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论完整课件.ppt

三种不同的理念(P11)
浪漫注意理念 文化传递理念 进步主义理念
(二)其他要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 价
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教育理念的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文化课程是在对一元化文化课程批判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将多种族的历史和文化 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要求发展“反偏见课 程”,即要求课程克服种族、性别等方面的歧视 和偏见问题。(语文课程中用“他”比用“她” 多)
评价:
课程的文化选择面临两难,具体说来,课 程如果排斥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会对主流文化 和非主流文化族群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反之, 为了克服文化偏见,将所有的文化都纳入课程, 必然导致课程容量过大,增加学生负担,进而言 之,包容一切文化的课程有时反而无法使各种文 化间相互沟通和共存,不能保证各文化群体之间 的凝聚力。
2、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主张人力发展过程主要有遗传决定,人类的 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 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 模式 ;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 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在儿童生理成熟之前的早 期训练是不会产生显著效果的。
3、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论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 程 概 述
一、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的词源 汉语中, “课程”始于唐朝孔颍达(“教护
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朝朱熹 在论学时多次提及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指课业和进程。之后,凡是按规定的内容、 时限和进度进行的学习过程,都可称作“课程”。 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占统治地位并影响至今。
幼儿园课程第一章概述教案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课程的概念2、掌握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特点及类型3、辨析幼儿园课程的理论根底4、理解幼儿园课程及教学、游戏的关系5、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产生兴趣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理论根底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根底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作PPT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间相互问好,把最好的状态给学生二、自我介绍三、课程要求三、介绍新学科幼儿园课程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幼儿园课程是学习幼儿教育其他相关学科的根底,导出新课。
此不做深入讨论,要着重引发学生的未知学科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讲授新课通过细致的讲述,让学生知道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众说纷纭,未成共识(一)课程词源的分析:中国——始于唐代,学者孔颖达?诗经·小雅·小弁 ?,如“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对于教育制度、教学课程的安排、执行,一定要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来掌管,才能够依照法度〔正确之法和自然之法〕来保持和执行。
关于这里的课程有侠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1.具体一个人的整个的学习和教育的课程,2.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单独一门学科的课程,广义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学理念、学习功课的种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课程的编排等;这里的课程近乎是教育的内涵;•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屡次提及课程,含义接近现代。
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在此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 curriculum名词:“跑道〞即“学程〞。
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动词:“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历的认识。
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3. 课程是教材内容; • 4. 课程是学习计划; • 5 课程是一系列的材料; • 6 课程是科目顺序; • 7 课程是一系列的行为目标; • 8 课程是学习进程;
• 9 课程是在学校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 10 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在校内外所传授的东西;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urriculum Theory Network, Winter, 1970-1971,No.6,p.25)
• 奥利瓦:“对课程意味着达到什么目的的阐述,对于我们 精确地确定课程是什么的定义没有什么帮助。”(Peter F.
Oliva,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Little, Brown & Company (Canada) Limited, 1982,p.8.)
育科学出版社,1991.65
• 利威主编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对不同的课程定义进行 了总结,也列举了9种代表性的解释。
•
——Arieh Lewy,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 Pergamon Press, 1991,p.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奥利瓦对五花八门的课程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列举了 13种有代表性的课程解释:
• 据美国学者鲁尔统计,课程这一术语至少有119种定义。
•
——见乔治.A.比彻姆著:《课程理论》,人民教育
出版社,1989,P169
• 课程定义越多,使得“课程概念扑朔迷离,越来越难以把 握”。
•
——陈桂生:《“课程”辨》,《课程 教材 教法》
幼儿园课程(第一二章)

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 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 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 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必须对生 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 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 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
幼儿园课程目标就是满足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促进幼儿 在原有经验和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整体发展,任何强调某一方面而忽 略其他方面发展的教育都是片面的。
(二)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教育要遵循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尽量站在有利于儿童成长的
立场上,和儿童一起建构课程。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园课程内容整
合的基点,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理念的确立
一、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含义
幼儿园课程理念是指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 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
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幼儿生理、心理、道德、社会性的 发展是其发展的不同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构成一 个整体。
行为目标的叙述包含四个要素:简称ABCD型式
(1)行为主体(Audience):即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幼儿的 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 (2)行为动词(Behavior):即用以描述预期幼儿形成的可观察、可 测量的具体行为。 (3)行为条件(Condition):即幼儿产生预期行为的特定条件或情景。 (4)表现程度(Degree):即幼儿达成的目标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 价幼儿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含答案)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幼儿园课程》课程练习题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 2.融合课程 3.广域课程 4.活动课程 5.核心课程(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2.简述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3.简述以课程的功能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三)论述题。
阐述以课程组织形态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二、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答: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答:将有关科目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科目不再单独存在。
如将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等融合成为生物学,就是典型的融合课程。
3.答:指不同学科分支的统合。
它比融合课程跨度更大。
例如许多中小学课程结构中出现的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再把文学、艺术、舞蹈、哲学等统合为人文学科。
这三大类都是广域课程。
4.答:是根据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又称经验课程。
它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5.答:核心课程是受杜威儿童中心主义影响而出现的一种经验课程。
它的提出,是出于对活动课程仅以儿童兴趣和需要作为组织课程的依据,不足以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儿童对这类课程的确非常喜欢的事实。
它主张:一是反对学科分立所造成的支离破碎学习的倾向,主张将学科内容统合起来,成为学习核心。
二是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角色,学校教育必须协助学生澄清及维持共同社会价值观。
核心课程是对活动课程的改造,它努力达到以社会功能和社会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内容的统合,属于社会本位的课程类型。
(二)简答题1.答:幼儿园课程特点(在以下基础上做简要阐述);(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2.答: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把课程分为五种类型。
幼儿园课程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本章学习目标1.描述课程的内涵和定义;2.理解课程的类型;3.解释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特征与要素;4.能分析现实中幼儿园课程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具有初步地分析实际中幼儿园课程的意识与能力。
第一节课程概念与类型本节学习目标:1.描述课程的内涵和定义;描述课程的内涵和定义;2.理解课程的类型;2.理解课程的类型;3.能分析案例中课程的各种类型。
对知识、学习、幼儿发展秉承的观念不同,对课程的认识也不同。
一、课程的定义(一)课程是教学科目我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西方: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七艺)基本观点:是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或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课程是科目,是教材,是系列学习材料)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
强调知识体系的严密性、逻辑性、完整性。
评价:1.关注系统知识学习,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
2.关注认知学习,不关注发展。
3.关注关注间接经验,不关注直接经验和体验。
4.关注教师的教,不关注学生的学。
(二)课程是教与学的计划基本观点:课程是教学计划20世纪50年代流行。
课程是教育的蓝图和方案。
表现形式有: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包含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解决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过于宽泛。
教材矢之过窄。
优点:强调了教育目的性、计划性,便于课程的组织与评价,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不足:忽视了课程的灵活性。
强调静态设计,忽视动态设计及实施。
(三)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
由“学科”和“教师”转到“学习者”身上。
20世纪20年代受杜威影响。
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课程是经验的改造”“做中学”“教育是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复杂发展过程。
”“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者知识各个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讲义 第一章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设计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课程的内涵和类型,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及特质,掌握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课程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得以实现的媒介与工具。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回答将使教师在课程实践中产生不同的课程行动,进而决定教育的功能能否得以实现。
换言之,对课程的本质即“课程是什么”的理解是课程设计和实践的逻辑起点。
本章中,我们从对课程的理解人手,采用“属+种差”的方法界定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一、课程的内涵(一)“课程”的词源分析东方早在唐代就已有“课程"词,学者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做的注解——“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1859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二)不同角度的课程定义国外学者F.M.康纳利和O.兰茨在梳理了各种课程流派的观点之后总结出9类不同的课程定义。
对这些课程定义进行进一步划分,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四类:1、课程即知识2、课程即计划3、课程即活动4、课程即经验二、课程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关于课程类型的划分方式主要有:(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课程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有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等。
(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课程分为认知性课程和情意性课程。
(4)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5)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四版)第1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1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2
幼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程的性质
3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4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一、幼儿园课程的由来
“幼儿园课程”一词,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经为我国幼教界 所使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教育界就曾经出现了一些对 课程和幼儿园课程的解释
对幼儿的研究(理想发展要求与现实发展状况) 对社会的研究 (期望和要求)
对人类知识的研究(知识本身的教育价值)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要立足于培养“完整人格” (二)是一种动态的、具有教育性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
1.幼儿园课程是有教育意识的活动 2.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动态的,但其中有相对静态的形式 3.幼儿园课程是学习者、教育者、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4.幼儿园课程是实际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二、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 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一)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二)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 (三)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例如:知道 简单的安全和保健知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 动,在活动中快乐、自信;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和问题;注意倾听对 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生活用语。
目前,多数人主张从幼儿的角度表述,以促使教师的注意力向幼儿转移, 克服以往教育中教师过多注意自己“教”的行为,而忽略幼儿的“学”和“学 的效果”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课程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六章 国外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 第七章 国内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 第八章 幼儿园课程发展历程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述 二、幼儿园课程涵义 三、幼儿园课程特点
研究型课程 (三)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
方课程、学校课程
2021/1/25活动课程与学科ຫໍສະໝຸດ 程特征的比较2021/1/25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涵义
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一)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二)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
经验的活动” (三)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谢谢大家!
二、幼儿园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2021/1/25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涵义
三、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性教育课程 (二)幼儿园课程是适宜发展性课程 (三)幼儿园课程是启蒙性课程 (四)幼儿园课程是生活性课程 (五)幼儿园课程是游戏性课程 (六)幼儿园课程是潜在性课程
2021/1/25
2021/1/25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二)课程即学生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四)课程即教学计划 (五)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2021/1/25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二、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一)根据课程内容,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