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手术适应症

合集下载

冠脉搭桥术健康宣教PPT课件

冠脉搭桥术健康宣教PPT课件

心脏血管评估
手术风险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身体 状况等因素,评估手术的风险和效果,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了解患者 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位置,为手术 方案提供依据。
术前饮食和药物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
患者在术前应遵循低脂、低糖、低盐、高蛋白的饮食原则,避免进食过多难以 消化的食物,以免在手术中发生意外。
局限性
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期较长,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并发 症发生率。同时,冠脉搭桥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等因素也有一定的限制。
02
手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身体状况评估
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 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糖 和血压等指标,以确保患者能够承受 手术。
适当的社交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调节情 绪,增强心理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冠脉搭桥术健康宣教ppt 课件
• 介绍 • 手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手术后护理 • 健康宣教
01
介绍
什么是冠脉搭桥术
手术过程
在全身麻醉下,医生通过切开胸 骨或胸腔,将自体血管或人造血 管移植到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 上方,建立新的血流通道。
手术效果
冠脉搭桥术可以改善心肌供血, 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出血和血肿
术后出现出血或血肿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重新 包扎或手术止血。
感染
伤口或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和抗 炎药物进行治疗。
心律失常
若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应保持平静,及时就医检 查和治疗。
05
健康宣教
如何预防冠脉搭桥术后并发症
预防感染

冠脉搭桥术注意事项及护理

冠脉搭桥术注意事项及护理
应该强调的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接受支架手术或搭桥手术,这 样不但可以消除心 冠脉搭桥术 绞痛,使病人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和猝死。对于心肌梗塞后形成的 室壁瘤,严重影响心功能,产生严重心率失常或血栓栓塞,这种情况下必须行手术切除,并同 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手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 病变的首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 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 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 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 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02 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 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适用范围
• 用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损伤小些,简单一些,但 远期效果比动脉搭桥差些,因此适用于年龄大的 病人。用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 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 一般情况下,80岁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 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其他年龄 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上大隐静脉。传统的手术通 常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 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要3-4小时。而随着新技术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病人可以不用体外循环, 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手术,手术对病人的损伤明 显减轻,术后恢复更快。
痛时等心症绞状痛是发正作常,现应象立。即若舌在下含运服动硝(酸如甘散油步。)
若1选5仍择分不在钟缓早,解晨应,或尽或傍快伴晚到有天医气气院急凉就、爽诊大 时。汗 ,夏、 冬天疼 天锻痛 可炼超 选时过 择宜
在家体住育楼馆上内的。患上者楼,是可一以种自中 行、 缓重 慢度 上体 楼力 。活 以动 后,
谢 谢 大 家 !
2
少量饮酒和严禁吸烟

关于心脏搭桥手术你了解的有多少?

关于心脏搭桥手术你了解的有多少?

关于心脏搭桥手术你了解的有多少?心脏体外循环机的发明迎来了现代心脏外科手术的新纪元。

现如今心脏搭桥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已经成为心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

20世纪90年代,微创外科的新起和发展令心脏外科领域第一次出现了机器人手术的概念。

伴随着中国国势的崛起,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重视疾病的预防,关注日常的保健,珍视自己的身体。

近年来,更有不少的中国患者持观光签证千里迢迢前往欧美国家接受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

如今,不仅美国有能够进行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的医院,中国的近邻——日本也有了这样医院。

本文我们就将带大家系统地了解一下心脏搭桥手术,以及目前已存在的各种先进手术疗法。

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oronaryArteryBypass Grafting(CABG),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

冠状动脉搭桥术始于1964年,是一项用于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

简单地说,就是从患者身上取下一根血管(动脉或者静脉),从受堵冠状动脉的两端进行连接,以绕开受堵冠状动脉处,从而恢复对心脏的良好供血,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由于是用一根新的血管,替代受堵的血管,尤如在两点之前架设一座桥梁,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自身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

心脏搭桥术的适应症具有以下几种病变特征的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搭桥:1.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

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

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2.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

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3.介入治疗失败或搭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患者;4.心肌梗塞后心肌破裂、心包填塞、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引起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的患者,应急诊手术或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再手术;5.室壁瘤形成可行切除或同时行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安康、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在中国,其发病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尝试用外科手术方法来治疗冠心病,但效果不明显。

自1966年Kolessov用乳动脉,其后Favaloro等用大隐静脉,跨过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将其吻合到管腔尚好的远端冠状动脉上,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称冠状动脉搭桥术〕取得成功以来,冠状动脉外科取得了重大进展。

4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防止心肌堵塞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并且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低,是一种公认平安有效的治疗方法。

1974年,郭加强教授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条件的改善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的改进,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成为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也是患者愿意承受的一种常规心脏外科手术。

在我国每年完成的各类心脏外科手术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数已经上升至第一位,同时,还有更多的病人承受了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

由于我国各地医院开展不均衡,条件和技术水平各异,致使冠状动脉外科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响,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指南非常必要,国家科技攻关方案的实施为这一举措奠定了根底。

第一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危险因素一、手术适应症1. 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或频发的心绞痛患者。

2.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主干病变或有严重三支病变的患者。

这些患者如不及时手术可能发生猝死,每年死亡率在10%~15%。

左主干狭窄50%以上的患者4年生存率为60%,手术治疗可使其提高到90%,而且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前降支或盘旋支近端狭窄>50%者应予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伴有严重右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在75%以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有好处。

冠脉搭桥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冠脉搭桥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冠脉搭桥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冠脉搭桥手术是一项高难度的医疗技术,术后护理环节同样至关重要。

保证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都依赖于精心、细致地术后护理。

因此,了解并遵循冠脉搭桥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对于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合理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能为医疗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术后护理的各种挑战。

一、什么是冠脉搭桥术冠脉搭桥术,也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患者自身的一段血管,通常是取自于乳内动脉、桡动脉或大隐静脉,将其移植到冠状动脉上,以替代因动脉粥样硬化而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段,从而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冠脉搭桥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那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控制症状的患者。

具体而言,包括左主干病变、三支或多支血管病变、伴有心功能不全或有心肌梗死病史的高危患者等。

对于这些患者,冠脉搭桥术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二、冠脉搭桥术常见并发症冠脉搭桥术与任何手术治疗一样,都存在各种的术后并发症,会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呢,我们需要让患者多多注意,当并发症出现时不要对其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感染:任何手术都存在感染的风险,冠脉搭桥术也不例外。

手术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在术后服用抗生素。

术后避免探访者过多:术后初期,尽量限制探访者的数量,以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确保探访者了解并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

出血:有时术后可能会出现渗血或血肿。

如果发现出血情况,可以采取止血治疗。

肾功能不全:冠脉搭桥术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这通常是由于手术期间使用的药物或造影剂对肾脏造成损伤所引起的。

因此,在手术前,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并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尿量变化、出入量、体重变化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处理。

心脏搭桥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搭桥手术,也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搭桥手术的原理、步骤和术后护理等内容。

心脏搭桥手术旨在通过移植一个或多个来自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来绕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脏功能。

手术前,医生会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确定哪些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到需要搭桥治疗。

常见的供体血管有胸内动脉、桡动脉和大隐静脉等。

在手术中,医生会选择一个供体血管,将其与患者冠状动脉之间建立一个通道,使血液能够顺畅流动。

手术开始时,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医生会通过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用心肺转流机代替心脏完成供血功能。

同时,医生会在患者胸骨上进行一条长约10-20厘米的切口,将胸骨分开,暴露心脏。

接下来,医生会选择一个供体血管,将其一个端点与冠状动脉的下方连接处进行缝合,另一个端点与主动脉的上方连接处进行缝合。

这样,血液就可以从供体血管经过搭桥,通过冠状动脉重新注入心肌,练成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并改善心肌的供氧情况。

手术过程中,如果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部位较多,医生可能需要搭桥多个血管,来同时改善多个供血区域的心肌缺血情况。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恢复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重新引入心脏,然后缝合胸骨,将伤口关闭。

患者经过一段恢复期后,通常可以恢复到正常生活水平,然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的定期随访和检查,以确保患者康复良好。

术后护理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来说同样重要,包括合理控制患者的体力活动、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方面。

患者需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嘱咐,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等。

总之,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脏外科手术,对于冠心病和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该手术,患者可以恢复心脏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手术拓宽了冠脉搭桥手术的适应证。对于高危病人,尤其是伴有肺、肾、神经系统以及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更适合于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使原本复杂的手术变得简单化,但对麻醉和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这种方法使手术后的恢复过程更平稳顺利。较少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更早的脱离呼吸机,缩短ICU病房和住院时间减少二次开胸止血的可能性。手术输血少。术后发生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减少。降低了神经系统,肾、肺等并发症,摒除了许多与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有关的并发症,降低了治疗费用。
四、搭桥手术的方式种类:
冠状动脉手术发展
很快,目前一年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量比过去十余年还多,而且技术水平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体外循环下阻断循环与不阻断循环跳动或室颤下的搭桥手术;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数量的日益增多,激光心肌打孔技术的临床应用;小切口微创冠脉搭桥术;心肌干细胞移植术;使用声控或手控智能机器人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等。
冠脉搭桥术的术后早期死亡率目前为1%-2%左右。外科医生对手术适应征的掌握和对病例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高低。
术后早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心脏本身因素,如既往心脏手术史、心绞痛分级Ⅲ-Ⅳ级、既往的心肌梗死病史、急症手术以及左心室功能状况。而非心脏因素对术后中远期的影响更大,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衰竭以及术前左心功能严重受损等。以下是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
传统的搭桥手术需要用体外循环在心脏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搭桥手术。目的是外科医生获得一个无血安静的手术条件来完成在心脏血管上准确的吻合手术,但是使用体外循环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手术的死亡和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与体外循环有关,另外麻醉和手术过程复杂,一次性耗材使用较多。
近十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开展了通过心脏不停跳和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方法来完成搭桥手术,即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手术(OPCAB)。这也是心脏稳定装置的不断改进与心脏外科手术完美结合的结果。它使心脏需要搭桥的一小部分保持极小的运动状态,而整个心脏的绝大部分在正常跳动和持续工作为全身供血,减少了心肌再灌注损伤,成功的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和促进早期康复。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冠状动脉搭桥指南1. 简介1.1 背景1.2 目的1.3 适用范围2. 术语解释2.1 冠状动脉搭桥术2.2 冠状动脉疾病2.3 血运重建3. 患者评估3.1 病史询问3.2 体格检查3.3 非侵入性检查3.3.1 心电图3.3.2 冠脉造影3.3.3 血液检查4. 治疗决策4.1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 4.1.1 SYNTAX评分系统4.1.2 GENSINI评分系统4.2 治疗策略选择4.2.1 心脏介入手术4.2.2 冠状动脉搭桥术5. 手术准备5.1 术前评估5.2 术前准备5.2.1 适应证评估5.2.2 心肺功能评估5.2.3 术前辅助药物6. 手术技术6.1 术前测量及确认6.2 手术操作步骤6.2.1 体外循环建立6.2.2 冠状动脉暂时性闭塞 6.2.3 冠状动脉搭桥6.2.4 狭窄病变的扩张6.2.5 血管吻合6.3 术后处理7. 术后护理7.1 监测及护理7.2 感染预防7.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8. 随访与康复8.1 术后随访8.2 术后康复8.2.1 运动康复8.2.2 生活方式改变8.2.3 心理支持9. 附件- 冠脉造影报告样本-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前评估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护理指南10. 法律名词及注释-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定手术的适应性。

- 适应证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手术风险,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体外循环:手术中通过机器替代心脏和肺脏的功能,保持血液循环。

- 狭窄病变的扩张:通过球囊导管扩张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恢复血流通畅。

- 血管吻合:将体内其他血管与冠状动脉连接,重建血液供应。

本文档涉及附件:- 冠脉造影报告样本-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前评估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护理指南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定手术的适应性。

- 适应证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手术风险,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手术适应症
1.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或频发的心绞疼患者;
2.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主干病变或有严重3支病变的患者;
3.介入性治疗(PTCA和支架)失败或CABG术后发生在狭
窄的患者;
4.心肌梗死后心肌破裂、心包填塞、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引起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的患者,应急诊手术或在全身情况
稳定后再手术;
5.室壁瘤形成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瘢痕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电生理检查后可手术切除室璧瘤或瘢痕,同时行心内膜
切除术;
6.陈旧性较大面心肌梗死又无心绞疼症状或左心功能不全,EF低于正常的患者,应行心肌梗塞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入心肌存活实验,以判定是否需手术;
7.不稳定或变异性心绞疼,冠状动脉3支病变明确,经内科治疗症状不能缓解,伴心电图缺血改变或心肌酶学的变化,提示心肌不能改善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行急诊手术。

二、手术禁忌症
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且以远端冠状动脉为重,陈旧性心肌梗死范围较大,核素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存活心肌,手术对改善
心功能帮助不大,心脏扩大显著,心胸比>0.75%,射血分数<20%,重症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为
手术禁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