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区野外生存自救知识

合集下载

在野外生存时应该怎样自救?

在野外生存时应该怎样自救?

在野外生存时应该怎样自救?随着人们对野外旅行的热爱,野外求生技能日益受到关注。

而如何在野外生存并自救成了一项必备技能。

在野外,可能会遭遇恶劣天气、人为破坏、野生动物袭击、缺水少食等危险因素,而正确的自救技能不仅能够保证自身安全,还可以避免加剧事态的发展。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在野外生存时应该怎样自救。

一、记录行程在野外生存时,记录行程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你不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遇到危险,记录行程可以帮助你规划自己的出路,列出应急方案。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记录行程可以支撑你的自救策略,比如找到路程中离你最近的营地或村庄。

在野外生存中,对记录行程不要掉以轻心。

二、学会基本的野外求生技能在野外生存时,学会一些基本的野外求生技能可以帮助你解决许多问题。

首先,你需要学会找到食物和水源,以及创造或寻找临时住所。

此外,学习基本的急救技巧,比如包扎伤口、止血等。

一旦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野外求生技能的可靠性。

三、注意危险信号在野外生存时,注意危险信号是非常重要的。

你需要学会警惕周围状况,和了解当地的恶劣天气、危险地形和野生动物的习性。

例如,如果你听到大声的咆哮声,那么可能是附近的一只熊正在威胁你,尽快逃离这里是更重要的事情。

注意周围,善于判断即可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四、准备适当的装备在野外生存时,准备适宜的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在行程前,备足适当的食品、水、睡袋等物资,以应对意外情况。

带着一把多功能刀和火柴可以让你在野外生存中切实增加生存能力。

五、保持冷静在野外生存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冷静。

在面对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要深呼吸,集中精力,制定最佳的应对方案。

如果摆脱不了困境,立即发信号或呼叫可以让你得到帮助。

找到可拨打的电话或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会带来安全等待的唯一希望。

总之,野外求生技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练习和学习。

自救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记得学好这些技能,在野外保持警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野外求生基本常识

野外求生基本常识

野外求生基本常识在野外求生中,了解基本的求生技能和知识非常重要。

无论是进行户外探险、露营、登山还是其他户外活动,掌握一些野外求生基本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紧急情况,保护自己的安全。

一、遭遇紧急情况1.保持冷静: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冷静的头脑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应对紧急情况。

2.制定应急计划:在进行户外活动前,制定一个应急计划非常必要。

应急计划应该包括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步骤、紧急联系人以及逃生路线等信息。

3.识别风险:在野外活动过程中,及时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的风险包括天气变化、野生动物、陡峭的地形等。

4.寻求帮助: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尽快寻求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使用手机发送求救短信或电话,如果在没有信号区域则尝试寻找支援。

二、安全的野外生存1.携带必备装备:出门野外前,确保携带必要的装备,如地图、指南针、手电筒、急救包和多功能工具等。

这些装备可以帮助我们导航、应对意外伤害和处理简单修复工作。

2.熟悉环境:在野外活动前,了解目的地的地形、气候和当地环境等信息非常必要。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行程和应对可能遇到的挑战。

3.建立营地:如果计划在野外露营,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建立营地非常重要。

避免靠近悬崖边缘、河流或其他潜在的危险区域。

4.安全饮食:在野外活动中,保证饮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食用野生植物或动物,以免误食有毒物质。

同时,要注意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5.保持温暖:在户外活动中,保持温暖是关键。

根据天气情况携带合适的衣物,使用防水露营装备,睡在离地面较远的睡袋中保持干燥和温暖。

三、求生技能1.取水:在野外生存中,保证饮水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从河流或湖泊中取水,并使用过滤器或净化片进行净化,防止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源。

2.搭建庇护所:在野外遇到不利天气时,搭建一个临时庇护所是必须的。

可以使用树枝、树叶、帆布等搭建简单但坚固的庇护所,以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野外紧急自救知识点总结

野外紧急自救知识点总结

野外紧急自救知识点总结野外活动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健康的户外运动方式,但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野外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野外活动中,突发的紧急情况可能会发生,比如迷失方向、受伤、遇到野生动物等。

因此,掌握一定的野外紧急自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野外紧急自救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自救。

1. 保持冷静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过度的慌乱和恐慌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化。

因此,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理性思考,制定合适的自救方案。

2. 安全装备在进行野外活动时,一定要携带必要的安全装备,比如地图、指南针、手机、急救包等。

这些装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尽快地脱离危险。

3. 寻找安全地带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要寻找安全地带,避开危险区域。

比如,在遇到暴风雨的情况下,可以寻找树林或洞穴躲避;在遇到野生动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逃跑或者寻找高地等。

4. 寻找水源和食物如果在野外迷路或者长时间滞留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寻找水源和野外食物。

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在3天内不吃饭,7天内不喝水存活。

因此,及时找到水源和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5. 制定救援计划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定救援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石头、枝条、火光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还可以使用手机或者衣物上的颜色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救援人员更快地找到我们。

6. 急救处理如果在野外遇到受伤的情况,要学会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

比如,用干净的衣物包扎伤口,保持伤员的体温,使用急救包中的药品等。

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保护受伤者。

7. 自我保护在野外遇到野生动物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

不要试图与野生动物搏斗,要学会使用身边的工具进行保护,保持安全距离。

8. 寻找方向在野外迷路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使用地图和指南针寻找方向。

同时,可以借助太阳的位置和天空中的星星来辨别方向。

9. 保持连线在野外活动中,保持和同伴的连线是非常重要的。

野外生存技巧

野外生存技巧

野外生存技巧在野外,如何自救和他救在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意外受伤和突发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伤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户外旅行还是平常生活当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突发意外伤害,如能赶在120到来之前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自救或他救,就能挽救生命。

下面逐一介绍了休克、关节扭挫伤、骨折、中暑、溺水、蜂蜇、蛇咬、食物中毒、窒息等突发意外伤害的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处理办法。

以“休克”为例,关键是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注意体位摆放,一定要脚底头高,二是要有效维持中心血压,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供血。

1、休克,俗语称“虚脱”,是指因人体内的有效血液量不足,导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过程。

轻度休克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乏力、脉搏加快、四肢变凉且出冷汗。

重度休克上述症状加重甚至昏迷,脉搏微弱或摸不清,出大量冷汗。

在野外或户外有可能发生休克。

正确处理方法: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摆放,头低脚高。

一般的休克患者会感觉很冷,应盖上衣物保持患者体温,这有助于血压提高。

遇到严重的患者,应想办法有效维持中心血压,保障大脑供血。

可找布带或绷带,从四肢的末端开始捆到腹部,将腹部的血液驱赶到重要器官部位特别是大脑。

2、感到身体不适时身体不舒服,感到头昏脑胀时,应放松心情,躺卧下来,解开束缚身体的衣物或包袱。

告诉同行者自己的症状是发冷还是发热、何处发痛?然后再考虑处理办法。

如果脸色发红,呼吸急促,不出汗,这很可能是中暑,应将不适者抬到树荫下休息,并将头部垫高,身体平卧,保持安静,注意降温,同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盐开水等。

有呕吐症状时,要取俯卧姿势,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头,放松身体,呕吐后应漱口,并安静休息,如症状加重,则赶快送医院。

打喷嚏、发寒、头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状,使用普通感冒药,多休息即可治愈,如果在野外露营时患感冒,应注意多吃温热食物,保暖,早睡,让身体出汗,症状就会有好转,如果迟迟不退烧,可服用解热剂。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一、野外生存的重要性野外生存是一项关键的技能,对于喜爱户外活动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在野外,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紧急情况,如失去方向、遇到恶劣天气、遭遇野兽、受伤等。

掌握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能够提供保护和帮助,增加我们在野外的安全保障。

二、野外生存基本知识1. 水源与净化野外地区的水源不可靠,有可能携带细菌和病毒。

在没有确定水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自带的水瓶存储雨水或融化的雪水。

如果没有用于净化水源的工具,可以通过自然现象如水蒸发或自制过滤器来净化水源。

2. 筑巢与庇护搭建一个临时的庇护所非常重要,可以为我们提供遮蔽,保护我们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根据可用材料,我们可以建立简单的庇护所,例如使用树枝和树叶搭建简易架构,以防止风雨侵袭。

3. 寻找食物在野外生存中,食物是生存的关键。

在野外寻找食物时,可以采集野果、种子、坚果或昆虫作为临时解决方案。

如果有工具,可以尝试捕捉小型动物如鱼、鸟或鼠类。

但必须要注意是否适当采取措施,以免破坏生态平衡。

4. 寻找方向迷路是野外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因此了解如何寻找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方法有使用指南针、太阳的位置、地标和自然迹象。

熟悉地形,预先了解周围地区的地标和路径,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正确的方向。

三、野外自救基本知识1. 急救措施在野外,可能出现受伤、中暑、食物中毒等紧急情况。

了解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直到获得专业医疗帮助。

2. 建立信号如果我们需要救援,信号的建立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声音、光线或其他可见标记来吸引救援人员。

常用的信号方法包括敲打物体发出声音、点燃火把、堆石堆或刻字在显眼的地方。

3. 制定应急计划在野外活动之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

计划应包括与队友之间的沟通方式、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步骤,以及急救工具和食物的准备等。

四、野外生存技巧1. 引火方法在野外生存中,火源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各种引火方法,如使用火柴、打火机或火石,可以帮助我们在野外生存时制火取暖、照明或烹饪食物。

野外求生知识点

野外求生知识点

野外求生知识点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中,但有时候出于探险、意外等原因,可能会置身于野外。

了解一些野外求生的知识,能在关键时刻增加生存的机会,甚至拯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野外求生的知识世界。

一、水源获取水是生命之源,在野外,找到可靠的水源至关重要。

首先要留意周围的环境,如山间溪流、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

但这些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可能含有细菌、寄生虫和其他有害物质。

如果没有现成的干净水源,可以尝试收集雨水。

用干净的塑料布或大的树叶搭建一个简易的集水装置,让雨水流入容器中。

另外,植物也是获取水分的途径之一。

有些植物的茎干含有水分,比如竹子。

选择新鲜的竹子,将其砍成小段,然后劈开,里面的水可以饮用,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浪费。

仙人掌也是储水的高手,但不是所有的仙人掌都能食用,有些品种可能含有毒素。

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切开仙人掌的顶部,获取里面的水分。

二、食物寻觅在野外,食物的获取需要谨慎,避免误食有毒的植物或动物。

了解一些常见的可食用植物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蒲公英的嫩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荠菜也是常见的野菜,味道鲜美。

野生的浆果如蓝莓、草莓等,在确认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以食用,但要注意有些类似的果实可能有毒。

如果需要寻找动物作为食物,要注意合法合规以及保护野生动物。

可以设置简单的陷阱来捕捉小型动物,比如用树枝和绳索制作一个套索陷阱。

但捕捉到的动物也需要正确处理和烹饪,以杀灭可能携带的病菌。

三、搭建庇护所一个能够遮风挡雨、保暖的庇护所是野外生存的重要保障。

选址很关键,要选择平坦、干燥、远离危险的地方,比如避免在河边、山脚下等容易发生洪水、泥石流的区域。

可以利用大树、山洞等自然地形来搭建庇护所。

如果没有现成的自然庇护所,可以用树枝、树叶、干草等材料搭建。

先搭建一个框架,然后用树枝和树叶进行覆盖,增加保暖和防水性能。

在庇护所内铺上干草或树叶,能提高舒适度。

如何在户外野外生存中自保

如何在户外野外生存中自保

如何在户外野外生存中自保在野外生存中,我们需要面对许多挑战,需要学习如何自保。

无论是登山、徒步或露营,以下这些技巧都十分重要,可以让你在户外野外生存中自保。

一、准备充足的工具和装备在野外生存中,准备好必需的工具和装备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工具和装备可以帮助你处理紧急情况,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舒适和干净。

最简单的工具包括火柴或打火机、锋利的刀、绳索、指南针、手电筒等等。

同时,也需要准备装备,如帐篷、睡袋、防水衣、登山鞋、绝缘垫等等。

二、了解你的周围环境在野外生存之前,你需要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自然条件。

天气预报是非常有用的信息,可以使你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受到天气造成的伤害。

了解当地的野生动物和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如何处理和避免与它们的接触。

三、火的重要性在野外生存中,火是人类的朋友。

它可以使你保持温暖,炖汤煮食,驱赶害虫。

同时,在野外生存中,掌握火的技巧也非常重要。

最好的选择是使用打火石,不仅方便,而且易于携带。

同时,建立一个安全的火堆和熄灭火堆的正确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处理紧急情况的技能野外生存中的紧急情况可能会包括受伤、失踪、不幸被野生动物攻击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尽量冷静和理智,正确和迅速地处理紧急情况。

为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伤口处理、简单的紧急医疗知识和适当的急救箱。

五、强身健体在野外生存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必须保持强健的体魄和精神状态,以应对各种挑战。

要在野外生存中自保,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锻炼和注意饮食。

最后,自保需要不断学习、尝试和实践。

在实际野外生存中,需要更多的技巧和实践经验。

只有不断地培养自身能力和信心,才能在野外生存中自保。

野外自救方法

野外自救方法

野外自救方法首先,当你在野外遇到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冷静。

不要慌乱,要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安全的地方,避免继续受伤。

如果有伤员,要及时对伤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同时,要尽快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可以使用口哨、火把、反光镜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

其次,在野外自救中,寻找水源是非常重要的。

在野外生存中,水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

如果你在野外迷路或者遇到意外情况,要尽快找到水源补充水分。

可以通过观察植物叶片的植被方向来判断水源的位置,也可以寻找山谷、溪流等地方寻找水源。

当然,如果有水源的话,要注意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以免饮用污染的水源导致身体不适。

另外,在野外自救中,寻找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在野外迷路或者遇到意外情况,要尽快寻找食物补充能量。

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活动轨迹、觅食痕迹来判断附近是否有食物资源。

在野外,可以采摘一些野生植物果实、树叶,也可以捕捉一些昆虫、螃蟹等食物补充能量。

当然,在野外采摘食物时,要注意辨别有毒植物,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导致中毒。

此外,野外自救中,搭建临时避难所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在野外迷路或者遇到意外情况,要尽快搭建临时避难所,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的侵害。

可以利用树枝、树叶、塑料布等材料搭建简易的避难所,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受凉。

最后,在野外自救中,保持乐观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面对意外情况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尽快脱离险境。

同时,要保持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自救成功。

总之,野外自救是一项重要的户外生存技能,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野外自救方法,提高自己在野外遇险时的自救能力,保障自己的安全。

希望大家在户外活动中能够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山区野外生存自救知识在秦岭里一般的户外运动危险性是很小的,无非背包徒步野营野炊,但在极个别情况下,一些意外情况会发生,我所说的野外生存自救,就是指这种非常情况下的必要措施。

广义秦岭山脉东西800余公里,南北数十至二百余公里,人烟稀少,植被丰富,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总体地形和天气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低海拔登山的天堂。

一般遇险,大至有以下这几种情况:一、迷路从秦岭地区历次山难事故来看,迷路所直接导致的户外悲剧要占到60%以上,这远不是用指北针就能解决的,首先,指北针的使用必须与大比例军用地图相配合,出于保密原因,一般人难以获得,第二,具体的使用指北针配合地图野外定位,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新手难以掌握。

第三,即使确定了自己的所在点,如何到达安全地域或补给点,也是个复杂的问题,远不是想当然的两点连一线这么简单。

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做到尽量避免迷路,在沿路的显著地形点(比如河流拐弯,显眼的大树或奇石等),注意多角度观察,以免走回头路时无法辨认。

注意记下特征点之间所耗费的大约时间。

在每个岔路口做记号,用自喷漆比较显眼,但不大环保,可以用10CM左右长的红毛线,挂在路边树枝,显眼而且方便。

在海拔3200以上的石海地区,一旦天气恶劣,能见度降低很多,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又无树枝可挂毛线,建议用自喷漆隔10米做箭头记号。

如何找路,经常遇到一些分岔点,不知道走哪边,这时候不光要做好标记,还要注意分析路的情况,简单根据地形和目标点的关系判断路的选择,具体的说,要去的地方在北边,通常不会选择往南边的岔路,要上山,不会选择往下的岔路。

在某些岔路,路的指向大体相同,那就要调动你眼睛仔细分析,看哪条路可能人常走,分析路边挂断的树枝,路边野草的长势,地上有无明显人的脚印,积留树叶的多少,相信不难做出判断。

实在不行,随便择一往前探上几百米,一般也会得出结果。

一旦迷路,应该怎样做,一旦迷路,切记沉着冷静,所有求生必须的装备必须随身携带,绝不可分头找路,先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干爽避风的宿营或休息点,仔细分析可能所处的位臵,绝不可摸黑找路,遇雨雪雾能见度极差时,应就地休息,注意保持体温,必要时就地扎营,等待恶劣天气的好转,天气好转后,如果还是无法找到来时的路,注意找寻山谷下撤,一般秦岭山谷中都有溪流,沿溪流下行,第一不用担心水的补给,第二,相对丛林地带好走许多,第三,基本不会走弯路,不用担心再次迷失方向。

第四,沿溪流必定可以遇见村庄或公路。

当然,溪流有时候也不那么好走,但沿溪走,是一定可以走出去的。

一般正常速度,少则一天,长也不超过3天。

切记,一旦选定下撤线路,必须严格贯彻到底,中途的计划变化,只会带来更多的不测。

全体人员也必须坚定决心,千万不能动摇,一般来说,人的肉体要比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抗造的多。

人绝望了,离死也就不远了。

二、野兽大凡提到山野的危险的,给人头一个难题就是野兽,事实上,就今天的环境来说,遭遇野兽被伤害的几率不比在高速路上飙车出事的几率更大,现在的野兽,一般还是很害羞的,懒得与人为敌的,不过,真要碰到了,也该有以防万一的准备。

具体分析一下,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是山民按危险度排的座次,不过秦岭中多了个特产——羚牛,可称超级杀手。

一般人很难想象野猪的凶猛,实际上山野里经常能看到成片掀翻开的地面和刨倒的树,这就是野猪干的,而且野猪的数量也相当客观,遇见的几率很大,成群的野猪不可怕,它们有安全感,哪怕把你围在中间也可以高枕无忧。

单个的野猪异常凶狠,视人类为天敌,必用大獠牙除之而后快,所以,一旦遇见这种孤独杀手,千万不能慌张,先原地不动,一般此时野猪会有狂躁的表现,什么动作也不要做,不能蹲下,这对它意味着进攻信号,不要刺激它,面向野猪慢慢倒退,直到退出它的视野之外。

除了枪,不要指望能用什么武器对付它。

狗熊,这个的威力大家都清楚,一巴掌下来脸就没了,一般生活海拔1000M——2000M的地区,不过相对野猪来说它的攻击性不强,而且事先会对你发发出警告,给你充足的逃窜时间,但是,带着幼崽的母熊,这个妈妈杀手,出于本能,对闯入它视野里的人,会疯狂追杀,不要指望两条腿能比它四条腿跑的快,除非它根本不打算收拾你,一旦追过来,迄今为止除了爬树我还没听说过其他保命方法,曾经周至县一名农妇曾遭其袭击,装死,结果被其折腾了大半天,险些因失血过多真死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的办法还是不要试了。

老虎,秦岭里已经没有了,除非从动物园跑出来一个。

羚牛,看起来最温顺的,秦岭里最危险的就数它了,似羊似牛,笑面杀手,秦岭各海拔都有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个把山民遭其不幸,春季,由于高山食物缺乏,常到1500米左右的山谷觅食,也是最容易伤人的时候,成群的羚牛并不危险,麻烦的是落单的几乎都是受伤落败的成年雄牛,性情烦躁,通常是将人顶撞致死。

从已获得的有限经验看,冷静,缓退,不要激怒它,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还有个传说一直不知真假,羚牛号称“森林卫士”,一见到篝火就要踩灭,不过我想,该生火还是要生火。

其他的狼啊豺啊豹子啊,这些小家伙,这年头只能自保,一般伤不了人,除非你一个人摸黑走夜路,不过我相信没几个胆子这么大的山友。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可能在路上碰到的,晚上宿营,除非你笨到把帐篷支在野兽的窝里,出于本能,动物绝不会袭击帐篷,最多围着帐篷转两圈,因为晚餐的食物残渣可能吸引了它,所以,背包食品什么的,一定要记得放在帐篷里,别被它吃了,然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在枕头边放把刀,多半只会自残或者伤了你的同类。

三、洪水欺山莫欺水,今年秦岭里6月初的山洪想必大家都记忆犹新,每年6-9月是秦岭的雨季,一场连夜暴雨就可能导致山洪,因此,被洪水困在山里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具体对秦岭山区来说,一般在水面三米以上的地方扎营是很安全的,而且越靠上游,可以相对离水面越近,当然也要具体分析,看宿营地是否有被水漫过的迹象。

一旦夜间有暴雨,必须保持警觉,注意水情的变化。

一旦洪水发生,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被困在某个河谷边的宿营地上,来时可以涉水通过的河面显然已经不能通行,这个时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水还在上涨,有可能威胁到你的小窝,什么都不要说,赶紧搬家。

如果天已放晴,可以就地呆上两日,一般经验,水退回原来状态大约需要一天到两天时间。

修身养性就是。

如果还在下雨,就有点麻烦了,3-5天的连续降雨,在雨季很正常,计算一下自己的食物和燃料和自己的体能,燃料和食物都充足,就老老实实呆着,不足,就必须赶紧考虑走人,必须趁体力还充足的时候冲出危险区域,心寸侥幸的等待,只会导致体能的下降和信心的丧失。

沿溪下撤,走溪边的山腰,肯定可以走出去,见机行事,该上就上,该下就下,遇到断崖绕行或迂回,只要保持信心,总是可以走的。

但是,有时过河是不可避免的,这时,至少两人以上才能安全过河,一人结绳,一人保护,注意,水混处是急流,水清处是缓流,有根手杖会稳当很多,水深过腰,河道超过10米宽,99%无法过河,选择河道较窄处砍树搭桥过河,水深过膝,选择河床中石头较突起的地方过河(便于脚反水方向抵住),某些时候还方便“摸着石头过河”。

某些时候可以选择“大跃进”,选择好水中下游容易攀附的大石头,借助水流和注意手和脚的划水斜线向到达,再依次向下,比较有难度。

小步慢走,但注意在水中时间太长体温急剧丧失。

注意做好洗澡的准备,该保护的东西事先注意防水,一般落水10秒内水进不了背包,注意背负的重心平衡。

千万注意,晚上御寒的睡袋和备用衣物绝对不能弄湿,可以考虑用结实的塑料袋加胶带密封,当然,有防水袋就更好了。

最后,注意最好不要赤脚过河,鞋湿了可以弄干,脚底板划了影响走路就太惨了。

四、失温在山野中导致人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失温,也就是体表温度急剧下降导致个体死亡,说起来简单,吃的饱穿的暖就可以,但在山野的复杂环境中却时时需要注意。

具体分析,冬春季,秦岭登山过程中,遭暴风雪袭击的概率还是不小的,海拔低点的地方也罢,有植被的掩护,避风和宿营都是不难做到的。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海地带,一旦被困,无遮无挡,不管你穿多好的风衣,体温还是会被山风无情的一点一点剥夺。

这种地形相必大家都有认识,几乎很难找到可以搭帐篷的地方,而且,一般帐篷的抗风性也不是很好,所以,直接钻进帐衣里也就可以了,没必要非支起来,没有帐篷,山民的做法是用大张的油布或军用雨衣来代替,效果差点而已,这样好歹有个防风雪的空间,再钻进睡袋里或是穿上所有衣服,将所有的塑料袋夹在衣服内层,不透气但可以尽量保持体温,感觉冷时吃点东西,想保住小命还是不难做到的。

不过如果象华峥嵘那样什么装备都丢了,那也真的没辙了。

在夏秋季,夜间山里的温度还是很低的,如果衣物和睡袋不慎在渡河或大雨中搞湿,晚上还是很难熬的,假设又因为大雨不能生火,那么,首先,架设好掩蔽所,即使有帐篷,也要考虑到微小的渗漏,毕竟市面上大部分帐篷的防雨能力不是特别好,所以,最好在林间以几棵树的树干为依托拉圈绳子,将小树枝最好是小竹子整齐的架在上面,堆成屋脊型,上面盖上大张塑料布,再压一层竹子。

这样,在下面搭帐篷,可以万无一失,而且在帐篷外也有点地方可以活动。

如果不方便挖排水沟,在帐篷底下垫几层竹子效果也很好。

然后,绝不能穿着湿衣物钻睡袋,统统脱光,一般的真空棉睡袋只要不是湿的特别厉害,还是可以保温的,帐篷里是可以烧气或酒精炉增加点温度,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再不行,用最原始的方式,光着身子抱着你的同类取暖,不要害羞,效果一般还是不错的。

生火,这几乎是每个户外爱好者所必须掌握的最重要技能,对付失温的最好办法,先说引火,山民可以轻易的用几根火柴点着一堆湿木头,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大可能做到,办法是准备一小塑料瓶酒精或者一瓶被煤油浸透的木屑,都很轻便易用。

火源也要注意,多带几个一次性火机并且额外准备一盒密封好的火柴以备不测,不要迷信什么ZIPPO。

点着以后,注意柴火的架放方式,如果需要长时间无人看守的“过夜火”,办法是将大木头整齐排列码放在火堆正上方只留很小的空隙,这样通常第二天早上还能看见一点微弱的炭火。

采药的山民没有帐篷和睡袋,基本上都是这样蜷缩在“过夜火”边睡觉的。

五、疾病、食物和水疾病人吃五谷生百病,何况是在条件相对不那么舒适的山里,城里病了可以找医院,山里就只能指望自己和同类了。

出门前将各类常用药品备齐,整理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注意密封防水。

预防为先,山风刺骨,没事吃点感冒药预防,吃饭的时候准备点醋或大蒜,对消化系统疾病预防很管用。

有条件的话睡觉前烧点热水烫脚,大大缓解疲劳。

注意穿高帮的鞋或打绑腿,预防脚踝受伤。

一般来说秦岭地区不会有高原反应,不要以为上了3000就会缺氧,这里的所谓高山反应实际是疲劳和心理反应,注意休息就没事。

一旦生病,千万不要硬挺,该撤就撤,绝不能意气用事,脚扭伤了,现在有云南白药喷雾剂,还比较管用,没有的话用溪水冷敷,而且必须坚持脚部活动,一旦过多休息会更严重影响走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