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报告编制 保障措施

规划报告编制 保障措施
规划报告编制 保障措施

9 保障措施

9.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高效、灵活的工作机制。全市将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行各级政府对本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总负责,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尽快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建设节水型社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实行政府目标责任制,实行“重心下移、区域负责、属地管理”,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纳入到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把各项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企业和单位,落实到工程和项目,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9.2 完善法规政策,强化执法监督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泰州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实际,针对计划用水管理、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控制、非常规水源利用、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管理,加快制定和完善地方性节水法规和有关政府规章,依法对城市节水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使城市节水工作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更加科学、健康地向前发展。

要加强依法行政,加大对供水、节水违法违章行为、用水浪费行为的监察和处罚力度,严格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行政,坚决制止浪费用水,提高执法权威和执法效率,以法律为保障,确保节水工作在全市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全面落到实处,做到依法管水、依法用水、依法节水。

9.3 加强用水管理,强化基础工作

健全节水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体系。以供水节水管理为核心,建立市节水工作管理部门、供水企业节水管理部门、“大用户”节水管理员三级网络,市节水管理机构要定期召开全市节水工作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及时沟通,以优化配置水资源和提高城市节水水平为目标,将本市的节水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有效提高节水管理水平,要重视人才选拔、培训,建立起一支拥有较高业务水平、较强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管理队伍,不断完善节水管理体制,探索节水管理新方

法,为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提供良好的人员保证,确保节水管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不断深入,使城市节水工作这项社会系统工程得以有序、有效地开展。

9.4 加大政府投入,拓展融资渠道

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并扩大投资规模。强调节水型城市建设的公益性,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对节水型城市建设相关项目投入的同时,将节水型城市建设作为市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力度,市有关部门要设立节水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并扩大投资规模,逐步提高政府预算内节水投资比重,使节水型城市建设投入与财政收入呈同步增长。继续加大对工业节水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支持力度。开辟财政专项资金渠道开展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增加政府对节水示范工程的投资规模和补助强度。对用水监测与计量设施安装和改造、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拓宽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通过完善财政贴息制度、扩大节水项目财政贴息的范围、延长贴息期限等措施,鼓励吸收社会力量建设经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供水、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加快利用市场机制筹措资金的步伐,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镇供水、工业供水、污水处理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加速培育、发展节水产业。

9.5 严格绩效考核,扩大公众参与

细化落实责任,根据规划要求,制订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位,严格督查考核。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畴,由水利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成立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考核活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制定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三条红线”控制的实施办法,做到能操作、可检查、易考核、有奖惩。

建立公开透明的参与机制,保证公众广泛参与各项节水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强化舆论监督,建立节水监督举报网站,设立节水监督举报电话,舆论媒体有关部门公开曝光浪费水、破坏节水设施、污染水环境等不良行为,并进行深层次地追踪报道,抓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以引起公众的充分关注,逐步形成全民节水、人人节水、爱水、珍惜水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9.6 加强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

加强水资源论证制度及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作为水资源论证的前置性条件,上收部分高用水、高污染行业水资源论证审批权限。在强制淘汰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对取用水项目节水工艺、节水技术、用水水平、排污量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和节水减排配套论证,提出准入标准,适度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建设项目取水限批和禁批制度。从水资源角度对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提出限制要求,探索建立工业园区、重大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

9.7 依靠科技进步,推广节水新技术

水资源有其自身运动规律,必须按照水的自然规律,加强科学管理与保护,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水资源循环规律、河湖纳污能力和自我生态修复能力、河湖生态健康评价体系、重点行业节水减排关键技术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强化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管水、科学治水、科学节水水平。积极开展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加强节水有关重大科学问题与宏观战略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节水先进生产经验和节水科学技术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推进节水技术进步。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途径,大力推广节水新工艺新产品,以淘汰改造老式节水器具、降低管网漏失率、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推广中水回用等。

加快节水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将重大节水科技创新项目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围绕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组织开展共性和符合本地实情的节水技术科研攻关,研发经济实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建立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提高节水技术和服务水平。

9.8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节约用水,应以社会节水、全民节水为目标,加强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的传播,强化公众节水能力与意识。一是宣传活动上注重结合。在抓好配合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江苏省节水宣传月”等专题宣传的同时,结合普法、科技入户等工程实施,组织开展节水宣传进机关、进

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二是宣传区域上注重同步。在农村集镇,通过悬挂跨路宣传横幅、办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营造节约用水的氛围,灌输节约用水的理念;在城区,设立宣传台,面对面宣传讲解节约用水知识,发放节水倡议书和家庭节水手册引导群众“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强化自律节水意识。三是宣传方式上注重创新。一方面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全民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另一方面专门在《泰州新闻》报刊上开辟水利专版,宣传节水知识和节水常识;利用短信向党政负责人、机关人员、企业负责人以及广大市民发送节水法规条文和节水知识,引导广大用水户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

12 保障措施

12.1 组织保障

水利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涉及面广,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必须切实加强对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水利工作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为保障灌南县水利现代化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以县分管县长为组长,其它各部门通力协作的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方责任,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目标考核。统筹水利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分解落实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协调解决水利现代化在推进过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共同推进水利现代化工作全面实施。定期评估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执行效果,监督水利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12.3 资金投入

水利是以社会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的持续政策性投入是水利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水利现代化建设筹资需采取

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的形式。

首先,政府要按照国家、江苏省相关规定,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以法规形式保证政策性水利资金的投入足额、及时到位,维持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灌南县水利现代化现状水平偏低,现代化建设投入应尽可能取上限值,落实政府可用财力的3~4%用于水利建设的政策,收足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各类专项资(基)金和规费等。

其次,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水利资金,为水利现代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将相关水利工程纳入沿海开发实施方案,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投资办水利,实行水利分级建设管理;积极稳妥地利用社会资金和外资,开拓融投资渠道。

最后,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机制,由水利部门牵头,对灌南水利现代化投资进行整合,确保资金正确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2.2 监督考核

继续推行监督考核机制,成立由县纪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的水利现代化建设督查组织,对水利现代化建设进展进行跟踪、督查,并以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通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灌南县党委、政府要把水利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纳入水利局及各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干部政绩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确保水利现代化工作有序稳步推进,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加强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水利投入资金落实到位。对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要强化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保证水利资金的使

用安全和效果。

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建立“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体系,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工程质量合格。规范水事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高水利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

12.4 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水利须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科学的洪水预测预报技术与防洪抢险手段的综合运用,实施洪水科学调控;通过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和保障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提供科学支撑。建设生态文明,应用生态、生物技术修复治理水体污染,形成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等治水新思路、新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消费模式,探索水利科技在水利现代化理论和技术上的实践。

强化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做好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影响评价,加强前期工作研究,注重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资金筹措、环境影响、移民安置、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完善重大水利现代化建设项目决策机制。

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高技能、创新型、复合型和多学科人才的引进力度,切实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推进继续教育与人员培训,提高学历层次,不断更新知识,实行终身教育;同时要加大

水利系统内部人才的上下流动和水利局内设科室之间的人才交流。搭建更多平台,让科技创新人才有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得到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有效机制,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12.5 宣传引导

水利现代化建设,应以社会现代化为目标。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宣传力度,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普及和宣传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关水政策、水法规,提高民众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现代化建设。配合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江苏省节水宣传月”等抓好专题宣传的同时,结合普法、科技入户等活动,进行集中宣传。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保护水资源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在农村集镇,通过悬挂跨路宣传横幅、办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营造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发布工作进展及工作经验,凝聚全县力量,建设“绿色灌南”。

12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各项创模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靖江市应建立一系列机制,并制订和实施相应的系列政策和管理措施。

12.1组织保障

规划的实施需要公平高效的组织保障和机构保障。明确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能够避免部门之间因分工不明确产生的职能冲突和利益冲突。规划实施的组织建设应包括横向、纵向和综合三个方

面,即明确横向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纵向的市政府与镇政府的职能分工以及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

为了强化创模工作的领导职能,将靖江创模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也是落实创建任务的重要组织保障之一。首先,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的任务,市政府应成立具有权威性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该项任务,由市委市政府、环保局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各有关委、办、局的领导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环保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第二,层层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确保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应将创模的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政府、部门及企业的任期目标责任当中,作为各乡镇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职位升迁的重要内容,以及各个单位或企业资格认证、项目审批、融资、计划安排和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原有行业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分层次的创建工作综合管理监督机构和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对创建工作进行综合调控、分工负责、系统管理和长期监督。此外,各部门、各乡(镇)都要有主要领导挂帅,组成本部门或本乡镇的创建领导小组,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逐层签订责任书,使全市上下形成一个高效的指挥网络,有利于靖江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

12.2机制保障

(1)建立并实施市委把握大局、政府狠抓落实、人大监督保障、政协建言献策的工作模式。调整和充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创模领导小组,创模办公室正常运行,通过实施定期协调调度制度,会商、约谈、问责等机制推进创模。

建立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按照创建要求,调整市“四城同创”指挥部成员,按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间等条目逐一进行任务分解,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考核。

(2)建立创建网络。在市“四城同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均明确一名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一名或几名业务骨干具体办,形成一个能办事、能协调、密切配合的创建网络。市“四城同创”指挥部对全市创模工

作统一扎口管理,具体负责创模工作的分解、督察、汇总上报、迎查等工作。

(3)建立领导定期听取创模工作汇报机制、创模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创模联络员例会制度,对创模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指导、协调、督办、检查、考核和通报。领导小组每季召开工作例会,各专业组每月召开碰头会,具体协调和指导创建工作。

(4)实施创模专项目标责任制。按照“目标细化、责任落实、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注重实效、逐步提高、全面达标”的原则,将创模工作列为每年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内容,并将创模目标与政绩、年度考核等挂钩。

(5)完善督查和考核机制。由市政府办公室、监察局等部门组成督查监督组,负责对创模全过程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12.3技术保障

(1)计划保障。根据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客观分析靖江创模工作形势,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将任务分解细化,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将创模工作落到实处。

(2)人力资源保障。发挥全市人力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创模工作队伍和管理队伍;配套环保模范城建设信息网络,邀请省、市创模专家来靖指导,为创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12.4资金保障

(1)增强综合竞争力。对经济结构作战略性调整,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引进高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品,提升产业水平。

(2)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吸引各方投资。要加快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贯彻“受益者付费”的原则,减轻财政负担。

(3)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各污染企业保证治理资金的筹集和落实。

(4)设立创建基金。计划、财政等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创模工作资金保障机制,切实安排好新建项目中用于污染治理设施“三同时”的资金、技术改造项目中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创模专项资金。

12.5宣传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在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同时,广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等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各种创建活动要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核心,为创模作贡献。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纳入党校和行政学校培训内容,提高全市广大干部的领导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中来。

动员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创模活动的深远意义,采用建立公益广告牌、书写创模标语、设立宣传橱窗(栏)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充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模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进行全社会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教育,及时表扬先进典型,批评、处罚消极创建或阻碍创建的行为,形成“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涉及城市水系规划的联合评审机制。涉及城市水系管理的各个部门在做好各自职能任务的同时,还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增强合作及应对突发事故能力,实现水源地、污染源、流域水文资料、专业规划等有关信息的共享。

继续组织技术深化,在编制各组团、各镇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分层次具体落实城市蓝线;在滚动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时,应对城市水系近期建设提出具体措施;

在本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基础上,尽快完善或修编包括供水、排水、道路交通、水运、港口、水源保护等相关专项规划涉及城市水系的内容。

城市蓝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结构变化等原因,确需调整城市蓝线的,应当依法调整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蓝线。调整后的城市蓝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全体市民的城市规划和水系保护意识,使全市人民了解城市水系规划,共同保护好、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佛山城市水系。

加大对涉及城市水系保护建设的规划管理力度,强化城市蓝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城市蓝线管理的义务,有权监督城市蓝线管理、对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对涉及城市蓝线的所有建设活动要按照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并依法备案,对于破坏城市水系的违规开发建设行为依法查处。

9 保障措施

9.1着力制度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重在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节水。一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的水资源总量,确定全市各区域的取水指标,并落实到各用水户的取水总量,建立和完善区域水资源分配、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居民生活用水逐步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工业和城市公共用水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规范水资源费的使用。三是建立规范的节水管理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机制。

9.2加强组织领导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目标明确且时间紧迫,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由姜堰市人民政府主持,包括水利、计划、建设、环保、农业、林业、宣传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姜堰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工协作,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建立起一套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机制,在纵向、横向两方面都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部门职责,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围绕中心,集中各部门的业务专长,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9.3保障资金投入

资金落实是节水型社会建设重要保障措施之一,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改变现有的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节水投资模式,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投资体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充分引入外资和社会资金,全面保障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高效使用。

加大对节水技术研究的支持,对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给予资金倾斜。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及其他优惠措施,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支持工业企业节水改造,鼓励居民家庭更换使用节水型器具。改革节水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拓宽节水和治污投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对有条件的项目,经批准后可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资金。各级财政要积极支持水资源节约工作,并将节水设备(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投入,并建立节水设施良性运行机制。

设立“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前期规划、水资源管理设施建设以及相关工程的配套和政策支持资金。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专项资金来源包括税收、水资源费和加价水费等。

9.4依靠科技支撑

大力开展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聘请省、市相关专家,组成较为稳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另外,针对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开展相关科学

研究,进行科技攻关,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9.5强化宣传引导

利用各种媒介、采用多种形式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广泛、深入和持久的宣传,树立水资源和节水观念,启动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公众参与项目。将节水型社会教育纳入到全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体系当中。通过开展节约型机关(单位)建设、节水型家庭、节水型学校创建,强化机关单位、高等院校的节水工作,充分调动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在试点建设中的作用。

第十章保障措施

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还需要在规划管理、建设管理、法制保障、资金投入、实施前期准备等方面落实具体措施:

10.1组织保障

为切实保障灌南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成立以分管县为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组织网络,监督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协调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10.2规划保障

强化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做好重大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论证和有关规划,加强前期工作研究,注重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资金筹措、环境影响、移民安置、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完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决策机制。

10.3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建立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体系,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10.4法制保障

健全水法规体系,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水事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提高水利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围绕制度建设和加强社会管理,制订出台有关水利建设的土地利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水利发展和改革。

10.4资金投入保障措施

落实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将相关水利工程纳入沿海开发实施方案,争取资金投入;完善收费细则,加大征收力度,保障各项水利收费收缴到位;创新理念,开展水利多种经营,提高水利资产利用率;按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办水利,实行水利分级建设管理;积极稳妥地利用社会资金和外资,开拓融投资渠道,促进水利建设。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实现水利基本现代化是苏州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增加投入,加快改革,落实措施,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大领导力度

水利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切实加强对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水利工作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工作。市政府要成立苏州水利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水利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监督水利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分解落实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协调解决解决水利现代化在推进过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定期评估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执行效果。苏州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由水利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编制水利现代化规划实施方案,执行和落实实施方案各项具体工作,并对领导小组负责。

(二)细化责任分解,凝聚工作合力

水利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各级党委、政府要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细化目标任务,确保责任分工到位,目标分解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实行防汛防旱、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水利部门要要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水利现代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研究制定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好水利现代化建设的

实施工作,加强业务指导,搞好技术服务,抓好水利工程项目的推进,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和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组织、宣传和发展改革、财政、国土、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苏州水利现代化建设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的要求,对照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职责分工,抓住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主动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项目对接、资金整合、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共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三)拓宽融资渠道,保证投入增长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属公益性工程,必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各级应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水利投入的文件精神,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加快形成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市场化投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力争每年水利投入都有较大增长。“十二五”期间水利计划投资470亿元,水务投资97亿元。“十三五”期间,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继续保持大幅增长。

今后10年,预计苏州全市可筹措的政策性资金600亿元左右,企业融资预计500亿元左右。为了保障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投资需求,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的投入,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并逐年提高。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村水利。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按规定比例用于农村水利。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要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维护建设税要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加大区域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的统筹力度,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

原则进行分担,保障区域骨干工程的顺利实施。继续征收防洪保安资金用于重点区域水利工程。加大水利管理投入,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做到建管并重,保障工程高效安全运行。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设信贷资金。积极利用政府融资平台,通过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水利建设。

(四)强化检查考核,狠抓措施落实

继续推行多年来行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加强检查考核,确保目标任层层务落实,各项工作有序快速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水利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对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任务进行检查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干部政绩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关键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落实情况,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要切实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水利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对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要强化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安全和效果。要将检查考核的结果以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通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将水利现代化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动员社会力量,促进公众参与

水利工作政策性、群众性很强,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心。要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认真组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水法宣传活动,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宣传,通过志愿者活动、社区宣传栏、墙报及其它公共设施等扩大宣传渠道,宣传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宣

传保护水的重要性,宣传水利建设的成就,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市民爱水、护水和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风尚,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现代化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实行政务公开,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通报水利现代化建设进展情况和重大涉水问题,维护广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是一项涉及水利、环保、住建等众多领域的市级综合性规划。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能否落实不仅关乎靖江市水利有良性发展,而且关乎靖江市经济社会现代的成败。为增强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执行力,全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根据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河网水生态良性循环和增强涉水事务管理与服务能力的要求,从强化政府职能、夯实水利前期工作基础,完善水利投资融资渠道、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和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的保障措施。

12.1 组织领导保障

成立靖江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督导的专门机构,保障规划实施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由靖江市人大、政协及党政主要领导组成,作为规划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安全保障、水环境与水生态综合治理、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分组,协调区水利局、住建局、环保等有关部门间的合作。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方案,将加快当地水利发展的相关要求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责任考核。水利现代化规划领

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靖江市水利局,负责规划主要具体实施和日常督促工作。

建立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的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适当增加水利现代化的相关任务在领导干部考核中的比重,有关重大责任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切实增强各级责任部门和领导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认真履行职责,高标准、严要求落实防洪除涝减灾、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水利管理的相关措施与要求,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12.2 法规政策建设

加强靖江市水利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涉水事务的管理,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形成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法规政策体系。重点做好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标准和规程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及配套规章和管理办法。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与监督,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水利技术和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加强水利普法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市水法制意识和水忧患意识,保障水利现代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12.3 水利前期工作保障

加强靖江市水利规划的编制与修订工作,完善靖江市水利规划体系,保障水利现代化建设相关建设项目及非工程措施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按照水利现代化规划制订水利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完善分层次分专业规划,分期分批做好分靖江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除涝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规划、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等专项规划。

积极做好水利现代化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相关工程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加大对水利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促进前期工作良性运行。系统开展靖江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所涉及的非工程措施规划及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工作,做好靖江市防洪除涝、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与科学研究工作。

加强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的水文前期工作,近期要重点对水文站网、信息采集传输、综合数据库等作出统筹安排,研究下垫面的变化和产汇流关系的调整,

开展城市水文、平原河道测流技术和相关水文分析等专题研究。

加强靖江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的水文前期勘测工作,近期要重点根据新测资料,制作全市不同比例尺的水利电子地图,收集、整编主要水域及骨干水利工程勘探、测量资料,建立水利地理信息系统。

12.4 投资融资机制保障

随着靖江市水利现代化全面推进,水利投资总量将进一步增加,资金筹措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资金经营管理机制需要深化改革。需要建立起有法制保障、稳定可靠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投入机制。同时规范水利项目投资运行机制,使水利与靖江市国民经济发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比例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首先,强化政府主导的投资融资机制,稳定并新增水利投资渠道。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包括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补偿机制和财政信贷机制。近期要按照”适当优先、适度超前、统一调度、综合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和安排水利建设投资总量规模与增长幅度。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

其次,调整水利融资政策,改善融资环境,拓展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建立灵活有效的融资机制。水利建设根据工程项目性质和作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划清水利项目的类属,明确市场与政府以及各级政府的投资分摊比例。同时,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吸引民间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方筹措水利建设资金,兴办各项水利工程。

12.5 项目实施监督保障

切实履行好质量与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在建工程质量监督,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着力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切实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安全监管,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监管,落实责任。

对照工程领域有关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靖江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法人制、施工监理制,施工和监理单位招投标制。强化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职能,完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验收和后评价制度,建立工程运行长效机制。

针对靖江市水利投入大幅增长、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的实际,切实加区域防

五年战略规划

红土地化工 2018-2022年发展战略规划 各位同仁、各位红土地合作伙伴: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美丽的庐山西海温泉,一是为了庆祝红土地10岁生日,二是感谢各位一路的陪伴。今天下午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客户答谢会。在此我要再次代表红土地对大家说声——谢谢!我演讲的主题是:红土地化工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规划。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进行战略规划,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纲领。下面结合公司及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做个简单的介绍。 江西红土地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高安大城工业园,2017年在赣江新区新增第二生产基地,占地126亩,是能够完成年产1万吨环保农药制剂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公司以科研为依托,以质量为核心,以创名牌为愿景,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药生产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式发布《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农药原药生产将进一步集中,到2020年,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30%。我国农药工业将产品结构的优化,力求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生物农药制剂品种占据国内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2017年中央一号中再次指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 在此大背景下,企业将进行新的一轮洗牌,对于我们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未来的五年里,计划把赣江新区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的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工厂。公司将聘请一批高端研发技术人才,组建国内一流的产品研发团队,并引进一流干悬浮等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服务及管理

水平,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立志将红土地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农化企业。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规划。 (一)人力资源战略 建立强有力的营销团队,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并培养或引进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专才。健全公司薪酬及劳动保障体系,科学用人,承担社会责任。(二)经营管理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地从生产、售前、售中到售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品牌营销战略 质量第一,诚信为本,以客户口碑作为我们最有说服力的广告。开展国内名牌产品申报工作,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构建网络营销平台。 (四)质量战略 强化配方筛选,把好产品生产每个环节质量关,争创质量A级信用企业。(五)安全战略 保证火灾、爆炸、重伤、死亡、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均为零,争创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六)环保战略 进一步完善废气、废渣、废水的综合利用,提高废气、废渣和废水的治理率,满足国家大环境的环保要求。 (七)技术战略 引进技术人才,增强技术能力。不断学习,始终保持所掌握技术的先进性,

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发言

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发言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生态市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要求生态市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 生态市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形成并不断发展;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市有六个基本条件:一是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同级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二是全市以上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或通过验收,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 三是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四是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五是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 六是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内其它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生态市的创建,坚持国家指导、地方自愿的原则进行;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考核验收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通过后命名。 生态市的建设考核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共项。 这些内容全部体现在《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中。 二、《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情况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生态诸城的决议》,对生态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 这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决议,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好应遵循的原则《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潍坊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抓住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优化、污染综合防治、水资源优化

班组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保障措施

班组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保障措施 班组单位虽小却事关大局,班组长职务不高却责任重大,最小的组织造就企业最辉煌的事业。班组安则企业安,班组强则企业强。班组自主管理是班组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搞好班组建设的最高追求。为了强化安全基础,推动班组建设,开展“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建设活动,特制定班组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保障措施如下: 一、“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 以人为本,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激活每一位岗位员工的潜能,真正实现学习型、安全型、和谐型班组,并将管理工作下沉到班组,安全文化生根到班组,安全生产战略落地到班组,从而实现“零轻伤、零重伤、零死亡”的三零目标,达到真正的人本安全。 二、成立领导组 组长:崔文龙 副组长:靳勇强刘志雄原云峰王圆圆张弛 王满红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区队长 领导组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建设工作推进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负责“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建设工作推进的督促工作。 成员:负责“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建设工作推进的具体实施指导工作。 三、“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管理的模式 1、确立全员管理体制,实现班组长、轮值班组长、班委集体决策。 2、建立七大人本激励机制:实施赛马、荣誉、分享、轮值、评议、活力、链锁等激发每个员工活力的运行机制。

赛马机制:给员工搭建赛场和价值展示平台,开展班组内的赛安全、赛创新、赛节约、赛技术、赛学习等活动。 荣誉机制:通过每日评出班组的安全之星、质量之星、学习之星、创新之星,以班内累计最高产生周、月、季、年的安全、质量、学习、创新之星,即时鼓励、即时嘉许,并命名荣誉称号。实现用荣誉激励行为、创造价值、塑造品格、产出绩效。 分享机制:在班前会、班后会上让职工讲案例、讲技术、讲经验、讲亮点、讲感受,实现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和进步的成果。 轮值机制:班组每个成员都按日轮流担任轮值班组长,轮值班组长负责全班工作,合格者当日享受班长工资待遇,不合格者享受员工工资的90%。 评议机制:由轮值班组长、班委和班长共同评议产生,员工每班所得工分和评议产生每日一星,让员工点评当班人和事,给予表扬和批评,以达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实现评议别人,激励自身。 活力机制:由班组的活力委员负责,通过讲笑话、讲故事、安全宣誓、唱班歌、喊口号、固定掌声等多种形式,激发每个员工的精、气、神活力,缓解压力,激发激情,营造良好的班组团结和谐氛围。 链锁机制:一人违章或有事故,身边工作人员共同承担责任,整个班组受损失。实现安全自保、互保链锁制度。 3、建立两大展示平台:例会平台、透明化看板平台。 例会平台指的是班前会和班后会平台。 班前会:由轮值班组长主持,讲工作计划、安全事项,学习措施,分配工作,提振士气,关注职工情绪;正式班组长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班后会:由轮值班组长主持,总结、评优、分析、表扬、批评。在这个平台上,轮值班组长和委员充分展示了个人的组织才能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学习和锻炼,实现了充分的价值展现。

五年战略规划

五年战略规划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红土地化工 2018-2022年发展战略规划 各位同仁、各位红土地合作伙伴: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美丽的庐山西海温泉,一是为了庆祝红土地10岁生日,二是感谢各位一路的陪伴。今天下午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客户答谢会。在此我要再次代表红土地对大家说声——谢谢!我演讲的主题是:红土地化工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规划。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进行战略规划,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纲领。下面结合公司及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做个简单的介绍。 江西红土地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高安大城工业园,2017年在赣江新区新增第二生产基地,占地126亩,是能够完成年产1万吨环保农药制剂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公司以科研为依托,以质量为核心,以创名牌为愿景,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药生产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式发布《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农药原药生产将进一步集中,到2020年,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30%。我国农药工业将产品结构的优化,力求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生物农药制剂品种占据国内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2017年中央一号中再次指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在此大背景下,企业将进行新的一轮洗牌,对于我们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未来的五年里,计划把赣江新区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的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工厂。公司将聘请一批高端研发技术人才,组建国内一流的产品研发团队,并引进一流干悬浮等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服务及管理水

“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计划,9月份主任会议将听取县政府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近期,凌主任带着我们到县发改委对这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刚才,县发改委受县政府委托,做了“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要提交县人代会审查批准。我县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从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县发改委等部门积极落实,认真谋划。县政府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在全面总结“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经过充分调研,确定了“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并委托安徽经济研究院负责《规划纲要》的具体编制工作,现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初稿已初步形成,我县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2、15日上午参观了乐园竹业,了解到这个朝阳产业是县里实施生态惠民、科技兴竹的产业,在岗东、善溪有兰竹基地10万亩。接着,参观了大湖坪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

这个村是县委书记的扶贫点,水利建设11000多米渠道硬化、硬化了公里的道路,人均集资XX多元,村里修建了400多万元的桥,人均4000元,资金来源于电站征地款。新建了100多万元的小学。经济来源靠柑橘和水稻。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新建漂亮的农家别墅,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下午去了江口镇政府,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朱红桔、木耳、养殖、河鱼、网箱养鱼、种植西瓜等,今后旅游业主要打造屈原入住、沅水龙舟。 我们是年轻人,我们不可能与世隔绝,也不愿成为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是众多大学兼职生的共同心声。因此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实习等是大学生的辅助品,通过兼职、实习等能感受到学校没有过的压力和感受,也可以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许多宝贵的东西。不论是什么职业没有层次,都能在其中学到许多东西,有它的利与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与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这样看待的了。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是有报酬,就算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们接受的工作,可以胜任,他们都会去做。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

县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县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1 今年,我县启动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制订了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及保障措施,确保了规划编制重点工作有突破,阶段工作有成效。 一是重大项目储备初现规模。 完成《“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表》,收集项目 168 个,总投资 514 亿元,“十四五”期计划投资 491 亿元。经筛选论证,编报了《拟纳入省、州“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目前,我县拟纳入全州“十四五”规划项目 121 个,其中单列实施项目11 个,总投资亿元。 二是发展指标体系初步设定。 对接 24 个发展指标、70 个“十四五”规划指标和全州“十四五”规划发展指标,初步设定我县“十四五”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三是重大课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全县 30 个重大课题研究分解到职能部门,目前已基本完成所有课题调研报告,经整理,重大课题调研报告初步总结了县“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和主要经验,研判了“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及趋势,初步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为《规划思路》的起草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立足四个重点做实规划编制。一是立足课题

调研,做深 30 个前期课题研究,调查是否深入,研究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我县“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成败。当前,需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加快《规划思路》的起草:总结县“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和主要经验,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及趋势,初步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力争 10 月底完成初稿;二是立足项目支撑,做实 23 类项目谋划工作,切实谋划一批符合我县实际的好项目、大项目;三是立足细化落实,做精 21 个行业专项规划,为总体规划奠定坚实基础。于 6 月初启动,9 月底完成。四是立足规划统领,做优总体规划,明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确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科学测算和论证预定指标。于6 月初启动,9 月底完成。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2 为尽早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我区已于今年初全面启动我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联合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相关研究机构,通过开展方案制定、调查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工作,推动我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制定规划方案。 制定并正式印发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小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将具体分为前期准备阶、调研写作、论证修改、报批公布等四个阶段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在 11 月前全面完成编制工作。考虑到我区实际情况,将区“十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十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要充分认识推进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1 建立协调机构和机制 建立健全国土规划的组织机构,由省人民政府组织成立多部门、各地方参加的规划委员会,或者在现有的城乡规划委员会中增加履行国土规划管理的职能。该机构向省人民政府负责,对具有区际意义的城市定位、工业项目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等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协调和监督。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在空间规划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举行联席会议审议并进行裁决。聘请专家组成规划委员会顾问组,对需要提请规划委员会审议的事项,提供咨询意见并作为决策参考。 2 做好与其它规划的协调 加强国土规划与各项规划的协调,特别是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规划的协调。在国土综合功能区域划分方案指引下,统筹全省国土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建设重点等内容的空间落实。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专家咨询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规划的协调、咨询和论证工作,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协调过程中,规划之间要相互参考和借鉴,避免原则性、根本性冲突。对有分歧的地方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在得到相关规划主管部门的认同下,对本部门规划进行调整。对仍有争议的事项提请规划委员会进行协商或仲裁。在达成一致后,进行部门会签和社会公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

3 纳入绩效考核政策体系 把国土规划的实施情况作为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各级政府应按照全省国土综合功能区划和功能定位,履行好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自觉把国土空间的开发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对于优化类国土功能区,要着重考察干部和地方政府的投资环境改善程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程度等指标。对于发展类国土功能区,要着重考察干部和地方政府的产业配套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控制耕地总量的执行能力等指标。对于保护类国土功能区,要着重考察干部和地方政府的水源地和林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改善水平等指标。 4 实施差异化土地政策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对不同类型国土功能区实行严格分类的土地用途管制。全省和跨地区的土地使用项目,其土地使用功能合理与否须经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国土规划审核。各地市用地项目功能须经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国土规划审核。设立区域产业用地门槛,通过价格和税费调节机制,遏制土地粗放浪费,鼓励开发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针对广东省国土功能分区的具体特征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差异性,对优化类国土功能区要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措施。严格限制新设开发区的数量和面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优化独立工矿用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园地、林地和牧草地等用地。对发展类国土功能区要适当扩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积极保护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对保护类国土功能区要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巩固园地、林地和牧草地,限制独立工矿用地。

某公司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研工作汇报材料.doc

某公司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研工作 汇报材料 某公司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研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和省市区相关要求,根据凉州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现将黄羊河集团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甘肃省黄羊河集团(黄羊河农场)是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建设的甘肃第一家国营机械化农场,是由国家调配干部、复转军人、支边青年、大专院校的知识分子在共同完成“屯垦戍边,建设河西”的历史使命中开垦建成。经过60余年的变革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农工商并举、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集团现为国有独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隶属于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 黄羊河农场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处于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带、发展圈中,具有承东启西、展南拓北的特殊地里位置,西距武威市区50 km,东南至古浪县城20 km,距省会城市兰州、西宁、银川240-500 km。境内312国道、黄吴公路、兰新铁路、干武铁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物质运转、信息流通、技术传播便利。

集团现拥有土地13.2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29万亩,果园0.5万亩,防护林1.3万亩。辖区总人口8700余人,其中在职员工1029名(管理业务人员163名),临时从业人员880名,离退休人员1289名。 集团下设6个子公司,分别为食品公司、种业公司、蔬菜公司、节水材料公司、物流公司、农机合作社;8个分公司,分别为6个农业分场、园艺场、水电站;对外参股单位3个,分别为甘肃莫高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甘肃)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武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有甜糯玉米、良种、蔬菜、果品、节水设施等。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 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aaa级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景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aaa级示范农场”、“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甘肃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甘肃省第一批诚信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特级”等荣誉。集团内设的技术中心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集团现有国家授权专利30项,“黄羊河”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发展定位和模式 黄羊河集团公司“5643”企业定位,即:坚持五化模式,实施六大战略,培育四个示范区,争创三个典范。 ——五化模式:“经营方式产业化、组织形式股份化、生活方式城镇化、企业文化个性化、生态环境良性化”的黄羊河“五化”模式。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总结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总结 文章来源w w w.5 Y k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7029512.html, 公文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根据省市县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积极推进 相关各项工作的实施。现将元至十月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小结 如下:一、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一)及早启动。5 月4 日县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十二五中期评估;6 月25 日召开全县十三五重大项目策划碰头会,发改、经信、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参加,拉开了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序幕;9 月12 日县政府第24 次常务会专题研究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讨论了发改局《关于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9 月18 日县政府召开了全县重大项目策划会,成立了全县重大项目策划领导小组,会议印发了《xx 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重大项目策划的通知》;9 月30 日县委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及重大项目策划工作;10 月18 日两办发文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印发《xx 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重点课题前期研究安排及主要内容》。(二)深入调研。10 月9 日至10 月20 日,发改局牵头深入16 个乡镇及相关部门,就我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重大项目,听取单位主职意见及建议。逐步完善十三五项目库初稿,同时在全县范围内选调精干力量,组建策划专班,对各乡镇和部门提交的项目进行再审核、再完善,并提出一批新项目。(三)初现效果。据初步统计,截止目前共策划“十三五”重大项目533 个,总投资x 亿元。其中新型工业类36 个,投资x 亿元;交通类27 个,投资125.08 亿元;能源类11 个,投资x 亿元;

走马驿镇目标及保障措施

走马驿镇年度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年度发展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走马驿镇年度发展规划目标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以建设“和谐乡镇、先进乡镇”为目标,以加强基层党建为核心,以实施扶贫开发为主线,以“抓党建夯基础、抓扶贫强产业、抓民生促和谐、抓稳定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谋划、群众自愿、典型示范”的发展方针,结合乡村实际,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三农产业”,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劳动密集型富民产业取得发展,保障了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全乡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抓党建夯基础,提供组织保障 按照“系统谋划打基础,狠抓重点出亮点,突破难点解难题,开拓创新求特色”的党建工作思路,扎实开展“三自、六不”和执行力亮剑活动,完善农村两委换届后续工作,推进“四个覆盖”全面落实,夯基础、促规范、抓帮带、出特色,推动党建工作上档升级,为乡村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抓扶贫强产业,推进结构调整 按照“优势区位、整村推进、连片发展”的扶贫工作思路,抢抓机遇,进行精准扶贫指导3个扶贫村结合一事一议、以工代赈、基层组织建设年等帮扶政策进行科学规划,推进重点村的扶贫项目落地实施,对所申报项目严格论证,大

力发展建成特色产业带。 三、抓民生促和谐,共享发展成果 以抓民生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与扶贫措施落实相结合,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重点难点实事做起,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打造和谐乌龙沟。 四、抓稳定求发展,加强社会管理 树立“大综治”格局理念,将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措施,以建设“和谐乌龙沟”为目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职责分类绩效目标: 走马驿镇职责分类绩效目标的情况说明 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眼于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适当调整乡镇管理经济的方式,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更好为“三农”服务,各乡镇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农村稳定四项职能上来。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加强社会管理;三是提供公共服务;四是维护农村稳定。 党政办公室(同时挂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负责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日常事务,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对党委、人大、政府安排的工作进行督察和

进出口公司五年战略发展规划范例

DXC进出口公司五年战略发展规划 (2018年-2022年) 目录 第一章战略总则与分析 一、战略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二)规划编制原则 (三)规划时限 二、战略分析 (一)近阶段中国外贸出口形势分析 (二)企业分析 第二章战略实施与控制 一、战略实施 (一)品牌战略 (二)外贸营销战略 (三)企业文化战略 (四)人力资源战略 二、战略控制 (一)事前控制 (二)事后控制 (三)随时控制 第一章、战略总则与分析

一、战略总则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有利于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就业,保护资源和环境,充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编制背景 于2016年3月21日在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整,主要经营五金机械,电子电气设备,船舶设备及配件等进出口业务。现结合自身实际和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为了不断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拟此发展规划。(二)规划编制原则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在国内外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价值,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三)规划时限 五年规划(2018——2022年) 二、战略分析 (一)近阶段中国外贸出口形势分析 全球经济复苏状况尚未明显改善,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走势出现分化,美国就业数据持续向好,希腊债务危机的暂时缓解使欧洲经济步入缓慢的复苏阶段,而新兴经济体此时正处在资本外流、货币贬值、股市动荡和经济下滑的痛苦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积极进行中,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面对国际和国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也进入新常态。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报告 20XX 年 1 月 2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以国 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等文件。这对于实现国土空间合理规划和 利用,正确处理自然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区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是协调自然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基础性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空间资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 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旨在实 现对国土空间有效管控及科学治理,促进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国土空间规划的客体是 国土,直接服务于空间治理,现阶段空间规划具有战略引领、底线管控、空间优化、 基础保障、综合整治、政策引导等功能。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具体落实省级以及市级规划战略部 署及指标约束,对县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总体安 排和综合部署,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保护 利用修复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空间蓝图,是编制县域 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的依据,是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上位规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7

划。 一、 xx 县空间规划编制存在主要情况及问题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较重 xx县全县位于秦岭生态保护范围 , 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有渔洞河水地 保护区、皇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核 心区、平河梁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核心区、大熊猫保护公园(国家级)、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即将形成的引汉济渭水地 区等一系列诸多保护制度,生 态保护责任重大,为国家生态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由于全县位于秦岭保护核心区, 县域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岭纵横,导致全县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滑坡、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频发,为今后全县生态建设及修复带诸多影响。 (二)城镇周边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较重 由于 xx 县地处秦岭山区 , 地貌以山地为主 , 地势平坦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 , 优质 耕地多位于城镇周边、道路沿线和川地坝区 , 因而在划定基本农田时 , 大部分道路沿线耕 地划为城镇周边基本农田 , 而 xx 县城镇发展几乎全部集中在河谷 及道路沿线 , 城镇周边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较大 , 导致城镇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三)三区三线划定存在突出问题 三区是指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其中,城镇空间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 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7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政策、领导、制度、组织管理、建设经费等方面都有保障,能确保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规范、有序、顺利进行。 一、政策保障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的出台,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湘发[2007]18号)、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等的实施,为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发展的道路。 (三)娄底市人民政府的系列举措,为我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1、娄底市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娄政发[2004]15号)、《娄底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全力支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决定》(娄政发〔2010〕8号)等,明确将我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列入娄底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重点建设,市政府在校企合作、招生、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举全市之力支持我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2、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意见》(娄政函〔2010〕105号),明确支持我院深入开展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制、委员会制等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建农机技术创新的产学研联盟、公办民助的能源产业学院,开展综合服务的院村合作。支持由我院牵头组建娄底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区域集团化育人新模式。 3、市政府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学院搭建校企合作对接平台。规定凡企业向我院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实习报酬、意外伤害保险费等费用,符合规定的,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娄

2020年(发展战略)五年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五年发展规划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年(2010—2014)发展规划 “下壹个五年”时期,是医院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实施的第壹个五年规划,实施医院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于新形势下科学地统筹谋划我院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对保持医院的可持续稳步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和我市经济建设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白银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科学分析医院目前情况和“下壹个五年”期间医院发展趋势,特制订我院《五年(2010--2014)发展规划》。 医院现状 我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是原白银市人民医院,由于隶属关系的变更,先后更名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白银区人民医院,1994年更名为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壹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于壹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3.2万㎡,建筑面积2.66万㎡,固定资产8200万元,床位604张,设27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骨科、心血管内科、儿科、普外科是白银地区的重点专科。现有核磁共振、全身螺旋CT、彩超、B超、西门子800MA数字化成像系统、CR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型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现有职工617人(于编职工359人、招聘93人,临聘152人,返聘13人),其

中高级职称55人,中级职称157人,初级职称318人,研究生2人,取得硕士研究生结业证书26人。多年来,我们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依靠科技兴院,坚持病人第壹、服务第壹、质量第壹、信誉第壹和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勤为壹线服务、医技为临床服务、全院为病人服务”的办院方针,牢记“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的宗旨,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院内运行机制、基础建设、管理模式、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构建“定位准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优势互补、整体发展”的服务格局,使医院发生历史性的飞跃,经济指标和业务指标以每年俩位数的速度增长,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稳步提高,诊治项目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充实,为医院的远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社会形象不断提升。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全面深化医院改革,突出医院功能定位,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扩大医院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功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权益,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医院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城市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

城市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自治区城市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自治区建设厅厅长、自治区城市 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建新 2009 年 4 月 9 日尊敬的杨刚常务副主 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常委,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领 导,各位专家大家好!下面,我代表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向 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汇报全区城市规划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 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城市规划编制步伐,努力完善城市规 划体系,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城市规划效能管理。 特别是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后,各地进 一步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城乡规划作 为重要公共政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和统筹城 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全区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不断改进,保障实施机制逐步建立,城 镇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得到加强,有力地保障了 全区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一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加强,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和审 批工作基本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规划编制质量稳步提高,规划的科

学性和指导性明显增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该规划对 全区城镇结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合 理布局,为促进全区城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区城 镇化率达到 39,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库尔勒、伊宁、喀什、石河子市等 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天山北坡城镇带城镇间的相互协 作日益紧密,乌昌经济一体化稳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 为深化实施《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我们正在组织编制《乌鲁木齐 都市圈规划》、《南疆铁路沿线暨南疆石化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和《自 治区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目前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各地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力度明显加大。 阿克苏地区等 7 个地州完成了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工作; 各县市都已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任务,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和住 房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 70 以 上。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各地积极开展以村庄布点为主要内 容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村庄整治工作的科学管理,村容 村貌明显改善。 全区所有建制镇和 80 的乡集镇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40 以上的行政 村编制了村庄规划,30 个小康社会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 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逐步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自 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我们切实加强了对各地城

实现年度发展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实现年度发展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一)、加大城郊型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力度 1、启动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计划投资17.35亿元,建设占地21000亩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培育融科技、环保、健康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业光伏、特色种植、休闲观光、养生养老、科普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园区整体规划初稿已完成,起步区重点项目农业光伏产业园正在立项,产业园总占地面积3000亩,一期实施1500亩,计划春季开工。 2、抓好农业项目建设。2016年共谋划安排农业重点项目6项,计划总投资23.09亿元。其中新建2项,计划投资17.36亿元;续建3项,计划投资5.22亿元;谋划1项,计划投资5103万元。今年计划投资2.55亿元,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5项。重点抓好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唐山市源野晓居生态博览园、唐山市开平区五丰园养殖场等项目。 3、加快家庭农场培育。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示范引导,强化管理服务,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在发展形式、发展内涵、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全力推动具有一、二、三产业融合特点的家庭农场发展,使之成为我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抓好绿色开平攻坚工程建设。2016年度绿色开平攻坚工程绿化任务合计7100亩。其中廊道绿化工程600亩;村镇绿化工程5个村,折合绿化面积200亩;企业及周边绿化工程20个,折合绿化面积500亩;荒山绿化工程包括人工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农田林网工程500亩;城区绿化工程300亩。巩固绿化成果,搞好

新植幼树的涂白、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工作,确保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做好果品产业提质增效工作。继续抓好丘陵地优质核桃基地建设,建立1-2片示范园,定期派出专家,组织好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丘陵地区薄皮核桃速生丰产及名优果品栽培技术,创立品牌,形成产业规模,提高农户效益。 3、推进畜牧业发展。一是扎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在每个免疫期内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密度始终保持在100%,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二是加强“瘦肉精”的监管力度。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类物质专项行动。切实做到动物出栏报检必检、动物屠宰必检,从源头控制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 (三)、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1、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区、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明确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 构建多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二是提升检验监测水平。完善检测设备,实现农产品检测全面覆盖。蔬菜产品快速监测要实现全面覆盖,“瘦肉精”类物质快速筛选检测数量原则上不低于出栏量的3%,生鲜乳收购站的生鲜乳至少每季度抽检1次。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种子、化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四是定期风险评估,完善预警机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抓好农业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重点抓好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等工作。二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

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书范文.doc

f分享中 1/ 13 XX有限公司 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书(规划时限:2010年-2014年) 编订时间:2010年月 实施时间:2010年月

目录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则编制背景 (二)规则指导思想及原则 (三)规划时限 二、公司概况 三、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一)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二)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三)客户力量的分析 (四)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五)企业现状分析 四、企业总体战略规划 (一)企业五年发展总目标 (二)阶段发展目标 五、战略实施 (一)人力资源战略 (二)经营管理战略 (三)品牌营销战略 (四)财务管理战略 六、战略控制 (一)事前控制 (二)事后控制 (三)随时控制

XX有限公司 2010-2014年发展战略规划 【摘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现结合行业及公司当前发展趋势,制定某某公司2010—2015年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关键词】:XX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则编制背景 XX有限公司(下简称“XX公司”)创立于XX年XX月,成立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的市场竞争洗礼,已迅速发展成为攀枝花地区较具规模的钒钛铁精矿、钛精矿生产企业之一,业务范围涉及原矿开采、深加工、货物运输等各个方面。 经过X年的经营,公司管理已相对稳定,并逐步进入发展期,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企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的设立,为企业和员工树立共同发展目标和愿景,指引企业和员工朝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迈进。 (二)规则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XX企业发展宪章》为指导思想,以《某某文化精粹》为指导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目标区域市场,稳定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