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30)《中国现代诗三首》新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教学方法

举例论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一篇题为《最后一次的讲演》的文章,它的作者是(闻一多)。

2.闻一多先生不仅是民主的斗士,而且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和徐志摩等人发起组织了一个诗歌流派,叫“新月诗派”。关于诗歌创作,闻一多提出了他的“新格律诗”的主张,认为写诗要做到“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

3.“新月派”主张的诗歌创作的“三美”到底是怎样的“美”呢?我们首先来看“建筑美”。

二、例证分析

1.写诗如盖房子。房子设计施工得巧妙,就能显示出美感来,这就是盖房子的建筑美。把这个原理用来写诗歌,就形成了诗歌中的“建筑美”。

2.还是先看盖房子。如果我要盖一四层楼的房子,每层楼开五扇窗户,则其平面图可以简画为──

有人说,我喜欢房子高一点。那么我们还可以在上图的基础上再上升一倍,变成八层的──

还有人说,我喜欢房子大一点。那么,我们不妨把每层的五扇窗改为七扇,变成──

还有人说,我喜欢房子又大又高。那么,我们可以在上面四层七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变成下面这种形式──

从以上四种房子的造型可以看出,它们具有(整齐)的共同特点。因此,所谓“建筑美”其实就是一种整齐和谐的美。

3.我们再来看诗歌。如果要在上面四幢房子的每一扇窗户里填进一个字,组成形式各不相同的四首诗,那么应该如何来填?(请四位同学来填)

4.根据上面四首诗的不同形式分别给它们取一个名字,它们分别是(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分别简称“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它们统称为“格律诗”。

三、学生实践

1.阅读《死水》,画出它的整体结构简图

……

2.闻一多称自己写的诗为“新格律诗”。与古人的格律诗相比,它到底“新”在哪里呢?请结合他的《死水》来分析。

(1)它打破了格律诗五言和七言的一统天下,变成了九言。

(2)它打破了绝句和律诗四、八句的一统天下,变成了四句一组的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节。如果说古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某一幢房子的美感上,那么,闻一多先生的“新格律诗”的“建筑美”则体现在一个小区的美感上。

四、深入理解

1.古代格律诗的“建筑美”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字句的构架上,而且体现在微观的内部节奏的安排上。这些内部节奏的安排根据五、七言的不同形式,可以分化出“221”“212”(五言)和“2212”“2221”四种情况。如──床前/明月/光,(221)

疑是/地上/霜。(221)

举头/望/明月,(212)

低头/思/故乡。(212)

两个/黄鹂/鸣/翠柳,(2212)

一行/白鹭/上/青天。(2212)

窗含/西岭/千秋/雪,(2221)

门泊/东吴/万里/船。(2221)

2.在书上标出《死水》每一句的节奏──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322)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2322)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232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2232)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3222)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2232)

霉菌/给它/蒸出些/云霞。(2232)

……

3.闻一多的“新格律诗”在内部节奏的安排方面,与古代格律诗有什么不同?

(首先,它在古诗节奏的1和2之外,增加了3这个节奏。其次,上下句的节奏形式不像古诗完全一致,体现出细微的变化)

五、课时小结

所谓诗歌的“建筑美”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诗歌字句安排方面的整齐和谐,二是指诗歌节奏安排方面的匀称和谐。

闻一多的“新格律诗”既继承了古代格律诗在字句和节奏安排上的整齐匀称的优良传统,又对此进行了一些革新,使得诗歌的形式更好地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六、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比较它与《死水》在“建筑美”方面的不同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中国诗歌的音乐美。

教学方法

吟诵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两位同学谈谈闻一多的《死水》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建筑美”方面的不同特点。

分析:

轻轻地/我走了(33)

正如我/轻轻地/来(331)

我/轻轻地/招手(132)

作别/西天的/云彩(232)

那/河畔的/金柳(132)

是/夕阳中的/新娘(142)

波光里的/艳影(42)

在/我的心头/荡漾(142)

……

解答:首先,在字句方面,闻一多的《死水》追求的是整齐划一的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追求的是一种错落变化的美。前者就像国庆阅兵中的行进方队,后者则如国庆游行中的组合人群。

其次,在节奏方面,《死水》是32交替,《再别康桥》则是1234兼而有之,显得更为自由。

二、例证分析

1.写诗犹如编歌曲。如果歌曲编得悦耳动听,就能吸引听众,就有“美感”。把这个原理用来写诗歌,就形成了诗歌中的“音乐美”。

2.歌词的音乐美首先要通过歌词的音韵和谐(即押韵)体现出来。如《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lái)

春潮是你的风采。(cǎi)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gài)

……

3.吟诵《长江之歌》(局部),体会其音乐美。

4.再看《死水》的音乐美: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lún)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gēng)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huā)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它蒸出些云霞。(xiá)

……

5.标出《死水》中所有押韵的字,然后吟诵全诗,体会其音乐美。

三、深入理解

1.诗歌的音乐美不仅体现在句末的押韵上,而且体现在句中各字的读音的高低错落的变化上。字的低音就是平声(大致相当于现代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字的高音就是仄声(大致相当于现代普通话的第三声和第四声)。古代的格律诗形成了在平仄搭配方面的固定程式。以七言诗为例: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搭配的规律一是同一句中平仄必须交错,二是上下句中相同位置的字平仄必须相对。

2.我们再来看《死水》的平仄搭配规律──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