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生产技术路线及应用领域
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什么

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什么碳纤维是一种由碳纳米纤维组成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一、纤维前驱体的制备:纤维前驱体是制备碳纤维的关键,一般采用聚丙烯腈(PAN)、天然纤维(如纤维素)和聚酰胺(如聚4,4'-二苯基二氨基甲烷和4,4'-二氟二苯基二甲烷)等有机物作为原料。
1.聚丙烯腈纤维前驱体制备:先将聚丙烯腈颗粒溶解在碱性条件下形成聚丙烯腈纤维前驱体溶液。
然后通过纺丝、拉伸等工艺制备纤维前驱体丝束。
接下来,对纤维丝束进行化学交联处理,使其纤维间生成交联结构,并在拉伸时形成微颗粒和纤维束,提高丝束的机械性能。
2.天然纤维前驱体制备:天然纤维(如亚麻、大麻、竹纤维等)通过酸碱处理、染色等工艺得到纤维前驱体。
3.聚酰胺纤维前驱体制备:在有机溶剂当中通过缩聚反应,将聚酰胺形成纤维前驱体。
二、纤维化与热解:将纤维前驱体进行纺丝、拉伸等工艺,得到纤维预体。
接下来,纤维预体经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留气体。
然后通过高温炭化,将纤维预体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碳,并形成纤维微结构。
三、高温处理:将炭化后的纤维进行高温处理,通常在20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
高温处理主要有高温碳化、石墨化、热解等不同工艺,旨在提高纤维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
四、特殊处理:针对具体的应用要求,可能需要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功能化修饰等特殊处理,如掺杂其他元素、进行表面活性剂处理、表面改性等。
总结起来,碳纤维的制备过程包括纤维前驱体的制备、纤维化与热解、高温处理和特殊处理。
其中,纤维前驱体的制备对碳纤维的性能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纤维化与热解过程使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碳,并形成纤维微结构,高温处理提高碳纤维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特殊处理则根据需要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或功能修饰。
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有了多种制备工艺,如湿纺法、干纺法、熔融纺丝法等。
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碳纤维材料是一种高性能、高强度和轻质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体育器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一、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碳纤维的制备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前驱体制备、纺丝成纤维和碳化。
1.前驱体制备前驱体是指材料转化为碳纤维前的预处理材料。
常用的前驱体有聚丙烯腈(PAN),煤沥青和轮胎树脂等。
其中,PAN是制备碳纤维的主要前驱体。
PAN通过干法纺丝制备成PAN纤维,然后进行预氧化处理,将预氧化的PAN纤维进行拉伸,再进行热解,最终得到碳纤维。
2.纺丝成纤维纺丝是将前驱体制备成精细单体并熔融成纤维的过程。
纺丝方式包括湿式法、干式法和气流旋转纺丝法等。
其中,湿式法是制备PAN基碳纤维最常用的方法。
3.碳化碳化是指在高温下,将前驱体中的非碳元素脱除,形成含碳量达到90%以上的纤维。
碳化条件是热解温度和时间,温度在1300℃左右,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十小时不等。
碳化过程中,纤维的密度增大,晶体成分变化,力学性质也随之变化。
二、碳纤维材料的应用研究1. 航空领域碳纤维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替代传统的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制造飞机的结构部件,以减少飞机的重量和燃料消耗。
碳纤维材料是制造各种结构部件的理想材料,包括机翼、机身、进气道和发动机等。
2. 船舶领域碳纤维材料在船舶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制造高速艇、游艇和各种竞赛船只的外壳和桅杆等结构件。
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刚性和强度,可以有效减少船只的自重,提高船只的速度和灵活性。
3. 汽车领域碳纤维材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制造车身外壳和底盘结构件等部件。
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轻质化特点,能够大大降低汽车的自重,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
4. 体育器材领域碳纤维材料在体育器材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制造高档的高尔夫球杆、足球鞋、网球拍和自行车等体育用品。
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刚性和强度,能够提高运动器材的性能表现。
碳纤维的工艺流程

碳纤维的工艺流程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纺丝、预浸胶、成型、热固化和后处理等环节。
1. 原料准备。
碳纤维的原料主要是聚丙烯和聚丙烯腈。
聚丙烯腈经过聚合反应后形成聚丙烯腈纤维,再经过碱处理、硫化、热处理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碳纤维。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2. 纺丝。
纺丝是将聚丙烯腈纤维加工成碳纤维的关键步骤。
在纺丝过程中,需要将聚丙烯腈纤维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旋转的喷丝孔将溶液喷出,使其凝固成纤维。
纺丝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喷丝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纤维的质量和形态。
3. 预浸胶。
预浸胶是将碳纤维与树脂预浸料进行浸渍,以增强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预浸胶通常使用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通过真空浸渍或浸渍压延等工艺,将树脂浸渍到碳纤维中。
预浸胶的质量和浸渍均匀度对最终制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4. 成型。
成型是将预浸胶碳纤维进行造型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手工层叠、自动纺织、注塑成型、压缩成型等。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预浸胶碳纤维进行层叠或复合,然后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5. 热固化。
热固化是将成型后的碳纤维制品进行固化的过程。
固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使树脂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坚固的结构。
热固化过程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需要严格控制固化工艺参数。
6. 后处理。
后处理是对热固化后的碳纤维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和修整的过程。
常见的后处理工艺包括修边、打磨、喷涂、涂层等。
后处理工艺可以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外观,提高其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碳纤维制品可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轻质化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各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的碳纤维产品。
简述碳纤维工艺流程

简述碳纤维工艺流程碳纤维工艺流程是一种将碳纤维与树脂复合材料制作成各种产品的技术过程。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简要介绍碳纤维工艺流程。
首先,在碳纤维制造过程中需要准备原材料,包括碳纤维纺丝和树脂。
碳纤维纺丝是通过将高聚物溶解成单体,然后将单体经过纺丝机纺制而得到的连续纤维。
而树脂可以选择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不同种类的树脂,根据具体应用来选择。
接下来是碳纤维的制备过程。
首先,将碳纤维纺丝与树脂进行混合,使其充分融合;然后,通过拉伸和拉直的过程,使碳纤维纺丝变得更加均匀细长;最后,通过热处理使纺丝硬化变得更加坚固。
然后是制造碳纤维制品的工艺。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具体产品的设计和形状。
然后,在根据设计制定的尺寸和要求下,利用模具将碳纤维纺丝和树脂进行复合,使其形成预定的形状。
在模具中,碳纤维纺丝和树脂进行压制和固化,形成所需产品。
在产品固化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加工。
这包括去除模具,修剪、打磨和表面处理等工序。
修剪是将多余的碳纤维纺丝和树脂修剪掉,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
打磨则是为了使产品表面光滑平整。
而表面处理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喷漆、涂覆等方法,以增加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最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品质控制。
这是为了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具有高质量。
质量检测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例如拉伸、弯曲、压缩等物理测试。
品质控制则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包括原材料采购、工艺控制、生产过程监控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总而言之,碳纤维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环节的处理。
通过这些过程,可以将碳纤维与树脂复合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具有轻质高强度的性能特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碳纤维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减轻重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纤维的技术及应用

碳纤维的技术及应用碳纤维是由有机母体纤维(例如粘胶丝、PAN聚丙烯腈或沥青)采用高温分解法在1000~3000度高温的惰性气体下制成的。
其结果是除碳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予以去除。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99%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
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亦高于钢。
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
根据原料不同,碳纤维可分为粘胶基碳纤维、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
其中,粘胶基碳纤维主要用于耐烧蚀材料,PAN基碳纤维主要用于生产高强度纤维,沥青基碳纤维主要用于生产高模量纤维。
沥青基碳纤维根据沥青的结晶状态,可分类为等方性和中间相2种,等方性耐热性和耐药品性、滑动性优异,中间相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机械特性。
根据碳纤维的机械强度与模量的高低,可分为5级性能,分类如下表:表1 碳纤维分类根据炭化温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1)普通型(A型)碳纤维:在900~1200℃下炭化得到的碳纤维。
强度和弹性模量都较低。
一般强度小于107.7cN/tex,模量小于13462cN/tex。
(2)高强度型(Ⅱ型或C型)碳纤维:在1300~1700℃下炭化得到的碳纤维。
强度很高,可达138.4~166.1cN/tex,模量约为13842~16610cN/tex。
(3)高模量型(Ⅰ型或B型)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
在炭化后再经2500℃以上高温石墨化处理得到的碳纤维。
强度较高,约为97.8~122.2cN/tex。
模量很高,一般可达17107cN/tex以上,有的甚至可达31786cN/tex。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一、碳纤维复合材料概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量、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等优点,是目前运用广泛的一种高性能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建筑结构等领域。
如今,其中最为流行的应用就是在制造高档化、高速度、高精度单体器和新颖双翼飞行器上。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是由多个工艺环节组成的,下面将针对每个环节逐一介绍。
1.纤维预处理碳纤维预处理是将原始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主要是增加碳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结合力。
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物化结合法等。
2. 纤维束成型纤维束成型过程即是对碳纤维进行方向、密度、弯曲等要求的布放,旨在保障最终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
这个过程是全过程中最主要的工艺点。
3. 预浸胶(浸渍)预浸胶过程即是将干燥的碳纤维通过浸渍机进行一遍遍地浸润预浸膜,以保障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结合质量和防止气泡的存在。
浸前要在浸润池内先提前进行啊溶剂和树脂的混合溶解,提高浸渍的成效。
4.层叠成形层叠成形过程即是替代传统的钣金模具来进行原料成型工艺,具有工艺灵活、生产效益高的特点。
一般有人工贴放和机器封装成型两种方法。
一个部位若是需要多层叠放,需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层间进行封闭处理。
5. 热固化热固化是将层叠成型后的半成品传送至热压机进行加压热处理,达成树脂基体固化硬化的工艺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性能优良的重要原因。
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使得其在许多工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下面将对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1. 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飞机翼、机身、尾翼等部位以及航空发动机的结构件等。
其优秀的轻重比使得飞机自身质量大大减轻,節省燃油成本以及大幅减少大气污染。
2. 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碳纤维车身、内饰、动力传输部件以及刹车片等等都是一个个优秀的代表。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及前景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因此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及前景的详细介绍。
1. 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刚度大、抗疲劳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在飞机机身、机翼等部位的使用。
由于碳纤维的重量约为钢的四分之一,使用碳纤维可以减轻飞机的自重,提高燃油效率。
此外,碳纤维还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起落架、飞行控制系统等部件,提高整个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2. 汽车工业: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碳纤维在汽车制造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碳纤维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可以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目前,许多高档豪华汽车和电动汽车已经开始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车身和零部件,如保险杠、车身框架等,以提高车辆性能和安全性。
预计随着碳纤维材料的成本降低和工艺的改进,碳纤维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3. 船舶工业:由于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在船舶工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尤其是在制造高速船舶和航行性能要求高的船舶时,碳纤维的应用可以大大减轻船体重量,提高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此外,碳纤维还可以用于船体结构的加强,提高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预计随着碳纤维材料成本的降低和制造工艺的改进,碳纤维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4. 体育器材:碳纤维在体育器材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碳纤维可以用于制造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等器材,因为它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能够提高运动器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碳纤维还可以用于制造赛艇、滑雪板等水上、雪上运动器材,因为其耐腐蚀的特性可以在恶劣环境中使用。
预计随着碳纤维材料成本的降低和制造工艺的改进,碳纤维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5. 建筑工程:碳纤维在建筑工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碳纤维可以用于制造建筑物的梁、柱等结构部件,因为其轻质高强的特点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讲解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讲解引言碳纤维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先进材料,它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等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进行深入讲解,介绍其结构、特性以及应用领域。
碳纤维的结构和制备方法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纤维状材料,其结构由纯净的碳元素构成,具有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
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聚丙烯纤维炭化法、聚丙烯纤维长丝法和聚丙烯纤维溶胶纺丝法等。
其中,聚丙烯纤维炭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将聚丙烯纤维经过预处理后进行高温炭化,得到纯净的碳纤维。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将碳纤维与树脂基体进行复合制备而成的一种材料。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等多种特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预浸法、自动定型法和预浸层叠法等。
其中,预浸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将碳纤维预先浸渍于树脂中,然后进行固化和压制,最终得到具有预定形状和性能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刚度远远超过许多传统材料。
它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能够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等结构中,以减轻重量并提高飞行性能。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替代传统金属材料,减少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体育器材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器材具有轻盈、刚性等优势,提高了运动员的表现。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电子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替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能源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风力发电叶片、太阳能电池等设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纤维生产技术路线及应用领域
按原料体系的不同,碳纤维主要分为:黏胶基碳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
一、黏胶基碳纤维
黏胶基碳纤维主要用于耐烧蚀材料和隔热材料,目前, 黏胶基碳纤维仍占据着其他碳纤维不可取代的地位,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在民用市场方面,利用其柔软与导电性制作电热产品,利用其孔隙结构发达和容易调控的特性制造活性碳纤维系列制品,是良好的环保材料和医用卫生材料。
黏胶基碳纤维的产量不足世界碳纤维总产量的1%,它虽然不会有大的发展,但也不会被彻底淘汰出局。
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目前的主流,占据了主要的市场费额:
1、瓦特的技术突破打通了制造高性能碳纤维的通道;
2、PAN原丝质量是制造高性能碳纤维的前提;
3、一条龙生产线得到发展,世界上几条著名的PAN基碳纤维生产线大多是从原丝开始,直到碳纤维以及中、下游产品开发。
例如:日本东丽、东邦、三菱人造丝公司,美国的赫克利公司和阿莫科公司,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塑都是从聚合、纺丝开始,国外原丝主要生产
(1~24K)的质量提高,普及是指大丝束碳纤维(48~540K)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日趋下降。
三、沥青基碳纤维
1965年,日本群马大学的大谷衫郎研制沥青基碳纤维获得成功,从此,沥青成为生产碳纤维的新原料,是目前碳纤维领域中仅次于PAN基的第二大原料路线。
五、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一)
PAN基碳纤维生产路线
空气合成溶剂→溶剂DMAC
↓↓
氢→合成氨合成催化剂→引发
剂AIBN
↓↓
氨合成共聚单体→共聚单体衣康酸
↓↓
原油→蒸馏→石脑油→分解→丙烷→合成AN → AN 聚合1001 PAN
溶剂纺丝回收工程油剂PEO 1002
1001 1002
回收AN 回收熔剂
AN 熔剂DMAC
PAN纤维
1003-1
表面处理上浆剂
碳纤维收丝,包装
碳纤维成品
碳纤维发展简史
1860年,斯旺制作碳丝灯泡
1878年,斯旺以棉纱试制碳丝
1879年,爱迪生以油烟与焦油、棉纱和竹丝试制碳丝(持续照明45小时)
1882年,碳丝电灯实用化1911年,钨丝电灯实用化
1950年,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开始研制黏胶基碳纤维
1959年,美国UCC公司生产低模量黏胶基碳纤维“Thornel—25”,日本大阪工业试验所的进藤昭男发明了PAN基碳纤维
1962年,日本碳公司开始生产低模量PAN基碳纤维(0.5吨/月)
1963年,英国皇家航空研究所(RAE)的瓦特和约翰逊成功地打通了制造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在热处理时施加张力)的技术途径
1964年,英国Courtaulds,Morganite和Roii--Roys公司利用RAE技术生产PAN基碳纤维1965年,日本群马大学的大谷杉郎发明了沥青基碳纤维美国UCC公司开始生产高模量黏胶基碳纤维(石墨化过程中牵伸)
1970年,日本吴羽化学公司生产沥青基碳纤维(10吨/月),日本东丽公司与美国UCC进行技术合作
1971年,日本东丽公司工业规模生产PAN基碳纤维(1吨/月),碳纤维的牌号为T300,石墨纤维为M40
1972年,美国Hercules公司开始生产PAN基碳纤维日本用碳纤维制造钓竿,美国用碳纤维制造高尔夫球棒
1973年,日本东邦人造丝公司开始生产PAN基碳纤维(0.5吨/月)日本东丽公司扩产5吨/月1974年,碳纤维钓竿、高尔夫球棒迅速发展日本东丽公司扩产13吨/月
1975年,碳纤维网球拍商品化美国UCC公司公布利用中间相沥青制造高模量沥青基碳纤维“Thornel—P”美国UCC的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商品化
1976年,东邦人造丝公司与美国塞兰尼斯进行技术合作住友化学与美国赫格里斯(Hercules)成立联合公司
1979年,日本碳公司与旭化成工业公司成立旭日碳纤维公司
1980年,美国波音公司提出需求高强度、大伸长的碳纤维
1981年,台湾台塑设立碳纤研究中心,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与美国Hitco公司进行技术合作1984年,台湾台塑与美国Hitco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强中模碳纤维T800 1986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强中模碳纤维T1000
1989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模中强碳纤维M60
1992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模中强碳纤维M70J,杨氏摸量高达690GPa
碳纤维纱
郑州力源结构胶有限公司碳纤维事业部代理销售日本、台湾、美国产1K、3K、6K、12K、18K、24K碳纱。
规格每束纱含
单丝数目
拉伸强
度
(Mpa)
拉伸模
量
(Gpa)
伸长
率
(%)
线密度
(g/1000m)
密度
(g/cm3)
单丝直
径
(um)
1K 1000 3450 230 1.6 66 1.8 7 3K 3000 3450 230 1.5 198 1.8 7 6K 6000 3450 230 1.9 396 1.8 7 12K 12000 4680 250 1.9 800 1.8 7 18K 18000 4890 240 1.6 1000 1.8 6.5 24K 24000 3920 235 1.7 1600 1.8 7
1k碳纤维平纹布1k碳纤维斜纹布3K碳纤维平纹布
3K碳纤维斜纹布3k补强布6K碳纤维平纹布
6K碳纤维斜纹布12K碳纤维平纹布12K碳纤维斜纹布
12K碳纤维平纹超薄布12K碳纤维超薄型斜纹布碳纤维单向布1K碳纤维编织带3K碳纤维编织带3K碳纤维编织套3K碳纤维缎纹布6K碳纤维编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