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艾滋病流行现状
广西武鸣县2010~201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广西武鸣县2010~201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目的分析武鸣县2010~201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为指导今后的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10~2013年武鸣县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武鸣县4年新发现报告HIV/AIDS病例345例,占因历年报告病例的70.41%,全人群感染率为0.71‰;2010~2012年新发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2013年呈现下降趋势;流行特征与广西各地流行情况相似,疫情分布广泛,农民居多(占77.68%),年龄以20~59岁青壮年占多数(79.13%),男性多于女性(3.26:1),已婚者居多(64.64%),初中以下文化居多(84.92%),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5.65%。
2010~2013年武鸣县全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在19%~28%,新发现阳性率在0.38‰~0.53‰,各年度新发现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感染时间3年以下病例构成比逐年下降。
结论武鸣县艾滋病疫情相对平稳,保持较低流行态势,今后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疫情监测报告、传染源管理、高危人群干预管理、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标签:HIV/AIDS;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瘟疫,其流行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1]。
武鸣县1996年首次在既往供血人群中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艾滋病疫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艾滋病预防控制进入了关键时期。
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扎实落实宣传教育、依法治理性与毒品传播艾滋病、安全套推广、疫情监测报告、传染源管理、高危人群干预、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治措施,遏制艾滋病上升势头。
对2010~2013年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2013年武鸣县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资料、外地报告疫情及病例流调、随访检测资料。
2010—2013年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与控制

2010—2013年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与控制进一步了解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疫情报告系统的HIV/AIDS个案材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疫情特点是病例比较集中分布在蒲庙镇、那楼镇,农民居多,老年病例占多数,主要以性途径传播。
结论2010年到2013年4年间,艾滋病疫情分布相对平稳,疫情形势严峻但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
艾滋病防控策略应以农村重点地区和高危行为干预为重点,提高HIV/AIDS的随访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关怀救助等综合防控措施。
标签: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控制邕宁区自1998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HIV/AIDS发现人数逐年上升,进一步了解我城区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城区2010-2013年艾滋病疫情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所有HIV/AIDS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信息艾滋病专报系统,按现住址为邕宁区统计。
1.2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人群、时间、地区分布、传播途径等。
2 结果表1:2010-2013年年度报告病例数比较年份报告数与上年同比死亡与上年同比2010年44 42011年43 -2.27% 4 1.31%2012年39 -9.30% 7 5.85%2013年36 -7.69% 3 -39.72%表2:2013年對比2012年数据的分析汇总年份感染发病总病例死亡死亡率新增感染新感染率性传播2013 136人121人257人44人降39.72% 36人降7.69%94.44%表3:邕宁区各乡镇艾滋病感染率统计表顺位乡镇名称累计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常住人口数总人群感染率1 蒲庙镇80 81430 0.10%2 那楼镇62 94063 0.07%3 百济镇35 46873 0.07%4 城区32 56804 0.06%5 中和乡21 35113 0.06%6 新江镇18 32068 0.06%7 不详乡镇9 - -总数257 346351 0.07%表4:2010-2013年年度报告病例年龄分布表年龄组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0-14岁 0 1 0 215-29岁 6 10 3 630-49岁19 14 15 1050岁以上19 18 21 18合计44 43 39 36表5 2010-2013年报告病例职业统计表职业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幼托儿童- - 1散居儿童- 1 - 1学生- - - 1教师 2 - - -保育员及保姆- - - -餐饮食品业- - - -公共场所服务员- 1 - - 商业服务 1 2 2 1医务人员- - - -工人 1 1 2 -民工- - - -农民23 24 28 25牧民- - - -渔(船)民- - - -海员及长途驾驶员 2 - - 1 干部职员 1 1离退人员 2 2 1 1家政、家务及待业7 8 5 3 不详 2 1 - -其它 3 2 1 2合计44 43 39 362.1感染与死亡趋势通过上面的数据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城区的报告病例数在2010至2013年都在呈下降趋势。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和防治策略讲解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和防治策略讲解艾滋病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艾滋病的流行。
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艾滋病防控的严峻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较为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自1985年我国第一个艾滋病患者被发现以来,我国的艾滋病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超过100万人,其中活跃感染者约60万人。
2. 传播途径多样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在我国,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到了艾滋病感染的85%以上。
此外,吸毒人群通过共用注射器等方式的血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径。
3. 感染人群特点复杂:艾滋病感染人群不再局限于高危人群,也出现了普通人群感染的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患者中,男性占到了近八成,其中包括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群以及性伴侣多的人群。
此外,年龄层次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和青年人成为新的高发人群。
二、我国艾滋病防治策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离实现零感染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改善我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应采取如下防治策略:1.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艾滋病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向高危人群传递正确的防治知识,引导他们遵守安全性行为,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2. 提升病毒检测与治疗水平:加强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和筛查,及时发现感染者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推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和预防母婴传播等有效方法,降低感染者的病死率和传染率。
3. 持续推进吸毒人群 harm 缓解:加强对吸毒人群的宣传教育和戒毒安排,推行替代治疗、康复和社区戒毒等措施,减少因共用注射器等方式引起的血液传播。
2001—2014年广西容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S U N Q i a n g , Z H A N G We i  ̄ i a n , D U Y i , Z HO U D a n
* R o n g C o u n t y C e n t e r f o r D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nd a v e n t i o n , G u a g n x i , 5 3 7 5 0 0 , C h i, Z H AN G We i - j i a n , DU Y i , Z HO U Da n
1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5 3 7 5 0 0 ; 2 . 容县妇 幼保健 院
摘要 : 目的 了解 2 0 0 1 -2 0 1 4年 广西容县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 H I V/ A I D S ) 的流行特 征 , 为制定 A I D S预
a n d 1 3 3 e a s e s o f AI DS a n d 9 0 d e a t h e a s e s .I n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1 9 1 c a s e s we r e f a r me r s( 6 4 . 5 3 %) ;I n t h e a g e
防控 制措施提供依据 。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广西容县 HI V / A I D S 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1 -2 0 1 4年广西容 县共报告 H I V/ A I D S 2 9 6例 , 其 中 HI V感染者 1 6 3例 , A I D S患者 1 3 3例 , 死亡 9 0例 ; 农民 1 9 1 例, 占6 4 . 5 3 %; 2 0 ~ 3 0 、 3 0 ~ 4 0 、 4 0 5 O岁年 龄组感染者 占比例逐渐增大 , 分别 1 7 . 5 7 %、 2 0 . 2 7 %和 2 1 . 9 6 %。2 0 0 1 -2 0 0 6 年, 6 0岁及以上组仅 占 4 . 3 5 %, 2 0 1 O 一 2 0 1 2年 占到了 2 6 . 4 5 %, 呈逐年上升趋势 。 男性 1 9 6例 , 占6 6 . 2 2 %; 性传播 2 8 0例 , 占9 4 . 5 9 %。 结论 广西容县 HI V / A I D S 疫情
2015—2019年广西横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应用预防医学2021 年 4 月第 27 卷第 2 期Applied Prev Med, Apr.2021,Vol.27 No.2171•疾病与卫生监测•2015—2019年广西横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黄雪凤,黄建华,龙英莲,杨晋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530300摘要:目的了解广西横县近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载2015—2019年横县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2015—2019年横县新 发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即HIV/AIDS病例)分别为358、351、347、334和293例,呈连续下降趋势;每年晚发现比例为53.29%〜59.73%;全部乡镇均有病例报告。
男女性别比为2.69: 1(1 227/456);年龄分布以>50岁年 龄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06%( 1 482/1 683)。
学生病例占0.65%,学生病例中男性占90.91%(丨0/11)。
传播途径以 异性性传播为主,占94.89%,其次为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97%;丨0例男学生病例中9例为男男性行为传播。
结论横县艾滋病疫情流行上升趋势在近年得到遏制,但是晚发现比例较高。
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农村地区的老年男性仍 是防控的关键,男男同性传播上升趋势明显。
横县艾滋病防治T: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应创新防治策略和千预措施,不断提升艾滋病防控能力。
关键词:艾滋病;新发现病例;流行特征中图分类号:R512.911 文献标识码:A广西的艾滋病疫情己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 社会问题[1]。
横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 宁市东部,所辖16个镇,1个乡,总人口 123万,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即HIV/ AIDS病例)较多,现存活病例数大,是艾滋病防 控的重点地区。
针对2000—2010年横县艾滋病 检测、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 析表明,横县艾滋病流行态势己由传入期进入播 散期,A ID S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蔓延[2]。
阳朔县农村地区老年艾滋病人群流行情况分析论文

阳朔县农村地区老年艾滋病人群流行情况分析阳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阳朔541900【摘要】我国在1985年确诊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的病因是由于机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致的一种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并伴随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随之引发的各种感染或恶性肿瘤致死率极高。
广西省作为艾滋病感染高发区域之一,其病患流行情况、防疫控制措施迫切需要研究解决。
【关键词】艾滋病防控;艾滋病的阳朔县现状;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56-021.阳朔县的艾滋病困境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已居世界前列,而广西感染率仅次于云南,是我国第二大感染省。
现就阳朔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以下问题:阳朔县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仍旧是性传播为主,高达92.4%;通过注射毒品则居次位,还存在个别母婴传播的情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感染区域不再限制于城镇,转而向农村地区扩散,农民及民工占75.3%,感染人群也不再局限于外出打工的年轻人,50岁以上的老年人56.8%,感染率明显增加。
感染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增加了防控难度。
2.阳朔县农村老年感染者的感染途径根据我县疫情个案分析,抽取了农村地区确认感染艾滋病的老年患者50例,分类其感染原因,因性传播感染者为47例,3例因注射毒品导致感染。
2.1老年患者的性传播。
47例因为性行为而感染的老年人中,皆因发生过不洁性行为,多为与性服务者发生过无安全措施的性行为,部分女性感染者则是由配偶交叉感染所致。
2.2注射毒品感染。
3例老年人则是因为与别人共用了注射器导致感染。
因艾滋病有潜伏期,时间可长达10年之久。
很多病患不清楚自己患病,也不知道艾滋病的严重性。
针对这些情况,我县采取相应措施对艾滋病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保障其晚年生活。
3.针对老年人进行的宣传教育吸取之前的经验,多关爱老年人的性生活,精神生活,有子女的可督促子女多回去陪伴、照顾他们,避免老年人产生寂寞的心情;特别是要向老年人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更应该对这类人群推广安全套等用品的使用,教会他们正确使用的方法,加强自我防范,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避免常人的歧视眼光,给老年病患者营造不被歧视的生活环境。
1996~2011年南宁市青秀区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

文章编号 :1 6 7 3 —7 8 5 X ( 2 0 1 3 ) 0 2 —0 1 0 2 —0 2
中图分类号 :R 5 1 2 . 9 1 1
葫经济开发区 ) 及4 个镇均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和病 人 ,以城 区为 主 。见 表 2 。 2 . 3 人 群分 布
生 、干部职员 、商业 服务等行业 ,其中家政 、家
务和 待业 所 占的 比例最 高 ,占病例 总数 的 3 0 % 在8 5 0 病例 中,男性 6 3 1
( 2 5 5 / 8 5 0 ) 。见 表 4 。
1 9 9 6 ~ 2 0 1 1 年南 宁市青秀区艾滋病疫情
0 2 0
4 3 O 5 4
M
踮
监测资料和个案随访 资料 。国家艾滋病综合 防治 信息系统 。 1 . 2 方法 初筛试验均由有资质的辖 区各医疗机
{ !
O O O 0 O 0 O O O 2 1 5 3 坞
文献标识码 :A
1 9 9 6~2 0 1 1 年南 宁市青秀区艾滋病流行情 况分析
赵思 东
广西 南宁市青秀区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5 3 0 0 2 2 ) 【 摘 要】 目的 探讨青 秀区艾滋病的流行特征 与相 关因素 ,为制定艾 滋病 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青 秀区 1 9 9 6 ~ 2 0 1 1 年报告 的 H I V / A I D S 病 例进行分析 。结果 用描
构 HI V初 筛实 验室采 用酶 联免 疫 吸附试 验 E L I S A进
行 ,所有 阳性标 本 由广西 自治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和南 宁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H I V确认 实验室确 认 。所有 H I V / A I D S 的个案调查表输入 E x c e l 进行数
国内外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控研究进展

村多性伴人群不安全性行为等加大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同时, 近年来 50 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和学生的 HIV 感染率增长幅度比较 快,其中 50 岁及以上人群 HIV 传播以异性传播为主,学生群体以 男男性行为造成的 HIV/ 艾滋病同性性传播为主。由此可见,我国 艾滋病感染人群多样化,需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 和措施。
2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1985 年我国发现首例输入项艾滋病病例,从此进入了艾滋病 传 入 期,这 一 时 期 的 艾 滋 病 病 例 以 入 境 的 外 国 人 为 主,主 要 分 布 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1989 年在云南省发现首例经静脉注射毒品 感染的 HIV 感染者,标志着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扩散期;1994 年 后,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第三阶段,即增长期,这一时期我国 HIV 感染者数量急剧上升,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发现了 HIV 感 染 者 和 艾 滋 病 病 人。 截 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全 国 存 活 艾 滋 病病毒(HIV)感染者 /AIDS 病人已达 758610 例。其中 HIV 感染 者 437377 例,AIDS 病 人 321233 例,2017 年 新 发 现 HIV 感 染 者 /AIDS 病人 134512 例 , 既往 HIV 感染者本年进展为 AIDS 病人 18231 例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 2017 年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 报告显示,在 2017 年新发现的 HIV 感染者 /AIDS 病人中,异性性 传播占 69.6%,同性性传播占 25.5%,性传播比例高达 95.1%,说 明我国 HIV/ 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研究表明,云南、 广西、四川、广东、新疆集中了全国 63.8% 的异性传播病例 [5]。此 外,中西部地区的贵州、重庆、宁夏等,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福建 等省份报告异性性传播比例增长幅度较大 [6-7]。QQ、微信等社交 工具的出现增加了卖淫嫖娼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隐蔽性 [8],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艾滋病流行现状
一、广西艾滋病流行现状
网络直报:2007年新报告HIV 9302例(AIDS 2656例,死亡655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感染者约775人。
累计报告HIV/AIDS 36921例(病人5513例,死亡1024例)。
二、广西艾滋病流行特点
疫情波及全区,呈上升趋势。
广西全区所有市、县均有艾滋病疫情报告,14个地级市中有11个市艾滋病疫情报告数超过1000例,超过500例的县有9个。
(排名前三的地市:柳州市、南宁市、贺州市;排名前三的县:灵山县、鹿寨县、柳江县)λ
广西报告的HIV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7:1;以20-39岁年龄段为主;以未婚青壮年为主λ
三种传播途径并存,性途径传播比例呈上升趋势。
静脉注射毒品是我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但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性传播的比例首次超过吸毒传播。
其中HIV阳性者配偶或性伴间传播HIV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λ
柳州市艾滋病流行现状
2007年全市(包括六县在内)共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14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85例,HIV感染者1360例,死亡110例。
市区共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合计94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2例,HIV感染者662例,死亡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