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
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问题

M ASS TRANSIT城市交通概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同时又是城市的大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为了进一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线网规划发展线网规划的历史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
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
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
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建设一条线、研究一条线”,强调本线的合理性、忽视线网整体的科学性。
我国受前苏联的影响,从50年代开始就比较注重线网规划工作。
但是,我国的线网规划由于缺乏完整的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支持,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线网规划开始自1996年《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此规划中提出的一套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对我国大城市线网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后,许多城市均采用这套方法进行了新一轮线网规划。
线网规划的目的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方式,同样是需求和供给平衡下的出行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问题及建议

1 规 划 选 线 的 目的
城 市轨道 交 通 选 线 规 划 是 一 项 “ 扯 面 广 、 虑 牵 考 因 素多 、 动强 度 大 、 任 重 大 ” 系统 工 程 , 遵 循 劳 责 的 应
t e bueprn . Kn wld e b et c niin n e in r ho l h r u hl t d v r c e h l i t o e g a l e h c a sa d d sg e ss u d t o o g y su y e e y s h me,p o i e g e ts l n fr r v d r ae tp a o
“ 符合规 划 、 兼顾 工 程 、 能 环保 、 利 运 营 ” 节 有 的原 则 。 在众 多限定条 件下 的城市里 面选择 一条较 好 的城市 轨
行 业 高度重视 。区域铁 路 一旦 进 入 城 区 , 势必 与城 市 轨 道交 通线 网在线 路路径 、 站点设 置 、 方式 等都会 敷设
t npr t no asn es n ed pi t no es i rpo c erd cd u as a k e cniuu r so ai f s gr a dt u l a o f h i l rj t b e u e ,b t l cnmae t o t os a t o p e h ci t m a es o h n po c aigm r f xb i . h rf e t r t ninso l b a o otepei nr ln igw r r et hvn oel iit T e o ,h moea et hud ep i t h wt d rl a pann ok j s e ly er e t o do o h mi y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现状与安全能力建设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现状及安全能力建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 km和236 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 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700 km,总投资6000亿元。
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
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同时开工建设的线路多。
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分析,1995年-2008年12年间,中国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从1个城市增加到10个,运营里程从43 km增加到790 km。
日本东京地铁,50年间建设286 km,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1969年,10年间建设100.5 km。
按年平均建设里程比较,北京、上海比东京快3倍多。
上海、北京两市政府都提出每年建设40~50 km的承诺,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打破常规,4条线或6条线在同时开工建设,投资以每年100多亿速度在推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居世界第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就此造成交通越来越拥堵。
因此改进城市交通问题是推动城市能够更高、更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已经在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取得一系列众多方面的成就,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的轨道交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多种形式的解决对策。
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城市中交通规模较大的地方,同时编订相关的城市用地标准,希望本文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建设;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拥堵一、引言(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持续加快,人们对于交通的需要也增加。
解决交通紧张也成为了各部门的当务之急。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城市也着手于轨道交通的建设。
城市交通设施的不足无法满足人们需求的增长,在此背景下,本文确立研究的主题,即着力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问题。
而本文研究的目的则是探究相关策略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问题。
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交通、环保、财政等各部门的通力协作。
要合理分配各部门的职能以达到工程建设高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发展,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建设速度慢、客运量少、周围道路堵塞、质量不高等。
轨道交通建设作为城市的重点工程,必须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因此本文轨道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概念及研究综述1.核心概念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2.国内外研究综述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各城市已形成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新城和卫星城也逐步建立起来。
而城市在扩散的同时,人们的家与工作地的距离也被拉大,因此交通拥堵问题出现,出行时间也被迫延长。
根据部分国外的经验,交通堵塞的问题能被轨道交通有效解决。
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的开通,影响了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对地铁的建设,而纽约、伦敦、东京的建设已形成了一定的交通网络,覆盖城市各面。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缓慢。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仍较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
2. 运营不稳定。
由于设备老旧、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不稳定,经常发生故障和延误现象,给乘客出行造成了不便。
3. 线网规划不合理。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线路之间的衔接不好,换乘难度大,乘客出行体验不佳。
4. 落后的技术和设备。
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老旧,缺乏智能化技术应用,无法提供更便捷、安全和舒适的乘车环境。
1. 加大投入,提高建设速度。
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周期,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
2. 加强设备更新和维护。
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力度,更新老旧设备,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合理规划线网,优化换乘条件。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合理布局线路,优化换乘条件,提高乘客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4. 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进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如车站自动售票系统、列车到站信息提示系统等,提高乘车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5. 强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态度,确保运营的安全、有序和高效。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但通过加大投入,优化规划,推广智能化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为乘客提供更便捷、舒适和可靠的出行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城市轨道交通通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出行选择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实际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逐步完善运营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实现为人民提供便利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促进城市轨道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1轨道交通经营模式概况1.1运营收入无法覆盖成本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不断扩张,其运营成本尤其是设施设备维护成本快速上升,票务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成本的问题逐渐显露。
以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为例,全国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不含大修更新)的中位数为1126.15万元/km,进入大修更新期的北上广深等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更是超过1500万元/km,而票务收入的中位数为556.37万元/km,收支缺口巨大。
1.2多元商业模式实现盈利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财务可持续,很多企业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平台开展多元商业经营,以平衡收支压力。
通过对2019年度公开发布的财报数据分析发现:当年香港地铁的总收入折合人民币约49亿元,较内地总收入最高的地铁公司深圳地铁总收入20亿元)高出一倍多。
2019年香港地铁的票务[3]收入占比36.6%,在其总业务收入中排名第二;其在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管理业务的收入占比38.7%,排名第一;香港本地的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占比仅9.4%。
总体来看,香港地铁主要依靠向内地、国际输出技术,合作运营,同时配合本地的票务收入,实现了经营盈利。
2轨道交通App用户需求分析以上海轨道交通App——METRO大都会为例开展用户需求分析。
METRO大都会为上海地铁的官方出行App,为全国首家开通的地铁综合电子商务系统,全面服务地铁乘客的出行、餐饮、居住、旅游、文化娱乐、购物需求,在国内首先实现扫码过闸功能,率先打通多种支付方式切换,首次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乘客验证过闸机制,实现异地城市“一码通”出行。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问题及对策_顾保南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问题及对策顾保南郭长弓(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201804,上海M第一作者,教授)摘要随着上海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调整。
通过类比、经济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上海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¹中心区及核心区的线网密度和车站密度偏低;º市郊放射线数量不足;»市域快线在中心城未实现快速功能;¼市域快线在新城内的通过能力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详细论述了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初步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车站分布中图分类号U231O n Shangh ai Urban Ra il T ransit Network Plann i ngG u Baonan,G uo Chang gongAbstrac t W ith the populati on g row t h and t he dev elop m ent o f ra il transit li ne net w o rk p l ann i ng t heory,s om e prob l em s on ra il tran sit p lann i ng i n Shangha i hav e g radua ll y em erged,so it is necessary t o m ake bett e r ad j ust m ent o f t he ex isti ng rail transit net w o rk p l ann i ng.T hro ugh ana l o gy and eco nom i c analy sis,t h is paper ha s pre s ented4m a i n iss ues i n Shangha i ra il transit ne-t w o rk p l ann i ng:low density o f ro ut e net w o rk and stati o ns in t he centra l and co re a reas;i nsuffic i ent rad i oac ti ve routes from urban centre t o t he suburbs;low er functions o f rap i d trunk li ne s in ur-ban center and the capac it y w aste i n sate llite t ow ns.T his paperd iscusses i n deta il the i m po rtance of t hese issues and o ffers sev-e ra l pre li m ina ry response s.K ey word s Shangha;i urban ra il transi;t rapid c ity rail tran-si;t net w o rk plan;d istri buti on o f stati on sF i r st-au thor.s address D epa rt m ent o f R a il w ay Eng i nee ri ng, T ong jiU nive rsit y,201804,Shang ha,i C hina目前实施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依据5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6(1999)编制的[1-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城市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此而带来的是市民对交通运行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门槛不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高度化,而中国的可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范围也越来远大。
目前来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如果按当前的发展速度,至2020年在中国城市交通线路可达到2000-2500公里。
发展高端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于缓解当前紧张的城市交通状况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引言轨道交通通常是指车辆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的一类交通运输系统或者交通工具,是各种交通方式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的总称。
其中比较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是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1-2]。
通常把像地铁、磁浮列车、索道、有轨电车等以各种形式的导轨为导向的城市公交客运系统称为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更狭义的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运量适中、使用电力来牵引、采用钢轨的轨道交通。
其特点是电牵引、可成列、自导向、大运量[3]。
二、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现状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建造地铁的国家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公里。
自伦敦市内地铁线工9条,总长度为480公里。
东京的地铁线路达到2000公里,100亿次以上的年运量使得地铁在其国内交通轨道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巴黎,其地铁数目为13条,长为408公里,占据了70%的城市运输。
纽约的地铁长达443公里。
在莫斯科长达243公里的遍布整个城市的地铁网络里,它的每日运送量可高达800多万人次,处于全球的最高位。
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化,虽然目前很多的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现小汽车的家庭化,但是其交通管理的模式仍是公交优先。
如前所述,在东京和伦敦,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为86%和71%,是主要的交通运行方式。
交通轨道在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有轨电车及轻轨等占68%,地铁占32%,达其运营的总里程达14.261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关键词:线网规划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方法1.概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
同时又是城市的大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我国对线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受理论体系的制约,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线网规划却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
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并得到国内城市交通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可。
为了进一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2.线网规划发展2.1线网规划的历史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有一些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最长的巴黎线网,整体规模已经超过550km。
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
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建设一条线、研究一条线”,强调本线的合理性、忽视线网整体的科学性。
比如一些城市可以看到一条街道下敷设5、6条线路的不合理现象。
这些城市目前已经普遍意识到没有科学的长远规划的“遗害”,近年来开始对线网整体合理性的研究,但限于线网已经形成规模,这种规划完善往往是“补丁”式的。
而对于前苏联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受其规划学术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长远性的线网规划研究,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也比较丰富。
因此,莫斯科地铁线网是世界上公认的规划得最合理、最有效率的线网。
但是、受其学术思想的制约,线网规划也带有计划色彩强、静态色彩强、长远适应性查、灵活性欠缺的问题。
我国受前苏联的影响,从50年代开始就比较注重线网规划工作。
整体性远期性规划的效益使我国近年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受益非浅。
但是,我国的线网规划由于缺乏完整的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支持,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内容过于简单、计划色彩较强和规划可实施性差等方面,距离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线网规划开始自1996年《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此项规划中提出的一套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对我国大城市线网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后,许多城市均采用这套方法进行了新一轮线网规划。
对比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聘请国外公司进行的线网规划,可以欣慰地发现我国的线网规划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
2.2线网规划的目的人们的交通行为,实际上是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这一对矛盾因素平衡下的状态。
快速轨道交通作为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方式,同样是需求和供给平衡下的出行选择。
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工作意义,就是要科学回答“快轨需求”和“快轨供给”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及二者间动态影响关系和科学的平衡关系,从而阐明作为大城市客运骨干系统的发展方向,同时协调与城市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
因此,线网规划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下述方面:1)保证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发展的刺激和诱导按总体规划意图发展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问题:2)保证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发展的整体协调。
3)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一安排创造条件。
4)科学合理安排城市财政支出5)保证快速轨道交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主体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3.1项目特点线网规划是综合的专业交通规划,同时又是全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延续和补充,由于快速轨道交通的特点,规划和建设均会对全市的规划格局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
因此本规划即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
线网规划的研究工作涉及城市规划、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专业工程、建筑工程及社会经济等多项专业。
各专业相互联系紧密又彼此独立,因此整体研究方法是一个包含多项子方法的集合体系。
线网规划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本身各子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外,各种外界的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对本规划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不能把本规划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规划,既要重视其自身的建设运行机制,又要注重与外部环境及各种影响因素协调关系。
3.2研究方法的特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一项涉及多个研究范畴的系统工程,研究理论涉及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建筑工程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学科理论,在各子系统中又包含各自的方法,线网规划将其统一为一个整体,其中,交通工程学的交通规划理论是本项目研究理论体系的主线。
方法主要特点是:交通分析为主导;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近期规划与远景方案相结合3.3总体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3.3.1规划方法传统的线网规划方法,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经验分析法、客流预测法、公交增长法等三种类型。
这三种方法均各有所长但也都存在思路片面的缺陷。
科学的线网规划方法是在总结先前方法基础上,采用一套相对复杂的方法体系,一般称之为“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方法”。
这套方法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整体的工序(模块)逻辑关系和工作流程。
各模块内部研究系统。
详细阐述研究方法应参见后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章节3.3.2主要规划内容和技术路线线网规划工序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即背景研究、线网构架研究、规划可实施性研究和规划接口。
背景规划研究又称为基础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线网规划的前提条件、影响因素、背景环境进行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自然、人文、规划、政策等。
通过归纳总结这些规律性的城市特征,提出指导线网规划的原则和要点,并对城市线网的模式划分、合理规模、线网评价体系进行专题研究。
同时,对国内外有关线网规划的经验进行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线网构架研究是线网规划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方案构思、交通模型测试和方案评价三个工序的循环过程,其目的是推荐优化的线网方案。
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过程中,过分依靠定性分析容易造成主观臆断,过分依赖模型又容易受模型成熟程度和可靠性的影响造成宏观失控。
整个过程是一个模糊的决策过程,是规划师和模型师的密切合作的过程。
规划可实施性研究是保证线网可行性的保证。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专业性很强,线网是否可行受很多工程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一个条件不满足就影响整个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因此,必需以方案规划的形式提出具体的安排。
这部分研究主要针对影响线网可行性的几个主要专项:车场设置、线路走向、线路敷设方式、主要车站分布、换乘站分布和形式、联络线分布、运营。
由于规划可实施性研究是保证线网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这部分研究与前面方案构架研究也是一个循环过程。
规划接口主要承担线网规划与后续规划的衔接任务。
线网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线网规划完成后,将马上进行以下规划项目: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展和存在问题: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土地详细控制规划针对线网的相关分区规划调整快轨与城市交通其它方式的衔接规划因此,线网规划必须对这些规划提出明确的规划条件和规划要点。
总体技术路线图4.线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1忽视城市总体规划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切规划研究的指导性纲领规划,所有专性项规划都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意图框架下完成。
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下的专项规划,同时轨道今天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交通特征和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
如果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意图发生偏差,可能引起整个规划体系的混乱,或者是线网规划本身不可行。
因此,线网规划必须依据和支持总体规划,尤其在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方面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4.2忽视可实施规划研究衡量线网规划优劣最关键的标准是这个规划能否实施。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技术非常复杂和专业的系统,而期规划的可实施性受多方面技术因素的制约,比如修建计划、车辆基地配置、运营组织可行性、三维的线路设计、换乘站形式、联络线建设等许多因素均能直接决定规划能否实施,因此线网规划可实施性的研究是专业要求非常高的规划。
目前一些线网规划由于种种原因,专业研究非常欠缺,甚至只进行所谓概念规划不进行起码的专业可行性研究,这样的规划是否具有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4.3研究对象界定不明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明确研究对象,因为一个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如果研究对象含糊不清或面面俱到,很可能影响规划实际效果。
在此,对一个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进行模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模式分析就是要回答以下问题:1)从服务对象上讲,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分为市际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从旅行速度上讲,可分为快速和低速系统;从运行方式上讲,可分为封闭独立运行系统和开放混合运行系统。
那么,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应包含什么范畴?2)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与其它轨道交通的功能和空间关系如何处理?3)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应如何划分层次?各层次适宜选用何种模式并达到何种服务水平?各种模式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对线网规划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的前提性课题,目前各城市线网规划均对这些问题研究较少。
4.4客流预测工作中的问题客流预测是线网规划中进行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因此客流预测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线网规划的效果。
但从目前线网归划中的客流预测情况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1)城市交通模型还未完善建立:线网客流预测是一种宏观层次的客流预测,因此要求模型在宏观方面性能要突出。
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除广州使用了START模型外,还未见到其它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宏观层次交通模型。
所使用的模型基本上是微观层次的详细交通分析模型。
即便是这些模型,本身受基础数据丰富、真实程度以及对模型和城市规律熟悉程度的制约,在模型运用上也存在相当的问题。
因此,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科学的线网规划,就应在这些城市中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完善的模型体系,而且这些模型应在本城市中有一个相当的积累完善过程,成为相对成熟的模型。
(2)难以建立土地发展和交通预测的动态联系土地利用和交通之间有明显的互动联系,但是目前的客流预测工作对土地开发强度影响基本不能作出动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