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学技术奖励推荐项目公示第一批-西南交大科研院

合集下载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技术发明奖序号一、项目名称粘度时变灌浆材料创制与复杂岩土体加固关键技术二、提名意见灌浆是增加岩土体强度、降低渗透性与提高稳定性的主要技术手段。

灌浆施工中常遇有复杂地层如:陡倾宽缝、高压涌突水、大体积溶洞、多通道架空土体及松散砂土等地层,存在“顺缝跑、灌不住、不吃浆”等质量问题。

项目依托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大型水电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灌浆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及水电、交通、能源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下,历时13年,创制了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与复杂岩土加固关键技术,主要发明点有:(1)以水泥—聚合物化学动力学为基础,提出了水泥基灌浆材料水化过程的溶剂化膜理论,研制了适用流动时间可控、早凝、后期强度高的粘度时变灌浆材料;(2)以渗析凝聚和吸附胶结为理论依据,创制了强渗透、快胶凝、可降解的灌浆材料,并利用其抗风蚀、防水冲、保水好的特点,结合草灌(木)生态恢复手段,构建了化学加固—植物生长—化学降解—草灌群落的生态友好模式;(3)研发了浆液扩散测试装置、粘度时变灌浆施工设备及质量控制体系,增强了复杂岩土体灌浆地层适应性,提高了灌浆工程质量。

相关技术成果已申报专利103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0项;发表论文220篇(SCI收录65篇、EI收录58篇)。

“注浆扩散测试装置”获2013年中国专利金奖、2014年四川省专利特等奖;“粘度时变灌浆材料扩散与固结研究”获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中国电建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二等奖;“天山公路地质病害评价与防治擮研究”获2012年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第九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该项技术于2015年被国家发改委遴选为《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实施指南》(全国仅29项);成果编入国土资源部《矿山帷幕注浆规范》(DZ/T0285-2015);编写技术指南《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和《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DL/T 5255-2010);粘度时变材料注册国家商标2个(SJP、双聚),已规模化生产。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西南交大科研院-西南交通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西南交大科研院-西南交通

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6]41号),国家铁路局推荐《高速铁路特长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为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现就项目基本情况公示如下:一、项目名称高速铁路特长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成套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意见该项目依托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历经数年联合攻关,系统解决了高速铁路特长水下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施工、装备、运营中的诸多难题,取得了多项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

创建了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结构体系与设计方法,研发了适应长距离、高水压、严重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与地中对接关键技术,创立了高速铁路特长水下隧道气动效应控制方法与防灾救援技术体系。

在结构设计、轨道平顺性控制、盾构机地中对接、土岩复合地层长距离掘进、盾构装备研发、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与缓解、特长水下隧道防灾疏散等方面形成了成套创新技术。

采用该项目整体技术成果建成的狮子洋隧道是世界首座盾构法高速铁路水下隧道、国内最长和我国首座铁路水下隧道,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和菲迪克2015年优秀工程奖。

自2011年12月通车以来,运营状态良好,被称为“世界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技术的里程碑”。

成果推广应用于全国各地共250余公里的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成果打破了我国铁路“遇水架桥”的常规思维,突破了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的技术瓶颈,极大发展了世界高速铁路修建技术和现代盾构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极大推进了本领域的科技进步。

推荐材料属实,推荐书填写符合要求。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我国水域辽阔、江河湖海众多,高速铁路因对线型要求极高(最小平曲线半径7000m、最大纵坡20‰),将不可避免穿越通航条件复杂、两岸环境敏感、气象条件恶劣的水域,此时水下隧道往往成为其最优方案。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
推荐项目公示内容
(2016年度)
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候选人姓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候选人论文或专著、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专家)、项目简介、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专家)、项目简介、推广应用情况、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推荐单位(专家)、项目简介、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推广应用情况、曾获科技奖励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省科技进步奖—国际合作奖:候选人姓名、简历及学术地位、对促进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

注:“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中公示姓名、排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

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红原兴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泽 柏、白史且、卞志高、马 啸、李达旭、游明鸿、张昌兵、鄢家俊、扎 西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
7
2007-0072
药-1-01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彭红卫、赵 斌、杨 伟、王绍农、罗天学、张宝华、王建洲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2
2009-0204
电-1-01
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张 波、李泽宏、乔 明、肖志强、方 健、王 卓、杨 舰、杜秋平、任宇一
四川省教育厅
23
2009-0487
国-1-01
四川省成都经济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
骆建国、刘 波、张 文、曹昌楷、马茂江、刘永安、余 波、兰立达、苏子友
四川省林业厅
5
2009-0186
畜-1-01
母猪系统营养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川农业大学
吴 德、陈代文、张克英、余 冰、林 燕、方正锋、贾 刚、曾秋凤、丁雪梅
四川省教育厅
6
2009-0399
畜-1-02
川西北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
中-1-01
循证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
梁繁荣、李 瑛、吴 曦、唐 勇、任玉兰、曾 芳、高 燕、罗永芬、林 红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12
2008-0510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单位的通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单位的通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单
位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0.02.25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2.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单位的通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四川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建立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等提名的多渠道提名制度”、“拓宽科技奖励提名主体,增加部分优秀学术组织、社会团体作为提名单位”的精神,我厅现开展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单位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四川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会、协会及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章程和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3.成立3年以上,会员单位不少于100家;
4.熟悉科技工作及科技奖励工作的政策法规,具备从事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的相关业务能力;
5.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条件;工作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
6.近三年无相关法律诉讼、违法违规记录和不良社会影响。

二、申报截止日期
2020年3月13日。

三、其他事项
材料寄送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四川省科技厅科技奖励与科普处
联系人:黄文超刘忻
联系电话:************、86710813
因新冠肺炎疫情,申请材料请快递至上述地址,不接受现场送交材料。

附件: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单位申请表。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
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5.25
•【字号】川府发〔2018〕16号
•【施行日期】2018.05.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川府发〔2018〕16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决定授予四川大学王玉忠教授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授予“磁共振脑网络成像新方法及其对癫痫脑机制的研究”等31项成果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深部岩体工程特性测试技术及应用”等93项成果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FMS63柔性制造系统”等157项成果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
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项目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5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川府发〔2022〕10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川府发〔2022〕10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川府发〔2022〕10号)

【期刊名称】《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22()7
【摘要】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和自主创新,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
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省政府决定授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
士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蕾教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隋少春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田玲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方勇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韩波教授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总页数】25页(P3-27)
【作者】无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四川省
天府质量奖(提名奖)表彰的决定(川府发[2020]22号)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川府发〔2021〕4号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批复(川府发〔2022〕2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2012年四川省科技奖励评审公告资料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2012年四川省科技奖励评审公告资料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2012年四川省科技奖励评审公告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现将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通过的项目公告,广泛征求意见。

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审通过的项目持有异议的,或对项目中有文字错漏需要更正的,应当以真实身份书面向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会办公室(省科技厅成果处)提出。

需保密者,请注明。

同时,各相关推荐单位、完成单位应做好本单位相关项目的公布工作。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学道街39号邮编:610016联系电话:028-8671852086731029电子邮箱:kjtcgc@(一等奖31项)1、超超临界1000MW空冷汽轮机开发(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方宇、吴其林、范小平、袁永强、唐清舟、钟刚云、何斌、谭锐、周永东)2、GMC4000H/2五坐标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徐中行、刘立新、徐德炜、殷国富、杨学玉、王晓慧、魏代谦、方辉、唐银春)3、石油天然气杆管柱力学行为与工具研究及应用(西南石油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刘清友、刘应华、祝效华、肖国华、何霞、张小洪、王国荣、敬佳佳、莫丽)4、航空产品研制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国龙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冯重阳、余志强、韩敏、周定文、许旭东、赵力、邹光勇、陈嵩、钟郁娟)5、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曾本忠、张建新、张金刚、李嘉、胡显权、陈立义、屈均、肖平、汪仲权)6、年产100吨具有结晶性能的含对苯结构的聚芳醚醚腈树脂成套技术研究(四川飞亚新材料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刘孝波、余兴江、任伟、钟家春、李岳山、赵睿、唐海龙、杨建、徐明珍)7、氟碳铈矿少铈氯化稀土、氟化铈一步生产法(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周继海、王满合、熊志刚、陈雪松、王全根)8、氧化钒清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毅、刘奇、付自碧、孟伟巍、刘武汉、王建、何绍刚、刘丰强、王晶)9、贝壳体拱形桥塔自锚式悬索桥关键技术(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谢尚英、沈锐利、郑凯锋、黄道沸、王君杰、王永东、张俊平、王卫锋、任清顺)10、成都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何川、肖中平、周顺华、晏启祥、方勇、张延、杨书江、牟锐、徐润泽)11、客运专线供电综合SCADA系统(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钱清泉、陈奇志、刘军、高仕斌、陈维荣、周晓东、张涛、邓军、王倩)12、384×28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电子科技大学吴志明、顾德恩、刘子骥、太惠玲、苟君、董翔、蒋亚东、王璐霞、权利)13、急倾斜采煤机开发与制造技术研究(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嘉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王丽、黎亮、陈显坤、周邦远、刘中元、李加林、周明昌、高正强、王建新)14、大型滑坡预警预报与应急处置(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汤明高、黄润秋、曾裕平、肖进、黄学斌、徐开祥、程温鸣、严明)15、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导截流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王仁坤、郑家祥、黎昀、肖白云、黄河、戴光清、贺昌海、唐朝阳、陈安荣)16、薯类原料高效乙醇转化技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大学、资中县银山鸿展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内江永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赵海、靳艳玲、方扬、赵云、万明、何开泽、王海燕、和智明、甘明哲)17、水稻高品质高配合力骨干不育系宜香1A的创制与应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宜宾市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林纲、赵德明、郑家奎、李云武、王玉平、刘平、江青山、贺兵、余世权)18、西南小麦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江县泽丰小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广汉市农业局汤永禄、黄钢、樊高琼、李朝苏、乔善宝、程少兰、郭大明、曾晖、余秀芳)19、主要鹅种遗传资源的评价与创新利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总站、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德阳景程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腾达源农牧有限公司王继文、李亮、马敏、李慧芳、刁运华、韩春春、刘贺贺、章双杰、潘志雄)20、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宣汉县畜牧食品局、宣汉县云蒙山合作示范牧场、成都汇丰动物育种有限公司、四川省天友西塔乳业有限公司、四川省畜牧总站王淮、付茂忠、赵益元、曾庆华、易礼胜、李自成、石长庚、徐载春、张镕)21、细胞寿命调控: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探索(四川大学母得志、王正荣、屈艺、李熙鸿、万朝敏、唐军、张林、张莉、赵凤燕)22、胰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巴中市中心医院张小明、刘刚、李成军、李昕、李兴辉、蔡昌平、赵琼惠、黄小华、杨林)23、慢性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樊均明、谢席胜、王立、陈明、马行一、秦伟、曹灵、文集、刘建)24、颅脑创伤后过度兴奋应激损害的机制及防护研究(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顾建文、尹光福、程敬民、黄忠兵、郑崇勋、匡永勤、杨为中、马原、杨涛)25、参附注射液的基础、临床与产业化关键问题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三九中药材科技产业化有限公司、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成都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彭成、赵军宁、林瑞超、潘红炬、商洪才、李廷谦、郭力、岑小波、易进海)26、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约化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周志斌、姜子昂、熊伟、周怡沛、蔡竞、钟吕坤、何润民、贺志明、王良锦)27、双重不确定性决策理论与方法及应用(四川大学徐玖平、姚黎明、陶志苗、周晓阳、李军、吴志彬、陈建中、吴泽忠、吴巍)28、生物降解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材料结构与性能(四川大学王玉忠、杨科珂、汪秀丽、陈思翀、曾建兵、宋飞、丁颂东、吴刚、罗雁冰)29、芒苞草科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高宝莼、丁立生、李平、陈放、陈剑、刘大建、代学冬、刘志斌)30、新型高效络合系列微肥的开发应用(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艾应伟、涂仕华、范志金、许宗林、徐彬、王金梅、韩瑜、段晓明、李伟)31、典型家电产品再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潘晓勇、向东、雷春堂、牟鹏、郅慧、刘学平、彭玲、段广洪、刘宇)(二等奖54项)1、第三代核电AP1000主管道成套设备研制(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刘志颖、宋树康、曾祥东、杨建辉、邓林涛、王涛、陈红宇)2、三峡700MW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研制(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贺建华、阮琳、郑小康、袁佳毅、铎林、余顺周、侯小全)3、600MW等级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研制(东方电气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盛佳眉、冉燊铭、李铁、莫春鸿、缪玉鸿、谢佳、陈灿)4、YHMZ基础雷管自动生产线(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李学平、唐传玉、李平、高欣、张春、谭万里、顾超)5、磁铁矿用大型系列辊压机(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何亚民、魏勇、徐智平、孟明、尹红、刘忠安、陈雷)6、百亿方级高酸性天然气安全高效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王寿平、陈惟国、盛兆顺、朱德华、于艳秋、焦玉清、曹英斌)7、年产100吨铀干法转化工艺及装置(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吴云、皮晓涛、赵宁、马宁、郭翔、李朝端、严益洪)8、环境友好型醇水溶性树脂、复合胶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研究(四川国和新材料有限公司钟文军、李光明、邹明国、陈杰、邹文俊、吴佳、毛维友)9、工艺参数优化技术在氨合成、尿素合成和MTBE合成中的开发应用(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宏泰生化有限公司、南充石达化工有限公司张运陶、张明荣、郑怀江、李维存、程正军、付伟忠、谢云颖)10、大功率发动机活塞表面陶瓷化处理技术研究(西华大学魏晓伟、邓丽虹、顾琳、曾明、李铜、周廷栋、王平)11、丹巴低品位镍矿高效利用新技术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王昌良、邓伟、赵开乐、廖祥文、冯勇、饶系英、刘厚明)12、半钢炼钢转炉—方圆坯连铸流程优特钢开发与集成技术研究(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陈天明、李桂军、陈永、杨文中、陈亮、杨森祥、黎建全)13、攀成钢洁净钢冶炼工艺技术研究(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王建、成海涛、曾建华、林立、金莉、陈永、易良刚)14、房屋建筑震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西南科技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海特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绵阳市西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四川东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有限公司王汝恒、姚勇、贾彬、陶俊林、古松、陈国平、褚云朋)15、特大跨钢管混凝土叠合拱桥成套技术研究(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广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黄平、陈渤、牟廷敏、梁健、付长江、郑忠、雷良)16、超深埋大断面特长隧洞群施工关键技术(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杨家松、卿三惠、张春生、陈寿根、沙宗天、陈亮、刘士恩)17、边远山区烟叶生产收购装备及质量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成都慧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华大学尹健康、李文杰、陈昌华、瞿鑫、陈昌华、乔哲青、刘兴伟)18、H-ZLaF68高折射低色散镧系光学玻璃研发和产业化研究(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匡波、李小春、孙伟、粟勇、朱自新、祝思忠、李维民)19、高性能、低成本OLED显示屏(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郎丰伟、文东星、刘宏、田朝勇、任海、禹浩荣、赵大庸)20、层序地层及构造控煤作用在四川省煤炭资源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徐锡惠、梁万林、李茂竹、魏文金、肖建新、邓野平、邵龙义)21、水体下采煤安全性及工艺研究(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四川和邦集团乐山吉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初智忠、阳泉、徐志勇、洪铭、罗模先、杨波、张伯涛)22、余煤复采综合技术研究(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俞学平、邓军、何荣、金永飞、宋润权、陈绍林、张克培)23、基于数值模拟的地应力反演与套管失效机理研究(西南石油大学练章华、林元华、董事尔、崔顺贤、林铁军、孙永兴、廖凌)24、元坝及邻区大型气田成藏机理与勘探目标优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郭旭升、郭彤楼、马永生、胡东风、韩定坤、黄仁春、盘昌林)25、水敏性泥页岩地层稳定井壁技术及应用(西南石油大学刘向君、罗平亚、梁利喜、孟英峰、梁大川、杨超、苟绍华)26、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隔震减震系统及装置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范荣全、曹枚根、代泽兵、张建明、李正、肖红、吴家林)27、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重庆大学刘仲全、梁明、王强、肖洪伟、王劲、李力、肖兵)28、中国白酒(浓香型)酯化酶功能曲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刘念、沈才洪、陈林、刘绪、陈功、刘光烨、张宿义)29、川渝烟叶原料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工业可用性研究(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戴亚、许自成、李东亮、卿三明、唐士军、耿宗泽、王鹏)30、国际贸易中天然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黄维和、李鹭光、黄黎明、罗勤、李彦、何斌、曾文平)31、四川省《游牧用帐篷》系列地方标准研究与推广应用(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四川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曾蓉、龙恩深、刘泽生、魏学锋、赵瑞方、冯祥云、刘才容)32、轧辊加工精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朱沙、唐雪飞、郑军、陈世超、陶功明、贾继海、刘自彩)33、桃品种优化及栽培技术升级研究与示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发展局、双流县农村发展局、简阳市农业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陈栋、江国良、谢红江、余国清、涂美艳、胡海林、曾亮华)34、四川坡耕地水土养分流失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巴中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宜宾市土壤肥料站、南充市土壤肥料站、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资阳市土壤肥料站、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林超文、庞良玉、易礼军、罗付香、张庆玉、李浩、张建华)35、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及育种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蒲宗君、杨武云、饶世达、田宁、邓丽、刘仲齐、李俊)36、蓬溪青花椒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四川省蓬溪县建兴青花椒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遂宁市林业局、蓬溪县林业局吴万波、何开建、陈仁、郑军、徐惠、漆峥嵘、段守荣)37、丘陵区核桃高接换优改造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何晓华、粟永树、张仕才、孙龙先、姚娟、杨柳、曹巧林)38、猪区域优势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畜科饲料有限公司、四川省旺达饲料有限公司邝声耀、邹成义、刘进远、李斌、余丹、杨加豹、屈东)39、猪鸡饲料净能评定及需要量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贾刚、王康宁、吴德、赵华、田刚、蔡景义、冯光德)40、湿热应激条件下奶牛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农业大学、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王之盛、王立志、薛白、杨盛兴、蔡景义、李启明、邹华围)4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类似物合成及药效和临床应用研究(泸州医学院、四川大学、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王钦、余孝其、叶云、袁叶飞、何兵、田吉、蒲林)42、肝内胆管结石的防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程南生、李富宇、叶辉、熊先泽、周勇、林圯昕、游蓁)43、基于“太少合治”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452医院呼永河、谢春光、叶河江、沈毅、李静、刘爱琴、杨彦)44、中药品质理论创建与实践(成都中医药大学万德光、严铸云、刘友平、裴瑾、李媛、国锦琳、王光志)45、农作物育种战略研究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李晓、向平、雷波、陈春燕、唐莎、胡亮、郎伯涛)46、四川省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四川师范大学杜伟、黄敏、曹代学、曾令秋、张贞、张晓宏、熊联勇)47、基于皮胶原纤维的先进功能材料研究(四川大学廖学品、石碧、黄鑫、曾运航、吴昊、唐睿、张文华)48、四川主要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站、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德阳市土肥站、阆中市土壤肥料站陈琦、李昆、涂仕华、刘兴万、黄耀蓉、李廷轩、王昌全)49、西南山区玉米骨干品种川单14的应用推广(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川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潘光堂、黄玉碧、周伦理、肖小余、兰海、邹林伸、刘应红)50、环保型隧道防火复合装饰板材的研究(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四川天府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毛朝君、兰彬、龚斌、张翔、葛欣国、王新钢、谢乐涛)51、四川大源商业核心区地下环道整体消防安全性设计及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成都市公安消防局、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杰创消防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朱杰、黄勇、朱渝生、马昆、杨庆、代君雨、张志刚)52、地表水水质全分析技术体系研究(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杨坪、钱蜀、张渝、赵云芝、程小艳、谢振伟、廖翀)53、沼气发酵功能微生物强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邓宇、尹小波、马诗淳、承磊、李强、张辉、刘来雁)54、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研究与业务应用(四川省气象信息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马渝勇、徐晓莉、谢向明、吴薇、宋智、蒋勇、王凌)(三等奖169项)1、4A15T涡轮增压汽油机(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王运先、何旭钟、汪建忠、龚靖宇、王国元)2、扁形名优绿茶加工成套设备(四川省登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李登尧、蒋立茂、曾祥平、徐一、王鹏)3、CTC56-60三机组(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张智军、王国有、师亚洲、江海、刘盛宙)4、高效节能板式泵盖单级单吸离心泵(四川三台剑门泵业有限公司王从伦、陶世海、徐培林、李泽春、李云)5、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精密加工系统及技术(四川理工学院、自贡市嘉特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康、李克君、柳忠彬、胡光忠、杨大志)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研制项目--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四川精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顾立东、杨胜龙、蔡德发、林毓明、刘沛鑑)7、高性能粉末药型罩制备工艺研究(四川石油射孔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付代轩、曹顺华、谢湛、程晏桥、李云)8、微细加工磨料水射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西华大学雷玉勇、向中凡、蒋代君、刘克福、张恕远)9、硫化碱卧式蒸发器(眉山市津鑫机电有限公司漆亚东、刘忠华、吴斌、陈迅、刘跃华)10、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希望深蓝空调制造有限公司王小鹏、熊自平、李乾波、丁建华、吴欣)11、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磁芯模具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广元瑞峰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杨屹、赵学刚、杨刚、叶斌、曹勇)12、国内最大等级垃圾锅炉制造工艺研发(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钟贵良、杨向东、颜明斌、孙方云、何彦生)13、低碎屑大孔径深穿透射孔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杨仁元、吴志勇、重成兴、陈宇、徐德昭)14、适应成都地质条件的盾构刀具及耐磨材料开发研究(西南交通大学、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徐润泽、王国义、李人宪、杨川、宋修元)15、紧凑型高效气动式自动码坯机组(QMP2.5-1)(资阳市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张甫学、谭明中、张亮、植重新、谭明非)16、兆瓦级双馈风力发电机实验室(东方电气(乐山)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陈友东、胡江鸿、艾玉国、王明川、吴鹏)17、西南铝4300mm铝板宽厚板热轧机组设计研发(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元敏、蒋太富、李红薇、保嘉平、柯美强)18、矿用双层双运带式输送机(四川东林矿山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曾远亮、杨小波、肖阳东、王己玮、刘刚)19、特大型液压缸系列开发(四川长江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王德华、戴元龙、何涛、叶立轩、熊庭刚)20、高强抗切割矿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研发(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齐、余政纲、杨辉林、曾清、黄晓丽)21、生物质低成本规模化改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宝新容科科技有限公司、绵阳豪茂魔芋食品有限公司罗学刚、林晓艳、徐东、张亚萍、韩顺利)22、草除灵新工艺工业化开发(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李建强、徐世林、肖开键、李海洋、贾其明)23、液晶显示器用三醋酸纤维素新技术开发(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张勇、俞文骥、古顺华、向光会)24、高合成胶配方关键技术在轮胎中的研发和应用(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齐、张勋民、蒋化学、陈文喜、何晓东)25、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制甲醇驰放气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四川达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国祥、吴映忠、张光辉、赵光美、徐苇)26、JWL-S型现场混装用乳胶基质工艺及设备系统(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欣、黄东平、张寿平、唐帮义、易大均)27、太阳能电池组件专用硅酮胶(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邱泽皓、袁素兰、王有治、李步春、周文亮)28、适合川渝地区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西南石油大学鲁红升、黄志宇、王林元、张太亮、全红平)29、大规模等静压特种石墨(φ900)技术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雅安恒圣高纯石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孙戈、张庆、陈锐、陈垒、尹学军)30、基于稀土、低锡锌硼镍蠕墨铸铁的玻璃模具材料(成都新志实业有限公司王志、王新平、李刚、王大根、郭时忠)31、24000t/a氢氰酸尾气治理与利用产业化技术项目(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林辉荣、龙志成、张庆伟、李华建、彭正学)32、微合金化钢连铸过程C、N化物析出行为及控制技术研究(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陈永、吴国荣、李桂军、孙彦辉、解明科)33、矿热炉处理含镍铬尘、泥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四川金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花亮、邓小东、孔繁振、李波、谭超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推荐类别:
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
项目名称
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安全运行诊断成套技术与装备
推荐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项目简介
1. 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成果
受电弓-接触网(弓网)系统是高速列车获得持续稳定动力供给的唯一途径,对其服役性态(性能-功能-形态)进行全方位“体检”与健康状态评判是大规模成网条件下高速铁路(高铁)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保障。

由于列车高速运行时弓网相互作用加剧,强烈振动导致的接触网动静态几何参数畸变、零部件“松脱断裂”、受电弓滑板裂纹,和频繁拉弧引发的接触导线与受电弓滑板灼伤,直接影响弓网受流性能,甚至引发弓网烧损与接触网垮塌,严重危及高铁安全运营,既有普铁弓网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

围绕高铁弓网安全运行,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重大课题支持下,课题组历时7年,在高铁弓网安全运行检测与诊断技术体系、服役性态检测监测、海量数据挖掘与诊断、系统集成与成套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如下重大创新成果:
⑴建立了高铁弓网系统安全运行检测与诊断技术体系。

提出了涵盖“接触网动静态几何参数、零部件‘松脱断裂’、受电弓滑板损伤和弓网受流性能等”完整的高速弓网检测功能部署与架构;建立了“6类检测装备和3级检测数据融合与诊断的综合数据处理中心”一体化的检测与诊断体系;制订了8种技术规范,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布实施。

(2)提出了高铁弓网系统及其零部件服役性态检测与诊断系列方法。

①发明了动静态几何参数检测与振动补偿方法,实现了高速列车摆动时接触网形态的高精度检测;②发明了强电弧时压力、温度、燃弧等弓网受流质量参数的多维度检测方法,实现了弓网受流性能在线综合评估;③发明了接触网零部件“松脱断裂”与受电弓滑板裂纹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了零部件与滑板缺陷全天候、多目标的快速自动识别;④发明了基于杆号、车号的定位与识别技术,实现了“一杆一档”、“一车一档”要求下海量信息的快速索引与定位;⑤提出了多源信息融合与诊断方法,提高了弓网服役性态诊断的准确性。

(3)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弓网系统安全运营成套技术装备。

①开发了6类技术装备,实现了高铁弓网系统安全运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检测监测;②建立了海量数据融合与快速诊断数据中心,实现了弓网服役性态的科学评估。

2.授权专利及成果
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29项,受理并公开发明专利27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62篇。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推广应用情况
成果应用于全国所有的18个铁路局,有力支撑了我国高铁弓网安全运营,为高铁弓网修程修制改革,提高维修效率与准确性、节省运营与维修成本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成果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无。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发明专利目录
[1]高铁接触网悬挂装置耳片断裂检测方法. (发明人:刘志刚、韩烨、张桂南、韩志伟;专利号:ZL
201210496241.0;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2]一种用于电气化轨道交通接触网支柱的全视角成像装置. (发明人:范国海、张悦廷、王海涛、杨文诚、张
元桦;专利号:ZL 201210360049.9;专利权人:成都国铁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3]一种高铁接触网接几何参数检测的非接触式补偿及卡尔曼滤波修正方法. (发明人:刘志刚、刘文强、耿肖、
张桂南;专利号:ZL 201310482227.X;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4]基于二代曲波系数形态学条带能量法的绝缘子破损故障检测方法. (发明人:刘志刚、韩志伟:
ZL201210174805.9;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5]基于曲波域移动平行窗的受电弓裂纹故障检测方法. (发明人:刘志刚、陈坤峰;专利号:ZL 201110130250.3;
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主要软件著作权目录
[1]弓网动态受流质量评估软件V1.0(西南交通大学,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4SR168991)
[2]交大光芒GM-IDPC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6C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系统软件V1.0. (成都交大光芒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6SR027895)
[3]交大光芒GM600-VIDS 6C系统标准接口数据自动校验软件V1.0. (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铁路总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6SR027888)
[4]交大光芒GM6-4C_IAS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装置)软件V1.0. (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交大光芒GM-IPAS智能接触网安全巡检图像处理系统软件V1.0. (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
著作权登记号:2014SR132267)
[6]唐源电气非接触式紫外弓网燃弧检测软件V2.0. (成都唐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16SR039497)
[7]唐源电气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软件V1.0. (成都唐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6SR027819)
[8]唐源电气接触网关键悬挂自动巡查(成像检测)软件V1.0. (成都唐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
号:2016SR027320)
[9]唐源电气接触网悬挂(4C)斜拉线不受力缺陷智能识别软件V1.0. (成都唐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软件著作
权登记号:2015SR179176)
[10]唐源电气接触网一杆一档管理系统软件V2.0. (成都唐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14SR105951)
[11]国铁电气接触网检测曲线分析系统V1.0. (成都国铁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082904)
[12]国铁电气铁路变电所设备在线监测系统V1.0. (成都国铁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12SR081354)
[13]国铁电气弓网运行状态安全监测系统地面分析软件V2.0(成都国铁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12SR058746)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