五、六千年前形成,是原始社会人们崇拜的图腾。
在古代,龙与猪都 被尊为水神的神灵崇 拜物。此器质色纯润, 雕琢精细,是红山文 化的代表性玉器,也 是同类器物中最精美 者。
玉猪龙(新石器时代)
龙的历史 不同时期的中国龙
应龙期(秦汉---隋唐 ) 可能始於秦,盛於汉,延续到隋唐,足多为三趾。
龙纹瓦当 (汉代)
赵州桥石栏板 上的双龙(隋 代)
龙的历史 不同时期的中国龙

黄龙期(唐宋—明清 )
丽 、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 | 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绘制中国龙的步骤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龙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

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介绍中国龙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2. 中国龙的艺术特点:分析中国龙的艺术形象,如龙的形态、颜色和装饰。

3. 绘制中国龙:学习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构图、勾线和上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中国龙的神韵和艺术特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龙的艺术作品、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中国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析。

3. 示范:演示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中国龙,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副文化与艺术3. 内容:中国龙的文化背景、艺术特点、绘制步骤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中国龙的作品。

2. 选做题:收集更多关于中国龙的故事和文化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掌握情况。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调整。

3. 教学感悟:对本次教学的感悟和体会。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通过讲述中国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设计:选择一个与中国龙相关的故事,如“龙的传人”或“龙与凤”,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目的:通过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析。

内容讲解:介绍中国龙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权威、尊贵、吉祥等,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中的形象变化。

中国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中国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中国龙——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认知。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龙绘画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介绍龙在中华民族心中的地位,以及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特点。

2. 中国龙的绘画技巧:教授如何描绘龙的姿态、鳞片、纹样等,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线条表现龙的气势。

3. 创作实践: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一幅中国龙绘画作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掌握中国龙绘画的基本技巧。

难点:如何表现中国龙的气势和神韵,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创新思维。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等。

学具:学生自带画笔、画纸、水彩、彩铅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龙的相关图片和文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5分钟):讲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华民族心中的地位,以及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特点。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制中国龙,讲解绘画技巧,包括如何描绘龙的姿态、鳞片、纹样等,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线条表现龙的气势。

4. 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独立或合作创作一幅中国龙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2. 中国龙的绘画技巧3. 创作实践作业设计:让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装裱,准备参加学校的美术展览。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第10课 中国龙(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 中国龙(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0课中国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龙的意义和特点;
2.掌握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技法;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艺术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掌握龙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3.学会使用线条表现龙的形态和特征。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材、展示资料、教具和绘制工具等;
2.学生需要准备好铅笔、橡皮、彩笔等绘制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图片或展示资料介绍中国龙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并引导学生了解龙的形态和特征。

2. 示范绘制
•教师可以先通过教具或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示范,例如绘制龙的构造和坐姿等。

3. 学生操作
1.学生先进行铅笔草图的绘制,尝试表现龙的形态和特征;
2.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展示资料的辅助,学生使用彩笔对龙进行着色;
3.批改和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可以掌握龙的基本形态和构造,加深对中国龙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