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与自救
在野外生存时应该怎样自救?

在野外生存时应该怎样自救?随着人们对野外旅行的热爱,野外求生技能日益受到关注。
而如何在野外生存并自救成了一项必备技能。
在野外,可能会遭遇恶劣天气、人为破坏、野生动物袭击、缺水少食等危险因素,而正确的自救技能不仅能够保证自身安全,还可以避免加剧事态的发展。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在野外生存时应该怎样自救。
一、记录行程在野外生存时,记录行程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你不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遇到危险,记录行程可以帮助你规划自己的出路,列出应急方案。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记录行程可以支撑你的自救策略,比如找到路程中离你最近的营地或村庄。
在野外生存中,对记录行程不要掉以轻心。
二、学会基本的野外求生技能在野外生存时,学会一些基本的野外求生技能可以帮助你解决许多问题。
首先,你需要学会找到食物和水源,以及创造或寻找临时住所。
此外,学习基本的急救技巧,比如包扎伤口、止血等。
一旦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野外求生技能的可靠性。
三、注意危险信号在野外生存时,注意危险信号是非常重要的。
你需要学会警惕周围状况,和了解当地的恶劣天气、危险地形和野生动物的习性。
例如,如果你听到大声的咆哮声,那么可能是附近的一只熊正在威胁你,尽快逃离这里是更重要的事情。
注意周围,善于判断即可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四、准备适当的装备在野外生存时,准备适宜的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在行程前,备足适当的食品、水、睡袋等物资,以应对意外情况。
带着一把多功能刀和火柴可以让你在野外生存中切实增加生存能力。
五、保持冷静在野外生存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冷静。
在面对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要深呼吸,集中精力,制定最佳的应对方案。
如果摆脱不了困境,立即发信号或呼叫可以让你得到帮助。
找到可拨打的电话或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会带来安全等待的唯一希望。
总之,野外求生技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练习和学习。
自救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记得学好这些技能,在野外保持警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野外生存技巧

野外生存技巧在野外,如何自救和他救在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意外受伤和突发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伤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户外旅行还是平常生活当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突发意外伤害,如能赶在120到来之前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自救或他救,就能挽救生命。
下面逐一介绍了休克、关节扭挫伤、骨折、中暑、溺水、蜂蜇、蛇咬、食物中毒、窒息等突发意外伤害的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处理办法。
以“休克”为例,关键是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注意体位摆放,一定要脚底头高,二是要有效维持中心血压,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供血。
1、休克,俗语称“虚脱”,是指因人体内的有效血液量不足,导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过程。
轻度休克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乏力、脉搏加快、四肢变凉且出冷汗。
重度休克上述症状加重甚至昏迷,脉搏微弱或摸不清,出大量冷汗。
在野外或户外有可能发生休克。
正确处理方法: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摆放,头低脚高。
一般的休克患者会感觉很冷,应盖上衣物保持患者体温,这有助于血压提高。
遇到严重的患者,应想办法有效维持中心血压,保障大脑供血。
可找布带或绷带,从四肢的末端开始捆到腹部,将腹部的血液驱赶到重要器官部位特别是大脑。
2、感到身体不适时身体不舒服,感到头昏脑胀时,应放松心情,躺卧下来,解开束缚身体的衣物或包袱。
告诉同行者自己的症状是发冷还是发热、何处发痛?然后再考虑处理办法。
如果脸色发红,呼吸急促,不出汗,这很可能是中暑,应将不适者抬到树荫下休息,并将头部垫高,身体平卧,保持安静,注意降温,同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盐开水等。
有呕吐症状时,要取俯卧姿势,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头,放松身体,呕吐后应漱口,并安静休息,如症状加重,则赶快送医院。
打喷嚏、发寒、头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状,使用普通感冒药,多休息即可治愈,如果在野外露营时患感冒,应注意多吃温热食物,保暖,早睡,让身体出汗,症状就会有好转,如果迟迟不退烧,可服用解热剂。
如何在户外野外生存中自保

如何在户外野外生存中自保在野外生存中,我们需要面对许多挑战,需要学习如何自保。
无论是登山、徒步或露营,以下这些技巧都十分重要,可以让你在户外野外生存中自保。
一、准备充足的工具和装备在野外生存中,准备好必需的工具和装备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工具和装备可以帮助你处理紧急情况,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舒适和干净。
最简单的工具包括火柴或打火机、锋利的刀、绳索、指南针、手电筒等等。
同时,也需要准备装备,如帐篷、睡袋、防水衣、登山鞋、绝缘垫等等。
二、了解你的周围环境在野外生存之前,你需要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自然条件。
天气预报是非常有用的信息,可以使你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受到天气造成的伤害。
了解当地的野生动物和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如何处理和避免与它们的接触。
三、火的重要性在野外生存中,火是人类的朋友。
它可以使你保持温暖,炖汤煮食,驱赶害虫。
同时,在野外生存中,掌握火的技巧也非常重要。
最好的选择是使用打火石,不仅方便,而且易于携带。
同时,建立一个安全的火堆和熄灭火堆的正确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处理紧急情况的技能野外生存中的紧急情况可能会包括受伤、失踪、不幸被野生动物攻击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尽量冷静和理智,正确和迅速地处理紧急情况。
为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伤口处理、简单的紧急医疗知识和适当的急救箱。
五、强身健体在野外生存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必须保持强健的体魄和精神状态,以应对各种挑战。
要在野外生存中自保,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锻炼和注意饮食。
最后,自保需要不断学习、尝试和实践。
在实际野外生存中,需要更多的技巧和实践经验。
只有不断地培养自身能力和信心,才能在野外生存中自保。
野外自救方法

野外自救方法首先,当你在野外遇到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冷静。
不要慌乱,要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安全的地方,避免继续受伤。
如果有伤员,要及时对伤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同时,要尽快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可以使用口哨、火把、反光镜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
其次,在野外自救中,寻找水源是非常重要的。
在野外生存中,水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
如果你在野外迷路或者遇到意外情况,要尽快找到水源补充水分。
可以通过观察植物叶片的植被方向来判断水源的位置,也可以寻找山谷、溪流等地方寻找水源。
当然,如果有水源的话,要注意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以免饮用污染的水源导致身体不适。
另外,在野外自救中,寻找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在野外迷路或者遇到意外情况,要尽快寻找食物补充能量。
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活动轨迹、觅食痕迹来判断附近是否有食物资源。
在野外,可以采摘一些野生植物果实、树叶,也可以捕捉一些昆虫、螃蟹等食物补充能量。
当然,在野外采摘食物时,要注意辨别有毒植物,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导致中毒。
此外,野外自救中,搭建临时避难所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在野外迷路或者遇到意外情况,要尽快搭建临时避难所,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的侵害。
可以利用树枝、树叶、塑料布等材料搭建简易的避难所,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受凉。
最后,在野外自救中,保持乐观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面对意外情况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尽快脱离险境。
同时,要保持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自救成功。
总之,野外自救是一项重要的户外生存技能,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野外自救方法,提高自己在野外遇险时的自救能力,保障自己的安全。
希望大家在户外活动中能够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野外自救方法

野外自救方法
首先,当你迷失在野外时,要保持镇定是最重要的。
不要盲目奔走,而是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
可以利用口哨、镜子等物品发出求救信号,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同时,要尽量保持体力,寻找水源和食物,确保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
其次,在野外自救中,建立简易的庇护所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利用树枝、树叶、塑料布等简单的材料搭建一个遮风挡雨的庇护所,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的侵害。
同时,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地方搭建庇护所,避免遭受滚石、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另外,野外自救中火的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利用火点燃干燥的树枝、草叶等物品,保持温暖、驱赶野兽和发出求救信号。
同时,火也可以用来煮水消毒、烹饪食物,确保自己的食品安全。
但是在野外生火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引发山林火灾。
此外,野外自救中的急救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受伤或者生病时,要及时处理伤口、止血、包扎,避免感染和加重伤势。
同时,要学会基本的心肺复苏和抬担架等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给自己或他人提供帮助。
最后,在野外自救中,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意志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不要轻易放弃。
同时,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避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野外自救是一项需要技能和知识的任务。
希望大家在户外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提前学习一些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以便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自救。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野外环境。
祝大家在户外活动中能够平安顺利,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秦岭山区野外生存自救知识

秦岭山区野外生存自救知识在秦岭里一般的户外运动危险性是很小的,无非背包徒步野营野炊,但在极个别情况下,一些意外情况会发生,我所说的野外生存自救,就是指这种非常情况下的必要措施。
广义秦岭山脉东西800余公里,南北数十至二百余公里,人烟稀少,植被丰富,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总体地形和天气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低海拔登山的天堂。
一般遇险,大至有以下这几种情况:一、迷路从秦岭地区历次山难事故来看,迷路所直接导致的户外悲剧要占到60%以上,这远不是用指北针就能解决的,首先,指北针的使用必须与大比例军用地图相配合,出于保密原因,一般人难以获得,第二,具体的使用指北针配合地图野外定位,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新手难以掌握。
第三,即使确定了自己的所在点,如何到达安全地域或补给点,也是个复杂的问题,远不是想当然的两点连一线这么简单。
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做到尽量避免迷路,在沿路的显著地形点(比如河流拐弯,显眼的大树或奇石等),注意多角度观察,以免走回头路时无法辨认。
注意记下特征点之间所耗费的大约时间。
在每个岔路口做记号,用自喷漆比较显眼,但不大环保,可以用10CM左右长的红毛线,挂在路边树枝,显眼而且方便。
在海拔3200以上的石海地区,一旦天气恶劣,能见度降低很多,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又无树枝可挂毛线,建议用自喷漆隔10米做箭头记号。
如何找路,经常遇到一些分岔点,不知道走哪边,这时候不光要做好标记,还要注意分析路的情况,简单根据地形和目标点的关系判断路的选择,具体的说,要去的地方在北边,通常不会选择往南边的岔路,要上山,不会选择往下的岔路。
在某些岔路,路的指向大体相同,那就要调动你眼睛仔细分析,看哪条路可能人常走,分析路边挂断的树枝,路边野草的长势,地上有无明显人的脚印,积留树叶的多少,相信不难做出判断。
实在不行,随便择一往前探上几百米,一般也会得出结果。
一旦迷路,应该怎样做,一旦迷路,切记沉着冷静,所有求生必须的装备必须随身携带,绝不可分头找路,先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干爽避风的宿营或休息点,仔细分析可能所处的位臵,绝不可摸黑找路,遇雨雪雾能见度极差时,应就地休息,注意保持体温,必要时就地扎营,等待恶劣天气的好转,天气好转后,如果还是无法找到来时的路,注意找寻山谷下撤,一般秦岭山谷中都有溪流,沿溪流下行,第一不用担心水的补给,第二,相对丛林地带好走许多,第三,基本不会走弯路,不用担心再次迷失方向。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在大自然中的野外探险活动中,野外生存与自救的基本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徒步旅行、露营、登山等户外活动,还是遭遇突发情况如地震、洪水等灾害,了解和熟悉野外生存和自救的基本知识能够增加人们在危急时刻的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以提高人们在野外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一、食物与水源的获取在野外生存中,食物与水源是生存的首要需求。
对于食物的获取,人们可以寻找山林中的野果或野生植物,采集可食用的昆虫或小动物,或者进行钓鱼、捕鱼等方式来获取食物。
然而,在野外采集食物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误食有毒植物或昆虫,对于不熟悉的野生动植物最好保持谨慎。
而对于水源,人们可以通过寻找自然的水源如山泉、河流和湖泊来获取水。
在未找到可靠水源之前,也可以扩大水源范围,收集露水或进行雨水收集。
在饮用野外水源时,一定要进行过滤或者煮沸处理,以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的疾病。
二、建立露营或紧急住所当人们在野外遇到情况需要长时间停留时,建立一个临时住所或露营地是必须的。
选择一个安全的地点,并利用周围的资源搭建简易的遮蔽屋或帐篷,以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和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
在选址时,要避免潮湿、低洼的地形,选择离水源较近且易于被发现的地点。
同时,还应注意避开危险物体如大树、岩石或悬崖,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
三、急救和自救技能在野外活动中,急救和自救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平时的自救训练,能够使人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提供紧急救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野外自救和急救技能:1. 掌握CPR(心肺复苏术):在无法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掌握CPR技巧能够挽救生命。
2. 学会止血:掌握该技能可以有效应对外伤出血的情况。
紧急情况下,使用压迫、提高伤肢、绷带等方法来止血,并及时采取措施前往医疗机构救治。
3. 熟悉急救手势和信号:了解和熟悉野外急救手势和信号,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求救和给予援助。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在野外生存中,自救是极其重要的。
无论是因为旅游、露营、探险等目的而进入野外,还是由于灾难等突发事件被困在野外,学习并掌握自救基本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的一些建议和技巧。
1. 饮食在野外生存期间,饮水和饮食显得尤为重要。
当地水源可能会被污染,所以必须先进行水源检测和处理。
除此之外,野外生存者还需学会捕捉和筛选出可食用的动物或植物,对于不熟悉的食物,需要小心尝试。
2. 寻找庇护在野外生存中寻找庇护所是非常重要的。
随身携带一些类似帐篷、沙袋等可以搭建避难所的工具,以便应对极端天气的情况。
如若无法搭建帐篷,可以在大树下等避难,由于树木可以有效的阻挡阳光和雨水。
3. 了解天气在野外生存中,天气变化时常存在,随时要注意天气预报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突然遭遇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天气条件,例如超高温度、暴雨、暴风雪等,必须要立即寻找庇护所,并注意保暖。
4. 寻找帮助当处于野外的情况变得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时,需要考虑寻求外界的帮助。
紧急呼叫专业救援队、向周围行人求救都是可行的办法。
此外,还可以寻找其他有效途径寻求帮助,例如途径船或飞机等。
5. 带上急救包在野外生存中,独处和失去外界联系比较普遍,如此,随身携带必要的急救箱则非常必要。
在急救箱中,需要准备积极应对疾病的常用药物,并自备基本灭火器材、绳索等物品以应对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
此外,自备预备药物也是极其必要的。
综上所述,对于野外生存和自救的基本知识,没有万全之策,但如果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可以让我们在野外面临的情况更加的应对自如,而不是完全被这些情况一次性地击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时 常带有一些异味。地面水的水温,因气温变 化而变化,浅层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 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 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 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上挖 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直接从河湖中提取 的水清洁。
三、蚂蟥咬伤 蚂磺本身不带病,但如果被咬的伤口长期不
愈,可能会被其他疾病感染。防治措施:不要在 有大量蚂横的水中游泳;在潮湿的林下工作时, 穿戴套袜。伤口处理:如果流血不止,用卫生的 纤维或纸堵住伤口,保持卫生清洁和干燥。
四、蛇咬伤 如果被无毒蛇咬伤,可作为普通伤处理。如果
怀疑是毒蛇咬伤,应尽可能将蛇捕捉以便辨认,并 立即作以下的处理:
通常雨水可以直接饮用。下雨时,可用雨 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头盒、 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
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可以根据 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鉴别水质的好坏。 纯净水的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通 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杂质多。尤其有 动物尸体漂浮的水一定不要喝。
燃的 火绒或者枯树叶,然后双手用力钻动,直到钻出火 来为止。
第二种:双人经典钻木法 其他步骤跟第一种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这
次是两个人合作。 一个人用带凹槽的木头盖子把钻轴固定在
钻板上,另一个人用摩擦力较大的绳子或藤条 在钻上缠几圈,然后快速来回拉动。这种双人 合取火法
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 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宿营时,烧点艾叶、 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昆虫。被昆虫叮咬后, 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 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二、蜇伤:
被蝎子、蜈蚣、黄蜂等毒虫,伤口红肿、疼痒, 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 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甚至没有食用醋,可在 蜂蛰伤患处用力涂抹柠檬、橙子等水果,酸性越 强的效果越好,酸性不强的也有一定效果。然后 用肥皂水、氨水、烟油、等涂擦伤口,也可用蜗 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此外,蒜汁对蜈 蚣咬伤伤有疗效。
用打火石打击硬质的材料,比如钢刀、花岗 岩等等。火石的上面垫上易燃的火绒或是已烧 焦的布料,打击便燃着。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 越是有棱角的石头打击火石效果越好,当一块 硬石边缘太圆滑时,需要把它在大石上摔碎, 这样就能现出尖锐的棱角。
第二节 野外应急技术
一、昆虫叮咬的防治: 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
二、野外水源的寻找和获得
(一)寻找水源 野外活动中,水的需要必须首先考虑,行进中不
要等水用光了再去找水。 水是往低外流,所以在山谷低地,一般较易找到
水源。在干枯的河床而有绿色职务旺盛生长的地方挖 掘,应该可以发现水源。在高山上寻找水源则应该沿 着岩石裂缝去找。
动物能为寻找水源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草食 性的哺乳类动物像羚羊、鹿、牦牛等和谷食性的鸟 类如雀、鸽类不会远离水源而生存,它们早晚都要 饮水,应留意它们的踪迹。鸟类急于解渴时会径自 低飞,饮足水后则会停在附近跳来跳去。
五、野外生存生理防范之中暑、冻疮、水泡、昏厥
(一)中暑的预防
在大热天野外旅行,体内因热产生的毒素如果 不及时排出体外,就会造成人体中暑现象。中暑 是野外旅行最为常见的疾病。除了带上一些治疗 中暑的药品外,重在预防。长时间在阳光照射的 热天下旅行要安排充分的休息时间,并且要在阴 凉处,同时应当注意行进中的遮阳及降温,可以 用一块湿手巾顶在头上,适当多喝些水,适度敞 开衣服并穿短衣、裤。
野外生存与自救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 地衣、蘑菇等。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自 下而上知识的主要内容。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各 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
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 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 一个小口,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 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三、野外生存取火方法 第一种:古典式钻木取火法
这是被了解得最广泛,但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 种方法。首先,找到合适的木材做钻板,干燥的白 杨、柳树等等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的质地较 软。再找到合适的树枝做钻头,相对较硬一些就可 以,条件不像钻板一般苛刻。然后,把钻板边缘钻 出倒“V”形的小槽。最后,在钻板下放入一个易
水鸟不喝水也能保持长时间远距离飞行,所 以看到水鸟并不意味着周围就有水。昆虫也是 提示水源的好向导,有资料表明,蜜蜂不会把 它们的家建在距离水源超过6500米的地方,而 大多数昆虫会在离水源90米的范围内活动。
(二)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获取饮用水的途径通常有两条:一条是挖
掘地下水,另一种是净化地面水。我们只介绍 一下从地表水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二)冻疮与预防 冬天在野外,注意保暖好自己的脚、手、耳
朵等易冻伤的部位,可以戴相应的手套;穿适脚、 保暖的鞋袜,还可以在脚尖处塞一点干辣椒,可 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耳朵可以用全罩式 头套或围头巾等包起来,起到保暖作用。
(三)老茧与水泡
长时间步行,脚底多会起水泡,不能刺破放 水,尤其在旅行中,可以适当放松鞋子坚持下 去。如果太大或已经到了宿营地,可以用干净 的针刺破放水,随后可以用创可帖粘上护理。 老茧是长途旅行的“资本”,老茧越厚越不会 起水泡,这是长时间旅行的回报,因此,我们 平常在洗澡、洗脚时注意不要刻意地去除老茧。
(四)热昏厥 登山者尤其是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
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 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热昏厥 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感觉精疲力尽,却烦躁不安, 头痛、,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 脉搏快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