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填空题)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填空题)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填空题)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1.主要国家建立情况

2.古代主要政治制度

3、主要的几场战争

4、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4.春秋五霸:

5.战国七雄:

6、中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春秋诸侯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朝开始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西周时的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和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始于朝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西周B东周C夏朝D商朝

4.以下哪一项制度在我国产生的时间最早()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C.大禹 D.嫘祖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0.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 1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13.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

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初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相应位置 ....上)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A.秦朝B.东汉 C.西晋D.东晋 2.隋朝一位余杭(今浙江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 江南河 B. 邗沟 C. 通济渠 D. 永济渠 3.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 4.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D.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5.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你会见到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人称她的统治是() A. 贞观之治 B. 贞观遗风 C. 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6.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羌族B.满族 C.藏族D.维吾尔族 7.“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 8.唐初有个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他是() A.蔡伦B.华佗 C.孙思邈D.张仲景 9我国四大发明中的那两项是在唐朝时期出现的 ( )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D.造纸术、火药 10.唐朝由强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 11.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 ( )A.涿郡、江都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D.洛阳、江都 12.某剧组想要拍摄一个文成公主入藏前,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送别的场景根据史实,这时的皇帝应是()A.唐太宗B.唐高宗 C.唐玄宗D.武则天 13.最近,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就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炀帝B.汉武帝 C.唐太宗D.唐玄宗 14.香港艺人汪明荃在唐人街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这是第三位在洛杉矶唐人街中山广场打手印的影视明星。“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此名字的由来说明了() A.在外国的中国人很多B.唐朝文化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C.唐朝这个大帝国永不衰落D.唐朝与欧洲的关系永世友好 15.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历史上把这一历史事件称为 () A.七国之乱B.贞观之治

初一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单位:十里铺中学姓名:王露妍 评价等级列表:优良达标待达标 测试范围:第9—14课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大运河的开凿距今(2003年)已有多少年历史() A.1000年B.1398年C.1389年D.1400年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唐太宗B.唐太宗武则天 C.武则天唐玄宗D.唐太宗唐玄宗 3.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其地位和影响无与伦比。下面对其强盛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取较为开明的开放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关系 B.政局稳定,经济发达 C.注重任用贤才,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D.创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4.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的积极意义是() ①发展并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②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③加强了汉藏双方的文化交流④形成了汉藏两族世代和亲的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唐朝比隋朝存在的时间长() A.252年B.260年C.289年D.300年 6.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省级行政区划。这种区划最早实行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7.“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

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A.水排B.翻车C.筒车D.耧车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诗句出自()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9.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一句“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诗。这里“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 C.党项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 10.“广南市舶,利入其厚(多)——”是指什么时期的事() 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11.某人因品行不端被政府取消了生员资格(指不让其参加科举考试),消沉时常去听戏曲,请推断,他是哪一朝代人()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12.下列哪项不是元朝的文化成就() ①郭守敬的《授时历》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③赵孟的书法④米芾的书法艺术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13.13世纪早期成书的《诸蕃志》记载:当时和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中国商人泛海去贸易的也有20多个国家。中国的大海船,每年11至12月趁东北风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往返一次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自东南亚至非洲,有16个国家购买中国的瓷器。根据以上记载,“当时”应该为() 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 14.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西汉与东汉B.东魏与西魏 C.隋朝与唐朝D.西晋与东晋 15.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B.它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D.缩小了北宋的统治区域,是北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16.下列经济成就,属于南宋时期的是() A.从越南引进新优良品种占城稻 B.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C.景德镇的制瓷业兴起 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17.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回族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回族是元时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通婚而形成的 B.回族是契丹、女真等杂居通婚而形成的 C.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通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1、 2、 3、 4、 5 、 6、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时间:60分钟;总分:120分) 、选择题(2.5 )30=75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 、秦始皇 B 、黄帝 C 、汉武帝 秦始皇在位期间,为自己修建规模宏大的豪华宫殿是 A 、长城 B 、阿房宫 C 、故宫 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A 、刘邦、项羽 B 、周武王 C 、 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 A 、战国 B 秦朝 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A 、汉文帝 B 、汉高祖 C 、汉景帝 陈胜、吴广 D 、唐太宗 紫禁城 西汉 D 、项梁、项羽 D 、汉武帝 D 、隋朝 西汉初年,由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良好的统治局面, 这一局面称作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是 A 、郡学 “光武中兴”时期的皇帝是 A 、汉武帝 B 、刘秀 C 、汉时帝 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开始于 A 、汉高祖 B 、光武帝 C 、周文王 10、 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A 、匈奴族 B 、蒙古族 C 、女真族 11、 西汉时期,被汉武帝派去出击匈奴的大将是: A 、卫青、霍去病 B 、卫青、窦宪 12、 被汉武帝派去出使西域的是 A 、张骞 B 、甘英 C 、班超 1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 A 、李斯 B 、卫青 C 、萧何 D 、董仲舒 14、 西域都护设置后,现在的哪个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下 C 、“开皇之治” D 、“开元盛世” 7、 9、 B 、太学 C 、国学 D 、府学 D 、汉和帝 D 、汉武帝 D 、满族 D 、卫青 D 、霍去病、窦固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七年级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最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表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你喜欢恐龙吗?20XX年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 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你知道元谋人的故乡在-()A.四川省 B.陕西省 C.北京周口店 D.云南省 2.右图是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 ------------------() A.种植粟 B.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使用陶器 3.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尧 B.神农氏 C.轩辕氏 D.禹 4.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的再现啊!()A.推恩令 B.王位世袭C.禅让D.大一统 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C.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 D.炫耀周C.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6.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8.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9.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填空题精选(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填空题精选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它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连接了、、、和五大水系。在位时修筑的。 2.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人物)时,__的创立,标志着__的正式确立。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4.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和,重视兴修水利。 5.唐朝手工业: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6.唐朝商业: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都城_______规模宏伟,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7.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8.唐太宗时,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唐太宗把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9._______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0._______年间,高僧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1._______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逼近。唐玄宗仓皇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______。 12.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逐渐形成______ _的局面。 13.__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_______年,朱温建立了___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14.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史称“_______”。 15.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__局面的延续。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16.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赵匡胤夺 取政权,建立北宋,以为东京,作 为,他就是。 17.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 ,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A B C D 黄桥东区域2015-2016学年度期末统一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6.1 (分值:50分 时间:政史合场100分钟)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0分) 41.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4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 .公元前138年 B .公元前127年 C .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临洮—咸阳 B .临洮一辽东 C .陇西一辽东 D .临洮一函谷关 45.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46.被齐桓公任用改革内政的人物是 A .姜尚 B .商鞅 C .吴起 D .管仲 47.后代把商称殷,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 .商汤 B .盘庚 C .商纣 D .周幽王 48.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留下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 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白渠 49.“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 D .东汉 50.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 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嫘祖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 5.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B.墨家思想C.儒家思想D.法家思想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D.隶书 10.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 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 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1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 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13.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B.汉文帝 C.汉景帝D.汉武帝 14.主张“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政治家是()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15.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 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D.羌族 1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D.郑国 18.蔡伦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改进造纸术() A.加工工具 B.生产工艺C.原材料D.生产者 19.商朝时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A.甲骨文B.金文 C.隶书D.楷书 20.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27年 C.公元前119年D.公元前60年 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21.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 ( ) 22.“传说”和“史实”的最终区别在于有没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 ) 23.公元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 ) 1

初一下册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初一下册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科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1. 他结束了200 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他勤勉学校班级姓名考号治国,锐意革新,缔造“开皇之治”,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隋文帝 D. 唐玄宗.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清朝.李芳暑假在北京参观了“中国古代货币展”,发现展台中有一张图片如右图,请问这种货币最早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出现的:A.北宋 临安B .南宋临安C .北宋四川D .南宋四川?现在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唐人街”,不少外国人也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你认为其原因应该是A.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 活跃D. 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A. 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在A .汉朝B .唐朝C .南宋D .元朝.南

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说明了 A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发达B.南宋时期造船业发达C .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D .南宋纸币流行.重庆的时珍药房曾经排名中国药店连锁药店百强榜第15 位。药店的名字取自于我国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药物学家。这位药物学家著有A. 《资治通鉴》B. 《本草纲目》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 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有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C.行省制D .军机处 11.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中的关键要素。在下列历史人 物与历史事件的搭配中,有直接关联的是 A. 杨坚——贞观之治 B.李世民----------- 制定《贞观律》 C. 隋文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 D. 隋炀帝——建立南诏政权 12. 学生李可一家正在观看舞蹈《飞天》,有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 妈妈: 他们把敦煌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 / 6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班级分数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氏族聚落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半坡聚落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 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工具凿孔捆绑木柄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聚落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6.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 D.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8.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9.下列选项中,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无关的是() A.使用磨制石器 B.种植水稻 C.种植粟 D.使用陶器 10.“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11..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题(含答案)

第1页 共6页 ◎ 第2页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20分 , ) 1. 北京人距今约 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2. 半 坡聚落的房屋结构是干栏式________。 3. 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________。 4.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________;距今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 5.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 6.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一带,那里的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他们建造的________(房子)很有特色。 (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它的开国之君是________。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朝代)开始的。 (4)________(开国之君)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5)春秋时期,一些诸侯为了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其中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____。 (6)战国时期,曾一度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其中位于最南边的大国是________。 (7)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________、________,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7. 湖北随县出土了我国国青铜曾侯________,这些乐器的大量出土,表明两千多前我国音乐文化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8. 观察如图,秦朝都城所在地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_______ 观察如图,秦长城西起地点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________。 9. 汉文帝、汉景帝在位近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形成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 10. 公元前年,汉武帝派________第二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公元前年,西汉政 府设立____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 世界上公认最早地震仪器的制造者是________。 12. 如果一个人出生在公元前年,死于公元年,那他活了岁。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13. 公元 年,刘备与孙权的联军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判 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14.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的技术。 15. 图是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图是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16. 西周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核心是王位世袭制。________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 17. 商朝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________(判断对错) 18. 填写出与下列成语对应的战役及历史人物的序号退避三舍________ 围魏救赵________纸上谈兵________ 卧薪尝胆________①桂陵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城濮之战 ④吴越争霸⑤赵括 ⑥晋文公 ⑦勾践 ⑧孙膑。 19. 战国时期修筑的都江堰主要用于________;秦朝修筑了万里长城主要战略是抵御________。 20. 人文初祖指的是________;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________。 21. 结合《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括号内: (1)秦朝的都城________ (2)秦长城两端西起________ 东至________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________。 22.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完成题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如果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如果是上表内容未直接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201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3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 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

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图为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3、《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 4、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下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A.蚩尤与黄帝 B.尧与舜 C.炎帝与黄帝 D.炎帝与禹 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山西简称“晋”,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该政治格局和名称源于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8、我国下列古文字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④隶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9、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0、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当时数百年的兴衰荣辱。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错误的一项是 A. 退避三舍—晋文公 B.一鸣惊人—楚庄王 C、问鼎中原—吴王夫差 D、卧薪尝胆—勾践 11、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1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导语】这篇关于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舜C.大禹D.后羿 4.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 第二代国王的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7.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最早是谁总结出来的?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扁鹊 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9.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称皇帝,实行郡县制 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10.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之填空题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之填空题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之填空题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又称殷商。 5、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大的青铜器。 6、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7、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8、屈原的《离骚》是一篇抒情长诗,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9、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秦长城东起临洮,西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 1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接着,开始了刘邦、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11、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12、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3、汉朝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西汉派张骞、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1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名言。 15、举世闻明的的秦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6、200年,曹操击败袁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 17、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建立蜀;222年孙权建立吴。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18、南北朝所凿的敦煌、云冈和龙门石窟是我国的雕刻艺术的宝库,为世界所瞩目。 19、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0、北魏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21、在西汉早期人们已经使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由于文字写在甲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24、春秋战国的名医扁鹊创建

初一历史填空题(1-12)

1 / 4 初一历史填空题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人,生活在距今约 年。 2、遗留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图1所示的 人,生活在 ,距今约 年。他们已经会使用 石器,叫作 时代。 3、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 。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粮食作物)的国家。 6、图2是 房屋,建造者是生活在 流域的 原 始居民,他们的粮食作物是 。 7、图3是 房屋,建造者是生活在 流域的 原始居民,他们的粮食作物是 。制作出 石器,称为 时代。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8、炎帝和黄帝在 一战中打败蚩尤,后来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 。 9、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海内外华人常自豪的称自己为“ ”。 10、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作“ ”。 、 、 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1、公元前 年, 建立 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原始社会结束, 社会开始。 12、禹死后, 继承父位,从此, 制代替了“禅让制”,“ ”代替了“公天下”。 13、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 。 14、夏、商、西周三朝的末代君主分别是 、 、 。 15、商朝时,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 ,从此国力日益强盛,商朝又称 。 16、公元前 年,周武王在 之战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史称“ ”。 图1 图2 图3

初一历史考卷及答案

1、右下图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 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他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下列不符合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B、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C、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 D、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3、有一个墓葬中的墓主,头戴玉饰冠冕,脚下有许多玉器,象征当时此人已取得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陕西半坡遗址 C、山东大汶口遗址 D、浙江河姆渡遗址 4、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其中“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的地点是 A、河姆渡 B、牧野 C、涿鹿 D、长平 5、下列对“禅让”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原始社会人们之间相互谦让的制度 B、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民主选举制度 C、我国原始社会各部落首领之间的民主制度 D、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6、夏朝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标志有 ①组建军队②制订刑法③设置监狱④建立政府机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武王伐纣”与“商汤灭夏”两大事件的根本共同点是 A、都是由许多部落联合起来推翻统治者 B、都是以下犯上,推翻残暴的统治者 C、都是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统治揭竿而起 8、除青铜铸造外,西周时期比较兴盛的两个手工业部门是 ①陶瓷业②玉器制造业③冶铁业④制漆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9、“青铜时代”介于最早的石器时代与较晚的铁器时代之间,而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化”,“青铜文化”又成为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它包括 A、尧、舜、禹时期 B、夏、商、西周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