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安装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整理)在线毒性监测仪操作手册

(整理)在线毒性监测仪操作手册

在线毒性监测仪操作手册1.1简介建立在广泛的基础上利用发光菌对水中毒性进行测试的这个方法是根据ISO 11348(即早期的DIN 38412号方案的34章节)号方案实施的。

而TOXcontrol在线毒性监测是一种全自动的在线毒性测试系统。

使得对水厂水源全天候24小时在线监测成为可能。

整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生物培养器对菌种的培养部分和测试系统部分。

1.2根据ISO 11348号方案的发光菌测试方法在这个章节中将对根据ISO标准进行的测试过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根据这个标准,测试所用到的发光菌为费歇尔弧菌(Vibrio fischeri)。

由于为海洋发光菌,在淡水中无法存活,所以测试液必须是2%的盐溶液。

完成整个测试,必须进行下列的步骤:1.测试溶液:加入2%NaCl盐溶液的发光菌溶液进行混合2.控制液:加入2%NaCl盐溶液进行混合3.测试水样:如果水样需要稀释则在加入2%的NaCl盐溶液之前就必须进行,需要时还得进行酸碱中和。

所有的测试液都必须保存在15±0.2ºC下。

系统至少有一个5分钟的温度调节阶段。

接下来系统将进行测试,得出一个原始发光值(I0)。

然后将向测试水样或参考水样中加入一些测试液。

水样中如果存在毒性物质则会对发光菌产生影响。

接触反应时间(也称培养时间)持续30分钟。

接触反应以后仪器将对最后的混合水样的发光强度l k30(参考水样测试值)和I T30(待测水样测试值)进行测定。

即使水中不含毒性物质,经过30分钟的接触反应,混合水样的发光强度也会发生衰减或增强的现象。

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水样中和在控制液中都会发生增强和衰减的情况。

因此根据参考水样中光强的改变,可以得出一个修正系数(30或15分钟的反应时间)。

f k30=I K30/I0 I0:发光菌测试液在0反应时间的发光强度值。

修正系数的值必须在0.6到1.3之间,才表示这次测试所得的值是有效的。

根据这个系数,最后对水样的发光强度I T30的值进行修正:l c30 = l T30.f K30l c30是没有添加任何毒性物质,通过计算后水样中发光强度值。

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

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

NTOX-1000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操作说明书前言欢迎您使用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在线生物毒性分析仪,本操作说明书,将对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在您使用分析仪之前,请务必阅读本操作说明书。

阅读完毕后,将本操作说明书保管于可以立即取阅的地方。

本产品的规格和外观,出于改进的目的,有可能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更。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内容,也有可能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更,请予谅解。

此说明书由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若需更多的了解在线生物毒性分析仪器的详细信息,请搜索深圳耐思特科学仪器进入网站。

保修及责任范围本产品的保修期限为您购买之日起的1年时间。

在保修期间产品发生了由于本公司责任而导致的故障,提供免费维修或是更换部件。

但以下情况不属于保修的范围:如对在线毒性仪器有意向,请搜索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公司网站了解更多详情,谢谢!⏹由于误操作导致的故障;⏹由于非本公司进行的修理或改造而导致的故障;⏹由于在不合适的环境使用本产品而导致的故障;⏹由于非本说明书记载的方法而导致的故障;⏹由于非本公司责任的事故而导致的故障;⏹由于灾害而导致的故障;⏹由于本产品坠落而导致的故障;⏹由于腐蚀、生锈而导致的故障,或是外观的损坏及老化;⏹消耗品由于本产品故障而导致的损害,由于数据丢失而导致的损害,以及由于使用本产品而产生的其它损害,本公司一律不承担责任,请予谅解。

标签含义⏹警告: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不加以避免,有发生严重伤害的可能性;⏹注意: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不加以避免,有发生轻度或中度伤害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本产品的操作、维护、维修全部过程中,请遵守以下一般性的安全对策:⏹将产品接地:接地可以把遭到电击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接通电源时不可进行部件的拆解和组装;⏹操作时需要使用保护手套等护具,尤其是接触试剂时。

本公司对于因操作者未按注意事项要求而导致的一切责任概不负责,请予谅解。

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及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蔡健明,梁鹏,周碧波,郭承元
申请号:CN202011239837.3
申请日:20201109
公开号:CN112326914A
公开日:
202102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监测领域,包括预处理单元、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用来对进入的污水进行粗滤;所述检测单元用来对经过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污水检测是否具有生物毒性;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检测单元中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显示,从而控制阀门的启闭,进而控制污水是否进入污水处理后续单元。

本发明中预处理单元对进入的污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污水的粗粒杂质,然后污水进入检测单元,污水中是否存在生物毒性对检测单元内的发电微生物发电量会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发电量的不同从而检测出污水中是否含有生物毒性本发明主要应用在污水处理前段,对高的生物毒性污水检测灵敏度高。

申请人: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
地址: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路855、863号、同济路237号2-2-46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沈振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技术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技术

精品整理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技术
一、技术名称
基于鱼法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技术
二、适用范围
环境水质监测评价、环境监测技术
三、技术内容
本技术基于水生生物回避行为反应与污染物毒性存在较好剂量-反应关系,通过电信号传感器技术连续实时监测生物运动行为变化,结合生物毒性数据模型、环境胁迫阈值模型、生物毒性行为解析模型对水质变化进行智能监测预警,迅速判断污染爆发时间和污染物综合毒性。

能直接、客观地反映出原水对水生生物的综合毒性,具有连续快速、实时多通道、自动监测预警等特点,真正实现对于水源地水质生物综合毒性有效的连续、实时监测和预警。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基于鱼法的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设备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用中有效实现了水源水质安全的生物毒性的连续实时有效的监测预警,使水质监测部门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水质安全事故。

生物监测预警技术和装备填补了我国水质安全生物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的空白,所形成的方法体系和设备系统提高了我国水环境风险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经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定该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及功能需求

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及功能需求

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及功能需求目录1.有害生物管护监控系统总体构成 (3)1.1病虫害目前现状 (3)1.2信息化管护原理 (3)2.有害生物超远程监控系统 (5)3.有害生物巡护管理 (13)4.有害生物平台功能需求 (17)4.1有害生物管理 (17)4.2有害生物预警 (19)4.3有害生物报警 (22)4.4专家识别 (23)4.5预警报警查询 (26)4.6有害生物调查 (31)4.7小班有害生物查询 (33)4.8有害生物分布 (35)4.9有害生物统计 (35)1.有害生物管护监控系统总体构成1.1病虫害目前现状森林病虫害是继人为破坏、森林火灾之后,又一个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且近年来其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森林火灾,给我国的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影响。

我国可引起森林灾害的生物种类超过8000种,其中有害昆虫5000种以上,真菌、细菌等病原物约3000种,鼠类160余种主要的有害生物,即影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害生物有100余种;重大的有害生物,即严重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害生物种类约50种,大规模频繁发生的森林病虫害有200余种,这其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毁坏造林绿化成果的有害生物约20余种;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经济损失大的有害生物超过100种。

20年来,森林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667万亩,受灾林区损失木材蓄积量达1500万亩,经济损失达 2.5亿美元。

中国现在森林覆盖率只有12.7%,在世界上居第120位。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信息化管护原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新的数学分析预测理论、技术、方法的产生,病虫害的计算机分析预测、系统分析预测、计算机模拟预测等在病虫害测报工作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方法在苏州水源地预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方法在苏州水源地预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Gu Junqiang,Lv Qing,Xu Shiqin,Li Jiying
( Su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 Centre,Suzhou 215004,China)
Abstract: Taking bright luminous bacilli as luminous body,this study established biological toxicity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Suzhou. The method principle and testing proces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Continuous automatic monitoring has been realized through online integration. Aspects of performance testing,methods comparison,toxicology testing,correlation analysis have been researched. Static and dynamic alarm limits of local water sampl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analyze of data collected in three continuous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as a suppl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online monitoring warning technology,the biological toxicity on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can mak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more integrated,and can meet the demand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实施方案

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实施方案

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实施方案一、总则为加强对生物安全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二、监测范围(一)监测对象:对涉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农产品等领域的生物安全进行监测。

(二)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疫情监测、有害生物监测、生物入侵监测等。

三、监测预警(一)监测方法:采取实地调查、样品检测、网络监测等多种方法,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预警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设定相应的预警标准和等级。

(三)预警发布:一旦监测到生物安全风险,立即向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并及时通报社会公众。

四、应急响应一旦出现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将立即启动,各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五、监测评估对生物安全监测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监测预警工作的水平和效能。

六、监测保障加强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和改进,确保监测预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监督管理各级生物安全监测预警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监测预警工作的规范执行。

八、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并报国家相关部门批准。

九、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工作,倡导公民举报和监督,共同维护生物安全。

十、法律责任对违反本方案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保障监测预警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十一、宣传教育加强生物安全监测预警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十二、例外规定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生物安全事件,有关部门可依照实际情况制定临时性的应对措施,但必须报国家相关部门备案。

十三、附则本方案解释权归国家相关部门所有,如遇特殊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预警工作。

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国家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加强对潜在生物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减少生物安全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害。

生物毒性检测工作方案

生物毒性检测工作方案

生物毒性检测工作方案一、背景。

生物毒性检测是指对生物体内外环境中的毒性物质进行检测和评价的一种技术手段。

生物毒性检测工作方案是指在生物毒性检测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方法,旨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毒性检测工作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生物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

生物毒性检测工作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对生物体内外环境中的毒性物质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评价,以保障生物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三、工作流程。

1. 样品采集,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采用适当的样品采集方法,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过滤、浓缩、提取等,以便于后续的检测分析。

3. 毒性物质检测,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样品中的毒性物质进行检测,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检测等。

4. 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样品中毒性物质的种类、含量及对生物体的潜在危害。

5. 结果报告,编制检测报告,将检测结果及评价意见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

四、关键技术。

1. 样品处理技术,包括样品的提取、浓缩、预处理等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方法、生物学检测方法等,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毒性物质进行检测。

3. 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

五、质量控制。

1. 仪器设备,确保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样品质量控制,采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样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检测工作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和可控。

4. 结果验证,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安全保障。

1. 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样品的完整性。

2. 废物处理,对实验废物进行妥善处理,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防护措施,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水样精密度
<3%
灵敏度
EC50 ZnSO4<5.0mg/L
定量精度
<1μL
温度控制精度
<0.1℃
菌液保存时间
>7day
无人值守时间
14day
通讯接口
RS232,标准Modbus协议
外形尺寸
(400×320×935)mm
工作环境
(5-45)℃,<85%rh
工作电压
220V AC
绝缘阻抗
>20MΩ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建立健全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安装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
二、安装依据: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江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江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15]62号)水污染防治保阵措施第44条,推进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推进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试点初步构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
化学品特别是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同时在化学物质的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同样存在非常大的隐患。有毒和危险化学品向水环境的意外泄漏,不仅会给人类带来重大危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的生存同样存在威胁,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请注意:常规的水质在线监测方法很难实现对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在线监测,尤其不能实时分析污染物给水体形成的综合生物毒性。而一旦不能对水体突发性污染事件事故实现在线预警,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56号)提出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加强生物富集性污染物监测。
(3)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公告》(2018年第1号)指出,取水口的应急防控,适当增加监控指标,可采用生物毒性综合预警手段实施监控。
五、水源地生物毒性预警系统建设:
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满足国标ISO11348-3以及GP/T15441的标准要求。可代替传统的鱼类或其它标准动物所进行的毒理学试验。该系统广泛用于饮用水安全、应急评估及多种污染物毒性测定,可预警重大水污染事件及人为投毒等引起的急性中毒,同时也可预警一般性的浸染事件及慢性中毒事件。
(2)生物性污染:藻类暴发引起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恶化以及一切以饮用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由此可能导致腹泻、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化学性污染:一切剧毒、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重金属、农药、危险废物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主于研发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搜索深圳耐思特科学仪器进入网站。
公司生产车间
我国各级政府也将该系统的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水质预警系统中,以生物监测(bio-monitoring)手段对水源地水质的急性综合毒性进行预警和监测,由于具有反应敏感、监测快速、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势,逐渐获得了国家监管部门和供水安全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2、水生生物回避行为的获取和有效特征反应的提取和解析的实现
3、仪器测试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能上传至在线数据库,为毒性报警进行;监控,并生成数据模型,能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水质急性生物毒性在线分析仪能响应5000千种毒性物质,包含农药、重金属等
5、生物毒性数据库和模型、环境胁迫阈值模型、生物毒性行为解析模型等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的实现和运
n技术参数:
测量原理
发光细菌法
参考标准
国际标准ISO11348
国家标准GB/T 15441
毒性范围
>5000种(含重金属、农药、除草剂、洗涤剂等)
使用菌种
费氏弧菌
探测器
光电倍增管
检测范围
-100%~100%
重复性
3%
测量时间
(5-30)min
阴性测试抑制率
<8%
阳性测试抑制率
>90%
纯水光损<3% Nhomakorabea纯水精密度
(4)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突发水污染事故等。
四、风险源分析:
(1)水华灾害
封闭型或半封闭型的水域(水库)在营养条件、水动力条件、光热条件等适宜情况下,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并聚集,使得水体色度发生变化、水体溶氧降低、藻类厌氧分解产生异味或毒性物质,导致水体灾害。
(2)非点源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是暴雨冲刷畜禽养殖废物、农田或果园土壤,导致大量细菌、农药、化肥等污染物随地表或地下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二是闸坝调控等原因导致坝前污水短期集中排放造成水质污染。
功耗
200W
6、海量连续实时数据的采集、判断、解析和传输以及数据中心的实时交互、显示
用户广泛、用途多样:
自来水监测部门、环境监测部门、高校及研究院所,尤其适合已经安装了自动水质分析和监测的台站。该系统可用于江河湖泊、饮用水源、自来水厂、排污企业、研制库区等的日常监控预警,并可供高校、研究院所等开展环境毒理学研究。
(3)流动源
在公路或水路运输过程中由于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油品、化学品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河道或渗入土壤造成水质污染的事件。
(4)固定源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以及尾矿库等固定源,因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设备设施故障、违法排污等原因,导致水源地风险物质直排入河道、湖库或渗入土壤造成水质污染的事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断面的取水点保护区及其他水库取水点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地因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其他污染造成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具体包括:
(1)其他突发事件:因自然(如干旱、洪水、泥石流、季节性断流等)和人为破坏因素(如蓄意投毒等)造成饮用水源污染,不能满足正常供水需求的突发环境事件。
(4:2)河北省2016年《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五十条)明确提出了相关“到2018年底前,在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等15个重点地表水水源地建设水质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和环境风险防控工程。
(4:3)川建发[2012]8号,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为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可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厅、省卫生厅决定建立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体系(以下简称监测体系),在全省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安装在线综合毒性监测仪、在线重金属检测仪等监测设备,实现在线监控管理。
(4)省际相关案例文件
(4:1)《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南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湘政发〔2015〕5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40号)文件规定,加强生物毒性监测预警,在主要河道或水源地安装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监控设备,或利用敏感指示生物实现生物预警,全面监控有毒有害物质的变化。
在线生物毒性预警解决方案
原标题:水质急性生物毒性在线分析仪解决方案
目录:
一、安装目的
二、安装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风险源分析
五、水源地生物毒性预警系统建设
一、安装目的:
泄露事故、突发污染、水华暴发、人为投毒等原因对饮用水安全所造成的巨大威胁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地被关注。为应对上述突发水质污染事故,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建立起分散型水源地水质预警系统。
由深圳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研制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与传统的化学分析仪器相比,生物综合毒性在线型水质监测仪器可以在线、实时、连续地反映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是水质管理工作者的最优选择。
仪器特点:
1、技术硬件和软件的研发均符合水环境毒理学规范,有效降低假阳性误报警概率,提高生物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