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衰落的六个原因
东罗马帝国的崛起与灭亡

东罗马帝国的崛起与灭亡东罗马帝国,作为古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部遗产,曾经是一个伟大而强大的国家。
它的崛起与灭亡是一个富有深度和复杂性的历史进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它的兴盛和衰落。
一、帝国兴起的背景东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形成,当时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由于东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坐落在君士坦丁堡,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使其成为欧亚交通的枢纽。
此外,东罗马帝国还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雄厚军事实力和文化底蕴,为其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帝国的兴盛与辉煌东罗马帝国在公元6世纪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被称为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君士坦丁堡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壮丽的城市之一,帝国经济繁荣。
帝国在贸易和商业方面发展迅速,与其它它国家进行海上贸易,集中了欧亚贸易的利润。
同时,帝国还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君士坦丁堡有许多大学和图书馆,吸引了大量知识分子和学者。
此外,东罗马帝国还在军事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帝国建立起职业军队,并采用了一系列军事改革,使得军队成为帝国权力的支柱。
帝国军队在欧洲、亚洲和非洲都建立了广泛的领土,并且成功抵抗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入侵。
三、帝国衰落的原因然而,东罗马帝国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帝国在公元11世纪开始逐渐衰落。
帝国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帝国内部的政治腐败。
贵族士兵的私人军队逐渐取代了原本的职业军队,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同时,统治者的腐败和内争也削弱了帝国的政治稳定性和效能。
其二是外部的压力和入侵。
西方的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给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十字军东征使得帝国的资源耗竭,奥斯曼帝国不断侵占帝国的领土,逐渐将其压缩到君士坦丁堡周围。
最后,帝国的科技和军事落后也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
欧洲在军事科技上的进步,使得帝国逐渐丧失了它的军事优势。
特别是火药武器的出现,使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不再坚固和不可摧毁。
四、帝国的灭亡君士坦丁堡的城墙经不起奥斯曼帝国的猛烈攻势,在1453年被攻陷,东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灭亡罗马帝国是西方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她的繁荣昌盛持续了几个世纪,但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灭亡。
一、政治腐败罗马帝国的政治腐败是导致她走向衰落和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罗马帝国后期,政治腐败达到了极点。
贪污、受贿、权力斗争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到了什么都可以用金钱交换的地步。
政治家们不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追求自己小时的私利。
这种情况下,政治稳定也难以得到保障。
二、军事劣势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曾经是无比强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外战争的频率逐渐增加,而军队的训练和作战能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加上军队中内部的分裂和叛变,使得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急剧下降。
同时,在没有强大的军力支持下,罗马帝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下降,无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经济困境经济问题同样是罗马帝国衰落和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她的经济实力曾经是无比强大的,但在后期,经济信用危机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层出不穷。
财政收入难以增加,而各种开支和开战又让国库日渐告急。
同时,罗马帝国贵族们的奢侈生活也加剧了经济困境,从而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退。
四、文明衰退随着经济困境和政治腐败的加剧,罗马帝国的文化和思想也逐渐衰落。
原本应该注重教育、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和发展,但政治家们却只注重自己的私利,对于这些方面的发展漠不关心。
因此,在罗马帝国的后期,教育、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等方面都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展,从而导致了罗马帝国文明的衰落和倒退。
五、外来侵袭最后,外来侵袭也是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随着罗马帝国衰落和军事实力的下降,外部统治者和入侵者开始进入罗马帝国领土,并对罗马帝国进行全面的侵略和掠夺。
对于这些入侵者,罗马帝国已经没有能力斗争,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们的进攻。
总之,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辉煌的帝国之一,它的繁荣与辉煌影响了整个欧洲历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本文将探讨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并分析其对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腐败与内外交困罗马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治腐败。
在帝国后期,贪婪和腐败的官员们不断剥削人民,使得社会秩序逐渐崩溃。
同时,帝国内部的混乱和内战使得罗马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威胁。
外部压力也是导致罗马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游牧民族的入侵以及边境战争加剧了罗马的困境。
二、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罗马帝国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危机。
帝国后期,罗马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税收负担加重,贫富分化严重。
同时,奴隶制度的崩溃导致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减少,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经济的崩溃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农民起义和社会不安进一步削弱了罗马帝国的实力。
三、文化衰退与道德堕落罗马帝国衰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衰退和道德堕落。
帝国后期,罗马社会的道德标准逐渐下降,腐败和堕落成为常态。
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罗马传统价值观逐渐丧失,导致了文化的衰退。
这种道德堕落和文化衰退进一步削弱了罗马帝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罗马帝国衰落对历史的影响罗马帝国的衰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罗马帝国的衰落导致了欧洲的分裂和动荡。
帝国的解体使得欧洲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战乱。
其次,罗马帝国的衰落也为中世纪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罗马帝国的灭亡为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教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最后,罗马帝国的衰落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
罗马法的传承和罗马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中。
综上所述,罗马帝国的衰落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政治腐败、经济危机、文化衰退和道德堕落等因素共同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
罗马帝国的衰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当从罗马帝国的衰落中汲取教训,警惕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注重文化传承和道德建设,以避免重蹈覆辙。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与影响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与影响罗马帝国是古代最强大和辉煌的帝国之一,然而,它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衰落。
那么,这个曾经统一欧洲的帝国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它的衰落对后世有何影响呢?本文将以逻辑结构为脉络,探讨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与影响。
一、政治腐败与分裂罗马帝国腐败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西罗马帝国时期,政治腐败达到了顶峰。
贪污和权力竞争成为政府官员的日常举动,而不再考虑国家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行政效率下降,政治体系无法应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此外,罗马帝国的分裂也加剧了其衰落。
公元3世纪末,东西罗马帝国出现了政治和文化上的分裂,最终导致两个独立的帝国的形成。
这种分裂削弱了帝国的实力和合作能力,使其容易受到外部势力的侵略。
二、经济危机与物价上涨经济因素也是罗马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帝国的扩张,大量战争和财政开支使得国库负担沉重。
同时,奴隶制的兴起和商业化的进步导致了贫富悬殊的加剧,中产阶级的削弱。
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安全局势恶化,导致贸易减少和商品短缺。
物价飞涨,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高额的税收和军费开支也导致了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秩序逐渐瓦解。
三、军队衰退与外部威胁罗马帝国的军队曾经是无敌的。
然而,衰落时期的罗马军队逐渐失去了其过去的荣光。
军队纪律松弛、士兵士气低落、装备缺乏都导致其战斗能力大幅下降。
同时,外部威胁也加剧了罗马帝国的衰落。
从东方的萨珊帝国到北方的日耳曼部落,罗马帝国遭受了长期的战争和侵略。
这些外部威胁不仅耗尽了帝国的军力和资源,还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文化转变与社会动荡罗马帝国的衰落也与文化转变和社会动荡密切相关。
随着帝国的扩张,不同文化的融合成为了常态。
然而,在后期罗马帝国中,这种文化融合开始走向分裂。
罗马帝国的宗教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始于君士坦丁大帝的基督教,逐渐成为帝国官方和主流宗教,改变了帝国原有的宗教观念和价值体系。
同时,罗马帝国社会动荡也加剧了其衰落。
东罗马帝国衰落

东罗马帝国衰落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东部的延续,它在中世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东罗马帝国也经历了衰落的过程。
本文将分析导致东罗马帝国衰落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它对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东罗马帝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的滋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内部出现了大规模的贪污、利益集团和官僚机构的蔓延。
这导致了社会资源的错误分配和浪费,削弱了帝国的治理能力。
二、军事困境东罗马帝国长期以来都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
然而,在衰落时期,帝国的军事能力急剧下降。
帝国的士兵们缺乏训练,装备不足,军队的效率逐渐下降。
由于军事力量的衰弱,东罗马帝国逐渐失去了对边境地区的控制。
三、经济困境东罗马帝国的经济状况也是引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贸易逐渐减少,税收收入减少,这导致了帝国财政的困境。
此外,由于帝国没有有效地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农民遭受了重税和剥削,导致了生产力的下降。
四、外部侵略东罗马帝国面临来自外部的敌对势力的不断威胁。
阿拉伯帝国、土耳其人和十字军等势力纷纷对帝国展开进攻,导致帝国在防御战中损失惨重。
这些外部势力的不断侵略,削弱了帝国的领土和实力。
五、内部分裂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也与内部的宗教和政治分裂有关。
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宗教纷争经常导致帝国内部的政治动荡。
此外,贵族之间的权力争斗也削弱了帝国的统一性。
衰落对历史的影响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衰落加速了帝国的灭亡,使之最终被奥斯曼帝国占领。
这标志着古代罗马全面的终结。
其次,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使欧洲陷入了一段黑暗时期。
帝国的灭亡导致了知识、文化和科学的衰退。
这使得欧洲各地的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的状态。
此外,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也为其他势力提供了机会。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填补了东罗马帝国的空缺,并将伊斯兰教带入了欧洲。
这导致了欧洲的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巨大改变。
总结东罗马帝国的衰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政治腐败、军事困境、经济困境、外部侵略和内部分裂等多个因素共同引起。
古罗马衰落的原因

古罗马衰落的原因
1.军队的衰落和边界的危机:古罗马帝国曾经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强大
的军队,但后来却开始面临军队士气的低落和道德糜烂。
同时,边界的威
胁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如高盧人、日尔曼人、匈奴人和迦太基
的威胁。
2.内部政治的腐败和不稳定:古罗马政治变得腐败不堪,上层贵族的
贪婪和腐败日益严重。
政治权力的争夺导致了内战和混乱,使帝国陷入政
治不稳定的状态。
3.帝国的分裂:罗马帝国在4世纪后期分裂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
帝国。
这种分裂削弱了帝国的中央集权和统一管理的能力,使得各个地区
经济的发展相对独立,破坏了整个帝国的经济一体性。
4.经济问题:古罗马帝国的经济基础开始出现问题。
帝国贸易的减少
和海外扩张的停滞导致了帝国的财政短缺。
同时,帝国的奴隶制度开始动摇,劳动力短缺使得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5.文化和道德的变革:古罗马帝国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也发生了变革。
大规模的奴隶制和残酷的竞技场斗兽场等娱乐活动引发了道德上的争议。
基督教的传播也对传统的多神教信仰产生了冲击,改变了帝国的宗教和文
化格局。
6.外来入侵和帝国的军事挫败:古罗马帝国在5世纪面临了多次重大
的外来入侵。
日尔曼人的侵略导致了腐败的西罗马帝国的解体,而东罗马
帝国则受到了波斯帝国的入侵。
这些入侵造成了帝国各地的破坏和衰败。
总体来说,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政治的腐败和不稳定、军队的衰败、经济问题、文化和道德的变革以及外来入侵都是导致帝国衰退的重要原因。
罗马帝国衰忙的原因

罗马帝国衰忙的原因罗马帝国(公元前27-395分裂-公元476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东罗马帝国灭亡)表面来看,导致罗马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蛮族”的入侵。
深入来看,导致罗马灭亡的根本原因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方面,国家体制的改变。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瓦解,帝国的建立,罗马的政体由共和制转为专制。
统治者掌握了一切,公民丧失了各项政治权利,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由此带来了政府的腐败及公民意识的淡化。
从共和国后期开始,国家已完全成为君主及其官僚、军队的私有财产。
绝对的权力使他们腐化堕落,肆意挥霍,想方设法搜刮人民。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沦为地主庄园的农奴,或干脆发动起义反抗暴政。
因而,人民与统治者存在严重的对立,对国家的兴亡无动于衷。
元首制下缺乏明确的继承法,结果元首一去世,接着就是内战,帝国后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使足够的人参与政府活动,帝国的居民大多数是不参与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税收常常使他们对帝国心怀仇恨。
第二,经济方面,罗马社会经济基础逐渐崩溃。
罗马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对奴隶剥削之上的,奴隶主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奴隶的劳动成果,便让其承担繁重的劳动,致使奴隶无法通过繁殖后代来扩充奴隶队伍。
且罗马的奴隶主要来自扩张与掠夺,但随着扩张的停止,奴隶资源也就断绝了,奴隶主又不愿在生产技术革新,造成生产衰退,导致社会经济基础的崩溃。
第三,思想方面,罗马人公民意识淡化。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不能依靠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理想,这主要是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负担造成的。
地区之间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的分层进一步阻碍了任何统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
罗马帝国是伴随着人们的普遍冷漠而走向历史的尽头的。
第四,文化方面,罗马帝国存在文化中断的现象。
文化诞生于互相交流,为了维持文化,需要有意识地巩固对它的兴趣。
罗马文明的传播依靠从罗马城扩散到各个行省省会的互相联系,然后再返回罗马加以巩固。
而蛮族的入侵使那些相互联系的地区分裂了,蛮族王国在罗马领土上的建立打破了帝国政府统一的行政管理,从而导致了罗马文化的中断。
罗马帝国的崩溃与衰落原因

罗马帝国的崩溃与衰落原因自公元前753年罗马城的建立起,罗马帝国经历了数个世纪的辉煌与繁荣,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然而,罗马帝国最终在公元476年崩溃,其崩溃与衰落原因众多且复杂。
本文将展开讨论,旨在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历史背景和引发其崩溃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经济因素罗马帝国的繁荣来源于其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使其能够控制并剥削丰富的资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的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广袤的领土导致了管理困难,财政形势逐渐恶化。
帝国需要维持大量的军队和行政机构,但这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
同时,帝国对外扩张的需求导致了国内劳动力和资源的枯竭,导致生产力下降。
此外,中央政府的腐败和贪污问题也加剧了罗马经济的衰退。
二、政治内乱罗马帝国面临着频繁的政治内乱和统治权争夺。
长期以来,罗马人通过扩大民主机制和参与政治决策来保持政治稳定。
然而,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军事将领们逐渐获得了巨大的军权和政治影响力,他们之间的争斗导致政治局势混乱。
另外,帝国内部的统一也深受宗教分裂的影响,特别是基督教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内部分裂。
三、民族入侵罗马帝国的军队曾经是世界最强大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开始逐渐侵入罗马边境。
蛮族如东哥特人、匈奴人等不断发起袭击,对帝国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帝国不得不大量投入军事资源来应对,削弱了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这些入侵者不仅给罗马帝国带来直接的军事威胁,还改变了帝国的人口构成和文化传统。
四、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垮台公元285年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逐渐衰落。
分裂导致了行政和军事的削弱,而西罗马帝国的失去对它的统治权使得外敌更容易进攻。
同时,帝国内部的形势愈加混乱不堪,反对西罗马的袭击者最终在公元476年推翻了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
综上所述,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衰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
经济上的困境、政治内乱、民族入侵以及分裂与最终垮台,都是导致罗马帝国衰退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罗马帝国衰落有六大原因,即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性,社会财富的再生能力疲软;充裕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巨大游民阶级,给帝国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帝制制造了暴行和腐败,也造成了政治的不正常和不尽的纷争;罗马人创造力的全面萎缩;蛮族的压力和侵入及国内民众的反抗。
关键词:罗马帝国;衰亡;暴政;游民阶级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发生全面危机,395年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继续沿着衰落的道路滑行。
罗马曾经有过极其光辉的过去,原来是君临三大洲的无比强大的国家,它为什么会从巨人蜕变成侏儒,并导致最后死亡,也就是说它由强盛转为衰败的原因是什么?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历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做了不少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或由于片面或语焉不详,仍给人以云遮雾罩的感觉。
对于这个问题本文无力对其作全面详尽的解释说明,只能提供几条线索,供研究者们参考,以期将弥漫在这个问题上的云雾驱散一些,使我们对它看得明晰一点。
一个帝国从衰败到灭亡,通常会经历几个世纪。
如中国历史上的周、汉、唐、宋、明、清几个王朝都是这样。
罗马帝国从衰败到灭亡,也经历了好几个世纪。
中国历史上有中兴局面,罗马也有。
可夕阳虽然鲜艳明媚,却已近黄昏,中兴一时的繁荣,激活不了帝国生命力逐渐丧失日趋僵硬的躯体。
一、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性,社会财富的再生能力疲软公元前2至公元2世纪,是罗马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奴隶制也随之发展到了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罗马的奴隶之多,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之大,在上古世界上是仅见的。
在中心地区,奴隶排挤了自由人成为主要的劳动力。
虽则罗马的中心地区的各种用品,很大部分仰赖于外地输入,但奴隶的生产品在其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奴隶人口爆满,促进了罗马经济一时的繁荣,但就其长期意义来说,特别到帝国的后期,却对生产的进步发生消极作用,甚至使其不能维持。
因为一方面奴隶与自己的生产品之间没有关系或很少关系,普遍缺乏生产积极性。
奴隶主虽然也以恩威并用、确定责任、分明奖罚、以奴管奴等措施来刺激奴隶劳动的热情,可效果并不理想。
奴隶以怠工、破坏工具和虐待牲畜等方式发泄心中的愤懑是经常性的。
科鲁麦拉描述过田庄上的奴隶不负责任和偷窃田庄财物的情况:“他们会把牛租出去给旁人干活,对它们和其它牲畜都不尽心喂养。
他们不精耕细作,谎报种子用量比实际用量大得多,对于种到地里的种子也不精心培养使之正常生长,把收获物运到场院时,每天打场都使用诡计或粗心大意而使收获量减少。
因为他们自己偷,也不认真看守防止别人偷。
”①科路麦拉.论农业[M].Ⅰ.7.他认为,把农业交给奴隶去耕作,“就像交给绞刑吏去惩办一样。
” ②科路麦拉.论农业[M].Ⅰ.3.从事工商的奴隶由于会得到特许析产,劳动稍有热情,可由于析产一般是他们在主人的作坊或商号里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才获得的,此前的时间直接为主人工作,消极怠工的几率自然比较高。
在奴隶来源充足,数量很多的时候,在中心地区,奴隶几乎担负了所有的生产和非生产劳动,这个时候自由人对劳动无论持什么态度,与生产的发展与维持的关系都不很大。
可是,到了帝国晚期,奴隶来源趋于枯竭,同时社会逐渐走向贫困,前面的奴隶去了,后面难以为继,这时候,虽然有科洛尼等半自由人填补奴隶倒下来的位子,可是由于罗马寄生者数量很大,自由人这一社会成员的主体对劳动持消极态度并丧失了劳动能力对社会经济的维持和发展之影响就是致命的了。
自由人全是被奴隶替代他们劳动惯坏的,由于奴隶劳动而使得自由人不劳动也可以生存,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心灵因此受到毒害,他们把从事劳动看作是掉价丢份子,认为劳动是奴隶的事情,所以尽管一些农学家鼓励人们务农,也有的自由人迫于生计从事生产,可很多人还是躲避劳动唯恐不及,很多自由人几代都不劳动,劳动的习惯和能力均丧失殆尽。
随着罗马的都会化,行省城市市民数量急剧增加,他们与罗马城的市民一样,同样沾染上了游手好闲的毛病,使得寄生者的数量成几十倍地增加,生产者少,游食者众,这样的社会根基自然肤浅,一遇狂风骤雨,就要垮掉。
二、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共和时代罗马人东征西讨,战争连绵不断,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财源也大大拓宽了,天南地北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辐凑到了统治中心,共和末帝国初期罗马国家之富足,贵族、富人们家财之丰饶,在古代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财富是一种催人奋发进取的动力,是国家强大,文明发达,社会进步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一副侵蚀国家、社会、文明和民众品质和精神的腐蚀剂。
到帝国的晚期,财富的积极作用日见其小,腐蚀作用与日俱增。
第一、富足使罗马人原来简约、朴实、耐劳、勤奋这样的民族性格和精神丢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懒散、软弱、奢侈和堕落。
及时行乐成为时尚,达官贵人糜费钱财建立起了豪华的住房和别墅,为了显示排场让成群的奴隶护拥左右。
特里马尔基约的话代表了当时富人的心态:“唉!我们真可怜,我们全都是芸芸众生而已。
谁也免不了要见阎王的。
所以趁现在还活着,让我们痛痛快快的活吧。
”③M.罗夫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9.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生活的需要,不惜金钱大量进口供富人们享乐的生活品。
与东方贸易,进口的多是一些奢侈品,丝几乎与黄金等价,通过中间商从中国运来。
钻石、珍珠、香料花去了大量的白银。
有人抱怨为了购买女人的装饰品,罗马的财富流水般跑到敌国去了。
有人估计,每年因进口奢侈品而流出的白银足有80万镑。
④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4.传统的道德丧失殆尽。
大量地积累起来的财富和动荡的社会在高等阶级中彻底地摧毁了传统的家庭,公元前2世纪时就开始了这个过程。
许多男子根本不结婚,年轻的女子不愿意生孩子,孩子多的家庭十分罕见,因此生殖率大大降低。
离婚的数量大大增加,奥古斯都结婚3次。
个人私生活糜烂不堪,性关系混乱、同性恋是不可治愈的痼疾。
奥古斯都的亲生女儿和孙女的名声都如此丑恶,以致元首竟不得不根据法律把她们终身放逐。
奥维德的轻佻诗和它在社会中受到普遍欢迎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典型反映。
奥古斯都试图用坚决的措施来巩固家庭和提高生殖率,法律赋予父亲杀死自己的出嫁后不贞女儿及其奸夫的权力,也给予受到侮辱的丈夫在某种情况下杀死妻子的恋人的权力,犯通奸罪者要遭流放并没收部分财产。
此外,妇女还失掉与生而自由的人重新结婚的权利。
男子通奸的性行为和放荡表现都属于stuprum(不荣誉、淫乱、可耻),这些行为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皇帝马可·奥勒略的妻子福斯丁娜是人所共知的风流人物,轻佻淫荡,有好几个奸夫。
康茂德荒淫无度,后宫里养着300个美女和300个男童。
君士坦丁曾经用强力的手段制止不道德的性行为,下令诱奸不满25岁的妇女,奸污犯将被处以死刑,他将被活活的烧死,或置于竞技场上被野兽撕成碎片。
如果那位妇女声称自己愿意跟他,她要遭受同样的命运。
但江河日下,大势所趋,任何政治手段都难以济事,法律条文形同虚设,执行者不得不作妥协让步。
君士坦丁自己就没有严格执行这个政令,后代的皇帝更没有执行的信心,它们或被予以修改或被废除。
犬儒学派是对人性堕落的一种反动。
迪约•克里索斯托姆描写:“所谓犬儒学派者,在城市中为数甚多……这些人在十字路口、在小街僻巷、在神殿的殿门边把奴隶、水手之类的人集合拢来,向他们进行蛊惑,胡扯些嬉笑怒骂、评头论足和难听的丑话。
” ⑤演说集[M].ⅩⅩⅩⅡ. 10. M.罗夫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70.罗马人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信仰发生了危机,尽管奥古斯都曾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宗教衰微,风俗败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他恢复了一切旧的宗教仪式,执着地要恢复传统的道德,可任何恢复古风的企图都阻止不了世道人心的日益败坏。
罗马人信仰上的危机,心灵上的痛苦和失落,精神上的孤寂和空虚,无法排解,最终不得不向方兴未艾的基督教寻求慰藉。
尚武精神的失落。
从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大的对外征服告一段落了,此后虽然断断续续与周遭的民族发生过战争,也发生过图拉真时的较大规模的征服扩张,但都很快就停止了。
哈德良即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图拉真所占领的东方所有的土地;国内战争也时发时消,但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罗马的和平局面。
长期的和平和安宁,使得罗马人的尚武精神被消磨掉了。
无产者精神空虚,价值观低俗,没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没有是非观,整日所想的就是酒、面包、观看角斗和赛马。
统治者征兵宁可要外省的农民,也不愿意要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服兵役。
到2世纪,意大利人只在近卫军中服役,其它几乎所有的兵士都是外省人。
2世纪时,罗马在南北两线进行战争,日耳曼人即将侵入意大利,M.奥雷留斯为局势所迫不得不征调奴隶、角斗士、城市警察、甚至日耳曼人和达尔马提亚、达尔达尼亚等地以劫掠为生的部落民入伍。
早于罗马人过上文明生活的希腊人更是如此,而周边的野蛮人却仍然孔武剽悍。
在哥特人的进攻下,全希腊全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底比斯、阿哥斯、斯巴达都没有组织起一支能迎战的部队。
帝国中后期,罗马军队被宠坏了。
军队的生活很优裕,很安逸。
塞维鲁让士兵都戴上戒指,跟妻子一起舒舒服服地安闲地住在军营里。
罗马军队的根本不是周边民族的对手,而周边的民族却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罗马人的土地和财富。
三、巨大游民阶级,是帝国的追命锁早在共和国时代,由于连年的战争,导致了大量的农民破产,罗马城里因此有了靠国家救济和富人的施舍过活的游民阶级。
帝国时期,随着农民破产情况的加剧和奴隶的解放,游民阶级的人数急剧的增多起来。
罗马人释放奴隶早在共和国初期就开始了,但大量地释放出现在共和国末和帝国时期。
奥古斯都做元首后,曾经对释放奴隶作了一些限制,这些限制显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释放的奴隶加入了流氓无产者队伍,他们因此由劳动者、生产者,变成了有闲者、寄生者。
游民不事生产,靠社会救济和富人的施舍勉强度日。
罗马城享受国家津贴的人,其人数在20万左右。
随着版图的扩张,特别是帝国早期,按着罗马的模式在帝国的各行省建立起了一些城市,在这些城市也有这样的无产者。
流氓无产阶级对于罗马国家肌体的侵蚀作用是很大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加重了国家经济负担,最终使得国家不堪重负,财政陷于崩溃。
支付他们的生活费用是国家的一个沉重负担。
任何一位皇帝,哪怕就是恺撒和奥古斯都,也不敢触犯他们的神圣权利。
他们顶多能减少固定的领公粮者的名额,以及适当地定出一种分配制度,规定一年能在戏院、竞技场和圆形剧场里看几天戏。
有的皇帝对无产者的救济是很慷慨的。
君士坦丁经常发放酒、油和粮食、面包或别的实物,罗马人民几乎全用不着劳动了。
帝国晚期,供应无产者吃饭,是各城市的一项沉重负担。
各个城市的粮食供应,是一个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