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测试
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测评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旦期间,高三某文科班举办一场朗诵会,其作品主要有《西风颂》《唐璜》。
据此可推断朗诵作品的风格是( )A.古典主义风格B.浪漫主义风格C.现实主义风格D.现代主义风格解析:《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雪莱的代表作,《唐璜》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拜伦最辉煌的作品,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B2.恩格斯说:“当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或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下列文学作品能较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强烈不满社会现状、积极追寻理想世界,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A3.1804年贝多芬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就把这一页给撕掉了,并在同年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A.民主主义情感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C.民族主义情怀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解析: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体现了他向往民主、自由、平等的进步精神,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不符,C、D两项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A4.右图是美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对它的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是新古典主义的著名绘画作品B.内容为法国人民为制定1875年宪法而斗争C.作者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是《拾穗者》D.反映了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的思想解析:《自由引导人民》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鼓舞着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自由引导人民》没有关系。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20世纪的世界音乐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不仅继承了20世纪前的音乐精粹还出现了更加贴近当下人们生活的流行音乐愈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材料表明20世纪的音乐()A. 在努力迎合时代的需求B. 对世界的反映更加真实C. 由重视传承到重视创新D. 满足了多元世界的要求【答案】A【解析】2.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A. 农民运动的引领者B. 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C.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客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俄国农民的状况因此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正确题干中没有直接反映农民运动以及倡导资产阶级革命 A、B理解错误题干中更没有提到无产阶级 D理解错误故选C3.《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音乐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下列对他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②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③代表作品还有《第九(合唱)交响曲》等④被誉为“圆舞曲之王”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①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正确②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正确③代表作品还有《第九(合唱)交响曲》等正确④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施特劳斯错误①②③正确4.“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 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A. 《巴黎圣母院》B. 《人间喜剧》C. 《母亲》D. 《老人与海》【答案】A【解析】材料呈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基本特征根据所学可知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B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是社会主义文学作品 D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A5.浪漫主义画家布莱克的作品《牛顿》常常被人们理解为牛顿像神一样在制定宇宙规律他却讽刺道牛顿专注于科学研究、探索却不知道自己其实跟动物一样这表达了他对()A. 人文主义的否定B. 理性主义的批判C. 古典主义的反对D. 现实主义的失望【答案】B【解析】布莱克提到牛顿注于科学研究、探索却不知道自己其实跟动物一样其实从侧面表达了他认为人除了科学研究还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像动物一样这是表达一种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布莱克否定牛顿注于科学研究、探索也就是批判科学理性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美术是对古典主义的继承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体现对现实主义的失望故D项错误6.美国参战后罗斯福总统告诫好莱坞在拍摄每一部新的电影之前都要遵循自我询问“这样的一部电影作品能够帮助赢得战争的胜利吗?”二战期间好莱坞拍摄了多部鼓舞士气和团结盟友的电影作品这表明()A. 好莱坞电影促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好莱坞电影的繁荣C. 影视艺术能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双重影响D. 好莱坞电影成为美国政府政治宣传工具【答案】D【解析】7.“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杆草帽的70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下列四幅画的风格与该描述相一致的是()A. 《马拉之死》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 《日出•印象》D. 《向日葵》【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这是现实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 A项是新古典主义排除B项是现实主义正确CD两项是印象画派排除8.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从这一评语可知当时世界文学的发展特点是()A. 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B. 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C. 东西方文化融合东方文化得到西方的承认D. 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答案】C【解析】泰戈尔是东方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设立的文学奖项泰戈尔用英文写作并获得该奖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融合故选C9.下列作品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是()A. 大卫的《马拉之死》B.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C.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 莫奈的《日出·印象》【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大卫的《马拉之死》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 A项正确《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美术 B项错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美术 C项错误《日出·印象》属于印象画派 D项错误故选A10.下列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现实主义”风格的是()①《诗经》②《离骚》③《巴黎圣母院》④《人间喜剧》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诗经》《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离骚》《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材料一分别涉及哪些文化领域?他们共同属于何种流派?图2所代表的流派具体有何特点?11.(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并列举出其前期和后期的代表画家各一人11.(3)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案】(1)领域文学、音乐流派浪漫主义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的刻画突出个人感受【解析】(1)第一小问的领域依据材料一两部著作可知涉及了文学和音乐领域第二小问的流派依据两幅著作可知均是浪漫主义第三小问的特点依据图示2 结合浪漫主义音乐特点分析【答案】(2)主要特点重视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前期莫奈后期凡高【解析】(2)第一小问的特点结合印象画派的特点分析第二小问的代表结合所学可知前期代表是莫奈后期代表是凡高【答案】(3)发展趋势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以致全部取代客观因素【解析】(3)本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二“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分析概括12.(1)从资料一中任选两部(幅)不同类别的作品并分别简要说明其艺术特色12.(2)根据资料二概括好莱坞电影发展的原因12.(3)根据以上资料为该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探究主题【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3.(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其各自代表的文学流派的特点13.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两种文学流派创作与时代的关系【答案】略【解析】略【答案】略【解析】略14.(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14.(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答案】(1)共同点都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时代特征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各界对现状普遍感到不满【解析】(1)共同点从两人所属派别入手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角度进行回答即可【答案】(2)表现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反传统)【解析】(2)根据材料“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即可【答案】(3)特点各国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其他地区的文学相融合出现了特有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解析】(3)根据材料“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特点为各国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其他地区的文学相融合出现了特有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综合检测

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
这主要反映了浪漫主义者( )A.本身带有浓重的封建残余B.对人文主义运动的反思C.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D.与民族民主潮流的相悖解析:选C。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频繁的革命与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感到革命或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此感到失望。
“回到中世纪”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故选C。
2.德国作家席勒评价某一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下列作品中能反映席勒观点的是( )A.《唐璜》B.《红与黑》C.《母亲》D.《等待戈多》解析:选A。
根据“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这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描述。
《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正确;《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伟大作品,故B项错误;《母亲》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现代文学的代表,故D项错误。
3.(2019·扬州高二期末)德国音乐家舒曼认为音乐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内心的感情,他创作的乐曲无一不散发着诗歌般的韵味。
下列作品中,与其风格一致的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日出·印象》解析:选B。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国音乐家舒曼应是浪漫主义音乐家,而《巴黎圣母院》也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B项正确;《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人间喜剧》都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排除A、C两项;《日出·印象》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与浪漫主义风格不同,排除D项。
4.下面的两人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的这两种文学流派的相同点是( )A.揭露社会问题B.表现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C.鼓吹暴力革命D.崇尚理性主义解析:选A。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单元检测题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法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浮躁与迷惘2.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法国大革命C.工业革命D. 1929年经济危机3.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品是()A.《人间喜剧》B.《安娜·卡列尼娜》C.《约翰·克里斯朵夫》D.《巴黎圣母院》4.下列哪部著作反映的艺术流派与其他三部著作不同()A. A B. B C. C D. D5.有一幅画把事物从日常的伦理中分离出来,创造了一种恍如梦境的画面:本来喧闹非凡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广场的醒目位置横卧着一个石膏人,标志着19世纪新技术的大钟与火车,却与久远的古典建筑物连在一起。
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性意念关系的生动描绘,表现的是奇怪、忧伤、恐惧、隔绝之感,并暗示画家思念故乡之情。
该画的风格应该属于哪一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6.一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阅读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恩仇记》《唐·璜》《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
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 A . 解冻文学 B . 古典主义C . 现代主义D . 浪漫主义7.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 . 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 . 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 . 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 .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8.“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这部伟大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 A . 舒伯特 B . 舒曼C . 柴可夫斯基D . 贝多芬9.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同时旋律异常优美,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被誉为“旋律大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检测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1.1926年出生的查克·贝里,美国黑人音乐歌手,他的吉他演奏风格鲜明,作品融合了布鲁斯与乡村音乐的元素,善于创作与青少年息息相关,充满时代感的音乐。
很多后起的艺人,特别是海滩男孩、披头士和滚石乐队,都翻唱他的歌曲,模仿他的吉他演奏风格。
“布鲁斯”是指()A.交响乐B.爵士乐C.摇滚D.蓝调2.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
”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拜伦B.巴尔扎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3.《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爱国主义D.现代主义4.1973年贝克特创作了无声独幕剧《非我》。
剧中,一个声音——看上去只是聚光灯照着的一张嘴——努力停止讲话,但又停不下来。
该剧把人的意识描述成祸殃之源,但同时也肯定了人们在绝望中求生的精神。
据此,可以判断此剧的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①海明威的《太阳照旧升起》②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④凡·高的《向日葵》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6.“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 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位主人公是()A.贝多芬B.巴赫C.格林卡D.福斯特7.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检测题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检测题一、选择题1.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
”此文艺思潮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作者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同时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使读者在凄然的笑声之后去回味,去思索。
下列作品与其创作流派一致的是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人间喜剧》C.《安徒生童话》D.《等待戈多》3.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4.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在《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中说:“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
他们忠实于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
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
”材料表明浪漫主义A.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B.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C.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D.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5.“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
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
”以下作品体现“反叛情绪”的是.A. B. C. D.6.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试卷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
”“他”是指()A.巴尔扎克B.凡高C.毕加索D.贝多芬2.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五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在新年的第一天观看或收听音乐会。
中国中央电视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
这一文化盛况说明()①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②维也纳音乐是世界上最新潮、最流行的音乐③音乐艺术走向大众化④电视艺术的发展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全球性传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海涅在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写下《颂歌》,内容是“我是剑,我是火焰。
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战斗开始时,我奋勇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下列美术作品与此文学风格一致的是()A.A B.B C.C D.D4.“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特点属于()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5.下图是法国画家库尔贝的代表作《石工》。
我们可以看到,在烤人的阳光下,在路旁的沟边,一老一小两名石匠背对我们。
年轻石匠身上破烂的衣衫、年老石匠膝盖上的补丁以及他庄严的表情赫然在目。
此画应属于哪一绘画流派()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6.音乐大师贝多芬(1770~1827 年)的作品反映了其追求进步和自由的思想。
因为他深受()A.普法战争的影响B.启蒙运动的影响C.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D.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7.与现实主义相比,现代主义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采用的表现方式是荒诞、寓意和抽象的。
以下美术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的是()A.A B.B C.C D.D8.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同步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同步测试专题八 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同步测试一、选择题 (共 20 小题 ,每题 5.0 分 ,共 100 分 )1.德沃夏克( 1841— 1904)是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用浓重的色彩、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祖国的山川大地等自然风景。
德沃夏克的音乐风格应属于()A .古典主义B.民族乐派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2.下边两图反应的是法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绝望C.经济危机致使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烦躁与迷茫3.着重借用科技革命成就,特别是借鉴光学、色彩学的美术派别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4.甲壳虫乐队或译为披头士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观,素来没有一个乐队博得过这样热情长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潮,以致创建了一个时代。
该乐队属于()A .爵士乐B.黑人音乐C.摇滚乐D.蓝调5.有同学环绕“近现代科技与生活变迁”这一内容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
以下图为此中的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 . 1B. 2C. 3D. 46.以下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属于现代主义美术的应当是()A .答案 AB.答案 BC.答案 CD.答案 D7.乔泊桑对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并且也愿意描述人类如你所目睹的”,与这种思想一致的创作风格是()A .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8.严复( 1854- 1921)是我国近代有名的财产阶级启发思想家,曾留学国外。
若是他在30 岁左右有时机漫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赏识《命运交响曲》②到法国观光印象派画家的博览会③在美国赏识电影《摩登时代》④ 在北京观看谭鑫培表演京剧A .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艾瑞克·弗洛姆深刻地指出“ 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 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测试一、选择题1.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2.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的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3.《格列弗游记》描述了外科医生格列弗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国的游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
这部小说在18 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A.体现了冒险精神B.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C.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D.彰显了启蒙思想4.德国文学理论家施莱格尔指出:“文学的功能不在于教化启蒙或描写反映现实,文学应该写幻想和无限的渴望……先自由地幻想,描写对现实的渴望,然后再痛苦地粉碎、破坏自己创造的这一幻想世界。
”符合这一观点的文学作品是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雨果的《巴黎圣母院》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D.海明威的《老人与海》5.“我只在世上匆匆一游,把一切欢快都紧抓在手,心所不满的就把它扔掉,从我溜开的就让它溜走。
我只是追求、实现、再追求,我一生用猛力奔腾驰骤,……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
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任何时候都不满足”。
歌德(1749—1832年)的这段诗句()①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②引领了自由平等的思潮③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征④反映了求真务实的风貌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
这一追求是基于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7.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8.曾说过“拿坡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是A.巴尔扎克B.雨果C.托尔斯泰D.司汤达9.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与材料中的描述文学家国籍相同的是A.“圆舞曲之王” B.“现代绘画之父” C.“人文主义之父”D.“扑向太阳的画家”10.欧洲某个时期盛行的文学作品,其创作的焦点是那些生活在普罗社会下的大众,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人民所造成的种种压迫和影响,而不再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自我世界。
此类文学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11.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上判断,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一个画家曾为法国鲁昂大教堂绘制了三十余幅画作,其中有《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鲁昂大教堂,傍晚时分》等。
他曾给妻子的信中写到,面对同一个景物每天都会有一些头天未曾见到的新发现,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根据这种创作风格,该画家应属于A. 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立体派13.高尔基之所以能创作出《母亲》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因为A.他积极参加俄国的民族解放战争B.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C.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出现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14.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
他的这种画属于A.山水画派B.风俗画派C.花鸟画派D.印象画派15.下列内容不属于毕加索创作特点的是A.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B.采用变形的表现手法C.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D.拒绝采用各种新材料16.有人在描述某画派的一幅作品时说道:“画中人似乎是由女性身体上的许多小平面组成的,它们足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得,表示人人都知道应该在那儿的东西,但不是一眼就可以认出来的东西。
”该画派应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立体主义17.2019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
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A.《向日葵》B.《自由引导人民》C.《拾穗者》D.《格尔尼卡》18.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主题是“等待”,两个流浪汉等待一个老也等不来的人;剧中场景极为简单,暮霭的黄昏,阴沉沉、灰茫茫,荒野之中只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只有一棵秃树。
该剧中“等待”的寓意和场景的象征意义分别是指A.没有意义的生活和世界的空虚B.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人民的绝望C.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生活的贫困D.个人主义膨胀和价值体系崩溃19.“他深邃的眼睛看到了人类的两难困境:荒诞——现世的绝境和等待——精神的塌陷。
作为个人,他无法给身处困境的人们寻求到良方,但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之口,他寄予了未来的人一种期望……”。
材料中的“他”是A.托尔斯泰B.巴尔扎克C.贝克特D.狄更斯20.戏剧《等待戈多》是哪一流派的开山之作A.古典主义流派B.荒诞派C.浪漫主义流派D.批判现实主义流派21.《2019》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9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
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
这说明电影艺术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22.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有大量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剧。
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A.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B.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C.夸张和想象给富足中的人们以鼓舞D.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23.18世纪未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与创作风格相同的是A.《巴黎圣母院》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人间喜剧》D.《百年孤独》24.早期印象派画家认为“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
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
可见,这一画派强调A.景色的虚幻特征B.个体感受的表达C.景物的瞬间真实D.最物的细节描绘25.默片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
导致默片出现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大众审美的倾问B.话剧风格的影响C.电影技术的限制D.表演技能的突破二、非选择题26.20世纪重要的大众娱乐媒体﹣﹣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路程⃞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电影”一词,原本是‚电光影戏‛的缩略。
因为中国人早在电影进入中国以前便享有丰富的传统戏剧,很自然,在接受电影这个新生事物时人们把它看作京剧,粤剧等传统戏剧的延展。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拍摄自己的首部电影时,非常自然地从京剧中借用了题材。
这部由同名京剧若干片断构成的电影于是就成为中国电影的滥觞。
﹣﹣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材料二20 世纪30 年代是上海电影的黄金时代,1931 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中国东北的军事侵略以后,一批表现抵抗侵略的救亡电影应运而生。
如《风云儿女》,﹣﹣﹣抗战结束之后,一部8年抗战中发生的一个家庭悲剧《一江春水向东流》创造了连映80 天不衰的票房纪录。
这部电影描写了战争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带来的创伤和变化,使观众发生了深深的共鸣。
民族的厚重感和国家的历史感以及电影故事的感染力交织在一起,使一部家庭伦理片跃升为一首经典的民族电影史诗。
﹣﹣改编自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材料三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以后,中日两国进入友好蜜月期。
1979 年摄制的《樱﹣サクラ》是中国电影片名中第一次出现外国文字,故事第一次触及战争孤儿的问题,并对中日经济,技术合作表示欢迎。
中日合拍的《一盘没下完的棋(未完の対局)》,由中国演员孙道临和日本演员三国连太郎联袂主演,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由于准确地表达了正确的历史观‛,而受到中国观众的好评。
﹣﹣改编自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1)请写出以京剧为题材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名称及拍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剧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电影深受国民欢迎的原因。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电影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对立面,浪漫主义画派在创作方法上反对新古典主义者那种冰冷的理性描写和公式化、概念化的画风,鄙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规范和法则,强调表现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多从现实生活、文学名著和民间传说中选择惊人的事件作为题材,运用想象与夸张进行无拘束的描绘,构图以动荡变化取胜,色彩丰富、强烈,色调饱满、明朗,洋溢着激烈的感情。
——《世界近代后期艺术史》材料二浪漫主义偏重主观、表现,现实主义偏重客观、再现;浪漫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偏重向外,朝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
——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1)根据材料一,概括浪漫主义画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