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关于成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办公室的通知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好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林地保护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本《纲要》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国家林地保护利用战略,明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严格保护林地、节约集约利用林地、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保护利用效率,实现2020年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实现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的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目标。
《纲要》是指导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的纲领性文件。
本《纲要》的规划范围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章林地保护利用面临的形势第一节保护利用现状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全国林地总面积30378.1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1.6%;森林覆盖率20.36%。
林地中,有林地18138.09万公顷,灌木林地5365.34万公顷,疏林地482.22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132.63万公顷,苗圃地45.4万公顷,迹地(含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709.61万公顷,宜林地4403.54万公顷,林业辅助用地101.36万公顷。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林业发展方针、政策,林地保护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林业的地位和使命

新的历史定位新的历史使命刚刚闭幕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作出的一组判断特别惹人关注,耐人寻味: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确立的这四个新的历史定位,是中央深刻分析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和全球面临的新挑战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我国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基调,确立了林业在国家建设大局中的位置,赋予了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中新的更加突出的历史使命。
其中,前三个“地位”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已经提出,而“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这一论断,为中央首次提出。
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贯穿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自身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对于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
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而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特殊功能决定了森林在维持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业肩负着改善生态、促进发展的重大使命,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也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重大使命。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林业发展,赋予林业重要地位。
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赋予林业更加紧迫而艰巨的使命。
随着人类对森林、湿地的过度利用和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湿地缩减、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成为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森林和湿地是陆地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中枢和杠杆作用。
林业“三大体系四大地位和使命五大功能

林业四大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林业“三大体系、四大地位、四大使命、五大功能”:林业的“三大体系”指现代林业建设的三大目标,即,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林业的“四大地位”是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一是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二是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三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四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林业的“四大使命”是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得,“一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二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四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赋予林业五大功能,即: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
林业“四个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一、“四个地位”: 1、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3、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4、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二、“四大使命”: 1、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3、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4、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三、“五大功能”:1、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2、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林业具有巨大的固碳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4、林业具有巨大的保健功能,在调节人体生态机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林业具有巨大的美化功能,在树立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现代林学概论

❖ (5)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 ❖ (6)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 ❖ (7)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 ❖ (8)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 ❖ (9)用培养新型务林人才推进林业。 ❖ 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
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的发展质量、素 质和效益。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 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 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 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 位。
8
(1)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 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
a.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 系统的支柱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00亿~8300亿吨,其中 90%的碳自然存储与森林之中,森林是一座最巨大 的碳储库。
26
(3)居民手中的过10万亿元存款是林业 发展的巨大资源;
(4)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要 走向环境经济时代模式和发展机制;
(5)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后逼迫林 业重新进行制度设计;
(6) 中国林业的短缺形象已被国内外所强 烈关注。
其实,中国林业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隐 性短缺------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短缺。
内容提要:
❖ 1.传统林学概论与传统林业
❖2. 现代林学概论与现代林业
❖3. 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 变”
❖4. 现代营林技术概论
❖5. 现代森林经营——森林可持经 营概论
❖6. 关于林业效益
1
1.传统林学概论与传统林业
1.1传统林学概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传统的用材林培育为主体 的,含盖森林植物、森林生态、 林木育种和种子生产、苗木培育、 人工林营造、森林经营及森林保 护等主要内容。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林业管理【发文字号】办合字[2017]148号【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发布日期】2017.08.25【实施日期】2017.08.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办合字〔2017〕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2017年4月2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这是首次以联合国名义做出的全球森林发展战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林业的高度重视。
规划阐述了2030年全球林业发展愿景与使命,制定了全球森林目标和行动领域,提出了各层级开展行动的执行框架和资金手段,明确了实现全球森林目标的监测、评估和报告体系,并制定了宣传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现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见附件)印发给你们,供在工作中参考。
特此通知。
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7年8月25日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一、引言(一)愿景与使命1、森林属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系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为各层级可持续管理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停止毁林和森林退化提供了全球框架。
《战略规划》旨在促进林业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森林文书》和其他涉林国际文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开展涉林工作提供参考,加强联合国机构及其伙伴间的协调合作与协同增效,以实现共同的愿景与使命,并为加强“国际森林安排”(详见19-22段)及其组成部分的协调与指导提供了框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公布日期】2024.09.30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起草了《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为了增强办法制定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现将征求意见稿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公众可以将意见建议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反馈。
1.电子邮箱:*********************
2.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邮编:100714)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
附件:《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9月30日。
中国林业网管理办法

附件中国林业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林业网(以下简称外网)的管理,明确外网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分工,构建外网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外网与国家林业局政府网、国家生态网一网三名(域名:),为国家林业局政府官方网站,是宣传林业政策法规、展示林业建设成果、提升林业形象的重要窗口。
第三条外网采用网站群架构模式,由国家林业局主站和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各计划单列市主题子站所组成,具有实施林业信息发布、在线办事、互动交流和林业展示等功能。
第四条坚持“统一建设、分级维护、资源共享、强化服务”的基本原则,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家林业局办公室、信息办是外网建设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外网建设规划、立项审核、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外网主站建设规划制定、项目立项与实施,并审核各子站建设项目。
2、负责外网主站日常运行维护、内容更新、信息发布和安全维护。
3、指导和监督各子站内容维护与安全运行。
4、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整理和公开信息目录编制工作。
5、负责行政许可、在线访谈、在线直播等在线服务事项的组织策划与实施。
6、负责外网技术保障工作。
第六条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负责所属子站内容维护并提出建设需求,向主站有关栏目提供相关信息,负责有关场景式服务、留言回复、意见回复等在线咨询服务。
第七条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地方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子站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向国家林业局办公室、信息办报送本单位林业政务信息,参与中国林业网互动交流与服务栏目的内容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
第三章政务信息发布第八条凡需通过电视、报刊及杂志等方式发布的政务信息,均必须在外网上同步发布。
第九条出台或发布部门规章、规定或有关政策,相关司局或单位应同步在外网上进行政策解读。
第十条发生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相关司局或单位应利用外网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11]187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11]187号](https://img.taocdn.com/s3/m/23e62e1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5.png)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11〕1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健康发展,2010年1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以下简称《通知》),成为指导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文件。
林业系统建设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体。
为切实加强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发挥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就林业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执行。
一、认真贯彻《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认识(一)用《通知》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近年来,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取得很大成效。
到2010年,全国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达2035处,总面积12370.92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2.88%,占全国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的80.09%、面积的83.7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7个,面积7597.42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