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汉英翻译技巧

汉英翻译技巧汉英翻译技巧前言汉英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并符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帮助提升翻译质量。
技巧一:理解上下文在进行汉英翻译时,理解上下文是至关重要的。
词语的意思可能因为其所处的句子、段落或篇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综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准确翻译。
技巧二:注意语法结构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词序和动词时态。
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调整句子结构和词语顺序,使之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技巧三:选择合适的词汇在进行汉英翻译时,选择合适的词汇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词汇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语义,需根据句子的语境和意思进行选择。
对于具有多个意思的词汇,要根据上下文来选择正确的翻译。
技巧四:避免直译直译是指逐字逐句地翻译,可能导致翻译不准确或不流畅。
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应该以意译为主,即根据语境、文化差异和表达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保证翻译准确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技巧五:考虑语言风格汉英翻译的语言风格应符合目标受众的口语或书面语习惯。
在翻译时,要考虑是否需要使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或误解。
技巧六:检查和校对汉英翻译完成后,应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校对。
检查翻译是否准确、流畅,并排除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此外,还要确保翻译是否与原文一致,并保持一致的术语和风格。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希望对提升翻译质量有所帮助。
翻译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技巧七:使用在线资源和工具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可以利用各种在线资源和工具来辅助翻译工作。
例如,可以使用在线词典或翻译软件来查询生词或短语的意思。
此外,还可以使用语料库和翻译记忆工具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技巧八:了解目标读者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了解目标读者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受众可能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和背景知识。
要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和背景来进行翻译,使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Contrast to the rapid and astonishing development in various subjects, the way of measur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remains as before, rather primitive.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way which is mo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han exams in education, which seems kind of queer. Though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exams could weigh one's knowledge level, the truth is just the opposite, as is obvious to all. Exams may be a not-so-bad solution to test the ability to remember something by rote or to answer questions quickly yet under great pressure, but they are of vain if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gift, intelligence or practical abilities of a person.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
பைடு நூலகம்
02年
各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称奇,但衡量知识、 能力的方法却依然如故,非常原始。迄今为止, 教育工作还没有找到比考试更有效、更可靠的方 法,着实有点离奇。尽管有不少人认定,考试能 衡量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这是有目共睹的。要想考察一个人死记硬背的本 事和在极大压力下快速答题的技巧,考试或许是 个不错的办法。然而,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禀赋资 质和实际能力如何,考试是考不出名堂来的。
翻译步骤及策略(汉译英英译汉)

翻译步骤及策略(汉译英英译汉)一、汉译英的步骤二、英译汉的步骤三、校对五原则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一、汉译英的步骤1.找准核心主语和核心谓语,确定句子主框架。
2.分析原文剩下内容的语法成分。
3.分析逻辑,通过语法进行串句,化零为整。
注意:(1)翻译时一定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2)汉译英时,要把每一个成分分析得明明白白再动笔。
二、英译汉的步骤1.根据意群将原文进行断句2.读懂大意(这是翻译的前提)3.划分语法成分,例如:定语从句。
好处:①避免错译;②确定基本翻译手法4.调整语序①先在脑海中进行第一次翻译——确定基本句式和用词(考虑需要句中换还是句间换)②第二次翻译——确定翻译技巧③第三次翻译(校对)——得出最终的译文三、校对五原则1.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所有原文传达的意思都要在译文中体现,不要漏译任何信息。
)2.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英译汉和汉译英后都要检查,千万不要因为语法问题而丢分!)3.检查翻译技巧是否正确运用(该用的翻译技巧都要用上)4.检查自己的译文是否有翻译腔(若拘泥于原文、不合目的语表达规范——尝试脱离语言外壳,通过改表达,尽量用地道的语言传达信息。
)5.打磨语言(尽量使自己的译文正式、简洁和地道)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1.形式主语句式2.形式宾语句式3.there be结构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1.根据上下文去猜。
尽量不要用太绝对的词,选词在语境中要合适。
2.模糊处理法①根本不认识——模棱两可、似翻未翻②不确定时——一律模糊处理。
考研英语冲刺:汉英互译成绩提高三步曲

翻译考研英语冲刺:汉英互译成绩提高三步曲考研进入了真正倒计时阶段,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这个阶段,快速掌握各科短期提高成绩的技巧并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英语科目中,翻译这一部分其实是涨分最快的。
每个同学都觉得翻译特别难做,因为考研都是考的长难句,读一遍读不懂,读二遍读不懂,所以大家想放弃,正因为大家都想放弃,其实大家不知道这块特别好提分,所以,现在还有30天的时间翻译完全足以让你从最基本,哪怕你一点分都得不到,可以迅速提高到五分的状态。
建议:每天坚持用20分钟做一个长难句。
每天只需要花20分钟,30天就可以做到30个长难句,30个长难句相当于你考试已经做了五六套试题了。
因为每年考五句话,这样的话足以确保你对考研的真题非常了解了。
就是翻译的真题非常了解了。
20分钟怎么来做这么一个长难句?每天练好,把这一个长难句发挥好。
建议大家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花4分钟、5分钟做一遍模考题。
为什么是4分钟、5分钟呢?因为每年考研真正的考场上翻译一句话是4分钟、5分钟,这4、5分钟,模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往死里做,哪怕自己单词一个都不认识,连蒙带猜,蒙出来一个答案,假设你只认识“桌子”“杯子”,既然有桌子和杯子,我马上蒙出来一句话,桌子上有一个杯子,或者杯子在桌子上。
为什么?翻译考研考的是英译汉,你让老师看到的是汉语答案,只要你认识那么一个英语单词,只要知道它的一个汉语意思就能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来。
这是20分钟做一句话的第一步,往死里蒙,连蒙带猜,跌跌撞撞做出来一个答案。
第二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这一段时间提高翻译能力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译文进行自我修改。
就是需要根据你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你的可能在借助辞典的帮助下,或者借助一些词汇书的帮助下,这一步只查辞典,或者只看大纲单词,自己把单词稍微翻一下,然后再简单地理解一下这句话的结构。
理解结构的时候又该怎么理解呢?我认为只需要抓三点就可以了。
这句话的主干当中谁、做、什么,就是抓住这个主干,哪三点呢?第一,“谁”。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

浅谈汉译英的策略及方法汉译英是翻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为中英文化差异极大,所以在翻译汉语时需要特别注意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因此,在对汉译英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浅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有关中英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是以文化纵深为特点的,强调最大限度的传统和天地人和谐。
英语文化则是以科技进步和国际化为特点的,注重实用性和现代化程度。
而在中英文化差异下,如何制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呢?以下从词汇、语法、语义和风格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1. 词汇翻译策略和方法中文是一种高度象征化的语言,具有丰富的比喻和隐喻。
英语则是一种高度解释性的语言,偏好使用具体地理性词汇。
要想成功翻译中文,则需要强调原文的比喻和隐喻,同时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涉及到中文词汇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翻译词汇的联系由于中英文的语言结构和语法形式不同,在词汇翻译时需要建立翻译词汇的联系。
比如,中文诗歌中经常使用的抒情和豪放的词汇与英文中的文雅和客观的词汇相差甚远。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应该关注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美感。
(2)识别主旨中文中有许多可以表达多重含义的词语,这使得对其翻译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应当识别主旨,在翻译时使用最适宜的词语来传达原文的含义。
(3)理解字面意思中文中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这些常常无法直接翻译,需要理解字面意思。
翻译人员应在尊重原文的同时,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
汉语的语法和英语的语法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法翻译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几点建议:(1)使用情态动词英语中的情态动词(如can、should、may等)可以表达命令、建议或可能性等含义,翻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词语来翻译汉语中的语气。
(2)调整语序英语中采用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中的语序则是主语+宾语+谓语。
在翻译中需要根据语境和句子结构调整语序,以便于传达原文的意思。
(3)保留语法结构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尽可能地保留语法结构,在表达策略和方法时更为重要。
英语翻译的技巧与策略

英语翻译的技巧与策略说到英语翻译,其实基本上所有人在拿到英文内容的材料,会都有意识无意识的翻译英文内容,英文要完全理解掌握获取材料信息是需要语言传递和转化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英语翻译的技巧与策略,来欣赏一下吧。
英语翻译的技巧与策略最基础的理解,也就是说要理解句子中的词汇、短语。
然后体验表达,表达是理解的结果。
影响表达的因素有译者对英语原文理解的深度、译者自身汉语修养的程度、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掌握程度,译者尽量摆脱原文束缚。
最后为了避免错误,仔细校对、检查。
这步要求比照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文检查句子是否准确、通顺。
1、特殊词汇短语需要切分翻译短语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分译成一个句子。
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有时都可以分译成句。
例如:These cheer little trams, date back to1873,chug and swai up the tower hill with bell ring and people hang from ever opening.这些令人欢快的小缆车建于1873年,嘎嚓嘎嚓摇摆爬上高耸的山峦。
车上铃儿叮当作响,每个窗口都是人。
介词短语分译)2、语言顺序特殊的调整句式顺序法词序调整法的英语inversion一词,不能译成“倒译”、“倒译法”或“颠倒词序”之类,否则容易和语法中的“倒装”概念相混淆。
inversion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其意思为:翻译时对词序作必要或必不可少的改变,并不只是纯粹的颠倒词序或倒装。
Americans do not like to be called materialistic because they feel that this unfairly accuses them of loving only material things and of having no religious values.美国人不喜欢被称为物质主义者, 因为他们认为指控他们只重物质利益, 没有宗教价值观是不公正的。
汉英翻译四步..

❖ B从语篇衔接中确定主语
❖ 在汉语语篇中,主语的衔接作用主要是 通过对原词的重复,省略或代词替代来 实现。而英语语篇中的主语则往往避免 重复原词,更不能省略原词,而更多地 使用照应和替代来衔接上下文。
❖ 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 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 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
2、谓语的确定
❖汉语中的谓语同主语相似,具有开 放性,几乎各种词类和语言单位都 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谓语,但译成 英语时,句子的谓语只能转化成系 动词或实义动词。
❖ A:汉语谓语如果是名词、数词、形容 词、介词短语等,译成英语的时候一般 要在这些词前面加上连系动词,如be, look, appear, seem, feel, sound, smell, taste等,否则译文句子就不能成立。如:
不断地运动。
1)He is a scientist and a violinist as well. 2)In the solar system the planets as well as the
sun itself are in constant motion.
3、选择关系
1)他们宁愿待在家里而不愿意去观光。 They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 than go sightseeing.
❖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把闯红灯看成小错,不当回 事,然而闯红灯一旦形成习惯,则 问题远非是违反交通规则。
❖ Red-light running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minor wrong, so it has never been taken seriously. When the violation becomes habitual, however, a great deal more than a traffic problem is involved.
英译汉的三个步骤

英译汉的三个步骤翻译的标准是:首先要忠实原文,不随意增添或册减,更不能歪曲原意,瞎编乱造。
而且译文语言必须正确通顺,符合汉语习惯。
英译汉的成功取决于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坚实的汉语基础、词汇量和背景知识。
在进行翻译时,应当联系上下文,把有关句子弄懂,将意思搞透彻,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如果不顾语境断章取义,抛开原文盲目翻译,扑风捉影,望文生义,就可能曲解原意,造成误义。
英译汉的过程有三个步骤:阅读理解、汉语表达、审校润色。
要做到即忠实原文又符合汉语习惯,在进行这三个步骤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阅读理解时注意各成分的逻辑关系阅读理解时吃透原文,有助于语法分析和上下文弄清句子的逻辑层次,识别主-谓-宾(或主-谓-宾-补)等结构,判断出各成分的逻辑关系。
例: Too often we believe what accounts for other ‘s success is some special secret or a lucky break.But rarely is success so mysterious .我们常常相信别人的成功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奥秘或是由于某种机遇。
但成功极少是如此神秘的。
分析:该句的主要结构是We believe …… is some ……。
Too often 是状语,为了强调提前了,而What accounts for …… success是believe的宾语从句中的主语部位,只不过是由What 引导,account for 是一短语,意为“说明”“证明”所以整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We believe what accounts for other‘s is some special secret or a lucky break .2、用汉语表达时注意引申词义进行汉语表达时应结合上下文解决疑难词的确切含义或引申词义。
“引申”就是在翻译时将词义加以深化,产生“新义”,以确切表达原文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翻译三步策略一、翻译中的一个悖论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哪一个更难?大多数人会答曰:汉英翻译更难。
显然,这看起来是一种合理的问问题的方法,其实并非如此。
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没有哪一个更难和不难的问题,只是因人而异,视个人的英语水平和翻译水平而定。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会有一种明显的“汉英翻译比英汉翻译更难”的感觉呢?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翻译的过程。
其实,无论是英汉翻译,还是汉英翻译,就翻译的过程而言,只有两个:一是对原文的理解,二是用译文来表达。
弄明白理解和表达这两个过程,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有一种“汉英翻译更难”的论调了。
首先,有必要考查一下英汉翻译的过程。
如果做英汉翻译的话,我们第一步需要理解英语,然后再把理解到的英语表达成为汉语就可以了。
因为英语毕竟是我们的外语,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我们不懂英语是正常的。
所以,无论英译汉这个过程汇总,英语有多难或者有多简单都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查阅英语词典得出比较正确的译文。
然后,换过来,汉译英则不一样了。
那些认为汉译英更难的人就认为,明明我们认识汉语,却不能用地道的英语来翻译,所以,汉译英很难做。
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来想,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连第一步(理解英语)可能都无法完成;而汉译英的话,好歹我们能完成翻译的第一步(理解汉语原文)。
没有人能否认我们中国人,看不懂汉语吧?既然如此,我们就能够克服那种长期以后认为“汉英翻译更难”的心理障碍了。
那么如何比较有效的完成汉英翻译呢?根据长期以来积累从事翻译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来着手:二、汉英翻译三步策略之一:定主语1.翻译的单位在翻译中,最小的翻译单位是什么?是篇章吗?是段落吗?是句子吗?是单词吗?甚至是音节吗?这是一个翻译理论家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现在大多数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家都趋向于以篇章或者是整个问题为基本的翻译单位。
但是,对于初学翻译的人来说,或者那些根本没有掌握翻译的人,要去应付一个翻译考试的时候,笔者认为,句子可能是最好的翻译单位。
什么是句子?或者具体说来,在汉英翻译中,要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究竟什么是英语的句子?柯林斯词典对英语句子的定义是这样的:A sentence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when they are written down, begin with a capital letter and end with a full stop, question mark or exclamation mark. Most sentences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具体说来,英语的句子可以这样来定义:一个句子就是一组词,在书面语中,每一个句子首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句末用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大多数句子有主语和谓语。
根据英语句子的定义,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英语的句子中,大多数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
那么汉英翻译,只要我们能把汉语转变成为准确通顺的英语,就需要搭建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等句式结构。
而英语本身语法非常严谨,逻辑非常严密的特点,所以,在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定和谓语的选择就是成功构建英语句式结构的关键,也是保证英语译文和汉语原文功能对等的关键。
2.确定汉语原文的主语为英语译文的主语1) 把汉语原文中的主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充当译文的主语,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可靠的对应方法,也是我们做汉英翻译“定主语”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方法。
如:例1. 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着自冷战结束以后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04年考博英语翻译试题)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experiencing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changes since the end of Cold War.例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两大课题。
(同上)Peace and development are still the two subjects confronted 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以上两个例子中,汉语句子的主语是名词,由于名词在英语句子中可以直接充当主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对应下来,确定这个名词为译文的主语。
2) 汉语和英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代词可以充当主语,所以,我们当然还可以直接选用汉语原文中的代词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
如:例3. 我们正努力教育公民不要像西方国家那样过度消费,比如使用过多的空调、私人汽车、以及随意处理的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02年考博英语翻译试题)We are managing to educate citizens to avoid the behavior of over-consumption, such as the excessive use of air conditioners, private cars and disposable products at will.例4. 如今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选择:除传统的家常菜以外,还有营养保健配餐和方便可口的快餐食品。
(武汉大学04年考博英语翻译试题)、Nowadays we have many varieties of choices: nutrition-balanced and healthy food, convenient and delicious fast food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homemade meal.3) 在汉语中,除了上述名词和代词可以作主语之外,动词也可以直接充当主语,英语的动词原形则不能。
可是,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英语中的动名词或者动词不定式形式则可以充当主语。
所以,如果我们要确定汉语的动词主语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时,必须要使用这个动词的动名词形式或者不定式形式。
如:例5.帮助真正的穷人,要比仅仅缩小贫富差距更有价值。
帮助下层社会的人重新回到社会主流中来,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03年考博英语翻译试题)Helping the truly poor is much worthier than merely narrowing inequalities. And helping the lower class rejoin mainstream of society is in the interests of all.例6.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
To continue to propel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to achiev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and to safeguard world peace and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are the three historical task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new century.3.重新确定主语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存在着较的的差异,有时候,确定汉语句子的主语为英语译文句子主语的时候,常常会导致英语句子的逻辑比较混乱,而不能直接对应。
所以,这时候,就有必要从原句中挑出其他词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
1)把汉语确定汉语原文的宾语为英语译文的主语宾语是动作所及的对象,常常是人或者物。
在翻译中,我们可以选择汉语原文的宾语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用英语的被动句式来翻译。
如:例7.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的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
Wisdom is required both in appreciating great artistic works and in understanding great scientific concepts.(中国科学院02年3月考博英语翻译试题)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主语太长,如果直接用汉语原文的主语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就显得有点头重脚轻。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英语句子多用被动句”的特点,确定汉语原文的宾语“智慧”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
例8.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中国社会科学院02年考博英语翻译试题)The speed of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ust be accelerated (stepped up) to ensure sustained,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汉语原文的主语应该是“我们”。
但是,这个我们属于泛指的,不专门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
当然,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选取汉语原文的“我们”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而把这个句子的译文安排为“We must accelerate…”这样一个结构。
但是,直接选用汉语原文的宾语“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来充当英语译文的主语,并且不提出这个泛指的主语“我们”,更适合英语的表达方式。
例9.目前在中国正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改革。
(同上)At present, a sweeping and profound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China.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汉语是一个无主句。
显然,一方面,我们可以确定汉语的宾语为英语的主语,使用英语的被动结构来翻译,避免了需要去找一个动作发出者来充当主语的情况。
以上例子清楚的说明,选择汉语原文的宾语充当译文主语的情况下,通常是需要用英语的被动结构来翻译的。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确定汉语原文宾语为译文主语的情况都一定要用被动结构来翻译。
如:例10.中国的饮食方式正在发生许多变化。
(武汉大学04年考博英语翻译试题)Many changes are taking place in China's diet style.说明: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个例子中,汉语原文的主语是“中国的饮食方式”,谓语是“发生”,宾语是“许多变化”。
当一旦确定了宾语“许多变化”为英语译文主语的时候,这个英语译文的逻辑结构就可以直接用主动结构:Many changes are taking place…。
因为在英语中,“变化”与动词“发生”的搭配是符合逻辑,而不能说“变化被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