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技法(一)
书法基本常识介绍课件(共36张PPT)

常用书法用具
02 笔有“四德”——尖、齐、圆、健
尖
所谓尖或锐,是说笔锋尖锐,不秃。 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
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齐
在挑选毛笔时,由于笔尖润开后需要压平,因此很难检查毫尖是否平齐。当毫尖完 全润开后,长短相等且无空隙,这样在运笔时才能达到「万毫齐力」的效果。
常用书法用具
圆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 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 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由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 色乌光泽差,胶质轻,更适宜书法;而中国画则常用油烟墨,其色 泽黑亮,胶质重,绘画效果更佳。
常用书法用具
(3)墨的用法:
古人论画时讲用墨有四个要素: 一是“活”,落笔爽利,讲究墨色滋润自然; 二是“鲜”,墨色要灵秀焕发、清新可人; 三是“变幻”,虚实结合,变化多样; 四是“笔墨一致”,笔墨相互映发,调和一致。
露锋的写法
与藏锋相反。 其起笔是笔锋着纸后向右下,然后抑住笔毫的转动,直
接转折角度而向右行笔。
书法作鉴赏要素
(2)正锋、侧锋
• 正锋也称中锋,其用笔是以主毫在点画之中为特征。 • 侧锋是书写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
过程中仔细体味。
书法作鉴赏要素
(3)调锋
调锋就是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调整笔锋的方向和位置,始终保持笔锋的端正,以免在运笔过程中出现不协 调的偏锋,甚至导致错误。
书法课堂丨《毛公鼎》技法解析(一)基本笔法

书法课堂丨《毛公鼎》技法解析(一)——基本笔法《毛公鼎》可谓稀世瑰宝,记录了西周珍贵史料,训诰辞令最完整,赏赐封爵为最高等级,是可凌驾于《尚书》中任何一篇的西周档案实录。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重器。
铭文共32行,500字(重文9字,合文9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
《毛公鼎》之文字属于大篆系列,此类文字多见于青铜器,亦称“金文”,又叫“钟鼎文”。
近代书家李瑞清尝云:“《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
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以儒生之《尚书》这样的经籍大典作喻,可见《毛公鼎》在古史、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都具有重大价值。
《毛公鼎》笔法精严,结构劲健,疏密有致,成行成列,显示出周代审美文化追求整齐、规范的独特面貌。
线条极尽浑凝拙朴,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貌,强有力的线条与井然有序的章法排列显示出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向,这时的“有序”是先民们最高的理想,有趣的是在他们向整齐的装饰之美迈进时,周人的进退有节“莫不令仪”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毛公鼎》可谓气度辉煌,细审其笔法,转折自如,圆融婉通,字略修长平整,灵秀自然中不失规矩严谨,气色温和,笔势稳妥,处处彰显出彬彬有礼之貌。
郭沫若曾把《毛公鼎》铭文拓本收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有云:“此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此宜宣王之时代为宜。
”可见在有序性之外追加了气势宏大、泱泱风烈等审美之感。
磅礴恢弘、皇皇巨制的《毛公鼎》是西周先人遵循“秩序”的象征,也是西周先人崇文尚实审美思想的再现。
就整个商周书法史来讲,《毛公鼎》是金文“笔法”整饬的集中体现。
初习金文莫拘泥于笔顺,顺手顺势而为即可。
铭文均为拓片不能体现墨书笔意,临摹要像古人,就是一个“度”的把握,要充分发挥现在的笔墨优势,在总体精神风貌与原本一致的基础上去营造一种全新的气象。
学习金文大篆最好的途径就是逆流而上,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从清代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和吴昌硕临《石鼓文》入手,掌握篆书的书写笔顺,打好线条关,结字关,而后在稳扎稳打写《毛公鼎》等金文大篆效果更佳。
书法基础技法讲稿ppt课件

书写要点:
① 准确分析字的主笔。 ②主次分明,突出主笔。
主笔厚重
主笔舒展
2、各部分间的主次关系
3、收放有致
(1)上小下大 (2)左收右放
(1)上小下大:
(2)左收右放:
4、向背分明
相向
相背
“向背者,如人之顾盼。”
-------姜夔 《续书谱》
(1)笔画间的向背关系:
(2)各部分间的向背关系:
相向 背:
书写要点:
①向不犯碍;
①注意穿插
②向中有离
靠
③紧缩距离
书写要点:
①向不犯碍; ②背不相离; ③风格不同,处理方式不同。
相向:宽博
相背:瘦劲
5、注意离合 妙在能合,神在能离。
书写要点:
(1)向主笔聚合;
书写要点:
(1)向主笔聚合;
颜 真 卿 祭 侄 稿 ( 局 部 )
颜 真 卿 祭 侄 稿 ( 局 部 )
颜 真 卿 祭 侄 稿 ( 局 部 )
颜 真 卿 祭 侄 稿 ( 局 部 )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
——苏轼
多元的艺术审美:
唐 柳 公 权 玄 秘 塔 碑
精美严谨
北 魏 比 丘 道 匠 造 像 题 记
拙朴粗野
多元的艺术审美:
(1)笔
大楷 大小 中楷
小楷
(2)墨:一得阁墨汁,曹素功墨汁,红星墨汁等
(3)纸: 生宣
熟宣 半生半熟宣 毛边纸
(4)砚 (5)毛毡
5、字帖的选择
(1)墨迹与拓本
隋
唐
智 永
颜 真
真
卿
草 千 字 文
勤 礼 碑
唐
唐
颜 真 卿
书法1颜体简介

书法基础技法——及材料工具简介教学目标:认识中国书法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体会中国书法无穷的艺术魅力,体会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内涵。
颜体楷书的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
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
始终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书法艺术魅力、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
教学用具: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颜体楷书作品教学过程:一.中国书法传统技法的基本体系1、因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笔法体系。
2、技法是书法艺术的的实践形态,是人们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中总结、创造并不断完善的汉字书写方法。
二、毛笔的种类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
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
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三、执笔法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
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
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四、软笔横化练习、硬笔点化练习。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隶书书法入门基础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隶书书法入门基础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一)秦汉以来,古人给后世创造了很多的艺术瑰宝,特别是汉代的隶书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比如《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等,它们不仅是风格不一,而且是结体、变化都不尽相同。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学习隶书,有时真的是无从下手,为了便于初学者很快进入隶书的学习状态之中,不至于盲目下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隶书书法学习的法帖——《礼器碑》。
《礼器碑》是东汉时期所刻,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它是汉代隶书碑刻中非常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其字形典雅中正,笔法严谨,线条纤细而富有刚劲,结体造型美中有拙,奇中见险,隶书特征十分明显。
清人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这就说明此碑是汉代隶书书法中最为可颂、可学的碑帖之一。
《礼器碑》的艺术特点在学习《礼器碑》时,首先要注意把握它的艺术特点,这是临习的重要方法。
《礼器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点画和结构,点画方面,书写时干脆利落,用笔如刀,字的内部对比强烈,比如较细的横与竖、与捺的重笔在同一个字内就有强烈的对比关系,而且画画如刀,刚劲有力。
书写中要注意用笔上的力度。
它的结构略成匾势,体现在整体上更加秀美俊朗,但又不失奇险之风。
加上其字形中正,符合人们日常的审美习惯,写起来最容易上手。
基本笔画学习《礼器碑》同其它碑帖一样,都是由点画开始学起,在掌握了点画的基本特征后,继而可以进行其它诸如部首、结构、用笔等技法的学习了。
点画的写法这里不具体进行阐述,只是强调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中锋用笔。
毛笔书法入门十八法

毛笔书法入门十八法毛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想要学习毛笔书法,首先要掌握入门的基本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法和规范。
下面将介绍毛笔书法入门的十八法,希望能帮助初学者更好地了解毛笔书法。
一、立笔立笔是毛笔书法的第一步,要用手指将笔柄竖直握在中指与食指之间,掌握好笔柄的位置,使笔尖自然地倾斜于纸面。
二、调墨调墨是书法作品的基础,要学会如何调制墨水的稀浓度,掌握好墨量的掌握,保证作品的墨色浓淡适宜。
三、调水搭配调墨的调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水量的掌握影响作品的线条的清晰度和墨色的渲染。
四、描纲描纲是书法作品的基础轮廓,要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
五、执笔执笔是书写时最基础的动作,适当的握笔姿势和力度可以提高作品的书写效果。
六、提笔提笔是书写时的转折动作,要用整个手臂的力量和节奏感来控制书写的流畅性和力道。
七、指法指法是书写中的重要技巧,要灵活运用手指的力量,掌握书写时的轻重起伏,形成优美的线条。
八、画龙点睛画龙点睛是书法作品中的点睛之笔,要学会在作品中点缀细节,凸显重点,提升整体的气息。
九、勾勾是书法作品的一种起笔方式,要掌握好勾的力度和方向,使作品的线条更加流畅、饱满。
十、挥挥是书法作品的收笔方式,要用轻快的笔势将线条收尾,形成一个完整的字体结构。
十一、设色设色是书法作品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注意墨色的运用和渲染,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十二、悬钩悬钩是书法作品中的一种点画技法,要用轻快的笔势勾勒出线条的起始和结束,增加作品的变化和韵味。
十三、收笔收笔是书法作品的结束动作,要用从容和厚重的力度将作品画龙点睛,形成统一的整体氛围。
十四、磨笔磨笔是书法作品中的一项必备工序,要定期磨笔使毛笔保持锋利,确保作品的书写效果。
十五、黏纸黏纸是书法作品中的排版技巧,要用胶水固定作品,保证作品的整洁和完整性。
十六、几何几何是书法作品中的排版设计,要灵活运用字体的大小、形状和间距,使作品的版面更具美感。
书法的十大技法

书法的十大技法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书法的技法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书法的十大技法。
一、点画结合。
点画结合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点和画的关系要相互配合,点要有画的依托,画要有点的点缀,这样才能使字体更加生动有力。
二、笔画粗细。
笔画粗细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根据字体的特点和书写的需要,掌握好笔画的粗细,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三、点画相间。
点画相间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点和画的排列要相互交错,点和画的大小要相互搭配,这样才能使字体更加美观。
四、起笔落笔。
起笔落笔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起笔和落笔的力度和速度,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五、结构分明。
结构分明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字体的结构和构造,使字体的结构分明,构造合理。
六、用笔灵活。
用笔灵活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根据字体的特点和书写的需要,掌握好笔的用法,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七、用笔有力。
用笔有力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力度和速度,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有力。
八、用笔轻重。
用笔轻重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轻重,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九、用笔疏密。
用笔疏密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疏密,使字体的线条更加流畅自然。
十、用笔变化。
用笔变化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要掌握好笔的变化,使字体的线条更加丰富多彩。
书法的技法是书法艺术的基础,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技法,才能写出优美的字体。
希望大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掌握这些技法,写出更加优美的字体。
硬笔书法行书入门方法

硬笔书法行书入门方法行书贴近生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书体,因此学好行书和加强行书笔画训练十分重要。
硬笔书法行书入门方法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硬笔书法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硬笔书法行书欣赏硬笔书法行书入门(一)、坐法钢笔书写的姿势,通常采用坐姿,其方法要求头正、身直、脚平、挺胸,两肘平放,视线一尺,左手按纸,右手书写,力求自然。
二、执笔法通俗的钢笔书写执笔法为“三指虎口法”。
即以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的前端,从左右两面夹住笔杆;以中指第一关节的侧面,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笔杆尾端靠在虎口上。
无名指与小指虽不能触及笔杆,但须紧抵中指。
五个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弯曲,做到指实、掌虚,切忌紧握拳头。
三、指法合理运用指法,能写出各种不同粗细的笔画。
指法是以手指动作为主,手腕动作为辅来完成一个笔画或一个字书写过程的方法。
即指钢笔在书写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具体表现。
当书写前的执笔角度大约为45度时,五个手指的弯曲程度应保持适中。
书写时,手指当随笔画不时地向前后、左右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改变笔尖的角度和笔画的粗细等,从而求得字的"灵气"。
要掌握正确的指法,须在书写中尽可能以手指运动来减少手腕的动作。
硬笔字的学习方法学习钢笔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
练习钢笔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训练要从楷书入手楷书体现了汉字的结构和运笔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楷书的书写技能,才能由慢到快,由熟生巧,为写好行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挑选一本好字帖怎样选择字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所喜爱的,这样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适合自己书写特点的,这样练起来随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临帖的方法临帖的最好方法是读帖——摩帖——临帖——背帖。
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
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 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 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 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 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 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 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 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 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
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 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 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 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 扳。 (4)身法——坐势、立势
二、用笔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 “拔镫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 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 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 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 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 斗笔写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 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 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
性能,毛笔可分 为硬毫笔、软毫 笔和兼毫笔。硬 毫笔主要是用黄 鼠狼尾毛或兔毛 等制成(又叫狼 毫、紫毫),特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 组成。笔头细分起 来又分笔锋、笔腹、 笔根三个部分。这 三个部分在书写过 程中各自发挥着不 同的作用。笔画中 最细的部分和出尖 儿的部分是笔锋写 成的,笔画中等粗 细的部分是用笔腹
(二)墨法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作业 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控 制笔毫的形状和方向。 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情趣。 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 板书设计: 一、中锋、偏锋、侧锋 二、笔法的分解 起笔——顺锋、侧锋、藏锋 笔画 行笔——铺毫、平移、提按、转折 收笔——回锋、放锋
四.其他工具
墨汁:一得阁 红星 中华等等 砚台:端砚 (广东) 歙砚(江西) 笔架,笔帘,毛毡,镇纸 印章 印泥
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放锋是在收 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横的外形:粗 — 细 — 粗 用力感觉:重 — 轻 — 重 速度感觉:慢 — 快 — 慢
书法基础技法(一)
——及材料工具简介
一.中国书法传统技法的基本体系
因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并 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笔法体系。 技法是书法艺术的的实践形态,是人们在长期的书法艺 术实践中总结、创造并不断完善的汉字书写方法。 书法技法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由笔法、结字 法、章法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 连,相互影响。 学习书法艺术,一方面可以将我们的书写更加规范漂亮, 同时也提高了个人修养.
(1).软笔书法纸张大致分为两大类:毛边 纸,宣纸. 1.毛边纸可作为练习或作品创作,但纸 张比较毛躁,尺寸较小.颜色较深. 2.宣纸吸水性强,耐腐性强,色白,柔 软,墨色显著,易于表现. 分为熟宣,生宣,半生半熟三种. 市面上现在有很多宣纸类别,常用的古 色纸,洒金纸,元书纸,皮纸,色宣,云母等 等. 钢笔字可用铜版纸,胶版纸,废旧纸等等.
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 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运
侧锋行笔时,笔锋所指的方向和笔的运行方
向形成的夹角约在135度左右.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 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 2)
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 用。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 画外沿的线条形态。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 笔”。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 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 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 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 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 锋,形成弧线。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 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 (1)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越来越
粗。
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 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只是比侧锋多了个 逆笔和转折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