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兼与西方企业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日三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比较

中美日三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比较

第28卷第10期外国经济与管理Vol128No110 2006年10月Foreign Economies&Management Oct.2006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950(2006)1020001Ο10中美日三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比较贾生华,邬爱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本文通过构建创业特征跨文化比较的分析框架,利用国外研究成果和中国调查数据,对中国、美国和日本文化背景下的创业动机、创业企业成长因素、创业管理风险和创业基础设施等主要创业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以期为探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创业模式和推进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跨国创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背景;创业特征;创业动机;成长因素一、引 言 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倡导和鼓励。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创业活动一直十分活跃,每年新创企业数占同期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维持在22%左右,其中,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创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已成为各国学习和效仿的重要对象。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但创业活动发展比较缓慢。

如在以大公司主导经济的日本,创业活动远没有美国那么活跃和成功,1981~1994年每年新创企业数占同期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都低于5%。

[1]这表明创业活动在一些国家容易产生,而在另一些国家则难以发生和取得成功。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知识创业和跨国创业为主要类型的创业活动日益频繁,创业型经济已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加入W TO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跨国流动变得更为便捷,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涌入中国的同时,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已成必然,联想、海尔、华立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通过并购方式谋求跨国创业。

但是,不少在国内创业取得了很大成功的中国企业,在跨国创业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困难,跨国创业失败者不在少数。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分析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分析

企业管理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不断扩大,企业发展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其发挥的价值作用毋庸置疑,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是其一系列活动开展的基础,水平表现直接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关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在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核心价值作出简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举措,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企业 管理创新 驱动力因素 策略DOI:10.16722/j.issn.1674-537X.2017.09.055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其创新已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任务。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时至今日,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因其落后的思想、单一的手段,显然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甚至有时成为了绊脚石。

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其有关方面的研究日渐丰富。

二、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价值企业管理创新即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其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及现阶段一些科学技术进行的创新活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面临着重重机遇和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布满荆棘。

新时期、新形势下,唯有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才是中国企业实现生存与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要低许多,因此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制约了中国企业发展。

事实上,相关企业调查数据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管理创新驱动因素占全部驱动因素的百分比(单位%)排序管理因素54.541经营状况恶化或亏损因素54.541竞争能力薄弱因素54.541强烈的成长愿景因素36.362但不可置否的是,我国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通过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成功经验等,现已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在管理创新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也在不断演进。

创新管理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逐渐受到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关注与推崇。

本文将介绍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并探讨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创新管理模式的概念创新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寻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的突破与创新,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模式强调鼓励创新、引导创新,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旨在通过创新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创新管理模式的类型1. 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强调与外部环境的开放性合作与资源共享。

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知识创新的扩散。

2. 敏捷式创新管理模式敏捷式创新管理模式强调以敏捷的方式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企业通过快速迭代、灵活调整的方式,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及时进行产品迭代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3. 可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可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强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企业推动创新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创新管理模式的作用与价值1. 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管理模式可以调动企业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引入和应用。

借助创新,企业能够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 推动组织变革创新管理模式鼓励组织内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为员工提供更多自主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通过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推动组织文化的转型和变革,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3.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管理模式注重打造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塑造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特价值和竞争优势。

打造现代新国企——中国式国企管理现代化迈入新征程

打造现代新国企——中国式国企管理现代化迈入新征程

30 | 创新世界周刊 | 2023.52023国企管理智库大会——综述篇如何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打造现代新国企?在近日举行的2023国企管理智库大会上,40多位智库专家、学者与200多位国资国企负责人围绕“中国式国企管理现代化迈入新征程”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汇集了智慧,凝聚了共识。

打造现代新国企——中国式国企管理现代化迈入新征程文/本刊记者 王胜举 徐姝静 图/本刊记者 耿肃竹 马玥积极展现新作为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企管理》杂志总编辑孙明华,中国财政学会国资治理专委会主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玉德,中国知网副总经理郭春临,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献新先后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国企管理智库执行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致开幕辞,拉开了大会第一篇章的序幕。

孙明华在致辞中说,中共中央办公厅最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Innovation World Weekly | 31Exclusive 独家近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特别强调,要“问计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要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

今年,国企管理智库将围绕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围绕当前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组织智库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一是针对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像医生会诊一样,发挥专家团队专长,切实帮助解决;二是寻找样本,对某一方面成效突出的,进行深度挖掘、提炼、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题成果,为丰富和拓展中国式国企管理现代化理论内涵提供案例支撑。

徐玉德表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在准确把握和应对我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复杂多变新形势下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必须把自身发展摆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摆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中,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共同富裕等新使命积极担当作为。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题⽬毕业论⽂按⼀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及研究⽣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集中进⾏科学研究训练⽽要求学⽣在毕业前总结性独⽴作业、撰写的论⽂。

从⽂体⽽⾔,它也是对某⼀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定意义的论⽂。

⼀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学年(学期)进⾏。

毕业论⽂题⽬1 福建基层理论教育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教育信息化下电教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民办教育⾏业管理 中⼩学教育科研管理体系的构建 军校教育信息化管理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民办教育若⼲问题探讨 我国⾼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机制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研究 中⽇两国教育管理体制关联性问题探究 ⾼校MPA教育中⼼管理⼈员管理过程的激励问题研究 唐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刘彭芝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三校结合”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国内外远程教育管理模式对⽐研究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研究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利⽤现状及思考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研究 教育管理研究:从现代⾛向后现代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校教育技术中⼼知识管理应⽤研究 基础教育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教育策划促进教育⾏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有关研究 ⾼等教育管理⼈性基础的反思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初步研究 ⾼等教育⾏政管理体制运⾏模式研究 论我国政府对教育中介组织的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突破与创新 教育知识管理研究 我国教师教育⾏政管理体制发展与改⾰探究 试论⽹络教育的教学管理 ⽢肃省⾼等教育⾃学考试信息管理平台 青岛天材教育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终⾝教育背景下我国成⼈⾼等教育管理体制改⾰研究 中⼩学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兴安盟中⼩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及⽀撑系统的实现和设计 推⾏创新教育与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农村乡镇成⼈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研究 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xx) 我国⾼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研究 教育管理专业硕⼠⽣的⾃我教育 中美教育硕⼠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较研究 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系统论视⾓的华南理⼯⼤学⽹络⾼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论⼤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性化 区域中⼩学教育科研管理研究 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其启⽰ 论后现代管理观对⾼等教育管理的启⽰ 主体性教育思想下包头市区中⼩学管理现状与对策 关于教育管理⼈性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社区教育管理改⾰与发展探索 护理专业学⽣⼈⽂素质教育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规范研究 治理视野下⼤学创业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本管理视⾓下⾼职院校学⽣教育管理⼯作实践研究 ⽹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全⾯质量管理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中的应⽤ ⾼校研究⽣教育管理⼈员专业化研究 我国⾼等教育管理体制改⾰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优化北京⾼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教育管理⼯作的研究 基于Web的研究⽣教育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对话管理:成⼈教育管理的新视野 教育硕⼠专业学位论⽂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区域管理模式与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才管理制度探析 普通⾼中班级管理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研究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营销管理模式应⽤研究 教育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实施过程管理的研究 继续教育战略管理研究 西藏地区教育考试信息化管理研究 G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 情报学硕⼠研究⽣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 ⾼校教育管理制度⼈性化研究 基于能⼒场视⾓的⾼职教育管理研究 北京体育⼤学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成⼈⾼等教育学籍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代⾼校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ISO9000标准在现代远程⾼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研究 基于⽹络的现代基础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和技术实现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启⽰ 教育管理公平初论 三峡移民县基础教育师资的有效管理研究 我国⾼等教育捐赠资⾦管理问题研究 江门市江海区异地务⼯⼈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知识管理视⾓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研究⽣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教育技术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教育管理⼲部素质发展策略研究 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献分析 医学院校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法律关系探析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融合管理模式研究 试析美国成⼈教育的分权制管理 论教育管理的伦理性 基于TQM的⾼校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中政府职能的研究 ⼴西基础教育⼈⼒资源现状及开发与管理策略 教育管理本⼟化问题研究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 Z省H市⽂海⼩学素质教育管理⽔平提升研究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研究毕业论⽂题⽬2 1.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 2.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与⽅法综述 3.基于TRIZ的科技型⼩微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4.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究 5.⽹络互惠程度与企业管理创新关系研究—基于学习能⼒和成员集聚度的视⾓ 6.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 7.⽹络互惠程度与企业管理创新——基于知识流出视⾓的实证研究 8.企业管理创新能⼒评价的变⾰引擎模型研究 9.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现状与展望——中国企业管理前沿论坛暨⼭东省管理学学会20xx年理事⼤会观点述评 10.企业管理信息治理对策与发展趋势 11.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兼与西⽅企业的⽐较 12.⽹络强度和企业管理创新:社会资本的影响 13.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平的演进 14.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5.基于精益管理的制造型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因素分析——四家企业的案例研究 16.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研究 17.企业管理创新浅析 18.传统家族⽂化与我国家族企业管理 19.法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的历程及成效 20.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兼与西⽅企业的⽐较 21.企业管理⼈员成长型⼼智模式对职业⽣涯成功影响的研究 22.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23.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 24.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25.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 27.中国制造企业管理创新⽅法类型选择评价——基于SVM的多案例实证分析 28.企业伦理⽂化与企业管理 29.刍议以项⽬管理作为发展新⽅向的企业管理创新 30.企业管理创新与六西格玛管理的关系研究 31.⼤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影响分析 32.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33.浅谈互联⽹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34.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 35.中国企业治理与发展战略模式创新研究 36.企业⽂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探析 37.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38.纵论中国企业管理之道,助⼒经济发展⽅式转变 39.企业⽂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40.⽹络密度、知识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41.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42.企业管理创新途径问题研究 43.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研究中的应⽤评述 44.⾏为科学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 45.⼤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46.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47.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 48.浅谈电⼦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与创新 49.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协同管理 50.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本管理 51.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研究 52.德国企业管理控制师的计划编制和监控职能 53.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的应⽤分析 54.论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 55.试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 56.我国企业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 57.互联⽹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58.⼈⼒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59.企业⽂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60.基于管理风险偏好量表的管理风险偏好实证研究——以⼤型国有企业管理⼈员为例 62.试论邓⼩平企业管理思想与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63.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作 64.“会社”概念与现代⽇本企业管理制度 65.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66.西⽅企业管理思想的演进逻辑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转型 67.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创新——基于焦煤集团“分合管理”的案例分析 68.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发展关系探讨 69.论企业管理变⾰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70.企业管理⼈员⽓候变化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71.影响企业管理效率因素的假设与分析 72.基于云计算模式的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73.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创建研究 74.企业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75.试论我国企业管理咨询⾏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向 76.在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案研究 77.⽹络化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78.⽤企业视觉要素铸就企业管理⽂化 79.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80.企业管理现代化与ERP的实施 81.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探讨 82.企业⽂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83.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84.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85.⾼校后勤管理改⾰要引⼊企业管理新理念 86.论新兴媒体在企业管理中的运⽤ 87.企业⽂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 88.企业管理会计⼈才队伍建设的策略探究 89.ERP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的应⽤及效益分析 90.“⽂化发展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xx年年会综述 91.中⼩企业管理变⾰之道 92.知识流出——连接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桥梁 93.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转变的思考 94.基于煤矿企业管理的脆弱性评价体系研究 95.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96.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分析研究 97.⼤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影响分析 98.互联⽹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99.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研究 100.电信企业管理⼈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毕业论⽂题⽬3 1、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营销模式研究 2、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3、中国物业管理⾏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区分所有物业⾃治管理制度研究 5、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初探 6、“春江花园业主委员会诉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管理纠纷案”评析 7、A物业管理企业物业服务创新研究 8、⼈民调解在物业管理纠纷中的作⽤与完善 9、物业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10、可持续发展的物业管理研究 11、物业项⽬管理中员⼯压⼒源、⼯作倦怠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 12、现代物业管理中移动服务系统的采纳研究 13、我国物业管理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14、物业管理委托的法律思考 15、住宅⼩区业主区分所有权问题研究 16、BIM技术在办公建筑设计及物业管理中的应⽤研究 17、物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18、城市物业管理组织体系研究 19、绿⾊建筑物业管理的评价和评级研究 20、从物业管理的性质看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21、从盈亏平衡分析看居住性物业管理的规模经营 22、XX市XX区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居住区物业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 24、关于物业管理收费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25、我国物业管理问题初探 26、智能化住宅⼩区物业管理初探 27、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28、从市场营销看物业管理前期介⼊的必要性 29、浅析社会保障性住宅的物业管理 30、提⾼普通居民住房的物业管理⽔准的对策研究 31、规范物业管理企业会计制度初探 32、企业推⾏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33、论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 34、论我国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 35、关于物业管理企业⾛集团化发展道路的构想 36、住宅⼩区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研究 37、信息技术与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整合之实践研究 38、XX房地产中介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39、XX物业管理公司激励机制研究 40、基于空间可视化技术的⼩区物业管理系统 41、基于服务的商业地产webgis研究与实现 42、创远第三城房地产开发项⽬营销策划研究 43、现实视域下的安全保障义务 44、scs体育馆管理创新研究 45、cx物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46、物业管理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47、我国物业服务法律问题的若⼲思考 48、yc公司翰林苑项⽬分析 49、⽣态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50、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51、沈阳⽅圆⼤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52、⾼空落物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53、我国物业管理⾏业⾏政管理体系研究 54、物业服务企业营销⼒研究及提升途径探析 55、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主体地位之研究 56、我国经济适⽤房制度研究 57、物业管理企业核⼼竞争⼒研究 58、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59、房地产开发项⽬成本控制研究 60、论抛掷物或坠落物致⼈损害责任 61、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探讨 62、住宅⼩区物业服务收费法律问题研究 63、青岛hwxc项⽬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 64、⼤楼整体服务外包模式的探讨 65、物业管理中业主权利之实现途径研究 66、⼭东普通⾼校学⽣公寓管理模式的研究 67、论业主团体的民事法律地位 68、基于struts框架的⼩区物业管理系统 69、⼭东鲁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70、城市⽣活垃圾简易分类装置设计与研究 71、基于arm9和gprs安防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72、论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73、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研究 74、物业管理安全保障义务研究 75、⼩区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76、屋顶平台的权利归属与利⽤研究 77、业主⾃治权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78、建筑智能化系统⽹络安全体系研究 79、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研究 80、协同营销理念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研究 81、四川油⽓⽥jy基地后勤综合服务满意度测评研究 82、鞍⼭商品住宅⼩区⼈居环境评价研究及优化⽅案 83、⼩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4、论我国业主委员会制度对物业管理的影响 85、⽇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 86、⽼旧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7、中国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改进研究 88、物业管理法律制度论析 89、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0、关于提升物业管理效率的策略及区域化管理 91、住宅⼩区物业管理顾客满意度研究 92、物业管理从业⼈员激励机制研究 9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业管理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94、论三级资质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战略 95、联通⼤厦物业管理改进研究 96、XX市物业管理顾客满意度研究评价 97、物业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98、XX市住宅物业管理公司竞争⼒的评价 99、基于技术的⼩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0、论物业管理中业权利及其⾏使 101、完善我国物业管理⽴法的构想 102、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03、我国物业管理早期介⼊困难分析与对策 104、CPM公司物业管理计费模式的应⽤创新研究 10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区物业管理运⾏⽅式改进与评价的研究 106、现代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研究及模式选择 107、论我国物业管理市场的初步形成及发展趋势与⽅向 108、关于⾼校物业管理⼯作的思考 109、城市社区物业管理良性发展的路径分析 110、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制度构建 111、浅议⾼职物业管理⼈才培养模式的改⾰ 112、物业管理纠纷法律问题研究 113、基于SWOT分析⾼校物业管理研究 114、我国物业管理模式分析 115、对当前⼩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创新新型管理模式的探讨 116、⾼校物业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17、我国物业管理⽴法可⾏性的探讨 118、论物业管理⼈员的素质 119、物业管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20、GIS在⼩区物业管理系统中的应⽤ 121、论物业管理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22、浅析我国物业管理条例⽴法的意义 123、物业管理专业开设⼼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大家谈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大家谈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大家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孙月平【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企业经历了两次复杂、艰巨的转轨:一是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经济发展模式上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

当前,江苏企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转型,即发展动力上,从传统要素主导型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型。

如何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使创新能力成为动态环境下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期刊名称】《群众》【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驱动型;经济发展;战略导向;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模式优化;新发展模式;资金成本;公关能力;战略管理【作者】孙月平【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0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企业经历了两次复杂、艰巨的转轨:一是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经济发展模式上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

当前,江苏企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转型,即发展动力上,从传统要素主导型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型。

如何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使创新能力成为动态环境下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首先,要推进企业发展理念转型。

发展理念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导向。

创新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就是颠覆,就像苹果重新定义手机,腾讯用微信颠覆自己的QQ。

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要树立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实现由传统发展理念向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转型。

企业要由“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由“规模多元化扩张”向“质量提升”,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由“跳跃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由“跟跑”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的战略转型升级,铸造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其次,要推进企业行为模式优化。

与成熟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不同,在国内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对市场商机高度敏感外,还必须具备在政府官员中发展个人关系的公关能力。

北大考研-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长辉

北大考研-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长辉

na”,withYiyiSu,presentedtoAOM2007conference,Philadelphia,PA,USA.
“PollutionHavenofMNE?EvidencefromChina”,withXiaolanFeng,presentedtoAOM2007conferen
ce,Philadelphia,PA,USA.
43-50.
所著作书与章节
周长辉,“二手数据在组织管理学研究中的使用”,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组织与管
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6 月。
希尔/琼斯/周长辉:《战略管理(中国版)》,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年 10 月。
Tsai,SHTerenceandChanghuiZhou.2006.
职业经历 2010-至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2005-2010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2002-2005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师
发表在 A 级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 Li,Jing,Zhou,Changhui,&Zajac,Edward.2009. “Control,Collaboration,andProductivityinInternationalJointVentures:TheoryandEvidence”,Strate gicManagementJournal,30(8):865-884. Xu,Dean,Zhou,Changhui,&Phan,Phil.2010. “ARealOptionsPerspectiveonSequentialAcquisitionsinChina”,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 dies,41(1):166-174. Zhou,Changhui,&JingLi.2008. “ ProductInnovationinEmergingMarket-basedInternationalJointVentures:AnOrganizationalEcolog yPerspective”,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39,1114-1132. Frost,Tony&ChanghuiZhou.2005. “R&Dco-practiceand'Reverse'knowledgeintegrationinmultinationalfirms”,JournalofInternational BusinessStudies,Vol36(6):676-687. 在《管理世界》上发表的多篇论文 周长辉/曹英慧:“组织的学习空间:紧密度、知识面与创新单元的创新绩效”,《管理世界》, 2011(3) 吴春波/曹仰锋/周长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导风格演变: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9

政策范式变迁视角下转型创新政策的演进逻辑、核心驱动力及优化建议

政策范式变迁视角下转型创新政策的演进逻辑、核心驱动力及优化建议

第24卷第4期2024年4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4 No.4 Apr.2024政策范式变迁视角下转型创新政策的演进逻辑、核心驱动力及优化建议吴逸菲(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基于历史分析视角,提炼出创新政策演化的3个阶段,明确当前正处于创新政策的转型阶段,并通过理论分析,挖掘转型创新政策的内涵。

运用政策范式理论,试图厘清转型创新政策的演进逻辑和核心驱动力,为转型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

针对中国转型创新政策面临的双重失调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扩大社会组织参与,塑造良性互动的转型创新环境;鼓励用户创新,构建广泛的创新主体网络;增强政策目标的协调性,发挥转型创新政策的综合协调作用;提升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建立具有韧性的转型创新政策工具选择机制。

关键词:转型创新政策;政策范式;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4)4-12-10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4.4.20 引言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提出,要以平衡和综合的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在此背景下,创新的目标转向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内涵也趋向全面。

但是,仅依靠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是无法实现可持续转型的,还需要转型创新政策的支撑。

这是因为,可持续转型通常超出了单一政策领域,不能仅靠创新政策来推动,还需要在市场监管或税收规则等其他政策领域进行改革;可持续转型追求的变革方向超越了技术本身,还涉及基础设施、社会参与和市场制度等多维度的变革。

因此,转型创新政策超越了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传统创新政策范式,包含更广泛的政策工具和政策模式。

而这些政策模式将有助于创造和发展利基市场,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空间,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兼与西方企业的比较发表时间:2018-11-15T21:12:13.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任双红[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我国现在经济形式下需要企业有管理创新驱动力,介于此,本文站在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与西方管理创新的驱动力进行比较的角度,总结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各个行业、规模、成立时间及所有制企业的异质性等驱动因素,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帮助。

身份证号码:33092219871017XXXX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我国现在经济形式下需要企业有管理创新驱动力,介于此,本文站在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与西方管理创新的驱动力进行比较的角度,总结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各个行业、规模、成立时间及所有制企业的异质性等驱动因素,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扎根理论;企业管理;创新动力;驱动因素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我国企业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企业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内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所以,现在企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运营中的头等任务,近年来我国企业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如今,企业管理创新已经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1 企业运用扎根理论的创新动力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法是国外两位学者研究出来的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对某一现象归纳并引导出扎根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需要资料收集与分析然后得出验证过的理论。

在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中运用扎根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文化中我国企业管理有着自己的家长式的管理和集体主义导向的倾向,直接影响着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

但是现在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也是有很大的突破。

所以,扎根理论对于企业管理在内在实践外在发展都有一定的驱动能力。

只有在企业中真正实践并运用扎根理论不断学习进行提炼和总结,才能真正对企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企业研究样本的选取良好的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同样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需要科学的采取一些真是可靠的管理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这样不仅可以收集丰富以及典型的管理案例而且可以深度挖掘新的理论,推动企业管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样本的采取需要涉及到各个行业以及工业领域。

样本涉及到河北、山东、陕西、河南等多家企业的调查和研究,行业涉及到机械、电子、电力、化工、纺织、食品、医药等工业领域。

选取了几个典型企业的进行试点调查,了解到企业的一些相关数据和实际的运作情况。

针对几个大中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260 份,总回收率在65%,剔除无效的问卷23 份,有效回收率在237 份,有效回收率达59.25%,调查对象都是企业的管理者、厂长、副经理、部门负责人等,也是底层员工都是占少数。

本次研究主要涉及到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创新型和秩序型)、共同愿景、核心竞争力、企业家精神、创新协同机制。

2.1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并形成的一整套的价值理念。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的体现。

这种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以及可以增强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企业文化也是创新的动力来源之一。

在实际企业调查当中,我们可以得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表现是勇于创新、积极变革、追求发展、开拓进取。

这种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发展持续不断的源动力。

相对秩序型的企业文化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

严格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控制着员工创新的能力,员工失去创新的动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2 共同愿景期待企业给你带来什么,需要我们给企业创造什么,共同愿景是组织中成员的普遍接受认同的愿望,引领企业员工朝着目标迈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2.3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同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培育和沉淀下来。

每个企业他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不能相互模仿和复制的。

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创新的源动力。

2.4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顾名思义就是一些有着自己才华和影响的力的一群人。

他们自身具创新能力,企业家无时不刻的推动着企业的发展。

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开拓进取。

所以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新的一种源动力。

2.5 创新协同机制创新协同实质上是一种响应机制。

企业中组织内部激励创新的氛围就需要创新协同机制。

协同机制是创新的根本动力。

3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特性驱动因素 3.1 资源资源的约束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创新,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资源那它将面临的不是创新而是整体的危机。

比如一个企业的需要的原材料没有然后需要这种原材料还需要高价格的买回,然而在急需的时候它们的价格就涨上去,所以企业必须重视资源,以自身的产业结构来重新实施战略。

3.2 战略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在企业战略高度上略胜一筹。

企业本身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布局清晰自己的战略思路。

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3 企业家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有特定的驱动作用。

在企业家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后,进而造就了一些企业在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出现。

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企业,鼓动企业全员成为驱动管理创新的一员。

3.4 企业发展特征企业管理需要在日益激烈的经济下占据优势,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企业只有遵循生命生长规律以及社会的变化规律,不要受到局限性,才能在企业发展中成熟和完善。

3.5 管理问题管理问题是主要针对与我国的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

企业内部的整合和管理,是管理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国有服务业管理主要特定性驱动因素是企业管理这一大问题。

企业中内部生产、组织、人力资源方面要协同发展。

企业发展中精细化管理的举措要落实到位。

3.6 政策政策因素在我国制造业中占优势。

政策的调整和实施直接关系到我国相关企业,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和自身的完善。

只有不断的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加上政策的完善,才能有效的驱动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不断发展。

4 中外企业中企业管理创新的比较据研究证实组织资源能力、市场竞争行业发展特征、组织社会资本以及市场需求都是属于中外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

4.1 组织资源能力西方认为:组织资源是企业中开展创新管理的基础。

需要完善好人力资源才能更好的创新。

中方认为:如果组织资源整合完善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方式管理创新的选择和效果。

4.2 市场竞争西方认为:市场竞争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举措。

中方认为:在市场竞争之前先做好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在市场激励竞争中占一席之地。

4.3 行业发展特征西方认为:行业发展特征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方认为:行业发展特征是企业借助模仿之后再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4.4 组织社会资本西方认为:组织社会资本的积累是企业通过信息源的接触然后扩大自身企业。

中方认为:组织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自身企业不段进步的过程。

4.5 市场需求西方认为:市场需求是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驱动性因素之一。

中方认为:市场需求就是指顾客的需求,不仅可以促进消费也对自身企业的管理创新有着促进的作用。

5 企业管理创新的特性驱动因素。

5.1 资源约束资源约束严重抑制了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并不是农业企业以及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特性驱动因素,在制造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原材料的紧缺或者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会导致企业整体利润率出现下滑的危机,因此,企业必须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实施兼并重组战略。

5.2 战略战略因素与资源约束因素对于农业和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来说都不是特性驱动因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将自身的管理创新放在战略的高度上来进行展开,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企业只有明确了自身的战略思路,才能通过对企业的清晰定位发展专一化并且有针对性的战略。

战略因素之所以不能在农业企业中有所发展是因为受到了农业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限制,同时农业政策的种种制约也使得管理创新的驱动难以形成。

5.3 管理问题国有服务企业管理创新的最主要特性驱动因素就是企业管理问题,不同企业采取的企业管理模式必然不同,但是,总的来讲,我国国有服务企业必须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这样才能顺应我国的市场需求。

管理问题对于我国国有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来讲管理创新的驱动机理都存在粗放式管理问题,先拿驱动制造企业管理创新举例,大多企业均都只面向组织外部的管理进行创新,而对企业内部生产、组织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创新的忽略都使得企业出现了组织文化缺乏协同的状况发生。

另外,由于我国非国有经济出现时期较晚,因此,非国有企业具有十分明显的管理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使得业精细化管理的举措实施更加到位6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力以及我国的与西方企业的而比较,发现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不同企业性质应该怎样运用不同的驱动因素是很重要的,需要结合企业本身去考量。

企业管理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是需要企业自身的优化和调整,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1]崔淼.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兼与西方之间的比较[J]科学学研究,2012[2]张杰,刘志彪,郑江淮3 中国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M]管理世界,2007[3]卢涛,周寄中.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33-45.[4]林德昌,廖蓓秋,陆强,等.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6):921-9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