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教案
初中历史抗美援朝讲解教案

初中历史抗美援朝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和意义。
2. 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历程和主要战役。
3. 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点:1.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程和影响。
3. 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战役介绍。
教学难点:1.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的理解。
2. 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和意义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放映历史影片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二、展开:1. 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战争的称号,1950年10月中国决定出兵朝鲜,以抗击美军,保卫中朝的和平。
2. 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历程和战役:-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抵达朝鲜,与美军展开激烈战斗。
- 1951年1月,志愿军在平津战役中大获全胜,赢得国际声誉。
- 1951年4月,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再度取得胜利。
- 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结束了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三、总结:通过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四、拓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阅读相关文章或资料,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五、作业:写一篇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历程和影响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案例和资料,深入探讨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观看为了和平-《抗美援朝》主题队会教案

观看为了和平——《抗美援朝》主题队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原因及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视和平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原因及意义。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视和平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精神,将其内化为自身品质。
2.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二)观看视频1.播放《抗美援朝》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的经过和英雄事迹。
2.学生观看过程中,注意记录感人瞬间和英雄人物。
(三)分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
a.视频中哪些情节最让你感动?b.你认为抗美援朝的原因是什么?c.你对抗美援朝的意义有何理解?(四)小组汇报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五)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案例,如黄继光、邱少云等。
2.学生分析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六)互动环节1.学生进行抗美援朝知识问答,检验学习效果。
2.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国故事,激发爱国情怀。
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今后如何践行抗美援朝精神。
六、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抗美援朝的观后感。
2.搜集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进行学习交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抗美援朝》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视和平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将抗美援朝精神内化为自身品质。
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
让学生理解中国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让学生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和地点。
2. 教学内容: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
分析中国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和地点。
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讲解历史背景: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构成的威胁。
分析中国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阐述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和地点:让学生了解战争发生在1950年至1953年,地点在朝鲜半岛。
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历史背景的理解。
评估学生对中国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原因的掌握。
考察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时间和地点的记忆。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军队和人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和人民的表现。
让学生理解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牺牲和奉献。
让学生掌握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2. 教学内容:讲解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和人民的表现。
分析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牺牲和奉献。
介绍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战争中的表现。
讲解中国军队和人民的表现:详细讲解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人民的支持。
分析牺牲和奉献:阐述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介绍英雄人物和事迹: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的掌握。
评估学生对中国军队和人民牺牲和奉献的理解。
考察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和事迹的记忆。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战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重要战役的基本情况。
2024版抗美援朝示范教案

新中国成立不久,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 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
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 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
的序幕。
2024/1/29
4
战争爆发原因及过程
战争爆发原因
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推行全 球遏制共产主义战略,进行武装
干涉,支援南朝鲜军作战。
2024/1/29
2024/1/29
22
06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2024/1/29
23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用
利用PPT、视频、图片等多媒 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抗美 援朝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
2024/1/29
通过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 还原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历史事件。
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 自主查找、整理相关历史资料, 培养其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抗美援朝示范教案
2024/1/29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9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战争形势分析 • 志愿军英勇事迹展示 • 战争影响与启示 • 当代价值意义探讨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1/29
3
抗美援朝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 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解决问题。
2024/1/29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研、实地考 察等活动,引导其将理论知识与
实践相结合。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 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拓展其学习视野。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7
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五篇

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五篇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革命忠诚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蕴,是支撑起志愿军将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层次因素。
今天我整理了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一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志愿军入朝鲜作战的原因(3)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简单经过2能力目标:通过朝鲜战争的学校,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共同探讨对中美关系和事件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2.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教学用具幻灯片。
图片。
4.标签朝鲜战争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朝鲜战争概述1、(活动探究)请学生概述他们所知道和理解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朝鲜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停止。
但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2、(知识补充)教师讲述:朝鲜战争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称呼:朝鲜:祖国解放战争;韩国:韩国战争、六二五事变、6·25战争;中国大陆: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韩国冲突(KoreanConflict)、韩战〔KoreanWar〕3、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北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北一隅与俄罗斯接壤,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抗美援朝》优教教案

PART 04
中朝军队英勇事迹展示
REPORTING
志愿军英勇善战,顽强拼搏精神体现
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志愿军在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下,迅速适应战场,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决心。
激战长津湖,重创美军“王牌”
在严寒中,志愿军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重创其 “王牌”部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美援朝》优教教 案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抗美援朝战争背景分析 • 战争过程与关键战役解读 • 中朝军队英勇事迹展示 • 抗美援朝战争影响与意义探讨 • 课程总结与拓展思考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REPORTING
教学目标与意义
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 战争的历史背景、经 过和结果。
中国志愿军的贡献与牺牲
中国志愿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与北朝鲜军队 并肩作战,共同抵御了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然而,战争 也给中国志愿军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损失。
PART 03
战争过程与关键战役解读
REPORTING
战争爆发及初期交锋
01
1950年6月25日,朝鲜 战争爆发。
02
03
04
1950年10月8日,朝鲜 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及扩大化
01
美国的干涉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立即进行军事干涉,支持南朝鲜军队。美国
派遣了海军和空军部队进入朝鲜半岛,对北朝鲜军队进行轰炸。
02
联合国军的组成
为了扩大干涉行动,美国以联合国名义组成了“联合国军”,并任命美
国将领为司令官。多国部队加入战局,使战争进一步扩大化。
(完整版)《抗美援朝》教案x

(完整版)《抗美援朝》教案x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抗美援朝》。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及意义。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事实,感受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意义。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意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4. 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举例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意义。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3.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抗美援朝》。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及意义。
初中历史抗美援朝教案

初中历史抗美援朝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经验和英勇事迹;3. 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1.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经验和英勇事迹;3.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复杂背景;2. 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的策略和作战经验。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等教学工具;2. 抗美援朝战争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日本侵华战争的情况,引导他们思考中国在战争中承受了什么样的磨难;2.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媒体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起因,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抗美援朝战争(15分钟):1. 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地点和参战各方;2.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和中国介入的意义;3. 讲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组建和作战经验,如长津湖战役等。
三、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2. 鼓励学生就讨论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起因、作战经验和影响;2. 引导学生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捍卫和平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行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2.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过程,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
同时,希望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抗美援朝
课程目标: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
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
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教学难点:中国出兵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氛围: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
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开始了一场伟大的保家卫国的战争。
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援助朝鲜?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年的场景吧。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自己预习)
1、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
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侵华政策,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为: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鸭绿江边
图二为: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图三: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1950年6月,朝鲜内战的爆发,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战火烧到我国的边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支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能按兵不动吗?(把学生分为两个辩论小组,构建课堂教学的思辨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认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加深对中国必须出兵的原因的理解)
(1)辩论题
正方:中国应出兵朝鲜给于帮助
反方:中国拒绝出兵朝鲜,不给予帮助
正方:1、俗话说“唇亡齿寒”,中朝两国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坐视不管。
2、美国侵略者的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我国东北,杀我同胞,不能无动于衷。
3、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我国内政,企图通过侵略朝鲜进一步侵略中国,我们只能坚持反抗。
4、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进行经济建设。
5、正义之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反方: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相差悬殊。
美国是世界工业强国,美军具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装备处于明显的劣势,基本上是靠步兵
和少量的炮兵,坦克部队作战,后来虽然有少量的空军加入,但也只能掩护主要的交通运输线。
志愿军出国作战,就地补给或取之于敌都较困难。
一切作战物资基本上靠国内供应,而且交通工具落后,加上美国空军的封锁破坏,使作战行动受到很大的影响。
(2)根据材料进行讨论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美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这场仗,我们不但要打,而且要打胜,打出中国人民的威风来。
——毛泽东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是我们本不愿意打却又不能不打的一场战争。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关联。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
中国支持朝鲜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也是出于自身安危考虑,不得不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直接武装较量。
——杨尚昆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什么决策?
虽然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但年轻的共和国政府不畏强权,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3、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和目的,讨论这一战争的性质。
出兵援朝是必要的,大蓝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可是,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边和台湾地区,他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如果让美国占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
——彭德怀结合材料分析抗美援朝目的和性质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美国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会参加战争,。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扬言说要在两个星期内结束战争回美国过圣诞。
那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了“三八线”附近。
其中有一次著名的战役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下。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学生自由阅读,归纳上干了战役的经过
2、那么在上甘岭战役中又涌现出了哪些英雄人物?根据课本谁能别讲一下它们的故事
呢?
黄继光邱少云
3、其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30多万的英雄人物,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是其中的
典型代表。
这些英雄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呢?(学生讨论)。
杨根思毛岸英
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在扼守小志愿军的第一人,毛泽东得知毛岸英高龄阵地的战役中,身抱炸药包,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说道:与冲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
彭德“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挥员的生命,儿子,国际主义伟大战士,志愿军它们的牺牲是光荣的。
岸英是一个普的模范指挥员”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
成一件大事”
学习他们身上,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国际主义精神。
4、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的经济、军事强国,可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
反之,中朝两国军民在敌人狂轰乱炸,后方供应不足等一系列恶劣条件下,应勇作战,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那么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从战争的性质,领导人的指挥,志愿军的作战,广大人民的态度,中朝军民
的配合等角度分析)
答:战争的正义性,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的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苏联等社会国家的支持者。
5、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它的胜利又有何重大意义呢?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课堂随练
1.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是在( b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5年
2.“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牺牲在( d )
A.邱少云、台儿庄战役
B.董存瑞、辽沈战役
C.罗盛教、渡江战役
D.黄继光、上甘岭战役
3.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a )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c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5.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此话最有力的证明( b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小结;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他粉碎了美国的侵略计划,捍卫了朝鲜的独立和心中国的安全,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为了祖国的安宁,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黄继光,邱少云等无数英雄烈士的名字将永远被中朝人民所铭记,他们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