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直达小型LNG运输船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LNG动力船舶研发生产方案(二)

LNG动力船舶研发生产方案(二)

LNG动力船舶研发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世界各地对船舶排放的限制日益严格。

传统的燃油动力船舶因其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因此,发展清洁、高效的能源动力船舶成为行业内的重要趋势。

本方案旨在通过研发和生产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革,为全球航运业贡献一份力量。

二、工作原理LNG动力船舶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利用液化天然气的能量。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常压下极易液化,且具有高热值。

船舶搭载的LNG燃料在气化后,通过发动机燃烧产生动力,驱动船舶前进。

相较于传统燃油动力船舶,LNG动力船舶的排放量大幅减少,具有更高的环保性能。

三、实施计划步骤1.研发设计:成立专业研发团队,进行LNG动力船舶的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

2.合作伙伴选择:与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和能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项目。

3.生产制造:在具备生产条件的船厂进行LNG动力船舶的生产制造。

4.试验检测:完成制造的船舶需经过严格的试验检测,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5.推广应用:将LNG动力船舶推向市场,为航运业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远洋、近海和内河船舶,包括货船、客船和油轮等。

这些船舶通常需要长时间、大范围的运营,因此对能源的需求较大。

通过使用LNG动力船舶,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

五、创新要点1.高效能源利用:LNG在气化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使得发动机的效率大大提高。

2.环保性能优越:LNG燃烧后产生的排放量远低于传统燃油,对环境的影响小。

3.安全性高:天然气的燃点高于柴油,因此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4.产业链整合:本方案将船舶制造、能源供应和航运业务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六、预期效果1.减少碳排放:预计每年可减少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使用高效发动机和优化燃料供应系统,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以上。

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储罐的设计与校核的开题报告

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储罐的设计与校核的开题报告

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储罐的设计与校核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低排放的燃料不断受到重视,LNG 动力船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LNG作为一种特殊的危险品,对船舶的储罐设计和校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和船舶的实际操作情况。

因此,本论文将以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为例,研究其储罐的设计和校核。

二、研究内容本论文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 LNG在船舶上的储存方式,包括哪些方法更为优越;2. LNG储罐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流程;3. LNG储罐的校核方法和校核流程;4. 基于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的实际情况,进行储罐的具体设计和校核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三、研究意义LNG动力船舶作为一种环保、低碳的新型船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LNG作为其主要推进能源,是目前海上运输领域中的主流选择。

本论文通过对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储罐设计和校核计算的研究,能够提高LNG动力船舶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为LNG动力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研究方法本论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实验测试、理论分析、计算模拟等方法进行,结合船舶和储罐设计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操作。

五、预期成果本论文预期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成果:1. 对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储罐设计和校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能够为后续的LNG动力船舶设计和建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2. 基于某中小型LNG动力船舶的实际情况,完成LNG储罐的设计和校核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为LNG动力船舶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六、进度安排本论文的进度安排如下:1. 前期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LNG在船舶储存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和流程。

2. 中期实施:进行实验测试、理论分析、计算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完成LNG储罐的设计和校核计算。

3. 后期总结:对实验测试、理论分析、计算模拟的数据和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并进行分析和验证,撰写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论文定稿。

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总体方案设计

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总体方案设计

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总体方案设计
曾庆国;秦辉;曹南;敖志刚
【期刊名称】《科技与管理(武汉)》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以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示范工程和“气化长江”项目为背景,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开展了6000m3江海直达LNG运输船的方案设计,并从船型主尺度、货物系统、推进方案三个主要方面介绍了其设计原则及要点。

【总页数】9页(P1-9)
【作者】曾庆国;秦辉;曹南;敖志刚
【作者单位】海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1
【相关文献】
1.江海直达LNG运输船船型及操纵性分析 [J], 石峰;梁斌;朱崇远
2.江海直达小型LNG运输船设计研究 [J], 秦炳军;陈瑞权;盛苏建
3.内河小型薄膜式LNG运输船方案设计研究 [J], 刘娟;崔相义;王庆丰
4.LNG运输船双燃料主机燃气供给管路惰气吹扫方案设计初探 [J], 吕瑞升;何金平
5.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技术经济性及敏感性分析 [J], 徐龙娇;李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线型开发研究

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线型开发研究

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线型开发研究
冯松波;赵强;苏甲
【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
【年(卷),期】2024(46)7
【摘要】以万吨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船型设计需求,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开展了线型优化,优化线型首部采用低阻的隐形球首形式,尾部采用有利于螺旋桨推进效率的双尾鳍形式,经过优化形成了满足要求的优化线型。

基于优化线型进行了快速性模型试验验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线型在设计吃水指定功率下航速可达13.55 kn,高于预期航速,进一步验证了该万吨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线型开发满足设计需求。

本文开发的万吨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线型以及优化思路可为后续开展江海直达船线型优化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冯松波;赵强;苏甲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1.3
【相关文献】
1.高能效江海直达散货船线型开发研究
2.3000吨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的开发研究
3.船舶新型线型设计与应用——5000t江海直达运粮船线型研究
4.南京地区江海直达运输船型开发研究
5.首艘江海直达集装箱船钢模强度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海直达船发展概况及船型特点研究

江海直达船发展概况及船型特点研究
对江海直达运输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前苏联把开发能 实现 江海直达的新船型作为研究重点 ,并取
得 了较大 的成功 。早期建造的一艘名为 “ 别 罗夫工程 师”多
用途船 ,能 实现 江海直达运输 ,运输效率 比属于相 同航 线的 驳船队提高将近 4倍 ,即使在 8级风暴的恶劣海况下 ,也能 实现正常的航线和运输任 务。 7 0年代 ,前苏联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 ,建造 了多 艘2 , O 0 0 t 级 “ 雅库茨克”系列干货船 ,用于集装箱、散货、
始放缓 ,并于 1 9 7 6年进 入了停 滞状态 ,最 终被一种顶推船
取 代 。 目前 ,美 国采 用有 捣载的中转联运方式进行江海货物
费用昂贵, 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江海直达 是指 用 同一船舶将货物从 起运港经过江河和海洋水域直接运抵 目
的地而不需 中途转船 的一 种运输 方式_ 1 】 。江海直达船是 我国 在 上世 纪 9 0年代兴起 的一种 的新型船 舶, 它具有运 营成本低 ,
中图 分 类 号 : U 6 6 2 .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7 9 7 3( 2 0 1 5 )0 8 — 0 0 2 9 — 0 2


引 言
这 种运输方式在美 国取得 了较大的成功 ,之后这种运输 方式
近年来 ,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得 到迅 猛 的发展 。 沿海、 沿江各大港 口和主要城市与经济特 区的合作 不断加强 , 进而产生的庞大 的物流量 , 对我 国船舶运输任务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江河干线与沿海城市及 日本、越南等货 物交流的传统形式是 以小吨位船舶沿江运输到沿海 港 E l 中转 ,

LNG动力船舶研发生产方案(一)

LNG动力船舶研发生产方案(一)

LNG动力船舶研发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各国政府对船舶行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液化天然气(LNG)逐渐成为船舶行业的重要动力源。

LNG动力船舶具有环保、节能、经济等优点,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环保法规要求,是未来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工作原理LNG动力船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将LNG作为燃料,通过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产生电力,驱动船舶前进。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主要由燃气轮机、发电机、燃烧室、进气过滤器、排气处理装置等组成。

LNG通过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驱动发电机组发电,最终电力驱动船舶前进。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客户需求,确定LNG动力船舶的设计和生产方案。

2.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LNG动力船舶的设计,包括船体结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LNG储罐等主要部件的设计。

3.生产阶段: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

同时,进行设备的采购和安装。

4.试验阶段:在生产完成后,进行船舶的试验运行,对船舶的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5.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根据市场需求,进行LNG动力船舶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四、适用范围LNG动力船舶适用于各类运输船舶,如货船、客船、渡船等。

同时,由于其环保性能优越,也适用于环保要求较高的区域,如内河航运、城市渡轮等。

五、创新要点1.使用LNG作为燃料,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

2.采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3.针对LNG动力船舶的特点,设计了一体化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LNG储罐,简化了船舶结构,提高了安全性。

4.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了燃料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

六、预期效果1.提高船舶的环保性能:使用LNG作为燃料,减少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环保法规要求。

划重点!江海联运LNG运输及船型介绍

划重点!江海联运LNG运输及船型介绍

划重点!江海联运LNG运输及船型介绍SHPGX导读:自2006年,我国第一个LNG接收站——深圳大鹏湾LNG接收站投入运营以来,沿海LNG接收站建设“遍地开花”,然而内河LNG接收站建设迟迟没有落地。

本文以专业的角度对江海联运LNG运输及船型进行介绍,以飨读者。

近年来,船舶载运液化天然气等液化气体的运输量大幅攀升,按照国家“放管服”改革的统一部署,交通运输部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在2018年8月发布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18年11号令),对载运散装液化气体的船舶在进出港、内河航行、停泊作业时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了管理规定,提出了总体要求。

为沿江LNG港口所在海事管理机构进一步制定具体安全保障措施提供依据和基础。

长江干线LNG接收站自2006年,我国第一个LNG接收站——深圳大鹏湾LNG接收站投入运营以来,我国沿海LNG接收站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13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沿海建成投产的LNG接收站21座,年LNG接收量约为7325万吨,LNG储罐容量高达约910万立方米,大部分分布在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缓解我国沿海地区能源紧张局势,促进LNG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比沿海LNG接收站的快速发展,由于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因,目前我国内河尚无LNG接收站。

1.长江干线LNG接收站规划但随着近年来长江沿线各省市对LNG需求量的增强,包括内河LNG动力船舶数量的逐年增多,尤其是《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18年11号令)对内河LNG运输相关规定发布以来,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等省市加快了规划建造长江干线LNG接收站的步伐。

目前,长江干线规划建造LNG接收站的港口有,镇江、江阴、芜湖、九江、武汉和岳阳,其规划接卸能力及地理位置等如表1、图1所示。

其中,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在2019年2月获得安徽省发改委核准批复,或将成为我国国家级规划的首座内河接收站。

江海直达LNG运输船船型及操纵性分析

江海直达LNG运输船船型及操纵性分析
2 单桨 单舵 船舶 与双 桨双 舵船 舶 操纵 性对 比分 析
2 . 3 江海直达型 L N G运输船双桨双舵操纵性建模 分 析 在建立双桨双舵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的基础 上, 对双桨双舵船舶在长江航道进行操船建模分析 , 有助于分析船舶动力配备 和船舶线型设计效用。首 先通过修正双桨双舵船舶 的船体、 螺旋桨、 舵之间相 互干扰系数 ,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双桨双舵船舶的操 纵运动数学模型 , 同时考虑浅 吃水、 低速、 大漂角因
L N G运输船 , 不但可 以大大 减小运输环节 , 减小 中 转港的压力 , 减少货物中转损耗 , 减少 污染 , 而且在 保证货运质量和运输安全基础上 , 增大了单位运输 体载运量, 达到了降低运输成本 、 提高送达速度和航 运效率的 目的, 为从 沿海 到沿江城市天然气 的运输
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 目前国内小型 L N G接收站和小型 L N G运输船 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 阶段 , 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相 对滞后 , I M O组织 以及 国际 D N V 、 B V 、 A B S 、 L R等船 级社已经出台的 L N G运输船舶的相关法规规范, 及 国外 L N G储运和利用技术 , 为进一步研究推广 L N G 内河运输船技术奠定 了 良好 的基础 , 本文仅对江海
旋桨将可以在最佳 的转速下 和螺距 匹配下工作 , 同 时获得理想的推进效率。
图 2 双 桨 叶 舵 船 停 靠 泊 示 意 图 图 1 双艉 鳍 线 型 与 常规 线 型 对 比图
L N G运输船采用 双桨双舵 直接推进 的推进模 式, 并设计了与之匹配的双艉鳍船体线型能保证 良 好的适应江海环境船舶布置特性 , 同时为方便船舶 靠离码头的操纵还应配备艏侧推系统。
1 ) 尺度大 : 因L N G货 比重小 ( 约0 . 4 5 t / m ) 与 相 同载重量的其他船舶相 比, 运输船的船舶尺寸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 为此 , 中海油开 始酝 酿并 实施 L G接 收 站 的 N 长 江沿岸 布局 , 计 划 打通 由沿 海 至 长 江 中下 游 并
1 1 1 水深 限制 .. 在武 汉长 江大桥 以下至 长江 口的长 江 干流流 域, 对船舶 通航 限制 最 大 的 区段 位 于 长 江 航道 武 汉一 安庆 区段 , 区段 干流航 道 的水深较 浅 , 该 特别 是在 主航 道上 有若 干浅 滩 , 大 程 度 限 制 了船 舶 很 的通 航 。每年 的 1 2月到 来年 3月 为长江 枯水 期 , 长 江上游 来水 减 少 , 由戴 家 洲水 道 至 东 流 水 道 区 段 内 的最 低 维 护 水深 一般 处 于 4 2~ . . 4 5 m。每 年从 3月 中下 旬开 始 , 随着长 江上 游来水 增加 , 航 道维 护水 深逐 步 提 高 , 入 4月 以后 航 道 维 护水 进 深达 到 5 2 m 以上 , 1月 中下旬 以后 , 道维 护 . 1 航 水 深逐 步 回落 至 5 0m 以下 。 .
以及如 何处 理货 物蒸 发气 。本文 将在 这几 个方 面 展 开讨论 和 对 比分析 , 以期 获得 安全 的 、 本效 率 成 最 高 的解决 方案 。
随着沿江 各 省加大 对长 江干 流航 道 的整治力 度 , 江通航 尺度 在逐 年改 善 , 水季 节 的航道水 长 枯 深 也在 逐年 提高 。根据 湖北 省公 路水 路交 通运输 发展 “ 十二五 ” 规划 纲要 的 目标 , “ 在 十二 五 ” 问 期
江 海 直 达 小 型 L G运输 船设 计研 究 N
秦 炳军 , 陈瑞 权 。 苏建 盛
( 海佳 豪船舶 工程设 计股份 有限公 司, 海 20 3 ) 上 上 0 2 3 摘 要: 讨论 江海直达小 型 L G运 输的设计要点。以 10 0m L G运输船 为 目标 , N 0 N 结合武汉长江 大桥下
将 提 高武汉 至安 庆 的长 江 干流 的航道 维护 水深 可
望 达 到 6 0I。 . n
1 船 型 主尺 度 选 择
江海直 达 型 小 型 L G船 的船 型 选 择 受 到 航 N
道水 深 、 道密 度 、 梁 高 度 、 渡 船 舶 等诸 多限 航 桥 横 制, 同时还 应考 虑 主 管部 门对 于 船 舶 航行 的相 关 要求 以及船 舶 营运 的经济 性等 因 素 。 考虑 到 规 划 运 量 的 需 求 , 以 1万 m 将 的
增 加 和纵倾 变 化 的现 象 , 因此 船 舶航 行 时应 保 留

定 的 富裕 水 深 。黄 冈 、 州 至 长 江 口航 段 属 长 鄂

江 中下 游 , 内河 I 航 道 , 据 《 河 通 航 标 为 级 根 内第 2期 船海工程
第 4 卷 1
准》 富余水深取 04~ . 对于运输危险品的 , . 05m,
L G运输 船为 目标 , 合 武汉 长 江 大 桥 以下 的长 N 结
根据《 内河通 航标 准 》 的要 求 , 舶安 全 吃 … 船
水 应满 足
H ≥ T + H
式中: 日—— 航道 水深 , 即维 护水 深 ;
为船舶 吃水 ;
收 稿 日期 :0 2— 3— 9 2 1 0 2
游的长江平流通航 条件以及投资和营运经济性 , 探讨相适应 的船型尺度 , 确定合适 的航速 以及 液货 舱型式 , 对
于机型的选择进行分析 比较 , 出较 为合适 的船型配置方案建议。 提 关键词 : 江海直达 , 型 L G运输船 , 小 N 气体燃料发 动机
中图 分 类 号 : 62 U 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7 5 ( 0 2 0 - 0 -8 17 -9 3 2 1 ) 20 1 0 0
修 回 日期 :0 2— 4— 6 2 1 0 0

为 富裕水 深 。
由于船 舶在 限制 航道 中航 行 时 , 发 生 吃 水 会
第一作者简介 : 秦炳军(90 , , 17 一)男 博士,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 向: 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
E malqn i jn et a s . o - i ibn u @b s yh e m : g w
随着 液化 天然 气 ( N 的进 口量 的提 高 , L G) 由 沿海 进 口终 端 向 内地 的小 型 终 端 和 用 户 的 L G N
江干 流 的通航 条 件 以及 投 资和 营 运 的 经 济性 , 探 讨相 适应 的船 型尺 度 。
1 1 通航 条件 .
运输 量将 会逐 渐提 高 。国家 能源局 和长 江沿 岸 的 地方 政府 也 开 始推 动 沿 长 江 流 域 的 L G燃 料 的 N
船舶 , 富余水 深还 需相应 加 大 0 1~ . . 02m。
船 舶 的吃水 选择 , 当充 分 考 虑 营运 水 域 的 应 通航 限制 , 同时 还要考 虑船 舶本身 的安 全 因素 , 如
的 L G运 输 通 道 , 足 湖 北 等 长 江 重 要 省 份 对 N 满
L G需 求 。江 海 直达 型 小 型 L G 运输 船 可 以实 N N
现 从沿 海大 型 L G接 收终 端 和沿 江 小 型 L G卫 N N
星站 之间 的运输 , 覆盖 区域 可 以直达武 汉 。 设 计江 海直 达 小 型 L G运 输 船 的关 键 在 于 N 开 发全 新 的船型 , 最大 程度 降低 投资 和营 运费用 。 核 心点 在于 货物维 护 系统 , 推进方 式 和动力 系统 ,
第4卷 1
第 2期
船 海 工 程
S P & 0CEAN HI ENGI NEERI NG
Vo . No 2 141 .
21 0 2年 o 4月
Ap . 0 2 r2 1
D I1 .9 3ji n 17 —9 32 1. 20 1 O :0 36 /.s .6 1 5 .0 2 0 .0 s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