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设计中的毛刺问题的研究

电路设计中的毛刺问题的研究
电路设计中的毛刺问题的研究

FPGA电路设计中的毛刺问题的研究

目录

1 引言 (1)

2 FPGA的相关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FPGA的基本特点 (1)

2.2 FPGA的工作原理 (1)

3 简述FPGA电路中毛刺的产生 (2)

3.1 毛刺产生的原因 (2)

3.2 毛刺产生条件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毛刺的消除方法 (2)

4.1 冗余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采样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吸收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延迟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状态机控制法 (2)

4.6 硬件描述语言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实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输出加D触发器 (4)

5.2在有限状态机的基础上采用时钟同步信号 (6)

5.3直接把状态机的状态码作为输出信号 (8)

6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FPGA电路设计中的毛刺问题的研究

摘要:目前,FPGA器件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数字电路设计等领域,但它的毛刺问题却成为一个影响其可靠性和精确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毛刺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条件,以计数器和乘法器为例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具体地分析,总结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并且通过仿真说明这几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字电路设计中出现的毛刺。

Burr problem of FPGA circuit design research Abstract:The FPGA device at present, already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circuit design and so on, but the burr problem has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its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Burr phenomenon is very common in the FPGA desig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burr tends to lead to the system results erro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 of burr and the creation of conditions, to counter and multiplier as an example for solutions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in detail,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olutions, an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se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or reduce to a certain extent burr in digital circuit design.

Key words:FPGA; Burr; Sampling; Competition adventure

1 引言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计算能力、容量及其可靠性也有了大幅的提高。本文FPGA是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缩写,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E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既处理了定制电路的不到位,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量有限的缺点。FPGA采用了逻辑单元阵列LCA(Logic Cell Array)这样一个新的概念,里边包括可配置逻辑模块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输入输出模块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内部连线(Interconnect)三个部分[1]。

2.1 FPGA的基本特点

主要有:

1)采用FPGA设计ASIC电路,用户不需投资生产,就能得到合适的芯片。

2)FPGA也可做其它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电路中的试样片。

3)FPGA内部有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

4)FPGA是ASIC电路中设计周期最短、研发费用最低并且风险最小的器件之一。

5)FPGA采用高速CHMOS工艺,功耗低,可与CMOS、TTL等电平兼容。

综上所诉,无疑FPGA芯片是小批量系统(System)、提高系统(System)集成度、可靠性的上好选择之一。目前FPGA的品种繁多,有XILINX的XC系列、TI公司的TPC系列、ALTERA公司的FIEX系列等等。

2.2 FPGA的工作原理

FPGA的工作状态是由存放在片内RAM中的程式来设置的,因此,工作时需对其片内的RAM进行编程。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模式,采用不同的编程方式。加电时,FPGA芯片将EPROM中数据读入片内的编程模块RAM中,配置完成后,FPGA进入工作状态。掉电后,FPGA则还原成白片,里边的所有逻辑关系消失,因此,FPGA芯片能够反复使用。FPGA的编程不需要专用的FPGA编程器,通用的EPROM、PROM编程器即可。如需修改FPGA功能,只需要换一片EPROM即可。这样,同一片FPGA,不同的编程数据,还可产生不同的电路功能。因此,FPGA的用法非常灵活。

FPGA有多种配置模式:

1)并行主模式,一片FPGA加一片EPROM的方式;

2)主从模式可支持一片PROM对多片FPGA进行编程;

3)串行模式可采用串行PROM编程FPGA;

4)外设模式可将FPGA作为微CPU的外部设备,由微CPU对其进行编程。

3 简述FPGA电路中毛刺的产生

我们知道,信号在FPGA器件中通过逻辑单元连线时,一定会存在延时。延时的大小不仅仅和连线的长短、逻辑单元的数目有关,还和器件的制造工艺、工作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信号在FPGA中传输的时候,所需的时间是不能精确估算的,当多路信号同时发生跳变的瞬间,就会产生“竞争冒险”。此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小的尖峰信号,这些尖峰信号就叫做“毛刺”。另外,由于FPGA及其它CPLD器件内部的电容和电感对电路中的毛刺几乎没有过滤作用,最终这些毛刺信号就会被“保留”并传递到下一级,从而使得毛刺问题更为突出。

可见,即使在最简单的逻辑运算中,如果出现多路信号同时发生跳变的情况,在通过内部走线后,就一定会产生毛刺。然而现在用在数字电路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信号常常是由时钟来控制的,在多数据输入的复杂运算系统,甚至每个数据都是由相当多的位数组成。此时,每一级产生的毛刺都会对结果有严重的影响,如果设计是多级的,那么毛刺的累加甚至会影响整个设计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下面我们将以乘法运算电路来说明毛刺的产生以及消除[2]。3.1 毛刺产生的原因

4 毛刺的消除方法

状态机控制法

对于大型的数字电路设计,状态机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选择,能使运行性能和硬件资源的占用达到最佳的优化,另外灵活的使用状态机也可以实现信号的同步和消除毛刺的目的。在数据传递比较复杂的多模块系统中,由状态机在特定的时刻分别发出控制特定模块的时钟信号或者模块使能信号,状态机的循环控制就可以使得整个系统协调运作,同时减少

毛刺信号。那么只要我们在状态机的触发时间上加以处理,就可以避免竞争冒险,从而抑制毛刺的产生。原理如图6-1所示。

图6-1状态机控制原理

首先,我们来设计一个简单的4位乘法器。其程序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mul4 IS

PORT(a,b: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y: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mul4;

ARCHITECTURE behave OF mul4 IS

signal c0,c1,c2,c3: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PROCESS(a,b,c0,c1,c2,c3)

BEGIN

IF b(0)='0' THEN c0<="0000";

ELSE c0<=a;

end if;

IF b(1)='0' THEN c1<="0000";

ELSE c1<=a;

end if;

IF b(2)='0' THEN c2<="0000";

ELSE c2<=a;

end if;

IF b(3)='0' THEN c3<="0000";

ELSE c3<=a;

end if;

y<=("0000"& c0)+("000"& c1&'0')+("00"& c2&"00")+('0'&c3&"000"); END PROCESS;

END behave;

仿真结果如图5-1:

图5-1四位乘法器仿真结果

如上图所示,如果在不加任何的去除毛刺的措施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结果y中含有大量的毛刺。产生的原因就是每个输入(a和b)的各个数据线上的数据都不可能保证能够同时到达,也就是说在时钟读取数据线上的数据的时候,往往有的数据线上读取的已经是新的数据了,而有的数据线上读取的仍然是上一个数据,无疑这样会产生毛刺信号,而当数据完全稳定的时候,毛刺信号也就自然消失了[8]。

5.1 输出加D触发器

前面我们也有讲到,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去除毛刺的方法。原理就是用一个D触发器去读取带毛刺的信号,利用D触发器对于输入信号的毛刺不敏感的特点,去除信号中的毛刺。这是一种在简单逻辑电路中常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信号中发生在非时钟跳变沿的毛刺信号,其去除效果非常的明显。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时序电路来讲,毛刺信号往往是发生在时钟信号的跳变沿,这样,D触发器的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见图5-2,加D触发器以后的输出D_OUT,仍含有毛刺)。另外,D触发器的使用还会给系统带来一定的延时,尤其是在系统级数较多的情况下,延时也将会随之变大,因此,在使用D触发器去除毛刺的时候,一定要视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毛刺信号都可以利用D 触发器来消除[9]。

程序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

ENTITY mul4 IS

PORT(

D_IN :IN STD_LOGIC;

CLK :IN STD_LOGIC;

D_OU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a,b: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y:BUFFER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mul4;

ARCHITECTURE behave OF mul4 IS

signal c0,c1,c2,c3: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SIGNAL Q: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

PROCESS(a,b,c0,c1,c2,c3,clk)

BEGIN

IF b(0)='0' THEN c0<="0000";

ELSE c0<=a;

end if;

IF b(1)='0' THEN c1<="0000";

ELSE c1<=a;

end if;

IF b(2)='0' THEN c2<="0000";

ELSE c2<=a;

end if;

IF b(3)='0' THEN c3<="0000";

ELSE c3<=a;

end if;

y<=("0000"& c0)+("000"& c1&'0')+("00"& c2&"00")+('0'&c3&"000");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Q(0)<=y(0);

FOR I IN 1 TO 7 LOOP

Q(I) <= y(I-1);

END LOOP;

END IF;

D_OUT <= Q;

END PROCESS;

END behave;

仿真结果:

图5-2加D触发器后仿真结果

5.2在有限状态机的基础上采用时钟同步信号

在有限状态机的基础上采用时钟同步信号,即把时钟信号引入组合进程。状态机每一个输出信号都经过附加的输出寄存器,并由时钟信号同步,因而保证了输出信号没有毛刺。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增加了输出寄存器,硬件开销增大,这对于一些寄存器资源较少的目标芯片是不利的,从状态机的状态位到达输出需要经过两级组合逻辑,这就限制了系统时钟的最高工作频率,由于时钟信号将输出加载到附加的寄存器上,所以在输出端得到信号值的时间要比状态的变化延时一个时钟周期[10]。

例如Mealy型状态机,其主要程序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MEALY1 IS

PORT ( CLK ,DATAIN,RESET : IN STD_LOGIC;

Q : OUT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END MEALY1;

ARCHITECTURE behav OF MEALY1 IS

TYPE states IS (st0, st1, st2, st3,st4);

SIGNAL STX : states ;

BEGIN

COMREG : PROCESS(CLK,RESET) BEGIN --决定转换状态的进程

IF RESET ='1' THEN STX <= ST0;

ELS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CASE STX IS

WHEN st0 => IF DATAIN = '1' THEN STX <= st1; END IF;

WHEN st1 => IF DATAIN = '0' THEN STX <= st2; END IF;

WHEN st2 => IF DATAIN = '1' THEN STX <= st3; END IF;

WHEN st3=> IF DATAIN = '0' THEN STX <= st4; END IF;

WHEN st4=> IF DATAIN = '1' THEN STX <= st0; END IF;

WHEN OTHERS => STX <= st0;

END CASE ;

END IF;

END PROCESS COMREG ;

COM1: PROCESS(STX,DATAIN) BEGIN --输出控制信号的进程

CASE STX IS

WHEN st0 => IF DATAIN = '1' THEN Q <= "10000" ;

ELSE Q<="01010" ; END IF ;

WHEN st1 => IF DATAIN = '0' THEN Q <= "10111" ;

ELSE Q<="10100" ; END IF ;

WHEN st2 => IF DATAIN = '1' THEN Q <= "10101" ;

ELSE Q<="10011" ; END IF ;

WHEN st3=> IF DATAIN = '0' THEN Q <= "11011" ;

ELSE Q<="01001" ; END IF ;

WHEN st4=> IF DATAIN = '1' THEN Q <= "11101" ;

ELSE Q<="01101" ; END IF ; WHEN OTHERS => Q<="00000" ;

END CASE ;

END PROCESS COM1 ;

END behav;

其时序仿真波形如图5-3所示:

图5-3 Mealy型有限状态机的仿真时序图

不难看出有毛刺现象,采用时钟同步信号,将输出的Q值由时钟信号锁存

后在输出,改进后的Mealy型状态机,其主要程序如下:

LIBRARY IEEE; --MEALY FSM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MEALY2 IS

PORT ( CLK ,DATAIN,RESET : IN STD_LOGIC;

Q : OUT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END MEALY2;

ARCHITECTURE behav OF MEALY2 IS

TYPE states IS (st0, st1, st2, st3,st4);

SIGNAL STX : states ;

SIGNAL Q1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BEGIN

COMREG : PROCESS(CLK,RESET) --决定转换状态的进程

BEGIN

IF RESET ='1' THEN STX <= ST0;

ELS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CASE STX IS

WHEN st0 => IF DATAIN = '1' THEN STX <= st1; END IF;

WHEN st1 => IF DATAIN = '0' THEN STX <= st2; END IF;

WHEN st2 => IF DATAIN = '1' THEN STX <= st3; END IF;

WHEN st3=> IF DATAIN = '0' THEN STX <= st4; END IF;

WHEN st4=> IF DATAIN = '1' THEN STX <= st0; END IF;

WHEN OTHERS => STX <= st0;

END CASE ;

END IF;

END PROCESS COMREG ;

COM1: PROCESS(STX,DATAIN,CLK) --输出控制信号的进程

VARIABLE Q2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BEGIN

CASE STX IS

WHEN st0=> IF DATAIN='1' THEN Q2 :="10000"; ELSE Q2:="01010"; END IF;

WHEN st1=> IF DATAIN='0' THEN Q2 :="10111"; ELSE Q2:="10100"; END IF;

WHEN st2=> IF DATAIN='1' THEN Q2 :="10101"; ELSE Q2:="10011"; END IF;

WHEN st3=> IF DATAIN='0' THEN Q2 :="11011"; ELSE Q2:="01001"; END IF;

WHEN st4=> IF DATAIN='1' THEN Q2 :="11101"; ELSE Q2:="01101"; END IF; WHEN OTHERS => Q2:="00000" ;

END CASE ;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Q1<=Q2;

END IF;

END PROCESS COM1 ;

Q <= Q1 ;

END behav;

其时序仿真波形如图5-4所示,改进后毛刺不复存在。

图5-4 改进后Mealy型有限状态机的仿真时序图

5.3直接把状态机的状态码作为输出信号

直接把状态机的状态码作为输出信号,即采用状态码直接输出型状态机,使状态和输出信号一致,使得输出译码电路被优化掉了,因此不会出现竞争冒险。这种方案,占用芯片资源少,信号与状态变化同步,因此速度快,是一种较优方案。但在设计过程中对状态编码时可能增加状态向量,出现多余状态。虽然可用CASE语句中WHENOTHERS来安排多余状态,但有时难以有效控制多余状态,运行时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因此它适用于状态机输出信号较少的场合[11]。

若对AD0809的采样控制采用状态码直接输出型状态机方案,其程序如下: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AD0809 IS

PORT (D :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CLK ,EOC : IN STD_LOGIC;

ALE, START, OE, ADDA : OUT STD_LOGIC;

c_state : OUT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Q :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AD0809;

ARCHITECTURE behav OF AD0809 IS

SIGNAL current_state, next_state: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 CONSTANT st0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 "00000" ;

CONSTANT st1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 "11000" ;

CONSTANT st2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 "00001" ;

CONSTANT st3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 "00100" ;

CONSTANT st4 : STD_LOGIC_VECTOR(4 DOWNTO 0) := "00110" ;

SIGNAL REGL :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LOCK: STD_LOGIC;

BEGIN

ADDA<='1'; Q<=REGL; START<=current_state(4); ALE<=current_state(3);

OE<=current_state(2); LOCK<=current_state(1);c_state <=current_state;

COM: PROCESS(current_state,EOC) BEGIN --规定各状态转换方式

CASE current_state IS

WHEN st0=> next_state <= st1; --0809初始化

WHEN st1=> next_state <= st2; --启动采样

WHEN st2=> IF (EOC='1') THEN next_state <= st3; --EOC=1表明转换结束

ELSE next_state <= st2; --转换未结束,继续等待

END IF ;

WHEN st3=> next_state <= st4;--开启OE,输出转换好的数据

WHEN st4=> next_state <= st0;

WHEN OTHERS => next_state <= st0;

END CASE ;

END PROCESS COM ;

REG: PROCESS (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current_state<=next_state; END IF;

END PROCESS REG ;

LATCH1: PROCESS (LOCK) -- 此进程中,在LOCK的上升沿,将转换好的数

据锁入

BEGIN

IF LOCK='1' AND LOCK'EVENT THEN REGL <= D ;

END IF;

END PROCESS LATCH1 ;

END behav;

其时序仿真波形如图5-5所示。改进后毛刺不复存在。

图5-5 AD0809采用改进后Moore型有限状态机控制方案的仿真时序图

6 结语

由于毛刺信号对FPGA器件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如何有效抑制毛刺信号就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首先必须对程序设计本身进行优化和改进,使毛刺信号的产生降低到最小,比如将一些信号用变量代替来减小延时等。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用适合的方法也非常的重要,一定要慎重考虑。比如延时环节的加入会使整个系统的延时增大,加入太多时就会影响系统的运行等。

参考文献

[1]~

[2]赵艳秋,冯晓伟,冯健.FPGA应用愈加广泛,行业演进呈现三大趋势[N].中国电子报,2008,2(08):1~2.

[3]

[4]楼观涛,马跃.FPGA设计中毛刺信号的产生及消除[J].电子世界,2004,20(7):22~25.

[5]孙晓东.FPGA毛刺产生的原因及其抑制方法[J].唐山电视发射台,唐山063000,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19(9):70~76.

[6]褚振勇,翁木云.FPGA设计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1~15.

[7]刘一平,叶媲,凌朝东.FPGA的可靠时钟设计方案[N].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6):55~67.

[8]钱立旺.0.6μm CMOS 622Mb/s高速分接器设计[J].电子世界,2004,27(6):36~38.

[9]杨波,高德远.RTL电路的时序优化设计[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22(9):20~25.

[10]陈智荣.大屏幕TFT-LCD源极驱动器数据输入接口设计[J].2007,54(3):10~13.

[11]~

FPGA消除毛刺的方法

如何解决FPGA电路设计中的毛刺问题 如何解决FPGA电路设计中的毛刺问题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张志杰汪翔 引言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计算能力、容量以及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它正以高度灵活的用户现场编程功能、灵活的反复改写功能、高可靠性等优点,成为数字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新宠。但和所有的数字电路一样,毛刺也是FPGA电路中的棘手问题。它的出现会影响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严重时会导致整个数字系统的误动作和逻辑紊乱。因此,如何有效正确的解决设计中出现的毛刺,就成为整个设计中的关键一环。 本文就FPGA设计中出现的毛刺问题,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几种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供同行供交流与参考。 FPGA电路中毛刺的产生 我们知道,信号在FPGA器件中通过逻辑单元连线时,一定存在延时。延时的大小不仅和连线的长短和逻辑单元的数目有关,而且也和器件的制造工艺、工作环境等有关。因此,信号在器件中传输的时候,所需要的时间是不能精确估计的,当多路信号同时发生跳变的瞬间,就产生了“竞争冒险”。这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尖峰信号,这些尖峰信号就是“毛刺”。另外,由于FPGA以及其它的CPLD器件内部的分布电容和电感对电路中的毛刺基本没有什么过滤作用,因此这些毛刺信号就会被“保留”并传递到后一级,从而使得毛刺问题更加突出。 可见,即使是在最简单的逻辑运算中,如果出现多路信号同时跳变的情况,在通过内部走线之后,就一定会产生毛刺。而现在使用在数字电路设计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信号往往是由时钟控制的,多数据输入的复杂运算系统,甚至每个数据都由相当多的位数组成。这时,每一级的毛刺都会对结果有严重的影响,如果是多级的设计,那么毛刺累加后甚至会影响整个设计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下面我们将以乘法运算电路来说明毛刺的产生以及去除,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的编程软件是Quartus II2.0,实验器件为Cyclone EP1CF400I7。需要说明一点,由于示波器无法显示该整数运算的结果,我们这里将只给出软件仿真的结果。而具体的编程以及程序的下载我们在这里也不再详述,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献书籍。 毛刺的消除方法 首先,我们来设计一个简单的乘法运算电路。运算电路所示。 (c)所示,如果在不加任何的去除毛刺的措施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结果c中含有大量的毛刺。产生的原因就是在时钟的上升沿,每个输入(a和b)的各个数据线上的数据都不可能保证同时到达,也就是说在时钟读取数据线上的数据的时候,有的数据线上读取的已经是新的数据,而有的数据线上读取的仍然是上一个数据,这样无疑会产生毛刺信号,而当数据完全稳定的时候,毛刺信号也就自然消失了。 输出加D触发器

企业案例011机器人去毛刺解决方案

机器人去毛刺》解决方案

日期2015 年 5 月14 日

二海一坤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去毛刺 解决方案 推-"!=- _ -1-- ■吕 I ■*- ATI的去除毛刺工具是一种轻巧的旋转工具,其主轴采用径向压缩空气作为驱动,可 以在不规则的零件表面上高速旋转、操作加工。其“浮动”马达和主轴采用±8mm勺径向动力装置,可以使精加工力保持恒定。该工具配有一个刚性外罩和一个内部的马达/主轴总成,运行比较方便。气动马达/主轴总成安装于外罩的心轴轴承上,气动马达与心轴轴承独立于外罩运行,径向“动力场”由工具外罩前侧的环形小型气动活塞提供,其动力可以从工具径向的任何一个角度(360。)传送到主轴/工具上。马达内部的调速控制器可以使主轴以40000r-65000r/mi n的转速保持高速运行,每单位可承受0.7?4.3kg 的载荷而不变形,供气压力为0.035?0.42MPa ATI去毛刺工具十分轻巧,可以在恒定压力下紧贴工件边缘一一甚至能像机器人那样沿着零件的边缘以305mm/s的速度移动。其工作温度为5?35C,采用标准的碳化钨工业刀片,以适应组装线变化的需要,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另外,刀片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随时更换,从而改变操作方式。

机器人去毛刺解决方案 实施措施/解决方案 ATI去毛刺装置安装于机器人或CNC数控机床上,配有噪音很低的空气压缩机马达,使用干净、干燥、经过过滤的、无润滑剂的空气,直接通向工件。这种精加工工具使用两种连接空气:一种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63 MPa,作为切削锉刀的旋转驱动力;另一种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42MPa作为径向驱动力。硬质材料的零件精加工速度可以达到25? 76mm/s而软质材料的零件精加工速度可以达到76?305mm/s工作时, 精加工工具的恒定转速为40000r-65000r/min。气动工具有一个空气管路用于驱动切削锉刀,使其旋转运行,而另一管线的压缩空气能产生径向传动力,用于驱动马达/主轴总成。浮动加工头上的空气压力经过调节,可提供恒定的加工力,这对于加工优质倒角是必要的。此外,长而细的去毛刺装置的“工作”端可以非常精确、深入地打磨加工,甚至可以深入到其他工具都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加工。 结果/成效 ATI去毛刺装置不但能够模拟手工精加工打磨方式,更为灵活的是,它可以迅速且容易 地改变方向。其尖端固有的灵活特性节约了机械手的编程时间。由于该工具能提供机械手路径和零件边缘之间的偏差,因此编程人员只需对少量的路径点编程就能达到目的。安装一个直径与刀具直径相同的销钉,或安装一个带有顶尖的智能化工具代替真正的刀具,就可以进行机械手路径的编程。机械手可通过手动方式移动到一个点上,此时销钉或带有顶尖的智能化工具在这一点上与零件的边缘接触,并将这一个点记录下来,沿着零件的边缘运动,并按一定的间隔重复上述步骤。机械手控制器利用这些记录点确定其跟踪路径,同时将切削力调整到“运行位置”,这样,编程人员就可以对毛刺较大的区域或必须切削更多材料的区域增大切削力。

去毛刺除披锋清夹缝倒角洗净一次完成

去毛刺、除披锋、清夹缝、倒角、洗净一次完成 价格特优—质保六年—终身维护 科技改变你的生产工艺:科技为你实现去毛刺自动化;科技为你提高经济效益,专业铸就品质;品质铸就品牌。有毛刺找国林;国林为你解决精密去毛刺困惑。公司专注于五金件表面处理研究事业的最前沿,我司专业提供磁力抛光机,磁力研磨机,磁力去毛刺机,精密去毛刺设备,振动研磨机,离心光饰机,螺旋光饰机,烘干机等各种研磨抛光设备与研磨材料。价格便宜,质量保证,专业解决精密内孔去毛刺,表面光亮,除油去污等问题。 磁力抛光机工作原理: 1、研磨速度快,平均一次研磨时间约5分至15分钟左右,配双价格槽替换工 件快,可在机器运转中交换研磨零件。 2、操作简单,绝对安全,一人可操作数台机器。 3、成本低,不锈钢针为半永久性磨材,消耗极低、唯一的耗材为研磨液。 4、无污染,研磨液是含97%水分,姑无毒性及发生火灾之虞,完全符合环保排 放标准。 5、研磨完成后,工件好处理,可用筛网,筛桶,电磁力,或分离机轻易将工件 及不锈钢针分离。 6、不锈钢针有直径0.2—5mm至1.2—10mm可供选择。 磁力去毛刺机优点: 1、相比其他布伦抛光机等抛光设备,磁力去毛刺机可批量工件抛光处理,完成 抛光后可用筛网批量和钢针分离开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2、磁力去毛刺机针对小五金件,小饰品等死角,内孔处理效果极佳。可达到清 除灰尘,去除毛刺,提高产品表面光亮度,这是其他类型抛光设备无法比拟的特点。 3、磁力去毛刺机操作简单,可一人同时操作多台设备,节约成本。 4、磁力去毛刺机采用抛光液和钢针,再加上适当自来水来批量抛光工件,其钢 针为半永久性耗材,磨损少。 磁力抛光机去毛刺工艺是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是用一种叫去毛刺磁力研磨机产品。突破传统振动抛光理念,采用磁场特有的能量传导不锈钢针磨材产生高

FPGA中的毛刺信号解析

FPGA设计中毛刺信号解析 在FPGA的设计中,毛刺现象是长期困扰电子设计工程师的设计问题之一, 是影响工程师设计效率和数字系统设计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由于信号在FPGA的内部走线和通过逻辑单元时造成的延迟,在多路信号变化的瞬间,组合逻辑的输出常常产生一些小的尖峰,即毛刺信号,这是由FPGA 内部结构特性决定的。毛刺现象在FPGA的设计中是不可避免的,有时任何一点毛刺就可以导致系统出错,尤其是对尖峰脉冲或脉冲边沿敏感的电路更是如此。 任何组合电路、反馈电路和计数器都可能是潜在的毛刺信号发生器,但毛刺并不是对所有输入都有危害,如触发器的D输入端,只要毛刺不出现在时钟的上升沿并满足数据的建立保持时间,就不会对系统造成危害。而当毛刺信号成为系统的启动信号、控制信号、握手信号,触发器的清零信号(CLEAR)、预置信号(PRESET)、时钟输入信号(CLK)或锁存器的输入信号时就会产生逻辑错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带有毛刺的信号直接接入对毛刺敏感的输入端上,对于产生的毛刺,应仔细分析毛刺的来源和性质,针对不同的信号,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加以消除。 因此,克服和解决毛刺问题对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尤为重要。本文从FPGA的原理结构的角度探讨了产生毛刺的原因及产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总 结了多种不同的消除方法,在最后结合具体的应用对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 1毛刺产生的原因 以图1的例子分析毛刺产生的起因:图1是一个3位同步加法计数器,当使能端为高电平时,在每个时钟上升沿时刻,QA ,QB,QC从000逐步变到111,进入到全1状态后,进位输出端输出半个时钟脉冲宽度的高电平,但从图2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到在011变化到100时刻ROC出现了尖脉冲,即毛刺。 以Xilinx的FPGA为例分析其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2]。

关于铝合金材料的螺纹加工的毛刺及铝屑的原理及解决方案

关于铝合金材料的内螺纹加工的方法及产生毛刺及铝屑的解决方案内螺纹加工有车削螺纹、攻丝、挤压、铣削,车削、攻丝加工是传统加工工艺,挤压螺纹、铣削螺纹是现代制造业中的先进技术。挤压内螺纹主要适用延伸率大于10%钢材的薄板及铝合金材料,钢材薄板厚度一般在3mm。铣削螺纹是用螺纹销在数控机床通过圆弧插补加工成形的螺纹。由于铣削螺纹是通过刀具的侧刃铣削,刀具会受到侧向力作用,如果材料较硬,会产生让刀现象,导致螺纹上下大小不一。所以小直径(直径20以内)的螺纹铣削一般不适用钢材,一般适用于铝合金材料。 挤压螺纹时原理是通过材料塑性变形形成的螺纹,用挤压丝锥挤压螺纹时,不会产生切削,也就是说没有把材料切除,所以不会切削物产生。而切削丝锥加攻螺纹是通过吧材料切除,形成螺纹,所以会产生切削物。 挤压螺纹的加工预钻孔直径和切削丝锥不一样,切削丝锥的加工螺纹时的预钻孔直径就是螺纹的小径,挤压丝锥的预钻孔直径要比螺纹的小径大,具体公式是:预钻孔直径=D-0.2P-0.00403Pf1+0.0127n ,D:标准大径,P:螺距,f1:螺纹接触高度比(%),n:RH(OSG标准,此标准能与国标对应)的精度号,例如:M10×1.5RH7P2级内螺纹,螺纹接触高度比为90%,预钻孔直径=10-0.2×1.5-0.00403×1.5×90+0.0127×7=9.24 铣削螺纹的预钻孔是和切削丝锥的螺纹预钻孔直径一样,其原理螺纹铣刀在数控机床走一个圆弧插补,刀具的进一个螺距的深度。切削丝锥的切削齿是按照螺距螺旋的,在丝锥的每个截面圆上是按照一个螺距在上升的。螺纹铣刀的切削齿刃不是按照螺距螺旋的,每个齿形在刀具的一个截面圆上的。 金属切削时,由于材料有延伸性,所以被切削材料容易在被切处的棱边、孔等的相交线处形成毛刺。铝合金材料的延伸性好,所以在加工铝合金材料是更容易产生毛刺,特别是在加工铝合金材料的内螺纹时,会在螺纹的牙尖形成毛刺和铝屑。产生这些毛刺的和铝屑的根本原因是螺纹刀具没有和铝合金材料完全贴合。 由于铝合金内螺纹可以用挤压丝锥加工,挤压螺纹是无切削加工,所以不会产生毛刺和铝屑问题。 有的铝合金螺纹必须要用切削丝锥加工时,当刀具寿命到一定程度是就会产生毛刺,但是刀具还可以使用,要是刀具报废浪费大,制造成本高。为了解决这种毛刺问题,必须有这样要求:1.由于丝锥制造时小径是砂轮修磨的,小径一般都会比预钻孔直径小,所以会产生毛刺,所以加工铝合金内螺纹要是用切削丝锥时,丝锥必须定做非标,要求丝锥小径按照螺纹精度制造。2.然后预钻孔小径要和丝锥小径一致。 螺纹铣刀加工螺纹时,要求螺纹铣刀的小径必须与螺纹小径的表面贴合,这样才不会产生毛刺。

内孔去毛刺的十一种方法

1、内孔人工去毛刺 这个也是一般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采用锉刀、砂纸、磨头等作为辅助工具。锉刀有人工锉刀和气动错动。 简评: 人工成本较贵,效率不是很高,且对复杂的交叉孔很难去除。 对工人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适用毛刺小,产品结构简单的产品。 2、内孔化学药水去毛刺 无锡市欧谱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德国的一种用化学药水去毛刺的药水技术,这个去毛刺工艺是纯化学的方法,是用一种叫化学OPULL(欧谱)产品。是一种纯化学的浸泡工艺,生产效率高,可大批量,一次性去除毛刺,节省了大量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去毛刺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适用于铁素体钢材,有色金属或者铝的零件。这个方法简便,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可以对构造非常复杂的工件(例如:内角孔)或者容易受损的零件或者易弯曲的零件去除毛刺而不损坏工件,以得到更精密的工件。跟传统的去毛刺方法相比更容易,更省钱,更省力工件质量质量大大改善。许多复杂壳体零件内有一,二百个内孔、交叉孔,台肩孔,盲孔等,要求去除各交叉孔的毛刺都是十分困难的,往往要采用很多种方法都很难解决.OPULL化学去毛刺工艺采用浸泡工艺来去除毛刺,不管你工件 的内孔有多少,有多小,只要是药水能进入的地方毛刺都可以去除,目前欧谱公司化学表面处理加工技术被主要应用于制造工具、纺织机械、缝纫零配件、液压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以及航空零部件等行业精密产品。 简评: 生产效率高,可大批量,一次性去除毛刺,节省了大量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去毛刺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冲模去毛刺 采用制作冲模配合冲床进行去毛刺。 简评: 需要一定的冲模(粗模+精冲模)制作费,可能还需要制作整形模。 适合分型面较简单的产品,效率及去毛刺效果比人工佳。 4、研磨去毛刺 此类去毛刺包含振动、喷砂、滚筒等方式,目前企业采用较多。 简评: 存在去除不是很干净的问题,可能需要后续人工处理残余毛刺或者配合其他方式去毛刺。 适合批量较大的小产品。 5、冷冻去毛刺 利用降温使毛刺迅速脆化,然后喷射弹丸去除毛刺。 简评: 设备价格大概在二三十万; 适合毛刺壁厚较小且产品也较小的产品。 6、热爆去毛刺 也叫热能去毛刺、爆炸去毛刺。通过将一些易然气体,通入到一个设备炉中,然后通过一些介质及条件的作用,让气体瞬间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来溶解去除毛刺。 简评:

免毛刺时钟切换电路设计方法

免毛刺时钟切换电路设计方法 基于网上资料整理,并进一步作了分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时钟切换的时候毛刺(glitch)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设计防止毛刺发生的时钟切换电路。但是没有讲到电路设计的构思从何而来,大家看了之后知道直接用这个电路,但是假如不看这篇文章,自己从头设计还是无从下手。 在这里,我换另外一个角度,通过电路设计技巧来阐述防毛刺时钟切换电路的设计思路。希望看过之后,不用参考文章就能够自己设计出这个电路。 对于一个时钟切换电路,输入两个异步时钟clk0、clk1,以及一个选择信号sel。 (1) 假设不考虑glitch,直接使用Mux就可以完成切频。电路如下: 由于clk0/clk1/sel之间是异步关系,时钟切换会发生在任意时刻,有一定的概率会发生glitch. glitch的危害文章里已经详述,这里不再重复。Glitch可能导致无法满足setup或hold时序要求而导致寄存器输出为不定态。 (2) 由于sel和clk0和clk1都是不同步的,我们可以从sel同步的方向入手,假如sel需要和clk0和clk1进行同步,那么sel必须分成两路,一个和clk0同步,一个和clk1同步,同步之后的sel信号再和clk0/clk1 gating起来,就可以让问题简单化。为了将sel分成两路,并且clk0/clk1需要分别gating, 那么可以将mux逻辑用and/or设计出来,如下:

当然此Mux电路还可以用两个or加上一个and来实现,都可以。注意G0和G1两点就是分别对clk0和clk1进行gating. 将来会在G0/G1点插入同步DFF. (3) 将上面电路拆开成两部分,一部分电路通过sel产生sel+和sel-两路,另一部分电路是gating mux电路, 如下: 只需要将sel-接上G0, sel+接上G1就是一个mux电路。将电路分开,是为了后续技巧性的功能替换。 (4) 将part0电路换成同样功能的带反馈的组合电路(为何要这样做,属于电路设计直觉和技巧。原因有2。其一,可以防抖。以part0_a为例,Sel从1到0的跳变,若仅为非常短的glitch,则可能sel+还来不及从1到0跳变,故sel-也保持为0,从而防止了输出因glitch 而抖动。其二,利用反馈,让时钟切换按照安全的顺序,即先关闭当前时钟,再打开目标时钟。而不管关闭还是使能,都必须保证当前时钟或目标时钟的使能信号的跳变都是分别在时

冲压毛刺的形成及其控制

冲压毛刺的形成及其控制 摘要:冲压加工中产生毛刺最明显的工序是冲裁,冲裁为冲压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应用最广泛,其质量对后道工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极大地左右着最终成品的性能,为掌握有关毛刺形成及其控制的知识,必须充分了解影响冲裁过程及产生毛刺原因。 关键词:冲压加工毛刺形成及其控制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使用要求,再加工定位.操作安全与外观 质量等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去毛刺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去毛刺的技术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冲压加工中产生毛刺最明显的工序是冲裁,冲裁为冲压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应用最广泛,其质量对后道工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极大地左右着最终成品的性能,为掌握有关毛刺形成及其控制的知识,必须充分了解影响冲裁过程及产生毛刺原因。 1.冲裁过程及断面情况 下图所示为冲裁过程及冲裁断面各部位的名称。 图1 (a)冲裁过程(b)冲裁断面 2.毛刺产生的原理

由冲裁过程知在凸模刃口附近,由于位于凹模上面的被加工材料向上反弹,使其内部的拉应力有所缓和,因此凸模刃口附近的拉应力比凹模刃口附近的拉应力要小,即裂纹首先从拉应力大的凹模一侧发生。随着凸模继续下降,凸模一侧也开始发生裂纹。两刃尖附近处于好像打入一斜楔的状态。加工材料与斜楔中心线越是近于直角,其斜楔的效果越大,料断裂所必需的力也越小。因而间隙大,发生裂纹的时间要早。由于凹模刃口附近发生裂纹的时间先于凸模,因此,零件断口剪切面的长度比孔的剪切面长度短。刀尖附近为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分界处,但最大拉应力发生在距刃尖附近的刃口侧面。这正如图1Ⅳ所示,裂纹不是产生于刃尖,而是在其侧面。这个裂纹的发生点至刃口端面的距离被称为毛刺高度。随着间隙增大,凹模上面的被加工材料的反弹增大,发生裂纹的位置朝着远离刃口端面的位置移动,因此毛刺增大。图2定性地说明了毛刺随间隙面变化的趋势。 同时,由于发生裂纹位置随刃口的磨损而远离其端面,因此随冲数量的增加,毛刺也要增大。如果冲头继续下降,由于应力集中效应的作用裂纹继续扩展,从此时起,剪切力减小。另外,由于冲头侧面裂纹和凹侧面裂纹会合,使被加工材料断裂面分离。但是,对于加工硬化系数大的因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顶端产生强烈的加工硬化,其强度明显增加,致使裂纹扩展受到限制(如图3所示),从而会在新的位置产生新的裂纹。这种微小的裂纹由于凸模的摩擦成为微细的粉末而脱落。裂纹沿板面连成一长线一般称之为“胡须现象。这种现象常见于质软的铝板、铜板和纯铁等。 图2间隙与毛刺高度图3微小裂纹的产生 3.控制毛刺的原理 最好抑制材料的延展性,使拉力集中便于产生裂纹。控制的主要因素是间隙,若间隙过小,压缩力增大,就出现延展性,毛刺增大。若间隙过大,拉力不集中,仍然使毛刺增大。 选择适当的间隙最好,另外,刃口越锋利,拉力越集中,毛刺也就越小。磨损变圆的刃口使压缩力增大,毛刺也增大。此外,冲模上装备可靠的压料板效果好,脆性材料效果好。 4.控制毛刺的措施 综上分析,导致毛刺产生的原因很多,在不能改变加工对象材料性能的情况下,生产中常采用以下措施控制毛刺的产生。 (1)选择合理的间隙值。在影响冲裁件质量的诸多因素中,间隙是主要因素。因断面质量与裂纹的走向有关,而裂纹的走向与间隙有关。间隙大小决定着凸、凹模刃口附近板料产生的上、下裂纹是否重合。只有凸、凹模间隙适当时,裂纹才重合,此时零件断面斜度很小,并且比较平直光滑、毛刺小。适当间隙值见附表1(单侧%)。 (2)控制模具刃口的磨损程度。刃口磨损或损坏会变圆,间隙也会由于侧面的磨损而增大,毛刺也就相应增加。生产过程中模具一般经过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异常磨损三个阶段。各种模具在异常磨损之前,其使用情况是理想的,但常受到冲压制品所要求精度的限制。很多情况下是在正常磨损区域内即达到所允许的毛刺高度,此时必须再一次进行修磨。 (3)选择合适的加工条件。冲压加工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模具材料:选择耐磨性好、硬度高的材料。模具淬火硬度越高,模具刃口的硬度越高,毛刺高度越小。 模具结构:模具导向装置具有较高的精度,则可保证冲裁时间隙合理,毛刺相应减小。 压力机:冲压设备的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与毛刺的高度都有很大关系,在静态精度低的冲床上,冲制的冲件毛刺增加程度明显增大。 一方面,由于偏心载荷的作用,滑块垂直运动精度受到破坏,冲压时滑块要倾斜,模具刃口间隙发生变化,致使模具损伤或者卡死,这时毛刺会急剧增长。为此,冲压过程中要测定滑块倾斜量,并通过调整滑块调节螺栓和滑板来修正其倾斜值,这样可以控制毛刺异常发生。 润滑情况:润滑油对毛刺高度有很大影响。它可缓和加工材料与模具刃口之间的磨擦,同时还可防止剪切变形所引起的温升,而且可以防止被加工材料粘附在模具刃口上。因此好的润滑情况可以减小毛刺的产生。 5.结束语

11种去毛刺除毛刺方法选择

11种去毛刺除毛刺方法选择 1、人工去毛刺 这个也是一般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采用锉刀、砂纸、磨头等作为辅助工具。锉刀有人工锉刀和气动错动。 简评: 人工成本较贵,效率不是很高,且对复杂的交叉孔很难去除。 对工人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适用毛刺小,产品结构简单的产品。 2、化学药水去毛刺 无锡市欧谱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德国的一种用化学药水去毛刺的药水技术,这个去毛刺工艺是纯化学的方法,是用一种叫化学OPULL(欧谱)产品。是一种纯化学的浸泡工艺,生产效率高,可大批量,一次性去除毛刺,节省了大量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去毛刺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适用于铁素体钢材,有色金属或者铝的零件。这个方法简便,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可以对构造非常复杂的工件(例如:内角孔)或者容易受损的零件或者易弯曲的零件去除毛刺而不损坏工件,以得到更精密的工件。跟传统的去毛刺方法相比更容易,更省钱,更省力工件质量质量大大改善。许多复杂壳体零件内有一,二百个内孔、交叉孔,台肩孔,盲孔等,要求去除各交叉孔的毛刺都是十分困难的,往往要采用很多种方法都很难解决.OPULL化学去毛刺工艺采用浸泡工艺来去除毛刺,不管你工件的内孔有多少,有多小,只要是药水能进入的地方毛刺都可以去除,目前欧谱公司化学表面处理加工技术被主要应用于制造工具、纺织机械、缝纫零配件、液压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以及航空零部件等行业精密产品。 简评:

生产效率高,可大批量,一次性去除毛刺,节省了大量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去毛刺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冲模去毛刺 采用制作冲模配合冲床进行去毛刺。 简评: 需要一定的冲模(粗模+精冲模)制作费,可能还需要制作整形模。 适合分型面较简单的产品,效率及去毛刺效果比人工佳。 4、研磨去毛刺 此类去毛刺包含振动、喷砂、滚筒等方式,目前企业采用较多。 简评: 存在去除不是很干净的问题,可能需要后续人工处理残余毛刺或者配合其他方式去毛刺。适合批量较大的小产品。 5、冷冻去毛刺 利用降温使毛刺迅速脆化,然后喷射弹丸去除毛刺。 简评: 设备价格大概在二三十万; 适合毛刺壁厚较小且产品也较小的产品。 6、热爆去毛刺 也叫热能去毛刺、爆炸去毛刺。通过将一些易然气体,通入到一个设备炉中,然后通过一些介质及条件的作用,让气体瞬间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来溶解去除毛刺。 简评:

时钟无毛刺切换电路

Techniques to make clock switching glitch free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3241226.html,/articles/exit/?id=5827&url=http://www.eetime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3241226.html,/story/OEG20030626S0035 Rafey Mahmud With more and more multi-frequency clocks being used in today's chips, especially in the communications field,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switch the source of a clock line while the chip is running. This is usually implemented by multiplexing two different frequency clock sources in hardware and controlling the multiplexer select line by internal logic. The two clock frequencies could be totally unrelated to each other or they may be multiples of each other. In either case, there is a chance of generating a glitch on the clock line at the time of the switch. A glitch on the clock line is hazardous to the whole system, as it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capture clock edge by some registers while missed by others. In this article,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avoiding a glitch at the output clock line of a switch are presented. The first method is used when clocks are multiples of each other, while the second deals with clocks totally un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problem with on-the-fly clock switching Figure 1 shows a simple implementation of a clock switch, using an AND-OR type multiplexer logic.

[知识]电化学去毛刺工艺

[知识]电化学去毛刺工艺 电化学去毛刺工艺 摘要:介绍了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工艺的加工机理及工艺要点(工具阴极、脉冲电源、电解液 等),并给出了加工实例。 1 引言 机械零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不仅直接影响零件本身的精度和外观质量,还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此外,由于去毛刺工序要花费工时和费用,因此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障碍之一,全世界每年花费在去毛刺方面的费用约为100亿美元。目前,国外已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研究毛刺问题,并成立了“世界去毛刺协 会”(Worldwide Burr Technology Committee,WBTC),大力实施“毛刺工程”(Burr Engineering)。去毛刺工艺属于表面光整加工范畴,目前主要采用刮刀、油石、砂布、钢丝刷轮、滚磨、振动、喷沙和撞击等手工或机械方式以及化学、高温、水射流、磨粒挤压、电化学、脉冲电化学等非机械方式去除毛刺(航空业还采用机器人打磨等方式去毛刺),这些不同的去毛刺方法各有利弊。去毛刺一般为零件的最终精加工工序,因此在去除毛刺的同时还 必须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其加工效果与选用的去毛刺工艺方法密切相关。 2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加工机理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是一种符合“绿色制造”要求的先进去毛刺工艺。该工艺采用脉冲电源代替直流电源,并在非线性电解液中进行加工;加工时,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与毛刺部位相对应的工具电极接脉冲电源的负极,工件阳极与工具阴极

之间保持较小的加工间隙,且工具阴极无进给。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由于加工所用电解液为中性无机盐水溶液,因此不会污染环境;?由于脉冲电流的间隙作用和压力波的搅拌作用改善了加工间隙内的电场和流场条件,降低了对电解液流动特性的要求,因此有利于获得稳定、理想的加工过程;?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无切削力,不会形成附加应力和表面变质层,因此可改善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貌 以及零件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图1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加工的基本原理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加工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工具电极接脉冲电源的负极,工具阴极与工件毛刺部位对应放置。加工时,首先在加工间隙内加入电解液,然后接通脉冲电源,此时工件阳极表面将发生氧化反应,工具阴极则将发生还原反应。工件阳极的基本电化学反应式为 n+M-ne?M n+M+n(OH)?Fe(OH)? n 工具(阴极)的基本电化学反应式为 +2H+2e?H? 2 加工时,在工件阳极附近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可在工件阳极与电解液之间起到隔离作用。该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电阻和较小的电导率,可阻止工件阳极表面进一步溶解,对工件阳极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在电解液的快速冲刷作用下,工件阳极表面凹陷处的氧化膜因不易扩散而较厚;工件阳极表面凸出处(如毛刺、微观凸出部位等)的氧化膜因容易扩散而较薄。由于氧化膜的分布不均匀,使毛刺等凸出部位始终与新鲜的电解液接触,因此毛刺部位的金属溶解

去毛刺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IQMS/JLW-JS-066A 去毛刺作业规范 (试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技术中心工艺技术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一、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机械、电子、电气零部件去毛刺作业的一般通用要求。 本规范与产品图样和相关技术要求文件配合使用。 本规范适用于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所有自制件产品,对于外协产品也具有指导意义。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不适用本标准的,允许制定相应作业指导书。 二、引用标准 JB 4129 冲压件毛刺高度 DIN 6784 各种工件的棱边标注 GB/T 4127.13 立式砂轮机用去毛刺和荒磨砂轮 三、去毛刺定义及方法分类 1、去毛刺定义 广义去毛刺流程如图1所示,是包含从设计去毛刺、机加工去毛刺、过程去毛刺、专门去毛刺到清洗工艺的一个完整过程。狭义去毛刺工艺主要指专门去毛刺工序。 图1、广义去毛刺流程 2、去毛刺方法分类 2.1无毛刺或少毛刺设计和加工 零部件经过加工后在其相交棱边处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毛刺,通过改变设计结构和加工工艺,可以达到零件无或少毛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和人工去毛刺强度。因此,无毛刺或少毛刺设计及加工是一种主动去毛刺方法。表1为无或少毛刺设计及加工典型实例。

表1 无毛刺或少毛刺设计及加工

2.2过程去毛刺 在机加工完成后,机加工人员对加工件进行简单去除毛刺的作业称为过程去毛刺。主要去除棱边和外圆孔边缘毛刺,去除方法如表2所示。 2.3专门去毛刺 本公司采用的专门去毛刺工序主要是指机械和工具去毛刺法。机械加工去毛刺技术,实质是利用切削刀具或工具(如,刷子、专用工具等)对零件毛刺进行切削

电路中如何消除方波跳变时产生的尖刺

电路中如何消除方波跳变时产生的尖刺? 解释一: 在组合逻辑中,由于门的输入信号通路中经过了不同的延时,导致到达该门的时间不一致叫竞争。产生毛刺叫冒险。如果布尔式中有相反的信号则可能产生竞争和冒险现象。解决方法:一是添加布尔式的(冗余)消去项,但是不能避免功能冒险,二是在芯片外部加电容。三是增加选通电路。 在组合逻辑中,由于多少输入信号变化先后不同、信号传输的路径不同,或是各种器件延迟时间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竞争)都有可能造成输出波形产生不应有的尖脉冲(俗称毛刺),这种现象成为冒险。 解释二: 竞争与冒险是数字电路中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元器件质量和设备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而数字电路的故障往往是竞争与冒险引起的,所以要研究它们。在一个复杂的数字电路的设计阶段,就完全预料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是困难的,有一些要通过实验来检查。下面将说明组合数字电路中竞争与冒险的基本概念和确定消除它的一些基本方法。 竞争:在组合电路中,信号经由不同的途径达到某一会合点的时间有先有后,这种现象称为竞争。 冒险:由于竞争而引起电路输出发生瞬间错误现象称为冒险。表现为输出端出现了原设计中没有的窄脉冲,常称其为毛刺。 竞争与冒险的关系:有竞争不一定会产生冒险,但有冒险就一定有竞争。 在组合逻辑中,由于门的输入信号通路中经过了不同的延时,导致到达该门的时间不一致叫竞争。 产生毛刺叫冒险。如果布尔式中有相反的信号则可能产生竞争和冒险现象。 解决方法:一是添加布尔式的消去项,二是在芯片外部加电容。 当组合逻辑电路存在冒险现象时,可以采取修改逻辑设计,增加选通电路,增加输出滤波等多种方法来消除冒险现象。 当一个门的输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发生改变时,由于这些变量是经过不同路径产生的,使得它们状态改变的时刻有先有后,这种时差引起的现象称为竞争(Race)。竞争的结果若导致冒险或险象(Hazard)发生(例如毛刺),并造成错误的后果,那么就称这种竞争为临界竞争。若竞争的结果没有导致冒险发生,或虽有冒险发生,但不影响系统的工作,那么就称这种竞争为非临界竞争。 组合逻辑电路的险象仅在信号状态改变的时刻出现毛刺,这种冒险是过渡性的,它不会使稳态值偏离正常值,但在时序电路中,冒险是本质的,可导致电路的输出值永远偏离正常值或者发生振荡。 组合逻辑电路的冒险是过渡性冒险,从冒险的波形上,可分为静态冒险和动态冒险。 输入信号变化前后,输出的稳态值是一样的,但在输入信号变化时,输出信号产生了毛刺,这种冒险是静态冒险。若输出的稳态值为0,出现了正的尖脉冲毛刺,称为静态0险象。若输出稳态值为1,出现了负的尖脉冲毛刺,则称为静态1冒险。 输入信号变化前后,输出的稳态值不同,并在边沿处出现了毛刺,称为动态险象(冒险)。 从引起冒险的具体原因上,冒险可以分为函数冒险和逻辑冒险。函数冒险是逻辑函数本身固有的,当多个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常常会发生逻辑冒险。避免函数冒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同一时刻只允许单个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或者采用取样的办法。 单个输入变量改变时,不会发生函数冒险,但电路设计不合适时,仍会出现逻辑冒险。通过精心设计,修改电路的结构,可以消除逻辑冒险。 解释三: 当一个门的输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发生改变时,由于这些变量是经过不同组合逻辑路径产生的,使得它们状态改变的时刻有先有后,这种时差引起的现象称为竞争(Race)。竞争的结果若导致冒险或险象(Hazard)发生(例如毛刺(glitch)),并造成错误的后果,那么就称这种竞争为临

13种去毛刺工艺方法总结

13种去毛刺工艺方法总结 毛刺,在金属加工过程中无处不在。不论你采用多么高级的精密设备,它都会伴随产品一起诞生。主要是材料的塑性变形而在被加工材料加工边缘生成的一种多余的铁屑,尤其是延展性或者韧性较好的材质,特别容易出现毛刺。 毛刺类型主要有飞边毛刺、尖角毛刺、飞溅等不符合产品设计要求的一种突出的多余的金属残余部分。对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将其杜绝,所以为了保证产品的设计要求,工程师们只有在后道的去除方面下功夫,到目前为止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的去除毛刺的方法和设备已经有很多种了。 01、人工去毛刺 这个是较传统的普遍采用的方式,采用锉刀(锉刀有人工锉刀和气动锉刀)、砂纸、砂带机、磨头等作为辅助工具。 缺点:人工成本较贵,效率不是很高,且对复杂的交叉孔很难去除。 适用对象:对工人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适用毛刺小,产品结构简单的铝合金压铸件。 02、冲模去毛刺 采用制作冲模配合冲床进行去毛刺。 缺点:需要一定的冲模(粗模精冲模)制作费,可能还需要制作整形模。 适用对象:适合分型面较简单的铝合金压铸件,效率及去毛刺效果比人工佳。 03、研磨去毛刺 此类去毛刺包含振动、喷砂、滚筒等方式,目前压铸厂采用较多。 缺点:存在去除不是很干净的问题,可能需要后续人工处理残余毛刺或者配合其他方式去毛刺。 适用对象:适合批量较大的小铝合金压铸件。 04、冷冻去毛刺 利用降温使毛刺迅速脆化,然后喷射弹丸去除毛刺。设备价格大概在二三十万; 适用对象:适合毛刺壁厚较小且体积也较小的铝合金压铸件。 05、热爆去毛刺 也叫热能去毛刺、爆炸去毛刺。通过将一些易然气体,通入到一个设备炉中,然后通过一些介质及条件的作用,让气体瞬间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来溶解去除毛刺。 缺点:设备昂贵(上百万价格),操作技术要求高,效率低,副作用(生锈、变形);

企业案例011机器人去毛刺解决方案

《机器人去毛刺》 解决方案 日期 2015年5月14日

上海一坤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去毛刺 解决方案 ATI的去除毛刺工具是一种轻巧的旋转工具,其主轴采用径向压缩空气作为驱动,可以在不规则的零件表面上高速旋转、操作加工。其“浮动”马达和主轴采用±8mm的径向动力装置,可以使精加工力保持恒定。该工具配有一个刚性外罩和一个内部的马达/主轴总成,运行比较方便。气动马达/主轴总成安装于外罩的心轴轴承上,气动马达与心轴轴承独立于外罩运行,径向“动力场”由工具外罩前侧的环形小型气动活塞提供,其动力可以从工具径向的任何一个角度(360°)传送到主轴/工具上。马达内部的调速控制器可以使主轴以40000r-65000r/min的转速保持高速运行,每单位可承受0.7~4.3kg的载荷而不变形,供气压力为0.035~0.42MPa。 ATI去毛刺工具十分轻巧,可以在恒定压力下紧贴工件边缘——甚至能像机器人那样沿着零件的边缘以305mm/s的速度移动。其工作温度为5~35℃,采用标准的碳化钨工业刀片,以适应组装线变化的需要,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另外,刀片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随时更换,从而改变操作方式。

机器人去毛刺解决方案 实施措施/解决方案 ATI去毛刺装置安装于机器人或CNC数控机床上,配有噪音很低的空气压缩机马达,使用干净、干燥、经过过滤的、无润滑剂的空气,直接通向工件。这种精加工工具使用两种连接空气:一种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63MPa,作为切削锉刀的旋转驱动力;另一种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42MPa,作为径向驱动力。硬质材料的零件精加工速度可以达到25~76mm/s;而软质材料的零件精加工速度可以达到76~305mm/s。工作时,精加工工具的恒定转速为40000r-65000r/min。气动工具有一个空气管路用于驱动切削锉刀,使其旋转运行,而另一管线的压缩空气能产生径向传动力,用于驱动马达/主轴总成。浮动加工头上的空气压力经过调节,可提供恒定的加工力,这对于加工优质倒角是必要的。此外,长而细的去毛刺装置的“工作”端可以非常精确、深入地打磨加工,甚至可以深入到其他工具都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加工。 结果/成效 ATI去毛刺装置不但能够模拟手工精加工打磨方式,更为灵活的是,它可以迅速且容易地改变方向。其尖端固有的灵活特性节约了机械手的编程时间。由于该工具能提供机械手路径和零件边缘之间的偏差,因此编程人员只需对少量的路径点编程就能达到目的。安装一个直径与刀具直径相同的销钉,或安装一个带有顶尖的智能化工具代替真正的刀具,就可以进行机械手路径的编程。机械手可通过手动方式移动到一个点上,此时销钉或带有顶尖的智能化工具在这一点上与零件的边缘接触,并将这一个点记录下来,沿着零件的边缘运动,并按一定的间隔重复上述步骤。机械手控制器利用这些记录点确定其跟踪路径,同时将切削力调整到“运行位置”,这样,编程人员就可以对毛刺较大的区域或必须切削更多材料的区域增大切削力。

电化学去毛刺工艺

电化学去毛刺工艺 摘要:介绍了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工艺的加工机理及工艺要点(工具阴极、脉冲电源、电解液等),并给出了加工实例。 1 引言 机械零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不仅直接影响零件本身的精度和外观质量,还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此外,由于去毛刺工序要花费工时和费用,因此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障碍之一,全世界每年花费在去毛刺方面的费用约为100亿美元。目前,国外已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研究毛刺问题,并成立了“世界去毛刺协 会”(Worldwide Burr Technolog y Committee,WBTC),大力实施“毛刺工程”(Burr Engineering)。去毛刺工艺属于表面光整加工范畴,目前主要采用刮刀、油石、砂布、钢丝刷轮、滚磨、振动、喷沙和撞击等手工或机械方式以及化学、高温、水射流、磨粒挤压、电化学、脉冲电化学等非机械方式去除毛刺(航空业还采用机器人打磨等方式去毛刺),这些不同的去毛刺方法各有利弊。去毛刺一般为零件的最终精加工工序,因此在去除毛刺的同时还必须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其加工效果与选用的去毛刺工艺方法密切相关。 2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加工机理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是一种符合“绿色制造”要求的先进去毛刺工艺。该工艺采用脉冲电源代替直流电源,并在非线性电解液中进行加工;加工时,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与毛刺部位相对应的工具电极接脉冲电源的负极,工件阳极与工具阴极之间保持较小的加工间隙,且工具阴极无进给。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①由于加工所用电解液为中性无机盐水溶液,因此不会污染环境;②由于脉冲电流的间隙作用和压力波的搅拌作用改善了加工间隙内的电场和流场条件,降低了对电解液流动特性的要求,因此有利于获得稳定、理想的加工过程;③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无切削力,不会形成附加应力和表面变质层,因此可改善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貌以及零件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图1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加工的基本原理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加工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工具电极接脉冲电源的负极,工具阴极与工件毛刺部位对应放置。加工时,首先在加工间隙内加入电解液,然后接通脉冲电源,此时工件阳极表面将发生氧化反应,工具阴极则将发生还原反应。工件阳极的基本电化学反应式为 M-ne→M n+ M n++n(OH)→Fe(OH)n↓ 工具(阴极)的基本电化学反应式为

毛刺与抗干扰

毛刺与抗干扰 在FPGA的设计中,毛刺现象是影响设计效率和数字系统设计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由于信号在FPGA的内部走线和通过逻辑单元时造成的延迟,在多路信号变化的瞬间,组合逻辑的输出常常产生一些小的尖峰,即毛刺信号,这是由FPGA内部结构特性决定的。毛刺现象在FPGA的设计中是不可避免的,有时任何一点毛刺就可以导致系统出错,尤其是对尖峰脉冲或脉冲边沿敏感的电路更是如此。因此,克服和解决毛刺问题对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尤为重要。 一、FPGA电路中毛刺的产生 我们知道,信号在FPGA器件中通过逻辑单元连线时,一定存在延时。延时的大小不仅和连线的长短有关,还和逻辑单元的数目有关,而且也和器件的制造工艺、工作环境等有关。因此,信号在器件中传输的时候,所需要的时间是不能精确估计的,当多路信号同时发生跳变的瞬间,就产生了“竞争冒险”。这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尖峰信号,这些尖峰信号就是“毛刺”。另外,由于FPGA及其他的CPLD器件内部的分布电容和电感对电路中的毛刺基本没有什么过滤作用,因此这些毛刺信号就会被“保留”并传递到下一级,从而使得毛刺问题更加突出。 可见,即使是在最简单的逻辑运算中,如果出现了多路信号同时跳变的情况,在通过内部走线之后,就一定会产生毛刺。而现在在数字电路设计及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信号往往是由时钟控制的,多数据输入的复杂运算系统,甚至每个数据都由相当多的位数组成。这时,每一级的毛刺都会对结果有严重的影响,如果是多级的设计,那么毛刺累加后甚至会影响整个设计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总的来说,毛刺发生的条件就是同一时刻有多个信号输入发生改变。 二、毛刺的消除方法 1.利用冗余项法 利用冗余项消除毛刺有两种方法:代数法和卡诺图法,两者都是通过增加冗余项来消除险象,只是前者针对于函数表达式而后者针对于真值表。以卡诺图为例,若两个卡诺图的两圆相切,其对应的电路就可能产生险象。因此,修改卡诺图,在卡诺图的两圆相切处增加一个圆,以增加多余项来消除逻辑冒险。但该法对于计数器型产生的毛刺是无法消除的。 2.采样法 由于冒险多出现在信号发生电平跳变的时刻,即在输出信号的建立时间内会产生毛刺,而在保持时间内不会出现,因此,在输出信号的保持时间内对其进行采样,就可以消除毛刺信号的影响,常用的采样方法有两种:一种使用一定宽度的高电平脉冲与输出相与,从而避开了毛刺信号,取得输出信号的电平值。这种方法必须保证采样信号在合适的时间产生,并且只适用于对输出信号时序和脉冲宽度要求不严的情况。另一种更常见的方法叫锁存法,是利用D触发器的输入端D对毛刺信号不敏感的特点,在输出信号的保持时间内,用触发器读取组合逻辑的输出信号。由于在时钟的上升沿时刻,输出端Q=D,当输入的信号有毛刺时,只要不发生在时钟的上升沿时刻,输出就不会有毛刺。这种方法类似于将异步电路转化为同步电路,实现简单,但同样会涉及时序问题。 3.吸收法 由于产生的毛刺实际上是高频窄脉冲,故增加输出滤波,在输出端接上小电容C就可以消除毛刺。但输出波形的前后将变坏,在对波形要求较严格时,应再加整形电路,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