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判现实主义角度分析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合集下载

《高老头》读书笔记

《高老头》读书笔记

《高老头》读书笔记这些天,我阅读了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所着的《高老头》,感触很大。

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人与人之冷酷的金钱关系,读来让人震撼,同时也为巴尔扎克对社会的深刻揭露而慨叹。

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

主人公就是高里奥老头和拉斯蒂涅,此外还包括伏脱和鲍赛昂夫人。

这四个人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却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社会现象——金钱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它诱人堕落,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酷无情,它导演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

高里奥原是面粉商。

大革命时期,他趁灾荒年搞囤积,大发了一笔横财。

为了让两个女儿攀上一门好亲事,他把自己大局部财产分给了她们。

可是,两个女儿眼里只有钱,不过两年,就把父亲从自家赶出来,可怜的高老头不得不去租住破旧的公寓。

20年间,他把自己的心血和财产都给了两个女儿,可最终却像被榨干了的柠檬壳一样被女儿们丢弃。

直到死,两个女儿为参加舞会都不愿见自己父亲最后一面,让他含恨而终。

这样的社会,哪儿还存在道德理想?金钱才是全社会的统治者,得之者胜,失之者败。

而作品另一个主人公拉斯蒂涅,更是经历了一个堕落的过程。

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强烈比照之下,他的性格慢慢发生了变化,不断刺激着他的欲望,最后抵不住金钱的诱惑,走上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

作品中所描写的这些世态炎凉,让人惊叹,促人深思。

谁能够说当今社会不存在这样的事实?多少人一旦走向社会,就禁不起金钱和各种利益的引诱,最终充当了金钱的奴隶。

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偷盗抢劫……不都是为了钱吗?可是最后落得什么下场呢?不过是整天的恐慌,度日如年,最终还要面对阴暗的牢笼,遭世人唾骂。

为什么我们总是如此不小心,落入了金钱的圈套呢?为什么要被它牵着鼻子走呢?难道我们就不能主宰钱财吗?能!当然能。

“钱不是万恶之源,只有当你过分地,自私地,贪婪地爱它时,它才是万恶之源。

”可见只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正视钱财,堂堂正正地做人,就不会陷入金钱的泥沼。

高老头读后感(15篇)

高老头读后感(15篇)

高老头读后感(1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老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老头读后感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看完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8个字。

本书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之间人与人的关系。

讲述了高老头——一个精明有钱的面条商,曾经赚了不少钱,有两个女儿,他非常喜爱她们。

高老头本来已经进入了上流社会,可是对女儿的溺爱和高老头自己疏于社交世故,使得他被排斥在上流社会之外,他只好隐居在破旧的旅馆中。

可他的两个女儿却在家给有钱人,进入上流社会之后,忽视父亲,只有在有需要时才想到父亲,就如在欠债后来找父亲让他来为自己还债,把他掏空后就抛弃了他,甚至在他死的时候也没见他最后一面。

原因只能怪高老头对女儿们的溺爱,让女儿们变得自私、虚荣和冷血。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时,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

可当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个女儿时,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

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让人深感他的可怜、凄苦之感。

高老头在临死前和拉斯蒂涅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

”使我真正了解到:拥有权力获得利益只能带来片刻的欢愉,不是永久。

金钱不是万能的。

我们应该学会主宰金钱而不是被金钱主宰。

并且,在做每一件事前,都问问自己的良心,因为如果你一不小心出卖了他,那么良心的谴责将让你得不到好下场。

高老头读后感2《高老头》这部作品是巴尔扎特在1834—1835年间写的小说。

《高老头》细节

《高老头》细节

《高老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这本书中文版不到十八万字,但是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从拉丁区与圣马尔索城关之间贫穷寒酸的小街陋巷,到圣日耳曼区富丽堂皇的贵族府邸,把尔扎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讲述了一个令人热泪相映的故事。

巴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带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在这部小说中组成了一个喧闹的、活动着的、真实的社会。

这里有贪婪势利的老板娘,有献身科学的大学生,有苦役帮口里神通广大的秘密头领。

读完《高老头》,让人不禁为巴黎上流社会只以金钱为中心、人情之间的冷漠而悲哀。

在巴黎上流社会无所谓亲情、爱情,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他以女儿的快乐为快乐,以女儿的不幸为不幸,仿佛自己与女儿是一体的。

高老头这种对女儿精神上的归属和情感上的依附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高老头对女儿非同寻常的爱换来的却是女儿的无情无义。

他“把一辈子都给了女儿”,而女儿却“连一小时都不留给他”。

这使得他像野狗一样孤伶伶地死在了伏盖公寓,到死还欠着伏盖太太几个月的房钱和饭钱,就连丧葬费也是两个穷大学生代为打理的。

一个显赫一时的“商业巨头”、男仆克里斯朵夫眼中的“好人”,下场却如此悲惨,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而造成这一悲剧的深层原因,恰恰是他对女儿极度的归属、依附和无意识的爱恋——“恋女情结”。

每个人的自我都应是独立与自由的。

生命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支持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

而高老头对女儿精神上的归属和情感上的依附使他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人格,因此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的人生本就是可悲的、充满悲剧色彩的。

而“掌着他的灵魂”的女儿又从不了解他的痛苦和需要、爱和温情,她们轻视他、“嫌多他”,只把他当作“财源”,“像榨取柠檬般”把他榨干后就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400字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400字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400字《高老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高老头》读后感范文400字,欢迎大家阅读!《高老头》读后感范文400字《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高老头曾经是个面粉商,他积攒了一大笔钱。

他非常疼爱他的两个女儿,对两个女儿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使她们过着十分优越的生活,有马骑、有车乘,穿着华丽的衣服,并且给了两个女儿每人丰厚的嫁妆,使得她们分别成了伯爵太太和银行家太太,跻身于上流社会,让人刮目相看。

但为此却花去了高老头大部分的积蓄,自己仅留了很少一部分钱。

他的两个女儿住在巴黎圣日尔曼高档富人区,而高老头却蜗居在位于贫民区的伏盖公寓中。

当大学生拉斯蒂涅敲开高老头的房门时,也不由地惊呆了。

难道这就是两位跻身上流社会阔太太的父亲的住所吗?屋内没有窗帘,床上有的只是用伏盖太太旧长裙改制的薄薄的盖被,壁纸由于房间潮湿,加上时间较久,早已斑驳脱落了。

房间内除了床之外,一个缺了门的破柜子和一张不像样的桌子。

谁能相信这就是一个昔日面粉商人的住处!但即便高老头与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但为了替女儿还债,为了女儿高达一千法郎的舞衫,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节衣缩食,甚至变卖了仅存的唯一最值钱的金银器具。

他的两个女儿就如同榨汁机似的,把高老头给榨干了,但高老头却无怨无悔,他对女儿的父爱是无私的,永恒不变的。

高老头读后感500字拉斯缔涅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

举止风度一投手,一投足,无不显示他是个贵族子弟,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谨守礼俗,举止高雅。

虽说他爱惜衣物,平时知穿隔年的旧衣,可有时出门却也可能打扮得衣冠楚楚,风度翩翩。

穷的有气节,穷的有尊严!他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他有清醒的头脑,想通过学习来预知社会未来的动向,找到打拼的用武之地,于是处处留心观察社会。

他从外省到巴黎上大学,雄心勃勃想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寒窗苦读,成为一个大法官,用丰厚的收入来报答父母。

简述巴尔扎克《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简述巴尔扎克《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简述巴尔扎克《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作品,其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实主义描绘:《高老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象。

巴尔扎克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观察,塑造了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2.
深刻的人性探索: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高老头的刻画,深入探索了人性。

高老头是一个充满父爱的人物,他的遭遇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3.
独特的叙事风格:巴尔扎克的叙事风格独特而富有个性。

他运用生动、贴切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彩的对话,使得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4.
象征手法的运用:在《高老头》中,巴尔扎克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例如,高老头的人生经历可以看作是法国大革命后社会变迁的象征,他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综上所述,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是一部艺术特色鲜明的作品,它通过现实主义描绘、深刻的人性探索、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展现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高老头》读后感

《高老头》读后感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高老头的一生,以及他的两个女儿与社会的斗争。

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对个体命运、亲情、道德和权力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阅读《高老头》,我被巴尔扎克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所吸引,同时也对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生百态和时代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高老头的形象让我对父爱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了新的认识。

他为了女儿们的幸福,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爱情和人生。

这让我思考在现实社会中,父爱、家庭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小说中对亲情和道德的描绘让我对这两个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高老头与女儿们的感情纠葛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展现了亲情与道德、家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这让我对亲情和道德的选择、牺牲和取舍有了新的思考。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还对当时法国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革进行了深刻批判。

他通过高老头的人生历程,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

这使得《高老头》不仅仅是一部关注个体命运和家庭关系的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文学作品。

高老头的心得感悟(15篇万能)

高老头的心得感悟(15篇万能)

高老头的心得感悟(15篇万能)高老头的心得感悟篇1《高老头》是一部举世闻名的文学着作,而其作者是十九世纪着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憾,也把这个社会再次具体而系统的给我们进行了“介绍”。

高里奥老人以前是做面粉生意的,他用自己的智慧慢慢变的变成了资产阶级,却饱含浓厚的封建宗教观念。

妻子死后,他便始终一个人,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

培养、教育她们并不惜血本满足她们的那些苛刻、奢侈的欲望,想让她们变成贵族大小姐。

最后他如愿以偿,大女儿成了贵族富人,二女儿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两人还各有八十万法郎的嫁妆。

最后他自己变的身无分文,只得住进一家低档公寓。

他认为这样满足她们就能得到她们的欢心,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他是在用金钱“买得”自己和两个女儿之间的感情。

在他的两个女儿心中,甚至在这个巴黎社会上,金钱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纽带,金钱的利益早已取代了骨肉之情。

他们在父亲富有时,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孝敬父亲,为的就是父亲背后的那些肮脏的钱财。

而当她们的父亲被她们无情的“榨干”了油水,她们就不管不问。

当高里奥去世的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过去探望过他,连葬礼的钱都不愿意出,只得让两位公寓里的贫穷大学生自掏腰包,草草了事。

大女儿的丈夫则更加过分,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他活着也好,死了也好,与我无关。

拉斯蒂涅同样是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外省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的青年,来到巴黎时还尚未见识到社会的真相。

拥有良心,而且朴实。

最初是想与世无争,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爬,当一名优秀的法官。

可是现实可是残酷的。

有人说社会是个“大染缸”,而拉斯蒂涅就在这染缸中,从洁白渐渐变得污黑、丑陋,开始梦想挤进上流社会,也明白了金钱在这个社会上才是王道。

他首先开始向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妹妹要钱,不断搜刮她们的财产。

尽管知道她们已经没钱了,但还是伸手找他们要钱。

而鲍赛昂子爵夫人又在一旁火上浇油,“教育”他,想要成功,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必须将别人踩在自己的脚下,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垫脚石,然后打击他们,驱赶他们。

从批判现实主义角度分析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从批判现实主义角度分析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 ; 青年拉斯 蒂涅在 巴黎社会 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 了鲍赛昂夫人 和伏脱冷的故事 。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 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 , 作家描绘 了一 幅幅 巴黎社会人欲横流、 极端丑恶 的图画 , 暴露 了在金钱
现。其鸿篇巨著 《 人间喜剧》 堪称是人类精神 文明
也就是“ 王政复辟” 到七月王朝期 间广 阔的社会 图
景。而作为《 人 间喜剧》 序幕的《 高老头》 更 是表现
批判现实主义 的力作。它开辟 了法 国小说新 天地 , “ 给后人建立了一个直 到现在还在想摆脱而摆脱不
巴尔扎克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 他对人性的
透视可谓人木三分。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
生动地“ 反映了他所要写的整个时代的这一社会环
收稹 日期 : 2 0 l 2 一l 2 —2 0 作者简介 : 刘 洋( 1 9 8 8 一) , 女, 吉林大安人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 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应用写作。 1 4 1
的感 情都 投放 到两 个 女 儿 身上 , 让 她 们 的生 活奢 侈
的继承 和发 展 , 它 是特 指 l 9世 纪在 欧洲 形成 的一 种
境” , 深刻揭示和批判 了在法 国社会金钱带 给人
们 的 欲望 和灾 难 。


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 曾经指出:

批 判现 实主 义思 想 内容
“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 了统治的地 方把一切封建
首先 , 《 高老头》 从思想内容上体现 了批判现实
主 义思 想 。
小说着重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 之间赤裸裸 的金钱关系。小说 以 1 8 1 9年底 到 1 8 2 0 年初的巴黎为背景 , 主要写两个平行 而又交叉的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老头父爱的失败,不单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 代和社会的悲剧。它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 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 尽管巴尔扎克寄希望于封建伦理道德,肯定了高老 头的父爱,但 作 家 清 醒 地 认 识 到,用“伟 大 的 父 爱 ” 这样的人性去改善一个人欲横流、天伦泯灭的社会 现实是不可能的,不切实际的。高老头的悲剧折射 出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人性被社会扭曲、异化,从而 滋生出一群拜金的丑恶灵魂。在资本主义上升时 期,金钱能买到感情,又能使感情毁灭,它能使人们 互相倾轧,互 相 利 用,人 终 于 越 来 越 沦 为 金 钱 的 奴 隶,人的本质彻底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以金钱为 纽带,真诚的感情遭到彻底的毁灭,自私和冷酷达到 极致。所以,高老头的毁灭是那个时代的人异化的 结果,他的悲剧是社会的产物。由此可见作者批判 的锋芒直指那个金钱至上的肮脏丑恶的社会,这就 显示了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社会剖析的犀利与 深刻,体现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典型性。[4]
收稿日期: 2012—12—20 作者简介: 刘 洋( 1988— ) ,女,吉林大安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应用写作。
141
的感情都投放到两个女儿身上,让她们的生活奢侈 得如公爵的情人。女儿们出嫁后,他又把自己的家 产分给她们。但是,当他手中无钱,病入膏盲时,女 儿女婿们把他当榨干的柠檬扔掉了。高老头对女儿 的爱可谓一片痴情,甚至达到了荒谬的程度。他用 金钱培养了女儿的金钱观和利己主义人生观,他自 己也成了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牺牲品。高老头的 父爱,从客观上显现了 19 世纪法国社会关系的变化 情况及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罪恶。他的父爱并 不纯洁,他一心将女儿送入上流社会,其目的不言而 喻。作为小资产阶级,他知道金钱的力量。
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 现。其鸿篇巨 著《人 间 喜 剧 》堪 称 是 人 类 精 神 文 明 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 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 越的现实主义历史。”[2]它再现了 1816 ~ 1848 年, 也就是“王 政 复 辟 ”到 七 月 王 朝 期 间 广 阔 的 社 会 图 景。而作为《人间喜剧》序幕的《高老头》更是表现 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它开辟了法国小说新天地, “给后人建立了一个直到现在还在想摆脱而摆脱不 掉的现实主 义 传 统 ”。[3] 通 过 描 写 法 国 大 革 命 时 期 的面粉商高老头晚年的不幸结局,整个小说真实而 生动地“反映了他所要写的整个时代的这一社会环
关键词: 批评现实主义; 资本主义金钱关系; 道德沦丧;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典型性格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580( 2013) 03—0141—03
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 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 19 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 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 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 人之间除 了 赤 裸 裸 的 利 害 关 系,除 了 冷 酷 无 情 的 ‘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揭露 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是 19 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批判现实主义艺术手法 高老头不仅从内容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关 系的历史性变迁,而且还在艺术手法上确立了现实 主义的最高原则。 ( 一) 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 小说一开始曾用大量的笔墨对巴黎贫民窟中的 伏盖公寓从里到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介绍与描述, 这是现实 主 义 的 细 节 描 写 的 典 型。 《高 老 头 》对 伏 盖公寓的描 写 是 精 确 而 细 致 的,我 们 从 寓 所 的“集 体饭厅”这 一 角,就 可 窥 见 公 寓 的 全 貌。 这 个 饭 厅 是伏盖公寓里的人活动的中心场所,作者精确细致 地描绘饭厅,也便是在界定生活于其间的人的社会 142
摘要:《高老头》是表现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它开辟了法国小说新天地,“给后人建立了一个直到现在还在想摆脱而摆 脱不掉的现实主义传统”。通过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面粉商高老头晚年的不幸结局,整个小说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他所 要写的整个时代的这一社会环境”,深刻揭示和批判了在法国社会金钱带给人们的欲望和灾难。
2013 年第 03 期
第 29 卷 ( 总 339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No. 03,2013 Vol. 29
Total No. 339
从批判现实 长春理工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境”,[3]深刻揭 示 和 批 判 了 在 法 国 社 会 金 钱 带 给 人 们的欲望和灾难。
一、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首先,《高老头》从思想内容上体现了批判现实 主义思想。 小说着重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 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以 1819 年底到 1820 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 事: 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 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 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 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 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 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 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 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 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 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巴尔扎克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对人性的 透视可谓入木三分。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 宗法观念的商业资产者典型。在大革命前,他是面 条商,大革命期间靠囤积粮食,打击同行,很快就成 了拥有二百万家产的暴发户。但他在家庭观念上却 有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在妻子去世后,他把全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