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一) 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敨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基本除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除法运算中的余数概念,并正确处理余数。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表内除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

3.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前一单元数学知识,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引入问题,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为表内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2. 新知识讲解
1.讲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介绍表内除法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表内除法运算,包括
如何处理余数等问题。

3. 示例演练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表内除法示例,确保他们掌握了基本运算方法。

4. 练习环节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5. 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除法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强调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2 表内除法(一)3、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巩固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3、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法:尝试指导法。

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复习除法的意义。

教师呈现教材第26 页第 1 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2、出示教材第 26 页第 2 题复习除法计算。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1)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让算得快的同学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是怎样想的。

(3)任意指一句口诀,让学生说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4)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有快。

3、补充练习。

□×□=□□÷□=□□÷□=□(1)看图,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3)通过列式,你觉得乘法和除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教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4、完成教材第 26 页的思考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懂题目。

引导: 4 个□等于 8 ,一个□等于 2。

12 等于 3 个○,那么一个○是4 。

三、巩固迁移1、开火车口算。

(完成教材“练习六”第 1 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主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除法口诀的运用,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除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除法运算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除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学生在复习和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除法运算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除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除法口诀的运用。

2.教学难点:除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除法。

2.准备除法口诀表,方便学生查看和记忆。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水果、分零食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表内除法的复习和整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  整理和复习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 ,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上 ,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 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摆法一:摆2行,每行6盆
二、知识应用
2.有12盆花,要把它摆成一个长方形花坛,可以怎样摆?
摆法二:摆3行,每行4盆
二、知识应用
2.有12盆花,要把它摆成一个长方形花坛,可以怎样摆?
摆法三:摆4行,每行3盆
二、知识应用
2.有12盆花,要把它摆成一个长方形花坛,可以怎样摆?
摆法四:摆6行,每行2盆
练习六
2.(1)14个 ,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14÷2=7
(2)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0÷5=6
(3)25里面有几个5? 25÷5=5
三、巩固反馈
练习六
3.有24本练习本。
24÷6=4(本) 24÷4=6(人)
三、巩固反馈
练习六
4.(1)每个花瓶插5根孔雀羽毛,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5×4=20(根)
表内除法(一)
长度单位
5 整理和复习
一、回顾整理
表 内 除 法 (一)
平均分
平均分的含义 平均分的方法
除法
除法算式的读法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 ,可以摆几个=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 2 × 3 = 2×4 -3×6 -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 ,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加、减两步应用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1妈妈带了1000元,买了一部电话和一台饮水机;还剩多少元电话 250元饮水机 300元2学校买来720本图书,送给一年级100本,送给二年级260本,剩下的放入图书馆,放进图书馆多少本3同学们要折340只纸船,第一天折了170只,第二天折了130只,两天后还差多少只纸船没有折4王老师买了一套西服,给了售货员400元,找回20元,西服上衣280元,西服裤子多少元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6、千克与克的认识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认识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2、建立1千克、1克的质量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1、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和 ,它们的分别用字母和表示;2、1大袋洗衣粉大约重1千克;1小袋波力海苔大约重1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1袋饼干大约重100克;1大袋薯片大约重200克;1千克=1000克 1kg=1000g注意“分别”说明后面字母的顺序要与前面你填写的单位的顺序一致;在做给物体填单位的题目时,可以与给出的集中物品比较;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个苹果大约重240 ;2一袋方便面大约重110 ;3妈妈买来的西瓜重6 ;4小亮的书包约重4 ;5电视机的包装上写着“总重28 ”;6小明的体重30 , 他的一支笔重30 ;7一袋盐大约重500 ;8一个苹果大约重190 ;9一只鲸鱼大约重9000 ;10方法:一看物想一想所给物品在生活中的样子,它重不重二看数看给出的数是大数还是小数,结合物品填单位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 g 2000 g = kg6000克 = 千克 kg = 7000 g6千克> 克 7000 g < kg4千克< 克 3000 g >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是“>”或“<”时,要先换算成单位一样的题目后再填空;3、在里填上>、<或 =3千克 3000克 1400克 2000克1kg 999g 4500g 5kg1700克 1700千克 18千克 1800克700g 70kg 990g 1000g 3300g 33kg注意:单位不一样的先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1千克=1000克1后面加了3个“0”4、口算45kg+47kg= 360g+500g= 43kg-29kg=3200kg+900kg= 270g+30g= 1kg-600g=320kg-80kg= 5100g-900g= 2kg-1300g=1、计算要准确2、结果加单位5、看台称,读出物体的质量;西瓜重:西红柿重:1、看清称上的单位是“千克”还是“克”;2、看箭头所指的数字是几;5 36、解决问题1、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个2分硬币约重10克;2、10袋饼干重1千克,一袋饼干重克;3、1块糖约重10克, 块糖约重10千克;4、一筐桃重38千克,筐重2千克,桃重多少千克5、1千克西瓜2元,一个5千克的西瓜多少元6、7只鸭子21千克,一只鸭子多少千克7、拓展练习一只鸡重2千克,一头猪重多少千克一头猪 9只鹅1只鹅 4只鸡8、图形与变换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1、锐角和钝角1、根据要求给出一个点,或一条边画出一个钝角、锐角和直角;··2、画出一个直角大的角,画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3、会从实物中找到钝角、锐角和直角如何正确的画角,画角的工具使用9、统计苹果西瓜香蕉桃芒果1、哪两种水果喜欢的学生同样多2、如果级组举办晚会,应该买最多的是什么水果3、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吗10、找规律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的排列规律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1、基本练习⇧ ⇦⇩▫ ▫ ▫⓪①②③①②③⓪②③⓪①2、提高练习⌦↓↓⌦↓⌦注意:图形变化的规律,图形变化的方向二、数列的排列规律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1、基本练习① 4、6、8、、12、 ;② 1、4、9、16、、 ;③ 35、、29、26、、 ;④ 9、18、27、、 ;⑤ 3、6、8、11、13、、 ;⑥ 2、3、5、8、13、、 ;⑦ 99、94、89、、79;⑧ 25、1、30、2、35、3、、2、变式练习在 2、3、5、8、12、16、23、30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 ;注意:找出数列之间的规律,再填数40353025201510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选题单元复习讲义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知识回顾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除数是6的算式是( )A.6÷3=2B.12÷6=2C.2×3=6 2.下面三个算式中,和24÷4用的不是同一句乘法口诀的是( )A.24﹣6B.4×6C.24÷6 3.下面哪种分法表示平均分?( )A.B.C.4.把12个平均分成3份,下面分法正确的是( )A.B.C.5.小鸡有9只,它的只数是小鸭的3倍,小鸭有几只?列式正确的为( )A.9×3B.9÷3C.9+36.计算“6÷2=3”用到的口诀是( )A.二六十二B.三六十八C.二三得六7.把一根12米长的木材锯3次,锯下的木材每段一样长,每段木材长( )米.A.6B.4C.38.( )只有20条腿.A.4B.5C.6二.填空题(共8小题)9.口算20÷5时,可以想乘法口诀 五二十,商是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探索学习1、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

思考并回答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

(2)、复习除法计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组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4)、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三、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完成P27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第3、4题。

(1)、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四 . 堂上练习:1.口算:24 ÷ 6 = 8 × 4 = 12 ÷ 4 =8 × 9 = 20 ÷ 5 = 16 ÷ 4 =36 ÷ 6 = 4 × 4 = 6 × 4 =9 ÷ 9 = 9 × 9 = 18 ÷ 3 =2.在()里填上“ > ”、“ < ”或“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相同和不同于乘法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知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区分除法和乘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

2. 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重点讲解表内除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训练(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例题,让他们在纸上做除法运算,师生互动,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合作,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温故知新(10分钟)•复习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化学习成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强化练习,帮助学生提升除法运算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表内除法》练习题。

2.思考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写一篇感悟文章。

经过此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在掌握表内除法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运算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填呢?
( )÷ 5=( )
争星活动:第三关
《我是智慧小赢家》
目标:我要巩固用除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说一说
加法算式:__4_+_4_+__4_=_1_2______ 乘法算式:___3__×__4_=_1_2______ 除法算式:___1_2_÷__3_=_4_______
18÷2=9(人)
5、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16人做游戏,平均分成4组,每组多少人?
16÷4=4(人)
6.在一美术课上,5个小朋友可以做15 朵花。如果每个小朋友做的一样多,要 做27朵花,需要多少个小朋友?
15÷5=3(朵) 27÷3=9(个)
答:需要9个小朋友。
7.28元可以买4笔记本。要买6本需 要多少钱?
真的吗?我可得 注意听听了!看你是不是骗我哟!
2
6÷3 20÷5 12÷4 8÷2
15÷3
24÷6 30÷6
12÷2
36÷6
1、12÷3=4中,( )是被除数,( )是除数,( )是商 2、根据4x5=20,你能写出除法算式是( )和( ) 3、( )÷3=7 4、 6÷( )=3 5、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除法算式是 () 6、20个三角形,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算式: 7、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多少?算式: 8、有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列式: 9、有24本练习本,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人?列式: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整理和复习
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平均分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含义

除法

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用2—6的口诀求商
一 用2—6的口诀求商
一步的除法
解决问题
两步的乘除
学习目标: 1.我要对除法的含义加深认识。 2.我要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我要巩固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争星活动:第一关
《我是慧眼闪闪亮》
目标:我要对除法的含 义加深认识。
复习方法:摆一摆
辨析练习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 √)
( ×)
( ×)
( √)
用算式表示:把24平均分成4份,每 份是6。
算 这 算 被式个式除:算中数式(的、读“ 除作数÷24”:和叫÷(商:24各4=(是除6 除多以)少号4等。(于)6 )
1、(1)20个 ,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0÷4=5
(2)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0÷5=6
3、有24本新练习本。
平均分 给6人。
每人4 本。
每人几本?
24÷6=4(本)
可以分给几人?
24÷4=6(人)
4、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 吗?
每人搬2盒,需要几个人?
9×2=18(盒)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能轻松地说出用任意一句 口诀计算的乘法算式和除法 算式吗?试一试。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一五得五 一六得六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三六十八
我发现:有些乘法口诀 只能说出一个乘法算式 和一个除法算式!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你有什么发现?
用同一句口诀来计算的算式 就是好朋友

被除数是24,除数是4,商是6
9×3=27
3×9=27
27÷3=9
27÷9=3
表示把27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9个。
表示把27个草莓,9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争星活动:第二关
《智力大比拼》
目标:我要熟练地用 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方法:算一算
将下面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一五得五 一六得六
28÷4=7(元) 7×6=42(元)
答:需要42元。

+ + + =8 •
• =2
12 = +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