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合集下载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目录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保险市场中普遍存在,在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加大了事故发生的机会,对保险公司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逆向选择使优良的客户逐渐被排出市场。

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在保险市场中尽可能解决客户与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

一、保险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保险公司根据相关信息制定保费,保证自己有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对总体市场的风险进行评估。

而现实的保险市场,由于投保人比保险人拥有信息优势,投保人根据自有一些信息精算出风险概率,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保人(优等客户)的风险概率大于保险人评估出的总体市场风险概率,二,保人(劣等客户)的风险概率小于或等于保险人评估出的总体市场风险概率。

保人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市场就会出现更多的优等客户愿意投保,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概率增大,保险公司没有利润甚至亏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保险公司只有提高保费,增大经营风险概率,原本是优等客户变成了劣等客户,直至最后劣等客户没有人投保,这就是劣等客户追逐优等客户,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产生的逆向选择。

(二)保险业中的道德风险在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其实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保险人的行为没有被被保险人察觉,从而产生一种道德风险;第二类:被保险人的行为没有被保险人察觉,从而产生一种道德风险。

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第一类道德风险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及保险业监督机制的健全逐渐减少。

因此,我们一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由被保险人带来的第二类道德风险上。

在我国,很多保险类书籍直接将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定义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为谋取保险金而有意识的制造事故,致使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或在保险标的受到损失时不采取减轻损失的有效措施,故意扩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危险”这类危险的产生,是因为保险人一方无法确知被保险人一方的实际行为和真实意图,同时对于保险标的和保险事故本身,也不如被保险人一方了解的详细,这种双方信息量的不对称,给被保险人一方有了可乘之机。

保险经济学之逆向选择

保险经济学之逆向选择

第五章——逆向选择1、完全信息市场指市场参与者拥有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证券市场是接近完全信息市场)2、不完全市场中市场参与者所传递的市场噪声(例如:假新闻),也将严重阻碍市场信息的交流和有效的传播。

3、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的次品市场为柠檬市场。

4、逆向选择:(保险市场)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现优质投保人被劣质投保人驱除出市场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5、混合均衡:使高风险和低风险的人都愿意接受的合同。

分离均衡:使风险程度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保险合同。

6、斯蒂格利茨证明: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混合均衡,只存在分离均衡。

7、对称信息:指的是在互相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间具有共同的,呈对称性分布的知识或信息,并且也知道其他参与人了解这些信息的信息状态。

不对称信息:一方掌握信息多,另一方少8、产生不对称信息原因:各方知识能力所限、一方无法了解另一方9、保险市场逆向选择源于信息不对称。

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需要通过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两个过程来化解。

①信号传递:指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向另一方传递某种信号,以此表明自己的某些特性。

(信息优势方为了信誉而首先披露自己的信息)在保险市场上信号传递主要是指有投保人向保险人传递各种能够表明自己、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风险类别归属的信息。

保险市场的信号传递方式:i陈述、告知、保证;ii保险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信息,如:对购买健康保险的人进行体检,以便对投保人做出更为准确的分类②信息甄别:指交易双方中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事先先制定一组合同和一个选择规则,使得对方能够根据自己的特征所有可以选择的组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

(信息劣势方发出信号足以诱使对方透露信息)在保险市场上,是指保险人设计若干不同的保险单及其投保标准,然后由投保人选择购买最适合其需要的保险单,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逆向选择的问题。

(Catherine’R整理于2015年11月21日星期六)。

第5章 逆向选择

第5章 逆向选择
交易发生的条件为:WL >VL WH > VH
11
5.2 简单模型
交易过程 对称信息情况:买主能有效地区分每辆车的质量,只要满足WL >VL和WH > VH,双方就能够成交。
不对称信息情况:买主不能区分每辆旧车具体的质量情况,只能 推测出市场上每辆旧车的平均质量,因而对所有旧车作出一个平 均的评价W*(W*< VH )。W*=λ WL +(1-λ )WH,在购买旧 车时,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不超过W*。
如果信息对称且充分,买主不难确定旧汽车的质量,该市场 不存在什么问题。低质量旧汽车将按1000~1200美元之间的价格 出售,高质量旧汽车将按2000~2400美元之间的价格交易。
5
5.2 简单模型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主无法了解每辆汽车的质量,只 能进行推测。因此,典型的买主将以预期值购买旧汽车,即愿意 支付:
w
努力水平越高,结果越高,委托人所得也越高
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应付出努力,根据类型不同,工资有差异
20
5.3 逆向选择的一般模型
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而委托 人不知道代理人的类型,则合约 {(eG*, wG*), (eB*, wB*)}对 委托人不利
如果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两种合约供代理人选择:
15
5.3 逆向选择的一般模型
代理人的效用为
U G (w,e) u(w) v(e)
博弈如下图所示
U B (w, e) u(w) k v(e)
N选择A P设计 的类型 合约
A接受 或拒绝
A提供 努力
N参与
结果与 支付
16
5.3 逆向选择的一般模型
对称信息条件下,委托人与G型代理人签约,解下列问题:

第五讲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第五讲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 假设:保险公司只提供一个合约C(α,β),
• 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为 ( p, , ) (1 p) p
• 在竞争性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获得零利润,所以C点在 零利润线上,零利润线在αC0β坐标系下的方程为 l : (1 p) p 0
• 因为 pL p pH , 所以 (1 pH ) / pH (1 p) / p (1 pL ) / pL
– Rothschild和Stiglitz(1976)的文章《竞争性保险市场上的均 衡》①是关于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在精算公平费率下,高风险的投保 人将购买完全保险保单,低风险的投保人将购买部分保险 保单,这种选择结果是竞争性保险市场的纳什均衡。
一、逆向选择的提出和含义
p
p
– 当越π大0>。0时,该直线的截距<0,π0越大,该直线的截距的绝对值
– 在αC0β坐标系中,保险人的零利润线方程为(1-p)α-pβ=0。
第三节 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
❖ 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的含义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保险人自由进入和完全竞争使其 期望利润为零。所谓寻找均衡,就是寻找最优保险合 约,具体在竞争性保险市场上是指:要找到这样的保 险合约,使得在保险人期望利润为零的约束条件下, 投保人能够使其效用最大化。
情形二41不同情况下均衡的比较竞争垄断完美信息不完美信息完美信息不完美信息高风险依据其出事故概率完全保险在高风险投保人对购买与不购买保险无差异的保险条款下的完全保险完全保险具体形式不定低风险依据其出事故概率完全保险依据其出事故概率部分保险具体形式不定在低风险投保人对购买与不购买保险无差异的保险条款下的完全保险部分保险或不购买保险保险条款使低风险投保人对于购买不购买保险无差异42第五节逆向选择的应对策略通过某些信息传递方式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并据此甄别投保人风险程度的大小有利于减少甚至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保险人应对逆向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保险学之逆向选择》课件

《保险学之逆向选择》课件

逆向选择的重要性
逆向选择在保险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和应对逆向选择可以帮助保险公 司更好地经营业务,保障客户权益。
未来逆向选择的趋势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客户个性化需求,避免逆向选择带来的风 险。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经营和市场布局。
社交媒体的作用
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 势。
参考文献
• 《保险学》夏庭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 《逆向选择的保险定价问题探讨》王俊,《科技风》2018年第15期。 • 《逆向选择在在线保险定价中的应用》路佳,魏婷婷,《金融研究》
《保险学之逆向选择》PPT课 件
探讨逆向选择在保险业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什么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卖家与买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买家会偏向选 择低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影响到市场的健康运行。
逆向选择的原理
不对称信息
买家无法辨识出好的产品或服务,而卖家知道哪些产品或服务质量好。
选择低质量产品
价格低或优惠更多的产品往往是低质量的,买家会偏向选择这些产品。
市场失去平衡
随着买家更多购买低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价格会下降,高质量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将不断 流失。
逆向选择在保险业的应用
1
选择健康的人群
某些保险公司借助高额理赔金额吸引健康人群投保,而高风险的客户则会被拒绝。
2
选择低风险的业务领域
某些保险公司会倾向于风险更低的领域,如汽车保险中的女性。
3
降低理赔费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行为约束机制

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行为约束机制

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行为约束机制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行为约束机制在保险市场中,逆向选择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逆向选择指的是在购买保险时,信息不对称使得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被保险人的风险水平,导致购买保险的人主动隐藏高风险情况,而购买保险的人则主动透露低风险情况,从而在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

为了应对逆向选择问题,保险市场运作中引入了一系列约束机制。

首先,保险核保过程是约束逆向选择行为的重要机制。

保险公司在核保过程中对被保险人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信息、财务状况以及职业等因素,来判断被保险人的风险水平。

如果被保险人提供虚假信息,则可能会被发现并拒绝承保。

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要求被保险人进行身体检查或评估其财务状况,以获取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制定更合理的保险费率。

其次,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和条件也是约束逆向选择行为的机制之一。

保险合同中通常包括责任免除和限制条款,用于约束被保险人故意隐瞒高风险情况的行为。

例如,如果被保险人在购买汽车保险时故意隐瞒了自己的酒驾行为,当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合同中的条款拒绝赔付。

这样的条款和条件可以有效地约束被保险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同时确保保险公司的利益。

第三,保险市场中引入的市场竞争机制也可以约束逆向选择行为。

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如果某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风险评估不准确,可能会导致高风险的被保险人集中到该保险公司,从而增加了该保险公司的风险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在定价和风险评估中会更加谨慎,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这样的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激励保险公司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从而约束被保险人的逆向选择行为。

此外,政府监管也是约束逆向选择行为的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保险市场的运作,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以防止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

政府还可以设立行业协会或监管机构,负责监督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这样的监管机制可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从而减少逆向选择的发生。

第五讲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第五讲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一、逆向选择的提出和含义
• 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Akerlof)
– 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运行可能无效率,市场通过价格来调 节供需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失灵。
– 市场机制的变化
• 传统市场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 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机制: “劣胜优汰”,
“劣币驱逐良币”。
第五讲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 因为
所以
这条零利润线经过C0点,在lH和lL之间。 • 可以找到另外一点C′,满足以下条件:
– 在经过C点的高风险投保人的效用无差异曲线以下,
– 在经过C点的低风险投保人的效用无差异曲线以上,
– 在低风险投保人的零利润线之下。
• 如果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提供合约C′,低风险投保人会选择 它,而高风险投保人不会选择它,那么这家公司会得到
– 投保人都会获得全额的保险; – 投保人获得最大的效用; – 保险公司的利润趋于零。
第五讲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二、不完美信息条件下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
• 假设:在保险市场上,高风险投保人的比例为λ, 低风险投保人的比例为1- λ。
• 保险市场发生事故的平均概率为 • 保险市场均衡:
– 混同均衡① (pooling equilibria) – 分离均衡(separate equilibria)
❖ 如果一个人没有投保,其财富状态为(w,w-l); ❖ 如果一个人投保,保费为α,保额为q,其财富状态为
(w-α,w-α-l+q); ❖ 令β=q-α,表示在损失发生时,保险人向投保人的净支付。
则投保人的财富状态为(w-α,w-l+β)。
❖ (α,β)表示一个保费为α、保额为α+β的保险合约。
❖ 个人对财富的效用函数为u(·),满足u′(·)>0,u″(·) <0 。

信息经济学 7.2保险市场上的逆

信息经济学 7.2保险市场上的逆

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结果就像旧车一样,出现了逆淘汰。 由于不健康的人可能更需保险,不健康人在保 险人数中的比例提高了。迫使保险的价格上升, 从而使那些比较健康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低 风险,做出不投保的选择。进一步提高了不健 康人的比例,又迫使保险价格上升,直到想买 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市场出售保险就变 得无利可图了。
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

上面分析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如果有关 消费者的风险程度的信息是非对称的, 怕累托最优保险合同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这并不是说低风险的消费者一定退出 保险市场。一种解决的办法对投保人部 分投保。
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

考虑7.5图中的C点。如果保险公司提供 的保险合同在C点,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 为零,高风险者与低风险者都愿意参加 保险(过C点的无差异曲线高于过A点的 无差异曲线) 二者缴纳的相同的保险金,并且在出事 时得到相同的赔偿。C点是部份保险合同, 因为它位于 45 确定性收入线之下。

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
假定保险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均衡 时的利润为零(为方便起见)如果保险 公司知道消费者的真实类型,那么。两 种类型的消费者得到完全的保险,其中 高风险消费者的最优合同在H点,低风险 消费者的最优合同在L点。 高风险消费者缴纳的保险金大于低风险 消费者缴纳的保险金,从而得到较低的 确定收入。因为在没有保险时高风险的 期望收入效用小于低风险
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
若有一个公司提供合同M,两类消费者 都将选择 M 而不是原来的合同,因为M 在 U H 和 U L 的右边(因而代表较高的期 望效用),并且该保险公司得到正的利 润。 我们已经证明,混同均衡是不可能的, 所以M不可能是一个均衡,纯战略均衡 不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效用水平为V(p;0,0)的无差异曲线图可见,V(p;α,β)≥V(p;0,0) 时,即一个人投保时的期望效用大于不投保时的期望效用时, 他才会购买保险。这就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可选择的保险合约 集。
13
二、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发生事故概率为p、效用水平
为v0的投保人的无差异曲线为 (1-p)u(w1)+pu(w2)=v0,
–上述问题就产生了所谓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最初 来自于对保险市场的研究,是保险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 之一。 – 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个理念就是控制逆向选择。
5
一、逆向选择的提出和含义
• 逆向选择问题早期的研究
– 最早对逆向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的是乔治· 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1970年他发表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 定性与市场机制》成为信息经济学奠基性的经典文献。该 论文通过研究美国二手车市场,发现由于私有信息的存在, 会产生一种称为“逆向选择”的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 况下,由于存在逆向选择现象,市场上几乎没有交易,而 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可能大量发生。 Akerlof认为, 保险购买者比供给者更清楚自己是不是一个具有恶性风险 的“柠檬”。 – Rothschild和Stiglitz(1976)的文章《竞争性保险市场上的均 衡》①是关于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在精算公平费率下,高风险的投保 人将购买完全保险保单,低风险的投保人将购买部分保险 保单,这种选择结果是竞争性保险市场的纳什均衡。 6
二、不完美信息条件下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
• 在竞争性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设计的针对高风险投保人 的合约CH落在保险公司对于高风险投保人的零利润线上, 针对低风险投保人的合约CL落在保险公司对于低风险投保 人的零利润线上。 • 如果像完美信息条件下那样,CH和CL分别位于两类投保人 的零利润线与45°线的交点,那么由于保险公司无法区分 两类投保人,而高风险投保人选择CL时的效用高于选择CH 时的效用,所以高风险投保人会选择CL。 • 由于保险公司无法识别两类投保人,可能会向所有要求购 买CL的投保人提供CL,如果高风险投保人购买CL,那么保 险公司会承担期望损失,这不是一个均衡。 • 保险公司只有提高保费水平,才能防止亏损。但是这也会 导致低风险投保人不再投保,这是一个典型的逆向选择现 象。 22
10
(二)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 逆向选择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一个例子
– 分析2:
平均保费条件下两类投保人不投保与投保情况下财富的期望效用
低风险投保人
平均保费 不投保时的期望效用
高风险投保人 20.00
4.25
20.00
4.608
投保时的期望效用
4.605
4.61 4.605
• 如果保险人无法区分判断出两个投保人的风险状况,保险人 会按照公平保费的算术平均值(平均保费)向两个人提供保险。 • 此时,高风险者会投保,而低风险者会放弃投保。 • 在逆向选择存在的情况下,只有高风险者才能享受保险。

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的含义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保险人自由进入和完全竞争使其 期望利润为零。所谓寻找均衡,就是寻找最优保险合 约,具体在竞争性保险市场上是指:要找到这样的保 险合约,使得在保险人期望利润为零的约束条件下, 投保人能够使其效用最大化。 – 在完美信息和不完美信息情况下,均衡状况是不一样 的。在不完美信息条件下,分离均衡可能存在,但如 果在保险市场上低风险投保人的比例过高的话,这种 分离均衡是不存在的。
一个发生事故的概率为p的投保人选择保险合约(α,β) 时的期 望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ˆ ( p; w , w l ) (1 p)u (w ) pu(w l ) V ( p; , ) V 一个发生事故的概率为p的人不投保时的期望效用为 V(p;0,0)=(1-p)u(w)+pu(w-l)
1 p 0 p p
– 这条直线的斜率为(1-p)/p,与投保人经过45°线上任一点的无差 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 当π0>0时,该直线的截距<0,π0越大,该直线的截距的绝对值 越大。 – 在αC0β坐标系中,保险人的零利润线方程为(1-p)α-pβ=0。 15
第三节 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
18
一、完美信息条件下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
• 在竞争市场中,每个投保人都会最大化其效用。
– 一个投保人的无差异曲线与保险人对此类投保人的零利润线相切于 零利润线与45°线的交点,此交点就是使投保人效用最大化的保险 合约。 – 高风险投保人在CH*点处最大化其效用; – 低风险投保人在CL*点处最大化其效用。
11
第二节 基本模型
一、基本假设
个人拥有财富w 事故发生后,损失的大小为常数l,财富变为w-l。 用(w1,w2)表示一个人所处的财富状态,w1表示事故没有发生 时的财富,w2表示事故发生时的财富。
如果一个人没有投保,其财富状态为(w,w-l); 如果一个人投保,保费为α,保额为q,其财富状态为 (w-α,w-α-l+q); 令β=q-α,表示在损失发生时,保险人向投保人的净支付。 则投保人的财富状态为(w-α,w-l+β)。
9
二、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 逆向选择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一个例子
– 分析1:
公平保费条件下两类投保人不投保与投保情况下财富的期望效用 低风险投保人 公平保费(期望损失) 不投保时的期望效用 投保时的期望效用 10.00 4.61 4.608 4.70 高风险投保人 30.00 4.25 4.50
如果保险人能够区分判断出两个投保人的风险状况,保险人会 按照各自的公平保费分别向两个人提供保险,投保人也会投保。
一、逆向选择的提出和含义
• 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Akerlof)
– 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运行可能无效率,市场通过价格来调 节供需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失灵。 – 市场机制的变化
• 传统市场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 • 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机制: “劣胜优汰”, “劣币驱逐良币”。
7
二、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 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的主要体现
– 保险人希望聚集更多的低风险的风险单位。
– 低风险者却是投保意愿最低的人群。
– 保险人基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并不能准确判断投 保人的风险程度,因而难以在有效区分风险水平的 基础上实行差别费率。如果保费率相同,低风险者 会认为不公平,可能会退出或不参加保险,给保险 市场留下大量高风险的风险单位。 – 高风险的投保人具有更强烈的参加保险的倾向,而 保险人要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状况并选择是否给予保 险,力图对高风险的投保人进行剔除,双方的目标 是相反、互逆的。这就是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保险学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曾 卫 讲 授
第五讲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提
出的背景和基本概念,掌握利用经济学模型对
保险市场逆向选择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 逆向选择对保险市场和市场均衡的影响,以及 保险公司对逆向选择的主要应对策略。
第五讲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8
二、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 逆向选择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一个例子
– 假设:
• 市场上有两个投保人,有同样的初始财富120元, 都可能遭受100元的损失。
• 其中一人是低风险者,另一人是高风险者,低风险 者遭受损失的概率是10%,高风险者遭受损失的概 率是30%。 • 两人对财富有相同的效用函数,形式为u(x)=lnx。 • 如果购买保险,则为全额保险。
• 用αC0β坐标系上的一点(α,β)表示一个保险合约,该点在 w1Ow2坐标系中的坐标为(w-α,w-l+β)。 • 保险人的期望利润可以表示为:π=(1-p)α-pβ • 自由进入和完全竞争的条件使得均衡条件下 π=(1-p)αpβ=0,即在均衡条件下保险合约在零利润线上取到。
– 在αC0β坐标系中,点C0(0,0)表示不投保的情况,零利润线显然经 过C0点。 – 保险公司对于低风险投保人的零利润线lL,在αC0β坐标系下的直 线方程为 (1-pL)α-pLβ=0,其斜率为(1-pL)/pL ; – 保险公司对于高风险投保人的零利润线lH,在αC0β坐标系下的直 线方程为 (1-pH)α-pHβ=0,其斜率为(1-pH)/pH 。
– 在经过C点的高风险投保人的效用无差异曲线以下, – 在经过C点的低风险投保人的效用无差异曲线以上, – 在低风险投保人的零利润线之下。
• 如果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提供合约C′,低风险投保人会选择 它,而高风险投保人不会选择它,那么这家公司会得到 正的期望利润,而原来的保险公司将要承担期望损失。 21 显然这不是一个均衡。(不存在混同均衡)
(α,β)表示一个保费为α、保额为α+β的保险合约。
个人对财富的效用函数为u(· ),满足u′(· )>0,u″(· ) <0 。
12
第二节 基本模型
二、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投保人的效用分析)
设一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为p,则其期望效用函数可表示为
ˆ ( p; w , w ) (1 p)u(w ) pu(w ) V 1 2 1 2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基本模型 • 第三节 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
• 第四节 垄断性保险市场的均衡
• 第五节 逆向选择的应对策略
3
第一节
引言
• 一、逆向选择的提出和含义 • 二、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4
一、逆向选择的提出和含义
• 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背景
– 在保险交易达成的过程中,投保人和保险人的愿望是不 一致的。
– 混同均衡① (pooling equilibria)
– 分离均衡(separate equilibr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