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一》实验教案(DOC)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教案

生物实验教案

生物实验教案生物实验教案(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实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实验教案1实验目的探究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产生淀粉。

背景资料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没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关键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镊子、火柴、三脚架、黑纸片、曲别针。

教学过程1.导入师: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动物也是如此。

那么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食物从何而来?难道绿色植物就不需要食物吗?非也。

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它不仅能自己供给自己食物,而且同时还给地球上其他几乎所有生物制造了食物,养活着我们。

可以这样说: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那么,究竟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用实验来探究一下?2.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师:昨天让大家按P119实验步骤1、2操作的盆栽天竺葵,做了没有?生:做了。

师:好,今天大家按小组继续将昨天的实验按实验步骤3、4、5进行操作,小组各成员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同时要注意安全。

生:完成实验。

学生甲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学生乙将酒精倒入小烧杯中。

学生丙准备酒精灯,并点燃酒精灯。

学生丁准备清水,并漂洗叶片。

学生戊滴加碘液。

师:通过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下边大家来共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细节。

【技能大赛】《生物技术》赛项理论考核及答案

【技能大赛】《生物技术》赛项理论考核及答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生物技术技能赛项模块一理论考核(A 卷)一、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40 题,小计 60 分)1、实验室中含糖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121℃/50 minB.115℃/30 minC.140℃/30 minD.115℃/10 min2、现从海洋中筛选到一株菌,可以推测该株菌具有的特点是()。

A.嗜酸B.嗜碱C.嗜热D.嗜盐3、下列关于芽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肠埃希菌能够产生芽胞B.是细菌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C.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芽胞D.能够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的生存环境4、首次完整的基因组测序生物是()。

A.大肠杆菌B.酵母C.果蝇D.噬菌体φX1745、关于别构调节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与酶别构部位非共价结合B.活性中心与别构部位在同一位点C.动力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D.别构效应剂与别构部位共价结合6、下列项目中,()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有紫外吸收特性7、洁净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

A.20℃-25℃,40-60%B.10℃-30℃,50-60%C.15℃-25℃,20-40%D.18℃-26℃,20-40%8、ELISA 间接法的反应层次为:()A.固相抗原-抗体-酶标抗原B.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C.固相抗体-抗抗体-酶标抗原D.固相抗原-抗体-酶标抗抗体9、转基因动物制备时,能使目的基因表达不影响邻近基因表达的元件是()。

A.启动子B.增强子C.绝缘子D.沉默子10、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11、在颗粒污染物中,()是悬浮于空中的小液态粒子。

生物技术备课教案

生物技术备课教案

生物技术备课教案以下是关于生物技术备课教案的文章:生物技术备课教案第一节:导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生物技术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挑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生物技术备课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并促进他们对生物技术发展前景的深入思考。

第二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应用领域;2. 掌握生物技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3. 分析并评价生物技术在解决环境、农业、医疗等方面的应用;4. 思考和探讨生物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第三节: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生物技术概述1.1 生物技术的定义和作用1.2 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2. 基本实验操作2.1 培养基的制备和菌落计数 2.2 DNA提取和酶切实验2.3 PCR扩增实验3. 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3.1 生物污水处理技术3.2 生物修复技术4.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4.1 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应用4.2 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利用5. 生物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5.1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和应用5.2 基因检测和诊断技术6.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6.1 生物技术伦理原则和准则6.2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道德问题第四节: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知识;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他们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思考和观点;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生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5. 视频展示:展示相关实验和应用案例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目标: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细胞的特征和结构,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玻片,甲醇、细胞样本、眼镜布。

实验步骤:
1. 将细胞样本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甲醇固定。

2. 取一张盖玻片,将其斜着放在载玻片上,让甲醇慢慢渗透。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调整显微镜镜头,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4.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5.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特征,包括形状、大小、细胞核的位置等。

6. 将观察到的细胞特征绘制成示意图,标注重要结构。

7. 将绘制的示意图上交给老师检查,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2. 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清洁。

3. 确保显微镜的光源充足,调整焦距时要小心操作。

4. 在进行细胞观察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保证观察结果准确。

5. 完成实验后,将使用过的显微镜和载玻片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台整洁。

实验评价标准:
1. 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2. 能够观察并描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3. 能够将观察到的细胞特征绘制成示意图,并标注重要结构。

4. 能够对细胞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5. 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保持实验台整洁。

生物技术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生物技术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内容:一、生物技术的定义及发展历程二、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三、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生物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技术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生物技术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生物技术的定义: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方法,改造生物体或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

-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发酵工程、细胞培养技术到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

2. 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农业:转基因技术、抗病虫害品种培育等。

- 医药:基因治疗、生物制药、细胞治疗等。

- 环保:生物降解、生物修复等。

3.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生物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生物武器等。

- 伦理问题:克隆技术、基因编辑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优缺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课堂活动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对生物技术的疑问。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生物技术在某个领域的应用实例,撰写一篇简要报告。

2. 思考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学生在实验课上的操作是否规范、熟练,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叶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植物叶子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
1. 植物叶子样本(例如:植物叶片、显微镜)
2. 水平切片刀、手套
3. 显微镜玻片和载玻片
4. 布片和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植物叶子样本: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子取下来,清洗干净后放在工作台上。

2. 制作叶子横切片:戴上手套,使用水平切片刀将植物叶子横切成薄片。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取一个叶子横切片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水后用另一个载
玻片盖住,放在显微镜上观察。

学生可以调节显微镜镜头来观察叶子的细胞结构。

4. 观察叶子的细胞结构:让学生观察叶子上的不同细胞结构,如表皮细胞、气孔、叶脉等。

5. 讨论叶子的功能:通过观察叶子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蒸腾作
用等。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植物生物学的
认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培养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生物技术一》实验教案新部编本

《生物技术一》实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蚌埠医学院《生物技术一》实验教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选用教材医用生物化学实验(自编,3版)生物化学实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授课教师夏俊职称教授授课专业2009级生物科学本科教研室检验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蚌埠医学院教案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蚌埠医学院教案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蚌埠医学院教案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授课对象:08生物本科专业生物班级授课时间:2011 年 3 月4 日蚌埠医学院教案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蚌埠医学院教案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蚌埠医学院教案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蚌埠医学院教案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80分钟80分钟30分钟做好标记。

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常用的固定液(10%的福尔马林溶液)。

冲洗、流水(自来水)冲洗12小时到24小时脱水、梯度酒精脱水透明、透明的目的及常用二甲苯作为透明剂。

(提示二甲苯有毒)浸蜡、可在56℃~58℃恒温箱中进行。

包埋、注意各组织块之间的距离和每个组织块的位置和方向。

切片、切片完整,厚度4-6um,薄厚均匀,无褶无刀痕。

染色、强调脱蜡、水化、染色、水洗、在脱水、透明、封片。

初中生物学实验套装教案

初中生物学实验套装教案

初中生物学实验套装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实验材料:
1. 鲜叶片(适量)
2. 盐水
3. 菜刀
4. 显微镜
5. 盖玻片
6. 丙烯酸胺
7. 染色剂(如伊曼红)
8. 显微摄像头
实验步骤:
1. 将鲜叶片放入盐水中浸泡片刻,以软化叶片。

2. 使用菜刀将叶片切成薄片,然后将薄片放入丙烯酸胺中,以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3. 将叶片薄片放入盖玻片上,加入一滴染色剂(如伊曼红)。

4. 将盖玻片放入显微镜下,调整镜头,观察植物细胞的不同部分(如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

5. 让学生用显微镜和显微摄像头分别观察和记录细胞结构的特点。

实验注意事项:
1. 注意使用菜刀和显微镜时的安全操作。

2. 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调整镜头的正确方法。

3. 在观察过程中不要将染色剂溅到皮肤或衣物上。

实验结果分析:
1.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看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特点。

2. 学生可以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例如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地点。

拓展实验:
1. 可以观察其他植物组织的细胞结构,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可以进行与动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异同之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医学院《生物技术一》实验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选用教材医用生物化学实验(自编,3版)
生物化学实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授课教师夏俊
职称教授
授课专业2009级生物科学本科
教研室检验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授课对象:08生物本科专业生物班级授课时间:2011 年 3 月4 日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

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

状态。

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生长,代谢,繁殖
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举例:细胞各种生理活动如增殖的研究
讲授新课:
实验九:胎鼠细胞原代培养
2分钟一、实验目的要求讲授
1、以小鼠胎儿为材料,学习细胞原代培养中常用的组

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
2、掌握组织取材、剪切、细胞分离、混匀、接种和器

使用等操作要领;
3、掌握动物细胞培养中的无菌操作技术,并为下一步

胞传代培养、细胞纯化和冷冻保存等实验提供材料。

二、主要器材与试剂
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平皿、吸管、移液管、
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
10分钟三、实验原理
(一)细胞培养的分类启发式提问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

(二)细胞原代培养的原理
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由于刚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故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

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三)胰酶消化法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
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
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
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25分钟四、内容与操作
(一)组织块直接培养法
1、将孕鼠拉颈椎致死,取胎鼠带入超净台内。

2、超净台内,将孕鼠子宫剪开取胚胎。

3、用小镊子撕破胎膜,取出胎鼠,用PBS洗涤3次。

4、将胚胎转移到另一装有PBS的平皿中,用手术剪将

剪成小块(1mm3),再用PBS液洗三次。

5、将组织块转移到培养瓶,贴附瓶壁。

翻转此壁朝上,
将培养液加至瓶中,培养液勿接触组织块。

6、37℃静置3-5小时,轻轻翻转培养瓶,使组织浸入培
养液中(勿使组织漂起),37℃继续培养。

(二)、酶消化分离细胞培养法
原理:在组织块培养法基础上,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
酶与胶原酶)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
培养。

1、将孕鼠拉颈椎致死,取胎鼠带入超净台内。

2、超净台内,将孕鼠子宫剪开取胚胎。

3、用小镊子撕破胎膜,取出胎鼠,用PBS洗涤3次。

4、将胚胎转移到另一装有PBS的平皿中,用手术剪将

剪成小块(1mm3),再用PBS液洗三次。

5、视组织块量加入5-6倍0.25%胰酶液,37℃中消化
20-40分钟,每隔5分钟振荡一次,使细胞分离。

6、加入3-5ml培养液以终止胰酶消化作用。

7、静置5-10分钟,使未分散的组织块下沉,取悬液加

到离心管中。

8、1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

9、加入培养液l—2 ml(视细胞量),血球计数板计数。

10、将细胞调整到5×105/ml左右,转移至25ml细胞

养瓶中,37℃下培养。

80分钟(三)操作演示学生分组,进入无菌操作室具体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五注意事项
1、操作前,提前将操作间和超净工作台内紫外灯打开,
消毒杀菌30 分钟。

2、进操作间前要洗手,进入超净台后手要用75%酒精

0.2%新洁尔灭擦试。

试剂等瓶口也要擦试。

3、点燃酒精灯,操作在火焰附近进行。

4、手不能在开盖的消毒物品上方活动。

5、凡在超净台外操作的步骤,各器皿需用盖子或橡皮
塞,
以防止细菌落入。

六、思考题
1、比较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获得原代培养物的

果和优缺点。

2、观察原代培养细胞中的细胞类型,并根据以往的知

初步分析哪类细胞属于成纤维样细胞,哪类细胞属于上
皮样细胞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4 日
讨论、结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职称:系(部):生物科学系教研室:实验中心
(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