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简介[1]1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读图笔记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
他善于运用异质同构、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他的作品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我尤其喜欢他在作品中对于矛盾空间的运用。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人们视点的转换和交替,是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一种空间状态,在平面上表现一种立体的感觉,看似平面又似立体,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视觉的矛盾。
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一成就。
他运用错视原理,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错综复杂的结合,使构思与表现达到完美契合,创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视觉世界,使观者在趣味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设计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简单却又耐人寻味,整个画面视觉效果极其强烈。
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与矛盾,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又如,福田的这幅设计的海报,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形,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中间的画让过两个人形不可能的交错在一起,产生在一个不可能的空间里,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福田繁雄作品风格探析

福田繁雄作品风格探析梁晶晶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摘要:简述福田繁雄的平面设计作品幽默、简约、创新的风格,他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的先驱。
本文主要结合他的设计作品从视觉符号的选用、正负矛盾空间的运用以及色彩表现等方面做出探析。
关键词: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图形创意引言: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东京,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他的作品享誉国际,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在他的设计作品中,他能够将他的思想轻易的付诸于有趣的视觉形象之中,给人视觉上的最大震撼和心灵上的思考。
用最初世界的最初,语言来表达心理的想法,简单明了的让大家都能够读懂。
正如他所说的:“我所创作的事物,都是可以透过感觉与以认识,无论老少都可以看懂,因为这些表现实在与知识无关,完全只是视觉的。
”本文将对他的设计作品做一个总结性的解读,详细的作品风格探析。
图(1)图(2)图(3)图(4)一、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福田繁雄原是从事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具有中嬉戏般的幽默感。
他善于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却没有留意的景象运用到类似于漫画的图形来传播给大家。
作品中运用开朗、有趣的手法去创作,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
简约是福田繁雄作品的首要特征,他擅长运用最精炼的视觉元素,来清晰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概念。
使人们不仅能够理解他的设计作品,而且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视觉上不断的探索新的情趣。
他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弃旧图新,并且能够将各种创意、革新来融会贯通,这是他的设计作品的又一鲜明的特征。
设计作品中的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愉悦。
于此同时他还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表现的立体还远所带来的形式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受众的关系之中中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
二、福田作品的视觉表意特色一幅好的海报,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福田繁雄作品风格探析

福田繁雄作品风格探析梁晶晶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摘要:简述福田繁雄的平面设计作品幽默、简约、创新的风格,他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的先驱。
本文主要结合他的设计作品从视觉符号的选用、正负矛盾空间的运用以及色彩表现等方面做出探析。
关键词: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图形创意引言: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东京,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他的作品享誉国际,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在他的设计作品中,他能够将他的思想轻易的付诸于有趣的视觉形象之中,给人视觉上的最大震撼和心灵上的思考。
用最初世界的最初,语言来表达心理的想法,简单明了的让大家都能够读懂。
正如他所说的:“我所创作的事物,都是可以透过感觉与以认识,无论老少都可以看懂,因为这些表现实在与知识无关,完全只是视觉的。
”本文将对他的设计作品做一个总结性的解读,详细的作品风格探析。
图(1)图(2)图(3)图(4)一、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福田繁雄原是从事漫画创作的漫画家,漫画创作对他的平面设计影响很大,使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具有中嬉戏般的幽默感。
他善于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却没有留意的景象运用到类似于漫画的图形来传播给大家。
作品中运用开朗、有趣的手法去创作,让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幽默和乐趣。
简约是福田繁雄作品的首要特征,他擅长运用最精炼的视觉元素,来清晰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概念。
使人们不仅能够理解他的设计作品,而且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视觉上不断的探索新的情趣。
他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弃旧图新,并且能够将各种创意、革新来融会贯通,这是他的设计作品的又一鲜明的特征。
设计作品中的幽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愉悦。
于此同时他还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表现的立体还远所带来的形式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受众的关系之中中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
二、福田作品的视觉表意特色一幅好的海报,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日本平面设计之父-福田繁雄 (1)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 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他所 涉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到极至,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 艺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他的大量的"福田式"的海报作品更为世人所 熟知,现在的平面设计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他的作品。
is the world’s
"1945年的胜利"
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 这张海报,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 形式,创造出一种简洁、诙谐的 图形语言,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 回枪管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 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念 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 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 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风趣,均 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个人简介 福田繁雄教授 1932年生于日本,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 于东京国家
艺术大学,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 东京艺术 大学美术馆评委,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美国耶鲁大学、中 国四川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 ,2009年1月11日晚上10:30时于东京因脑溢血过世。
成长经历
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 校;在高中时曾想成为一名漫画家,但由于当时艺术学校里没有漫画专业,最终 将其幽默和天赋投入到设计领域,由此其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1956 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毕业后福田开始在起创作的作品中 显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创出多中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 较有名气的d 1972年 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
福田繁雄设计作品赏析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 掌握和应用。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 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 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 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 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 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 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 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 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以下,我们将 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 析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 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 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 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 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 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 计教父”。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 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 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 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田繁雄与岗特· 兰 堡(Gunter Rambow)、西摩· 切瓦斯特 (Seymour Chwast)并称为当代"世界三 大平面设计师"。[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 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 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 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他所涉 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到 极至,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艺 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他的 大量的"福田式"的海报作品更为世人所熟知, 现在的平面设计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他的 作品
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 对图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 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达到其设 计意图。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 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 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 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 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 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 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 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 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 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海报设计

· 161 ·时事文化参考【摘 要】福田繁雄作为日本当代杰出的海报设计大师,他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
从其自身独到的创作魅力对当代设计界产生的趋动性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关键词】福田繁雄 设计 创作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海报设计郭志强一、福田繁雄作品的创作语言(一)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运用诙谐、幽默,满蘸玄妙的笔墨勾勒出奇幻错位的世界是福田繁雄创作的一大特点,用最直接干练的符号语言趣味的勾勒出一件事情的主旨,从而引起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沉思,达到招贴创作最终的目标导向。
例如《胜利》(图1),作品将一颗脱离枪管的子弹在画面上作了反向处理,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
作为纪念二战结束三十周年的海报设计,福田繁雄并没有把题材用血腥、压抑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使用巧妙的色差对比将明快的黑黄色作为主色调使其跃然于纸上,使人们能在诙谐、幽默中接受信息,更能在悄无声息地中征服人们的心灵。
图1 图2(二)简约化的视觉效果简约化也是福田招贴作品的一大特征。
他习惯于用少量的元素来传递其所要表达的主旨,使得内容简约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如图2,福田先生于1984年为在法国举行的某展示会所作的海报,借助于“正倒位图形反转”原理生成了一只奇特的狗,让你分辨不清狗的身体与头到底在哪,以独具匠心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画面在处理上舍去很多不必要的部分,出其不意的简洁,使整幅画面干净利落,使人在惊叹之余印象深刻。
(三)独特的色彩表现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存在于招贴设计中,并成为吸引视觉的重要因素。
而福田把色彩运用的玄之又玄,在色彩的反转间宣扬设计主旨。
他用一种简约的色调把色彩的对比协调至极点,进行巧妙的搭配在给欣赏者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ucc 咖啡馆》中红色背景的运用使主体形象更加突出的同时传达特定的信息,通过大面积的对比关系使画面更醒目,视觉冲击力更强,对受众更具强化的诱导作用。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 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田是继龟 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 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 田繁雄是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福田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开 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开创出多种创 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1967年 (35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 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并获得多项大奖。1982年(50岁)他应 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讲师。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 师协会(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国 际平面设计师联盟(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会员。
反战争的宣传作品子弹反方向的往枪口 射,再配以鲜艳的橙色,来警醒我们战 争是残酷的,它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伤 害。 点跟面的关系给人平衡感,子弹指向枪 口,打破常规,幽默感十足,具有深度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 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 错,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 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 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 点、线、面三者处理得当,颜色 的对比也运用到位。趣味性与视觉冲 击力并处。
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 展》的招贴设计中,福田将静 止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 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 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穿 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 剪影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 烈的视觉效果。这种 空间 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 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色彩、形体、动静对比强 烈,块面分割舒适,颇有幽默 感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这几天一直忙到做老大的海报,一度陷入自己挖的坑里,和S交流了一下午。
也有了些眉目。
还不错,希望我能做好!下面我找了点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分析,其实一些简单的东西都可以做得很有意思的。
大家看看也不错喔~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Holger Matthies)教授曾经这样说:"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2]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
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3]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图1图2图2)1945年的胜利,1975年2.1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
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
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4]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
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于运用 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 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 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 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 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不 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 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 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 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 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 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又如,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 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的庆祝 活动设计的海报(图9),在同 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 形,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 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
论,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他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 福田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例如,1984年《UCC咖啡馆》 海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 涡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多 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 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 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我们 称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 现出相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 的手法,为"放射状图底反转"。
又如,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 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 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 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 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和运 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一成就。他 运用错视原理,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 产生错综复杂的结合,使构思与表现达 到完美契合,创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 视觉世界,使观者在趣味中体会作者的 创作意图。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 招贴设计中,福田将静止坐在台前的人 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 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空间的穿插, 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 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空 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 先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置换 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 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 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 深远的意义。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 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又如1986年福田繁雄作 品展海报,他将女人躯体 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 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 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成 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 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平交 错式图底反转"。
C. 矛盾空间的运用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人们视点的转 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 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模棱两 可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 产生了介于两种状态之间的空间状态。
B. 图底关系的运用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 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即"图"与"底 "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 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 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 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田就 开始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 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 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 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 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 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 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 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作 品中的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 田海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下图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 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 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 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 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 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福田繁雄(1932-)是日本当代视觉设 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 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福田于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 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 学校;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 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开始在其创作的作 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开 创出多种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 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1967年(35 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 随后其作品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 展出,并获得多项大奖。1982年(50岁) 他应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讲师。 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 (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 (TADC)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 (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 会员。