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信息所2013硕士生个人情况表
选择上海微系统所的原因

选择上海微系统所的原因(2008级学长)首先要声明的是,我不是在做广告,说的比较客观。
而且是从我自身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的,希望各位在选择考研学校的时候好好考虑考虑。
微电子方面我不太懂,所以就简单说说通信方面的情况吧。
通信方面来说的话中科院的微系统所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虽然就绝对实力上来说是不如电子所,但是凭借地域优势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因为上海这里通信好的学校不多,如果在北京那清华北邮、北交、北航、中科院,那可是云云名校啊。
在上海这边就简单多了,排第一的应该毫无争议的就是上海交大了,当然上海交大的分数也是相当给力的。
其次应该就是微系统所了。
接下来的就是上海大学的通信了。
可以说各有各的好处吧,上海交大实力最强,难度最大。
中科院名气大、设备好、项目多、导师对你的培养重视、补贴也多,不过科研生活比较枯燥,想寻求校园小清新的生活方式的话这里估计没有。
上海大学校友多,以后有一定的集群优势(就是到处是校友),去华为、移动、电信、联通比较占便宜。
所以总体上来说,微系统所还是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还有华师大、华东理工什么的就不一一介绍了。
另外说一句,复试的时候老师可能会问你为什么选择中科院,这也是你初试之前需要想好的问题,不为复试,而是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PS:中科院最大的好处体现在复试之中,学校复试一般先考虑次序是:本校本专业的、外校本专业的、本校外专业的、外校外专业的。
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的话,最好还是选择自己学校,或者是中科院,中科院的复试比起学校来说虽然不是那么正规,但是绝对比学校要公平得多了。
我是看着好多考我本科学校王牌专业的外校同学是怎么被刷掉的,这里就不具体说了,还是希望大家对考哪里自己心里有清晰的想法。
另外之前有一个关于微系统所、微电子所、电子所的比较,觉得比较好,把内容贴在这里,希望大家看看。
如果大家对中科院和高校的对比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网上查查看。
中科院微电子所、微系统所和半导体所说到科研,就不能不提中科院,中科院和微电子领域关系最密切的研究所有三个:微电子所、半导体所和微系统所。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2019博士拟录取名单

直接攻博
63
周李平
男
85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4
赵猛飞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5
卞季晨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6
仝钊多
男
86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7
徐思秋
女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8
全宇华
男
84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9
蒋雨庭
女
82
非定向
直接攻博
女
86
非定向
硕博连读
53
石航宁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54
孙林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55
姜铠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56
孙麒萱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57
鲁敏
女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58
王晨捷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59
郑鹏程
男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0
翁碧聪
女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1
王金玉
女
90
非定向
直接攻博
62
赵瑞勇
男
90
硕博连读
32
孙一萌
女
96
非定向
硕博连读
33
姚方兰
女
96
非定向
硕博连读
34
康鹤
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7.doc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规程一、复试工作原则:1. 坚持科学选拔。
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 坚持公平公正。
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 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
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 坚持客观评价。
考核成绩量化。
5.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复试分数线单科、总分均达到国家线以上都可参加复试。
三、复试安排1.报到时需要提交的材料:(1)下载并填写《2019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个人情况表》,连同表中要求的本科成绩单(需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均一式三份,一份报到时提交,另两份备用;(2)1寸照片两张,一张用于体检表,一张贴在个人情况表;(3)应届生:身份证、学生证(本学期注册有效)原件和复印件;非应届生: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
在职生提供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4)本人获奖证明、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有参考价值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5)下载并填写《政审表》(须加盖公章)。
应届毕业生由考生所在学校院系出具,其他考生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四.复试形式与内容:(一)复试形式:1.笔试:英语综合能力测试2.面试:专业能力面试、综合素质考核(二)复试内容:1. 英语听力测试,满分100分。
2. 专业能力面试,包括: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英语口语能力。
面试环节全程摄像。
3. 综合素质考核与专业能力面试同时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等。
五、录取规则1. 复试中英语笔试成绩和面试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复试成绩= 面试成绩*80% + 英语笔试成绩*2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015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

2015 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考研院校介绍、 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
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院校介绍
我所成立于 1928 年,是我国最早的著名国立技术科学综合性研究所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获得国家级奖励 50 余项、部委省市级奖励 340 余项。 我所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方向, 利用本所在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的积累和微电子工艺技术平台为支持,以 “无线传感微系统网、微系统技术平台、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几个重大项目为依 托,以系统带器件、器件带材料,加强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 开展低轨通信小卫星及星座系统、集成微光机电系统、无线信息微系统、半导体 微结构材料与器件、太赫兹物理与器件、纳电子材料与器件、SOI 材料与器件、 新型、高效微能源系统等研究活动。 我所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极具 创新活力的学术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2 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1 名,博士生 导师 51 人、硕士生导师 30 人,同时拥有 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所是国务院首 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我们为硕士研究 生提供先进的实验平台、良好的生活待遇、充足的研究经费。欢迎优秀学生加入 我所科研工作,与全所职工一起为把我所办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而 不懈努力。 2014 年我所预计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66 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 士研究生 30 名,欢迎同学们报名! 另外,计划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招收 122 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专注中科院考研辅导
4.报考的研究所或院系在复试前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证件 和报名材料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 有疑问的,可要求复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申报

H. M. Wang, X. M.
S. J. Tang
是
Liu, X. H. Zhou, F. Q. Huang, X. S. Chen, T. Yu, F. Ding, X. M. Xie*
Xie
and M. H. Jiang
6
, , Synthesis of large single-crystal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grains on 2015 6 Cu-Ni alloy/ Nature Communications/ G. Y. Lu, T. R. Wu, Q. H. Yuan,
石墨烯等温析出的新生长机理,通过局部碳源控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 1.5 英寸石墨烯 单晶晶圆。通过单核控制制备石墨烯单晶晶圆被认为是三维硅单晶技术在二维材料中的再 现,对于推动石墨烯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 上。中国科学院成会明院士评价该项工作为“2016 年中国高质量石墨烯制备方面两项最重 要成果之一”。 2. 率先开展六方氮化硼(h-BN)表面石墨烯直接生长研究,并在石墨烯气相催化生长与 h-BN 制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 h-BN 表面高质量石墨烯晶畴 CVD 生长,并揭示 石墨烯形核、取向、气相催化相关机理;获得极高电学质量的 CVD 石墨烯,室温霍尔迁移 率超过 20000 cm2/Vs。同时,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在铜衬底中固溶镍,成功制备出高质量单 层h-BN单晶畴。相关成果两次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获得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A. K. Geim 教授、碳纳米管的发现者 S. Iijima 教授等知名学者以及多篇综述性论文的点名图文引用和高 度评价。 3. 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半导体锗衬底上的石墨烯 CVD 生长,并发现台阶辅助成核限制的石墨烯 取向生长机理。利用锗衬底的催化能力和特殊的石墨烯取向锁定作用,本项目率先实现并 报道锗晶圆上高质量石墨烯晶圆制备,引起韩国三星等知名研究机构跟踪研究,被 Chem. Soc. Rev.等知名综述期刊多次点名引用。 二、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成果发表的 8 篇代表性论文(包括《自然·材料》1 篇,《自然·通讯》2 篇),共被他 引 720 次,其中 SCI 他引 677 次。获得包括《科学》等著名刊物的多次引用,《自然·材料》新 闻和观点栏目予以专文报道。获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20 余次,获授权专利 17 项(国内授权 10 项,国外授权 7 项)。项目组成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 类)”和上海 市“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资助。
2020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硕士招生简章

【导语】各⾼校2020考研招⽣简章正在陆续公布,⽆忧考考研频道整理了《2020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硕⼠招⽣简章》,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培养⽬标 学术型硕⼠研究⽣旨在培养全⾯发展,爱国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担负专门技术⼯作能⼒、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的⾼层次学术型专门⼈才。
专业学位硕⼠研究⽣⾯向社会需求,⾯向科技前沿,适应⼯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全⾯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层次应⽤型专门⼈才。
专业学位硕⼠研究⽣与学术型硕⼠学位研究⽣,在我国⾼层次⼈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属同⼀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
通过全国硕⼠研究⽣统⼀⼊学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学习且具有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研究⽣毕业证和硕⼠专业学位证,⾮定向考⽣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
与学术型硕⼠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硕⼠研究⽣主要⾯向社会应⽤需求进⾏招⽣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实践能⼒的培养。
⼆、招⽣专业 全⽇制学术型硕⼠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微电⼦学与固体电⼦学(080903)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全⽇制专业学位专业: 电⼦信息(085400) 材料与化⼯(085600) 三、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研究⽣和专业学位硕⼠研究⽣采取“分列招⽣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考试模式。
(⼀)报名参加硕⼠研究⽣全国统⼀考试(含学术型硕⼠和专业学位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端正。
3.考⽣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2020年9⽉1⽇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020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通信经验帖(1)

2020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通信专业经验贴一、院校选择关于择校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先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择校心理历程吧。
我本科是在一所双非院校读的通信工程专业,当时班级里考浙大是最多的,由于个人原因,我是要往上海考的,起初也很早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819开始备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同学了解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就去网上各种找了有关于微系统所的资料,运气挺好的,找到了一个在新祥旭上专业课的同专业师兄,和他详细了解了之后就毅然决然的报考了上海微系统所。
对于微系统所的了解可以参考知乎上点赞最多的帖子,我就不赘述了,择校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适合自己去考,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学校老师帮忙找一些师兄师姐,这个咱们也可以借助外力去找辅导机构,新祥旭还挺不错的,不是打广告哈,师兄师姐是你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这个重要性我不再强调,其他的院校选择方法都是大家老生常谈的,我也就不重复了。
二、初试备考在定了学校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初试备考,不要有其他各种犹犹豫豫的想法。
鉴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考研同学在大三下大四上还有很多专业课要上,我们就把考研初试备考时间安排在6月中下旬。
下面主要以数学和专业课为例说一下大致的时间安排:数学:6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把数学书和课后习题过一遍;8月中旬到9月底把全书(或者十八讲之类的辅导书)过一遍;10月初到10月底交给真题,顺便把书再看一遍;11月初到11月底把全书看一遍,顺便开始做一些模拟题;12月初到12月中旬回归真题,并穿插新的模拟题;12月中旬之后,查缺补漏。
这样可以保证每本书都看两遍,更好的理解题目。
数学方面我是用的书是:课本及课后习题解答,张宇高数十八讲,李永乐线性代数分册,张宇概率论九讲(这三本书是核心,里面的题目思路很全),李永乐660(我是一天只做20题),张宇真题,李永乐6+2,张宇八套卷,张宇四套卷。
大家可以从网上找网课资源,然后下载后快进着看。
考生个人简历和自述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
填表日期:年月日
姓名
出生日期
年月日
照
片
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
性别
政治面貌
民族
身份证号
通讯地址
及邮政编码
手机
E-mail地址
报考专业
本科就读学校
入学时间
本科就读院系、专业
毕业时间
健康情况
英语等级及成绩
(四级或六级)
社会工作
特长爱好
家庭成员、关系、职业
本人保证,以上所填一切内容(包括本人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均经过本人认真思考和审核,而且符合本人真实情况,本人对此承担奖励或处分
参加科研工作、课外科技活动情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主要内容: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其它研究成果情况:
考生个人陈述
自述本人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术背景、在所申请的专业曾经作过的研究工作、个人学术研究兴趣,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字数1000字左右。个人陈述应由考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此页不够填写,可附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本人签字:年月日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生个人简历
填表日期:年月日
姓名
出生日期
年月日
照
片
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
性别
政治面貌
民族
身份证号
通讯地址
及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报考培养单位(院、所、中心、园、台、站)及专业
本科就读学校、院系
入学时间
本科学习专业
毕业时间
计算机等级及成绩
英语等级及成绩
(四级或六级)
社会工作
特长爱好
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平
何时获得何种奖励或处分
参加科研工作、课外科技活动情况: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主要内容: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其它研究成果情况:
考生个人陈述
自述本人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术背景、在所申请的专业曾经作过的研究工作、个人学术研究兴趣,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字数1000字左右。个人陈述应由考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此页不够填写,可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