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主要讲述了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传递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本课是学生了解新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新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新中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战役,让学生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的课件。
3.视频:准备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或相关视频资料。
4.图片:收集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优质教案+练习题

第2课抗美援朝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背景、性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渲染气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感受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和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以及坚强信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回答。
3.史料解读: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4.问题思考: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5.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辩论。
辩题:中国应不应该出兵朝鲜。
正方:应该出兵。
反方:不应该出兵。
(1)正方: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道义上有支援的义务。
反方: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连这点外交常识都没有了吗?(2)正方:美国侵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美国侵朝意为建立侵华跳板和基地,如得逞,更不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以及国家独立与安全;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反方: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尚缺乏实力与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及其“联合国军”抗衡,若战败,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威胁更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路高歌奔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浴血奋战。
他们为什么要远赴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见证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原因史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南北分界线,分别为苏军受降区和美军受降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史料21950年8月27日,美军出动B-29重型轰炸机、P-51战斗机等先后5批13架次,侵入中国东北境内的辑安、临江、安东地区上空轰炸扫射,炸死中国居民3人,炸伤21人,炸坏火车机车、客车、守护车5辆,炸坏卡车2辆。
部编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含反思第02课 抗美援朝

部编8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2课 抗美援朝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1.史料解读:材料: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2.请学生回答:由材料中毛主席的这几句话,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9页内容,结合第10页地图,说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其结果如何。
部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3)“联合国军”总司令扬言要在两周内结束朝鲜战争,回美国过圣诞节。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军赶回了“三八线”附近。
利用《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对中国人民的挑衅;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2.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及战斗英雄的动人事迹。
难点
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四、合作学习
1.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同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2.议一议,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部编版(初二)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新

部编版(初二)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新第2课抗美援朝一、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新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志愿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历史,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朝鲜战争示意图》,认识“三八线”的位置及朝鲜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2、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上课讲述他们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提问:这首歌曲出现在什么战争之中?学生:抗美援朝。
这场战争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抗美援朝 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原因。
通过阅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地图及网上查询,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解答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理解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培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的基本内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教学难点】
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出兵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重温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光辉事迹。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材料展示:
材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教材分析本课知识承接上一课,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现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场战争,是本册教材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本课知识在第一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及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等史实;2.能说书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认识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课本插图《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及相关视频材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从而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2.能生动讲述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等先烈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的原因;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出示歌词。
讲解:1949年的中国,是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国家,但她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侵略。
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气势雄壮、节奏铿锵的歌曲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原因出示图片:《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教师讲解: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那么,朝鲜为什么会爆发内战呢?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进行交流。
教师补充:朝鲜问题的由来实际上是美苏冷战造成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
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
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美国出兵建立起对中国的包围圈,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教材,总结:(1)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鸭绿江边。
(2)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3)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出示材料: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因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材料二: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教师设疑:面对突入袭来的战争,如果你是中国的领导人你会如何决策?为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的能力。
◆学生分析材料,归纳发言。
教师总结:一句话概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概况新中国建立伊始,面对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经过反复论证,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中国出兵的概况(时间、军队、军歌、司令员):◆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上述问题:(1)时间:1950年10月19日夜。
(2)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3)军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4)司令员:彭德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材料《中美国家实力对比》表、《朝鲜战争中美兵力对比》表。
◆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较大,敌强我弱,形势不利于中朝两国。
出示《中朝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找出“三八线”的具体位置,了解这三次战役的相关情况,归纳出抗美援朝的主要战绩。
主要战绩:(1)25日晚,志愿军某团在朝鲜北部与敌人遭遇,全歼敌军一个营,首战告捷。
(后来,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2)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战斗英雄在整个抗美援朝的过程中,广大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热血、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诗歌,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等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志愿军身上所洋溢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播放《上甘岭战役》视频节选,了解战役的艰难以及志愿军战士经历的苦难与考验。
在如此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黄继光就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出示黄继光图片,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讲述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学生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搜集材料和讲述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志愿军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
◆出示邱少云图片,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讲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同学们搜集的材料很详尽,英雄事迹讲述的也很生动。
你还知道哪些志愿军的故事?你认为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后展示。
(如毛岸英,体现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由于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出示材料,结合材料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材料一:美军朝鲜战争纪念馆显示的伤亡失踪被俘总计:美军172847,联合国军2256523,总计:2429370。
其中阵亡美军5.4万人,联合国军62.9万人。
志愿军战斗阵亡14万,伤22万;非战斗伤亡41万。
材料二:“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美国学者奥内尔《清长之战》材料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摘录◆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后回答。
教师总结:(1)打击了美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2)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3)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正确看待历史问题。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出示图片与材料,分析胜利的原因:材料一:截至1952年5月全国人民捐献的款项为55650亿元,可买飞机3710架,此数为旧版人民币金额,折合新人民币为5.5650亿元。
材料二: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在1951年讲道:“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学生分析后回答。
教师总结:(1)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2)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3)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4)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总结为了保家卫国,新中国在武器落后、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与世界一流的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六十多年了,今天我们纪念、研究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为了延续对抗,而是要以发展是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历史、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经验教训,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效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讲述上甘岭战役及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较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通过小组讨论,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在讨论中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语言表达等能。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要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向着“教师少讲、学生多讲”的大方向靠拢,在以问题为主要引导方式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