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道床板施工中的轨道精调作业

道床板施工中的轨道精调作业发布时间:2021-03-18T10:36:58.22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5期作者:周凯[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出行方式周凯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内容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出行方式。
那么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高铁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就需要精益求精。
下面结合合福铁路HFZQ—2标段铜陵长江大桥北引桥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中精调技术实践,浅谈如何使道床板施工更精确。
【关键词】无砟轨道道床板轨道精调轨检小车1工程概况我项目部负责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HFZQ-2标段铜陵长江大桥北引桥的线上轨道工程施工,全长16.062km,其中直线段13.807km,曲线段2.255km。
无砟轨道类型为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采用轨排架法施工,钢轨采用标准60kg/m新轨作工具轨。
轨枕采用SK-2型厂内预制双块式轨枕,扣件采用与SK-2轨枕相配套的WJ-8型弹性扣件。
轨道精调作业设备为SGJ-I-TEY-1型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简称:SGJ-I-TEY-1轨检小车)和莱卡TS15全站仪。
2施工简介在轨道工程道床板施工时,采用排架法施工。
在轨排架上安装工具轨,利用轨检小车现场检测轨枕位置的左右轨中线横向偏差和左右轨高程偏差。
将轨排的中线横向和左右轨高程调整到理论位置,然后浇筑道床板混凝土。
3工作原理精调小车的大致框架如下图,首先对小车棱镜偏移,棱镜高度数据进行设置,小车内部设有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还有测量滑轮,再经全站仪测量棱镜参数,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并计算数据,得出轨道精调的测量结果。
图1 工作原理图4工作流程在道床板施工中轨排架安装好后,开始精调作业,调整轨枕位置,确保轨枕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准确。
轨道精调作业流程见下图:图2 作业流程图4.1施工准备道床板轨排架精调,应提前清理工具轨,保持轨面清洁。
安全质量环保工作总结报告

安全质量环保工作总结报告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ⅱ标项目经理部六分部各级领导狠抓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扎实、稳步地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现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hfzq-2标段铜陵长江大桥北引桥起讫里程为dk087+644.72~dk122+089.769,桥梁长度为34.445km。
全线划分为三个桥梁架子队,其中桥梁一队和桥梁二队责任区内下辖1#和2#拌和站,桥梁三队责任区内下辖钢结构加工厂。
二、工程完成基本情况截止到目前我分部完成的工程量为:桩基7454根,承台749座,墩身698座,垫石441幅,连续梁1.29联。
三、安全工作总结1、自项目机构组建后,及时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人员如下:组长:魏丙岩副组长:潘忠志、翟锐成员:刘万良、张国君、张爱和、岳坚强、王齐财、周连财、宁旭阳、郭险峰、姜延峰、周运峰、高福、薛阳2、建立了安全应急救援小组配备了专业安全员,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健全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项开工后,安质部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讲解《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办法》,并做了详细记录。
4、抓好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质,无证人员坚决不能上岗作业。
专职安全人员不培训坚决不能上岗。
5、抓好安全目标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作业队伍的安全职责和要求,使之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局面。
6、参与业主组织对全线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岗前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并考试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
7、安质部完成了拌和站、临时便道施工、钢结构加工厂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并报监理单位审批报备,以利于更好的指导工程安全实施。
8、根据召开的监理工作会议和专项安全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点进行工作安排和部署。
高速项目施工重难点分析

高速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编制:审核:审批:高速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施工便道、临时用地、地方协调项目K12+125永安河特大桥全长5163m,桥梁长度长,且大部分处于水田、鱼塘、圩区,导致便道施工困难,投入大。
项目的施工便道,钢筋加工厂、预制场、拌和站的建设需要新增征地,但现阶段临时用地管理严格,土地征用困难、手续繁琐,临时用地协调困难。
项目战线长达13.875km,涉及多个乡镇、村民组、街道,路线范围内多处房屋需要拆迁,地方问题较多,协调事情多、压力较大。
应对措施:①项目施工便道设置原则:方便施工,路线选择尽量短捷,减少运距;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减少造价;尽量设置在红线内或荒地上,减少占用农田;尽量采用小纵坡,减少能源消耗,增加安全通行。
②详细了解现场地形、地貌,认真做好施工便道、便涵策划,减少临时征地,降低成本。
③使用原有地方道路的段落,在使用前,与地方充分进行沟通并签订临时道路使用协议,在协议中将风险规避和使用维修内容明确,防止后期出现扯皮事件。
④紧密联系当地各级政府,主动与各单位进行交涉、对接,积极做好临时征地手续办理、加快地表附着物的清理工作。
解决临时用地难问题。
⑤改变思路,做好资源协调,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进行改道绕行,依靠当地政府,结合利用地方关系,主动与各单位交涉、对接,进行相关问题协调解决。
2、临时用电项目线路长,中小桥及涵洞结构物多,分布零散,临时用电线路长、布置困难,且成本较高。
应对措施:①与地方供电单位协商,认真分析现场实际需要,做好电力配置,结合现场用电间隔设置移动式配电柜(小型发电设备)。
②钢筋集中在预制场钢筋棚内加工,成品、半成品钢筋运至现场安装变压器,厂区集中供电。
3、永安河特大桥主桥钢梁施工本项目主桥为钢板组合梁,保证在满足河道通航要求前提下,完成梁板安装及焊接工作,以及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控制是本项目的重点,也是难点。
应对措施:①采用架桥机进行主桥梁板安装施工,既能保证梁板安装的安全性,同时也能保证桥下通航。
铜陵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架设过程控制要点

0 引言目前国内外钢梁架设方法基本为散拼、节段吊装和大节段吊装3种。
国内早期修建的铁路桁梁桥基本采用散拼,具有现场杆件拼接和螺栓施拧工作量大的缺点。
铜陵长江大桥钢梁为国内首次采用整体桁片式结构设计,桁片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外拼接方式,具有技术先进、整体性好、外观简洁、防腐简单等特点。
铜陵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架设引领钢桁梁技术向高强、整体、大跨度、新结构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对钢梁架设过程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1 工程概况及钢梁架设总体方案铜陵长江大桥主桥为两塔五跨钢桁梁三索面斜拉桥,跨度布置为(90+240+630+240+90)m(见图1),塔高212 m,钢梁全长1 290 m,总质量约67 000 t。
主桁采用N字形桁架,三片主桁对应三索面布置,桁高15.5 m,桁宽2×17.1 m,节间长度15 m。
弦杆采用焊接整体节点箱形结构,上弦杆在节点部位设锚固结构与斜拉索相连。
斜杆和竖杆采用箱形、工形及“王”字形截面,与主桁节点采用对接焊连接。
公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不设钢箱底板,仅在横梁处设置横梁下缘铜陵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架设过程控制要点蔡跃钦: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100081戴福忠: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北京,100081苏学波: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徽 合肥,230001摘 要:铜陵长江大桥主桥桥跨布置为(90+240+630+240+90)m的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
钢梁桁片和桥面首次采用工厂整体制造、桥位架设的施工方法。
北岸岸上边跨采用钢梁拖拉架设,水中部分采用墩旁托架双悬臂架设;南岸采用边跨全顶推,主跨单悬臂架设;钢梁跨中合龙。
铜陵长江大桥钢梁架设采用较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了我国公铁两用大桥建造水平。
介绍该桥钢梁架设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为我国铁路同类型钢桥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钢梁;桁片;钢箱;桥面板;整体制造;架设;过程控制中图分类号:U44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16)07-0030-04图1 铜陵长江大桥总体布置及主桥钢梁架设方案91.8 240.0 630.0 240.0 91.89.5节间拖拉架设12 345 6桁片合龙墩顶5节间支架安装其余悬臂架设 跨中桁片合龙 17节间悬臂架设24.5节间顶推法架设单位:m底板,横梁间距3 m,横梁腹板与桁片上弦杆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桥面板及横梁下翼缘板与桁片上弦杆工地焊接;铁路桥面为正交异性板钢箱桥面,箱高约1.6 m。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北边跨钢梁架设施工技术

zhang DOng-chao China railway Nonheast investIIlent development co.,LTD ShenYang 110000,China Abstract Tongling
游桁片一上游铁路桥面板一下游铁路桥面板一上游桥门架/
装143.3m长滑移支架,利用1000t浮吊起吊安装起始节段钢 梁,在1#墩墩顶设拖拉系统…,通过向1群墩拖拉钢梁,逐段 架设、拖拉施工北边跨钢梁。
横联一下游桥门架/横联一上游公路桥面板一下游公路桥面
板∞】。见图4。
3
辅助结构施工 3.1滑移支架 滑移支架枯水期施工,1{!}墩向跨中共设置8组滑移支
siX lane
hi曲way
and the 10wer is four lines railway.The type of
main tmss is N tIuss,highway bridge panel is the onhotropic steel deck,railway bridge panel is the orthotropic steel deck and steel boxbridge.The Nonh span steel long made—up by 9.5 intemodes steel
4
钢梁架设施工 4.1架设顺序
(1)AOAl安装顺序为:上游铁路桥面板一中桁桁片
一下游铁路桥面板一上游桁片一上游桥门架/横联一上游公
图2钢桁梁立体节段示意图
路桥面板一下游桁片一下游桥门架/横联一下游公路桥面
板。
2
北边跨施工方案 钢梁通过水运至工地,不上岸;由1#墩向3jf|}墩方向安
中国最美高铁——合福铁路安徽段工程概览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最美高铁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等本刊特稿1 工程概况合福铁路安徽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安徽省政府合资建设。
线路自合肥南站引出,经长临河、巢湖东、无为,通过铜陵长江大桥后,经铜陵北、南陵、泾县、旌德、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站至皖赣省界与闽赣段相连。
同步建设合肥枢纽蚌福联络线(含合肥西站)、合肥西联络线及铜陵北联络线。
合福铁路安徽段线路全长340.954 km。
正线路基总长60.086 km,占正线总长17.6%;正线特大、大中桥共计173座,累计长度214.367 km,占正线总长62.9%;隧道52.5座,长度66.501 k m,占正线总长19.5%。
正线铺轨681.908 km,其中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163.154 km,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510.678 1 km,中国最美高铁——合福铁路安徽段工程概览有砟轨道8.076 km,铺设道岔132组。
新建合肥西、长临河、巢湖东、无为、铜陵北、南陵、泾县、旌德、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11座车站。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最大坡度:20‰;(4)最小曲线半径:4 000 m;(5)速度目标值:300 km/h;(6)到发线有效长度:650 m;(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动车组;(9)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10)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2 各专业工程介绍2.1 路基工程合福铁路安徽段正线路基长度为60.086 km。
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边坡防护路基、陡坡路堤、特殊土路基■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路》编辑部中国最美高铁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等(软土及松软土、膨胀土、岩土、人工填土)、不良地质路基(滑坡、岩堆、危岩崩塌、岩溶)、深路堑及顺层路堑和过渡段路基等类型。
(1)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正线采用管桩加固,膨胀土地段路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路基设计根据岩溶发育程度一般采用桩板结构及注浆处理。
铜陵长江大桥4#主墩超长大直径桩基施工

铜陵长江大桥4#主墩超长大直径桩基施工摘要:文章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主桥4#墩桩基础施工为例,简要介绍了钻孔平台的布置、桩基护筒下沉、成孔工艺、水下混凝土灌注等施工经验,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关键词: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桥梁施工1 工程及地质概述铜陵长江大桥为合福铁路在铜陵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跨江桥为公铁合建斜拉桥。
铁路通行合福铁路客运专线双线、合肥至铜陵Ⅰ级铁路双线、六车道高速公路。
跨江主桥跨布置90m+240m+630m+240m+90m。
4#主墩基础位于南岸岸坡,桥址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全新统、更新统河流冲积相、湖沼相地层三大层。
地质土层自上而下主要为淤泥质粉质黏土、细圆砾土、砾砂、粉质黏土、粉砂、细圆砾土。
岩层为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为粉粒砂、层状结构,泥质胶结,岩质软,裂隙不发育。
桩长范围内覆盖层厚度约75m,岩层厚度约32m。
2 主桥桩基规模2.1桩基布置主塔墩基础采用55根φ2.8m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桩长101m;承台采用圆端形承台,平面尺寸66.4m×46.0m,高度为7.0m,承台顶标高为+6.0m,底标高为-1.0m。
4#墩基础结构详见图1。
图1 4#主墩桩基布置2.2钻孔平台布置4#墩钻孔桩采取在水上建立钻孔平台进行钻孔桩施工方案。
施工平台长99.735m,宽58m。
平台由支承钢管桩、钢护筒、贝雷梁和梁系组成。
支承桩为φ1000mm,壁厚为10mm的钢螺旋管桩,支承桩顶标高为+10.0m。
钻孔平台主梁为贝雷梁,贝雷梁上铺设平台面板,钻孔平台顶面高程+12.052m。
钻孔平台为护筒下沉施工平台和钻机、泥浆泵等钻孔设备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设备的摆放平台。
在护筒下沉时,平台载荷由贝雷梁传递至支承桩上,护筒下沉完毕,在护筒上焊接牛腿,贝雷梁支撑于护筒牛腿上,减小工作跨径。
钻孔时载荷由贝雷梁传递至护筒上。
平台按侧、江测布置两条龙门吊机轨道基础,供后期100t龙门吊机走行。
为确保施工人员作业安全和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方便,平台岸侧设有钢爬梯,平台四周设置专用人行走道,并设安全防护栏杆。
(完整版)高速桥梁荷载试验方案11.22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3)三、检测依据和标准 (4)四、荷载试验实施 (4)(一)试验内容 (4)1、静载试验 (4)2、动载试验 (5)(二)试验过前已完成工作 (6)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6)2、理论计算及复核 (6)(三)试验过程 (13)1、加载车辆 (13)2、工况设置 (13)3、设备选型及准备 (16)4、现场准备工作 (19)5、现场测试 (19)(四)试验数据及成果提交 (21)1、静载试验 (21)2、动载试验 (22)3、提交的成果 (23)(五)项目特点分析 (24)1、桥梁结构的内力计算 (24)2、应变数据采集的准确 (24)3、加载试验中桥梁结构裂缝观测 (25)4、检测工作组织 (25)5、现场影响工作开展因素 (25)五、试验检测保障措施 (26)(一)试验检测组织机构、人员配置 (26)(二)项目实施 (29)(三)检测原则及质量保证措施 (31)(四)检测进度保证措施 (33)(五)应急措施 (34)(六)安全保障措施 (35)(七)廉政建设 (39)六、配合、协调工作及建议 (40)七、附件(各桥具体检测细则) (40)●DK0+716.6匝道桥 (41)(一)项目概述 (41)(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41)(三)测点布置 (42)(四)试验荷载布置 (44)(五)静载试验工况 (45)(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46)●K5+152.5分离式立交桥 (50)(一)项目概述 (50)(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50)(三)测点布置 (51)(四)试验荷载布置 (53)(五)静载试验工况 (54)(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55)●K10+305.5西河特大桥 (59)(一)项目概述 (59)(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59)(三)测点布置 (61)(四)试验荷载布置 (62)(五)静载试验工况 (63)(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66)●K24+091.562特大桥第1联 (70)(一)项目概述 (70)(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71)(三)测点布置 (72)(四)试验荷载布置 (73)(五)静载试验工况 (74)(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77)●K24+091.562特大桥第16联 (81)(一)项目概述 (81)(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82)(三)测点布置 (83)(四)试验荷载布置 (84)(五)静载试验工况 (85)(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88)●K28+327.158大桥 (92)(一)项目概述 (92)(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92)(三)测点布置 (93)(四)试验荷载布置 (95)(五)静载试验工况 (96)(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99)●K29+444.658大桥 (103)(一)项目概述 (103)(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103)(三)测点布置 (104)(四)试验荷载布置 (106)(五)静载试验工况 (107)(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110)●钟鸣互通主线桥 (114)(一)项目概述 (114)(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114)(三)测点布置 (115)(四)试验荷载布置 (117)(五)静载试验工况 (118)(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121)●铜陵北互通主线桥 (125)(一)项目概述 (125)(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125)(三)测点布置 (126)(四)试验荷载布置 (128)(五)静载试验工况 (128)(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130)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桥梁静动载试验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工程位于皖江流域,起点位于安徽省无为县西神墩村刘家庄附近,与安徽省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衔接,形成塔桥枢纽互通;终点位于安徽省铜陵县钟鸣镇东,与安徽省南沿江高速公路芜湖至铜陵至池州段、铜南宣高速公路衔接,形成钟鸣枢纽互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铜陵长江大桥全长约51km,为新建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HFZQ-3标段长16.719km,合同中标价37亿元,是铜陵长江大桥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部分北引桥、跨江主桥和南引桥组成。
引桥采用24m和32m铁路标准简支梁+现浇连续梁(跨大堤和河流)等结构形式。
跨江主桥为公铁两用大桥,大桥下层为设计时速250km/h合福铁路双线和160km/h合庐铜铁路双线共四线铁路,上层为设计时速100km/h六车道高速公路。
铜陵长江大桥跨江主桥长1920m,为两塔五跨钢桁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0m+240m+630m+240m+90m,主跨630m,单孔双向通航。
主墩编号为1#~6#墩,其中3#主塔墩采用圆端沉井基础,下端平面尺寸为62.4m×38.4m,顶端平面尺寸为64m×40m,沉井总高度68m,上部为18m高度68m,上部为18m高钢筋混凝土沉井,下部为50m高钢沉井,总重约5000吨,竖向分六节在工厂制造,现场整节段组拼接高,通过定位船定位后吸泥下沉;沉井底面位于细圆砾土层,沉入覆盖层约35m。
4#主塔墩采用55根φ2.8m钻孔灌注桩基础,梅花状布置,桩长101米,桩尖位于微风化泥质粉砂岩;承台平面尺寸66m×45.6m,厚7m。
主塔为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以上呈倒“Y”形,塔高220 m。
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桁间距2×17.1m,节间长15m,桁高15.5m。
斜拉索为扇形三索面布置,采用钢绞线斜拉索,斜拉索共228根。
铁路桥面系采用正交异性钢板桥面,局部采用正交异性钢箱桥面,公路桥面系采用正交异性钢板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