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10年发展历程.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的历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的历程大致有三个阶段:1988年到了我国房地产发展最早的地方——海南,我国房地产还是一个年轻产业,自从1990年国务院55号令对土地交易的法律承认开始,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6年的发展历史了。
这16年来,我国房地产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就是说1990至1996年为一个阶段,这时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高,还仅仅只是提供一个居所,对劣质产品、市场需求不是太看重,但市场在起步,总的来说是卖方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至2000年,这时,中国房地产整个行业的文化和产业,有思想的产品才出现,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才真正产生。
第三阶段是在2000年以后,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快速发展,这是不仅要有理念,还要有文化,还要讲产品,它要求企业更有实力,更要把物质和精神做的更扎实,资源更加要整合。
90年代以前,我国一直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城市建设也带有计划经济深深的烙印。
当时的城市住宅建设由国家统一投资,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配。
住宅单体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平顶板式楼,风格单调,缺乏多样性。
这个时期的住宅产品仅仅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基本没有户型的概念,不强调功能的合理程度。
由于当时住宅属福利性质,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从1990年到1996年左右的时间,房地产开始商品化,但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购买者以单位、集体为主,辅以少量的个人购房。
通常是单位统一购买以后,然后根据职工的工龄、职称等相关要素评分,然后根据分数多少为序把房子分配给单位的职工,个人对房子地段、户型等方面选择的自主性很小。
早期的住房只是解决居住,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要求,在住宅功能上十分不合理,表现在如客厅面积小,客厅餐厅混合使用,住宅交通流线互相穿越,动静空间的干扰,套间的大量使用,卫生间很小,仅仅是一个厕所等。
总的说来,当时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是不理想的。
这时候的住房理念只是解决人们从“ 居者无其屋” 到“ 居者有其屋” 的住房紧缺状态,这个阶段是没有理念的阶段。
中国房地产10年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10年发展历程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从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短短几年时间,纵观国内,从沿海开放城市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国大地上几乎所有城市商品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下面是我通过阅读几篇文章总结出来的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的发展。
正文:从1998年到2008年这段时期是中国房地产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十年,而2008年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年。
以下是分四个阶段来简述这段时期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各种政策以及房地产企业所采取的对策和对策产生的原因。
一:起步阶段的房地产行业现状及企业行为在1998年之前,城市居民住房一般是由国家分配的公共用房,大多是根据个人的职务级别、对社会的贡献来分配,完全免费。
后来出现了廉租房,一些分不上公共用房的居民可以租住,租金很低。
在这一时期,这些房子一般是由单位或政府组织实施的,因为资金缺乏,所以房子的没有品质可言。
1998年中国停止实物分房,实行货币化分房。
住宅开始走向商品化。
这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实行货币化分房,房地产交易市场随之出现,中国房地产业正式起步。
由于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得了大量利润,为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中国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阶段2000年,政府启动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发展,此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都在增长。
由于此时整个经济正处在通货紧缩阶段,政府在2001年又采用扶持政策以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来拉动经济增长,这时候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局部过热的现象。
房地产企业在追求的利益的时候忽略了小区住宅的品质,出现了很多烂尾楼现象,让房地产企业意识到房地产业不只是建房子,也是在生产商品,要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一时各种风格的品质小区纷纷出现。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一、改革开放初期自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开始逐步开放。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起步。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主要以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为主,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19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在19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开始逐步商业化,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房地产泡沫问题。
三、2000年代初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房价也开始快速上涨。
同时,政府也开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以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
四、2008-2010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了较大的调整压力。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包括“四万亿”投资计划等,以稳定经济增长和楼市。
这一时期,部分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过快上涨的情况。
五、2010年代进入2010年代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分化,一线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而部分二线和三线城市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
政府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实行了一城一策的调控政策,以稳定楼市。
同时,租赁市场也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
六、2016年至今2016年是中国楼市的转折点,部分热点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上涨,政府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也进一步升级。
同时,租赁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热点,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迁移的增加,一些新兴城市也逐渐崛起成为楼市的热点城市。
七、未来展望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将继续发展,但发展的方式和速度将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以稳定楼市;另一方面,租赁市场和共有产权房等新型住房模式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也将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对于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城市化进程。
以下将从不同阶段进行介绍。
1. 1980年代初-1990年代末: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着住房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引入了商品房的概念,鼓励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兴建商品住房。
同时,政府逐渐开放了土地市场,鼓励土地使用权的购买和销售。
这一阶段的房地产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
2. 1990年代末-2007年:高速发展阶段进入1990年代末期,房地产市场开始蓬勃发展。
改革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热潮逐渐扩散到许多二线和三线城市。
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
3. 2008年-2013年:市场调控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到较大冲击。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和遏制投机行为。
其中包括限购政策、提高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措施。
这些调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的热度,维护了市场稳定。
4. 2014年至今:稳定发展阶段2014年以后,政府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目标由限制房价上涨转向稳定市场,确保市场供应和购房需求的平衡。
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松绑购房限制、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等。
此外,政府还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
总体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起步、高速发展、市场调控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
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房价上涨、投机泡沫和供需矛盾等问题。
因此,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目的是保持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开放初期(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崛起(1990年代中期至2024年)、房地产泡沫(2024年至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控(2024年至今)。
开放初期,中国房地产产业开始恢复。
随着经济的推进,中国重新开放土地市场,允许土地使用权出售和租赁。
1988年,中国颁布了《城市住房制度试点方案》,允许城市居民购买居住房,并引进了商品房市场。
进入1990年代中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崛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对于住房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政府还实施了住房贷款政策,使更多人能够购买自己的住房。
这一时期,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土地资源短缺等。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稳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房贷利率、鼓励购房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然而,这些措施也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房价暴涨,许多房地产商盲目扩张,过度投资,土地市场泡沫严重。
2024年,中国政府意识到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危险,并开始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限贷等措施,旨在遏制房价上涨,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平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以避免再次出现房地产泡沫。
同时,房地产业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如城市化带来的土地紧张、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总结起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恢复到崛起,再到泡沫和调控。
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中国地产发展历程及调控变化

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一)、六十年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房地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它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的地位。
1、1949-1991年:以理论创新为基础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得到的是一个饱经战争摧残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国民经济十分凋敝。
新中国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
文革后,国家一片混乱,国民经济几近停滞甚至倒退十年。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中国房地产举步维艰,发展也几近停滞。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席卷中国,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才开始真正的发展起来。
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拉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1986年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座谈会,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的支持。
此外,土地法、规划法的制定与实施以及相关法律的修订,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例如: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发达地区的创造性的发展与变革也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1998年中央政府肯定了上海、深圳在土地有偿使用方面的突破。
它们的经验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1991-1998年:非理性炒作后的调整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使我国的房地产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南方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其中炒作最为严重的有北海、大亚湾、海南等地。
由于大规模的非理性炒作,随后出现了“硬着陆”,直到1995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萎缩状态。
始终处于改革前沿的深圳市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为有力的为蓝印户口制度。
政府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也在不断推进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
中国近十年房地产

第六个阶段是2008到2009年楼市重又 步入高 涨期,在这个时期里 全国楼市
涨声一片,不少一线城市的高端住宅也 是屡创“天价”。
最终“国 八条”的出台让不少城市的房价上涨暂 时有所收敛。
第四个阶段是从2006年到2007年,各行业的资金蜂涌而 入到房 地产行 业,房价屡创新高,地王频现。 2007年
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更是演绎了一波令人难忘的行情,全 国各地的房价都 出现了不小的涨幅,年初首先是深圳、 广州楼市领涨全国,5月份之后,沉 寂已久的上海楼市
土 地 政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对土地出让的收支管
理进行了规范,明确开发商“首付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 50%”,分期缴纳全部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特殊项目可约定 在2年内全部缴清。另外,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的当期应缴土地价款
第二个阶段 是从2003年至2005年,这是房地产
市场的上涨期,经济发展刺激了住房消费,加之 房价的上涨造成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以期
保值增值以及2000年到2002年的一系列刺激、 规范政策,推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2003年到2005年的相关政策
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 通知》出台,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改为“具有保障性 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住房供应主体”被大部分商品房所替 代。从此房地产成为国民支柱产业。以此为标志,中国房地产市 场进入了调控和上涨的胶着状态。
土地政策: 2003年7月18日和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出《关
中国房地产杰出案例

中国房地产杰出案例【原创版】目录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1.初期阶段:2000 年以前2.中期阶段:2000 年至 2010 年3.现阶段:2010 年至今二、中国房地产行业百强企业的成功案例1.保利地产2.合生创展3.绿城4.易居中国5.世联地产6.建业7.福星惠誉8.贻成9.上海三湘10.旭辉11.金科12.蓝光13.方圆集团14.中惠熙元正文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现阶段。
初期阶段:2000 年以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刚刚起步。
在这个阶段,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行业的竞争格局尚未形成。
中期阶段:2000 年至 2010 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众多房地产企业纷纷涌现,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些优秀的企业如保利地产、合生创展、绿城等在这个阶段迅速崛起,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
现阶段:2010 年至今,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着政策调控和市场调整的压力。
在这个阶段,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策略都在发生改变。
与此同时,一些新的优秀企业如易居中国、世联地产等开始崭露头角,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行业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百强企业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这些企业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例如,保利地产通过多元化发展策略,实现了业务规模和利润的快速增长;合生创展则依托其强大的土地储备和品牌优势,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此外,绿城、易居中国、世联地产等企业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功之道。
除了这些全国性的优秀企业外,还有一些立足于不同区域或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同样值得关注。
例如,建业在河南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福星惠誉和贻成在湖北市场表现出色,上海三湘和旭辉分别在长三角地区和华南地区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而金科、蓝光、方圆集团和中惠熙元等企业则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在各自的市场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之,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企业的努力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房地产 10年发展历程
前言: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从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短短几年时间, 纵观国内, 从沿海开放城市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中国大地上几乎所有城市商品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下面是我通过阅读几篇文章总结出来的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的发展。
正文:从 1998年到 2008年这段时期是中国房地产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十年, 而2008年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年。
以下是分四个阶段来简述这段时期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各种政策以及房地产企业所采取的对策和对策产生的原因。
一:起步阶段的房地产行业现状及企业行为
在 1998年之前, 城市居民住房一般是由国家分配的公共用房, 大多是根据个人的职务级别、对社会的贡献来分配,完全免费。
后来出现了廉租房, 一些分不上公共用房的居民可以租住, 租金很低。
在这一时期, 这些房子一般是由单位或政府组织实施的, 因为资金缺乏, 所以房子的没有品质可言。
1998年中国停止实物分房,实行货币化分房。
住宅开始走向商品化。
这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 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全面实行货币化分房,房地产交易市场随之出现,中国房地产业正式起步。
由于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 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得了大量利润,为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中国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2000年,政府启动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发展,此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都在增长。
由于此时整个经济正处在通货紧缩阶段,政府在 2001年又采用扶持政策以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来拉动经济增长, 这时候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局部过热的现象。
房地产企业在追求的利益的时候忽略了小区住宅的品质, 出现了很多烂尾楼现象, 让房地产企业意识到房地产业不只是建房子, 也是在生产商品, 要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一时各种风格的品质小区纷纷出现。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已进入健康快速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量还在增加, 为中国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城市居民已经基本摆脱只求面积不求质量的困难时期。
这段时期是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中国的房地产业日趋完善成熟
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到如今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一以贯之的制度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市场日渐成熟的过程中制度也从引导推动为主发展到规范引导并重。
2005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并要求全国人民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仍然高速推进。
房地产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开发大量高档次、大面积户型,导致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子,中国房地产业出现了结构失衡。
2006年,通过两次上调存款利率,引导房地产行业走上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
这一时期,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城市居民在改善住房环境的同时,更注重买房的核心品质和升值空间, 这是对房地产企业的更大的要求, 不仅要精心组织项目开发的每一过程,还要专业于房地产开发的每一过程。
在这些要求中,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日趋成熟。
四: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成熟过程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的要求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所以它不可能掌握项目开发每个阶段的专业知识。
所以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一定要求助于不同的专业公司。
为了彻底贯彻开发项目的核心理念, 就要求设计公司和策划公司互相配合、充分沟通。
但是在现实中设计公司和策划公司很难做到这么配合。
一个成热的房地产行业必然是学习性的行业,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开发时,要学习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 研究新时期居民对房屋需求的变化; 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 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要求的房屋建筑, 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为企业创造生存空间。
引自:
作者:郭婷婷 20年地产记忆《现代商业银行》 2008年 04期
作者:罗福周来雨康苗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山西建筑》2007年 32期
作者:孟履巅房地产业发展的回顾和思考《经济师》 2005年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