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负载均衡

合集下载

大型网站平台优化方案

大型网站平台优化方案

1. 平台优化方案大型网站,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高并发请求方面,基本的解决方案集中在这样几个环节:使用高性能的服务器、高性能的数据库、高效率的编程语言、还有高性能的Web容器。

但是除了这几个方面,还没法根本解决大型网站面临的高负载和高并发问题.上面提供的几个解决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大的投入,并且这样的解决思路具备瓶颈,没有很好的扩展性,下面我从低成本、高性能和高扩张性的角度来说说我的一些经验。

1.1. HTML静态化由于效率最高、消耗最小的就是纯静态化的html页面,所以尽可能使网站上的页面采用静态页面来实现,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其实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对于大量内容并且频繁更新的网站,无法全部手动去挨个实现,于是出现了常见的信息发布系统CMS,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现最简单的信息录入自动生成静态页面,还能具备频道管理、权限管理、自动抓取等功能,对于一个大型网站来说,拥有一套高效、可管理的CMS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门户和信息发布类型的网站,对于交互性要求很高的社区类型网站来说,尽可能的静态化也是提高性能的必要手段,将社区内的帖子、文章进行实时的静态化,有更新的时候再重新静态化也是大量使用的策略,如Mop的大杂烩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策略,网易社区等也是如此。

同时,html静态化也是某些缓存策略使用的手段,对于系统中频繁使用数据库查询但是内容更新很小的应用,可以考虑使用html静态化来实现,比如论坛中论坛的公用设置信息,这些信息目前的主流论坛都可以进行后台管理并且存储在数据库中,这些信息其实大量被前台程序调用,但是更新频率很小,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后台更新的时候进行静态化,这样避免了大量的数据库访问请求。

1.2. 图片服务器分离对于Web服务器来说,不管是Apache、IIS还是其他容器,图片是最消耗资源的,于是有必要将图片与页面进行分离,这是基本上大型网站都会采用的策略,他们都有独立的图片服务器,甚至很多台图片服务器。

负载均衡器部署方式和工作原理

负载均衡器部署方式和工作原理

负载均衡器部署方式和工作原理2011/12/16 小柯信息安全在现阶段企业网中,只要部署WEB应用防火墙,一般能够遇到负载均衡设备,较常见是f5、redware的负载均衡,在负载均衡方面f5、redware的确做得很不错,但是对于我们安全厂家来说,有时候带来了一些小麻烦。

昨日的一次割接中,就遇到了国内厂家华夏创新的负载均衡设备,导致昨日割接失败。

在本篇博客中,主要对负载均衡设备做一个介绍,针对其部署方式和工作原理进行总结。

概述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由于目前现有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地增大,使得单一的服务器设备根本无法承担。

在此情况下,如果扔掉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这样将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再面临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时,这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甚至性能再卓越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量增长的需求。

负载均衡实现方式分类1:软件负载均衡技术该技术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网站系统,可以满足一般的均衡负载需求。

软件负载均衡技术是在一个或多个交互的网络系统中的多台服务器上安装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负载均衡软件来实现的一种均衡负载技术。

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在服务器上,并且实现一定的均衡负载功能。

软件负载均衡技术配置简单、操作也方便,最重要的是成本很低。

2:硬件负载均衡技术由于硬件负载均衡技术需要额外的增加负载均衡器,成本比较高,所以适用于流量高的大型网站系统。

不过在现在较有规模的企业网、政府网站,一般来说都会部署有硬件负载均衡设备(原因1.硬件设备更稳定,2.也是合规性达标的目的)硬件负载均衡技术是在多台服务器间安装相应的负载均衡设备,也就是负载均衡器来完成均衡负载技术,与软件负载均衡技术相比,能达到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3:本地负载均衡技术本地负载均衡技术是对本地服务器群进行负载均衡处理。

该技术通过对服务器进行性能优化,使流量能够平均分配在服务器群中的各个服务器上,本地负载均衡技术不需要购买昂贵的服务器或优化现有的网络结构。

NSX ALB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NSX ALB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1. Comprehensive features and capabilities
2. Real time health monitoring
3. Operational benefits
4
完整的功能集
With automation across heterogeneous infrastructure
Disaster recovery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https://
Corp DNS
https://
Avi DNS1
App – A1
LB-SE
Active Site
Avi DNS2
App – A2
LB-SELeabharlann Disaster Recovery Site
• Adaptive replication policy
• Custom site selection
• DNS Policies
• Control plane HM • Data plane HM • HTTP, HTTPS, TCP, UDP,
Ping, and custom
external monitors
• If the primary DC fails, the global DNS directs all user traffic to the other
Algorithm used: • Priority
7
Active-Active Deployment
Corp DNS
Avi DNS1
App – A1
NSX ALB 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AVI Networks GSLB
AVI全局负载均衡简介

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均衡(GSLB)详解(上篇)

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均衡(GSLB)详解(上篇)

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均衡(GSLB)详解(上篇)前⾔DNS解析现在已经成为互联⽹访问的第⼀步,访问⽹络资源必然要经过DNS解析流程。

对于⼀个⽐较复杂的⽹站来说,DNS解析时间⼤概占到初始页⾯登录时间的29%,所以DNS解析的性能对于访问⼀个⽹站有着⾄关重要的作⽤。

如果DNS性能⽐较差,或者它的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对⽤户的访问带来⾮常⼤的影响。

既然DNS有这么重要的⼀个作⽤,我们应该如何提⾼DNS的安全性和可⽤性,这是很多运维⼈员和互联⽹技术⼈员所关⼼的问题。

全局负载均衡(GSLB)技术使得⽹络DNS服务更快捷更安全。

本⽚内容将会对DNS全局负载均衡(GSLB )进⾏详细介绍。

为了更好的表述整个的全局流量负载的流程,⾸先回顾⼀下DNS的基本原理(可查看⽂章)。

了解DNS访问的整个流程,对于更好地讲解全局流量负载有所帮助。

DNS流量负载和容灾切换功能的意义DNS流量负载和容灾切换是全局负载均衡中重要的两项技术。

下⾯我们将阐述它们在单数据中⼼、双数据中⼼、云服务下扮演的⾓⾊。

单数据中⼼随着互联⽹的发展,企业许多业务都已经迁到线上进⾏,线上的应⽤越来越重要。

最早的时候只有⼀个单数据中⼼,随着业务增多和业务的扩展,单数据中⼼同时接⼊电信、联通、移动三家运营商的线路,这个时候运营商线路之间就会出现跨⽹访问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户的宽带是联通的,我们需要⾃动把它引流到服务器的联通线路上,防⽌跨⽹访问的问题出现,因此会使更多⽤户访问⽹站的时候速度都⽐较快。

在单数据中⼼情况下,会有在多线路之间的⼀个智能解析调度或者流量负载的应⽤,把不同的运营商分开,形成流量负载的架构。

双数据中⼼/两地三中⼼后来慢慢随着业务进⼀步发展,我们发现单数据中⼼已经不能满⾜需求,便出现双数据中⼼或者是两地三中⼼的架构。

通常情况下,这两个数据中⼼可能是同城的,也有可能是异地的,相互作为容灾,同时也作为双活的架构。

通过DNS域名解析将不同⽤户的流量调度到不同的数据中⼼来,不同数据中⼼也会分多条运营商线路,通过这些⽅式进⾏流量负载。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HUAWEI USG6000V系列NFV防火墙技术白皮书之---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白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目录1背景和概述 (2)2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GSLB) (3)3本地服务器负载均衡(LSLB) (4)3.1使用目的MAC地址转换的服务器负载均衡(DR) (4)3.2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实现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4 SLB) (5)3.3使用轻量代理和网络地址转换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4 lwProxy SLB) (7)3.4使用全量Socket 代理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7 Socket Proxy SLB) (9)3.4.1socket代理加业务会话关联保持 (9)3.4.2根据URL类型不同的分担,静态资源访问和动态计算访问分开多种服务器103.4.3SSL卸载 (10)3.4.4链路优化:压缩、协议优化、本地cache、多路复用 (11)3.5业务保持技术 (13)4华为USG防火墙支持的SLB功能列表 (14)1 背景和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访问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单一的服务器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访问,企业开始通过部署多台服务器来解决性能的问题,由此就产生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方案。

在实际的服务器负载均衡应用中,由于需要均衡的业务种类以及实际服务器部署场景的不同(比如是否跨地域、跨ISP数据中心等),存在多种负载均衡的技术。

如下典型的组网方式如图所示:服务提供方为了支撑大批量的用户访问,以及跨不同地域、不同接入ISP的用户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业务访问体验,其已经在不同地域、不同ISP数据中心搭建了服务器,这样就带来一个需求,也就是客户的访问能够就近、优先选择同一个ISP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从而获得高质量的业务访问体验。

同时,基于单台服务器能够提供的业务访问并发是有限的,那么就自然想到使用多台服务器来形成一个“集群”,对外展现出一个业务访问服务器,以满足大量用户访问、而且可以根据业务访问量的上升可以动态的进行业务能力扩容的需要。

阿里巴巴网站全局负载均衡及DDOS攻击防范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阿里巴巴网站全局负载均衡及DDOS攻击防范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阿里巴巴网站全局负载均衡及DDOS攻击防范解决方案一、客户(项目)背景A()是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

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务使A成为全球首家拥有210万商人的电子商务网站,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B2B网站"。

四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Yahoo,Amazon,eBay,AOL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

二、客户需求在网络建设的初期,A网站的服务器集群位于美国的数据中心,提供集中式的在线服务。

随着Internet 网络及用户的飞速发展,A在用户越来越多,公司盈利健康增长的同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保证客户服务的稳定性。

很直接的一个问题是,一旦美国访问入口的服务器集群停止工作或美国方面的ISP服务中断,如何保证B-to-B的服务始终在线呢?这将直接关系到A网站在客户中的信誉和公司的受益。

如何为客户提供最及时的响应。

所有用户都必须访问美国站点,无论是用户位于中国、亚洲其它国家还是其它大洲的国家。

虽然现在的网络状况越来越好,但是仍旧无法保证客户得到最及时的响应。

美国站点的负载也会不断增长。

而用户始终会越来越挑剔,响应因此必须通过更快的响应速度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网络安全。

越知名和盈利越高的网站往往更容易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特别是危害极大的DOS和DDOS攻击。

因此,交换级别的安全服务和攻击防范能力是网站及客户急需的服务之一。

因此,A急需建立世界范围内的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网络,在保证客户服务稳定的基础上提供最快、最佳的响应,并同时确保网站安全,免于遭受DOS/DDOS攻击的侵害。

全局负载均衡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实现

全局负载均衡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实现

全 局 负 载均 衡 技术 主 要 用 在 不 同 IP接 入 , 多 区 域 、 网 S 即 多
然 选 段 内拥 有 自己 服务 器 站 点 的 网络 中。 它 使 全 球 用户 只 以一 个 I P 个 节 点服 务 器 的资 源 状 况 , 后 根 据 一组 预 先定 义好 的 策 略 , 出最 合 适 的服 务 器 。 地址或域名就能访 问到离 自己最近的服务器 ,从而获得最快 的 访 问速 度 。 4将 当 前最 适 当 的 C . DN节 点 的 I 址 发 给 用户 。 P地
宽、 少源服务器 的压 力 : 减 将用户的访 问分散 到各个节点 , 用 使 户可 以就近取得所 需的内容 ,提高用户访 问的相应速度 。实现
C DN 的关 键 技 术 就是 G L ( S B 全局 负载 均 衡 技 术 ) 。
二、 全局 负载 均衡 技术 的实 现方 法
全 局 负 载均 衡 是 功 能 更 为强 大 的 本 地 负载 均 衡 。 使 用 全 局 负载 均 衡 技 术 不 仅 能 缩 短 W E B响 应 时 间 ,而 且 还 能 在 服 务 器
( D S轮 循 1) N
图一 D S轮 循 N
D S轮 循 方案 是 一 种 传 统 的 方 法 , 多 台 VVV 镜 像 主 机 N 即 VVV
这 种 方 案 的 优 点 是 : 现 简 单 、 施 容 易 、 本 低 , 不依 赖 实 实 成 并
在 DN 中对 应 同一 域 名 。当用 户 访 问 VVV , 求 D S服 务 器 于 分 发 内 容 类 型 及 相 应 的协 议 , 于 W E 、 媒 体 等 内容 的分 S VVV 要 N 基 B流
专用 的全 局 负 载均 衡 设 备代 替 传 统 的 D S服 务 器 , 为 加 本 身 。 如 果 用 户 设定 的 L C LD S服 务 器 并 不属 距 离 用 户 最 N 作 O A N

A10-链路负载均衡(LLB)解决方案-YL

A10-链路负载均衡(LLB)解决方案-YL

A10 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1. 概述由于国内各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采用运营商自身单条互联网出口,在为用户提供IDC主机托管服务和大客户专线接入服务时,会遇到用户抱怨访问速度差的问题。

同时,单条链路本身存在单点故障问题。

因此,通过在多个数据中心分别拉不同运营商的线路或者同一数据中心或公司网络出口采用多条互联网链路并使用专门的负载均衡设备智能选择最佳链路成为提高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把多数据中心负载均衡和多链路负载均衡统称为全局负载均衡或者广域网负载均衡。

2. 需求描述对于全局和链路负载均衡,需要解决两种流量类型的负载均衡以及容灾问题:入向流量(Inbound Traffic):从Internet上的客户端发起,到数据中心内部的应用服务的流量。

如:Internet上用户访问企业Web网站。

对于入向流量,需要根据当前网络延时、就近性等因素,来判断哪一条链路可以对外部用户提供最佳的访问服务。

出向流量(Outbound Traffic):从内部网络发起的,对Internet上应用资源的访问。

如:内部局域网用户访问Internet上Web网站应用。

对于出向流量,需要根据当前链路的就近行、负载情况、和应用服务的重要性等选择最佳的链路。

容灾:多数据中心除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容灾,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将所有用户访问由灾备数据中心来处理。

3. A10 LLB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3.1. 出向流量链路负载均衡(Outbound LLB )相对于入向流量的链路负载均衡,出向流量的链路负载均衡则比较简单。

当内部用户发起对外界的访问请求时,链路负载均衡控制器根据链路选择算法选择合适的链路,并对内部用户的IP 地址进行NAT 转换。

出向负载均衡是对每个数据中心内部的机器来而言的,通过放置在每个数据中心出口位置的AX 来实现。

WebClientLLB ControllerISP_A LinkISP_B LinkInternetPrivate IP: 192.168.1.10图例 3 采用LLB的Outbound访问实例如图例3所示,内部局域网用户访问外部Web网站时,链路负载均衡控制器的处理过程如下:内部局域网用户在浏览器输入要访问网站的域名,根据DNS返回的域名解析结果,发起对外部服务器的访问请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3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入站流量
解决外网用户访问内网资源
时,所存在的链路选择和链 路冗余以及带宽利用率方面
的问题
出站流量
解决内网用户访问外网资源
时,所存在的链路选择和链
路冗余以及带宽利用率方面 的问题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14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交付核心技术
应用交付产品基础价值一致
基本都以负载均衡技术作为基础,保证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
和高可靠性
主要的几种负载技术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应用负载均衡技术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12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核心技术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移动办公 Page 28
县级节点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国美电器案例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29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谢谢!
以下为问答时间。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30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交付的发展趋势
各厂商所发展的方向不一
安全方向,涉及范围广,需要整体解决方案
网络的安全,网络攻击,内网攻击等 应用的安全,数据安全,权限管理等
功能整合方向,性能和稳定性待考证
集合SSL VPN ,IPS,加速,缓存,压缩等众多功能
性能怎么保证
稳定性怎么保证
专业的设备,做专业的事情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原理
1、通过应用交付设备将众多内网服 务器虚拟为一个IP
2、用户要访问某个服务时,直接访 问该虚拟IP即可 3、当用户请求到达应用交付设备时 ,根据既定负载策略将用户请求 分配到响应的服务器之上
1 5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19
应用交付是由负载均衡衍生而来的。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关键 网络应用业务的发展,负载均衡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大了,其 应用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例如,链路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网络接入优化功能、与 安全接入相关的SSL VPN功能等。此时“负载均衡”设备已经 从以前单一的流量负载分担,转变为了多功能的,满足用户多 种业务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也就是所谓的“应用交付”。
种类型的方式
1
2 3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20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服务器负载算法 目前负载均衡算法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基于服务器数量的,比如轮询,加权轮询等,
他们适用的范围也有所不一
基于服务器状态的算法,比如加权最小连接,动态反馈 、最快响应
了同一链路或服务器之上
条链路宕断掉之后,造成无 法访问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5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交付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在用户与应用之间建立一条快速稳定的访问通道呢? 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如何保证应用系统的稳定性?
如何提升用户的访问速度?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10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交付领域的相关技术
应用交付产品的几个主要发展方向
国内外厂商多且发展方向不一,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应用可用性:提高业务系统被访问的可靠性,以链路负载均衡、服务器负 载均衡、全局负载、应用可视化等技术为主 应用优化:提高业务系统响应速度、减少服务器和带宽耗用,以QOS、 缓存、压缩、TCP优化(以TCP复用技术为主)、单边加速、SSL卸载等 技术为主
数据集中,不代表设备功能的整合
成熟领域,有成熟产品 应用交付的基本价值才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23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交付的发展趋势 应用交付技术的趋势
快速 为用户提供更加快速的访问体验 智能 为应用系统的系统的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管理 高性价比 为企业节省更多的IT投资成本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9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交付与LB的区别
Gartner市场报告中,网络负载均 衡“L4-7 Load Balance”和应用 交付“Advanced ADC”是两个独 立的设备市场。
应用交付“Advanced ADC”是传统的网络负载均衡的升级、扩展, 它是一种综合的交付平台设备,其综合了负载平衡、TCP优化管理、 链接管理、SSL VPN、压缩优化、高级路由、智能端口镜像等各种 技术手段的综合平台。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入站流量(智能DNS解析)
SINFOR AD ROOT DNS
3
2
4 5
Local DNS
6
1 用户访问域名解析流程图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15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出站流量
如果链路之间的带宽差异比较大,那就用加权最小连接或者加权轮询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17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案
提升服务器群的稳定性
实时监控服务器健康状态,一 旦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则将 用户请求分担其他正常的服务 器之上,保证应用不中断
SINFOR AD 防火墙 客户端
避免服务器任务分担不均
根据服务器集群中各服务器性
能分担用户请求,避免服务器 任务不均,造成部分用户的访 问速度慢的情况
系统1 系统2
核心交换
系统3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18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Page 25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深信服应用交付的定位 深信服应用交付发展的三大方向
更快速
更智能
性价比高
SINFOR TECHNOL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用例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常用的算法基本一致,大部分算法都由此衍生而来
轮询,加权轮询,加权最小连接,动态就近性,静态就近性
需求不同所采用算法也不一样
如果拥有多条同一个运营商的链路,那么用轮询或者加权轮询会比较好 如果拥有不同运营商的链路,那么就用静态就近性算法
如果是入站流量一般使用静态就近性或者动态就近性
基于特定应用的算法,比如URL散列等算法
没有最好算法,只有最合适的算法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21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发展趋势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22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8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什么是应用交付
“应用交付”,实际上就是指应用交付网络(Application Delivery Network,简称ADN),它利用相应的网络优化/加 速设备,确保用户的业务应用能够快速、安全、可靠地交付给 内部员工和外部服务群。
Page 27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广西区质量监督管局案例
AD 双机 VPN网关 国家质检主干网 服 务 器 群
区局节点
核心交换机
核心路由器
防火墙
专线 市局节点 SDH专线
互联网 互联网
SSL VPN
VPN通道
VPN通道
县局节点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深信服科技 提升带宽价值
内容概要
应用背景 核心技术 发展趋势 应用用例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2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背景
背景介绍
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是网络应用的发展趋势
给企业带来了人力成本、管理成本以及采购成本上的节省 提升了各个部门的整体协助能力
提升了各个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4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数据集中带来的问题
访问速度慢 系统稳定性差
用户访问业务系统存在跨
运营商的现象
没有解决冗余链路问题,某 缺乏服务器健康检查机制
过多的用户访问被分配到
SINFOR TECHNOLOGIES CO.,LTD.
Page 24
2005-2008连续四年入选德勤中国50强
应用交付的发展趋势
应用交付的市场
百家争鸣,厂商之间的竞争更激烈 应用交付解决方案越来越多 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 价格趋向于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