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鉴赏 白石道人歌曲 作品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词鉴赏·白石道人歌曲
白石道人小像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江西鄱阳(今属江西)人。
早岁孤贫,有文名,一生不曾做官,转徙江湖,往来于仕宦之家,过着清客生活。
因人品清高,才华过人,多才多艺,极受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人的推重,虽终生布衣,却名震一世。
晚年旅食浙东、嘉兴、金陵间。
卒于西湖,友人吴潜等助资葬于钱塘门外西马塍。
有《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生活的时代基本与辛弃疾同时而稍晚,在创作上走了一条不同于辛弃疾的道路。
《白石道人歌曲》
《白石道人歌曲》较常见版本有朱孝臧《彊村丛书》、宣统二年沈曾植影印本等。
近人夏承焘先生整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最为完善。
《白石道人歌曲》有十七首附有旁谱。
其中十四首为姜夔的自度曲。
自清代以来,有方成培《香研居词麈》、戴长庚《律话》、陈澧《声律通考》、张文虎《舒艺室余笔》、唐兰《白石旁谱考》、夏承焘《白石道人歌曲校律》、《姜夔词谱字考绩》等对这十七首词谱做过考证研究。
中国音乐出版社1956年出版丘琼荪《白石道人歌曲通考》、1957年出版杨荫浏《宋姜白石歌曲研究》是集大成性的研究著作。
目前,以杨荫浏的翻译谱最为通行。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 淳熙丙申: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日。
[1] 千岩老人:萧德藻的自号。
黍离:《诗经·黍离》:“彼黍离离”,《诗序》以为是西周灭亡后,周大夫凭吊镐京故宗庙宫室之作,后世用为感慨国家败亡之词。
[1] 淮左名都:宋代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为其治所。
[1] 竹西:扬州亭名,因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得名。
[1] 春风十里,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 胡马窥江:指金兵南下侵犯扬州。
[1] 俊赏:鉴赏力出众。
[1] 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青楼梦好,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 二十四桥,扬州在唐代最为富盛,有桥二十四座。
一说二十四桥即红药桥。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
[1] 红药:芍药,宋代扬州芍药极为著名,宋人王观《扬州芍药谱》:“扬之芍药甲天下。
”
《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 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
[1] 载雪:冒雪。
诣:到,往。
石湖: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1] 征:求。
新声:新创作的词调。
[1] 工妓:乐工和歌妓。
隶习:练习,演习。
[1] 暗香、疏影:林逋诗《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1] 梅边吹笛:笛曲中有《梅花落》。
[1] “唤起”两句:不管夜晚的清寒,唤起美人同摘梅花。
贺铸《浣溪沙》:“玉人和月摘梅花。
”玉人,美人。
[1] “何逊”二句:作者自比何逊,感叹年华老去,才思枯竭,赋不得眼前的梅花。
何逊,南朝
梁诗人,为扬州法曹时,官舍里有梅一株,因作《咏早梅诗》。
春风词笔,指富有才华的文笔,
因何逊有《咏春风诗》诗,故云。
[1] 瑶席:丰盛美好的宴席。
这里指在范成大宴席上同赏梅花。
[1] “叹寄与”句:感叹因为路远不能把梅花寄给思念之人。
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1] 红萼:这里指红色的梅花。
耿:长记在心不能忘怀。
《暗香》译谱
暗香词意图(刘旦宅)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1] 苔枝:长有苔须的梅枝,范成大《梅谱》:“古梅,会稽最多,……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须飘飘可玩”缀玉:形容梅花像玉一般点缀在枝上。
[1] “篱角”二句:将梅花比作佳人。
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
[1] “昭君”四句:用昭君比梅花。
胡沙,胡地的沙漠。
江南,指昭君故乡。
江北,指汉朝京都。
佩环,妇女佩带的饰物,这里借指昭君。
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
[1] “犹记”三句:用寿阳公主故事。
《太平御览》载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公主额上,拂之不去。
宫人惊奇,竞相仿效,称为梅花妆。
蛾绿,女子画眉的颜料,借指女子的眉。
[1] “莫似”三句:是说不要像春风那样不顾惜梅花,要像爱惜美人那样爱惜它。
盈盈:仪态美好貌,这里借指梅花。
金屋:《汉武故事》武帝幼年时,姑母馆陶长公主指其女阿娇问武帝:“阿娇好否?”武帝笑答:“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这里以阿娇比梅花。
[1] “还教”二句:是说还是让梅花片片随波流走了,又抱怨是笛曲《梅花落》吹落了梅花。
玉龙,笛子名。
林逋《霜天晓角·梅》“甚处玉龙三弄”。
[1] “等恁时”二句:是说等到那时再去寻觅梅花,只有小窗内的画上才有了。
恁时,那时。
横幅,横向展开的画幅。
《鬲溪梅令》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
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
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 《点绛唇》:“淮南好。
甚时重到。
陌上生青草。
”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
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
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
殢:①沉溺。
如殢酒,即醉酒。
盈盈:①仪态美好貌。
《古诗十九首》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王观《卜算子》有“眉眼盈盈处”。
《长亭怨慢》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
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姜夔在二十岁时游合肥,曾与歌女二姐妹相恋,其后屡次来往合肥,数见于词篇。
据今人夏承焘考证,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姜夔曾往合肥,旋即离去。
这首词大约即为是时告别合肥情侣而作。
上片写暮春景色和江边渡口景象,以柳絮飘飞殆尽的暮春景色,渲染愁情的纷乱无绪。
下片写舟行离去和女子的叮嘱,抒写无尽的离愁。
1.桓大司马:指桓温,东晋人,官至大马司。
2.昔年种柳:此处引语出自庾信《枯树赋》,故
事则在《世说新语》,“〔东晋〕桓公北征,经金城,前为琅琊王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
犹如此,人何以堪?‟” 3.远浦萦回:曲折迂回的水岸伸向远方。
4.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四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埋怨阅尽人间离别的长亭柳树无情寡意,竟长得一片青春翠茂,借怨无情之柳的冷漠抒写有情之人的离愁,反衬有情人因离愁而憔悴之难堪。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这几句曰:“白石诸词,惟此数语最沉痛迫烈” 。
5. 韦郎:即韦皋。
《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韦皋游江夏,与女子玉箫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定数年后来娶。
韦皋逾期不至,玉箫绝食而死。
后韦皋得到一名歌姬,酷似玉箫,中指有如玉环一样的肉环。
白石道人歌曲·杏花天影
这是思念旧日情人的作品,白石年轻时曾在合肥与两位歌女(姊妹二人)有过一段爱情。
词序中所说丁未,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白石于上年冬自汉阳随萧德藻乘船东下赴湖州,此年正月初一抵金陵,泊舟江上。
当夜有所梦,感而作《踏莎行》(燕燕轻盈)词,次日又写了这首《杏花天影》。
“想桃叶、当时唤渡”,明点所思之人。
桃叶是东晋王献之的妾。
献之曾作歌送桃叶渡江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此借指合肥情侣。
古桃叶渡在金陵秦淮河畔,也是本地风光。
见渡口青青杨柳,想前朝桃叶典故,再“北望淮楚”,益动怀人之思。
“满汀芳草不成归”,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语意。
结尾三句,“日暮”二字,依律为短句叶韵,连上读;然依文意当属下。
天已向晚,然心中惘然,今宵移舟何处?此化用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而又有所不同。
“向甚处”,乃表现心中惘然若有所失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