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料油消耗与电力工业用油状况分析
燃料油市场年度报告

燃料油市场年度报告1. 引言本文是关于燃料油市场的年度报告。
燃料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被广泛用于工业、交通等领域。
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对燃料油市场进行分析,包括供需情况、价格走势、市场竞争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2. 供需情况分析2.1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过去一年内燃料油市场规模达到了XX万吨。
这一数字表明燃料油市场的庞大规模,同时也显示了对燃料油的高需求。
2.2 供应情况燃料油的供应主要来自于石油加工企业。
过去一年内,石油加工企业的产能稳定增长,使得燃料油的供应得到了保障。
同时,一些国家还增加了进口燃料油的数量,以满足国内需求。
2.3 需求情况燃料油的主要需求来自于工业和交通领域。
在过去一年内,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工业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交通领域对燃料油的需求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这两方面的需求共同推动了燃料油市场的发展。
3. 价格走势分析3.1 国内价格在过去一年内,燃料油的国内价格呈现出小幅上涨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燃料油价格的增加。
3.2 国际价格国际上,燃料油的价格也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这与国内情况相似,原油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原因之一。
3.3 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了原油价格外,燃料油的价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价格的波动,而政策调控则会通过改变市场环境对价格产生影响。
4. 市场竞争分析4.1 主要竞争对手燃料油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石油加工企业和国际石油公司。
这些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展开竞争,力争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4.2 竞争策略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竞争对手采取了多种策略。
其中包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加大宣传推广等。
这些策略的运用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5. 发展趋势展望5.1 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将对燃料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燃料油行业分析报告

燃料油行业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况
燃料油是一种含有芳烃的汽油。
它具有可燃性、能量密度大、经济性
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内燃机等动力装置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油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从而推动了燃料油行业发展。
根据监测资料,2024年全国石油燃料油总产量为4124.3万吨,同比
增长3.2%;汽油产量为2817.4万吨,增长2.2%;柴油产量为1306.9万吨,增长4.4%。
从近几年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燃料油行业发展迅速,增速较高。
同时,该行业产能过剩产生,结构性问题尚未解决,企业利润总体保持低位。
二、现状及问题
1、回收利用率低
由于燃料油的回收利用率低,每年有少量蒸气燃料油泄漏,进入大气
空间、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2、燃料油质量控制不力
为了提高利润,部分企业将燃料油分割,但是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质
量控制不力的情况,导致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
在质量方面,燃料油行业
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石油和油气资源枯竭
石油和油气资源有限,为保证燃料油的长期发展,行业应转向可持续
的清洁能源,以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三、发展趋势。
2023年燃料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燃料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燃料油行业是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发电、汽车、工业等领域。
市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燃料油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战略和决策提供参考。
目前燃料油行业市场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市场需求平稳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燃料油作为主要的燃料来源之一,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和新兴市场国家,燃料油的需求量更为旺盛。
其次,竞争态势较为激烈。
燃料油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大型石油公司、小型私营企业以及国有企业。
市场竞争在价格、品质和服务等方面展开,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再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燃料油行业的重要议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法律法规的推动,燃料油行业面临着减少污染排放和开发可再生燃料的压力。
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生产更环保、更高效的燃料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最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较大。
燃料油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特点,国际油价、政治环境和地缘政治等因素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合作伙伴。
基于以上现状,燃料油行业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预见:首先,燃料油市场将持续增长。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燃料油的市场需求量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能源消费量较大的行业,如发电、化工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燃料油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因此,燃料油生产企业应进一步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燃料油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渐强化,燃料油行业将面临减少污染排放和开发可再生燃料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采取创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也是未来的方向,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
再次,燃料油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内燃料油供需现状分析与思考

国内燃料油供需现状分析与思考时至今日,我国燃料油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拓展和延伸。
起初,仅仅用于发电、供热、运输等方面的燃料油逐渐又将使用触角延伸到了各类加工领域,这使得燃料油供需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很多地方出现了燃料油供应不足的情况,而我国燃料油加工企业应当再接再厉,把握机遇,掌握市场规律,采用新技术,为国内燃料油供需平衡贡献绵薄之力。
1、国内燃料油供需现状分析1.1燃料油内涵燃料油,顾名思义,就是可做燃料,可助燃的一种石油品种类型。
众所周知,石油是重要的可燃、助燃物质,大部分的石油均可作为燃料使用,均能实现某种助燃目的,正因为如此,关于“燃油料”的概念,世界各国众说纷纭,也不尽相同。
虽然各国之间对概念的叫法不同,但其本身在各国均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用途。
简而言之,燃料油的主要组成原料有以下几种:原油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油浆、裂化柴油等。
这几种油类的调和,形成了现在的燃料油。
燃料油之所以在市场上具有十分大的销量,其主要原因是其本身具有粘度适中、流动性十分好、热值高、燃烧完全、腐蚀性小等等多种令人刮目的优势。
如此一来,燃料油不仅可用于发电、供热、交通、石油加工、化工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可用于多种设备上,如船用、炉用,其他用等等。
1.2燃料油供应现状国内燃料油供应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燃料油产量增加了,但收率反而持续下降。
一直以来,我国的燃油量产量一直在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原油加工厂所遵循的“原油深度加工”的原则。
这种加工原则,使企业从多个途径对原油实现油类转化,最大限度提高了我国原油的利用价值。
正因如此,原油加工量在持续增长,燃料油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值得关注的是,燃料油收率反而下降,很显然这样不利于燃料油的供应。
(2)燃料油净进口不断减少。
我国各个生产领域使用的燃料油一方面来自自我加工,另一方面来自进口。
2005年以来,我国燃料油市场受本国燃料企业原料需求、本国船用燃料油、炉用燃料油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燃料油进口量出现下降的趋势。
2023年燃料油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燃料油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燃料油作为能源行业的一种重要产品,其生产与市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从需求、供应、价格、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燃料油市场环境。
一、需求分析燃料油的主要需求来自于石化、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
其中交通运输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燃料油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另外,工业领域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尤其是船舶、发电厂等对燃料油的需求日益旺盛。
总体来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料油市场的需求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二、供应分析我国的燃料油产能较强,主要产地集中在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其中东北地区的产能较强,主要是受益于当地油田资源优势。
但是,由于燃料油是石化行业的重要产品,其供应受到原油价格、环保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同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环保力度,推行清洁能源,这也对传统燃料油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三、价格分析中国燃料油价格主要受国际油价、市场供需关系、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燃油价格波动较大,这直接导致我国燃料油价格也出现了波动。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如提高燃油税、推广新能源等,这些政策也对燃料油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政策环境分析政府政策对燃料油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于环保等方面的政策要求越来越高,这直接导致传统燃料油产业遭受了较大的冲击。
另外,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如补贴、额度管理等,这也对燃料油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性影响。
总体来看,未来政府政策对燃料油市场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料油市场需求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是产业面对着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
在未来,企业需要运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手段,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也需要将环保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4年燃料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燃料油市场发展现状燃料油是一种在各个行业中广泛使用的燃料,如船舶、发电、汽车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燃料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2024年燃料油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燃料油市场规模燃料油市场的规模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和能源需求的影响。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燃料油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美元。
尽管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但燃料油市场在石油行业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2. 区域市场发展差异燃料油市场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在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上较为积极,燃料油的用量逐渐减少。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燃料油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和发电行业。
3. 燃料油市场趋势3.1 环保压力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燃料油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对于绿色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促使燃料油市场朝着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
3.2 替代能源的竞争替代能源的发展对燃料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减少了对于燃料油的需求。
3.3 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在燃料油市场的应用也在不断推动其发展。
例如,燃料油添加剂的改进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此外,燃料油的生产和储存技术也在逐步提升,提高燃料油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4. 发展机遇和挑战燃料油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为燃料油的市场提供了机遇。
另一方面,环保压力和替代能源的竞争给燃料油市场带来了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5. 发展策略为了应对燃料油市场的发展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保意识: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环保技术的投入,提高燃料油的环境友好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燃料油生产和燃烧技术的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用油情况调研报告

用油情况调研报告油情况调研报告1. 引言在全球范围内,石油是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民用生活等领域。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石油资源正面临着日益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我国用油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了一次调研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了500份问卷,包括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机关等不同群体。
问卷内容包括用油种类、用油数量、用油意识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问题。
3. 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调研结果:(1) 用油种类: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燃料油种类包括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
其中,汽油和柴油的使用频率最高,占比分别达到了60%和35%。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占比约为5%。
(2) 用油数量:调研结果显示,用油数量与使用对象有关。
个人家庭用油主要集中在汽车燃料方面,而企事业单位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
调研结果显示,个人家庭每年平均用油量约为1000升,而企事业单位的平均用油量则达到了5000升。
(3) 用油意识: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节约用油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会尽量节约用油。
然而,只有少数受访者实际采取了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如选择节油型车辆、合理规划行驶路线等。
(4) 节能减排:调研结果显示,节能减排意识相对较弱,仅有30%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节能环保产品。
此外,调研还发现部分企事业单位存在过度浪费能源的情况,如能源设备老化、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等。
4. 结论和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针对我国用油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1) 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鼓励居民和企事业单位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如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和更新能源设备等。
(2) 加强用油技术研发:针对当前主要的石油使用领域,加大用油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并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替代产品。
2023年燃料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燃料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燃料油行业是全球重要的能源行业之一。
燃料油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在全球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燃料油行业市场也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一、市场概述2019年,全球燃料油市场总容量已接近2亿吨。
其中,燃料油主要应用于工业、能源、航运等领域。
在全球燃料油市场中,亚太地区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中国也是亚太地区燃料油市场中的重要一员。
二、行业表现1.生产规模中国是燃料油的主要生产国家之一,其燃料油产能已逐渐增加。
随着焦化、炼油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料油的供需格局正在不断调整。
其中,山东、广东、江苏等地的燃料油产量最高。
2.进口量中国的燃料油依赖进口的情况非常严重。
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的燃料油总量已达到1.4亿吨。
其中,来自俄罗斯、伊朗、沙特等国的燃料油进口量最大。
3.消费需求燃料油是工业生产和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其消费需求量也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其工业消费需求量巨大,因此燃料油市场的需求非常强劲。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燃料油的消费需求还将保持稳定增长。
三、市场趋势1.环保趋势近年来,全球环保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国家政策的加强,环保趋势也逐渐成为燃料油行业的主流。
选择高质量的、低污染的燃料油已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2.行业整合中国燃料油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但由于行业内主要的生产商、经销商、服务商等功能职能分散,整个行业仍然存在着管理成本高、竞争激烈等问题。
因此,未来不排除出现多层次、多功能的燃料油整合公司的出现。
3.成品质量升级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内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提高成品质量、打造品牌形象已经成为燃料油企业的必备战略。
总之,中国燃料油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随着行业整合和企业品牌的建设,燃料油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燃料油消耗与电力工业用油状况分析(山西大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13)摘要:根据我国近十几年的燃料与用油状况,并与国内外能源现状进行比较。
结合我国电力用油状况及发展趋势,为电力行业用油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燃料油;电力;煤炭Oil Consumption as Fuel and Oil Consumption in Power Industry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hanxi Taiyuan 030013) Abstract: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more than ten years of fuel and oil condition, and compared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energy situation. With China's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electric power oil, for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oil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form.Key words:Fuel oil; Electric power; coal1我国燃料油市场分析及预测在1990~1999年的10年内,我国燃料油产品由3417万t减少到1858万t,下降了46%;进口量由80万t左右,增加到1750万t,基本可以弥补近10年来减少的国内生产量。
使得我国燃料油年消费一直保持在3500~3700万t的水平。
与1990年相比,1999年的消费量增加了117万t,增长率仅为3.3%,是我国石油消费量中增长最慢的品种。
而且近年来燃料油的消费量已出现了负增长,1999年和2000年平均下降了1%。
1991~2000年的年均消费量增长率仅为0.24%。
近10年来燃料油消费量统计如表1。
90年代以来,国家继续采取限制煤油、以煤代油的改革,特别是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以后,燃料油全部由国家统一管理,使我国的燃油消费得到控制。
我国燃料油消费的特点是:1.1电力和化工是我国燃料油消费的主要行业。
我国燃料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化工、冶金、轻工等行业。
以1999年消耗量为例,电力行业的消费量最大,占27%;其次是石化行业,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业的燃料,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37%下降到1999年的25%;近年来燃料油增加最多的是建材和轻工行业(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筑及生活陶瓷等),其所占比例已由1999年的16%增加到1999年的17%。
其他冶金16%占,铁路占1%,交通占5%,民用煤气占2%。
1.2 沿海省份是我国燃料油消费的主要地区。
据统计,1998年我国燃料油消费大省是广东、辽宁、上海、江苏等沿海省市。
其中广东省燃料油的消费占全国总消费量近27%,超过900万t;该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地方和三资企业的电厂。
1.3燃料油进口来源以韩国、俄罗斯和新加坡为主。
我国近年来燃料油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从这三国进口的燃料油占87%左右。
1995年从韩国进口只占20%,2000年已达54%,1995年从俄罗斯进口占7%,到2000年已达20%;而从新加坡进口的燃料油则大幅度下降,1995年占62%,到2000年已下降为13%。
韩国一方面向我国出口高硫燃料油,一方面又从其他国家进口低硫燃料油。
据专家分析,由于我国将继续实行压缩烧油的能源政策,加入WTO后的3~5年内,燃油市场还不会完全开放,将继续实行进口配额制度,会限制燃料油需求的增加。
国际市场较高的燃料油价格也将抑制进口消费;此外还受替代能源的影响,包括天然气替代,燃煤(如水煤浆等)替代和其他能源替代;再考虑我国国产燃料油有可能增加产量,预计“十五”期间燃料油年进口量不会超过1400万t。
2 中国电力行业燃油消耗情况中国能源资源中以煤炭和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石油、燃气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建国初期石油、天然气资源尚未探明,靠进口石油维持,所以电力工业发电能源一直以发展水电和建设燃煤电厂作为指导方针。
在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史上有两段时间曾经发展了部分燃油电厂,但在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和最近的石油暴涨之后已经纠正。
第一次发展燃油电厂。
1960年中国石油工业开展了大庆石油勘探开发会战,3年多探明了一个一大油田;1964年又开展华北石油会战;发现和开发了山东胜利、天津大港两个油田;到1965年实现了石油产品完全自给,于是从1966年开始部分电厂掺烧石油,当时还只有一座烧油电厂,年烧油32万t,到1969年全国发电烧油仅400多万t,绝大部分用油为煤、油混烧和点火用油。
从1970年冬天开始,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提倡电厂烧油,实施燃煤电厂改造为烧油电厂和新建燃油电厂,当时改烧油机组曾达583.8万KW,决定新建燃油电厂24项608.7万KW,正当中国大力推行燃油电厂之际,1973年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扶摇直上,燃煤电厂掺烧石油受到抑制,并从1976年开始了压缩烧油,又实施以煤代油的措施,但由于当时全国严重缺电,新建燃油电厂没有其他电源可以替代,只好继续建设,据统计1979年全国已有燃油电厂1047万KW(其中燃煤改烧油电厂为277万,新建燃油电厂770万KW),年燃油量达到了顶峰,由1969年的400万t增加到1967万t,发电用油在10年间净增1567万t,估计1976~1979年间的压缩烧油400万t左右,如不压缩1979年发电厂的燃油量有可能达到2400万t左右。
1979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决定进一步压缩发电厂烧油,除部分不可替代的烧油电厂之外,从1976~1990年间,新建代油的烧煤电厂606.8万KW,每年可减少燃油1134.6万t,将发电厂的燃油量由1979年的1967万t,下降到1991年的1501万t。
第二次发展燃油电厂。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蓬勃发展,电力严重短缺,在经济承受能力较高的地区,发展了一部分燃油电厂,这次发展的燃油电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公用燃油电厂较少,自备燃油电厂多,二是过去燃油电厂基本上是凝汽式燃油电厂,这次在都为燃汽轮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和柴油发电厂,三是小机组多,大机组少。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993年有燃油机组841万KW,其中广东省158万KW;到1994年增加到1273万KW,其中广东省513万KW,到1997年更增加到1726万KW,其中广东省达到900万KW。
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不纳入统计的小型柴油发电机组。
但从发电使用的燃料油量统计来看,并没有明显增加,甚至反而下降,可能与统计不全有关,据统计1993年燃油1475万t,1994年燃油仅1423万t,1997年燃油只有1332万t,历年燃油情况如下表。
表2中国发电厂燃油机组及燃油消耗量从上表可以看到,中国烧油机组的比重是很小的,1979~1985年间这个比例曾超过10%,但在90年代期间都不超过10%;每年发电的燃油量都不超过2000万t,90年代一直在1500万t 以下。
而且这些燃油中包括燃煤电厂点火用油和稳燃用油约320万t和供热用油201万t,用于发电用油仅839万t,数量是很小的。
特别是今年油价爆涨以后许多燃油电厂已停止发电,发电用油可以进一步节省。
3中国电力行业燃料油消费的发展趋势中国经过两次发展燃油电厂的教训,并且国家已经确定了今后的电源发展方针是:“发展水电、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适度发展核电。
”这里所说的坑口火电厂是指在煤矿区修建大型燃煤火电厂;压缩小火电,除压缩燃煤的凝汽式小火电之外,也包括压缩燃油小火电;此外,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并开始从国外引进天然气,可以适当发展燃气电厂和燃汽热电厂,当天然气供应充裕,可以将燃油电厂和燃油的热电厂改为燃气,都可以节约燃油的消耗量。
中国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龙源电力集团烟台龙源公司最近已开发成功DIZ-200型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在供热锅炉上成功地点燃了贫煤,取消了燃油系统。
它标志着中国电站锅炉点火及稳燃方式的一次革命,它是世界上首次利用等离子点火技术实现了贫煤锅炉无油启动和燃烧。
中国国家电力公司正积极倡导在各火电厂积极推广利用这项新技术。
因此,在21世纪中,中国的发电厂有可能将燃煤电厂点火及稳燃用油节省下来。
中国在90年代发电油基本上做到了不增长和负增长,进入21世纪后,由于西部大开发,实现“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增加水电和气电的比重,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少SO X、NO X 和CO2的排放量,而且可以继续做到发电用油基本不增长或负增长。
中国的电力工业不会受到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4中国电力行业用油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4.1 中国电力行业用油的统计问题。
中国电力行业用油统计中,只统计发电消耗燃油量和供热消耗燃油量,未分燃油的品种,有的发电厂,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所消耗的燃油并不是燃料油(燃料油是指重油),所以把发电和供热所消耗的燃油量都作为燃料油统计是不合理的,在统计中最好分为燃料油和非燃料油。
其次,目前电力工业统计中只统计6000KW及以上电厂的发电和供热消耗的燃油量,由于这些年柴油机等小型燃油电厂的数量较大,因此使电力用油的统计失真。
如1999年燃油机组容量比1993年增加一倍多,但燃油量反而由1993年的1475万t下降到1360万t。
4.2 关于电力行业用油的影响因素。
中国电力行业垂直垄断经营,国家的能源政策影响极大,如从1970年开始国家提倡燃油发电,燃油的消耗量急剧增长。
但是从1990年开始的第二次发展燃油电厂,并不是国家能源政策影响的,应当说从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国家一直主张压缩烧油,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电力严重短缺,地方和三资企业自发的搞燃油电厂。
故电力行业用油多少决定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国家的能源政策,二是电力供应情况,电力能充分供应,可以减少燃油电厂;三是燃气供应情况,如果天然气供应充足,可以用天然气代煤、代油;四是各种能源的合理比价,即煤炭、石油、天然气(包括各种燃气)、电力之间的合理比价,如前几年电价由于乱收费,乱加价使电价过高,再加上走私油价格低,使燃油电厂增加;五是科学技术进步,如龙源公司成功开发DIZ-200型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可以节省燃煤电厂点火以及稳燃用油;六是环境保护要求,过去总认为燃油电厂比燃煤电厂洁净,由于我国大量燃用重油,特别是含硫量高的重油,烟尘排放严重,约为燃煤的2倍,同时NO X的排放量也高于燃煤,至于SO X的排放量决定于重油的含硫量。
现在环保总局正在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名单,规定禁燃区内禁止燃用的高污染燃料中,燃料油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