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1.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古典园林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萌芽阶段,转折阶段,兴盛阶段,成熟阶段。

园林兴起之初主要是为皇宫贵族提供狩猎等场所,具有一定的原生態特征,仅仅属于功能性园林。

园林的转折阶段即中国历史上分崩动乱的年代,园林艺术脱离了打猎的原始作用,而转移到以游赏为主。

隋唐时期国力更加昌盛,形成了像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等风格的园林。

此时的诗人、画家也逐渐参与到造园活动中,形成了鲜明的文人园林风格。

成熟阶段则从北宋到清初,这一时期的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其在保持庞大规模的同时,也吸收了私家园林的造园风格。

园林建筑已经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

2. 现代园林早在1969 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 哈格(Ian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

现代的园林设计中,在保护生态与环境思想的引导下,更注重采取一些工程技术措施来保护生态成分。

中国的现代园林不仅延续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优秀风格,还融入了西方的造园艺术,将大自然与现代科学、艺术等有效结合,形成了当今园林风格多样的新格局。

2.1西方造园思想的影响西方造园思想的哲学体系主要是来自古希腊发展而来的“维理”学说。

它基本的思想是把造园艺术建立在数理关系上,在造园过程中上否定大自然,追求纯粹的几何结构关系。

这种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欧洲园林主体设计思想,并对现代造园设计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现代园林造园手法受“维理”思想的影响,现代园林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功能性,更注重对建筑、雕塑、植物和人工喷泉等因素的引用。

在景观性格上,相对于古典园林的内向性格,现代园林更体现出以建筑为中心的外向性格。

但其在空间设计上,脱离了人与景之间的交流关系,仿佛是在观赏一幅画品艺术,失去了一些景观带给人们的感官趣味。

3.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风格比较园林建筑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因此在园林设计上会融入设计者的思想理念,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思想和功能方面强调的都各不相同。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1. 引言1.1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联系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两者在设计理念和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典园林强调自然山水的布局和空间的变化,注重营造静谧、优美的环境,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现代园林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结合了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追求简约、现代的风格。

古典园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审美理念对现代园林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元素如假山、池塘、廊亭等在现代园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赋予了现代园林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和意境也对现代园林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园林在借鉴古典园林的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代园林的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古典园林的美学观念和建筑风格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共同促进了园林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2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发古典园林的精致和富有诗意的设计理念启发了现代园林设计师对于园林艺术的追求。

古典园林在设计中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强调寓意与情感的表达,这些特点影响了现代园林设计师对于园林空间的理解和构思,使得现代园林不再只是简单的园林景观,而更加强调情感交流和审美体验。

古典园林的园林元素在现代园林的运用也为现代园林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古典园林中的假山、水池、廊亭等园林元素在现代园林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成为现代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这些园林元素的运用使得现代园林在设计中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对现代园林的借鉴也是一个重要的启发点。

古典园林中的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空间布局为现代园林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使得现代园林的空间布局更加灵动自然、富有层次感。

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现代园林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园林文化的国家,人们的园林造景确立了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园林。

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园林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历经几千年的园林艺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利用,而且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山水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绿色生态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和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园林里面种满了各种植物,山水环绕四周,更具艺术魅力。

2. 文化性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包括了文化、哲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表达,从琴棋书画到文学、诗词歌赋等多元元素的交织,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3. 工艺美术的表现: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这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工艺品、雕刻、拱门、廊亭的制作上,更加增加了园林艺术的观赏性。

二、现代园林的特点现代园林是根据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审美欣赏、生态环保、经济技术要求等要素而设计的园林。

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实用性的考虑:现代园林注重的是园林的实用性和人文特色的融合,其建筑、花卉、水池、雕塑等都是为了更加人性化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简洁大方的风格:现代园林的园林风格主张以环保、简约为主,加上实用性的考虑,园林的外在形式更加简单大方,简单而不失美感。

3. 养眼的景物:现代园林强调的是养眼的景物和室外生活方式的提供。

使得人们在园林里可以舒适地休息、散步,给予更加完善和舒适的户外体验。

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历史渊源和风格上都有显著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比较如下:1.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一个是传承经典,一个是创新发展。

古典与现代园林建筑之比较

古典与现代园林建筑之比较

古典与现代园林建筑之比较园林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历经千年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古典和现代两种建筑风格。

在古典园林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模拟和表现,多以人工山水和建筑群落为主,强调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而在现代园林中,强调对人类活动的服务和功能,注重宜人性和环保性,多以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为主。

以下将从建筑风格、空间构成、艺术表现等方面,对古典与现代园林建筑进行比较。

一、建筑风格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注重整体感和意境,以“山水人情”为主题,塑造出精神和物质双重的美学意境。

其建筑形式多采用仿古或“宫殿式”建筑,强调形式美和庄重的氛围。

例如紫禁城、颐和园、清明上河图等古典建筑就极具代表性。

而现代园林建筑风格则强调科技和功能性,注重现代感和简约风格。

其建筑形式多采用鲜明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强调形式的“轻盈感”,例如现代公园、花园城等都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形式和体系,营造出和谐、舒适的生态环境。

二、空间构成古典园林空间构成凭借其自然景观和建筑群落相互交融,旨在让人们享受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和谐,并激发情感和想象的共鸣。

例如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联结、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等,都为人们带来自然和人文交融的美好感受。

而现代园林空间构成则着力于解决现代城市人们追求自然和空间的需求,注重景观的渲染和环境保护,以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目标。

例如现代公园、绿城等,都以人们的活动空间和绿化环境为主导,打造出一派安静且具有减压作用的生态公共空间。

三、艺术表现古典园林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布局、石刻和园林造景上,注重在自然环境中塑造出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和谐美学。

比如颐和园万寿山的峰峦起伏、青秀亭的山清水秀、瀛台的美景流芳等,都是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代表。

而现代园林的艺术表现则注重应用当代艺术手段,运用网络、音乐、雕塑等多媒体元素,打造出更具形式美的现代园林。

例如城市公园采用人工湖泊和喷泉等音乐水景设施,既具有观赏性,也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期待。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对现代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园林的建造和设计是在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使得古典园林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杰作。

而古典园林所体现的设计理念和美学观念,也为现代园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从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等方面,探讨其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园林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古典园林注重对自然的模拟和再现,其设计理念强调“山水相依,游人如织,四季变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与现代园林设计追求“生态、自然、人文”等理念相契合,对现代园林设计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古典园林以山水为背景,依山就势,营造了独特的景观,这种理念对现代园林的设计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现代园林设计师从古典园林中汲取灵感,注重挖掘和利用自然的景观资源,强调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力求营造独特的自然景观,使园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载体。

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也对现代园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注重建筑的艺术性和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其建筑形式多样,包括亭台楼阁、廊桥流水、山石树木等,这些建筑元素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园林的建筑风格。

现代园林建筑师在设计园林建筑时,常常会参考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吸取其中的精髓,融入现代园林的建筑设计中,使得现代园林的建筑更加具有古典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也对现代园林的功能性产生了影响。

古典园林的建筑多为供人休憩、游览的场所,其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明,使得游人能够在园林中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观赏体验。

现代园林的建筑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功能性和人文性,因此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对于现代园林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异同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异同

课程设计(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异同 中国古典园林史雷玲 1141003007城市建设系]]园林黎颖慧2013年12月20日题目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专业 指导教师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它的产生、成长、兴盛、衰落、直到消亡的全部进程。

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其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的制约与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世界的主要园林体系之一,到如今的现代园林,经历了大约三千年持续不断的延绵发展。

本文将从思想与功能、园林建筑、植物造景、园林小品4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风格进行比较。

关键词古典园林;文化意境;现代园林;人居环境;规划设计SummaryGarden as a cultural form, from its birth, growth, prosperity, decline, until the demise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roughout are in separable from its con stra ints and the impact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background・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one of the main garden systems of the ancient world, to today* s modern garden, about three years experienced a continuous stretch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deas and featur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 landscaping, garden ornaments four aspect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style and modern gardens to compare・Keywords:classical garden;cultural mood;modern landscape;living environment; Plarrning and Design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思想与功能的异同 (1)1.1指导思想1.2功能性质2园林建筑 (2)3植物造景 (2)3.1材料选择上的转变3.2配置形式上的转变3.3配置原则上的转变4 园林小品 (4)4.1掇山置石4.2园林雕塑4.3园林照明4. 4现代机械5现代园林特点 (4)5.1吸收古典园林精华5.2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设计方法6现代式园林与古典式园林的结合 (5)7结语 (5)园林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

现代园林与古代园林最大的区别

现代园林与古代园林最大的区别

现代园林与古代园林最大的区别空间布局的变化空间布局的变化是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建筑上的一大重要变化。

在人民传统的建筑思维上,没有把空间重合在一幢楼上的想法,或是当时还没有能力让一系列的空间都覆盖到一幢建筑之中。

传统园林建筑上的空间设计比较的简单,园林建筑都比较矮,布局上就把不同用途的空间分开,所以,每个单体的建筑都有自己的名字,像亭子、楼、堂、廊轩等。

现在的建筑早已不再这样的区分了,当然也是由于现在人口的增加、布局的减少。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土地使用面积的减少,还有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现在的园林建筑中非常的注重对空间的有效利用。

现在的公园已经不是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游玩赏景的地方了,它已经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供普通民众休息、娱乐的场所了。

所以,公园数量的增加,也就说明,公园的总体面积是不断的增加的。

这就需要在建筑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为民众提供休息、娱乐的宽敞场所;不浪费土地,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

材料上的变化传统的园林建筑一般都是采用木头来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

因为用木材建造梁柱式的结构,会形成比较有弹性的框架,这样构造的优点是抗震性非常的强。

但缺点就是木材时间久了,被风吹雨淋很容易失去安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在材料上的创新,已经很少使用木头,或已经不用木头来作为材料了。

现代的园林建筑中经常用的是混凝土、玻璃、塑料、面砖等新型材料,在安全性能方面得到了增强,这是从我国园林建筑变化上来讲的。

从世界看,同样,现代的建筑风格比以前的建筑风格更加的简单、明了,更加的注重对空间的合理利用。

形式上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中受传统文化谦虚、隐忍等思想的影响,注重的是建筑的“婉约”性,建筑设计风格上非常隐蔽,一眼望去不会把整个庭院看全。

也因为传统园林很多都是仅作为游戏、小憩或单纯赏美的,建筑上比较细腻,一般都是木架结构。

传统的建筑,屋顶以及立面形式比较多,并且内涵丰富,圆形、扇形、月形、半圆形、十二角形、六角形等,变化形式多样。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的关系

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的比较研究摘要: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孕育古典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的文明入手,分析两种园林类型各自典型的设计理念,探讨二者服务对象和功能的差异,同时对古典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在管理模式上的差异进行了梳理。

文章认为二者的本质差异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正是服务对象的不同,导致了其设计理念、功能和管理模式的差异。

关键字:古典园林;城市公园;园林设计理念;园林功能;管理模式引言古典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作为世界园林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不能说孰优孰劣,但是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古典园林作为现代公园的前身,其设计理念和构景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现代公园作为现代大众化休闲场所,其大众化的服务对象在园林史上是一个质的突破,对促进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者服务对象的不同,在于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的差异。

不同的服务对象要求不同的功能与之对应,所以,现代城市公园在功能上显示出较强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由以往的审美功能和“面子”功能发展到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的现代城市公共区,城市公园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成为市民休闲游憩权利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识别两者之间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两种类型有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对传承古典园林的精华,服务于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古典园林和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一般认为,世界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时期、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变化的结果。

原始时期是园林的雏形期,随着农业经济的来临,进入到古典园林时代,工业经济为古典园林画上了句号,迎来了现代园林的勃兴,知识经济促进了现代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1.1 古典园林的起源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变,产生了国家组织和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和镇集,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园林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文学家
2010年第2期
摘要:现今,一批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大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使现代园林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
大的深化与扩展,并日趋多元化。

本文着重从分析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各自的特点入手,意在研究如何发展现代园林的同时,又保持对古典园林的继承性,了解各主要古典园林类型的优缺点,才能弄清现代景观设计应怎样取长补短,开拓创新。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造园启示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研究
董漪微刘华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6
一、古典园林
由于古典园林各时期风格是不尽一致的,这里主要以其全盛期为主。

1.1几种典型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其组景和造景的手法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园林中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由于受空间所限,喜好欣赏小景,偏爱把玩细部,往往使得有些园林空间局促拥塞,变化繁冗琐碎。

日本园林更加抽象和写意。

尤其是枯山水,更专注于永恒。

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以体现禅宗“向心而觉”、“梵我合一”的境界。

其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但往往居于一隅,空间局促,略显索漠冷落,寡无情趣。

法国园林,受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推崇艺术高于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讲究条理与比例、主从与秩序。

更加注重整体,而不强调玩味细节。

但因空间开阔,一览无余,意境显得不够深远。

同时,人工斧凿痕迹过重。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

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

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

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

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

1.2总体设计
不同的文化模式与不同的自然观,造成了中西园林在园林组景上的巨大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景方式,可归纳为立体交融式,即分区设景。

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移景异。

组景讲究起景、入胜、造极、余韵的序列。

注重层次、抑扬、因借、虚实的安排。

单是基本的组景手法,就达十余种之多,如:借景、对景、漏景、障景、限景、夹景、分景、接景、返景、点景……不一而足。

赏景以近距离的小景把玩为主,全景式的远观因借为辅。

日本园林在其回游式园林中,基本上沿袭了中国的套路,但对细微处关注过多,整体则失之把握,日本学者高原荣重、小形研三在《园林建设》一书中说,日本园林“对组成外部空间秩序的表现,显得很生疏”。

说明日本古典园林在整体组织上,并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具体组景手法也比中国园林欠缺得多。

但日本枯山水的情况则不同,特别是石景的组织,尤为精彩。

法国古典园林的组景,基本上是平面图案式,它运用轴线控制的手法,将园林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构图,一切都要服从比例与秩序。

园景一般沿轴线铺展,主次、起止、过渡、衔接都做精心的处理。

由于其巨大的规模与尺度,创造出一系列气势恢宏,广袤深远的园景,故又有“伟大风格”之称。

与中国古典园林擅长处理小景相比,法国古典园林,则更擅长处理大景。

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但不免流于矫揉造作。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完全没有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那种闭锁与沉闷。

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私园遭到批评最多的地方。

中国
古典园林的本意在纳自然万象于咫尺之中。

为此,对自然景物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才能体现出自然的韵味。

但中国私园中却大量使用巨石大树,致使抽象写意的原旨大大削弱。

二、现代园林
2.1现代园林主要特点
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

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

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诸如为保护表土层,不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等基本生态观点与知识,已被设计师理解、掌握和运用。

在生态与环境思想的引导下,园林中的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例如,为减小迳流峰值的场地雨水滞蓄手段;为两栖生物考虑的自然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污水的自然或生物净化技术;为地下水回灌的“生态铺地”等,均带有明显的生态成分。

2.2功能定位
无论东方古典园林还是西方古典园林,其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属观赏型,服务对象都是以宫廷或贵族等为代表的极少数人。

因此,园林的功能都围绕他们的日常活动与心理需求展开。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更加开放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各种不同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现代园林设计顺应这一趋势,在保持园林设计观赏性的同时,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理论等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大众的多元需求和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为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

它通过定性研究人群的分布特性,来确定行为环境不同的规模与尺度,并根据人的行为迹象来得出合理顺畅的流线类型(如抄近路、左转弯、识途性等);又通过定点研究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趋向与状态模式,来确定不同的户外设施的选用设置,及不同的局域空间知性特征……。

结语:
简言之,认识各种风格古典园林,透过形式,超越诗情画意等浅层内涵,深入了解实质,有利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开拓创新,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比如当代流行的共享空间、室内或屋顶花园、架空及下沉式绿化与建筑的关系,揭示了许多新机会与方向,这些设计同样暗含着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景观设计》、《中国园林》、《生态造景》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