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6练习知识讲解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6练习知识讲解Unit 6 Weather一.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text and the first letter is given.1.The w____in Beijing is very dry.2.It’s c____outside.you’d better take a coat.3.Hai Nan is a good place to take holidays.It’s w____inWinter.4.It is r____now.Why not take an umbrella ?5.Look at the s____.The whole world is white andlet’s go out.6.The question is q____easy.you can solve byyourself.7.It’s Mar ch 12th today.We are going to p____trees thisafternoon.8.Would you please b____your PC tomorrow? There issomething wrong with mine.9.The 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I h____to visit myuncle in Si Chuan.10.W e haven’t seen for a long time.You have c____ alot.二.Complete the sentences by choosing the best one from the four choices.1.There____four seasons in a year.A.is B.am C.are D.was2.Spring is____March____May in my hometown. A.too,to B.from,on C.from,to D.too, on3.In the fields,everything ____to grow.A.beginB.beginsC.beginningD.began4.I often go to the seaside____vacation with my friends in summer.A.inB.onC.forD.to5.Autumn is ____ time of a years.A.most beautifulB.more beautifulC.the most beautifulD.the more beautiful6.The weather gets ____and the day gets____in winter.A.cool,shorterB.coolest,shorterD.cooler,shorter D.coolest,shortest7.The boy is as ____as my brother.A.tallestB.the tallestC.tallerD.tall8.Get up____tomorrow,or you’ll be late again.A.earlyB.earlierC.much earlierD.earliest9.Not all of us____pop music.A.likeB.likesC.likingD.liked10.We all like Mary____she is a hardworking girl.A.soB.butC.bacauseD.or11. ____I am busy these days, ____I will spend the weekend with my family.A.Although,butB. Although,soC./,butD./,/12. ____my Mon is ill, ____I have to look after my sistr today.A.Because,soB.Because,/C./,/D.so,because13.Mike is ____quieter than his brither.A.muchB.mostC.moreD.lot14.This old house is ____than the new one.A.beautifulB.most beautifulC.more beautifulD.beautifuler15.---How ____the weather ____ in Wu Han?----It was sunny.A.is,likeB.is,/C.was,likeD.was,/ 三.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words in the bracket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England?---It’s ____(snow).2.The book is not as____(thick) as that one.3.Get up____(early) tomorrow,or you’ll be late again.4.The park is one of____(beautiful)places in this city。
基础模块(上)unit 6 four seasons

基础模块(上)Unit 6 Weather(one period)Teaching Aims :1.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 season,spring,summer,autumn, winter, come out, on vacation, cool, warm, hot, cold, sunny, plant, etc.2. Understand the passage correctly.3. Train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2. Learn about the weather and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eason.3. Help th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Teaching methods :1. Fast reading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2. Intensive reading to understand the main phrases of the text better .3. 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Teaching aids:1. a tape recorder2. a multimediaTeaching procedures:Introduce with each other 2’Step 1 Warming up 5’1.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screen.Ask the students the question:1)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sunny/ rainy/….2)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Four. They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3)\4)\5)\6)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 autumn/winter?在PPT上展示四季的图片以及一些用来修饰不同季节的形容词。
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及答案

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犭严.狁.(xiǎn yǔn)整饬.(chì)饥馑.(jǐn)铿.尔(kēnɡ)B. 不怿.(yì)霏霏.(fēi)靡盬..(míkǔ)喟.然(kuì)C. 肴馔..(chíchú)曾皙.(xī)..(yáo zhuàn)象弭.(mǐ)踟蹰D. 寰.宇(huán)神裔.(yì)彤.管(tónɡ)刎.颈(wěn)2. 下列加点字中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搔.首(sāo)弩.马(nú)喧嚣.(xiāo)逃盾.(dùn)B. 跬.步(kuǐ)槁曝.(bào)宅低.(dǐ)锲.而不舍(qì)C. 城隅.(yù)千乘.之国(shènɡ)撰.写(zhuàn)面面相觑.(qù)D. 佯.为(yánɡ)须臾.(yú)跂.而望焉(zhì)决.别(jué)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安居)靡使归聘.(聘礼)B. 静女其姝.(漂亮)心亦忧.止(忧愁)我行不来.(回家)C. 忧心孔疚.(痛苦)静女其娈.(美好)贻.我彤管(赠送)D. 一月三捷.(胜利)搔首踟蹰..(徘徊,犹豫)雨.雪霏霏(动词,下雨)4.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六七十(方:方圆)B. 夫子哂.之(哂:微笑)C. 金就.砺则利(就:就是)D. 而绝.江河(绝:横渡)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B. 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C. 唯求则非邦也与?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6.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对口升学全面复习:中职化学高职高考基础模块(上册)知识点概览

对口升学全面复习:中职化学高职高考基础模块(上册)知识点概览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中职化学高职高考基础模块(上册)的复习提供全面的知识点概览。
通过对本文档的学习,考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定义与分类- 元素与化合物- 混合物与纯净物1.2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电子-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与原子量1.3 分子结构- 分子与离子- 化学键的类型- 分子轨道理论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定义与条件- 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磁性、导电性和热稳定性3.2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与合成反应第四章: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4.1 实验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与注意事项- 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4.2 实验技能-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实验报告的撰写第五章:无机化学5.1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无机化学的定义与发展-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无机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5.2 常见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 常见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第六章:有机化学6.1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 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有机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6.2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 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与反应- 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 醇、酚、醚、酸、酯、糖、脂肪的性质与反应结语通过对中职化学高职高考基础模块(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
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静女》一、介绍《诗经》1、《诗经》、我国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篇。
它最初称为、,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之称。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三大类。
(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铺陈(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联想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二、全诗共分三章。
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更是一种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
“搔首踟蹰”让人联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喜爱女子的美丽。
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远处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地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
三、《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①“赋”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篇爱情回忆录,通过回忆,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双方一次“城隅”幽会的一个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现手法。
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的表现手法。
诗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欢女主人公的,但他却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
六年级上册模块六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模块六的知识点模块六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个学科的内容。
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在这些学科中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数学1.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开始介绍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学生将学习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序数词的运用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使用序数词表达第几位。
他们将学会读写常见的序数词,并能够正确运用序数词完成相关的数学题目。
3. 时、分、秒的换算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对时间的理解,包括小时、分钟和秒钟之间的换算。
他们将学习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二、语文1.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常用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他们将通过课堂讨论和阅读练习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这些成语。
2. 文言文的阅读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会引入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篇章。
学生将通过阅读这些文言文,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句子成分的分析学生将通过学习句子成分的概念和分类,进一步提高对句子结构的理解。
他们将学会分析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其他修饰成分,并能够准确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句子。
三、英语1. 阅读理解的训练六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将逐渐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
学生将通过阅读短文和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获取关键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
2. 单词拼写与用法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一些重要的英语单词的拼写和用法。
他们将通过词汇练习和语境对话来巩固这些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3. 语法知识的学习在六年级上册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一些基础的英语语法知识。
比如,学生将学会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将来时和被动语态等语法结构。
以上就是六年级上册模块六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语文和英语水平,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六章数列(6

巩固知识 经典例题
例3 某礼堂共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最 终一排有70个座位,问礼堂共有多少个座位?
答 礼堂共有1150个座位. 答 礼堂共有1150个座位.
【想一想】 比较本例
题旳两种解法, 从中受到什么 启发?
巩固知识 经典例题
例4 小王参加工作后,采用零存整取方式在农行存款.从元月份开始, 每月第1天存入银行1000元,银行以年利率1.71%计息,试问年底止算时 本金与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总额是多少(精确到0.01元)?
解 年利率1.71%,折合月利率为0.1425%. 第1个月旳存款利息为1000×0.1425%×12(元); 第2个月旳存款利息为1000×0.1425%×11(元); 第3个月旳存款利息为1000×0.1425%×【10阐(明元】);
… … 年利率1.71%,折合月 第12个月旳存款利息为1000×0.1425%×利1率(为元0).1.425%.计算 应得到旳利息就是上面各期利息之和.公式为月利率=年利率
小高斯是怎样计算出来旳呢?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探索归纳 取得结论
动脑思索 探索新知 也能够写作
动脑思索 探索新知 因为
(1)式与(2)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探索归纳 结论拓广
巩固知识 经典例题 应用新知识
解 由已知条件得
【想一想】 例6中为何将负 数舍去?
所以,该数列旳前10项旳和等于50.
利用知识 强化练习 应用新知识 1.求等差数列1,4,7,10,…旳前100项旳和.
÷12.
故年底本金与利息之和总额为 12×1000+111.15=12111.15(元).
利用知识 强化练习
1.如图一种堆放钢管旳V形架旳最下面一层放一根钢管, 往上每一层都比他下面一层多放一种,最上面一层放30 根钢管,求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根钢管.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复习要点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复习要点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复习要点高中语文复习要点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复习要点一、明确考试类型1、语文基础知识(1)字音(2)字形(3)词语(4)病句(5)修辞(6)标点(7)文学常识2、语段阅读3、情景对话设置交际情景,要求学生运用特定口语交际技巧,完成对话。
4、作文以中职生应具有的精神品质设置话题,如诚信、坚持、坚强、宽容等,完成作文。
二、各单元复习要点1单元、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听说技巧、学会写作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条据了解记叙文写作的简单技巧2单元、理清思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了解写景状物记叙文的要求3单元、品味语言学会单据写作阅读小说,品味人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朴素美的意识4单元、学会提炼文章主旨掌握电话交流技巧5单元、把握不同文体特点能复述和说明以爱情为内容主题文学作品知识,掌握重点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6单元、会读简单的古诗文了解介绍事物的方法了解《诗经》《论语》《荀子》会读浅易文言文说明:语文基础知识均来自于所学课文,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来自课内外,文章较为浅易,考查学生阅读能力;情景会话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训情景设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文为精神品质类话题作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高三的复习已经开始,在紧张又繁重的复习中高三同学如何把握好应考的方向呢?本期,我们请来上海交大附中的张林老师,结合近期召开的2022年上海市高考(微博)评价会传出的信息,提供给广大高三同学七个要点,希望能给大家以实际的帮助和指导。
要点一:紧密把握历年高考的方向“稳中有变”是历年高考的一个方向,根据刚结束的2022年高考评价会传出的信息来看,2022年的高考也应该是“稳中有变”,这对于广大的高三同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好消息”。
如2022年现代文的第10题“⑧。
小河黯然失色。
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静女》一、介绍《诗经》1、《诗经》、我国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篇。
它最初称为、,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之称。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三大类。
(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铺陈(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联想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二、全诗共分三章。
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更是一种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
“搔首踟蹰”让人联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喜爱女子的美丽。
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远处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地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
三、《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①“赋”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篇爱情回忆录,通过回忆,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双方一次“城隅”幽会的一个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现手法。
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的表现手法。
诗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欢女主人公的,但他却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
这里,男主人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④细节描写。
(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
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调皮;男子,急躁。
表达思想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⑤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体现在描写女子美丽上,对女子的喜爱等。
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使诗歌在音律上收到美的效果。
四、主旨这首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回忆恋人约会的情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出静女与男子之间的一种大胆而热烈,美好而甜蜜,纯朴而真挚的爱情。
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强化训练1、.加注拼音踟蹰()姝( ) 俟( ) 彤()管炜()洵()归()荑()说怿()娈()2、通假字“说”通“”:“女”通“”:“匪”通“”:“归”通“”: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4、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5、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6、选出对《静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8、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二项是()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E.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
《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学常识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
《论语》是体散文,是记录的的言行。
书中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和《》全称为“四书”。
《五经》是指《》《》《》《》《》。
《劝学》是《》一书的首篇,荀子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的意义。
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三段,围绕“”的中心论点,着重论述了学习的、和学习应持的。
劝,是的意义。
二、课文理解1、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第一段: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写孔子评志。
2、思考(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明确:(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
《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强化训练1、给下列字加注音喟( )然舞雩( ) 鼓瑟( ) 浴乎沂( ) 莫( )春千乘( )率( )尔摄()乎饥馑( ) 铿()尔小相()哂()2、找出文中通假字3、解释下列词语:居则..曰率尔:千乘之国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夫子哂之异乎三子者之撰: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赤也为之..小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何伤乎以俟君子舍瑟而作非曰能之其言不让4、下列句子与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①毋吾以也②不吾知也③则何以哉④求,尔何如?⑤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⑥异乎三子者之撰⑦浴乎沂,风乎舞雩⑧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⑨可使有勇,且知方也5、一词多义以①为国以礼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以吾一日长乎尔⑤以俟君子方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2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如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④宗庙之事,如会同与①唯求则非邦也与②吾与点也6、词类活用①端章甫②鼓瑟希③风乎舞雩④可使足民⑤曾晳后⑥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7、翻译下列语句:①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②千乘之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③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④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⑤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⑥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劝学》《劝学》是《》一书的首篇,荀子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的意义。
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三段,围绕“”的中心论点,着重论述了学习的、和学习应持的。
劝,是的意义。
《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所作,他是先秦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朴素的主义思想家,主张论,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
●强化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之于国也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⑤⑥D.②④⑥9.“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括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