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社会学,这一门看似深奥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总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引导我们去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
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社会迷宫中前行的道路。
在书中,米尔斯强调了社会学想象力的重要性。
这种想象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种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思考能够培养的能力。
它让我们能够超越个人的狭隘经验,将个体的困扰与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相联系。
以我们日常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为例。
当一个人找不到工作,感到焦虑和无助时,这看似只是个体的困境。
然而,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或努力的问题。
社会的经济形势、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等宏观因素,都可能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地区的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大量企业倒闭,从而减少就业机会;教育体系未能跟上市场需求,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也会增加就业难度。
这种想象力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比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工作模式。
许多传统行业受到冲击,新兴行业崛起。
那些曾经在传统行业中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可能不得不面临转型的挑战。
这并非仅仅是因为他们个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是整个社会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结构性调整。
米尔斯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陷入“功利性计算”和“抽象经验主义”的陷阱。
功利性计算使得人们过于关注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的目标,而忽略了更长远的社会影响。
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惜牺牲环境和员工的福利,这种短视的行为最终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抽象经验主义则让研究脱离了实际的社会情境,变成了一堆空洞的数据和理论。
一些社会学家沉迷于复杂的统计模型和数据分析,却忘记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真实的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呢?米尔斯认为,首先需要广泛的阅读和学习,了解不同的社会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一、书籍概述《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所著,该书出版于1959年。
这本书被誉为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而且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主要从历史角度对各种社会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
作者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从中发现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二、内容概述1. 引言本书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作者对于社会学研究的看法。
作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广阔视野的学科,它应该关注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传统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过于注重描述现象而忽略了对于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
2. 第一章:宏观与微观的说明本章主要介绍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的社会学研究。
宏观层面上的研究主要关注整个社会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而微观层面上的研究则更加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作者认为,这两个层面上的研究应该相互补充和协调,以更好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3. 第二章:经验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双重束缚本章主要探讨了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思潮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经验主义强调对于客观事实的观察和描述,而唯心主义则更加注重对于人类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探究。
作者认为,这两种思潮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4. 第三章:社会学的想象力本章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之一,主要介绍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
作者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经验和传统观念的局限,从更加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共5篇)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共5篇)第一篇:《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这本书无疑是蛮难的,和本人之前读的其他社会学的著作(例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相比确实更加晦涩难懂一些,需要更强的社会学功底。
首先,为什么说它要更加晦涩难懂一些呢?因为简单的在介绍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看问题,本人在刚开始看简介,看文章的开头以为会是这样,然后觉得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解释也蛮容易懂,就以为这本书也不会太难。
可是看过了才知道,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批判当时美国社会学领域流行的一些理论思潮,OK,这没问题,说明这个作者确实很厉害,知识也足够渊博。
可是,问题来了,我们这些读者或许知识才对社会学入门或入门不久,对其中涉及到的很多理论观点都不甚了了,知之甚少,所以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只是觉得好像挺厉害的样子,虽然作者经常也对其中的某些理论做出简单的介绍和阐释,不过人家一本书的理论观点,几句话本人觉得也是很难说清楚的。
本人社会学知识的贫乏确实也是造成这本书在阅读上的难度,不过还是可以把本人在这本书理解到的一些内容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
好了,现在说说我看到的这两章,第一章叫做背景,很明显研究确实是社会学想象力这本书写出的背景,以及为什么写这本书,大致的意思是因为割裂的看待社会问题,只单单看到某一社会问题是不全面的,而且是不能很好的解释整个社会问题的。
特别是有些个人化的问题确实要放在社会的情境中去,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等才能更好的理解,不能简简单单就说它是个人的问题,尤其它已经涉及到人数很广的时候。
这是第一章。
第二章宏大理论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特别是当他介绍的宏大理论还是我没怎么接触,没看过的时候,所以显得不是很好理解。
大致的意思也是有些宏大的理论看待问题是不够全面的,特别是举了一个帕森斯的例子,用很少而且简洁的语言解释了帕森斯的理论,并同时批判了他的理论:当社会均衡存在,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化合控制手段齐全时,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呢?这是帕森斯没有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他静止的看待问题,无法解释社会变迁,也就是说没有历史观的思维方式?看到这时我个人也是有这个疑惑的,这章大致也就是指出有些宏大理论的这样的问题所在。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5篇)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5篇)第一篇:社会学的想象力关于社会科学的思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书报告邢天璐行政管理三班2010414239《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读完这本书,第一感觉是米尔斯告诉了我们现在社会科学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担任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家的使命,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或者将来的研究者该具备哪些素质、该注意什么。
因此这本书不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专著,而是对学科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米尔斯很犀利地揭露批判了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几种研究偏向和社会科学界的腐败现象,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的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米尔斯不是为了写想象力而想象,而是把社会学的想象力放在社会科学这一大背景下思考。
《社会学想象力》是米尔斯针对他所处时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提出的“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术语。
米尔斯认为: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具有文化涵义,而这种社会科学的确立恰恰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
那么,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米尔斯认为:它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心智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能力——把个人生活与更广阔的社会整体相联系的能力;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的能力。
简而言之,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整体观和历史感的思维方式。
当然,它不只是当代文化范围内的心智品质之一,对它更广泛更巧妙地应用提供了一个前景:即在其理解力上,事实上,即人类理性本身将在人类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或许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所作的最有成果的区分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
这个区分是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经典研究的一个特征。
社 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为我们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在阅读相关著作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社会学想象力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能够将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联系起来,并在历史和社会结构的背景下进行思考的能力。
它让我们超越个人的狭隘经验,看到更广阔的社会力量对个体生活的塑造。
例如,一个人失业可能不仅仅是他个人能力或运气的问题,而是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等宏观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这种想象力使我们能够理解个人经历背后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
比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增大、焦虑不安。
这并非仅仅是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所致,而是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等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通过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能够看到这些看似个人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产物。
社会学的想象力还帮助我们打破常识的束缚,揭示隐藏在日常现象背后的社会本质。
以教育为例,我们通常认为教育是个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途径,但从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角度来看,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和努力,还受到社会阶层、家庭背景、教育资源分配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并非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而是社会结构不平等的体现。
此外,社会学的想象力让我们能够预测社会变迁的趋势和后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通过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思考这些技术变革将如何影响就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从而为应对未来的社会挑战做好准备。
然而,要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并非易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和表象容易让我们迷失在细节之中,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同时,个人的价值观、偏见和利益诉求也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判断。
《社会学的想象力》心得

《社会学的想象力》心得社会学的想象力是C. Wright Mills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对个体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启发。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学想象力的力量,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自我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书中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让我重新审视了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
Mills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到个人经历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交织关系。
这种想象力使我们能够跳出个人经验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社会问题。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的个人经历、情感和选择,往往都深受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其次,书中对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阶级冲突的分析,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Mills指出,社会并非由孤立的个体组成,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结构和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权力和阶级冲突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通过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揭示这些隐藏在社会表象之下的深层动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根源。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Mills 认为,社会变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通过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预见这些变迁对个人生活的潜在影响,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和选择。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阅读《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我意识到,自己过去往往过于关注个人经历和感受,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对自己的影响。
通过这本书的启发,我学会了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和选择,更加关注社会公正、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总之,《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发的书籍。
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学想象力的力量和价值,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悟篇一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悟读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这感觉,就像是在茫茫大海里漂泊,突然发现了一座灯塔,可能能指引方向,也可能只是个虚幻的幻影。
书里说的那些个观点,有时候真让我拍案叫绝。
比如说,它强调要把个人的困扰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看,这可不是一般的有见地!以前我可能就光盯着自己那点小挫折,觉得自己倒霉,可现在想想,也许这背后有更大的社会因素在捣鬼呢?这就像我一直抱怨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可能不仅仅是我能力不行,也许是整个就业环境就不咋地,机会少得可怜。
但有时候吧,我又觉得这书里说的有点玄乎。
啥叫社会学的想象力啊?难道我有了这个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也许能,也许不能,我觉得这还得看个人的造化和机遇。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脑子里的想法那是一会儿一个样。
一会儿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社会运行的奥秘,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还是在云里雾里瞎转悠。
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刺激得很!我就在想啊,要是人人都能有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那世界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也许会更美好,大家都能看清问题的本质,不再瞎折腾;也许会更混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众说纷纭,谁也不服谁。
反正读完这本书,我是又兴奋又纠结,这社会学的想象力,到底是个宝贝还是个麻烦,我还真说不清楚!篇二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悟哎呀妈呀,读完《社会学的想象力》,我这心里头真是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啥滋味都有!你说这书吧,一开始我读得云里雾里的,啥社会学想象力,听着就高大上,可我就是摸不着头脑。
我就寻思,这能跟我有啥关系?我不就是个小老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呗。
可随着我继续读下去,嘿,还真有点意思!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周围的一切。
比如说,我一直觉得我穷是因为我不够努力,可这书告诉我,也许是社会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
这可让我有点傻眼了,难道我这么多年的自我检讨都错了?还有啊,书里说我们要跳出个人的小圈子,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
这可不容易啊!我平时就关心自己那点柴米油盐的事儿,让我一下子去关心社会的大趋势,我觉得我这脑子都转不过来。
《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具体内容及观点-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具体内容及观点-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美国着名的批判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的主要代表作。
全书共10章,外加一个附录,我们可以分成3部分来理解:第一,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之批判:第二章宏大理论;第三章抽象经验主义;第四章实用主义;第五章科层制气质;第六章科学哲学第二,社会学想像力的前景。
第一章前景;第七章人类的多样性;第八章对历史的运用;第九章论理性和自由;第十章论第三,治学之道,附录。
二、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宏大理论。
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为例,批判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理论家们对概念盲目崇拜。
其一,开始思考的层次太一般化,致使他们无法回落到他们所处的历史的、结构性的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上来,因此,他们的文章的不现实性就非常显着。
其二,社会学科存在一场严重的文学危机,充斥着空话废话大话的文章泛滥,而通俗易懂的文章却常常陷入因为可读而肤浅的推论。
虽然明白晓畅的缺乏通常与主旨的复杂关系不大,与思考的深刻性更是毫无瓜葛,完全是与学院作家搞不清自己地位有关。
其三,语言上:句法浑浑噩噩,对语义学也茫然无知对细节无休止的修饰,对增进理解毫无益处.其四,解释力上:宏大理论家试图用高度凝练的一般模型来概括一切问题,这种模型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把概念奉为神明,结果离现实越来越远。
结论:思想家必须能控制他所研究的东西的抽象层次。
轻松而有条不紊地在抽象层次间穿梭的能力,是一位富有想像力的思想家的显着标志。
第二,抽象经验主义。
过分迷恋统计方法和数据信息,过分强调方法和形式的精确,不注重实际的因果关系。
任何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掌握这种步骤,从而轻易得到某个事实和结果。
似乎更关注科学哲学,而非社会研究本身。
即科学方法严格限定了人们所选择研究的问题和表述问题的方式。
结果就是给一定规模的半熟练半技术的专家提供了职业,给这些人提供了职业生涯,既可以享受旧式学院生活的安逸,却不必取得原来的那种个人成就,学术行政官和研究技术专家,这两类人正在和普通的教授学者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社会学的想象力》
摘要: 米尔斯在书中说道:“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
关键词:社会想象力米尔斯社会学界想象力
一、什么是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以下简称《想象力》)最早问世于1959年。
米尔斯在当时的体制内是失败的,他一生都没有被转为“正教授”。
但是他的这本书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社会学科的经典入门读物,人类学、政治学等邻近学科也往往把它列入本科生的必读书目。
这一方面提高了它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对它的低度理解。
一个概念的流行往往就是它自身空洞化的开始,在走上神坛成为经典的同时,“想象力”本身却成为一个不被反思和讨论的概念,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筐”,米尔斯在使用它时原初的含义和关怀则逐渐被遗忘。
米尔斯在书中说道:“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个人困扰与被提到公共议题中的社会问题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社会结构的整体与成分,其结构背后的特定涵义,以及其在横向纵向中的历史地位。
米尔斯认为,这些是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考虑到的问题。
“社会学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的联系,这是社会学的使命与前景。
”
可见,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心智能力。
个人困扰是个体在其直接接触的狭小的环境范围内、在与别人的直接联系中遇到的,是私人事务,让个体觉得“他感到自己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但其实,很多个人困扰其实已经不是个人困扰,“是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困扰,是由个人意外的更宏观的结构等因素导致的”。
另一方面是以“历史的视角”,个人要“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际遇。
”
吉登斯在其《批判的社会学导论》一书中说道,“在我看来,它指的是社会学分析过程中几种联系在一起的不可或缺的感受力。
要理解由当今工业社会——指最初形成于西方的当今社会——所由产生的社会世界,就必须借助于三种社会学想像力,它们是历史的感受力、人类学的感受力和批判的感受力。
”1在谈到社会学的想像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一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但社会学家并不这样看。
首先,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
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有时候更是一种社会礼仪,就像喝酒一样。
第二、咖啡中含有咖啡因,理论上算是一种毒品,但是人们却并不认为喝咖啡的人就是吸毒者;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了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
因为咖啡产业可以为许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样也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提供了机会;第四,咖啡也变成了一种政治。
因为现在随着咖啡业越来越普及,咖啡已经“品牌化”,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第五,喝一杯咖啡的行动隐含了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史。
就像喝咖啡这一简单的事情一样,社会上的任何事都需要从多重角度去看待,那便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二、社会学想象力的作用
米尔斯认为,社会学想象力不仅是学者,也是公众、艺术家、记者、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的一种心理品质。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的第二章,米尔斯大胆地对帕森斯的宏大理论作出反驳和批评。
米尔斯承认“共同价值”的客观存在,但质疑“共同价值”形成的理由,他甚至质疑与统治者持相同态度的人的想法根源,认为是“制度的统治者成功地垄断甚至强行灌输了他们的支配符号”。
大多数人不具有社会学思考的能力和必要,故而即使强权者所灌输的“价值”原非己所想,但只要依然在接受范围之内,大多就会默认甚至欣然接受。
反过来说,社会学想象力有助于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外界的其他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能够区分外来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自己本身的价值观,而不轻易受人支配。
米尔斯认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系统性的思想家,应该能有条不紊地在不同的抽象层次间穿梭。
在《社会学想象力》中,抽象经验主义被如此描述:作为一个学派,它是新生的;而作为一种方法,它确实已存在一段时间了;作为一个研究风格,它只是在目前才延伸人更全面的“问题领域”。
也就是说,社会学想象力帮助学者们发现社会问题,并能够以恰当的语言深度和表达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展示给读者。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能够有效发现隐藏在理性危机下的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必备品质。
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研究如何保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或许可以更形象地把社会学比喻为社会的医生,社会学研究可以诊断出社会问题的所在,也就是找出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那么如何找出这些不和谐因素呢?社会学的想象力会使我们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有心人,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保持敏感,增强我们的社会洞察力,更准确地把握社会问题的所在。
2
三、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米尔斯将社会学想象力运用于全书的论述过程中,并在最后以附录“论治学之道”对社会学学习者和研究者的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议,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对社会学界和社会学研究者来说: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打破学科壁垒,转换研究视角的能力,从研究问题的实际出发,多视角多学科考虑。
首先要寻求发展并且运用社会学想象力,避免对方法和技巧的盲目崇拜,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他自己的方法论者、自己的理论家,心智独立地面对人与社会的问题。
第二,避免拆解组合概念的怪癖以及空话连篇的做派。
第三,只要认为研究必须,可以建立横贯历
史的结构,把确定历史真实性作为一项任务。
第四,不要沉迷于各个小情境的研究,要关注将各种情境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
第五,要善于进行比较性理解。
第六,关注人的意象,保持对个人的多样化及时代变迁的宽阔视野。
第七,要保持道德和政治上的自主权;对社会学学习者和刚独立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学术档案。
设立内容丰富的学术档案,并由此养成自省的习惯,有利于保持内在精神世界的清醒。
不把研究工作和日常生活割裂,在学术工作中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并持续不断地审视它、解释它。
无论合适,当对某些事件或思想身有感触时,务必不让它们从脑海中溜走,养成练笔的习惯。
同时必须养成对读到的每一本有价值的书做大量笔记的习惯,力图把握作者的论证结构,并相应做出笔记。
在学术档案中的各类主题下,包含着个人观点、评论、摘录、书目和课题概要,并经常对学术档案进行梳理。
而社会学想象力会在这学术档案建立和梳理过程中不断地被激发出来,而且常常成功地在相互分离地条目间找到出乎意料的联系。
米尔斯还集中提到了一些激发社会学想象力的途径。
第一、具体的层次上,重组学术档案。
第二、对阐述不同论题的短语和句子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并对不同理论进行关联。
第三、寻找许多一般概念时,应该寻找各种分类间的共同特性和区别因素,不满足于现有常识的分类。
第四、思考所关心事物的反面,注意学科或立场对统一问题的处理方式。
第五、在交叉分类中,使用是与否的形式,故意颠倒通常的比例感。
第六,以比较的方式理解资料。
参考文献
1、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 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07
2、安东尼·吉登斯著,郭忠华译.批判的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7.04
3、柳长兴,糜薇.社会学想象力:内涵、使命与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200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